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新加坡聯合早報
*【宣佈額外捐贈5億劑疫苗 拜登促各國最遲明年9月為七成人口接種】
拜登在於聯合國大會場外召開的冠病視訊峰會上,宣佈再捐出5億劑疫苗。美國也將提供3.7億美元幫助全球接種疫苗。拜登也宣佈啟動美歐疫苗合作夥伴關係,以加強美歐合作。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3-1196318
*【法美領導人通電話 法國大使將於下周返美】
法國總統府和美國白宮22日發表聯合聲明說,法國總統馬克洪和美國總統拜登當天就兩國關係等問題通電話。馬克洪決定,此前被召回的法國駐美大使將于下周返回美國。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3-1196393
*【與法德英多邊會議取消 美官員稱因“排程不上“】
美國宣佈,它與法國、德國和英國週三在聯合國大會場外舉行的多邊會議已經取消;儘管美國把原因歸咎於排程問題,但仍引起各方關注和揣測。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3-1196324
*【拜登會見莫里森:澳洲是美國最親密可靠盟友】
美國總統拜登同澳洲總理莫里森會晤,兩人對美國、澳洲與英國建立新的三邊安全夥伴關係表示歡迎,但沒有提及因此事而勃然大怒的法國。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3-1196325
*【美英會談重申牢固關係 但拜登未承諾推進兩國自貿協定】
美國總統拜登與英國首相強森舉行會談,兩人重申美英之間的牢固雙邊關係,並就印太地區、氣候變化,阿富汗等問題進行了討論,但拜登未就強森最希望推進的美英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作出任何具體承諾。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3-1196326
*【文在寅聯大講話提議有關方發表半島終戰宣言】
韓國總統文在寅21日在第76屆聯合國大會上發表演說,提議韓朝美或韓朝美中一同宣佈韓半島戰爭狀態結束。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2-1196254
*【韓日外長將於今天會面】
韓國外交部長鄭義溶說,他將與日本外交部長茂木敏充會面,並希望在結束導致貿易限制的爭端方面取得進展。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3-1196415
*【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 猛打保守牌高市早苗後市看起】
日本媒體發表自民黨黨魁選戰中盤預測,指猛打保守牌的前總務部長高市早苗受捧,可獲得蠻多的議員票,有機會在下週三選戰一搏。日本分析也指出,高市是前首相安倍晉三力推的人選,這也凸顯安倍在黨內勢力之大。日本自民黨選舉總裁,議員票和黨員票各占一半,一共764張選票。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3-1196320
*【中國軍事影響力快速增強 菅義偉:或對日本構成風險】
日本首相菅義偉認為,中國軍事影響力快速增強,且單方面改變現狀,有可能會對日本構成風險。菅義偉在“四方安全對話”峰會前接受彭博社採訪時稱:“中國在印太地區崛起造成權力平衡發生變化,加上疫情促使對內關注有所增強,使得不確定性升溫。”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3-1196319
*【阿富汗東部檢查站發生槍擊 三人遭擊中身亡】
據目擊者和消息人士稱,阿富汗東部的一個檢查站遭到槍擊,兩名塔利班武裝分子和一名平民遇襲身亡。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2-1196251
*【聯合國發放緊急資金以免阿富汗醫療體系崩潰】
聯合國援助負責人表示,已經發放了4500萬美元的緊急資金,以防止阿富汗的醫療系統崩潰。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2-1196250
*【墨爾本附近發生罕見規模6地震 莫里森:無重大身亡報告】
澳洲維多利亞州首府墨爾本附近地區22日發生規模6.0地震,這是該國有記錄以來的強烈地震之一。地球科學局說,地震的震中在維多利亞州的Mansfield附近,約位於墨爾本東北部200公里,震源深度為10公里。有一次規模4.0餘震澳洲大陸、島嶼及領地沒有受到海嘯威脅。據美國地質調查局地震資訊網資料,地震發生於當地時間9時15分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3-1196322
*【美國大規模驅逐海地難民 聯合國難民專員表示震驚】
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對成千上萬名滯留美國德州邊境難民的狀況以及美國展開的大規模驅逐行動表示震驚,並呼籲美國政府根據國際準則保護避難申請者應有的權利。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3-1196321
*【澳洲墨爾本示威逾200人被捕】
澳洲墨爾本的示威活動22日步入第三天,警方逮捕超過200名示威者。墨爾本日前有上千名示威者走上街頭,抗議當局嚴厲的防疫措施。此前,墨爾本當局表示,建築工人頻繁移動,這是冠病散播原因之一,因此宣佈關閉建築工地兩周。維多利亞州也要求所有建築工人本周內接種至少一劑疫苗。這些措施引發建築工人的不滿。除了建築工人,示威者還包括反對強制性疫苗接種和延長維州封鎖者。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2-1196259
*【Delta迅速傳播 紐西蘭坦承或無法清零】
紐西蘭坦承,它可能無法回到冠狀病毒病例為零的狀態,紐西蘭還在努力應對變異病毒Delta令病例迅速升高的趨勢。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3-1196323
*【美國批准為老年人和高風險群體接種輝瑞疫苗追加劑】
美國批准為65歲及以上者、罹患嚴重疾病的高危人群和從事高風險工作的人員,接種輝瑞冠病疫苗追加劑。FDA代局長Janet Woodcock說,採取上述措施表明,FDA在冠病大流行就冠病疫苗的決策,仍是以科學和目前可掌握的資料為基礎。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3-1196403
*【馬國首相:90%成人接種 料3周內達標】
馬來西亞首相依斯邁沙比里指出,他相信馬來西亞能在兩三個星期時間內達到全國90%成人冠病疫苗接種率的目標。他在其臉書貼文說,經過這樣長的時間以來,他相信許多人都已經迫不及待,很想返鄉與家人見面。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2-1196270
*【馬國政府擬向冠病疫情期間賺大錢企業徵稅】
馬來西亞財政部第二副部長雅馬尼哈菲茲表示,政府正研究數項旨在提高國庫收入的措施,包括考慮向那些在冠病疫情期間賺大錢企業徵收一次性稅務及資本利得稅(capital gains tax)。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2-1196255
*【全球疫苗接種數量逾60億劑】
據統計,自冠病疫苗接種開始以來,全球疫苗接種數量已超過60億劑。根據官方資料進行的統計顯示,截至22日,全球已接種疫苗逾60億劑。中國占最多,占近40%或21.8億劑,其次是印度的8.26億劑,以及美國的3.86億劑。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2-1196269
*【研究:接種冠病疫苗孕婦將抗體傳給嬰兒】
一項研究發現,接種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的孕婦,會將高水準的抗體傳給嬰兒。這項研究發表在《美國婦產科學期刊-母胎醫學》上。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2-1196268
*【德國未接種疫苗員工若遭隔離停工 將不再獲得政府輔助】
德國衛生部長施潘表示:“這是一個關於公平的問題,那些通過接種疫苗來保護自己和他人的民眾可以提出一個合理的問題,即為什麼他們必須幫忙承擔未接種者的費用。”這一舉措是德國政府希望推動人們接種冠病疫苗的方法之一,將於11月1日生效。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2-1196266
*【泰研究:先科興或阿斯特捷利康 後輝瑞接種組合效果更佳】
泰國一項研究顯示,第一劑接種科興或阿斯特捷利康冠病疫苗,四周後再接種輝瑞疫苗,該組合所產生的免疫反應效果最佳。相較之下,首劑接種科興再打阿斯特捷利康疫苗所產生的免疫反應較弱。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2-1196262
*【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未來幾周將再次訪問中國】
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John Kerry表示,他將在未來幾周內再次訪問中國。他在接受微軟全國廣播公司(MSNBC)早晨節目Morning Joe的訪問時說:“我相信習主席和總統拜登會在某個時候會面,我不知道這會是什麼時候,但我將在接下來的幾周內再次訪問中國,以跟進習主席和拜登的談話。”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2-1196273
*【中國部分地區限電指令粗暴 原料價格瘋漲】
中國地方紛紛加碼能耗雙控,從紡織到化工、水泥和鋼鐵等,不少行業面臨限電限產壓力。專家認為,部分地區“一刀切”關停、限產的行政指令過於粗暴,應該更多採用市場化的機制解決能耗問題。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923-1196409
*【習近平委託中國教育部負責人看望楊振寧 轉達生日祝福】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委託中國教育部負責人22日看望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轉達對他百歲生日的祝福。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923-1196413
*【西班牙火山熔岩摧毀320棟建築】
歐洲的火山觀測所22日表示,西班牙拉帕爾馬島一座火山噴發的熔岩,摧毀了320棟建築物和超過154公頃的土地。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2-1196263
*【美聯準會主席:恆大困境似是中國特有問題】
美聯準會主席鮑威爾指出,中國房地產開發商恒大集團的債務問題似乎是中國特有的,他認為美國企業界沒有類似的問題。鮑威爾在美聯準會政策會議後對記者說:“就對我們的影響而言,美國沒有太多直接的風險敞口。中國大型銀行的風險敞口並不巨大,雖然你會擔心這會通過全球信心管道等影響全球金融狀況,但我認為此事與美國企業界沒有關係。”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923-1196417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萬的網紅kuroko哲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貓咪大戰爭 #傳奇尋寶記 #不死尋寶記終於是來啦 訂閱哲平,關注更多最新影片:https://goo.gl/qMxljs 你們都是怎麼通過的呢~ 在下方留言一起分享吧~ 尋寶記終於換到不死關卡啦!! 終於可以讓我們美麗的法老登場啦!! 果然貓貓美不美麗才是一切阿!! 法老就是讚讚...
「美法戰爭」的推薦目錄:
- 關於美法戰爭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美法戰爭 在 元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美法戰爭 在 施志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美法戰爭 在 kuroko哲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美法戰爭 在 教授鼠鼠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美法戰爭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美法戰爭 在 [轉錄] 法國網文:北美獨立戰爭所杜撰的神話- 看板Warfare 的評價
- 關於美法戰爭 在 【每日必看】美將審"台灣政策法" 介文汲憂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美法戰爭 在 【每日必看】美參院外委會通過"台灣政策法" 將送院會審查 的評價
- 關於美法戰爭 在 歷史上的今天【西元1783年9月3日:《巴黎條約》簽定 的評價
美法戰爭 在 元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舊文重貼:
2020年7月5日 ·
【我如何運用法律與經濟學在投資決策:營業中斷保險】
2004年左右我就曾為文記錄如何從消費者保護法中的「科技抗辯(state of art)」判斷當年因止痛藥Vioxx瑕疵陷入集體訴訟法律風險、股價腰斬的默克藥廠,其實真正面臨的風險並不高,並大膽$26美元危機入市,兩年半後$50多美元陸續獲利了結。
這部份可以參考後來2018年寫得更清楚的【效率市場假說是錯誤的】一文。
這是一次靠法律專業知識的價值投資操作。
近日因Covid-19在美國失控的疫情,我們又看到新一波影響更廣的法律爭議浮出抬面:營業中斷(business interruption)。
美國各州政府的封城(lockdown)措施使得許多中小企業面臨無法營業、營收中斷、現金流鎖死的倒閉危機。原本這些中小企業購買的商業保險,幾乎都有「營業中斷條款」,此條款大概涵蓋範疇如下(以Allstate公司為例):
1. 預期收入損失(For lost income from the destroyed merchandise (minus expenses you may have already paid, such as shipping).Your pre-loss earnings are the basis for reimbursement under business interruption coverage. Lost earnings, also known as the actual loss sustained, are typically defined as revenues minus ongoing expenses. )
2. 額外支出( For extra expenses if you must temporarily relocate your business because of the fire (for example, the cost of rent at the temporary location).)
然而近日上百萬家申請保險賠償的中小企業卻遭到保險公司拒付,理由是:「Covid-19疫情並未造成實質物理損失(actual physical loss)」。
什麼?賠到當內褲還叫沒有損失?這是怎麼一回事?
一、美國商業保險營業中斷(business interruption)條款法律爭議
多數保險公司紛紛於近日在各自網站上強調「實質物理損失(actual physical loss)的存在是申請保險支付的先決條件」。實質物理損失在保險公司方面的定義為:真實損害(damage)造成營業設備、不動產失去部分或全部原本功能/效用,造成商業收入損失。
換言之,目前美國保險公司的態度是 -- 病毒並未造成中小企業保戶物理上營業設備或不動產失去運作能力,病毒讓人致病又不讓機器廠房店面生病,當然不構成支付賠償金的條件。
中小企業主的立場顯然相反 -- 病毒與政府封城措施造成營業上之不可能,我當初買保險不正是為了這種不可預期之風險?沒了收入但租金、工資與各項支出依然照付,損失哪裡不真實不存在?
為何保險公司可以如此狹隘限縮解釋?這是因為此類商業保險的營業中斷條款最早源自於美國南北內戰時期,當時的商家因戰爭破壞或徵調的關係,其所擁有的商業設備或店面因此不再能持續生產失去收入,在此侷限條件下商界所應運而生的保險制度。故,美國保險法律與習慣上,對實質物理損失的看法是有歷史累積,而因循前例恰恰是普通法(common law)的核心邏輯。
可是現代世界與南北戰爭相差100多年,難道法律上都沒有可以擴張或改變的突破口?
有的,而此問題的法律突破口在一個我想台灣讀者大概都想不到的關鍵點 -- 「附著與污染」。
⟪附著與污染⟫
附著概念在1980、1990年代都已經有州法院判決提供了初步概念,但最標誌性、最多後來者引用的則是2002年康乃迪克州聯邦地方法院的⟪Yale University v. CIGNA Ins. Co.⟫一案。
此案中耶魯大學於1980年代的建築外牆塗漆後來證實含有重金屬鉛與石棉,造成第三人健康受損。耶魯大學根據產物保險條款,要求保險公司支付賠償金。保險公司稱:「塗漆又不影響建築物原本功用,不構成物理性實質損害。」拒絕賠償。
官司先在康乃迪克州州法院打,州法院也是採取與保險公司相同的限縮解釋。
但後來官司打到聯邦地方法院,聯邦地院卻採取擴張解釋:「附著」於耶魯大學建築物上的油漆,實質上「污染(contaminated)」了建築物,使其一部或全部失去了原本功用,因此構成實質物理損害。
此觀點在2009年也於⟪Essex Ins. Co. v. BloomSouth Flooring Corp.⟫案得到位於麻州的聯邦第一巡迴法院支持,認為附著於財產上的「惡臭(odor)」也是種能造成實質物理損害的汙染。
這也是為什麼目前我們看到針對Covid-19相關幾百個保險訴訟案中,最活躍的佛羅里達州律師John Houghtaling II主張:「『附著』於建築物、商業設施表面的冠狀病毒也是一種造成實質物理損害的汙染」。即便事實上多數公衛專家均指出目前科學證據顯示,Covid-19主要還是透過人傳人機制傳染,透過附著物體表面傳染案例屬於極少數特例。
因為熟悉英美法的人都知道,common law的先例是一個比較可能勝訴的框架,律師多盡量把訴之主張想辦法塞進成功框架裡,即便看起來很彆扭。要是跳脫既有框架另創新法律見解,則勝訴機率很可能大減。
但前述「附著與污染」見解並非每個法院都買單,例如紐約州州法院在2002年與2014年不同判決中都否定此擴張見解,堅持南北戰爭留下的狹義解釋。
可這就進入我們第二個重點...
二、經濟學角度切入:
各州法院之間對於營業中斷(business interruption)的法律定義不同勢必會增加各州中小企業與保險公司各自在營運上的不確定性。當然,這也會增加再保險公司的不確定性。
依據美國法架構,各州法律見解不同牽涉到跨州商務,是有高度可能最後進入聯邦最高法院以求一統一見解。然而法律訴訟程序的曠日廢時將使得中小企業不見得有足夠資金支撐到訴訟結果,但反之,希冀減少損失的保險公司們卻有相當高誘因要把戰場拖到最高法院。
從經濟學競爭(competitiveness)的概念切入,中小企業方也必將嘗試繞過既有遊戲規則,即法律程序,試圖建立有利於自己的新遊戲規則。
於是乎我們就見到美國知名四大主廚--Daniel Boulud (米其林兩顆星), Thomas Keller(米其林三顆星), Wolfgang Puck(米其林一顆星) 以及 Jean-Georges Vongerichten(米其林三顆星)-- 結盟,並於今年3月底去電美國總統川普,要求逼迫保險公司支付停業的商業損失。
川普果然也在4月份內部會議上提出:「他知悉保險公司對多年支付保費的餐廳業者雨天收傘一事,雖然他也知道保險公司保單涵蓋範圍有限,但如果支付賠償金是公平的,則保險公司就應該支付。(... saying restaurateurs had told him they paid for business-interruption coverage for decades but now they need it and insurers don’t want to pay. He said he understood that some policies have pandemic exclusions, adding: “I would like to see the insurance companies pay if they need to pay, if it’s fair.)」
熟悉制度經濟學的朋友都知道,當「無主收入」出現時,意味著租值消散(rent dissipation),也代表著整體社會的浪費。租值消散是整個經濟學最難掌握的高級概念,許多有名的經濟學家或教授,甚至某些諾貝爾獎得主,也不見得能正確理解並掌握此概念,本文並不打算詳談,請有興趣的讀者自行參考我過去幾篇舊文。
就我所知,一般經濟學者未曾討論「準租值消散(rent dissipation on depend)」狀況 -- 在法律定義未由最高法院統一見解前,被保險人無從得知是否可以取得保險賠償金;保險人雖暫時對保費有所有權,但一旦訴訟發生依會計原則也必須劃出一部分作為賠償準備金。可是在真實世界,我們目前不存在比曠日廢時的司法或所費不貲的政治遊說(包含政治獻金/賄絡),更有效率且廣為接受的制度來安排這樣的權利衝突。
(此處on depend概念類同於英美財產法中的on depend概念,我就不岔題解釋)
這是說,從經濟分析角度看,在統一法律見解未出現前,此狀況是一種社會費用,以租值消散形式暫時存在。
這就轉到本文的第三個重點,身為證券市場投資人,怎麼看怎麼應對?
三、投資人角度
在日常法律爭議上,此類「未有最終判決前,權利範圍或收入歸屬處於未定狀態」的狀況實屬常見。換個角度說,其實這些案件多屬於個體性風險,即便在系統內會產生一定權利範圍/未來收入預期影響,可幾乎都不會構成「系統性風險」。
但此次對「營業中斷」定義爭議卻碰上歷史罕見的大規模被迫停業狀況,根據美國普查局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的資料顯示,截至今年5月8日,因被迫停業而申請Paycheck Protection Program (PPP)的中小企業高達360萬家,借款金額達$5370億美元。4月26日~5月2日該週資料更是超過51.4%企業受到疫情影響(見圖)。
有保險公司代表說得清楚:保險原理是基於「大數法則」,亦即平時由多數人分別出資一小部分,於個別性風險實現時支付賠償金彌補其風險。但若「近乎所有出資者的風險都實現」,保險公司根本不可能同時支付所有被保險人賠償金,這已經不是個別性風險而是系統性風險,保險公司只能宣告破產。
2008年金融風暴主因之一也是原本以為透過大數法則建立的CDOs,包裹大量不同債信的房貸債權很安全,結果不堪系統性風險實現而崩潰。
我在今年五月份【美國失業人數破2千萬為何股市上漲?再來怎麼看?】一文中特別強調我們應該多關注CLOs(Collateralized Loan Obligation)潛在違約危機,也是著眼於此類別個別性風險轉為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激增。
同樣的,前述營業中斷保險條款無論美國法院最終見解為何,都很可能發生二選一結果:「大規模中小企業因封城出現流動性枯竭引發的大規模倒閉風險」對上「保險公司支付如此大量賠償金恐陷大規模財務危機」。
即便是繞過法律程序,透過政治遊說施壓美國行政單位,依然繞不開上述兩項風險必然實現其中一種的局面。
根據富國銀行(Wells Fargo)的推估,美國目前含有營業中斷條款的保險金額約$8千億美元,其中50%透過再保險方式轉嫁。值得慶幸的是我並未查到此類保險有轉化為其他衍生性金融商品,這表示風險可能未如CDO、CLO般倍數放大。富國銀行認為美國商業保險公司應該有能力吸收$1500億左右的賠償,但根據美國普查局資料受影響商家超過5成,意味著假設$4千億索賠發生時,即便能移轉$2千億至再保險公司,依然還有約$500億的差額。
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保險公司收到保險金後必須轉為投資方能獲利,這表示當股市下挫時保險公司的資產也會跟著縮水,償付能力也會隨之下降。例如巴菲特的Berkshire Hathaway旗下保險集團於今年第一季因支付保險賠償金淨損$4.89億美元,但同時集團資產卻也記入$550億資產減損。
故,我前述二擇一風險實現時,會不會引發股市下挫傷害保險公司資產也值得注意。
另一方面,有誘因把法律戰拖到聯邦最高法院的保險公司即便此策略成功執行,流動性短缺的中小企業恐怕提早實現第一種風險,對整體經濟乃至於股市同樣不利。
身為投資人還要再小心的,是本屆Fed主席Jerome H. Powell屢破歷史紀錄的灑鈔救市風格,也很可能在前述因保險爭議而生之系統性風險可能實現時再度開啟瘋狂印鈔機制,而在經濟學上會有什麼效果,我在【美國失業人數破2千萬為何股市上漲?再來怎麼看?】一文已經講得清楚,簡言之:
a. 證券資產價格將局部出現嚴重通貨膨脹。尤其這段時間持有美國資產者獲利率可能超越持有其他國家資產者。
b. 各國因貨幣政策多少掛著美元,而將出現輸入性通膨。
c. 寬鬆貨幣產生的貨幣幻覺(money illusion)將埋下更多錯誤投資地雷。
d. 每次寬鬆貨幣救市都是以美元地位為代價。當美元地位跌破均衡點,人民幣等主要貨幣不再支撐美元,美國將出現全面性嚴重通貨膨脹,美國債券價格將大跌,許多州政府、市政府有破產可能。此時,持有美元與美國境內資產者恐受相當傷害。
結論:
我批評過很多次,坊間常見的「價值投資」多半只是拿幾個財務數字挪來搬去,從嚴謹的經濟學角度看這只是看圖說故事的自我欺騙行為。我認為真正有效的價值投資,是依據如經濟學這類具備科學解釋力的理論架構,蒐集真實世界的關鍵侷限條件與條件轉變從而預測未來,並嘗試從中獲利。
掌握真實世界的關鍵侷限條件必須:a. 累積大量、多範圍的各種知識,其中法學、經濟學、基礎物理/化學/醫學乃至於某些工程實務等都是必須;與b. 有足夠的能力從無數侷限條件中分離出「關鍵」。
我也談過,Benjamin Graham以降至巴菲特的傳統價值投資法最大缺失在於「忽略貨幣因素」,一旦出現極端貨幣現象時,價值投資幾乎失效。這部份價值投資者必須自行強攻以價格理論出發的貨幣學來彌補。
巴菲特老夥伴Charlie Munger認為投資者需具備各種不同知識體系,吾人深以為然。此文為一又牛刀小試。
參考資料:
✤ Yale University v. CIGNA Ins. Co., 224 F. Supp. 2d 402 (D. Conn. 2002)
✤ Matzner v. Seaco Ins. Co., 1998 WL 566658 (Mass. Super. Aug. 12, 1998)
✤ Arbeiter v. Cambridge Mut. Fire Ins. Co., 1996 WL 1250616, at *2 (Mass. Super. Mar. 15, 1996)
✤ Essex Ins. Co. v. BloomSouth Flooring Corp., 562 F.3d 399, 406 (1st Cir. 2009)
✤ Roundabout Theatre Co. v. Cont’l Cas. Co., 302 A.D. 2d 1, 2 (N.Y. App. Ct. 2002)
✤ Newman, Myers, Kreines, Gross, Harris, P.C. v. Great N. Ins. Co., 17 F. Supp. 3d 323 (S.D.N.Y. 2014)
✤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Companies Hit by Covid-19 Want Insurance Payouts. Insurers Say No." June 30, 2020
✤ Steven N.S. Cheung, "A Theory of Price Control," Th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 XVII, April 1974, pp. 53-71
✤ Willam H. Meckling & Armen A. Alchian, "Incentiv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0 (May 1960), pp. 55-61
✤ Milton Friedman, "Money and the Stock Market,"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8, Vol. 96, no. 2
✤ Irving Fisher, "The Money Illusion," 1928
文章連結
https://bit.ly/3gsJK6l
美法戰爭 在 施志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年五月第三週 國內外大事報你知】
【一週大事關注焦點: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衝突升溫/日美法首度在日本境內進行聯合軍事演習/美參議院商務委員會通過無境邊疆法案/513全台大停電能源議題浮現討論/蔡總統:七月底供應第一批國產疫苗/單日本土確診破百雙北升至三級警戒】
國外: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衝突升溫
14日以色列政府對巴勒斯坦伊斯蘭團裡哈瑪斯進行軍事行動。15日對加薩走廊空襲,炸毀美聯社和半島電視台辦公室大樓。以巴衝突恐導致兩國戰爭。
#日美法首度在日本境內進行聯合軍事演習
日美法三國15日首度軍事演習,加強東海離島防衛,目的在於牽制中國在南海、東海的擴張,加強印太地區安全。
#美參議院商務委員會推動Endless Frontier Act(無境邊疆法案)
美參議院投資千億美元,預計五年時間投資基礎建設和先進科技研究,包括人工智能、半導體、生物科技,先進能源等等。法案目的使美國基礎建設對中國更有競爭力,全面改善美國基礎經濟。
國內:
#513全台大停電引發能源議題討論
5/13全台無預警分區輪流停電,因高雄興達發電廠台電人員誤觸開關,導致全台輪流停電。凸顯台灣電力來源問題,進而引發網路上討論。
#國安高層會議後蔡總統表示七月底供應國產疫苗
國安高層會議,會後總統表示我國向國外訂購的疫苗,六月會分批交貨,此外預計七月底開始供應第一批國產疫苗。行政院也拍板,將振興紓困延長一年。
#單日本土確診破百雙北升至三級警戒
週末國內確診者超過百人,雙北15日起升至第三級警戒至28日,外出時全程佩戴口罩,全國娛樂場所關閉、禁止宗教祭祀、進香活動、禁止校園對外開放;停止室內五人、聚會十人聚會。台中市也出現首例確診者,接觸範圍為東海商圈、大里區,民眾外出務必配戴口罩,勤洗手,落實新防疫生活。
-
以色列建國至今,加薩走廊衝突不斷,2021年以色列選舉政見,更是沒有一位候選人提出和平計畫,所有候選人都承諾會持續擴張國家領土,尤其對於鄰近的巴勒斯坦,這源自於猶太民族與阿拉伯民族千年來糾隔,縱使美國關切,短期內也無法解決。若衝突越演越烈,波及到鄰國伊朗,恐怕會爆發石油危機。
美日共同聲明後,兩國首次與法國進行聯合軍演,強調印太區合作。這也是對中國日益威脅南海安全做的抵抗,沒有與日本締結條約的法國加入了演習,乃因法國在太平洋上有海外領土,若中國攻下台灣、宣稱南海主權,下一步就有可能進犯法國領土。
美國政府逐漸將抗中制度化,暨戰略競爭法案後,這次推動無境邊疆法案(Endless Frontier Act)主要在圍堵中國訊息戰,還有科技基礎。投入半導體芯片開發,解決美國過度依賴亞洲國家晶片問題,不單單只有中國會受波及,相對韓國的半導體跟台灣半導體都會受到影響。
全台大停電,缺電議題再次引發網路上討論,對於停電馬上聯想到缺電問題,但仰賴直覺的反應,正式不到問題核心。這次引發停電的興達電廠,主要是以火力發電為主,政府為了達到減碳減碳兼具供電穩定,去年12月興達電廠開始天然氣機組更新改建計畫。問題核心是輸電網的配置問題,政府應在輸電網的管理上增加保險機制。
總統在國安會議後發表談話,蔡總統針對台灣六大面臨問題,疫情、疫苗、民生,經濟議題發表談話。同時呼籲防疫不是陳時中部長或者政府一個單位的事,而是政府和民間共同努力的事。
#MayW3 #Eventsoftheweek
美法戰爭 在 kuroko哲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貓咪大戰爭 #傳奇尋寶記 #不死尋寶記終於是來啦
訂閱哲平,關注更多最新影片:https://goo.gl/qMxljs
你們都是怎麼通過的呢~
在下方留言一起分享吧~
尋寶記終於換到不死關卡啦!!
終於可以讓我們美麗的法老登場啦!!
果然貓貓美不美麗才是一切阿!!
法老就是讚讚!!
查詢網址 : https://forum.gamer.com.tw/C.php?bsn=23772&snA=15334&tnum=6
------------------------------------------------
參與同伴:各種貓貓
------------------------------------------------
音樂來源:貓咪大戰爭
------------------------------------------------
哲平給小拉嬌們的互動網頁: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uzpuztetsupei/
直播記錄副頻道:https://goo.gl/PgKCGP
給小拉嬌們的表單 : https://goo.gl/forms/ygZdbHPAibJdPibC3
美法戰爭 在 教授鼠鼠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今天要跟各位分享一個非常嚴肅非常重要的議題,如果你看完我的影片有所感觸的話,希望你把這部視頻分享出去,讓每個人都能看到這部視頻。
相信各位都知道現在敘利亞正在內戰,各位看到敘利亞內戰的新聞,一般都是由西方主流媒體所發出,你接收到的資訊其實非常偏頗,今天我將跟各位分享另一方的聲音,讓你知道更多元的資訊,才能拼湊出更多事實。
4月14號 英美法三國發射100多顆導彈 把敘利亞炸的面目全非 原因是敘利亞政府用化學武器屠殺平民 而這個情報來源 就是來自于大名鼎鼎的白頭盔組織......
音樂: 天空之城
教授鼠鼠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professorsusu/
美法戰爭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廈門島又稱鷺島,是廈門的主要島嶼,也是廈門第一大島嶼。位於中國福建省東南端,與大小金門島毗鄰,面積約132.5平方公里,南北長13.7公里,東西寬12.5公里,上有廈門市思明區和湖裡區兩個行政區,島內人口一百餘萬同時也是世界上島嶼人口第49名的島嶼。廈門島是廈門經濟特區的發祥地,島上有廈門的商業和政治中心。各國殖民者最初居住的地方鼓浪嶼就在廈門島西南部。廈門島與海滄半島之間的海港自古名曰鷺江(實為深海),是以前進出廈門的貿易船隻停泊的港口。鼓浪嶼依鷺江與萬石山景區相連,素有“海上花園”美稱。相傳島西南角有一巨石,受海浪沖蝕而中空,每逢潮湧,浪擊空石聲如擂鼓而得名。全島綠化覆蓋率達37%以上,綠樹、紅花、碧草遍佈全島。漫步街巷,無車馬之喧,卻時聞琴聲悠揚,被譽為“音樂之島”。主要景點有:鄭成功石雕巨像皓月園,林巧稚紀念園—毓園,觀海園、日光岩和鄭成功紀念館、水操台等;以及海上乘船飽覽山岩、峭壁、礁石、沙灘構成的秀麗的海岸景觀的環島遊。鼓浪嶼原為荒島。元末明初始拓墾,明末清初鄭成功據此安營設寨,訓練水師。海禁開放後,開始繁榮。早在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已有對外交往。鴉片戰爭後,廈門被辟為五口通商口岸,鼓浪嶼被英國強佔。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英、美、法、德、日、葡、荷、奧、西班牙、挪威、瑞典、菲律賓等國領事館與清廷簽訂《廈門鼓浪嶼公共地界章程》,鼓浪嶼淪為列強“公共租界”。島上現存13國風格各異的建築物,因有“世界建築博物館”之稱。民國17年(1928年)為紀念鄭成功,建成延平公園,包括日光岩等,占地587公頃。30年代,華僑、鉅賈在島上建築別墅、私家花園,著名的有瞰青別墅、黃家別墅、菽莊花園、怡園和觀海別墅等。40年代日軍佔領期間,遭嚴重破壞。50年代,林爾嘉家屬把菽莊花園獻給國家,政府對其進行全面維修。把晃岩路“番仔墓”辟為解放公園,後又改為鼓浪嶼音樂廳。2000年1月落成的鼓浪嶼鋼琴博物館位於菽莊花園的"聽濤軒",占地450平方米,分上下兩層,博物館裡陳列了愛國華僑胡友義收藏的40多架古鋼琴,其中有稀世名貴的鎦金鋼琴,有世界最早的四角鋼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鋼琴,有古老的手搖鋼琴、有產自一百年前的腳踏自動演奏鋼琴和八個腳踏的古鋼琴等。
美法戰爭 在 【每日必看】美將審"台灣政策法" 介文汲憂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最挺台的法案#台灣政策 法 # 戰爭 邀請書#激怒陸#美國會#白宮#介文汲#台灣戰爭法#呂秀蓮#兩面刃00:00 開審"最挺台的法案"! 專家憂:別變戰爭邀請書03:18 美 ... ... <看更多>
美法戰爭 在 【每日必看】美參院外委會通過"台灣政策法" 將送院會審查 的推薦與評價
美參院#台灣政策法#通過#送院會審查#介文汲#促進台灣 戰爭 法#審議#台灣政策法案00:00 美參院外委會通過"台灣政策法" 將送院會審查01:50 呂秀蓮: 台灣 ... ... <看更多>
美法戰爭 在 [轉錄] 法國網文:北美獨立戰爭所杜撰的神話- 看板Warfare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4b712d230102dw51.html
法國網文:北美獨立戰爭:美國歷史家杜撰的神話
(2012-03-19 17:11:18)
北美獨立戰爭:美國歷史家杜撰的神話
來源:法國網文
編譯:揚子江仍在奔流
約克敦大捷的真相
一提到北美獨立戰爭,多數人腦子裡的第一反應是“華盛頓”、“萊剋星敦的槍聲”、“
約克敦大捷”等字眼,我們今天要說的,正是這場被稱為北美獨立戰爭後一戰的“約克敦
大捷”。
這場戰役有什麼好說的呢?不就是華盛頓率領士氣高昂的大陸軍橫掃落葉一般擊敗英
嗎?是的,不過這說法是在美國媒體控制了世界輿論以後的正式說法。而真正的歷史,需
要我們從非主流的僻角落,從那一個個枯燥的資料和記錄中自己分析得出。
(1)康華利所簽的投降書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英國人在約克敦簽署的投降檔很長,英國方面簽署檔是英軍中將康
華利伯爵和英國皇家海軍約克河小艦隊司令西蒙茲。美法“聯軍”方面則有三個人,一個
是沒有爵位的,所謂“法聯軍總司令”的華盛頓,另外兩個則是法國皇家軍隊的陸軍中將
羅尚博伯爵和海軍中將格拉塞伯爵。
奇怪嗎?一項美國獨立戰爭中最有決定意義的一場大決戰的投降協定的簽約人中,代
表勝利一方簽署檔的竟然只有一個“美國”人,法國人卻有兩個。更令人吃驚的是,這二
位所率領的顯然是法國正規軍而非我們過去所知道的“志願者”。
也許有人會說,雖然法國人有兩個,美國人只有一個,但是這個美國人可是大名鼎鼎
的華盛頓(美國共濟會員),是美法聯合部隊總司令”。
大家可別把這個“美-法聯合部隊”當成那種真正的“聯軍”,這裡的美法聯軍是
臨時拼湊的,這個“總司令”與其說是擁有實權的指揮官還不如說是給英國人看的一個花
瓶,在本文的後面我們將看到,華盛頓根本沒有指揮過法國人。法國軍隊的總司令是法國
共濟會員拉—法葉侯爵。
實際上,發起約克敦戰役本身就是法國司令官自已作出的決定,決策過程華盛頓根本
插不上手。法國司令官作出決定後,才迫使華盛頓不得不“當機立斷”地率領本部南下參
戰才最終成為法美主力部隊的聯合行動。所以說,當今多數歷史書籍上所描述的華盛頓“
高瞻遠矚”決策發動約克敦戰役的故事根本就是放屁。
(2)戰役的背景
1881年的春天,北美大陸的戰局仍處在僵持狀態,這種僵持狀態是由英軍統帥克林頓
的既定戰略所決定的。此時的英國海軍佔有絕對制海權,因此英國人幾乎完全控制了以商
貿為本的北美十三州的所有良港一這等於是控制了北美十三州的脈門。既然已經控制
了對方的脈門,那有何必多流血呢?於是克林頓因地制宜地制訂了通過封鎖,用流血最少
的方式來取得最後的勝利。我們不得不指出,如果不是後來法國海軍的突然出現,這將是
—個非常高明並且也是完全能夠成功的戰略。
正是在這種戰略的指導下,南下攻克了由6000名美軍正規軍堅守的查爾斯頓,屠殺了
5000多名已經投降的美軍官兵,接著連續擊敗美軍之後,克林頓上將率領英年主力13000
多人回到紐約“休息”,只派了康華利帶上幾千人留在南方掃蕩。對當時的英軍來說,把
一支孤軍留在遠離主力的地方,只要能夠得到海軍的支援,就沒有什麼大的危險。幾年前
薩拉托加戰役中英國人犯過的掃蕩部隊脫離艦隊支援孤軍深入的錯誤,現在他們不會再犯
了。
此時的北美大陸上,英國人的正規對手有兩個,一是華盛頓率領的大陸軍,一是羅尚
博率領的法國特別遠征軍,他們都在等待法國海陸援軍的到來。但1871年的5月,羅尚博
的兒子帶來了消息說由於海運風險太大,第二批5000名法國地面部隊趕赴北美的行動已經
取消,並且法國國王授權羅尚博本人“便宜行事”。於是羅尚博只得自主地與華盛頓會談
討論下一步的行動計畫。華盛頓的軍事指揮能力遠不及他的名望那麼高,他的軍事思想完
全是以佔領城市為中心,幾年來他一直想奪回被自己丟掉的紐約,現在他仍然堅持這一點
。在後面的會議中,華盛頓一再堅持紐約是“目前情況下唯一可行的目標”,羅尚博勉強
同意了華盛頓的作戰計畫。
1781年7月初,按照既定的作戰計畫,法美兩軍在“白色平原”會師準備發動紐約戰
役。但是大陸軍的情況顯然讓法國人大吃一驚,在當時一位元法國炮兵中尉的記載中有如
下的描述:“初次看到這支軍隊的時候我震驚了……他們沒有制服,多數人衣衫襤縷,他
們中的多數人光著腳。他們的形體各異,甚至有不到十四歲的孩子!!!”
華盛頓帶來的大陸軍不僅裝備低劣軍容不整,更重要的是,羅尚博在法美軍隊會師後
向法國當局的彙報裡提到,“我們的友軍還不到四千人”。
在這種情況下,雖然華盛頓依然對發動紐約戰役充滿了期望,羅尚博作為—個參加過
14次攻城戰的職業軍人,在觀察了紐約的城防工事後,斷然拒絕進攻紐約。取代軍事行動
的是經濟行動羅尚博把自己所掌握的現金的一半12萬里弗爾(銀幣)借給了華盛
頓,讓他去發軍餉。
這筆錢是非常關鍵的。就在幾個月前,賓夕法尼亞的一線部隊1300多人(占大陸軍總
兵力的十分之一)發動了兵變並向大陸會議所在地費城挺進。原因很簡單,雖然大陸軍也
發軍餉,但他們拿到手的大陸幣紙幣的幣值等於是零。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法國人提供的
這筆硬通貨對提高約克敦戰役中大陸軍的士氣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就在大陸軍士兵為拿到了堅挺的法國銀幣而歡呼的同時,羅尚博決定放棄紐約戰役,
代之以主力向南攻擊康華利。他不等華盛頓表態,就直接寫信給法國海軍上將格拉塞強烈
建議說“向敵入進攻地點有兩個:切薩皮克灣和紐約。西南風向和維吉尼亞的危急形勢,
大概會使你選擇切薩皮克灣,我們認為您在那裡能夠做出最大貢獻。”
8月14日,確切的消息傳到了華盛頓的指揮部格拉塞艦隊將直接開到切薩皮克灣
並將在那裡卸載3000名法國陸軍。於是,按照美國官方的說法,華盛頓“果斷地決定”“
率領美法聯軍”向南進軍,進攻約克敦的康華利
英軍。
就這樣,約克敦戰役拉開了序幕
事實很明顯,華盛頓參加約克敦戰役九成以上是被法國軍隊強迫的,在這之前,他所
有的努力都是圍繞發動紐約戰役而進行的。
(3)雙方兵力對比
要瞭解一場戰役,首先要知道雙方的參戰人數,經過一段時間的搜索,我們發現了幾
個不同的資料,為表示對美國人民的信任,我把其中美軍人數最多的資料錄翻譯如下。這
個資料來源於權威的馬可版《美國革命人百科全書》第1248頁。
參戰人數:
“美國”
大陸軍步兵7290人
炮兵 514 人
騎兵 176 人
總計,大陸軍7980人(筆者按:我所搜集到的其他資料裡這個數位的最小數值為5645
人)
民兵 3153 人
人員總計11133
其中喪失戰鬥力人員(病) 1700人
總計有效兵力(取整數) 9500人
法國
羅尚博部隊 4000人
聖西門部隊 3000人
海軍陸戰隊 800人
直接上岸參戰的水兵1000人
總計 8800人
除此之外還有大約15000名法國艦隊官兵在參與了整個戰役的海上作戰。
總計,聯軍兵力18300人。
英國
戰鬥開始時“據報告”的軍隊人數
包括德國雇傭軍: 8885人
據估計直接參戰的海軍官兵840人 (這裡的海軍官兵人數是根據向格拉塞投降的英國
官兵名單估計得出)
這樣英國方面在戰役開始時的軍隊估計人數9725人
其中病員估計人數:1500人
英國實際有效兵力 8225人
我們也看到,參戰的法國皇家陸軍與華盛頓的大陸軍的總人數持平,而參戰的法國海
軍人數則事實上達到了法美聯牛陸軍人數的總和。
在後面我們將看到,約克敦戰役主要是由海戰和炮戰構成的,而海戰的勝負最終決定
了約克敦戰役的結局,所以筆者很奇怪大多數海外資料和幾乎百分百的國內資料在提及約
克敦戰役的雙方力量對比時都不提法國海軍的參戰人數(即使是這本提到了法國海軍參戰
人數的權威大百科仝書,在統計聯軍總兵力時顯然也並沒有加入法國海軍的人數)。
當然,還有更過分的,就是有些從美國的出版物把法美聯軍篩化成美軍,或者好—點
的,把法國特別遠征軍稱作“志願軍”、“志士”,真不知道如果路易十六親自指派並攜
帶攻城炮成建制出動的特別遠征軍都算是“志願軍”的話,那那些在法國參戰前真正志願
或者受雇來到北美參戰的法國人算是什麼?難道算是“幽靈軍團”?
(4)各方的火力對比
在研討了此次戰役的人力資料後,我們再來看看此次戰役的陸戰十聯軍一方的火力資
料。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約克敦戰役的陸上作戰主要是炮戰,在整個戰役過程巾,除了
10月14日聯軍為獲取更優越的炮兵陣地而發動的一場800人的衝鋒和10月16日英軍嘗試突
圍而發起一場350人的衝鋒外,雙力完全是用炮火進行“對話”的,因此炮火強弱決定了
此次戰役陸上戰鬥的結局。
在一張約克敦戰役的勢態圖中可以發現,在該圖上,法軍的陣地上有七個火炮的標記
,美軍陣地上只有兩個火炮的標記,我們可以感性地知道兩點,一是法軍火炮至少比美軍
多了好多倍,二是法軍火炮的位置顯然比美軍火炮的位置更靠前、更關鍵。
然後我們再來考察一下具體資料。據統計。約克敦戰役中聯軍在陸地上使用的大小火
炮在375門以上(包括一些法國海軍從船上拆下來並親自操縱的火炮,格拉塞艦隊的艦炮總
數近2000門),其中美國炮兵總人數我們已經知道是514人,當時的一個標準炮組是16人,
這樣美國炮兵應該是擁有不超過32門火炮,而且他們使用的主要是從英國人手中奪取的雜
樣火炮。法國人則不然,法國當時火炮鑄造水準世界第一,其火炮的威力是世界上最強大
的。加上大威力攻城重炮,法軍參戰火炮達到343門以上,羅尚博的法國特別遠征軍還剛
剛得到整整攻城重炮部隊的加強,這支部隊擁有43門威力驚人的攻城重炮15門24磅炮
和28門 16磅炮, 這樣,我們計算得出,美國火炮數量占聯軍火炮總數的8.54%弱,而由
於起關鍵作用的大威力攻城重炮部隊百分百是法國人組成,所以美國炮兵部隊的火力所占
的百分比顯然塞攻堅戰中,一門大威力的攻城重炮比幾門普通火炮更有用,再結合雙方火
炮數量上和炮兵戰術素養上的差距進行綜合考慮,我想關於美國人在這場關鍵性炮戰中的
角色,和所起的微不足道的作用,就不用多說個什麼了。
在瞭解了上面這些資料後,筆者介紹這次戰役的真正情況就不會讓大家太吃驚了。
(5)各方的損失對比
在對雙方的參戰人數進行比較後,我們再來比較一下雙方的傷亡情況。布同一本書裡
,記錄了這樣的資料地面作戰行動傷亡數位:
美國:陣亡23,負傷65,總計125。
法國:陣亡60,負傷193,總計253。
英國:陣亡156,負傷326,總計552
英國投降(包括非戰鬥人員):7241;另有840名海軍人員向(法國艦隊司令)格拉塞投
降。
德國雇傭兵傷亡未計。
那麼,這就是戰鬥的全部了嗎?顯然不是,筆者在此再次提醒,還有海上方面。
圍繞約克敦進行的英法兩國海軍封鎖和反封鎖的戰鬥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其間夾雜著
多次小規模衝突,因此很難統計戰損的總人數,筆者查到的一次較大的交火 1781年9
月5日的交火中,英國方面就傷亡了336人,而法國方面的傷亡也有230人,但這顯然不是
雙方海上作戰損失的全部。筆者所能找到的最全的法軍陣亡資料是鐫刻在約克敦戰役法國
陣亡將士紀念碑上的名單,姓名總數是600個左右。如果這個資料是可靠的話,就意味著
法國人在約克敦戰役的海上作戰行動中僅陣亡人數就超過了五百,根據一般的傷亡比例計
算,法國海軍的傷亡總人數應該超過兩千。
這樣,法國部隊在約克敦戰役其間的海陸兩方面的傷亡人數至少應該有2000—2500人
。這個數字是美國部隊在約克敦戰役期間傷亡數字的20倍。
(6)戰役的結局
法美聯軍於1781年的10月6日正式合圍約克敦,9日開始正式炮擊,從這以後直到17日
康華利要求談判,中間只有聯軍方面在14日發動的一次小規模衝鋒和英軍在16日發動的一
次突圍可以算是雙方的交手戰。其他時間雙方完全是炮戰,炮戰的結局是約克敦英軍無法
對抗聯軍的炮火(主要是無法對抗法軍的大威力攻城重炮)。
其實多數書上對約克敦戰役其間海上作戰的忽略或者一筆帶過不同。如果從整個戰役
的角度來看,約克敦戰役的結局恰恰是在海戰中決定的。因為約克敦是沿海城市,在擁有
制海權的時間段裡被“圍困”的英國人可以很自由地從海上獲得補給甚至進行軍隊的機動
,所以如果沒行制海權,所謂“圍困”就只能是自欺欺人而已。
這以前的歷史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由於大海完全被英國人控制,此前聯軍對類似沿
海城市的進攻無一不遭到失敗。出於這種歷史的經驗主義考慮,在得到聯軍即將進攻約克
敦的消息後,約克敦英軍守將康華利就大搖大擺地縮在約克敦等著聯軍來攻。
而與之相對應的,在紐約的英軍主帥克林頓也根本就不擔心法美聯軍向約克敦的進軍
所以沒有派出援軍。不料這次聯軍的攻勢非同尋常,法國海軍在這次戰役中進行的海上機
動作戰可以說是帆船時代西方艦隊最傑出的一次海上機動作戰,機動作戰的結果是追擊法
國艦隊的英國艦隊在終於得到與法國艦隊決戰的機會時才發現自己的18條戰列艦面對的是
法國人的32條戰列艦,於是,英國艦隊不得不返回紐約搬救兵。
而就在英國人短暫地丟失了切薩皮克灣制海權的這段時間裡,法軍把從西印度群島運
來的攻城重炮搬到距離康華利指揮部只有1829米的地方,對著英軍陣地猛烈炮擊,徹底摧
毀了英軍的所有城防工事。此時的康華利方才覺得不妙,但已回天無力,在由350名英軍
執行的一次試探性突圍被法軍擊退後,康華利選擇了投降。
歷史往往允滿了黑色幽默,就在康華利投降的前一天,一支由25艘戰列艦和7000名英
國地面部隊組成的增援部隊,在克林頓的親自率領下,已經從紐約港出發……
關於這場戰役的大結局我們還要澄清一個謠傳,今天的很多書本上把那副著名的約克
敦英軍投降圖詮釋為“英軍向華盛頓投降”。殊不知,當時英國司令康華利根本就不屑理
睬美國司令華盛頓。
談判開始時,康華利想向法國司令羅尚博投降,這也不奇怪,除了法軍是正規軍外(
英國人一直到1812年二次英美戰爭都沒認為北美軍隊是正規軍),畢競兩個人都是伯爵。
而且在當時,英國還沒承認美國獨立,因此華盛頓在康華利心目中也只是類似中國農民戰
爭裡“賊”的概念,堂堂英國皇家軍隊的中將,擁有伯爵爵位的人,怎麼可以向“賊”投
降?
但是羅尚博有意羞辱康利華,他拒絕接受康華利的投降,擔任法美聯軍名義上的總司
令一職的華盛頓去受降。於是康華利就“病”了,一直到投降儀式結束都沒邁出過約克敦
一步。英國的投降儀式轉由他的副手奧哈拉將軍主持,而華盛頓也做出了很自然的反應—
—美軍的儀式由華盛頓的副手林肯負責。
約克敦戰役結束後,大陸軍返回哈得遜河的營地,而法國軍隊則留在了約克敦和威廉
斯堡地區,除了為應付英國軍隊的反攻以外,中國讀者們必須注意到當時的歐洲軍界仍然
殘留著勝利者佔領戰場的習慣。因此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當時的人對法軍作為真正戰
役主力的一種肯定(當然顯然還有深—層的考慮只有法軍才有能力對付英國人可能的
反撲)。
康華利投降七天后,英牛援軍出現在約克敦城外的海面上,但此時他們所面對得是強
大的法國陸海軍。在這種情況下,英國人甚至不能安全地登陸。最終,克林頓選擇了撤退
。
就這樣,決定北美獨立戰爭的最後一場大決戰結束了。
現在我們已經清楚地知道,所謂華盛頓率領美法聯軍取得約克敦戰役勝利的說法是美
國人蓄意編造的謊言,無論從任何一個方向來看,約克敦戰役都應該是法軍的傑作。
要得出嚴肅的軍事歷史結論,必須要有嚴謹的資料為其支援。所以,下面我們還是用
數字來說話。
約克敦戰役的資料讓我們發現了這場戰役的真相,同樣的,為了瞭解北美獨立戰爭的
真相,我們有必要找一下有關這場戰爭的宏觀資料。
下面就從美國人的神話說起。
(1)美國所編的神話
美國官方及主流社會宣稱,美國獨立戰爭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殖民地人民爭
取民族獨立和自由民主的解放戰爭,是人類歷史上一個最早的、最偉大的真正的解放戰爭
,美國獨立戰爭第一次將歐洲啟蒙運動的自由哲學思想大規模地付諸實踐,體現了一種新
的進步的政治精神和價值觀念。
是人類戰爭史上以小勝大、以劣勝優、以弱勝強的最傑出戰例。在美國的先哲們的傑
出領導下,北美軍民經過8年之久的艱苦卓絕的鬥爭,以僅有200多萬人口的北美13個州,
最終打敗了擁有近3000萬人口的世界第一工業國大英帝國。
獨立戰爭的勝利,打碎了英國殖民統治的桎梏,實現了北美殖民地政治上的獨立,解
放了北美殖民地民眾,為人類的自由民主事業樹立了光輝的典範,為人類美國獨立戰爭第
一次將歐洲啟蒙運動的自由哲學思想大規模地付諸實踐,體現了一種新的進步的政治精神
和價值觀念。為人類現代文明的迅速發展開闢了廣闊的道路。
據“某版《世界歷史》第一冊教案”(教案前面幾乎完全灌輸以美國人立場的政治詮
釋北美獨立戰爭),為證明美國人是“以弱勝強”而提供的表格時,筆者實在是有點忍俊
不禁了。
表格如下:
美國獨立戰爭期間英美力量對比表
國別—英國美國
經濟 老牌殖民國家年輕國家
人口 本土六七百萬不到三百萬
連同殖民地三千萬
軍事建制 有強大的艦隊無海軍
裝備 軍需品充足物資奇缺
性質 非正義正義
真了不起啊,一個年輕的物資奇缺,沒有海軍的國家,人口只有對方的二分之一到十
分之一,竟然能夠打敗老牌殖民國家,真是“正義必勝”。
“正義必勝”?笑一笑。設想一下,如果筆者只是一個普通中學生,面對著老師如此
提供的資料和循循善誘,除了產生美國人“正義”+“厲害”的想法外還能產生什麼其他
想法嗎?
顯然不能。神話,就是這樣“從小抓起”,一步步地產生的。
(2)大陸軍方面的真實情況揭密
為了使資料盡可能地可靠,我們在此採用1789年美國戰爭事務部長諾克斯將軍對國會
所做報告裡陳述的資料來說明大陸軍的兵力情況。在這份報告裡,對大陸軍總兵力的陳述
為:
177527,443人
177646,891人
177734,820人
177832,899人
177927,699人
178021,015人
178113,292人
178214,256人
178313,476人
這份資料讓人感到非常意外。根據這份資料,在整個獨立戰爭的時間段裡,除了1775
—1776和1781—1782年間,大陸軍的總兵力—直是呈遞減狀況的。而在北美獨立最後一戰
“約克敦戰役”的同一年裡,大陸軍的總兵力一下子減少了三分之一左右。
如果光看數字,怎麼也看不出“秋風掃落葉”的架勢。這顯然與我們平時所瞭解的大
陸軍至少在1777年“薩拉托加大捷”(性質是反掃蕩勝利,而不是什麼戰略反攻)後就是一
個大捷連著一個大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經過有很大出入。
發現大陸軍人數的增減情況顯然與我們通常所學握著的知識有所不同後,我們更有興
趣探索一下其對手英軍的兵力變化情況。
(3)英軍方面
在一本1964年版的《The war for America》中,我們找到了這樣的資料。
地 區 1775.4 1777.8 1778.10 1780.3 1782.3
英國南部 10612 13868 53465 61402 64274
西印度群島 1983 3315 1751 9290 8756
“美國” 6991 2 3694* 39637 32149 34463
英國陸軍總人數 27063 57637* 112239 142386 150310
*1777年這個數字不包括黑森等地的德意志雇傭軍
根據這份資料,獨立戰爭爆發的那年在北美十三州的英國駐軍只有六千多人。而大陸
軍的總兵力比同時期整個英國的總兵力還要多出380人。美國人很自豪的邦克山戰鬥就是
發生在這年,如果光看那次戰鬥的過程,還真以為美國人是以少勝多呢。
後面兩年,英國人在北美十三州的兵力增長很快,眾所周知的薩拉托加大捷發生在
1777年,但我們發現,1777年—1778年英國派遣到北美十三州的英國正規軍兵力增長了67
%。顯然薩拉托加大捷至少在軍事上並非通常所宣揚的北美獨立戰爭的什麼“轉捩點”。
這也不奇怪,反掃蕩作戰的勝利再大也還是反掃蕩作戰。以一次反掃蕩作戰的勝利作為一
場大型戰爭的“勝利轉捩點”,顯然是不合適的。
1778年以後的數字就更讓人感到奇怪。按照通常的說法,這以後就是美軍“勝利”的
過程,但為什麼英國沒有“瘋狂鎮壓”,派遣到北美十三州的兵力再也沒有達到1778年這
麼多呢?是英國兵的徵兵跟不上減員?顯然不是,我們清楚地看到,獨立戰爭爆發後英國陸
軍總人數從2.7萬人猛增到了15萬人,這是開戰前英軍陸軍人數的5倍多。
再以我們這篇文章所講述的約克敦戰役發生前後的數字為例,約克敦戰役爆發時,北
美英軍有三萬多人,雖然約克敦戰役英軍損失了8 千人,但還遠沒達到通常所宣稱的“主
力被殲滅”的地步。更重要的是,當年大陸軍從2.1萬人銳減到1.3萬人。而幾個月後,當
英軍在北美的部隊恢復到 3.4萬余人時,大陸軍卻只恢復到1.4萬人兩者懸殊比1781
年戰役開始之前還要大。
(4)那麼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使得英國人不得不同意北美獨立呢?
答案還足要從數字裡找,細心的朋友應該已經發現,在1778年一1780年間,英國在北
美大陸的總兵力呈現下降趨勢,而同時期它在西印度群島的總兵力則呈現了不正常的增長
狀況。
首先看看獨立戰爭時期雙方的真實的人口資料
“美國” 200萬(包括親英派)
英國 1100萬
法國 1200萬
西班牙 2800萬
顯然,僅法國人口就與英國相仿,更不要說後來西班牙也參加了進來。
接著看看獨立戰爭時期法國人的軍事力量。
(5)1778年的法國軍事力量:
步兵109個團,騎兵52個團,總人數255000(軍官35000名,士兵220000)名。其中40個
步兵團和4個騎兵團被派往北美和西印度群島地區,直接在北美十三州參戰的地面軍事力
量超過16500人(1000名軍官和15000名士兵)。法國皇家海軍有72500名水手和2500名軍官
,其中僅直接參加約克敦戰役的海軍官兵就超過了15000人(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同時期北
美大陸軍的總兵力)。
注意到上述教案中特別列出英國有“強大的艦隊”,而美國“無海軍”。我再補充一
個點,戰爭時期英國和敵對國家主力艦的比較資料。
主力艦數量:
年份 法國 西班牙 荷蘭 “美國” 英國
1778 52 未參戰未參戰 0 66
1779 63 58 未參戰 0 90
1780 69 48 未參戰 0 91
1781 70 54 13 0 94
1782 73 54 19 0 94
很顯然,美國人的神話有意無意地掩蓋了這樣一個事實,不僅英國的地面部隊比傳統
上的陸地強國法國要弱,即使在英國的強項一海軍方面,1778年法國參戰後英國的海上優
勢也並不明顯。1779年西班牙參戰後英國的海上優勢則至少在數字上已轉化為劣勢。
看了筆者補充在這兒的表格以後,不知道還會有多少人對北美獨立戰爭能獲得勝利是
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有疑問。
現在沒什麼可奇怪的了,在1778年之後,英國駐北美的部隊不增反減,而在西印度群
島的兵力卻直線上升的原因正是法國的參戰。
事實上,北美獨立戰爭並不是一場孤立的戰爭,它只不過是由其所引發的法英全球戰
爭中的一個戰場北美戰場。這場戰爭規模很大,牽扯到的方方面面也很多,如果詳細
道來那真的可以寫一本書了。比如法西聯軍對直布羅陀的圍困,持續整整二年。最多的時
候雙方集中了四萬多地面部隊和83條戰列艦在此大戰。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英國僅在直
布羅陀方面的兵力和注意力投入就遠超其在北美十三州的投入。
(6)北美獨立戰爭年譜:
1775年,獨立戰爭爆發:十三州民兵進攻加拿大失敗。
1776年,英國增兵北美,華盛頓率軍1.8萬人防守紐約被英軍擊敗,撤退過德拉瓦河
時身邊只餘下4000餘人,法國和西班牙開始向美國提供財政援助。
1777年,英軍,佔領大陸會議所在地費城,華盛頓試圖反攻費城,結果部隊竟然在濃
霧中自相開火,反攻失敗;美軍擊敗前往內地掃蕩的一支英軍,獲得薩拉托加戰役的勝利
。
1778年,法國承認美國獨立,簽訂法美同盟條約,條約規定“法國保證美國的獨立及
其在同英國的戰爭結束時確定下來的領土”。隨後,法國對英國宣戰,法英海軍發生多次
海戰;英國政府得知法國艦隊出動奔赴北美的消息後命令費城英軍退到紐約,美軍“收復
”費城:英國佔領西印度群島和印度的幾個據點;年底,英軍攻佔佐治亞州重要城市薩凡
納,大陸軍損失5000餘人。
1779年,法國佔領塞內加爾的聖路易斯和西印度群島的幾個島嶼;法國和西班牙組成
人型聯合艦隊準備進攻英國本土,英國主力集中防守本土:法英多次海戰;法美聯合攻擊
薩凡納失敗。
1780年,英軍攻佔南卡羅來納重要城市查爾斯頓;英法在西印度群島多次發生海戰;
7月,羅尚博率領的法國特別遠征軍在紐波特登陸。
1781年,法國對澤西島的襲擊失敗(這是英吉利海峽的島嶼,法軍登陸英國本土的必
經之路);法國格拉塞艦隊來到北美,與英國海軍展開多次戰鬥,短時間內獲得了切薩皮
克灣的絕對制海權,隨後,法美聯軍在格拉塞艦隊的策應下迫使約克敦守軍投降,北美大
陸的大規模戰鬥自此結束:西班牙—法國聯軍佔領佛羅里達的彭沙柯拉城,法英海軍在西
印度群島、維德角海域多次爆發戰鬥。
1782年,法國—西班牙聯軍佔領地個海西部島嶼米諾卡的聖菲利浦要塞:法同佔領西
印度群島多個島嶼和斯里蘭卡的特亭可馬利:法英在印度沿海發生多次海戰:法國人佔領
了和摧毀了加拿人的多個英國要塞;在直布羅陀,法西聯軍3.3萬人對英國守軍展開總攻
,被擊退。
1783法英在印度庫德羅爾展開海陸拉鋸戰,英國人敗北。
1783年9月3日,巴黎和約簽訂,法英停戰。
(7)法國在北美獨立戰爭中的角色
就這樣,隨著英法戰爭的結束,“北美獨立戰爭”也結束了。那麼,在這場戰爭中,
法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角色呢?
通過上面所列舉的大量資料,我們已經不難得出結論,如果以“朝鮮祖國解放戰爭”
類比北美獨立戰爭的話,從出兵的角度來看,法國承擔了中國的角色,從全球博弈和物資
援助的角度來看,法國承擔了蘇聯的角色。也就是說,對於當時的北美十三州來說,強大
的法國一人獨擔了朝鮮戰爭中的中國和蘇聯兩大國的角色。
【附注:本文原文的作者(法國人)稱,他寫這篇文章的直接起因是因為看到電
視新聞上一個美國人沖著攝影鏡頭大喊,“難道他們法國人忘記了是誰拯救他們的嗎?”
】
--
1.https://ppt.cc/4gVG loose change(脆弱的變化) 2.https://ppt.cc/erS_ 鄭若麟:911
“陰謀論”席捲法國 3. https://ppt.cc/aiXv https://ppt.cc/2B2H https://ppt.cc/2B2H
梅桑訪談(上)(中)(下) 4.https://ppt.cc/V5xR 紐約街頭與 "911 Truther"的交談
5.https://ppt.cc/_-tu 法國畢加爾諷刺911"官版"的相聲 6. https://ppt.cc/GV37
7.https://ppt.cc/8cjU 911 Clues EVERYONE MISSED 8.https://ppt.cc/Vylq 9‧11新珍
珠港:格理芬著 9.https://ppt.cc/QiEr 10.https://ppt.cc/VLfn 11. https://ppt.cc/CId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2.234.236.88
※ Blackrice:轉錄至看板 gallantry 06/03 20:1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