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翁的悲愛之城|義大利維洛那 Verona
位在北義的維洛那(Verona)是座古羅馬城,城中有眾多的古羅馬遺跡,包括神似羅馬版本的圓形競技場、古城牆、城門等等,它的中世紀的名勝古蹟也頗值得一看。但絕大數的遊客,還是因為這裡是莎士比亞著名的悲劇『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and Juliet)的場景,而慕名而來。
維洛那先是因為位在古羅馬的邊境,後又因為與多個強鄰接壤,歷史上多次易主,曾先後為東哥德王國、倫巴底、巴伐利亞、威尼斯共和國、法國、奧地利等國家佔領或統治,最終才在普奧戰爭因為與普魯士同盟,回歸於新成立不久的義大利王國。
在如此多元的歷史背景下,除了城內可以看到聖馬可獅(長有雙翼的獅子,是威尼斯和國的象徵)雕像這類過去政權留下的痕跡外,連『維洛那』這個名字的來源也是眾說紛紜。幾個比較常見的理論之一是,維洛那過去位在東哥德王國經阿爾卑斯山往羅馬的要道(即Via Claudia Augusta)上,由Versus Romae(往羅馬)簡稱、及多個語言的誤譯,而得名Verona。另一說則是因為維洛那因為座落在古名Vera的阿迪傑河畔(Adige),以及如同歐洲許多河岸城市都會以河名加上rona作為尾綴詞,而得名Verona。
但就像『羅密歐與茱麗葉』裡所說的,玫瑰不稱玫瑰,亦不損其芬芳,不管維洛那名字怎麼來的,都不減這個城市的可看度。今日維洛納的主要景點有古羅馬世界第四大的圓形競技場、中世界的教堂與城堡,以及最著名的茱麗葉的家。
不過茱麗葉的家其實是典型旅遊行銷的操作。除了茱麗葉是虛構角色,根本不可能住在這裡外,連陽台也是配合劇本中羅密歐求愛的場景,為了吸引遊客而事後加蓋的。莎翁的劇本的確是參考了早期義大利版本中所述,現實中存在的兩大敵對家族Montecch和Capelletti,然而這對苦命鴛鴦和現實的薄弱關聯也僅止於此。當然如果不介意龐大的人潮外也是可以來湊湊熱鬧,摸摸茱麗葉銅像的右胸求個好運。只來中庭拍照是免費的,進去建築上到陽台才需付費。
維洛那是很適合當作一日遊的城市,搭火車往來威尼斯、阿爾卑斯山下的城鎮如波扎諾或南下波隆那等地皆算便利,甚至德鐵周遊票的延伸段也有包含維洛那。在這區域旅行的人,不妨也造訪這座啟發著名愛情悲劇的名城。
▌如何讓所有照片維持一致的色調
除了如何拍出有自己風格的照片外,我另一個最常被問到問題,就是怎麼讓所有的照片維持一致的色調。尤其是有在使用Instagram的人,大多都希望自己的版面色調一致,而非雜亂不協調的。事實上,讓所有照片呈現一致的調性,也是個人風格的一種呈現。在我的旅行攝影線上課程中,我除了教你如何在一張照片中創造出自己的風格,也會教你如何將這個風格貫徹到所有的照片裡,幫助你讓作品風格更一致、更有識別度。
課程正在進行募資中,期間有六折優惠,詳情請見課程網頁:https://ps.yottau.net/3l2gu8
250元折價活動即將在8/9到期,請及時把握噢!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J是好玩,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Discord頻道: https://discord.gg/E8pxn6n 在Facebook上找到我:https://www.facebook.com/mrjgamer51/ 結尾音樂: Defqwop - Heart Afire feat Strix NCS Release 《戰地風雲...
義大利王國 在 高閔琳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灣 Taïwan】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快樂!
不知道今年端午大家有沒有乖乖 #宅在家 包粽子、吃粽子?
每年端午,總是要戰南北⋯⋯但說真的,南粽北粽各有風味,都是好粽!我個人非常偏愛客家的「粄粽/粿粽」,但這在中南部和高雄比較少見~
另外,除了台灣的鹼粽可以當甜點來吃,新住民姐妹們也常跟我分享包著香蕉香香甜甜的美味家鄉粽噢!
端午節不戰南北,不過我還是要強調——「屈原是楚國人,那個時候又沒中國」,以及「多讀書共勉之」😂
身為北高混血之子,
吃粽子一定要加愛之味甜辣醬啊!
祝福台灣加速度過疫情陰霾,
大家闔家平安健康,端午節快樂!!!
————————————————————————
〔去年在吵什麼?認真魔人請看以下〕
有關「楚獨」和「粽子」、「端午節」、「中國人」的話題;歡迎閱讀東華大學許又方教授文章以及本人去年的兩篇文章。我認為提出不同文化觀點和史觀、刺激思考對台灣而言,是件好事。
《屈原是哪國人?》◎ 東華大學/許又方
https://tw.appledaily.com/forum/20200628/DFMCWZ4KZRCT3MFY77KXIG23MQ/
《粽子要加辣,端午是中國的專利嗎?》
◎ 高閔琳(https://reurl.cc/9EN1gx)
《回應滯台中國人祭止兀》
◎高閔琳(https://v.gd/4dzsM1)
————————————
高閔琳:勿用大中國史觀和中華文化來綁架不同國家
高閔琳回應表示,「文化」、「歷史」、「民族」和「國家」是互相關聯但又彼此獨立的概念;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寫的歷史,就跟「中國國民黨」和「中華民國」寫的歷史有很大的出入了。奉勸韓粉和中國網軍要多讀書,不要企圖用狹隘的「大中國史觀」和國民黨黨國意識的國立編譯館的歷史版本來綁架台灣、忽略台灣的主體性。
高閔琳指出,歷史是由贏家所撰寫、詮釋甚至竄改,而歷史的真相往往被掩蓋而不見天日而必須不斷辯證;特別是在本土化、全球化的視野和學術的視角之下,歷史的觀點,更不會只有漢人為主體的「大中國史觀」一種。
高閔琳表示,「楚國人當然不是中國人,楚國人就是楚國人自己」,楚國所在的戰國時期,所謂的「中國」根本不存在,中國是後來才形成的概念和國家。高閔琳指出,依照政治學對於「國家」的定義,就是人民、土地、政府、主權;當今的「中國」,中共建政才70年,真的不要再鬼扯說屈原是中國人。
高閔琳認為,嚴格且正確來說,當年的楚國成就了當今中國歷史的一部份,也雖然當年楚國的領土範圍確實在當今中國土地範圍內,但「國家」出現的時間點不同、領土版圖等也截然不同,並不能用後來才出現的「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來統括;把楚國人說成是中國人這種講法,並不正確。同理,春秋時代魯國人孔子不該說是中國人;柏拉圖是雅典城邦人也不該說是希臘人;更不會說匈奴、突厥、契丹,蒙古人等,都是中國人吧。
高閔琳更舉台灣和歷史為例,指出,台灣本島也曾經出現過「大肚王國」、「大龜文王國」和「臺灣民主國」,難道會說大肚王國人、大龜文王國人和臺灣民主國人是「中華民國人」?
高閔琳也以歐洲歷史為例,反問韓粉和中共小粉紅「查理曼帝國」人到底要說是德國人,還是法國人?舉「德意志王國」為核心的全盛時期版圖擴及當今中西歐多個國家的「神聖羅馬帝國」,反問到底要說神聖羅馬帝國人是德國人,還是該說是奧地利人、捷克人、瑞士人、波蘭人?而同樣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的「弗里西亞王國」人,其王國土地範圍在當今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勃艮第王國」在當今的法國東部、「義大利王國」在當今的北義大利;你會把這些「神聖羅馬帝國」人都說成是「德國人」嗎?
高閔琳表示,隨著歷史變遷更迭,自然會造就不同國家的形成、不同的主權與涉及地理上不同領土範圍及治權。文化、歷史和民族、國家均是不同概念;中共企圖以文化歷史來達到統戰目的,用以大中國的史觀,用以大中華的文化歷史來綁架台灣,無非是欲將台灣箝制於「兩岸同屬一中」、「同文同種」的「一個中國原則」的陷阱之中。
高閔琳嘲諷道,如果依照中共和中國國民黨黨國意識國立編譯館版本的「大中國史觀」、黃智賢和韓粉這種「過端午吃粽子就是中國人」亂七八糟的邏輯和論述;則美國人澳洲人應該都要改叫做英國人,有在使用阿拉伯數字的人都應該變成阿拉伯人和印度人了。
高閔琳說,台灣有自己的主體性,也有自己的歷史,台灣自史前時代已有人類活動,舊石器時代更以長濱文化做為代表,更被視為南島民族的發源地;是以本土化、國際化、全球化的視野來看,台灣不只不是中國的一部分、更非大中國史觀裡頭一個附屬的小小島嶼。
高閔琳強調,台灣作為一個民主、獨立且現代化的海洋國家,承接也包容了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族群、外來和本土的文化和歷史;「中華文化」僅是台灣文化當中的其中一種。呼籲台灣人民反思批判「大中國史觀」,並應建立以台灣出發、強調台灣主體性、正確的「台灣史觀」。
義大利王國 在 台灣共識 台灣成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最近風格越來越不正經
『在戰爭與屈辱面前,你選擇了屈辱!可是,屈辱過後,你仍得面對戰爭!』 / 邱吉爾
歷史的大現場,其實往往跟街角發生的瑣事相去不遠,沒有道理可言,是人類宿命的必然?或者是腦波受到外力控制?我想,這件事也是如此(咦?斗膽抄襲衛斯理的風格)...話說呢,有A和B兩人,由於害怕鄰居大流氓C肚子餓了會生氣,跟班的小流氓D也會跟著不開心,所以叫住旁邊的路人E,要他自願往身上割一塊肉,好拿來孝敬給C...
.
呃...您以為我在開玩笑?
.
在『#歷史上的今天』專欄中,9月29日,確實記載著這件荒唐事…那就是在距今82年前,西元1938年的9月29日,藉由英國、法國、納粹德國與義大利王國,所謂當年歐洲四大強權領導人的聯合出席下,大家齊聚在德國慕尼黑進行了高峰會議,並於緊張對峙的「民族自決」和「公平待遇」的拉扯下,最後通過決議,正式簽訂《#慕尼黑協定》(Munich Agreement / Münchner Abkommen)…把有近300萬名日耳曼族居住的捷國屬地「蘇台德」地區(Sudetenland),無異議割讓給納粹,以化解可能一觸即發的邊境衝突。
.
整個協定的簽署經緯,我們在西方近代史教科書裡都一定讀過,代表西歐民主政權的兩大指標-大英帝國和法蘭西共和國的首腦:英國首相張伯倫(Arthur Chamberlain,1869-1940)與法國總理達拉第(Édouard Daladier,1884-1970),為避免與崛起一方的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1945)爆發正面衝突,同時也不願看見一戰的傷亡再次重演,或許也希望歐陸的和平能長久延續,所以完全相信,毫無保留的採納希特勒於會議上所做出的決心與承諾…
.
『這會是我希特勒和納粹德國最後一次對西方世界領土的要求!』
.
這是不是張空頭支票?塔羅牌或占星術老師可能只會告訴你,牡羊座的希特勒是天生的行動派,更是絕無僅有的演說家,沒辦法預測幾年之後的發展,所以一心求和(#尋求和平,#沒有不敬的意思!)的張伯倫與達拉第,全力配合著希特勒與義大利王國總理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1883-1945)兩人所提出的條件,用簽字同意的授權方式將蘇台德地區讓渡給納粹…也就是以積極的「綏靖政策」來尋求整體的和平。
.
英文是「#綏靖主義」(Appeasement),意味著姑息,若用中文的解釋,則是安撫、平定。辭源可見《左傳.成公十三年》:「文公恐懼,綏靖諸侯,秦師克還無害,則是我大有造於西也。」,是的,不斷退一步、退一步,最後就給他退到海闊天空…跌到腦袋空空也。
.
當然,《慕尼黑協定》的脈絡,就誠如文前所寫到的…有A和B兩人,由於害怕鄰居大流氓C肚子餓了會生氣,跟班的小流氓D也會跟著不開心,所以叫住旁邊的路人E,要他自願往身上割一塊肉,好拿來孝敬給C...但慕尼黑會議裡顯得離譜的是,領土被瓜分出去的E,也就是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居然沒有出席這場『自割會議』的資格!
.
誇張的是,即便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大聲疾呼,也透過各種外交管道與國際呼籲,拜託英、法兩國千萬別做出錯誤的決定,但就在兩位領袖於協議書上簽字之後,A和B兩個天真傻蛋,不,是兩位和平使者,則以民主老大哥的姿態警告捷克當局,要他們以大局為重,#切莫因自私而壞了世界和平的穩固!
.
白話文大概是這樣,『咳!聽好啊!如果你們捷克斯洛伐克不同意割讓蘇台德地區給納粹德國,哼哼!那英國和法國也就從此不再依循《互助條約》,前往干涉和協防捷克國安事宜。換句話說,你們若不願意割地,哪天被希特勒入侵而不幸滅國的時候,我們英法也不會同情你們啦!聽到了沒啦?』
.
哇!泱泱大國竟用著類似地痞無賴的手段,來脅迫無辜的捷克低頭!
.
當時作為英國下議院議員的邱吉爾(Sir Winston Churchill,1874 - 1965),面對張伯倫的簽字,不只強烈表態反對,還直言道「我們已經遭到一次完全、徹底的失敗」!但他的發言卻引來諸多黨員同志的抗議,還曾一度因立場不同而遭到選區內自家黨部的彈劾(最終幸運地以3比2的信任票保住席次)。
.
『我從德國帶回了保持尊嚴的和平…#我相信這就是我們一個時代的長遠和平!』/ 張伯倫說的。
.
通常,『歷史上的今天』多半是以諷刺或悲劇收場,這則同樣也不例外,就在張伯倫帶著這份協議,興高采烈地返回英國倫敦,向全體國人保證『我從德國帶回了保持尊嚴的和平…我相信這就是我們一個時代的長遠和平!』之後...不到半年,言猶在耳之餘,西元1939年3月中旬,納粹德國的坦克大軍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一口氣併吞捷克斯洛伐克!
.
可笑的是,氣急敗壞的張伯倫,以正式外交信函來向希特勒與納粹德國政府表達最嚴正的抗議時,納粹德國外交部卻憑藉著『缺乏政治、法律與道德的一切基礎』之理由,拒絕對侵略捷克一事作出任何回應,表明英國的求和價值已經被利用完畢,簡單來說,就是一句:
.
『#誰理你們?』
.
這,就是血淋淋的歷史現場。
.
尾聲:
.
除了『在戰爭與屈辱面前,你選擇了屈辱!可是,屈辱過後,你仍得面對戰爭!』這句警世名言之外,二戰落幕後,邱吉爾再次回憶當年的歷史現場,表明這是一場非必然的戰爭,而且可以提前避免或制止悲劇的發生,但就歸咎於英國人的不明智、大意(麻痺)和好心腸,而讓獨裁者(壞人)重新武裝,釀成無法收拾的大錯。
.
#歷史上的今天 #德國 #英國 #法國 #義大利 #9月
義大利王國 在 J是好玩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Discord頻道: https://discord.gg/E8pxn6n
在Facebook上找到我:https://www.facebook.com/mrjgamer51/
結尾音樂: Defqwop - Heart Afire feat Strix NCS Release
《戰地風雲 1》由 DICE 開發,同樣採用「寒霜(Frostbite)」引擎製作,主題則回歸 20 世紀初期奠定現代戰爭典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玩家將參與包括法國城市突圍巷戰,義大利阿爾卑斯山空曠地形戰,或是阿拉伯的沙漠戰,駕駛坦克、摩托車,雙翼飛機與巨型戰艦來協助戰事進行。
另外希望大家可以多留言,討論我的影片或是給我寶貴的建議!!
感謝大家的支持!
義大利王國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意大利米蘭Milan始建於西元前4世紀,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到西元395年,成為西羅馬帝國的教城。米蘭是中世紀早期義大利境內興起的獨立的城市共和國之一.西元1 158年和1162年在同神聖羅馬帝國的兩次戰爭中,整個米蘭城幾乎全部毀壞,斷垣殘壁,滿目瘡痍。到了14世紀後半葉,米蘭又成了米蘭國的首都。1796年米蘭城被拿破崙佔領,次年被建為米蘭共和國的都城,一直到西元1861年併入義大利王國。米蘭主教座堂Duomo di Milano,坐落於義大利米蘭市中心的大教堂廣場。從始建到建成共花費了六個世紀,是世界第四大教堂, 也是義大利最大的主教座堂。米蘭主教座堂的建造開始與1386年,於1960年最後一扇銅門就位才正式完工。歷經五個多世紀才完工,因此,它的建築風格包含了哥德式,新古典式,和新哥德式又稱巴羅克式。教堂的建築風格十分獨特,上半部分是哥德式的尖塔,據統計共138座,每個尖塔上都有精緻的人物雕刻。最高的尖塔高達108.5米,頂端有一尊4.2米的聖母瑪利亞像,上鍍黃金。下半部分是典型的巴羅克式風格,從上而下滿飾雕塑,極盡繁複精美,是文藝復興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建築物。米蘭大教堂在裝飾及設計方面,顯得相當細膩,極富藝術色彩,整個教堂本身甚至可以說是一個藝術品。雕刻和尖塔是哥特式建築的特點之一,米蘭大教堂可以說是把這個特點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了。外部的扶壁、塔、牆面都是垂直向上的垂直劃分,全部局部和細節頂部為尖頂,整個外形充滿著向天空的升騰感,這些都是哥特式建築的典型外部特徵。教堂內外牆等處均點綴著聖人、聖女雕 像,共有6000多座,僅教堂外就有3159尊之多。
盧加諾是一個藝術和建築的城市,當中亦經常舉辦高水評的藝術展覽,故此吸引不少藝術欣賞者前來。距離盧加諾最近的兩座山 - 聖薩爾瓦多山(Monte San Salvatore)和佈雷山(Monte Brè),均為遊客展開盧加諾城、盧加諾湖和週圍山嶺的絕佳全景觀。從佈雷山向下走,一條路直通佈雷村,這村中心依然保持著典型的提契諾村鎮特色,當中的藝術品更加強那種感覺。由聖薩爾瓦多出發,另一條著名的路徑穿過秀美的卡羅納(Carona)小鎮,最終可到達盧加諾湖的莫爾格(Morcote)。再從該處乘船返回盧加諾,是圓滿的一天旅程。
義大利王國 在 義大利統一薩丁尼亞王國帶領義大利獨立|【小葉談世界史】 的推薦與評價
到了十九世紀中期,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拿破崙帝國時的統一局面,令 義大利 人印象深刻,因此號召 義大利 統一的呼聲日益高漲, 義大利 許多邦國都出現, ... ... <看更多>
義大利王國 在 義大利王國及西班牙國承認偽「滿洲國」,中華民國與大 ... 的推薦與評價
因大德意志國、義大利王國及西班牙國承認偽「滿洲國」,中華民國與大德意志國、義大利王國及西班牙國,斷交77週年紀念日.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