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永遠忘不了國際名導雷利史考特的電影《神鬼戰士》帶給我的震撼。但幾次看下來,我覺得最有意思、但也最常被人給遺忘的橋段,非開場戲莫屬。好的電影開場不只奠定全片調性,更是整部電影核心主題的「縮影」。
《神鬼戰士》的開場更神,它不只一語道盡了整部故事,更替人類千百年來的歷史乃至當下臺灣的處境下了註解。
這部電影的開場是這樣的:所向無敵的羅馬大軍在名將麥希穆斯率領下壓境日耳曼。面對在兵力、裝備、經驗等全方面都壓倒性勝出的羅馬軍團,日耳曼「蠻族」可謂毫無勝算。但是,當羅馬人派出使節要求投降時,日耳曼人的反應是砍下那位使節的頭,誓死抗戰到底。
目睹此景的麥希穆斯副官昆塔斯,半是困惑,半是語帶輕蔑地說了一句:
「做人要認命。」
"People should know when they are conquered."
英文直譯是:人被打敗時應有自覺。
麥希穆斯將軍沉吟了半晌,反問道:
「你會嗎,昆塔斯?我會嗎?」
"Would you Quintus, Would I?"
就是這段短短的對話,交織出全片具有悲劇色彩的核心叩問:做人,該不該認命?
這個核心問題之後會逐一考驗電影中的所有角色。而我認為它也在考驗當今的臺灣人。
《神鬼戰士》給的答案非常明確,那就是「不該」──儘管這個選項未必能帶來令人滿意的結果。事實上,緊跟在這個選項之後的往往就是橫屍遍野的悲劇。
開場第一個受到考驗的是日耳曼「蠻族」,他們顯然拒絕接受被羅馬征服的命運。結果他們果然戰敗、被屠殺殆盡。在羅馬人看來,日耳曼人的抵抗彷彿只是血氣方剛的蠻勇。
另一個受到考驗的是羅馬皇太子康莫德斯。他無法接受父親奧里略不打算傳位給自己的事實,憤而弒父篡位。正是他這個拒絕認命的行徑開啟了主角麥希穆斯全片的種種苦難,更埋下自己敗亡的種子。
但沒有人比羅素克洛飾演的主角麥希穆斯更受到這個問題考驗了。事實上,與其說是考驗,不如說是命運的酷刑折磨。他的家園被毀,摯愛的妻兒被處決示眾,自己更淪為階下囚。他屢次反抗、不想低頭、不願認命,卻一次又一次換來打擊與絕望。即便終能報仇雪恨,自己仍得命喪競技場。
這為的是什麼?如果不向命運低頭、如果做人不認命的結果居然如此殘酷,那為何人們不放精明點,做出「更明智」的選擇呢?
因為,認命的代價,很可能是淪為他者的奴隸。
成為奴隸的人,即便可能換來一時的溫飽,卻得要落入任人宰割的境地,鎮日活在恐懼之中。這點日耳曼人懂,康莫德斯懂,麥希穆斯也懂。
但沒有人比當初提起「做人應該要認命」的昆塔斯更懂這句命題的諷刺意義。
事實上,昆塔斯在片中受此問題挑戰的次數幾乎要與主角麥希穆斯一樣多。他在日耳曼戰役後就碰上了此生最難的選擇題:是要服從新皇帝康莫德斯,還是自己敬重的長官麥希穆斯?
即使明知事有蹊蹺,他仍選擇了遵循軍人的天職:服從命令。
他認命了。
此後,昆塔斯雖然接掌了將軍的職位,但也從此成為暴君康莫德斯的奴隸,成為自己良心的囚徒。
在《神鬼戰士》的刪減片段中,昆塔斯原本有更多的戲分。這些戲份揭露了他內心的交戰,也呈現了當個沒有靈魂的魁儡、奴隸,是怎麼樣的境地。
刪減片段中,當康莫德斯得知麥希穆斯居然沒死,還敢跑到羅馬競技場來後勃然大怒。他要昆塔斯把另外兩位麥希穆斯以前的屬下抓來(也就是昆塔斯的同僚),並要在昆塔斯面前、要昆塔斯下令處決他們。康莫德斯打算以此測試昆塔斯的忠誠。
換言之,昆塔斯再一次面對做人要不要認命的問題。
而他還是認命了。
昆塔斯面有難色,不斷猶疑,但最終仍是下令弓手放箭,射死自己的同僚,也射穿了自己的良知。
在稍後另一段刪減片段中,我們可以看到昆塔斯單獨去見被關在大牢中的麥希穆斯,希望獲得良心的寬恕。
昆塔斯面色凝重的自我辯解:「我只是軍人,唯一要做的就是服從。」
麥希穆斯回他:「我們應安於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若是我們的本性無法承擔的事,就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這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一句話,而說這句話的人,就是有哲人王之稱、卻在《神鬼戰士》片頭被康莫德斯殺害的羅馬皇帝奧理略。
麥希穆斯用老皇帝的名言來提醒昆塔斯,不能忍受的就不該忍受,反過來說就是人只能忍受自己認為應該忍受的事。你如果忍受的了認命的結果,那就不該尋求寬恕。你如果真的覺得無法忍受,你的作為就應該有所改變。
昆塔斯拂袖離去。但誰都看得出來昆塔斯的內心已嚴重動搖。正是這句話,使得過去一向認命的昆塔斯,在電影最末也開始抗命了起來。他拒絕皇帝康莫德斯的求助,聽從了神鬼戰士麥希穆斯的最後遺言,釋放了奴隸,也釋放了自己。
做人要認命嗎?麥希穆斯用自己的人生,用自己的行為,回答了昆塔斯在片頭的那句話。最終感召了「認命派」的昆塔斯。
--
人類是種天生很難認命的動物。如果人天生習於認命,那很可能當年就不會演化出各種工具,早就成了非洲草原上掠食動物的盤中飧。
這也是為何我們總能看到歷史上各式各樣的人做出各種掙扎嘗試。說是困獸之鬥也好,逆勢而為也罷,這些行為在不同的敘事裡可以被賦予不同意義。日耳曼人的抵抗在羅馬人看起來可能是徒勞的蠻勇,但在日耳曼人自己的敘事裡面,應該也可以被說成血淚抗暴故事。
這是人類的悲劇,也可以是可歌可泣的勵志故事。但總之,沒有人喜歡被打臉,也罕有人想要輕易認命,束手就擒。
--
這就讓我們回到了眼下正在臺灣發生的事情。
面對美、中對抗升溫與國際關係的大局勢改變,台海當前發生戰爭的機率可說是直線升高。對於這樣的國際變局,當今蔡英文總統的民進黨政府對內訴諸「抗中保台」,對外則大體上採取「聯美制中」策略,希望藉由號召全球價值相近的自由民主國家,提高臺灣國際能見度、維持臺灣的事實獨立地位。
對此,前總統馬英九與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等人,也在今天召開了一場「國家『不』安全研討會」,希望研擬臺灣如何轉危為安的對策。
馬前總統的論述並不難懂:蔡政府揚棄「九二共識」,靠攏美國,有讓臺灣捲入大國鬥爭的疑慮。而美國很有可能會把臺灣當成棄子,臺灣不該搞軍備競賽,不該選邊,國家領導人更該以維持和平為第一要務。蘇前秘書長的主張更是激烈:美國不會軍援臺灣,臺灣也無法抵抗中國入侵。就算美國干涉,美軍也有極高機率在台海戰敗。
在這樣的邏輯推導下,才有了媒體大肆報導的「首戰即終戰」結論。
對於兩造主張誰是孰非,各方評論家與媒體們都已經說了很多。我不打算斷言太多,也不想去揣測朝、野雙方意圖。我希望站在善意理解原則下,看看《神鬼戰士》中的核心主軸,能讓我們對世局有怎樣的啟發。
我們就假設馬前總統等人說的話為真,即美國可能放棄臺灣,甚或不敵中國的近海優勢。畢竟料敵從寬總是壞不了,凡事都得做最壞打算,何況是攸關家國生死的大事。
那麼然後呢?臺灣就會乖乖投降、接受反正打不贏的事實嗎?某種程度上,這的確很可能是某些臺灣人(姑且不論所謂武統派)心目中「比較明智」的選擇沒錯。
被「做人要認命」說服的昆塔斯,也可能存在於二十一世紀,就像上個世紀有過汪精衛、貝當、勞合喬治等信奉曲線救國的人物。他們在歷史的眼光下未必是惡人,他們未必樂見此一選擇,更多是擔心另一選擇背後的死亡與生靈塗炭後的不得不然。
我不打算對這類人進行道德批判,因為我發現自己某些時候也會被他們給說服。或者說,有時候我實在無法百分之百肯定,自己到底能有多樂觀。有時候,我發現自己也成了昆塔斯。有時候,我會發現認命是個比較明智的選擇。
然後,我就想到《神鬼戰士》,想到他與麥希穆斯將軍的兩場對話。
我不覺得臺灣人會認命。哪怕不認命的結果可能是一場戰爭,甚至在最壞情境下有機率慘敗收場。臺灣人大概會抵抗,無論是作為日耳曼「蠻族」還是麥希穆斯。也許有些人會變成昆塔斯,甚或扮演更糟糕的角色,但整體來看,特別是看到香港的例子後,我實在不覺得有那麼多臺灣人會乖乖認命。
這可能也是為什麼,無論馬前總統的判斷是否正確,他的這番話語都沒辦法打動多數臺灣人民的原因。「嘗試而失敗,總比未曾嘗試好。 」這是英國首相張伯倫的傳記史家給張伯倫的評價。這個評價適用於臺灣人民身上,恐怕也適用於馬英九身上。這可能是整件事中我最感悲劇的地方。
--
古希臘史家修昔底德在其經典著作《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曾經有一段著名的「米洛斯對話」。當年,坐落於愛琴海上的小島米洛斯,剛好夾在雅典對抗斯巴達的聯盟戰爭中間。
米洛斯本想保持中立,但卻仍遭雅典以維護國家安全為由入侵。米洛斯人對雅典人的入侵訴諸榮譽、命運、正義,希望雅典人能知難而退。然而,雅典人卻簡單回了一句至理名言:
「強者可以為所欲為,弱者只能逆來順受。」
此話固然不假,更是國際關係理論中現實主義的真理。但每每看到這句話,我都會想到《神鬼戰士》,又想到雷利史考特透過昆塔斯與麥希穆斯兩人之口,所拋出來的人類歷史命運大哉問。
「做人要認命。」
「你會嗎,昆塔斯?我會嗎?」
─────
寫於最後的最後:
我其實不反對馬前總統這次的研討會,我甚至非常政治不正確的認為,像這樣的主張有其必要。國人應該要為這種路線進行辯論,而非假裝開戰、乃至戰敗這種可能並不存在。
我只是無奈的認為,就算馬前總統是對的,民心也不會支持他。
沒人想認命,人民或前總統都一樣。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翔嵐#鋼鐵花園,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恩奇都 #單挑 防劇透,大略翻譯請往下看。睏死了,去洗洗睡。 【Bgm list】 原遊戲音樂,獸專屬bgm。 【フリーBGM】Delete【戦闘・かっこいい感じの曲】 - nons works 承接先前的劇情。 迪蜜特有一個女兒,劇情語音中一直悲喊的名字就是她女兒。 在居民雙...
羅馬皇帝 奧 里 略 在 小劉醫師-劉宗瑀Lisa Liu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認命?
「你會嗎?我會嗎?」
#台灣會嗎?
我永遠忘不了國際名導雷利史考特的電影《神鬼戰士》帶給我的震撼。但幾次看下來,我覺得最有意思、但也最常被人給遺忘的橋段,非開場戲莫屬。好的電影開場不只奠定全片調性,更是整部電影核心主題的「縮影」。
《神鬼戰士》的開場更神,它不只一語道盡了整部故事,更替人類千百年來的歷史乃至當下臺灣的處境下了註解。
這部電影的開場是這樣的:所向無敵的羅馬大軍在名將麥希穆斯率領下壓境日耳曼。面對在兵力、裝備、經驗等全方面都壓倒性勝出的羅馬軍團,日耳曼「蠻族」可謂毫無勝算。但是,當羅馬人派出使節要求投降時,日耳曼人的反應是砍下那位使節的頭,誓死抗戰到底。
目睹此景的麥希穆斯副官昆塔斯,半是困惑,半是語帶輕蔑地說了一句:
「做人要認命。」
"People should know when they are conquered."
英文直譯是:人被打敗時應有自覺。
麥希穆斯將軍沉吟了半晌,反問道:
「你會嗎,昆塔斯?我會嗎?」
"Would you Quintus, Would I?"
就是這段短短的對話,交織出全片具有悲劇色彩的核心叩問:做人,該不該認命?
這個核心問題之後會逐一考驗電影中的所有角色。而我認為它也在考驗當今的臺灣人。
《神鬼戰士》給的答案非常明確,那就是「不該」──儘管這個選項未必能帶來令人滿意的結果。事實上,緊跟在這個選項之後的往往就是橫屍遍野的悲劇。
開場第一個受到考驗的是日耳曼「蠻族」,他們顯然拒絕接受被羅馬征服的命運。結果他們果然戰敗、被屠殺殆盡。在羅馬人看來,日耳曼人的抵抗彷彿只是血氣方剛的蠻勇。
另一個受到考驗的是羅馬皇太子康莫德斯。他無法接受父親奧里略不打算傳位給自己的事實,憤而弒父篡位。正是他這個拒絕認命的行徑開啟了主角麥希穆斯全片的種種苦難,更埋下自己敗亡的種子。
但沒有人比羅素克洛飾演的主角麥希穆斯更受到這個問題考驗了。事實上,與其說是考驗,不如說是命運的酷刑折磨。他的家園被毀,摯愛的妻兒被處決示眾,自己更淪為階下囚。他屢次反抗、不想低頭、不願認命,卻一次又一次換來打擊與絕望。即便終能報仇雪恨,自己仍得命喪競技場。
這為的是什麼?如果不向命運低頭、如果做人不認命的結果居然如此殘酷,那為何人們不放精明點,做出「更明智」的選擇呢?
因為,認命的代價,很可能是淪為他者的奴隸。
成為奴隸的人,即便可能換來一時的溫飽,卻得要落入任人宰割的境地,鎮日活在恐懼之中。這點日耳曼人懂,康莫德斯懂,麥希穆斯也懂。
但沒有人比當初提起「做人應該要認命」的昆塔斯更懂這句命題的諷刺意義。
事實上,昆塔斯在片中受此問題挑戰的次數幾乎要與主角麥希穆斯一樣多。他在日耳曼戰役後就碰上了此生最難的選擇題:是要服從新皇帝康莫德斯,還是自己敬重的長官麥希穆斯?
即使明知事有蹊蹺,他仍選擇了遵循軍人的天職:服從命令。
他認命了。
此後,昆塔斯雖然接掌了將軍的職位,但也從此成為暴君康莫德斯的奴隸,成為自己良心的囚徒。
在《神鬼戰士》的刪減片段中,昆塔斯原本有更多的戲分。這些戲份揭露了他內心的交戰,也呈現了當個沒有靈魂的魁儡、奴隸,是怎麼樣的境地。
刪減片段中,當康莫德斯得知麥希穆斯居然沒死,還敢跑到羅馬競技場來後勃然大怒。他要昆塔斯把另外兩位麥希穆斯以前的屬下抓來(也就是昆塔斯的同僚),並要在昆塔斯面前、要昆塔斯下令處決他們。康莫德斯打算以此測試昆塔斯的忠誠。
換言之,昆塔斯再一次面對做人要不要認命的問題。
而他還是認命了。
昆塔斯面有難色,不斷猶疑,但最終仍是下令弓手放箭,射死自己的同僚,也射穿了自己的良知。
在稍後另一段刪減片段中,我們可以看到昆塔斯單獨去見被關在大牢中的麥希穆斯,希望獲得良心的寬恕。
昆塔斯面色凝重的自我辯解:「我只是軍人,唯一要做的就是服從。」
麥希穆斯回他:「我們應安於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若是我們的本性無法承擔的事,就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這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一句話,而說這句話的人,就是有哲人王之稱、卻在《神鬼戰士》片頭被康莫德斯殺害的羅馬皇帝奧理略。
麥希穆斯用老皇帝的名言來提醒昆塔斯,不能忍受的就不該忍受,反過來說就是人只能忍受自己認為應該忍受的事。你如果忍受的了認命的結果,那就不該尋求寬恕。你如果真的覺得無法忍受,你的作為就應該有所改變。
昆塔斯拂袖離去。但誰都看得出來昆塔斯的內心已嚴重動搖。正是這句話,使得過去一向認命的昆塔斯,在電影最末也開始抗命了起來。他拒絕皇帝康莫德斯的求助,聽從了神鬼戰士麥希穆斯的最後遺言,釋放了奴隸,也釋放了自己。
做人要認命嗎?麥希穆斯用自己的人生,用自己的行為,回答了昆塔斯在片頭的那句話。最終感召了「認命派」的昆塔斯。
--
人類是種天生很難認命的動物。如果人天生習於認命,那很可能當年就不會演化出各種工具,早就成了非洲草原上掠食動物的盤中飧。
這也是為何我們總能看到歷史上各式各樣的人做出各種掙扎嘗試。說是困獸之鬥也好,逆勢而為也罷,這些行為在不同的敘事裡可以被賦予不同意義。日耳曼人的抵抗在羅馬人看起來可能是徒勞的蠻勇,但在日耳曼人自己的敘事裡面,應該也可以被說成血淚抗暴故事。
這是人類的悲劇,也可以是可歌可泣的勵志故事。但總之,沒有人喜歡被打臉,也罕有人想要輕易認命,束手就擒。
--
這就讓我們回到了眼下正在臺灣發生的事情。
面對美、中對抗升溫與國際關係的大局勢改變,台海當前發生戰爭的機率可說是直線升高。對於這樣的國際變局,當今蔡英文總統的民進黨政府對內訴諸「抗中保台」,對外則大體上採取「聯美制中」策略,希望藉由號召全球價值相近的自由民主國家,提高臺灣國際能見度、維持臺灣的事實獨立地位。
對此,前總統馬英九與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等人,也在今天召開了一場「國家『不』安全研討會」,希望研擬臺灣如何轉危為安的對策。
馬前總統的論述並不難懂:蔡政府揚棄「九二共識」,靠攏美國,有讓臺灣捲入大國鬥爭的疑慮。而美國很有可能會把臺灣當成棄子,臺灣不該搞軍備競賽,不該選邊,國家領導人更該以維持和平為第一要務。蘇前秘書長的主張更是激烈:美國不會軍援臺灣,臺灣也無法抵抗中國入侵。就算美國干涉,美軍也有極高機率在台海戰敗。
在這樣的邏輯推導下,才有了媒體大肆報導的「首戰即終戰」結論。
對於兩造主張誰是孰非,各方評論家與媒體們都已經說了很多。我不打算斷言太多,也不想去揣測朝、野雙方意圖。我希望站在善意理解原則下,看看《神鬼戰士》中的核心主軸,能讓我們對世局有怎樣的啟發。
我們就假設馬前總統等人說的話為真,即美國可能放棄臺灣,甚或不敵中國的近海優勢。畢竟料敵從寬總是壞不了,凡事都得做最壞打算,何況是攸關家國生死的大事。
那麼然後呢?臺灣就會乖乖投降、接受反正打不贏的事實嗎?某種程度上,這的確很可能是某些臺灣人(姑且不論所謂武統派)心目中「比較明智」的選擇沒錯。
被「做人要認命」說服的昆塔斯,也可能存在於二十一世紀,就像上個世紀有過汪精衛、貝當、勞合喬治等信奉曲線救國的人物。他們在歷史的眼光下未必是惡人,他們未必樂見此一選擇,更多是擔心另一選擇背後的死亡與生靈塗炭後的不得不然。
我不打算對這類人進行道德批判,因為我發現自己某些時候也會被他們給說服。或者說,有時候我實在無法百分之百肯定,自己到底能有多樂觀。有時候,我發現自己也成了昆塔斯。有時候,我會發現認命是個比較明智的選擇。
然後,我就想到《神鬼戰士》,想到他與麥希穆斯將軍的兩場對話。
我不覺得臺灣人會認命。哪怕不認命的結果可能是一場戰爭,甚至在最壞情境下有機率慘敗收場。臺灣人大概會抵抗,無論是作為日耳曼「蠻族」還是麥希穆斯。也許有些人會變成昆塔斯,甚或扮演更糟糕的角色,但整體來看,特別是看到香港的例子後,我實在不覺得有那麼多臺灣人會乖乖認命。
這可能也是為什麼,無論馬前總統的判斷是否正確,他的這番話語都沒辦法打動多數臺灣人民的原因。「嘗試而失敗,總比未曾嘗試好。 」這是英國首相張伯倫的傳記史家給張伯倫的評價。這個評價適用於臺灣人民身上,恐怕也適用於馬英九身上。這可能是整件事中我最感悲劇的地方。
--
古希臘史家修昔底德在其經典著作《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曾經有一段著名的「米洛斯對話」。當年,坐落於愛琴海上的小島米洛斯,剛好夾在雅典對抗斯巴達的聯盟戰爭中間。
米洛斯本想保持中立,但卻仍遭雅典以維護國家安全為由入侵。米洛斯人對雅典人的入侵訴諸榮譽、命運、正義,希望雅典人能知難而退。然而,雅典人卻簡單回了一句至理名言:
「強者可以為所欲為,弱者只能逆來順受。」
此話固然不假,更是國際關係理論中現實主義的真理。但每每看到這句話,我都會想到《神鬼戰士》,又想到雷利史考特透過昆塔斯與麥希穆斯兩人之口,所拋出來的人類歷史命運大哉問。
「做人要認命。」
「你會嗎,昆塔斯?我會嗎?」
─────
寫於最後的最後:
我其實不反對馬前總統這次的研討會,我甚至非常政治不正確的認為,像這樣的主張有其必要。國人應該要為這種路線進行辯論,而非假裝開戰、乃至戰敗這種可能並不存在。
我只是無奈的認為,就算馬前總統是對的,民心也不會支持他。
沒人想認命,人民或前總統都一樣。
羅馬皇帝 奧 里 略 在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百人說書 080】#香港的臺灣學生 #蔡霖東
🙋♀:影響你人生重大的書是?
👨🎓:讓我開始對社會科學、人文知識開始感到興趣的是《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這本書,過去我是數理背景的,很多觀念可能是比較絕對的非黑即白,但是這本書給我不一樣的想法,像是人與人之所以會不平等,其實有很多背景因素造成的。
像是「李約瑟之謎」的討論,以前的我可能從來不會去思考為什麼中國的科學曾經走在世界的前面,後來卻完全沒西方比過去,這些問題意識,讓我開始對經濟史有些認識。後來,在讀了《二十一世紀資本論》後,我下定決心要讀經濟系,想去了解過去與現在的不平等制度。
不過,說了這麼多,真正影響我最深的書是奧里略的《沉思錄》,它讓我在「非常資本主義」的香港,有很多不一樣的思考,也讓進一步了解哲學。
🙋♀:最喜歡的哲學家?
👨🎓:最喜歡的就是羅馬皇帝奧里略,他不是一位「專職」的哲學家,但他卻是一位真正把哲學運用在生活的「實踐家」,我覺得這非常令人佩服。
柏拉圖曾提出「哲學家皇帝」的理論,讓見過真理之光的人去當國王,那麼過家就能成為理想國,而奧里略就是如此,我認為他最吸引人的,或是最有反差的地方在於,奧里略一生都在打仗,也面對過瘟疫,但即便經歷過這麼多事情的他,心境依然靠著哲學思想而達到平穩,這真的是一個很高的境界。
現代人常常對哲學有些鄙視,認為那些時讀完理論就對生活沒有用處的學門,所以很多人就會覺得哲學很虛很玄,但其實哲學是很貼近生活的。
🙋♀:你認為書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書作為傳遞媒介一定有存在的意義,只不過在現代會面臨讀者沒耐心看長篇的問題,不過,即便現在很流行網路文章,我認為書還是有不可取代的地方,那就是有完整的論述,那是書的篇幅才能做到的事情,有完整的論述,和整個思考脈絡的過程,才能真正改變讀者。
👀閱讀訪談全文: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sobooks/people-x-sobooks-tsai-lin-tung/
👨🎓受訪者:蔡霖東,臺北人,就讀香港科技大學三年級,現為故事StoryStudio與關鍵評論網作家。
羅馬皇帝 奧 里 略 在 翔嵐#鋼鐵花園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恩奇都 #單挑
防劇透,大略翻譯請往下看。睏死了,去洗洗睡。
【Bgm list】
原遊戲音樂,獸專屬bgm。
【フリーBGM】Delete【戦闘・かっこいい感じの曲】 - nons works
承接先前的劇情。
迪蜜特有一個女兒,劇情語音中一直悲喊的名字就是她女兒。
在居民雙子姐弟給的異聞歷史紀錄中,她的女兒其實死於第四次的戰爭之中。
是共生派與保守派的戰爭,而她因為立場不同而必須親手殺死自己的女兒。
在迪蜜特被天壽摧毀的那一刻,她不斷問著自己早已消失的女兒,是否以自身的死就能夠得到原諒?
死亡真的就能夠得到救贖嗎?
---
瑪修的新武裝成功的完成任務,但是藤丸卻因為體力不支而陷入昏迷。
其實瑪修身上的負荷也很大,只是她也硬撐到回到隱藏基地才進行休息睡眠。
達文西提到「天壽」以令咒填充,並不是說普通的令咒就能夠發揮這麼強的力量。
這令咒幾乎要以生命力作為代價,會吸取御主相當多的精氣,所以以普通人之身的藤丸而言,一發「天壽」只能傾盡身上現有的生氣(個人認為應該是像obs之類的生體能量),幾乎是不可能進行第二發,也就是只允許成功,不能失敗。
---
隊長的睡夢回憶之一:15歲時曾經被暗殺過,死命逃走而被某個人所救…這回憶還沒完,就猝然被叫醒了。(有點長建議去看詳細翻譯)
因為隊長睡得太沉,被經過空中花園的卡多克看到,還被他心裡吐槽說「真的假的…居然在外面睡得毫無防備」,感覺隊長高冷謹慎的人設在他心中崩塌。
然後被卡多克叫醒的隊長,給我的感覺就像是被叫醒的人畜無害大黃金…有點矇的那種,這反差…(動搖)
隊長以為卡多克有事要跟他報告,然後卡多克心頭一驚,以為隊長看穿了什麼,然後腦筋一轉就來報告一些戰場情勢,像是迪蜜特被打敗了之類的情報。雖然這些也能夠經由宙斯的全天cctv系統得知,但是卡多克反正也只是裝裝樣子所以就乾脆一股腦兒把剛發生不久的所有情報一併報告。
得知迪蜜特被打拜候,隊長講一講順著話題講了一個冷笑話(我還真不知道怎麼翻這個www),卡多克原本聽沒有反應,然後過了好幾秒才想到「靠剛剛那是…隊長在講冷笑話嗎!?」,但是又不敢光明正大的笑出來,只能一臉無所適從的繼續聽下去。
(其實我想問卡多克那到底好不好笑………www)
看來隊長是會在某些小地方幽默一下的類型。(看受害者一號異聞奧德修斯)
這邊鏡頭還有一段秘書狐對上愛神阿芙蘿黛蒂。
原本以為秘書狐那種語帶諷刺又囂張的姿態會惹愛神不悅,
但是或許是因為秘書狐不是人類的關係,愛神反而覺得對方的性格跟她臭味相投,或許能夠成為好朋友也說不定。
或許是因為那份內在愛著人類卻又無比殘忍的性格有了共鳴吧。
---
在藤丸醒過來後,大夥兒跟著人工智能繼續商量下一步作戰計畫。
破神同盟曾經製作過「冠位英靈召喚裝置」,基於星球陷入危機、以現有的英靈召喚基礎術式編織加工而成,為更精準的並更強大的召喚術式。
先前的冠位弓俄里翁也是從這個術式裝置召喚出來的。
這個裝置位於很隱密的地方,所以要前往必須花點時間。
而且黑帝斯的殿堂能夠像電車一樣隨處移動(這概念設計挺有趣的),所以就算他們位於地下,也不容易被地上的人找到。
居民雙子姐弟說啟動裝置之前,得先去老家「辦事」。
他們老家位於奧林帕斯的南部,為了躲避宙斯幾乎無所不在的cctv監視監聽,迦勒底一方能靈體化從者的就靈體化,不能靈體化的就使用達文西製作的虛擬變裝禮裝,於是假扮成雙子遠房親戚的藤丸,莫名有了大姊(武藏)跟堅持要當後輩的么妹(瑪修)。
(這段講解如何躲過宙斯的cctv系統還描述的挺謹慎詳細的,包含連說話都只能講替代暗語,或者做些普通動作暗示,很諜報作業。)
後來回到雙子老家,原來辦的事是把冷凍的第三代羅馬皇帝卡利古拉給喚醒。
雙子給他的代號是「爺爺」,而卡利古拉能夠正常溝通讓迦勒底的大家驚訝不已,而他本人的解釋是說,由於月神戴安娜(羅馬譯名,希臘名就是阿爾忒蜜絲)被擊毀的緣故,失去月神的精神干擾系統後,他便能夠正常溝通。
也就是說異聞帶的月神身為12機神中的迎擊機組,除了物理、還有精神干涉的機能。
p.s. NPC叔父還真的換了語音,都是冷靜版的…真是帥。
接著多了一名盟友的迦勒底一行人,按照人工智能們的指示,一一去不同座標地點開啟術式裝置,但是在那邊等著的當然是巡邏的衛兵與獵犬,陸續打敗那些礙事的巡邏兵之後,順利開啟了幾個裝置,但是在往下一個座標的途中,遇上了秘書狐…
秘書狐表面的態度就是故意嘲諷並且刺激所有人,而且又很高調的變身露出爪子,到底是阻攔迦勒底一行人呢?還是試探呢?讓我們看下去~
羅馬皇帝 奧 里 略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這是我們談Csikszentmihalyi的《心流》的第四集。
在第三集當中,我為你分享了,我們要找到一個既「回到世俗」,又能夠「超越世俗」的努力。
那當然了!這對很多人來說,可能就會聯想到你最初的夢想、你最想要去做的事、你最想要完成的人生的任務。
可在這個過程當中,你可能會有很多的焦慮、懷疑,或者是有很多的外在因素,逼得你讓你不得不放棄。那很多人就會問我:「要怎麼樣讓自己能夠堅持下去?」
其實如果你要在你認為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裡堅持下去,你第一個要能夠做到的事情,就是要能夠擁有,隨時能夠幫自己找到獎賞的能力。
這個「獎賞」可以由自己定義,這個「獎賞」可能是你主觀的認為;但是你一定要幫自己找到,能夠去鼓勵自己的地方。
可是這份鼓勵的背後,它還有一個更核心的原因,就是你必須要先回答自己:「你到底要的是什麼?」
就像我在【過好人生學】的課程裡的最後一講,我有提到的是「人生的羅盤」。
我必須這麼說,每個人要的都不一樣,既然宇宙萬物它的法則,並不是為我們人類服務;所以呢,相對而言衪是公平的。
當你自己確定你自己要的是什麼,你自然而然,就可以透過宇宙萬物的法則,跟他人的運作裡面,取得你所要的。或者是精確一點講,去放大、去挖掘那些為你自己設定「自己想要的」。
就像是有時候你上街購物,假設你很清楚自己要買的是什麼,那麼你就可以相對比較容易的是,買到你要的就可以回家。
可是當你不太確定自己要的是什麼,而這個時候,你口袋裡又有一些錢;就好像你「覺得」生命好像還有一點時間、好像還有一點空間,這時候你可能就會亂買東西。
再不然就是,當你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而你口袋裡又沒有錢;這個時候你上街逛逛的時候,其實你心裡會非常、非常難受。
因為你看到好多東西,都好像是很棒、你很需要,但是你卻沒有錢買。當你回觀你的人生,是不是很多時刻都是這樣?
有了資源就會亂揮霍,沒了資源心裡就會很難過。那麼其實這在反映一個現象,就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在這樣的條件底下,你根本沒有辦法幫自己設定,什麼事情會讓你快樂?當你完成了什麼,你認為有價值的事情之後,你可以給自己內在或外在的獎勵。
所以如果一個人,可以在川流不息的生命體驗裡,也就是在生命的過程裡,找到意義跟樂趣。那麼社會的制約,這些重擔就會從他的肩膀上卸下來。
這個世界依然運作著、這個世界依然有他們的價值觀,你仍然是可以活在這個世界。但是你可以不必屬於這個世界,你不用被他們控制、你不用被他們制約,你可以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而且當「獎賞」不是從外在而來,不是透過世俗的這些規則來確定,那麼你的掌控權,就會回到自己的手上。
沒有人需要為看不見的未來而努力,或者是在無趣的一天結束之後,去寄望明天能有什麼好事情發生。
大家可以從生活裡,獲得真實的獎賞,它可能是你孩子的微笑、它可能是來自於你自己認定,你做的事情是有價值的。
而不要再為了那些遙不可及、那些老調重彈,或者那些聽起來很棒、很大,大家都認為對的事情,可是他老吊著你的胃口,而讓你受盡折磨。
就拿最明顯的例子來看,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只要有錢就會快樂。可是呢,當你還沒有錢的時候,你為了追逐有錢,就已經很痛苦了!
好!就算你真的有錢,你發現當你有了錢還是不快樂;那這樣的痛苦,是不是雙重的痛苦呢?
所以呢,「心流」這樣的概念,它一再強調的就是,關鍵不在於你所遇到的事,而是在於當你遇到這些事情的時候,你怎麼詮釋它?關鍵不在於這個世界怎麼變化,而在於你的大腦是怎麼想的?
所以呢,不管是痛苦的感覺,還是快樂的感覺,都是發生在我們的意識裡,也只存在我們的意識裡。
如果我們像是一般的動物一樣,透過這個社會給我們的刺激、反應,我們來決定自己的人生;我們等於把自己的主導權,交給了這個世界。你讓這個世界的好壞定義,來定義你的人生,那麼悲劇就是這麼發生的!
因為你完全沒有掌控感,因為就算你符合了這個世界,所要求的一切條件,你仍然會懷疑自己的價值;你仍然會問:「我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就好像是我們很容易會因為一個廣告,去引發我們無邊無際的慾望;或者是會因為老闆的一個臉色,就讓我們一整天心情不好。
如果我們不去回答,自己終究要的是什麼,那麼你的人生就注定了,是自己沒有辦法決定自己的快樂。
就像是美國的哲學家愛默生,他說的:「我們一直想像著,未來要過什麼樣的生活,但是到頭來,卻像沒有真正活過一樣。」
因為你的順序弄錯了,你並沒有先確定自己要的;你只是不斷的在回應,這個世界要你做的事。
所以呢,要能夠成為一個自由的人、要能夠活出一個你想要的好人生,關鍵就在於你自己會不會讓自己快樂?
然而「快樂」它是一個漸近線,它不是一個絕對值。它也不是一個明確的答案。
它是我們在生命實踐的過程當中,不斷不斷要去靠近的事物;也因為你很清楚,你要不斷的靠近,你反而才會為「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麼」的這個意識,保持一份很重要的警醒。
最後呢跟你分享,羅馬皇帝馬可·奧理略,他說的一句話。他說:「當外在事物讓你感到痛苦時,並不是因為它們困擾著你,而是你是怎麼看待他們的。」
你擁有推翻這些判斷的力量,祝福你能夠成為一個自由的人;也希望你能夠花你的人生、花你的時間,好好的回答自己:「我到底要的是什麼?」
然而我也很希望,我推出的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能夠陪伴你,更容易的找到自己生命的答案、找到你生命的羅盤。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有興趣的話,我們在影片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我很期待能夠在線上課程裡,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讓我們一起過出一個更好的人生。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