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能期待有一天,有一個自由之地,
可以容納所有不同的聲音,還有愛情。」
1970 年代末期,隨著戰爭的陰影逐漸離去,
包含臺灣在內的全世界處於二戰後的景氣繁榮之中。
不過在經歷過戰後的動盪與政治上的高壓,
此時大多數臺灣人不願在政治上發聲,
深怕一個不小心就陷入牢獄之災,
那是個專注於「#拚經濟」的時代。
受益於經濟迅速成長帶來的高等教育機會,
雖然上一代專注於拚經濟對政治噤聲,
在校園內的「戰後世代」青年,
在面對七〇年代臺灣在外交上連續的挫折、
他們反而開始對於威權政府產生質疑,
為何號稱「自由中國」的臺灣,
在政治、思想上都不真的「自由」呢?
「報紙」,禁❗️
「組黨」,禁❗️
「母語」,禁❗️
「集會遊行」,禁❗️
「民營電臺」,禁❗️
跟隨著世界的思潮,
青年們不再滿意,
「什麼都不能說」、「什麼都是禁忌」的社會現況,
畢竟光只是組讀書會或電影會,
就會被教官找去喝茶(找碴)的校園環境,
實在不能算得上是「民主」。
因此,許多校園內或剛畢業的學生,
抱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心情,
前仆後繼的投入辦報、辦雜誌的志業中。
他們希望以一己之力,
逐漸改變猶如鐵板一塊的政治體制。
《美麗島雜誌》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而誕生,
這群人希望透過文字的力量監督政府,
散播民主的思想,
發行量更在短時間內快速地衝破十四萬本。
然而接連遇上 1977 年桃園縣長選舉,
政府帶頭作票引發的「中壢事件」,
以及 1978 年「中美斷交」等事件,
加上不容於當時政府的雜誌內容,
使雜誌一再被查禁,
種種原因都讓他們決定,
由被動轉為主動積極走向街頭的行動。
在 1979 年 12 月 10 日 #世界人權日這一天,
美麗島雜誌社在高雄扶輪公園舉辦演講會,
呼籲政府應儘速全面改革,
解除戒嚴與其餘禁令,
真正落實民主化。
而當晚警民衝突以及大規模的逮捕,
就此改變許多人的命運⋯⋯
許多人來不及與家人道別,
遭到逮補後就此深陷囹圄中,
只能透過書信與家人維持聯繫;
有的人為了怕牽連親友,
彷彿人間蒸發一樣,
更主動斷絕了所有聯繫管道。
明知險阻卻還是不顧家人反對,
也要為了自由而努力的青年,
在面對當時國家機器無所不入的監控,
可曾想過接下來會遇到什麼樣的震撼,
與難以想像的折磨呢?
公視台語台即將於週日,
播出電視電影 🎬 弓蕉園的秘密 🍌
背景發生在 1979 年夏日,
出身香蕉園的農家子弟和馬來西亞同學,
一同到美麗島雜誌社辦講座賣雜誌,
為自由發聲。
故事中兩人在朝夕相處逐漸發展出情愫進而相戀,
在 #禁書 以及 #同性愛 的雙重禁忌下,
他們彼此的秘密會將二人帶往何處?
那個可以容納所有不同聲音的自由之地,
真的會來臨嗎?
▌《弓蕉園的秘密》𝟰/𝟭𝟴 暗時八點 公視台語台首播!
#台語有影 #高雄 #弓蕉園 #雜誌 #秘密 #一九七九年
美麗島雜誌社 事件 在 台灣回憶探險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歷史上的今天
1980年2月28日 林宅血案:因美麗島案遭中華民國政權拘留中的林義雄,家中母親女兒遭人滅門虐殺】
1979年美麗島事件發生,蔣政權趁機大舉逮捕黨外人士,時為美麗島雜誌社五人小組成員的林義雄,即使並沒有參與美麗島遊行,也被依可處死刑的「叛亂罪」逮捕,拘禁於新店監獄等待候審。
隔年1980年2月28日中午,被情治人員嚴密監視的林義雄家中,竟發生慘絕人寰的屠殺事件(以下引述自wiki,內容涉血腥,不喜請跳過)
———
林義雄的母親林游阿妹被殺十四刀(前胸六刀、後背三刀、右手一刀、左手臂三刀、頸部一刀),慘死在台北市信義路住處地下室樓梯旁,林義雄一對7歲的雙胞胎幼女林亮均與林亭均各被刺一刀由後背貫穿前胸喪命,而長女林奐均被刺六刀(前胸一刀深及肺部,後背五刀)重傷。
田朝明夫婦的大女兒田秋堇當時是林義雄秘書、也是第一時間到林家親眼看見血跡斑斑及林奐均一息尚存的人。田朝明的妻子田孟淑則在仁愛醫院代簽林奐均的術前病危通知書。林奐均經急救後脫險,林義雄妻子方素敏則因探監而倖免於難,此案震驚國內外。謀殺案現場情況有幾點特別之處:一、沒有翻箱倒櫃的痕跡,財物無損失;二、門窗都未遭破壞;三、四人倒臥之處空間不大,但內部擺設都相當完整;五、鄰居都未聽到有異聲。
凶手以短刺刀捅入,接著橫向反勾,刀刀致人於死,由於凶手手法極為專業,應為受過軍事訓練之人所為,而且當時所有政治犯以及反對人物之住家事實上都在政府情治人員的嚴密監控之下,凶手無理由能夠在林宅監控人員眼皮底下進入林宅、做案、逃逸且不留痕跡,故更令社會大眾認為該案是出自國民黨情治單位之手。
———
而事發後蔣政權卻將輿論導向兇手是黨外勢力,宣稱此事件是「一次細密策劃的政治暴力行為」「為『台獨』或『台共份子』所慣用的伎倆。」,甚至還曾誣指游錫堃是兇手,所幸受害者林奐均活了下來證明,否則事件恐又多一名受害者。
2020年2月17日,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發佈林宅血案調查報告釐清了幾個重點:
1.至少包括國家安全局、警備總司令部、調查局、憲兵司令部及相關警察機關都對林宅進行嚴密監視。
2.促轉會掌握的檔案顯示,在滅門屠殺當時,監控工作仍持續進行。
3.林宅血案發生時在現場有人打電話給金琴西餐廳,極可能就是兇手所為,而其被情治單位錄下的電話監聽錄音帶,竟在案發後遭到銷毀。
綜合以上可推斷在林宅被嚴密監控的情況下,兇手竟能趁林家僅有稚齡雙胞胎在家之空檔,於光天化日的中午時分侵入林宅行兇,並逗留達80分鐘,然後全身而退。由如是犯罪情節而懷疑監控者與兇手有默契甚至合意,實屬合理。而經由促轉會調查所得悉之事實,也強化了威權統治當局涉入本案的嫌疑。
兇手特別挑228這天,對被拘禁中的黨外人士家屬下手,政治恐嚇意味濃厚。翻譯成白話:「你若敢反抗我,我就把你關起來再把你家人殺光」,臺灣人的民主歷程,就是許多人在這種威脅下一步一步用血淚換來的。
推薦閱讀:
台灣獨曆:台灣歷史上的今天(2021限定版)
http://gjtaiwan.com/r/w8
美麗島雜誌社 事件 在 台灣回憶探險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歷史上的今天
1979.1.22 橋頭事件
1978 – 1979年,隨著美國即將轉與中國建交的態勢明朗,蔣家及國民黨外來獨裁政權據臺的正當性也愈加鬆動。威權統治當局除了煽動群眾反美轉移焦點以外,也變本加厲整肅本土地方勢力以免外來統治基礎動搖。1979年1月21日凌晨,身分不明之人士竟直接進入前高雄縣長余登發宅邸逮捕余登發及其子,旋即以搭機押解至臺北並誣指其「涉嫌參與匪諜吳泰安叛亂」,並透過媒體強力放送,宣稱從余家搜出數百套中共軍服和武器。
消息傳出黨外人士一片憤慨,群情激憤的黨外人士於1月22日至高雄橋頭聲援發起示威遊行,要求釋放余登發父子,開啟了在威權統治下示威遊行的先聲,史稱「橋頭事件」。民主運動浪潮襲捲下,中國國民黨獨裁政權在該年年底再次以流氓整肅美麗島雜誌社為開端,以及在遊行中製造衝突再藉機逮捕,爆發影響更深遠之美麗島事件。臺灣也朝民主化的道路邁出重要的一步。
外來獨裁政權殲滅臺灣人追求民主自由的火苗,可以說各種惡劣手段用盡,一直到今天依然用盡手段阻擾臺灣和美國往來。卻有不少被黨國洗腦的人真的相信獨裁者「有計畫的扶植反對勢力」、「忙著解嚴」,無知的程度簡直令人嘆為觀止。這些反智的歷史文盲,形成威脅民主制度的嚴重社會問題,一起讓更多人務實了解真實歷史,才是唯一解藥。
2021,就從每一天一點一點找回記憶開始。
台灣獨曆:台灣歷史上的今天(2021限定版)
http://gjtaiwan.com/r/w8
圖引用自 自由之路.人權光影:美麗島事件(1979-2019)四十週年影像.詩
http://gjtaiwan.com/r/pq
--
本文同步刊載於 台灣回憶探險團 官方網站
https://www.twmemory.org/?p=14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