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yTeller與你看電影:【幻想曲】
「米奇,我要去跟柏鵬和柏斯卡爾喝下午茶,順便討論重開演奏會的事,你千萬別擅自碰我的魔法棒。」
Yen Sid 說完剛踏出門口,淘氣的米奇便迫不及待地拿起師傅的接骨木魔杖,對家具施展魔法,將它們喚醒 ⋯⋯
蠟燭台指揮家神氣地走到中央,拍醒仍然睡得酣香的沙發大提琴,它驚醒所帶來的震動,波及到旁邊還在發呆的茶几大號和皮靴小號,四張木椅子小提琴已經整齊列陣地開聲調音,窗邊的落地窗簾風鈴伸了伸懶腰,發出清脆的音色。
一群大大小小的廚具敲擊樂器從廚房裡湧出來,首當其衝的是湯鍋大鼓,還有興致勃勃、爭先恐後的餐碟鍋蓋銅鈸 ⋯⋯ 它們浩浩蕩蕩地站在狹小的客廳裡,已經好久沒被用過的家具抖抖身上的塵埃,全都看著蠟燭台,而蠟燭台又無助地看著把它們叫醒的米奇。
米奇指了指架上雜亂無章的樂譜,示意面前的「交響樂團」可以開始演奏,但它們紛紛表示自己只是一件家具,雖然被變成了樂器的模樣,卻不懂得該如何演奏自己。
正當大家開始鼓譟時,一本書從書櫃豎琴裡鑽出來蹦到大家面前,那是張愛玲的《半生緣》,其他家具樂器都摸不著頭腦,唯獨小提琴們一見就看明白了,隨即拿起孟德爾遜《瑞‧布拉斯》序曲,拉奏出沉穩幽怨的旋律,猶如在渺渺道出對人大半生滄桑、世事無常的無奈,也像侍從對皇后卑微的苦戀。
旋律感動了好幾個家具,其中包括陶瓷花瓶長笛,它身體抖顫,不幸從桌子上掉了下來,幸虧剛好掉到沙發上,不至於粉碎,十五朵向日葵像繁星般散落一地,突然,一直混混噩噩的沙發大提琴靈機一觸,很自然地在身上拉奏出蕭斯達高維契「第一大提琴協奏曲」,詭譎的音韻好比麥田上的佈滿烏鴉的星空,充滿靈感又帶虛幻的想像,把大提琴低沉繚繞的音色發揮得淋漓盡致。
剛剛十五朵向日葵中的其中兩朵,因為剛才的碰撞和音樂產生了意識並有了感情,它們不管其他向日葵的極力反對,堅決對抗命運安排,寧願手牽手一躍而下,從桌上跳下來,這對向日葵版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就這樣在一眾樂器的腳底下溜走。
這次到很有自信的燭台明白了,它用力地把雙手一揮,兩邊的白色蠟燭點燃了,於是它指揮所有樂器先用四個短-短-短-長的音符雄偉地開啟命運之門,他們不但沒有摸不著頭腦,還彷彿早已彩排過似的,一同奏起激昂的貝多芬「第五交響曲」,拉開米奇幻想曲序幕 ⋯⋯
米奇這才滿意地點點頭,這樣才稱得上演奏會嘛!
Storyteller: MOViE MOViE
Illustrator: 麥東記 DONMAK & CO.
Text:木由 @debutante.sight
🎬 StoryTeller 請你看電影:《幻想曲》 Fantasia (MOViE MOViE: Life is Art 2021)
米奇老鼠戴上魔法帽,指揮棒一揮,想像立刻隨著音樂起飛,投入絢爛、浪漫又夢幻的《幻想曲》⋯⋯ 1940年,迪士尼大膽的進行一個動畫與古典音樂的大型實驗 —— 蒐集了多位導演的碎片、動用超過 1000 位動畫師和 500 多位迪士尼經典角色,以貝多芬、柴可夫斯基、巴赫、舒伯特等八首永垂不朽的古典樂章,拼湊出浩瀚無限的《幻想曲》,並由斯托科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帶領費城管弦樂團演奏,再結合迪士尼動畫,帶你走上一趟最奇幻的視聽旅程。
由即日起至8月25日(星期三)23:59,在此貼文下留言:我想與 @(標記一位朋友) 一起看《幻想曲》!即有機會獲得指定場次戲票兩張。
時間:28/8/2021|17:10
地點:MOViE MOViE Cityplaza(香港太古城道18號太古城中心1期5樓)
片長: 126 分鐘
名額:5 位
【關於 MOViE MOViE Life is Art 盛夏藝術祭】
MOViE MOViE破天荒與香港小交響樂團合作,聯合呈獻這個橫跨戲院、電視、線上平台及社區的藝術電影節,這一年以 "per aspera ad astra" (由微塵到繁星,從黑暗到光明) 為題,表達縱使疫情期間命運顛沛流離,音樂人和藝術家依然無畏無懼,決意用樂韻和畫面為觀眾帶來晨曦,用藝術燃亮我城。
MOViE MOViE 總經理蔡靄兒(Joycelyn Choi)更提到:「這些電影不只是音樂會,還紀錄了香港以及世界在新冠肆虐期間的光景與心情。日出之前,讓我們毋懼黑夜,心存盼望以繁星作伴。」
Ticketing: www.cinema.com.hk/tc/movie/special/18
Online Booklet: https://bit.ly/LIA2021_booklet
#LifeisArt盛夏藝術祭 #MOViEMOViE #mmFestival #EveryoneisStoryteller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 成為 Storyteller Reading Club 會員,支持 StoryTeller 運作:
https://bit.ly/2VembZA
📮投稿你的故事/藝術作品:https://bit.ly/2FwN6G3
✨商業合作/廣告洽談,歡迎聯絡:info@story-teller.com.hk
👉🏻Tag us at IG @everyone.is.storyteller to be featured
→Follow @ztorybook.official 留意最新動向
羅密歐與茱麗葉音色 在 鋼琴家顏華容 Artemis Yen - Pianist/Author/Dream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每次演出,總是收到非常多令人驚喜與感動的禮物,最大的禮物,莫過於花時間挪時間費精神體力一起度音樂會時光的朋友們,那種凝聚的氛圍,是鼓勵,也是動力。
鋼琴上的「舞與歌系列」的第一套曲【俄羅斯芭蕾】的台北與高雄場在台灣漸漸感受到秋日爽颯的10月中旬圓滿完成,希望這五齣經典的俄羅斯芭蕾音樂觸動了您對音樂中的律動情思的嚮往💃~~
這套曲目色彩繽紛,雖然演奏時間長達115分鐘——《睡美人》組曲還沒有全部演喔~但音樂實在太好聽了,還有小朋友很高興地說「我沒有睡著!!」,而在大人們耳中聽得到狂喜悲苦的戲中戲《彼得洛希卡》那毫不停歇的循環節奏動機在小小孩耳中是「嗡嗡嗡的蜜蜂」,哈哈,好可愛喔! <3 <3 <3
鋼琴獨奏是一條幾乎無止境、外表看似孤單的路,但常伴左右的,是鋼琴這個可以化身為樂團、合唱團、甚至能投射一整個龐大芭蕾製作的樂器!練琴或排練時最「虐心」但也最有趣的,無非就是「與鋼琴溝通」,在不同情況的鋼琴與場地條件下,提煉出夠神奇的、能夠令人會心一笑的音色了。
而愈是鑽研,愈是深深地感受作曲家們想要獨樹一格的嚮往是那麼地強烈,練習與演奏的當下,簡直像是觸電一般,只希望自己上輩子再多積三萬年的功力!
雖然衣裝不是鋼琴獨奏會的重點,但若能夠給樂友們因眼睛一亮的會心一笑,也是一樂事!這次為了民樂色彩繽紛的《羅密歐與茱麗葉》、《火鳥》、及《彼得洛希卡》穿上重工刺繡饒富民藝色彩的禮服,而為了《胡桃鉗》與《睡美人》則特別從俗稱「波修瓦」的莫斯科大劇院買到芭蕾舞衣與舞裙,也重溫了我小時候的芭蕾歲月! 💗💗💗
感謝前前後後打點的經紀人、音樂行政小朋友、技術高超的調音師與影音工程師、音樂廳的前後台工作人員,還有~雖無法一一知悉,但料想有不少熱心幫我邀請朋友前往欣賞的低調好人們,還有特地穿了芭蕾舞衣前來的小小孩們!太可愛了!我們大家都愛芭蕾!💗💗💗
也謝謝共襄盛舉的《MUZIK》雜誌行動組在台北場扛來一大箱雜誌方便愛樂的大小朋友收集編輯與許多作者們投注心力的貝多芬特刊;最後,再次大大感謝慨允參與我的舞蹈系列音樂會的畫家維君,她慷慨餽贈精心繪製的畫作手稿,真是珍貴無比!
明年三月「舞與歌系列」第二套曲~將在蕭邦與孟德爾頌的歌聲舞影中與大家一起迎接2018春天!
羅密歐與茱麗葉音色 在 康茵茵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很期待禮拜五要去看的《羅密歐與茱麗葉》
我每一首都會唱,最喜歡的就是Les Rois du Monde (世界之王)和Par Amour(以愛之名)
因為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部音樂劇。
2007年來台演出的時候我去看過了
因為製作人的堅持,他認為必須男帥女美才符合這部戲,所以整部戲幾乎都顏質爆表,非常賞心悅目
在經典DVD裡神父和男、女主角的音色讓人心醉,每唱完一首都雞皮疙瘩
這是音樂劇啊!聲音表演真的好重要~
有別於DVD裡經典的飄逸長髮,巴黎首演卡司男主角的達米安來到台灣時剪了短髮,一樣魅力不減而且更成熟了(巴黎首演的時候他才18…),歌聲、戲劇張力維持很棒的水準,不知道這次男主角會不會讓現場女人有戀愛的感覺~~
而女主角JOY……嗯…倒嗓,所以合音、高音、SOLO都好怕她破音,蠻是失望的,希望這次的女主角,不求媲美Cecilia Cara ,但至少喉嚨要顧好……(沒辦法Cecilia Cara 的茱麗葉已經深植人心,那時的她才15歲…像天使的天才是天菜呀!)
其他角色包括第二男主角DVD裡也是可愛到不行,歷年演這個角色的人都是帶有淘氣眼神的法國帥哥,跟男主角的憂鬱神秘美男形成強烈對比,這次會用什麼樣的演員我也很期待
神父啊神父~~~你也一樣會來演出嗎?你的聲音在以愛之名裡太重要了~~
大家都說鐘樓怪人更好看,可是我就愛這部,希望這次不會讓我失望!
有空的人可以去YOUTUBE聽,U gonna love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