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為什麼,看到這個畫面,很感動。
我的泰文只夠讓我點菜召車給方向,可是我可以聲調精準地說出Anusawari Chai Samoraphum,讓人誤以為我是 khun Thai 🤣
2014年7月,我重回曼谷工作,選擇在勝利紀念碑附近的阿里區落腳。當時巴育將軍剛把英樂轟下台,承諾“把快樂還給人民”,還為此作了一首主題曲。
有一天我下班經過這裡,當時還是小型客車的集散地,人潮洶湧,從行人天橋往下看,依舊很多窮人在擺攤,小朋友在賣彩票還有很多來自東北伊山貧窮省份的建築工人收工後在路邊等車子來接載,然後看到已故老泰王蒲眉蓬巨大的畫像擺在紀念碑的中間,俯視來往的子民。
那時候他已臥病在床,無法視事;有傳言說他根本無法執行任務,大權在握的是王后詩麗吉。
我絲毫看不到歡樂重回人間的跡象。
兩年後,蒲眉蓬駕崩,一群同事主動穿黑衣還哭腫雙眼,如喪考妣。的確,這批曼谷精英在蒲眉蓬的護佑下成長成人,老泰王就是繁榮穩定的象徵;什麼1976年10月的Thammasat大屠殺,或延續了將近十年的紅黃惡鬥,都無法動搖他們對當時老泰王 - 而非整個王室 - 的信仰。
瓦吉拉隆功就是另一回事了。2017年離開曼谷前,一個和我交情不錯的同事約我到樓下的吸煙區抽煙,聊著聊著,她忽然說:“我還是懷念老泰王。現在到戲院聽到王室的讚歌,畫面換了人,我很不習慣。”
我笑笑不語,她也不期望我有任何反應,因為我們都知道在泰國,任何有關王室的負面新聞,絕對不能表態,否則可能吃上官司。
去年回曼谷開會,一個和我不很熟悉的同事在大家都走了,十樓的會議室只剩下我們幾個馬來西亞人之時,忽然手指向遠處一塊屬於王室的地,說:“那些產業都是他的,你能想像他有多富有?而我們卻一輩子給他打工。”
同樣的,我沉默不語,還忙打眼色提醒馬來西亞同事不要說話。過後,一個馬來同事很單純地問我:“為什麼你不回應她?”
我笑笑:“泰國有瀆君罪,隨時可以告人。你和她很熟嗎?你敢保證她不是來試探我們的?”
試探與否,年輕一代的泰國人的確對瓦吉拉隆功越發不滿;更進一步來看,早在蒲眉蓬臥病在床的那十年間,他們對“泰王”這個體制早已缺乏認同感,只是當時他年紀已大,期望改革王室的人是以時間換取空間而已。
當然,瓦吉拉隆功奢侈浪費,形象不佳,對整個泰國王室是負資產。但他的致命傷恐怕還是在繼任以後,忙著擴大對Crown Property Bureau的控制權,還修法讓他能夠長居國外而無需委任攝政王,所以他才可以在全民抗疫之時,繼續從德國遙控一切。
瓦吉拉隆功的這些行動都傷及軍隊,政界和商界很多人的利益,因此表面看似單純的學運,背後其實有著不同的勢力在較量,否則泰王在歐洲的消費明細怎麼會被洩漏?即使是靠去年的假選舉正式上台而遭眾人唾罵的巴育將軍,他也不是瓦吉拉隆功最信任的人;泰王在軍中的親信其實是前陸軍總司令Apirat Kongsompong 以及他的繼任者Narongphan Jitkaewthae。
泰國的政治極其複雜,我們旁人也只能是霧裡看花,下來會怎麼變化,沒人能說得準。更何況泰國向來是西方堅貞的盟友,處於當年冷戰的最前線。如今適逢中國在東南亞擴張影響力,美國,澳洲和歐洲國家更加密切關注局勢轉變,而它們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會決定這場街頭民主運動的結果。《亞洲時報》的一篇文章就直接點名駐曼谷的瑞士大使館正積極在各股政治勢力之間扮演其傳統的斡旋角色。
我的意思是西方國家會不會站在學生這邊,很取決於泰國的軍方和王室的利益是否與它們一致。不相信的話,可以參考泰國1976年學運何以流血告終的歷史。自己的仗終究要自己打,要適當利用有利於自己的各個國際勢力,但不能讓它們主導控制。
今晚再次看到勝利紀念碑的示威人潮,是感動,也是擔憂,但也印證了當初巴育“把快樂還給人民”的豪言最終也只是謊言。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62的網紅Hsu-Ting Ni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龜山因為地形破碎、聚落分散,被認為缺乏自主性 而邊境三不管地帶的治理,則令政府頭痛不已 迴龍地區舊稱塔寮坑,早年是風水學中龍脈的一部分,清朝時因開闢縱貫鐵路開挖山脈,地形受到破壞,當時人稱「斬龍」,民國初年,地方為求平安庇佑,望龍歸來,改稱「迴龍」 台一線縱貫公路在此短暫分開:一省道、二省道蜿蜒...
缺乏認同感 在 DJ Yin 盈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不知道為什麼,看到這個畫面,很感動。
我的泰文只夠讓我點菜召車給方向,可是我可以聲調精準地說出Anusawari Chai Samoraphum,讓人誤以為我是 khun Thai 🤣
2014年7月,我重回曼谷工作,選擇在勝利紀念碑附近的阿里區落腳。當時巴育將軍剛把英樂轟下台,承諾“把快樂還給人民”,還為此作了一首主題曲。
有一天我下班經過這裡,當時還是小型客車的集散地,人潮洶湧,從行人天橋往下看,依舊很多窮人在擺攤,小朋友在賣彩票還有很多來自東北伊山貧窮省份的建築工人收工後在路邊等車子來接載,然後看到已故老泰王蒲眉蓬巨大的畫像擺在紀念碑的中間,俯視來往的子民。
那時候他已臥病在床,無法視事;有傳言說他根本無法執行任務,大權在握的是王后詩麗吉。
我絲毫看不到歡樂重回人間的跡象。
兩年後,蒲眉蓬駕崩,一群同事主動穿黑衣還哭腫雙眼,如喪考妣。的確,這批曼谷精英在蒲眉蓬的護佑下成長成人,老泰王就是繁榮穩定的象徵;什麼1976年10月的Thammasat大屠殺,或延續了將近十年的紅黃惡鬥,都無法動搖他們對當時老泰王 - 而非整個王室 - 的信仰。
瓦吉拉隆功就是另一回事了。2017年離開曼谷前,一個和我交情不錯的同事約我到樓下的吸煙區抽煙,聊著聊著,她忽然說:“我還是懷念老泰王。現在到戲院聽到王室的讚歌,畫面換了人,我很不習慣。”
我笑笑不語,她也不期望我有任何反應,因為我們都知道在泰國,任何有關王室的負面新聞,絕對不能表態,否則可能吃上官司。
去年回曼谷開會,一個和我不很熟悉的同事在大家都走了,十樓的會議室只剩下我們幾個馬來西亞人之時,忽然手指向遠處一塊屬於王室的地,說:“那些產業都是他的,你能想像他有多富有?而我們卻一輩子給他打工。”
同樣的,我沉默不語,還忙打眼色提醒馬來西亞同事不要說話。過後,一個馬來同事很單純地問我:“為什麼你不回應她?”
我笑笑:“泰國有瀆君罪,隨時可以告人。你和她很熟嗎?你敢保證她不是來試探我們的?”
試探與否,年輕一代的泰國人的確對瓦吉拉隆功越發不滿;更進一步來看,早在蒲眉蓬臥病在床的那十年間,他們對“泰王”這個體制早已缺乏認同感,只是當時他年紀已大,期望改革王室的人是以時間換取空間而已。
當然,瓦吉拉隆功奢侈浪費,形象不佳,對整個泰國王室是負資產。但他的致命傷恐怕還是在繼任以後,忙著擴大對Crown Property Bureau的控制權,還修法讓他能夠長居國外而無需委任攝政王,所以他才可以在全民抗疫之時,繼續從德國遙控一切。
瓦吉拉隆功的這些行動都傷及軍隊,政界和商界很多人的利益,因此表面看似單純的學運,背後其實有著不同的勢力在較量,否則泰王在歐洲的消費明細怎麼會被洩漏?即使是靠去年的假選舉正式上台而遭眾人唾罵的巴育將軍,他也不是瓦吉拉隆功最信任的人;泰王在軍中的親信其實是前陸軍總司令Apirat Kongsompong 以及他的繼任者Narongphan Jitkaewthae。
泰國的政治極其複雜,我們旁人也只能是霧裡看花,下來會怎麼變化,沒人能說得準。更何況泰國向來是西方堅貞的盟友,處於當年冷戰的最前線。如今適逢中國在東南亞擴張影響力,美國,澳洲和歐洲國家更加密切關注局勢轉變,而它們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會決定這場街頭民主運動的結果。《亞洲時報》的一篇文章就直接點名駐曼谷的瑞士大使館正積極在各股政治勢力之間扮演其傳統的斡旋角色。
我的意思是西方國家會不會站在學生這邊,很取決於泰國的軍方和王室的利益是否與它們一致。不相信的話,可以參考泰國1976年學運何以流血告終的歷史。自己的仗終究要自己打,要適當利用有利於自己的各個國際勢力,但不能讓它們主導控制。
今晚再次看到勝利紀念碑的示威人潮,是感動,也是擔憂,但也印證了當初巴育“把快樂還給人民”的豪言最終也只是謊言。
缺乏認同感 在 CUP 媒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進退不得的一群並非完全同質的社群,但具有多個共同特徵,包括收入不穩定;工作屬暫時性、臨時性;對工作缺乏認同感;憂慮工作會被取代或接不到下一份工作;工時、工作內容、地點經常變動;升遷機會小,預期未來收入難以增長甚至持平等。當中包括外來移民和短期合約勞工,各自面對不同的困難,但都屬現時全球化體制下的邊緣人,是不穩定無產階級的一員。
詳細全文:
http://bit.ly/305ILkA
延伸專題:
【陶傑:要 Define,不要定性】
http://bit.ly/2MWpss6
【陶傑:重提「階級鬥爭」】
http://bit.ly/2XgEQAb
【陶傑:達爾文式森林】
https://goo.gl/Jzo56Z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 YouTube 👉 https://goo.gl/4ZetJ5
🎙️ CUPodcast 👉 https://bit.ly/35HZaBp
📸 Instagram 👉 www.instagram.com/cupmedia/
💬 Telegram 👉 https://t.me/cupmedia
📣 WhatsApp 👉https://bit.ly/2W1kPye
缺乏認同感 在 Hsu-Ting Niu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龜山因為地形破碎、聚落分散,被認為缺乏自主性
而邊境三不管地帶的治理,則令政府頭痛不已
迴龍地區舊稱塔寮坑,早年是風水學中龍脈的一部分,清朝時因開闢縱貫鐵路開挖山脈,地形受到破壞,當時人稱「斬龍」,民國初年,地方為求平安庇佑,望龍歸來,改稱「迴龍」
台一線縱貫公路在此短暫分開:一省道、二省道蜿蜒翻越龜崙嶺,成為南來北往的重要交通動脈。但根據地方自治的行政區劃,位在山腳的迴龍並非歸屬新莊,而是劃入桃園龜山轄內。
這樣的安排,決定了這裡的命運。
理應是桃園門面,卻難以掙脫邊界地帶被遺忘的宿命。
大桃園的施政亮點,進不了老舊社區的長巷窄道。由於行政扞格,污廢水整治、都更進度、大眾運輸延伸卡關。繳水費去樹林、繳電費跑新莊,轄區卻是龜山,不便的生活,難以凝聚歸屬與認同感...
未來,是要繼續當無人聞問的桃園後門,還是翻身成為新北大門
迴龍人,是否該自己做主人?
~拍片愛龜山:牛煦庭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18NIUstar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HEV74wKyGw/hqdefault.jpg)
缺乏認同感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教育及文化、內政委員會第1次聯席會議一、邀請教育部部長、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列席報告「原住民族教育政策」,並備質詢。二、併案審查委員林正二等24人擬具「原住民族教育法第二十三條及第二十五條條文修正草案」及委員孔文吉等34人擬具「原住民族教育法第二十五條條文修正草案」案。
--------------------------------------------------------------------------------------------------------------------------
口頭質詢─
▶原住民族語的學習要有強烈的誘因,考試的誘因可以讓家長協助小孩學習母語,但12年國教過程中,升高中就沒有升學考試的壓力,但免試入學的超額比序缺乏誘因,從2006年開始的族語學習政策恐因此瓦解,面臨嚴重的文化流失問題。
▶教育部可積極推廣族語的名字,提升原住民的尊嚴感及認同感。
▶棒球是台灣國球,三級棒球一個環節的不能少,但花蓮玉里三民國中的一位原住民專業的棒球教練不僅領22k薪水,這三個月還面臨沒有薪水的狀態,變成校長要自己跟民間募款,讓各界協助教練領鐘點費,可能連基本工資都沒有。教育部審查進度應加快,讓原住民專業的體育教練有最基本的保障,但這只是短期性的就業方案,後續如選手離開職棒後的就業很重要,體育署必須建立制度。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H2Nk8w5_V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