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士忌裡的歧視鏈
秋節連假期間看了兩部商業大片。《沙丘》完全不讓等候多年的影迷失望,黃沙滾滾的浩蕩沙漠下潛伏的巨型沙蟲,與夢境、預言、背叛和勾心鬥角的政治鬥爭交織出一幅未來異世界,導演刻意壓低觀眾習以為常的科幻元素,以沉重的配樂鋪陳,一上映便注定成為史詩級鉅作。《尚氣與十環傳奇》承襲並銜接過去十年漫威築起的宇宙觀,為下一個十年盛世開拓新局,卻大異於「復仇者聯盟」中飛天遁地、忽大忽小的超能力,以東方拳拳到肉的武術打出另一番天地,上映後在美國蟬連三周票房冠軍,一掃未上映前選角問題的紛擾,跌破眾人眼鏡。
《沙丘》的導演丹尼.維勒納夫過去曾拍過多部叫好、但不太叫座的電影,如《異星入境》《銀翼殺手2049》,這部改編自經典科幻小說的電影,由於故事隱澀、上場人物眾多,過去曾毀在大導大衛.林區手中(我於Netflix重看了一遍《沙丘魔堡》,的確慘不忍睹),此時改編上映的只是上半部,華納公司將視賣座成績決定是否繼續投資,讓身負商業與藝術片重任的導演忍不住批評部部大賣的漫威電影:「我們實在看太多了,那就是一部部複製貼上的作品,這種類型的電影已經把我們的感官變成了喪屍般麻痺」。雖然是有感而發,但也不是無的放矢,因為《華爾街之狼》的名導馬丁.史柯西斯的批判更是猛烈:「漫威那樣根本不是在拍電影,而是在做主題樂園!」
作為一個單純的電影喜好者,藝術片有值得沉浸的深思課題和美感,而商業片也有其不可忽略的感官刺激,兩者大抵都實踐了第八藝術的價值,卻無從化解彼此間競相討拍和相互鄙視的心結。不過我並不是想討論電影,而是威士忌產業同樣出現類似的情結,而且從消費端的態度上就可以看出。不知酒友們是否注意到,威士忌的飲者或多或少存在某種「歧視鏈」:喜好單一桶的所謂「老饕」們,對於遍地都是的單一麥芽威士忌有點不屑一顧,而獨鍾單一麥芽威士忌的資深酒友,又瞧不上眼調和式威士忌。這種微妙的心理雖然不很明顯,卻潛藏、刻印在心中,並影響著我們選酒、喝酒的興致。
先幫酒友們複習一下。蘇格蘭威士忌法規中,所有的威士忌只分成五大類,分別為單一麥芽、調和麥芽、單一穀物、調和穀物,以及調和式威士忌。儘管有人倡議,但是到目前為止,並沒有針對單一桶做出規範,也就是說,這個名詞純粹只是行銷話術,酒廠、酒商不需要提出任何證明,都可以宣稱某一款酒是來自同一個橡木桶,且無論這桶酒在裝瓶前是否歷經換桶、過桶或併桶。至於單一麥芽威士忌,則必須倚靠技藝嫻熟的調酒師,把數十到數百個橡木桶的酒液調和成消費者喜好,又不脫酒廠風格的口味,其中蘊含的工藝技術與調和式威士忌相似,只不過後者的原酒不是出自同一間酒廠,或者包含了穀物威士忌。
台灣是個既成熟又奇特的市場,多年來進口的單一麥芽威士忌總量一直排名全球第三或第四,但若把調和式威士忌的進口量計算進去,卻擠不進前十名,顯然台灣的消費者十分固執且偏執。不過這種情形在近兩年逐漸翻轉,根據「國際葡萄酒暨烈酒研究」(International Wine and Spirits Research, IWSR)的統計,在2019年中,調和式威士忌的進口量一舉超越單一麥芽威士忌達30萬箱(9公升/箱)之多,2020年的資料尚未公布,但猜想趨勢不變。
我長期生活在厚厚的同溫層裡,所以無法真切了解實際生活現狀。我的好朋友告訴我,當他評估進口的酒款時發現,即使價位相同,40%的酒精濃度比43%更容易賣,讓我大吃一驚,原來普羅大眾並不在意每一滴酒精的成本,稍微提高酒精度,反被認為刺激性較強,違反了順口易飲的原則而較不受歡迎。前陣子有個機會與酒商合作,推廣一款調和穀物威士忌,同樣也是40%,原本以為這種連我都非常陌生的酒款,市場接受度可能不高,不料品牌喜孜孜的告訴我舖貨創紀錄的快速,而且已經賣到缺貨,又再度讓我大吃一驚,原來就算是極度陌生,長期建立的品牌形象可輕易推動新品。這幾個例子,讓我逐漸從崩解的同溫層罅隙中窺見真實世界的面貌。
商業大片好拍嗎?雖然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不過現代觀眾胃口早被養大而十分挑剔,必須節奏明快、邏輯清楚、不落俗套、隨時迸出驚喜,就算看完戲後忘得精光,但至少在那兩小時內爽度爆表。同樣的,大賣的威士忌也得風味獨特、甜美討喜,順口不刺激之外,若加水加冰塊不致渙散,又能百搭東西方料理,才能讓人大口乾杯醺然陶醉。這樣的威士忌,是不是也不容易調製?
將單一桶、單一麥芽及調和式威士忌比擬為藝術片與商業片,確實有點不倫不類,但是從市場的角度看,倒也有些相似。當然,儘管兼容並蓄是種美德,也無法強迫個人喜好,百花齊放的酒款各取所需,「歧視鏈」應可休矣,《沙丘》導演不是也說:「當今依然有很多藝術價值高的商業大片,我不覺得一切有必要太悲觀看待。」
缺貨成本類型 在 股人阿勳-價值投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早安,全球 NB 樞紐龍頭
蘋果公司在去年 8 月發表最新高階 11 吋平板 iPad Pro,最大亮點是支援磁吸式旋臂「巧控鍵盤」,僅一套鍵盤就要價 9500 元,但還是賣到缺貨,原理是將平板 附上鍵盤,然後就變成另類型的筆電。
而能夠開發這樣高精密度,多角度都能穩定支撐的轉軸是關鍵,這個轉軸的製造廠是一間樹林起家的台廠,也是我們今天的主角【新日興】。
---
👨🏫延伸閱讀
(上) 全球 NB 樞紐龍頭 : 世界級NB、IPad轉軸都出自它之手,2021 機構預估成長18% !? : https://pse.is/3g2hfy
---
📌 新日興 3376
公司成立於 1968 年,為國內專業 NB 樞紐廠,主要業務為各類樞紐組件、彈簧製品及沖件製品之生產及銷售。目前是全球最大的 NB 樞紐軸承廠,全球市佔率達 38%,且為全球中空樞紐龍頭以及全球第二大 LCD 顯示器樞紐底座供應商。
P.S 第一大 LCD 製造廠是信錦 (1582)
.
📌 主要產品
-樞紐製件 Hinges
公司在 樞紐制件 擁有百項國際專利,扭力值從 0.1 至 20 公斤,可供應全球手提電腦、平板電腦、液晶顯示器、手機、掌上型網路通信器等商品。
-彈簧製件 Springs
彈簧制件是新日興最初的營業項目,1966 年與日本彈簧業先驅【理研發工業】共同投資及技術合作,引進各型精密彈簧自動成型機,目前有多達百台精密自動彈簧成型機,全廠自動化生產系統,月產能可達 100,000,000 個以上,提供國內外客戶各式精密彈簧,目前產品種類超過 4000 種同時應用於電子 3C 產品、醫療器材、機械設備等用途。
-沖壓製件 Stampings
自 1981 年起,新日興踏入沖壓制件的領域,提供各式各樣沖壓件給客戶選擇承製鋼板厚從 0.02mm-3.00mm 及 20 噸位- 200 噸位之沖壓件皆可生產,每年開發沖製成型量超過 1200 件。
金屬射出成型 MIM
金屬射出成型 (MIM) 是一種結合粉末冶金和射出成型的技術,突破傳統粉末冶金的產品型狀與強度限制、突破壓鑄成型的強度限制、突破沖壓模成型的材料流動限制、突破精密鑄造的量產限制及車削件的高成本限制。
.
📌 營收結構
2020 年主要產品營收比重分別為:
NB樞紐組立製品 26%
LCDs樞紐組立製品 21%
3C 樞紐組立製品 6%
MIM粉末冶金 15%
其他產品佔約 32%。
.
📌 生產據點:
公司生產基地包括
新北市樹林、新莊、大陸蘇州、
昆山、東莞、福建等地,
但主要產能還是擺在台灣。
.
📌 銷售地區
主要產品銷售範圍比重為
台灣 62%、中國 38%,
主因為客戶多為 NB、
LCD 製造代工廠,
這部份廠商都聚集在台灣。
.
📌免責聲明:
單純分享財報資訊與個人看法,無邀約之實,僅符合量化條件的個股,無推薦之意,僅供參考、任何交易行為須自行判斷
缺貨成本類型 在 熊貓投資樂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市場消息整理分享】
- 超強暴風雪造成晶片缺貨「真·雪上加霜」⁉️
- 昨晚美股繼續下跌,離不開這個擔憂
- 「股市肥羊心理學」抽書活動於今日截止
受暴風雪影響而生產停擺的廠商包括車用晶片大廠恩智浦(NXP)、英飛凌(Infineon),以及晶圓代工廠三星。(PS. 暴風雪非常嚴重,詳情可見連結:https://reurl.cc/pmLlmr)
三家廠商都有生產車用晶片及 MCU,停工勢必造成從年初以來車用晶片就缺貨的情況惡化,此外,三星在當地還有生產記憶體驅動IC,若持續供應不足,可能引發記憶體報價上漲。
車用晶片缺貨的狀況從年初以來就有許多報導,所以這邊就先不多談,把焦點放在記憶體族群上。記憶體在 2020Q3 價格落底之後,從 Q4 起各類型記憶體已陸續漲價,法人預計今年因經濟復甦帶動需求,記憶體報價仍會逐步上揚。
目前三星已將資本支出重心自記憶體轉移至晶圓代工,即便現在調高資本支出,最快也得到夏季才會影響到供給。
至於全球第二大記憶體晶片廠商 SK 海力士(SK Hynix Inc.)則表示,2021 年資本支出預估僅比 2020 年略為提升,因為公司優先考慮提升技術層次、而不是擴充產能,此外,SK 海力士也提到,今年因全球企業投資新數據中心,相關 DRAM 產品需求將會提升。
最後,美國記憶體龍頭美光(MU)也表示,2021年自家 DRAM 供給成長率將低於產業需求增幅,顯示當前並不需擔心記憶體產業供過於求。
從近期股價舉例,美光從去年底至今上漲逾 17%,南亞科(2408)卻只上漲約 8%,漲幅是相對落後的。
--
不少機構法人看好台股有機會在 Q1-Q2 間站上萬七大關,其中半導體股仍是主流,但過去這段時間來漲幅已高,不建議投資人過度積極追高,可等待拉回時再行布局。
由於經濟數據反彈、對通貨膨脹預期加劇,讓美國長天期公債殖利率續迅速攀升,較高的利率讓債券相對於股票的吸引力提升、並影響市場對股票未來收益的評價,同時,市場也越來越擔心不斷上升的借貸成本會削弱公司的成長動能,以及政府可能會提前收回各項經濟刺激措施,導致美股近日在擔憂情緒蔓延中回檔,台股也連帶受到壓力。
整體而言,殖利率攀升對高成長型股票尤其不利,需要多留意那些市場給予高度評價的股票,例如當前本益比是處於歷史高點的股票,若是基本面表現一有變化、稍微不如預期,評價修正的力道可能就會非常強勁。
但投資人也不需過度擔心,美國聯準會、財政部接連出面表示,會提供寬鬆的資金政策以及充足的財政刺激,並不擔心通膨或市場過熱,除了這些機構有相對應手段能控制外,「因為做得不夠所需付出的代價,可能遠甚於多做一點」,簡單來說,政府不願見到經濟陷入通貨緊縮,並且有足夠的手段對付通膨,所以寬鬆的資金政策會持續下去,只要刺激政策能夠到位,市場應能在短暫震盪後繼續走高。📈
--
🎯「股市肥羊心理學」抽書活動
將於 2 月 19 日 23:59 前截止
按讚 + 公開分享以下文章:
https://reurl.cc/WEG4LZ
並留言寫下為何想得到這本書
熊貓先生會抽出 3 位幸運兒送給你哦!
#暴風雪 #德州停電 #殖利率走高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569582?ex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