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語錄.自己DIY蛋黃穌》梅克爾下台倒數
*沒有自由,便什麼都不是。自由使個人能樂在工作,追求自己的夢想,真正的自由能包容且樂見其他人與我們的不同。—-梅克爾
*我不喜歡個人崇拜。—-梅克爾
*歐元危機爆發時,梅克爾反覆向歐洲領袖表示:「我經歷過一個體制萎縮然後崩潰的徵兆,我不想再經歷一次。市場經濟使市場體系陷入了困境,體系不會嬴了一次,就永遠嬴。」—梅克爾
*我們每個人都消沈過,我喜歡雅典戰略家也是政治家Perikles的話——「自由的祕密是:勇氣。」—梅克爾
*馬雅人及許多古文明都消失了,歐洲如果犯錯,有一天歐盟的文明也會消失。—-梅克爾於歐債危機
*雖然我使用「祖國」這樣的詞彙,但我不想賦予它過多的詮釋。我不覺得德國人特別糟糕或是特別優秀:我非常喜愛土耳其烤肉和Pizza ,我覺得走在人行路道上的義大利人最耀眼,我還喜歡瑞士的太陽因為它的日照時間特別長。—-梅克爾
*當我使用「祖國」一詞時,我的意思不是德國是世界中心甚至不是關鍵中心:德國代表了我的語言,這裡的林木是我熟悉的森林,這裡有我熟悉的湖。我在德國長大,我喜歡住在這裏,我信任這個國家:我是德國共同歷史的一部分——包含它的痛苦與精彩,我都參與其中。這裡是我的祖國,它雖不是最偉大,但對於我的一生,它意義非凡。—-梅克爾
*梅克爾是一個自信的物理科學家,她不喜歡控制幕僚,一方面她是一個自信的人,一方面她認為那是專制性格的政治人物才會有奇怪毛病。她對自由的信念,在她的血液中流動,在她的成長過程中深深植入心中。她尊重幕僚的專業,如果意見不合,她總是做到雙方順利合作。例如她和外交部長、財政部長的歧見,也到了衆所周知的狀況。但這些歧見,最終都沒有導致決裂或是閣員罷官,因為在競爭激烈的意見下,她永遠能秉持專業,最終彼列説服達到原則上的共識。—-梅克爾
——圖片週五錄製世界周報後,與迪化街糕餅店李亭香第五代李佳陽一起製作蛋黃穌。
這是一種DIY新發明,把必要食材放在一個環保的盒子裏。每個人都可以自己烤蛋黃酥。
環保盒內有日本麵粉特製的餅皮,紅豆沙、剛剛從冰箱拿出來的蛋黃。我將紅豆沙與如金色的無毒蛋黃,揑一塊融合:又把餅皮成水餃皮,放上新鮮豆沙包蛋黃,先揑成小籠包:再以我拿手日式飯團的揑法技巧,變成一顆圓球。最後把整套DIY環保便當內附上的芝麻仔,放其圓球上。
烤箱上下設定230度,烤20分鐘左右。
這是我生平第一個自己做、自己烤、剛出爐的蛋黃酥,蛋黃油潤,香味四溢,有點燙到舌頭,卻心甘又情願。
手感的幸福,Touching !
*或許我該請梅克爾吃現烤蛋黃酥:我想這比土耳其烤肉、Pizza好吃。德國正在進行中央政府改選,投票日9/27日。
目前民調領先的人,正是《世界周報》曾經採訪的對象。當時我們因漢堡市成功的難民計劃難民安置計劃採訪他,如今他已是德國社會民主黨SPD總理候選人舒爾茲。他是前漢堡市長,與MIT合作敍利亞難民安置計劃,既堅持安置原則,又開放公民參與,但民眾必須以確實的DATA、負責任表示主張。
漢堡在所有全德國難民安置計劃中,為表現最出色的城市。採訪他那一次,已經看到他的潛力。
令人惋惜因為大流行,我們不能至德國親眼目睹梅克爾16年政治生涯的結束,以及另一位優秀德國政治家的崛起。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萬的網紅HistoryBr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4:57 新片頭 5:18 節目正式開始 24:38 澄清唬新聞 46:52 主題開始:國會收賄案最新進展簡述 54:09 蘇震清&蘇嘉全家族介紹 1:00:25 民進黨派系解析蔡英文的「英派」 1:12:40 解析切入蘇震清案與派系鬥爭關聯 1:23:13 民進黨南部6縣市派系權鬥 英派 VS 新...
義大利政治體制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德國慕尼黑、富森與新天鵝堡
德國的巴伐利亞邦有著美麗的山脈、湖泊與眾多童話小鎮,它的首都慕尼黑除了是著名的啤酒節舉辦城市,更是許多旅人用來前往巴伐利亞其他名勝的基地,包括經典的富森小鎮與童話的樣板城堡 -新天鵝堡。
慕尼黑在巴伐利亞王國時期就是政治、藝術與文化的中心。然而在一戰德國戰敗後,統治巴伐利亞的Wittelsbach王朝被迫退位。統治者路德維希三世逃離慕尼黑後,共產的蘇維埃政權隨即成立。雖然後來共和政體再次恢復,但慕尼黑已經成了各方政客與政治團體的角力場,包含希特勒與納粹黨。
希特勒與納粹黨在慕尼黑發起了著名的啤酒館政變(Beer Hall Putsch),企圖推翻威瑪共和奪權。雖然政變失敗,希特勒入獄,但在法官的同情下,希特勒不但有舒適如套房的「牢室」,甚至還有一名秘書。希特勒在此於秘書的協助下完成了闡述他生平與政治理念的「我的奮鬥」一書。希特勒因為入獄在黨內的地位大為提高,納粹黨後來也在體制內奪權成功,把德國、歐洲乃至世界拖入戰火的深淵之中。在二戰的最後五年中,慕尼黑被盟軍大規模轟炸了71次,舊城區的建築九成都被摧毀,整個城市更是一半以上變成斷垣殘壁。
1949美國佔領軍離開後,慕尼黑隨即展開嚴謹的重建工程。整個城市在戰後迅速的復甦,創造了「經濟奇蹟」(Wirtschaftswunder)的黃金時期,更在1972年主辦了奧運。今日的慕尼黑除了是BMW、西門子與安聯等大企業的家之外,也是德國最富庶的城市之一,有秘密首都之稱,甚至被其他地區的德國人當成天龍國來看待。
慕尼黑有幾個著名的景點,除了上篇提到的慕尼黑王宮之外,還有瑪麗安廣場與新市政廳、特埃蒂納教堂、聖母教堂、英式花園與新天鵝堡主人路德維希二世的出生地寧芬堡等等。若對二戰歷史感興趣,也可以前往慕尼黑西北邊、納粹建立的第一個集中營 -達考集中營。
慕尼黑同時也是鐵路交通的樞紐,可以由此前往奧地利,或穿過阿爾卑斯山到義大利。但更多旅人會選擇前往風景如畫、童話氛圍濃郁的富森小鎮與新天鵝堡。時間允許的話,推薦停留個一兩天,享受置身童話的奇特感受。
一趟旅程中,常常會碰到多種拍攝主題。例如這次的巴伐利亞行,我就拍攝了自然、室內建築與城市街景。因此必須在事前做好對應的規劃,了解每個景點該在哪裡拍、什麼時候拍,以及用什麼拍,才能順利拍到理想中的畫面。
而這樣的規劃方法,在任何類型的旅行中都是適用的。在我的攝影線上課程中,我將深入地講解要如何進行完整且高成功率的攝影規劃,幫助大家順利拍攝到想拍的畫面。目前課程正在進行募資,期間有六折優惠與參加活動再享折價,詳情請見課程網頁:https://ps.yottau.net/3l2gu8
義大利政治體制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民主選舉獲勝的秘密在於「票多者贏,票少者輸」。由於民主制度的權力結構是由下而上,因此幾乎所有公部門的職位,都與選票結果息息相關。影響選舉結果的方式有兩個,第一當然是直接暴力的修改選舉票數,第二種方式便是靠著各類宣傳影響選民投票意向。前者當然嚴重破壞民主制度,且多半落人口實和話柄,而後者雖然聽起來虛無飄渺,但卻是當代民主制度之所以得以運作的根本。
#贈書活動 #請耐心讀到最後
《民主的弱點:民意,如何成為世界強權操弄的政治武器》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3683
民主制度得以運作的方式,其實正是各大勢力隱於幕後,靠著媒體於戲台前操作議題,製造對立、仇恨和紛亂,導致民眾種種極端的情緒,而為了宣洩這些情緒,將會促使民眾一個個走進投票所。至於幕後的勢力,可能是本土製造業、外資礦業、新興產業、政府不中立、外交使館,也有可能是鄰國獨裁政權。這些隱於背後的勢力,靠著金援特定人士或組織,甚至是收買重要官員或媒體高層,企圖影響選舉結果。
單就《民主的弱點》書名,本以為此書主旨針對於民主制度運作討論,不過內容卻大相逕庭。本書前半部分,作者大衛夏默蒐羅了二次戰後美蘇對壘冷戰期間的案例。美國代表著自由民主,蘇聯則代表共產,分別由兩者隱於檯面下的CIA和KGB對第一線的民主國家操作。這些民主國家多半是二次戰後的第二波民主國家,對於民主體制之運作和基礎不穩妥,加上當時國際局勢動盪,許多國家內部都有共產黨勢力。這些共產勢力的興起原因各異,有些是當地階級差異、貧富不均所導致,有些是左派知識份子主導的理想主義運動,還有些是蘇聯共產國際於各國扶持所成立。不過這些共產黨的成立,並非是單一緣由,而更多是複合因素所導致。
本書前半部分以冷戰為主軸,敘述了CIA對1948年的義大利選舉、美蘇於1960年代對智利選舉的影響、1972年東德對西德選舉的操弄等等。這些篇章中不但有著濃厚的冷戰氛圍,甚至能感受到諜報片中的種種間諜和反間手段。
相比於前半部分較接近於思考歷史案例,本書的後半則將鏡頭擺到了當代國際局勢。以冷戰結束後的首任美國總統柯林頓作為故事的開頭,他面對的是走向民主化的俄羅斯總統葉爾欽。人人都認為蘇聯解體後,走向民主化的俄羅斯將與國際社會有更多接軌,葉爾欽種種與歐美合作的態勢,以及國內種種改革開放的大方向,將讓世界局勢趨於更加穩定之時,但是葉爾欽的接班人普丁卻走了截然不同的道路。普丁掌握了葉爾欽的政治勢力,並利用俄羅斯尚未深植的民主文化,巧妙運用制度上的漏洞,總統總理輪流當的方式,自2000年起開始長期統治俄羅斯。近些年內發生的事情,我們皆從媒體中得知。美俄關係並不融洽,不管是烏克蘭糾紛,抑或是美國數次的總統大選,甚至只是特定議題的新聞輿論,背後都有俄羅斯勢力介入的影子。
本書最為精華之處,便是有意無意的向讀者們拋出幾個問題。
一、 操作媒體影響輿論,其效益本就難以評估或論證。畢竟我們沒有任何對照組能相互討論。因此CIA於1948年義大利選舉後的報告表示,雖然他們成功讓共產黨落選,但由於選票差距甚大,加上並沒有蘇聯明確介入或介入多寡的證據。一切都不禁讓人思考,是否共產黨本就會落選? 是否CIA介入他國選舉是無意義的行為? 是否美國一但選擇介入他國選舉,就勢必得不惜血本的幫助特定候選人勝利?
二、 假新聞和造謠等手段,在民主國家選舉中已歷之百多年之久。過去資訊較之今日為高,多數假新聞皆透過報章媒體或電子媒體傳播,且多數具備特定目的的訊息,皆來自於他國政治勢力。今日隨著社群網路讓資訊成本大幅降低後,帶來的反而是形成一個個排外的網路社群。假新聞的製造者也藉由對特定受眾的理解,假新聞反而變得種類繁多並層出不窮。人類於這百多年來的教育平均水準絕對有顯著提升,但受過更高教育的人類也不見得能輕易分辨假新聞。那麼是否假新聞此一存在,乃民主機制永遠無法根絕的問題?
三、 如美國國力如此強盛之民主政體,因其自由之主張,本就允許他國政治勢力介入其中。但倘若強勢介入其中者,乃一帶有相當敵意之非民主政體,加諸社群網路讓媒體受眾加以區隔化,那麼如美國這般擁有強大國力的民主政體,要如何在維持民主機制順利運作下,同時維持國家安全議題?
我想以上都是本書作者拋給讀者的問題。作者本人當然對此些問題也並沒有個完善的解答,但隨著書中的歷史案例及當代政治思考,我想讀者對此些問題的思考和省思也會更加深入。也是個非常好的契機,讓活在當代民主社會的我們,重新思考民主的價值何在。
最後,我不得不提到台灣。事實上第一島鏈的台灣在冷戰期間,處於對抗共產體制的最前線。長年接受美援的蔣介石政權,也時時刻刻處於CIA的監視之下。根據身旁某些長輩的經驗,CIA人員的身分五花八門,他們可以是正而八經的美國官方人員,能是來台經商或就學的平民,也能是非美國籍的平民,甚至以情報工作來說,甚至許多擔任CIA間諜的人,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在為CIA工作。曾聽聞2000年時參與選戰幕僚工作的長輩提起,選舉當天開票剛開始,長輩身旁一位美國情資系統的人員,便談起他們於台灣的情蒐工作,並表示陳水扁應該會以些微差距獲勝,並笑臉向在場的人表示別擔心,軍方那邊早已安頓妥善,政權定會順利轉移。
時至今日,我依舊對長輩口中的這個故事感到驚訝。我也並不意外美國對台灣情資工作的齊全,我想如今不管是美國還是中國,都肯定投資台灣甚多。就算美國如今宣稱已慢慢放手於新興民主國家的選舉,我也依然相信美國情資單位對台灣政壇牢牢不放。
此次由 堡壘文化 出版的《民主的弱點》,齋主很推薦對輿論操作和媒體造謠有興趣的齋友們一讀。當然此次堡壘文化同樣為酸齋的齋友們,準備了兩本贈書。
只要你完成以下條件,就可參加抽獎活動
只要你在8/22(日) 20:00 以前,完成以下兩個條件,即可參加抽獎。
1. 按讚並公開分享本貼文
2. 於留言處TAG兩名朋友
活動結束後,齋主會於第一時間抽出幸運的兩名得主。
最後,再次感謝 堡壘文化 對酸齋齋友們的照顧。
義大利政治體制 在 HistoryBr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4:57 新片頭
5:18 節目正式開始
24:38 澄清唬新聞
46:52 主題開始:國會收賄案最新進展簡述
54:09 蘇震清&蘇嘉全家族介紹
1:00:25 民進黨派系解析蔡英文的「英派」
1:12:40 解析切入蘇震清案與派系鬥爭關聯
1:23:13 民進黨南部6縣市派系權鬥 英派 VS 新潮流
1:40:10 民進黨的「黨國體制」與「側近政治」
1:51:36 「一石三鳥」之局:轉移遠航掏空案注意力、打擊英系、屏東縣初選爭奪
2:04:53 「無能比貪汙更可怕」的對錯?
2:16:00 結論:真正愛台灣的「真台派」VS「假愛台」的賣台者
2:26:10 CALLIN開始。承恩同學:析論政黨與派系歷史
2:35:37 梁同學:台灣民主選舉的思路討論
2:43:34 TERRY同學:蔡英文總統鞏固領導中心討論
--
💰 https://reurl.cc/ObDyXR (綠界)
糧草小額贊助連結,您的支持是我們努力的動力!
(安全隱密可靠:信用卡、ATM、網路ATM、超商)
--
PAYPAL糧草贊助 paypal.me/MrHistoryBro
或KHMrHistory99@gmail.com
--
蝦皮商城【歷史哥同樂會】 https://shopee.tw/2olfqy9rc8
--
歷史哥LINE貼圖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2252926
--
★加入歷史哥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SmkVK2xsihzKXQgiXPS4w/join
☆加入小邦仔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D7GT_lN25Ni1P2UUnK1yA/join
--
☆主頻【高雄歷史哥】 https://www.youtube.com/user/sungastill
★副頻【歷史哥生活】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D7GT_lN25Ni1P2UUnK1yA
☆FB粉專【澄清唬】 https://reurl.cc/72lYeD
★FB在地生活版【Care高雄】 https://reurl.cc/d0D1Zq
●TG官方頻道 https://reurl.cc/625jO5 (最新訊息推播)
○TG官方回報群 https://reurl.cc/mnDRVj (TG問題回報)
●TG粉絲討論群 https://reurl.cc/0o147o (粉絲聊天室)
△推特 Twitter官方 https://twitter.com/MrHisBro
▲IG官方 https://www.instagram.com/mrhisbro/
△Twitch圖奇 https://www.twitch.tv/mrhisbro
■歷史哥官方信箱 KHMrHistory99@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UiInLlqjtQ/hqdefault.jpg)
義大利政治體制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這週的琪斐大放送我們要來談談,「不自由,毋寧死」,是人權還是毒藥?
我以前最討厭有人講什麼民情不同。比如民主在中國一定行不通的啦,民情不同。禁槍在美國一定行不通的啦,民情不同。禁掉蹲式馬桶在台灣,一定行不通的啦,民情不同。那麼多民情不同,人不都是一樣的,認真想做就一定行得通。而且,沒錯,我真的很討厭蹲式馬桶,我每次蹲下去就站不起來,不小心還會尿不準。
但是這一次肺炎疫情,我真的同意,民情真的不同。像台灣,在對抗疫情三個半月後,最近台灣終於傳出好消息,一個月沒有新增本土病例,社區安全第一階段達標,過去這段時間,大家犧牲了一部分個人自由,換取盡快回到原本的自由生活,才能有這樣的好成績,也就是以自由換自由,我好像在繞口令,不過對於許多西方國家的民眾來說,要他們犧牲一點點個人自由,就好像割肉一樣痛苦,連戴個口罩都不要,更別提保持社交距離,甚至還拿知名口號「不自由,毋寧死」,當作抗議政府封城行動的標語。
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
這句話來自1775年,美國當時還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一名美國人發表演說,喊出「不自由,毋寧死」這個口號,呼籲大家不要當奴隸苟且偷生,應該挺身而出,為自由奮戰,精神等同於「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咦!這好像是對岸的禁歌。
總之呢,這句話現在竟然被當成歐美放仼自由主義者的示威標語,改編成「給我自由,不然乾脆給我Covid-19」,但偏偏這種個人自由凌駕一切的觀念,成為防疫工作一大絆腳石。我們先看美國。
要談美國的自由,就必須從他們的憲法講起。1791年美國憲法修正條款,保障人民有1.言論、2.集會、3.宗教及4.結社的自由,也使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沒有在憲法中明文設立國教的國家,「自由」可以說是美國的建國基礎,也根深蒂固在老美的心中,不過隨著時代演變,美國個人自由主義也逐漸膨脹到不可思議的程度,我小時候有一首廣告歌非常流行,「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現在聽起來「中二」到令人白眼翻到後腦勺,但這句話真的是美國這一派精神的最佳寫照。
世界各地實施不同程度的封鎖政策,美國拖拖拉拉的終於在3月19日由加州開始,各州陸續發布禁足令,封城封得比別人晚,解封又解得比別人早。還有一堆人上街抗議政府封城令,包括賓州、密西根州、科羅拉多州、維吉尼亞州等地,都爆發反封城示威潮,說強制隔離違反憲法啦~影響他們的人身自由啦~還說1918年西班牙流感那麼嚴重,當時也沒封城啊!我們的川貴人還帶頭搖旗吶喊,推文「解放明尼蘇達」、「解放密西根」、「解放維吉尼亞」,這是嫌美國人太多啊?
而示威者當然沒在戴口罩,也沒在遵守「社交疏離」政策,果不其然,北卡州的活動發起人(Audrey Whitlock)沒多久就確診了,直接打臉示威訴求。要自由還是要病毒?
「小孩子才做選擇,他們全都要!」
這就很像政府規定騎機車要戴安全帽、開車要繫安全帶,全都為了民眾的人身安全,但就是會有人覺得,哎唷~我才不會這麼衰咧,而且就算撞死了也是他家的事!
I will do what I want. 是很多美國人的口頭禪,但很多美國人在這次疫情中,卻也真的就有這種態度。
像一位三十歲的女性Katie Williams一個爆紅的推特,就說:我們美國人,本來就愛做什麼就做什麼,我們一直都是這樣,如果我們給人們壓力要他們待在家裡,或是出門就像壞人,我們就失去了一些我們的民族性,我們對權利的概念。
結果是什麼呢?截至台灣時間5月12日,美國確診人數137萬8548人,穩居世界第一。病毒甚至侵門踏戶,直接殺入白宮,川普隨從、副總統彭斯發言人、第一千金伊凡卡個人助理,都相繼確診,就連負責白宮維安的聯邦特勤局,也傳出至少34人感染。讓堅持不戴口罩的美國防疫指揮官彭斯,終於鬆口說他會開始保持「一咪咪的社交距離」,很多評論家就指出,這跟很多美國人這句:I will do what I want 很有關係。
我們剛剛看到的是全球第一名,死亡人數第一名,我們現在再來看看歐洲的第一名。
英國首相強生是自稱「自由」的擁護者,然後他就中鏢了。3月27日,強生宣布自己確診,10天後還把自己送進加護病房(4/7),帶頭免疫做得真成功啊。英國自由主義雖然不像美國那麼強烈,但1980年代後勢力逐漸抬頭,尤其近期右派崛起,今年的「脫歐」就被解讀為,英國重返放任自由主義懷抱,回歸小政府以維護個人自由。而病毒奪走全球28萬人性命,英國還是有示威者認為病毒根本不存在,甚至指控5G會傳播病毒,放火焚燒基地台。
愛爾蘭政治評論家奧圖指出,個人自由被英國人視為民族的象徵,導致當局遲遲不肯實施社交禁令,例如上酒吧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古老且不可剝奪的權利」,也就是傳說中的「自古以來就是英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過英國目前確診人數已經衝破20萬大關,排名全球第三,死亡人數3萬2065人,甩開義大利成為歐洲最多。直到最近5月10日強生才終於宣布,未來入境英國的旅客必須居家檢疫14天,被網友大酸,「太好了!只慢了兩個月!」、「噢!原來是為了秋冬二次爆發的超前部署啊!」。
但不只美國和英國,現在世界各地都爆發「反封城、討自由」的示威浪潮。
歐洲模範生德國,因為歷經過納粹教訓,在政治上高度重視人民權益,最近就有部分民眾不滿政府封城令,趁著二戰紀念日發動示威,指控梅克爾是希特勒2.0。
斯洛維尼亞則是發起單車示威,同樣指控政府假藉疫情限制人民自由。
而澳洲逐步解封後,再度爆發屠宰場疫情,導致維多利亞州延後鬆綁,結果氣憤的民眾指控政府捏造疫情,企圖繼續掌控人民。
《經濟學人》曾經指出,任何社會出現戰爭或瘟疫時,政府的權力都會擴張。在緊急狀態下,政府不會依照原來的法律、憲政體制統治,所以過去全球瘟疫恐慌後,人類往往都會迎來專制極權的時代。我們曾經討論過疫情衍生出的威權,人民擔心把權力借給政府防疫後,有去無回,但一味主張個人自由,難道不會釀成另一種危機嗎?
在民主社會中,人民當然有權不受政府干預,但是在享受自由的同時,也有義務不要讓身邊的人暴露在病毒威脅中。自由的尺度,在個人與國家之間,一直存在矛盾,你認為在對抗大規模疫情的時候,個人自由應該要重於國家自由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個人濫權 #自由釀危機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pc1sxl4YtI/hqdefault.jpg)
義大利政治體制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政黨法2017年修法,將補助款門檻下修為3%,節目中誤植為3.5%。
11月22號就是2020立委選舉登記的最後期限了,從半年前吵初選,到最近各黨喬不分區名單,終於要塵埃落定了。
不過這兩個禮拜各個黨討論不分區的名單也是戲碼很多,有人哭、有人靜坐、還有人因為名單罵來罵去,不過說到這個不分區名單,這個名單上面的人是要怎樣被選進去立法院?為什麼一直要吵誰排在第幾名誰要往後排?
一般來說呢,選舉體制有分成:票數最多就當選的「多數決」、按選票比例轉換成席位的比例代表制,以及混合制這三大類。那我們2020的立委選舉就是混合制,也就是說因為我們在選立委的時候會拿到兩張票,一張投給區域立委、一張投給政黨。
投給區域立委的就是票最多的當選,很好懂,但是為什麼要多一張政黨票咧?
其實過去選立委其實是跟我們去年選地方民意代表一樣,是採「複數選區相對多數決」,複數選區涵蓋的範圍會比較大,雖然每個人還是只有一票,但會依照最後的得票數高低選出相對應人數的民意代表。但是2008年以後立委席次減半,改成「單一選區兩票制」,一個選區只會選出最高票的一位立委,所以候選人比較不會只打特定議題、標新立異,因為必須要拉攏中間選民才有機會選上。BUT!這種做法其實對小黨很不利,而且可能讓大黨獨大,高票落選的聲音也沒有辦法呈現在席次上。
那這個政黨票是用來選不分區立委的,不分區立委跟區域立委除了選法不一樣,性質也不太一樣。
因為立委就是希望各個政黨可以推出專業的、弱勢代表的、以及可代表黨的立委人選,目的是要更兼顧全國的利益來問政、修法,可是很多社會上各領域的專業人士,要叫他們去透過「地方選舉」來進入國會實在太困難了。所以他們就能夠透過這份不分區名單,走進立院。不過,不分區立委因為是政黨提名的,所以若是被「撤銷黨籍」就會跟著失去立委資格,像是前陣子時代力量的高潞以用,就因為退黨失去立委資格,但林昶佐、洪慈庸因為是區域立委,所以退黨也不會影響立委資格。
計算到底有幾位不分區立委當選,其實也有不同的做法,像我們是採並立制,也就是把不分區跟區域立委分開算,政黨得票的比例只會去乘不分區的席次。但如果是德國或紐西蘭他們採用聯立制,就是政黨票比例會先乘以全部的總席次,再扣掉該黨區域立委當選的席次。等於說政黨的得票率就會比較接近立委的總席次,所以聯立制是有利於小黨,讓小黨也能夠為民發聲,不再只有大黨獨大。
但是聯立制也有一些問題,像是如果小黨林立,可能會導致一直在換內閣、國會運作失能。像當初一戰後的德國威瑪共和國就是完全的比例代表制,也就是說不管你的黨多小、或有多極端,都可以得到席次。有部分學者認為,這也是納粹能建立他們政治勢力的一個漏洞。所以後來就設立了政黨票門檻來制衡,如果沒有超過門檻,還是不能進立院的。
這個門檻其實也很多種,像目前台灣的門檻是5%,丹麥則是2%、希臘3%,義大利、瑞典4%,土耳其則高達10%。有些國家還會加上區域席次門檻,比如說南韓是3%或分區得五席以上。
那如果投給小黨,但他們沒達到門檻,我的票不就浪費了?
其實就算你投的票沒有辦法讓他們得到席次,但如果政黨票得票率有1%,政治獻金就可以抵稅、有2%,之後可以不用提滿10席區域立委就可以提不分區立委,有3%就可以領取政黨補助款。這些都是能夠幫助小黨繼續存活經營的養分。
當然也有聽到不少呼聲,希望政黨票的這個門檻能夠下修,避免總是兩大黨在把持立法院。
你對於立委選舉的制度有什麼看法呢?快在底下留言告訴我們。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sRhrlysX00/hqdefault.jpg)
義大利政治體制 在 104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中公民與社會 的推薦與評價
( A )義大利思想家艾克頓爵士說:「絕對的權力,絕對的腐化。 ... ( C )選舉(election)是民主國家公民最直接和最主要的政治參與方式,根據我國相關選舉法規的規定,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