#線上旅行團 #龍馬之旅 001
這天,我來到滋賀縣的琵琶湖畔。
這個漫長的故事,就從這裡說起吧。
或許有人立刻就產生疑問,坂本龍馬不是四國土佐(高知)出身嗎,怎麼會一開始就和琵琶湖有關呢?
其實是這樣的。司馬遼太郎先生,曾在他的長篇小說《龍馬行》中寫道,傳說坂本家的先祖,是明智光秀的後輩兼部將,明智左馬助光春(他有許多別名,也是「鬼武者」的原型)。
司馬先生,我們之後會常常提到。因為《龍馬行》可謂他的長篇小說成名作,儘管有不少虛構的成份,仍不失為關於坂本龍馬生平諸多細節,很好的參照。
對日本歷史有所認識的朋友就知道,上述的明智光秀,便是喊出「敵人在本能寺」,叛殺了主公織田信長的那位。也因如此,他在歷史上的評價,有諸多不同面向的詮釋或爭議。
但無庸置疑的,他曾是信長麾下一名大將,並且在「比叡山燒討」之後,奉命在山腳下築了一座城,命名為「坂本城」,並成為城主。(看到這裡,是不是想到了一點關係?)
隨著光秀的命運流轉,城池早已不在,只剩下一點基石,猶可辨認舊址。
我從京都,搭上 JR 湖西線,來到「比叡山坂本」。
在此站下車的旅客,幾乎全是要到附近轉乘纜車上山,去拜謁延曆寺的,只有我單獨從驛口往湖邊的方向出來。由於車站太小,沒有投幣置物箱,只能背著大背包,走向驛前排隊的TAXI。
「你要去坂本城跡?哪裡什麼都沒有呢。」好心的司機老伯,善意的提醒我。
我苦笑,試著說明,沒關係,因為就是個歷史宅,無論如何都要去一趟。歐吉桑大概以為我是明智光秀的粉絲吧。
其實路程不遠,搭車兩三分鐘就到達,我也不以為意。這是長年「踩線」養成的習慣,往往去程搭車,回程步行,一來可先熟悉路況方向,二來也節省時間體力。
而今湖畔城跡公園,也僅有光秀的雕像一尊、解說牌與歌碑數座。一旁可見方整的石頭遺構,想必就是當初築城的位址。
我在城址上站了一會,又信步走到琵琶湖畔。遙想當年,從這裡應該可以遠望對岸的安土城吧。
據傳說,光秀兵敗隕命之後,少數部將和後人,輾轉流亡到四國。四國山地,似乎是古代敗兵之家,時常選擇的流亡之地,更早的「源平合戰」,失敗的平家後人,民間傳說,不也是來到四國?
敗將後人隱姓埋名,最終選擇了先祖居城名稱,改姓「坂本」。龍馬家的家紋(家徽),中間有桔梗,與光秀的桔梗紋相承,更增添了傳說的可信度。
無論傳說是不是真的,做為一個歷史的探尋者,若非因此,自己又怎會站在這琵琶湖畔、空無一人的城址,發思古之幽情呢。
從這裡展開一段壯遊,我覺得蠻好的。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明治維新150年散策:日本列島明治維新景點吃喝玩樂慢慢遊 西元1835-1912年」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牛奶杰 內容簡介: 西元2018年,干支戊戌。這是日本進行「明治維新」改革150年週年的時間點,同時也是大清帝國「戊戌變法」的120週年。這兩項同樣源自政治中央、意圖進...
織田 信長 生平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2018-08-02影音檔
作者粉絲頁: 杰水 輕喃 x FB
出版社粉絲頁: 出色文化
本集主題:「明治維新150年散策:日本列島明治維新景點吃喝玩樂慢慢遊 西元1835-1912年」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牛奶杰
內容簡介:
西元2018年,干支戊戌。這是日本進行「明治維新」改革150年週年的時間點,同時也是大清帝國「戊戌變法」的120週年。這兩項同樣源自政治中央、意圖進行全面改革的措施,一則大鳴大放、一則僅103天便黯然收場,從此改變兩個東亞國家的命運。
一百五十多年前,原本自我封閉孤立於世的東亞島國,從被來自太平洋彼岸的黝黑船艦突破做為起點,緊接著,改革的浪潮排山倒海、規模宏大,它重塑了日本的風貌,也日漸奠基出今日大家所喜愛的日本風貌。
結合明治維新歷史事件與日本深度旅遊的第一本書
為因應今年為日本明治維新150週年,全日各地舉國矚目、報導此事件之今日
我們也推出這麼一本獨一無二的歷史深度旅遊專書
獻給原本就對明治維新歷史有興趣的朋友,也提供給已厭倦走馬看花行程而想接觸新時代主題旅遊的玩家們一個新的選擇
日本歷史景點愈玩愈有趣
‧武士刀──男子漢們的夢想
明治新時期為進入文明法治社會,不允許斬殺他人之必然要求,1876年頒布了廢刀令,但普遍引起武士們的不滿,甚至有激化反叛與誘發西南戰爭的影響。對武士刀有興趣的玩家,可前往上野東京國立博物館本館、東京澀谷的刀劍博物館參觀。另外,甫於2017年開幕的銀座新購物地標GINZA SIX 6樓,也有武士刀的主題專櫃,遴選相關書籍雜誌,並陳列展示武士刀的。
‧穿越時空──重現明治時代遊行隊伍
年10月22日舉辦的「時代祭」,為京都的三大祭典,遊行隊伍會從京都御苑出發,前往平安神宮。參與成員會由打扮為明治時代維新勤王的志士打頭陣,接著往古時回溯,有德川幕府的上洛隊伍、織田信長的上洛隊伍,最後是延曆時代室町洛中風俗的隊伍(相當於平安京創建時)等等,相當有趣。
‧從浮世繪看當時人們對異世界的觀點
位於神奈川條約簽屬地點的「開港資料館」,保存許多幕末到昭和初期有關橫濱發展史的歷史文件,日方民間當時的浮世繪圖畫中,多將派里等異國人繪為飛禽走獸,猶如現今語異星生物第三類接觸的遐想!
‧源自明治時期源至今屹立不搖的名店、美食
日本最早販售鯛魚燒的創始店──麻布十番「浪花家」;以天然柑橘加工製成「夏蜜柑丸漬」聞名的幕末時開業的老店「光國本店」;幕末時躲過鳥羽伏見之戰砲火的笠置屋──今日家喻戶曉清酒品牌月桂冠的前身。
‧歷史人物與現代建築的結合──坂本龍馬
坂本龍馬,是幕府末期推動維新革命中扮演重要腳色的劃時代人物,在國內外都有不少的擁護者。喜歡龍馬的朋友 不妨安排一趟四國高知桂濱海的「龍馬紀念館」之旅,在造型前衛如太空船的館內一覽龍馬生平,並探訪樹立海邊的龍馬雕像地標。
‧重新完整呈現日本最北網走監獄
1890年(明治23年)明治時期的北海道獄政制度 廢止了不合理的強制勞動作法位於日本最北位置的網走市 網走監獄博物館 名氣相當響亮 將原本的木造牢房與相關設施從監獄腹地內移築到博物館園區,成為對民眾開放的觀光設施。
‧不一樣的日本遊──國家重地日本銀行
1882年成立的日本銀行,統一了紙鈔的發行權,並正式將紙鈔發行改為金本位制,令金融秩序與國際匯價更加穩固。儘管日本銀行是敏感的國家重地,但仍有規劃讓民眾參訪的行程。其一得事先預約,每趟參觀約1小時,著重於讓參觀者認識日本銀行;另一種簡易的參觀則免預約。
透過歷史,我們在旅程中看到更多
歷史向來不只是過去的事,是和現在的一切息息相關的事。對於喜歡前往日本的旅人而言,無論偏好何種旅遊方式與主題,其實都跳脫不了明治維新的影響。作者從2005年開始赴日自助旅行開始至今,足跡已踏過全境47個都府道縣,對此感受特別強烈。因此在出版多本以地區旅行或鐵道旅行為主題的本格系旅遊書後,決定以歷史的管道進行突破,集結那些零散的明治故事場景,帶領讀者前往深度之旅,也引人進入歷史的隧道。
本書融合了對歷史事件的描述、時空環境影響的解說,再加上旅行造訪的訊息,讓旅人回到事發舞台,遙想當年的情況。作者在書中打破單一時間軸的敘事方法,改由六個主題面向穿針引線,讓不熟悉日本歷史的讀者,也能輕易融入時空的情境。在本書中,歷史脈絡與旅遊導覽同等重要。而且在景點與景點之間,透過歷史脈絡作為連結,交織出生動而立體的風貌。
台灣一年有超過四百萬人次赴日,但進行深度文史之旅者仍佔少數,這是相當可惜的。作者期許這本書能為讀者開啟另一雙明治歷史之眼,在參觀景點與享受美食外,用不同的角度與層次再次認識日本。
作者簡介:牛奶杰
七年級生,不敢自稱文青、對很多事也一竅不通,但有自己的小小堅持與偏好,是個不喜歡浪費、支持物盡其用的旅人。因為付了全額的旅費,所以對旅行中會碰到的火車、飛機、車站、機場等大眾交通工具與設施,也都很感興趣。當其他人在心底埋怨交通時間太長時,他從踏出家門的那一刻起,已開始享受「旅情的滋味」(或稱為「旅費的回饋」),而且持續到返抵小窩為止。
2008年起,在網路上撰寫「杰宿 絮語」與「杰水 輕喃」兩個部落格,分享旅行中的鐵道及飛行趣味,且常愛嘮叨一些老故事。期待在更多玩家的行程中,交通工具可以不只是交通工具,也會是旅行本質的一部分,甚至開始規劃自己心儀的鐵道旅行呢!著有《鐵道趴趴走遍北海道》、《四國趴趴走》、《開始在日本自助旅行》、《跟著鐵道達人輕鬆玩日本》。
織田 信長 生平 在 CharMing的投幣式置物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花戰》-在花面前人人平等
花的存在並非只是陶冶性情或是修身養性,而是以花的力量削平有如戰爭般的歪斜世道。
對於不甚瞭解日本戰國歷史,或是花道、茶道等傳統技藝的台灣,《花戰》似乎集所有難以鑑賞之大全。然而,一如宣傳上的文字所說,《花戰》著實是一部令人又哭又笑、大快人心的娛樂時代劇。對比《一代茶聖千利休》以細水長流的精緻與緩慢,描繪出千利休的生平與對於美的堅持,《花戰》則是反其道而行,以怪怪男子池坊專好為主,同時帶出友人千利休與神秘畫師間的情誼,在快節奏與大幅度的表現手法,全盤托出花的真諦與力量,即便是不懂花道或歷史的觀眾,也能享受充滿藝術與娛樂感的電影語言。
以日本歷史傳說為基底,加上改編自同名原著小說的延伸與創作,倒也成了一部真人版的寓教於樂電影。從池坊專好在前田宅邸家,向織田信長展現的「大砂物」(大型插花藝術)的傳說;千利休與豐臣秀吉的愛恨情誼,兩人之間的牽牛花、立像等諸多傳聞;池坊專好以花朵進諫豐臣秀吉等記載,進而編寫出在歡笑與淚水中,發人省思的歷史大片。
從中國傳到日本,日本花道/華道開始不同於西方以形體之美為重,而是更偏向「形式」與「內容」,以少量、簡潔的花材,將意境深遠的內含包覆其中。所以說,花的力量到底是什麼?之於《花戰》的說法,就是「砰」的力量,感受大自然最原始的生命力,進而內化成活下去的動力。有趣的是,本片除了以池坊流派為主的花道,更加入茶聖千利休的茶道美學,當茶道遇上花道,兩者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倒也創造出《花戰》不同於其他時代劇的一面。
《花戰》就像是一場藝術vs政治的戰爭,以池坊專好為代表的市井小民,如何以自身的力量抵抗外來高壓之力,也不禁令人想到《神劍闖江湖》的逆刃刀,在毫無殺傷力的情況下,仍拚命地以自身力量對抗。而將文化人、藝術創作者趕盡殺絕的做法,也正好凸顯出類似政府的獨裁與專政,害怕藝術家潛在擁有的影響力。而池坊專好的武器,就是花朵。先以大砂物喻人進而諷刺當官者,沒有武打或動作戲,一切的戰,全來自於無形的心理之戰。
毫無冷場和交代清楚的故事軸線,即便是對歷史不熟悉的觀眾,也能快速進入狀況。從原本供奉在佛前的花,來到為了他人、庶民、國家而一生懸命插出的花,《花戰》無不體現池坊華道的精神。
不需要懂花道也能享受其中,看門道還是看熱鬧也無關,畢竟就連熱鬧都令人為之著迷。
http://www.movier.tw/post.php?SID=130888
織田 信長 生平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明治維新150年散策:日本列島明治維新景點吃喝玩樂慢慢遊 西元1835-1912年」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牛奶杰
內容簡介:
西元2018年,干支戊戌。這是日本進行「明治維新」改革150年週年的時間點,同時也是大清帝國「戊戌變法」的120週年。這兩項同樣源自政治中央、意圖進行全面改革的措施,一則大鳴大放、一則僅103天便黯然收場,從此改變兩個東亞國家的命運。
一百五十多年前,原本自我封閉孤立於世的東亞島國,從被來自太平洋彼岸的黝黑船艦突破做為起點,緊接著,改革的浪潮排山倒海、規模宏大,它重塑了日本的風貌,也日漸奠基出今日大家所喜愛的日本風貌。
結合明治維新歷史事件與日本深度旅遊的第一本書
為因應今年為日本明治維新150週年,全日各地舉國矚目、報導此事件之今日
我們也推出這麼一本獨一無二的歷史深度旅遊專書
獻給原本就對明治維新歷史有興趣的朋友,也提供給已厭倦走馬看花行程而想接觸新時代主題旅遊的玩家們一個新的選擇
日本歷史景點愈玩愈有趣
‧武士刀──男子漢們的夢想
明治新時期為進入文明法治社會,不允許斬殺他人之必然要求,1876年頒布了廢刀令,但普遍引起武士們的不滿,甚至有激化反叛與誘發西南戰爭的影響。對武士刀有興趣的玩家,可前往上野東京國立博物館本館、東京澀谷的刀劍博物館參觀。另外,甫於2017年開幕的銀座新購物地標GINZA SIX 6樓,也有武士刀的主題專櫃,遴選相關書籍雜誌,並陳列展示武士刀的。
‧穿越時空──重現明治時代遊行隊伍
年10月22日舉辦的「時代祭」,為京都的三大祭典,遊行隊伍會從京都御苑出發,前往平安神宮。參與成員會由打扮為明治時代維新勤王的志士打頭陣,接著往古時回溯,有德川幕府的上洛隊伍、織田信長的上洛隊伍,最後是延曆時代室町洛中風俗的隊伍(相當於平安京創建時)等等,相當有趣。
‧從浮世繪看當時人們對異世界的觀點
位於神奈川條約簽屬地點的「開港資料館」,保存許多幕末到昭和初期有關橫濱發展史的歷史文件,日方民間當時的浮世繪圖畫中,多將派里等異國人繪為飛禽走獸,猶如現今語異星生物第三類接觸的遐想!
‧源自明治時期源至今屹立不搖的名店、美食
日本最早販售鯛魚燒的創始店──麻布十番「浪花家」;以天然柑橘加工製成「夏蜜柑丸漬」聞名的幕末時開業的老店「光國本店」;幕末時躲過鳥羽伏見之戰砲火的笠置屋──今日家喻戶曉清酒品牌月桂冠的前身。
‧歷史人物與現代建築的結合──坂本龍馬
坂本龍馬,是幕府末期推動維新革命中扮演重要腳色的劃時代人物,在國內外都有不少的擁護者。喜歡龍馬的朋友 不妨安排一趟四國高知桂濱海的「龍馬紀念館」之旅,在造型前衛如太空船的館內一覽龍馬生平,並探訪樹立海邊的龍馬雕像地標。
‧重新完整呈現日本最北網走監獄
1890年(明治23年)明治時期的北海道獄政制度 廢止了不合理的強制勞動作法位於日本最北位置的網走市 網走監獄博物館 名氣相當響亮 將原本的木造牢房與相關設施從監獄腹地內移築到博物館園區,成為對民眾開放的觀光設施。
‧不一樣的日本遊──國家重地日本銀行
1882年成立的日本銀行,統一了紙鈔的發行權,並正式將紙鈔發行改為金本位制,令金融秩序與國際匯價更加穩固。儘管日本銀行是敏感的國家重地,但仍有規劃讓民眾參訪的行程。其一得事先預約,每趟參觀約1小時,著重於讓參觀者認識日本銀行;另一種簡易的參觀則免預約。
透過歷史,我們在旅程中看到更多
歷史向來不只是過去的事,是和現在的一切息息相關的事。對於喜歡前往日本的旅人而言,無論偏好何種旅遊方式與主題,其實都跳脫不了明治維新的影響。作者從2005年開始赴日自助旅行開始至今,足跡已踏過全境47個都府道縣,對此感受特別強烈。因此在出版多本以地區旅行或鐵道旅行為主題的本格系旅遊書後,決定以歷史的管道進行突破,集結那些零散的明治故事場景,帶領讀者前往深度之旅,也引人進入歷史的隧道。
本書融合了對歷史事件的描述、時空環境影響的解說,再加上旅行造訪的訊息,讓旅人回到事發舞台,遙想當年的情況。作者在書中打破單一時間軸的敘事方法,改由六個主題面向穿針引線,讓不熟悉日本歷史的讀者,也能輕易融入時空的情境。在本書中,歷史脈絡與旅遊導覽同等重要。而且在景點與景點之間,透過歷史脈絡作為連結,交織出生動而立體的風貌。
台灣一年有超過四百萬人次赴日,但進行深度文史之旅者仍佔少數,這是相當可惜的。作者期許這本書能為讀者開啟另一雙明治歷史之眼,在參觀景點與享受美食外,用不同的角度與層次再次認識日本。
作者簡介:牛奶杰
七年級生,不敢自稱文青、對很多事也一竅不通,但有自己的小小堅持與偏好,是個不喜歡浪費、支持物盡其用的旅人。因為付了全額的旅費,所以對旅行中會碰到的火車、飛機、車站、機場等大眾交通工具與設施,也都很感興趣。當其他人在心底埋怨交通時間太長時,他從踏出家門的那一刻起,已開始享受「旅情的滋味」(或稱為「旅費的回饋」),而且持續到返抵小窩為止。
2008年起,在網路上撰寫「杰宿 絮語」與「杰水 輕喃」兩個部落格,分享旅行中的鐵道及飛行趣味,且常愛嘮叨一些老故事。期待在更多玩家的行程中,交通工具可以不只是交通工具,也會是旅行本質的一部分,甚至開始規劃自己心儀的鐵道旅行呢!著有《鐵道趴趴走遍北海道》、《四國趴趴走》、《開始在日本自助旅行》、《跟著鐵道達人輕鬆玩日本》。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LMmQFI6QZ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