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讀推薦~《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
藝術史上最知名的馬鈴薯或許首推梵谷1885年春天所作-《吃馬鈴薯的人》(The Potato Eaters)。
那年三月,梵谷老爹剛因心臟病去世,一向情感細膩的梵谷雖然傷心,卻沒有忘記成為畫家的志向。父親逝後不久,梵谷來到荷蘭南部布拉班特(Brabant)的紐南(Nuenen)小鎮進行創作與研究。為了證明自己有能力成為傑出的人物畫家,他捕捉當地農民最真實不加矯飾的面貌,甚至跑到農民家裡,畫下100多張各式各樣的肖像素描和兩張油畫。
《吃馬鈴薯的人》就是如此誕生。事實上,梵谷不只畫過這麼一次馬鈴薯。
=======================
從《吃馬鈴薯的人》可以見到,屋內陳設簡陋燈光昏暗,圍在桌邊的五位農民正在喝咖啡吃馬鈴薯。除此之外,並無其他配菜,看起來只有簡單粗糙的水煮馬鈴薯。這是布拉班特農民-德・格魯特-範・魯伊(De Groot-van Rooij)一家人的晚餐。
梵谷用灰暗色調描繪出農民生活的樸實艱辛,這些馬鈴薯甚至沒有削皮。他們都有著疲憊的面容和粗糙堅硬的雙手,得經歷風霜日曬辛勤勞動,才能從土壤得到足夠的食物果腹。
畫面和色調看起來既不討喜也說不上悅目,但人家是有遠大抱負的梵谷耶~他的人物畫才不想因循那些繪製達官顯要之往例,而是傳達靠天吃飯,以勞力獲取溫飽的踏實滋味。
熱情好客的農民可能還會邀請梵谷一同享用熱騰騰的馬鈴薯與咖啡,工作狂如梵谷,應該要等到手上創作告一段落,才會坐到桌前咬上一口馬鈴薯。冷掉的馬鈴薯其實做成沙拉也很美味(喂~)。
即使《吃馬鈴薯的人》由於用色晦暗沉重,不同於當時主流,或是人物比例明顯不符合透視法,都無損無梵谷自成一格描繪人物,進而書寫藝術史的能耐。
=======================
然而要是沒有「哥倫布大交換」(Columbian Exchange),《吃馬鈴薯的人》不見得會出現。
=======================
1492年10月12日,哥倫布(Cristóbal Colón,1451-1506)與船隊在歷經兩個多月的航行之後,穿越大西洋來到巴哈馬。
此刻他以為自己按照預定計畫抵達了亞洲,當地原住民也因此被他稱為「印地安人」(indios,西班牙語中的印度人),只是這些地理與人類學上的無知,相較於接下來美洲原住民即將面對的慘絕人寰屍橫遍野之慘況,一點都不算什麼。
美洲新世界與歐洲舊世界從此開始建立聯繫,無論是文化、經濟、種族、生態之間的差異,以及疫病彼此傳播,都大大改變了兩座大陸。即便這場接觸對於美洲原住民來說,傷亡絕對比獲益來得多。當年新大陸被哥倫布登陸後,最直接的結果是西班牙締造眾多殖民地,也為歐洲各國接下來的殖民經濟開了先鋒,同時讓美洲成為基督教亟欲征服的新對象。
1972年,美國歷史學者-克羅斯比(Alfred W. Crosby)教授透過生態觀點,將1492年哥倫布染指美洲大陸以來,東、西半球之間各項領域之衝突、影響與交流,所引發的明顯轉變,稱為「哥倫布大交換」(Columbian Exchange),這也是歷史學研究中,首度以生態觀點解讀昔年往事。
身為開路先鋒,向來得冒大不韙,克羅斯比教授當年同樣如此。《哥倫布大交換》一書那時不僅得苦苦尋求出版商印刷發行,出版後還得面對一連串負面書評,直到1990年代才逐漸進入主流。
=======================
一頭栽入《哥倫布大交換》,完全可以感受到豐沛充實的知識量與考證講究的眾多資訊。
舉個例子,全書共344頁,光是注釋和參考書目加起來便有113頁,很驚人吼。在此真要感謝克羅斯比教授努力研究貢獻所學,便宜了我們老百姓爽爽看故事。
你知道的,悠閒地窩在沙發上,一頁一頁翻著,遊走於眾多驚人史料與情節之間,一直發出〝OMG〞或〝原來如此…〞的喃喃自語個人時光,其實非常享受。
=======================
拿《吃馬鈴薯的人》來說,如今已成為歐洲人主食的馬鈴薯,初來乍到現身於歐洲時,曾經被誤認帶有毒素還會引起痲瘋病而遭到嫌棄,因此頂多只能充當豬飼料。
當時整個歐洲只有愛爾蘭人張開雙臂擁抱馬鈴薯。多虧馬鈴薯的無私餵食,讓愛爾蘭人口在18世紀到19世紀中期約90年之間,成長超過三倍。只是過度依賴單一主食的結果,也使得愛爾蘭在馬鈴薯枯萎病肆虐之下,造成慘重傷亡。
其他歐陸國家則要經過幾次嚴重飢荒之後,才知道馬鈴薯有多麼溫良恭儉讓,美德可感天。馬鈴薯到了19世紀末終於迎來她的春天,產量與接受度大幅躍升,約莫就是梵谷畫下《吃馬鈴薯的人》之時。其實一直到法國大革命爆發之前,ㄧ般農民都還是以麵包粥為主食。
要是沒有「哥倫布大交換」,梵谷的主題大概會變成《吃麵包粥的人》。
親近藝術,若有廣博歷史知識相佐,往往能夠激發更多感受,創造更多聯結,也有助於全面性的理解。了解「哥倫布大交換」,那些16世紀後的靜物畫和風俗畫裡許多細節會看起來更其來有自。當然,「哥倫布大交換」的影響遠不只如此。
=======================
就我們而言,500多年前的往事,而且還是發生在地理位置毫不相干的歐美地區,聽來似乎頗為遙遠。
但若細數現代台灣生活面貌,卻會發現不少「哥倫布大交換」,而且你肯定嚐過:薯條、烤地瓜、燒番麥、花生糖、鳳梨冰、木瓜牛奶、番茄蜜餞、麻辣鍋、甘草芭樂、臭豆腐、火雞肉飯、金瓜米粉、巧克力…blahblah。
這些台灣日常中熟悉的各色小吃,主要食材其實都是源自於「哥倫布大交換」。
1492年登陸巴哈馬的那個清晨,哥倫布肯定沒想過他除了拓展殖民帝國、開發金銀礦等重要任務之外,會以這種方式影響到遙遠的島國生活。等到讀過這本書,下次逛夜市的時候,或許你也會認真尋覓哥倫布。
(狀態顯示非常餓…)
#哥倫布大交換
#人類走進世界史的第一步
#精彩非常知識量滿滿
#夜市到處哥倫布
#給我台灣小吃(打滾+摔酒瓶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junie/
圖片來源:Junie Wang & wiki
《Copyright © 2020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6萬的網紅有仇必記- 何志光頻道 Ho C K Jonath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本土力量 Hong Kong Localism Power Facebook : http://www.facebook.com/HongKongLocalismPower...
「美國花生有毒」的推薦目錄:
- 關於美國花生有毒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美國花生有毒 在 中學生減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美國花生有毒 在 法鬥舒福雷&小人維克托Souffle'&Vikto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美國花生有毒 在 有仇必記- 何志光頻道 Ho C K Jonath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美國花生有毒 在 [問題] 馬拉巴栗有毒嗎? - 看板Plan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美國花生有毒 在 美國花生有毒的推薦與評價,PTT、YOUTUBE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 關於美國花生有毒 在 美國花生有毒的推薦與評價,PTT、YOUTUBE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 關於美國花生有毒 在 請問有人知道這是什麼植物的果實嗎?? (第2頁) - Mobile01 的評價
美國花生有毒 在 中學生減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布料原料與被壓榨的童年」(黑暗文慎入)
-
記得按讚、追蹤、分享中學生減塑!
-
你清楚你身上穿的衣服的原料嗎?
(看個標籤、看個價位)
可能是聚酯纖維混棉吧!
-
你覺得標籤清楚嗎?
(再看一次標籤)
嗯清楚啊它寫70%棉混30%人工纖維,還有標可水洗可烘乾。
-
衣飾的標籤,永遠是所有物品中,最不清楚、最籠統的一個。想想看食品標籤,從原物料到生產地,到產線可能還有花生、牛奶等製品都寫了出來;我們的衣服最多也只有簡單的Made in Bangladesh(孟加拉)而已。
-
產品所透露出的東西遠比你想像中的還要少,而品牌對這些原料或是製程都一問三不知、遮遮掩掩。現在,我們來探討快時尚的「原料」出了什麼問題。
-
1.「棉」:
說到棉,大家都覺得哇好環保、非常eco-friendly、又柔軟,真的比聚酯纖維(石油製品)好太多了!
Are you sure?
棉製品才沒有想像中的環保與神聖。
-
烏茲別克,一個在翁雅地區的產棉國;早期淪為蘇聯的鐵幕之下,許多農民曾在這裡引阿姆河、錫爾河的水,種植所謂的白金—棉花。
即使蘇聯政府垮台,烏茲別克獨立,棉,仍然是他們很重要的經濟收入。
-
當地政府為了賣這些棉給大品牌,徵召(用徵召很像軍隊,應該說強制)他們某個年齡層的孩子(其實就是童工啦),採收棉花。
想想看,上學上到一半,突然被叫去採棉花;而且環境惡劣、工作時數長、沒收成到指定數量會挨打,而且這不是一天而已,是幾十天都必須忍受如此糟糕的環境與對待。
-
很多學童就因為勞役和染病而喪命。
會選擇用孩子,是因為小孩聽話、手巧、價格低廉,為滿足大品牌的大量採購,需要非常、非常低廉的價格才能符合他們的期待。
-
在此同時,種植棉花的過程中,因為過度灌溉造成土壤鹽鹼化、沙漠化、土地退化,而過度取水造成鹹海面積縮減,以及噴灑農藥讓土地充滿毒素。
原本應該是蔚藍的海水,現在變成黃沙一片;既種不出東西又有毒(殘留的農藥),只剩下一艘生鏽的船卡在滾滾黃沙中。而一旦沙塵暴,有毒的沙子便會影響當地居民,使它們容易得肺部疾病而早逝(當地居民也沒有所謂健保、平均收入也不高)
-
但大廠商才不在乎這些。
但消費者也不在乎這些。
-
他們(我們)要的,是美麗又便宜的柔軟棉衣,那些童工的死活我才不管呢?烏茲別克離我們多遙遠?(很遠就是了)鹹海是什麼我也不在乎。
我只要當一個無知的消費者,無知又快樂的活著便是。
-
2.「羊毛」:
柔軟的喀什米爾羊毛,是大家的新寵。又軟又細,又昂貴又高級(我媽也有一條喀什米爾羊毛的絲巾,超貴)
人人都愛,人人都想要,但也希望人人都負擔得起。
-
為了供應這龐大的市場,蒙古人開始養更多的喀什米爾種羊。養羊,就要吃草,但是因為羊群數量太過龐大,導致過度放牧、超出土地的環境附載力,土地便開始退化、沙漠化。
而商人為了滿足市場,壓低價格,迫使蒙古人只好將純種喀什米爾羊跟其他種羊雜交。這也導致了純種喀什米爾羊的血統逐漸稀少、羊毛品質逐漸變差,原本必須要非常細緻(它甚至有一個標準訂定喀什米爾羊毛跟其他羊毛的不同)的羊毛,品質逐漸下滑。
-
消費者以為用便宜的價格,買到了如此豪奢的物品,殊不知只是在自欺欺人:它根本沒那個屬於「喀什米爾羊毛」的價值。
何苦呢?苦了牧羊人、苦了廠商、苦了市場、苦了環境。
-
3. 「聚酯纖維」:
石油製品,不可分解,便宜,洗衣服的過程會有衣服纖維(塑膠微粒)沖入水中。
因為很耐穿、很好加工,常常與其他製品(像是棉)混紡。所以其實就算買棉製衣服裡面還是有可能有聚酯纖維。
但有學者認為相對於棉,它製造時需要的水量、農藥(根本就用不到農藥吧)較少,被視為比較環保;不過鑑於致命傷—不可分解—到底環不環保我也無法下定論。
-
4.「皮革」:
一雙雙美麗的靴子,是印度河川的悲歌。
取下牛皮之後,將它泡在一個充滿化學藥劑的大鍋子裡,工人的不停攪動著,刺鼻的味道讓人難受。
接著,再將一張張皮革染色,染成我們的運動鞋、皮包、皮革大衣的顏色。
而那些化學藥劑、染劑呢?就地排放吧!直接排入印度人的河川。河川的顏色繽紛混濁、味道刺鼻、上頭浮滿垃圾。
-
我們正在為了我們的時尚,糟蹋珍貴又稀少的水。水資源枯竭不是沒水可用,而是水都不能用:髒到無法飲用、洗滌、利用。
-
5.「棉補充」:
除了烏茲別克的棉是如此血汗與惡名昭彰外,還有一種棉也是令大家詬病—基因改造棉花。
等等,這裡不是要戰基改;因為基改,我們得以製造更多作物養活人口、抵抗病蟲害。
但是,問題就是:「基因改造的剝削」。
-
孟山都,美國著名基改種子製造公司,拚命說服印度的貧窮棉農種植他們的棉花、放棄原本的種子,說這種棉花搭配孟山都的農藥會讓產量大增。
確實,一開始產量有變多,但量多價賤而且因為孟山都的種子、棉花太貴,使他們根本賺不到錢。而孟山都的種子還有一個問題:無法繁衍,必須跟它們繼續「買」。可憐的農民,因為回不去原本的種子,只能背負貸款,繼續向孟山都買種子跟農藥,生活變得更潦倒、窮困,入不敷出。
最後,許多人決定,喝下當初買的農藥、自殺。
-
而很多婦女因此變成寡婦,變成另一群窮困潦倒、且沒有生活能力的人,在這個—號稱全球人最多的民主國家(中國不是民主國家印度是喔)—淪為「貧窮線底下」的人
-
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
#wei編 #fastfashion #Uzbekistan #India #fabric #pollution #cotton #waste #toxin #快時尚
美國花生有毒 在 法鬥舒福雷&小人維克托Souffle'&Vikto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雷媽每天早餐都會飲用穀粉或豆漿,搭配燕麥及堅果,因為早餐是一天最重要的一餐,要給身體吸收好的食物!
每次吃堅果時,胖雷就會在一旁眼巴巴地盯著,到底狗狗可不可以吃堅果呢?!
🙅♀️#狗狗絕對不可以吃的堅果
❌核桃
核桃對狗來說有毒性,中毒症狀為顫抖、抽搐、癲癇與心血管機能異常,請務必小心避免。
❌夏威夷豆
致毒性的成份與機制仍不明,狗每公斤體重食入2.4g的純夏威夷豆,12小時內會有症狀產生:精神差、拉肚子、嘔吐、體溫上升,嚴重者產生神經症狀,例如抽搐、共濟失調而倒地等。
✅狗狗可以吃的堅果
⭕️芝麻 ⭕️花生 ⭕️開心果 ⭕️腰果 ⭕️杏仁 ⭕️松子 ⭕️胡桃
堅果類多數富含油脂,所以適量很重要,吃太多可能會嘔吐、腹瀉,甚至引發胰臟炎,所以若要餵食狗狗堅果,最好磨成粉,或是咬碎給予,適量就好。
——————————————————————
雷阿嬤是超級養生的人,不吃任何零食、油炸物,所以出遊買酥餅類名產給她,她都不賞臉,最近 #可夫萊精品堅果 提供雷家產品試吃,竟然深得雷阿嬤的心啊!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coville/
可夫萊的堅果採低溫烘焙,保持食材原色,留住天然原味,鎖住堅果營養。👍
跟市面上堅果最不一樣的地方是可夫萊的堅果有加入 #雙活菌,添加納豆菌孢子與芽孢乳桿菌孢子之益生菌種,可耐唾液、胃酸及膽汁,順利到達腸道,幫助腸道內比菲德式菌及益菌的生長繁殖,輕鬆做好體內環保,攝取含有雙活菌的堅果可以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改變細菌叢生態,使排便順暢,天天食用可調整體質,促進新陳代謝,養顏美容,維持健康喔!
雷媽最喜歡的是可夫萊的 #雙活菌堅果穀粉,前面有提到雷媽早餐都會飲用穀粉,但市面上很多穀粉不是這麼純,有加其他的添加物、香料,並非純穀粉。
可夫萊號稱是使用天然新鮮的原料製作穀粉(因為他們品牌一直強調以健康製程跟原料為出發點,所以雷媽也就姑且信了😆!)
看來可夫萊未來會成為雷家固定存糧的一部分!😋
‼️另外要提醒大家,葡萄乾不能給狗狗吃喔!會導致急性腎衰竭!美味的果乾還是主人吃就好了😋
以下商品就是這次照片中拍攝的禮盒,想了解更多細節的捧油可以去看看!
🔸端午禮盒-粽星雲集禮盒https://www.coville.com.tw/SalePage/Index/6341686
🔸綠茵二入裝堅果禮盒https://www.coville.com.tw/SalePage/Index/3493713
🔸雙活菌什錦堅果200g https://www.coville.com.tw/SalePage/Index/3386410
🔹可夫萊精品堅果官網
https://www.coville.com.tw
💯堅果對人體的好處不少,美國心臟協會研究表示,每天適量吃堅果,可以預防肥胖、穩定血糖!�
😍#雷芙粉絲團專屬優惠碼 EVK9YLTF
消費滿500元使用此優惠碼可折抵200元乙次,已有折價、優惠的禮盒及商品不適用呦!
優惠碼共有500組,期限至8/31!
#堅果
#健康零食
#taiwanesefood
#可夫萊精品堅果
#全台灣第一家低溫慢焙八小時
#全台灣第一家添加雙活菌的堅果
美國花生有毒 在 有仇必記- 何志光頻道 Ho C K Jonath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本土力量 Hong Kong Localism Power
Facebook : http://www.facebook.com/HongKongLocalismPower
美國花生有毒 在 請問有人知道這是什麼植物的果實嗎?? (第2頁)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感覺很像俗稱的"美國花生"不可食用~~ 一般風景區路邊或校園內常可以看到,就是一般種在家裡的發財樹. 馬拉巴栗(別名:美國花生) 學名:Pachira macrocarpa ... <看更多>
美國花生有毒 在 [問題] 馬拉巴栗有毒嗎? - 看板Plan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印象中之前看新聞還是網路文章
馬拉巴栗枝葉剪斷流出的白色乳汁 是有毒性的
可是剛剛又再google一遍 居然沒查到任何關於馬拉巴栗有毒的資料
甚至維基百科上說馬拉巴栗的種子還可以食用呢
那我之前是去哪道聽塗說的呀?
唉.. 人老了除了記憶變差有時還會有一些精神錯亂
所以想問問板上專家
究竟馬拉巴栗有沒有毒性呢?
謝謝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9.183.24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lant/M.1432265672.A.656.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