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論壇回顧🔥「世界中的多元漫畫」第四回
◾陳怡靜:「臺灣創作者講臺灣的故事,講出了屬於臺灣的味道,也讓臺灣漫畫真的不一樣了。」
在「漫畫大爆炸:從漫畫實務看博物館的多元可能」論壇中,我們盡可能網羅籌備小隊所關心、也想繼續發展的議題之相關領域人士。論壇共有六個精彩場次,每個場次將分成數次陸續分享,敬請期待!
🔥場次簡介:
「世界中的多元漫畫」討論一個漫畫迷可以走多遠,主持人黃健和與與談者們帶著聽眾們一起看到一個漫畫迷會變成一個漫畫作者、一個出版社的編輯,一個漫畫迷會從臺灣同人場次走出去,走到日本、走到了法國安古蘭漫畫節、走到了義大利波隆那、走到了墨西哥書展、走到了美國的聖地牙哥。本場次展現了不同的創作者在各個地方獲得滋潤,而臺灣的漫畫也跟著如此的情形往下去前進。
------------------------------------
🔥論壇內容
◾關於陳怡靜
陳怡靜,於2002年記者出道,主要是跑教育線,兼漫畫線。現在是獨立撰稿人,主要關注漫畫領域與新銳創作者,同時也是鏡好聽podcast「大人看漫畫」主持人、新活水專欄「睡前翻漫畫」專欄作者。陳怡靜回顧自己2020年最重要的事就是協助漫畫基地策劃《反抗的畫筆──香港反送中運動週年圖像展》,該展覽要回溯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當時陳怡靜前往香港採訪,被連儂牆等運動中的圖像表達深深震撼,發現圖像所扮演的串聯的力量,因此非常希望將那些圖像介紹回臺灣。返臺後寫了許多相關的報導,所幸CCC來邀稿,更進一步促成了這個展覽。
.
◾藉由漫畫接觸到的世界
使她對圖像產生敏銳度的,就是自幼培養起來的漫畫閱讀習慣,甚至說是狂熱也不為過。陳怡靜回憶小時候都是拿手電筒,偷偷躲在被窩裡看漫畫。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父親將陳怡靜小時候珍藏的大然版全套《亂馬1/2》丟掉的那天,但是陳怡靜還是很努力的藏著《灌籃高手》、《芳鄰同盟會》、《聖傳》,保存至今,此外著名的臺灣漫畫──《YOUNG GUNS》、《傾國怨伶》等作品也是陪伴她長大的重要回憶之一。除了熱門日漫、臺漫外,陳怡靜的第一本非亞洲漫畫就是《Mafalda》,從中她培養了對地球的認識、對社會的認識,是生命中極重要的一本漫畫。更有緣的是,陳怡靜在2014年終於在安古蘭漫畫節看到《Mafalda》的原稿,幾乎感動落淚。她也點出安古蘭漫畫節重大的貢獻即是可以看到大量的展覽、原稿,而且整個城市都是漫畫的文化,讓她理解到世界上的漫畫原來這麼多元。18歲那一年,陳怡靜到臺北念書,脫離了從前家中的管制,因此開始大量接觸各式各樣的漫畫。
.
進入社會、乍到新聞業時,陳怡靜原本是一個大眾型、商業型的漫畫記者,會跑漫博會、書展,問些一般大眾會感興趣的問題,諸如:今天有多少漫畫迷衝進來、哪本書賣得特別好。新聞一路跑下來,陳怡靜回顧道,2004年開始跑出版路線,當時的市場仍舊是日本漫畫的天下,《Keroro軍曹》紅遍臺灣大街小巷。同時她也開始觀察這些市場上流行的東西如何在「地下社會」運作,因此開始跑CWT、FF等同人場,正巧碰上《義呆利》所捲起的國家擬人風潮。但於2009年轉換跑道至《自由時報》後,當時的副總編輯藍祖蔚強調要看到臺灣自己的東西,陳怡靜才終於可以放膽寫臺漫,也開始大量接觸臺漫,報導了《CCC創作集》的起始以及林政德遲了11年的《YOUNG GUNS》完結篇。許多人會問她,一個記者,為什麼想傳播臺漫?除了從小到大對臺漫的愛以外,陳怡靜更強調因為想說臺灣的故事,她相信臺灣的創作者都有自己想說的事。
.
◾臺灣漫畫的觀察
離開記者工作崗位後,陳怡靜更投入臺漫相關產業,並持續關注相關創作者。她曾協助王小棣進行「漫畫植劇場」的企劃,將八本劇本改編為漫畫作品。從近年來金漫獎的得主來看,陳怡靜提醒道,現在臺漫真的和我們想像的不一樣了,例如2019年金漫獎星期一回收日的《粉紅緞帶》以百合漫畫之姿拿下年度漫畫大獎。2020年,她想向大家推薦的兩部漫畫:常勝的《閻鐵花》及漢寶包的《雲之獸:來自遠古的守護者》。此外,許多漫畫線上平台也成為臺漫的另一個舞台,陳怡靜大推CCC創作集數位平台的《殤否》及GO原漫基地的《無價之畫:巴黎的追光少年》與《獅子藏匿的書屋》。另外,臺漫累積了一定的實力,甚至開始被搬上影視舞台了,除了2019年改編成電視劇的《用九柑仔店》,2020年《神之鄉》也在桃園大溪開拍。臺灣創作者講臺灣的故事,講出了屬於臺灣的味道,也讓臺灣漫畫真的不一樣了。
.
最後,陳怡靜自問什麼叫做臺灣漫畫?對她來說,就是臺灣人畫的漫畫以及畫臺灣的漫畫。她認為所有漫畫都奠基於一個地方的文化、鄉土,如果你現在問陳怡靜臺灣漫畫和香港漫畫未來會有什麼不同,就是自由。她更提醒當今的臺灣漫畫讀者,這兩年大眾與小眾的分野越來越小,不能被出版社控制我們的閱讀口味,應該自己去尋找自己心之所向,而出版社也將發展出各自的個性。
.
🎉🎉謝謝陳怡靜,漫畫不僅讓我們看到世界,也讓世界看到臺灣。
#漫畫論壇 #世界中的漫畫
「義 呆 利 漫畫線上看」的推薦目錄:
義 呆 利 漫畫線上看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青少年與兒童憂鬱症,該如何幫助憂鬱症的孩子?】早上8點多,兒子傳來一封簡訊:「媽媽,我撐不下去了,太痛苦了。我要走了,妳還有爸爸和妹妹,沒有我妳也能走下去。不要試圖打電話找我,我不會接的。」
怎麼會這樣?
是什麼事情讓我的孩子痛苦到活不下去?
「我什麼都不要,我只要孩子活著。」
當天晚上,我帶著暴瘦5公斤、兩手臂布滿無數割痕的兒子前往林醫師的門診。念護理科的兒子其實不願去,因為他認為沒有用。
一到診間,林醫師開頭的兩句話就讓他感受到醫師理解他的痛苦,這是他唯一的希望,他也因此同意接受治療與接下來的諮商輔導。
密集治療期間,我每天都陪他一起度過。看他從了無生趣、焦躁、煩悶、無奈接受、夜裡哭泣、憎恨、生氣到釋懷、感謝父母給他的愛、體認到別人對他的付出不是理所當然,最後對未來燃起鬥志。走到這裡我才知道,老天爺還我一個比以前更懂事的孩子,我的孩子過關了。
自從孩子發病後,我不斷問自己,為什麼會發病?遇到了什麼事?何時開始的?我哪裡做錯了?發病後該如何和孩子談話?[1]
■很多「青少年與兒童憂鬱症」的發生,就像小玲...
小玲在小學五年級的時候,開始經常抱怨,無論怎麼努力,她都彈不好鋼琴,作不好功課,亂發脾氣、功課變差、不想上學或上課上到中途,會當堂哭泣要回家,父母對小玲如此天壤之別的改變相當錯愕,有時反而更嚴格的要求她,把她當作不懂事的孩子,有時把她當作進入青春期階段反叛的孩子,但這些似乎都沒有幫助。偏偏小玲之前是個品學兼優、人見人愛的孩子,用功、聽話、守規矩、自律。
小玲看到醫師時,已經休息兩週沒有上學了,母親形容她在家的生活,除了胃口不好,經常抱怨無聊心煩,作息不定外,實在看不出她到底怎麼了。
兒童有時無法直接地描述自己心情,當他們在情緒低潮時,表現的行為有時似乎不一定與情緒的低落相關,然而他們不適應的行為,強烈的情緒反應或整理行為的改變,常常是憂鬱症的徵候。
■「青少年與兒童憂鬱症」
「兒童憂鬱症」並不像大人一樣會呈現憂慮、失眠等明顯症狀,但最明顯的特徵是「活動力突然遲鈍」,例如,有一天突然坐著發呆,不再看漫畫和電視,有時會突然哭起來。
「兒童憂鬱症」並非孩子個人的缺點或任何個性上的弱點,而是一種腦部或者精神上的疾病,影響著兒童的感受、思考與行為。
兒童的憂鬱症不像大人有明顯的症狀指標。加上這時候的孩子,感情尚未成熟,情緒表達能力不夠,很容易會因「假性症狀」而被大人以為「只是偷懶罷了」。
而最明顯的症狀是活動力突然減弱,不再愛看電視或熱衷喜歡的遊戲,甚至會突然不安而哭了起來。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罹患憂鬱症的兒童多半不會自動好起來,情緒的低潮更可能演變至影響較嚴重的憂鬱症[2]。
■如何知道孩子得了憂鬱症?
青少年憂鬱症症狀有時和叛逆期的行為表現很像,因此容易被忽略,如果孩子出現以下情形,建議多關心孩子的狀況,並在必要時積極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
1.「長時間心情不好」
負面的情緒持續好幾天都沒有改善,或是情緒起伏很大、易怒、經常哭。
2.「對事物失去興趣」
開始對以前喜歡的活動、食物等失去興趣,完全提不起勁。
3.「暴飲暴食或不吃東西」
憂鬱症有時會伴隨著暴食症及厭食症,導致孩子體重突然劇烈增加或減少。
4.「失眠或嗜睡」
壓力及情緒的影響,會使孩子開始出現失眠或嗜睡的症狀。
5.「有自殺的念頭」
青春期的孩子可能不常對家人吐露心事,但如果曾經提過自殺相關的議題,要特別留意。
除了上述的5個情況之外,只要孩子出現異常情形,都要記得多關心孩子的狀況,多一點的耐心與關心都可能成為孩子的助力。
■如何幫助憂鬱症的孩子?憂鬱症陪伴者的3大原則
1.正視孩子病情,勇敢面對憂鬱症療程
首先要了解憂鬱症是一種生理疾病,一定要醫院接受醫師的診斷,遵循醫生的指示服用藥物、接受治療才能痊癒,不能因為在意社會觀感,或是害怕孩子過度依賴藥物等理由而延遲就醫。
2.先顧好自身的情緒
陪伴憂鬱症患者需要很多的耐心和時間,長時間的陪伴容易讓人疲乏,甚至產生逃避、抱怨的情緒,建議父母在情緒疲乏的時候適當休息,給自己消化情緒的時間,避免將自身情緒投射在孩子身上,必要的時候,父母也可以尋求心理醫師的協助。
3.一起尋找抵抗憂鬱的方法
除了花時間多了解孩子的想法之外,也可以多安排有趣的活動,挖掘孩子的興趣,在生活中尋找能讓孩子快樂起來的方法,遠離憂鬱的情緒[3]。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研究顯示,未接受治療或者延遲治療,不僅僅對憂鬱症症狀的復原有影響,對兒童自我價值與人格發展也常造成損害,為避免惡性循環,只要一發現孩子的舉止有點奇怪或異常,一定要儘早請教有經驗的專業醫師,以免發現太晚,延誤治療[2]。
■更多的憂鬱症問題需要大家一起來關心與協助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張家銘醫師以木樓合唱團演出歌曲「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的一段值得令人反思的歌詞「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你將如何度過此生」為例,說明人生短暫,許多青少年在不知道人生的意義為何前就提早結束了生命,需要大家一起來協助守護。並說明因為青少年憂鬱症大多不會告訴師長,最能協助他們的是同儕朋友。
青少年若能自我覺察情緒問題,並學習作類似「Over Blue」一樣的同儕支持者,懂得傾聽、陪伴、支持,甚至轉介,將能夠協助化解青少年憂鬱與自殺問題。Over Blue「跨越憂鬱」分享他們陪伴憂鬱症患者的經驗,說明陪伴者也需要被支持與陪伴。就像「Stand by Me」的歌詞,因為他感覺到有人「站在我這邊」,他就不會害怕,他就不會孤單。張家銘理事長提醒大家COVID-19疫情後的世界改變,更多的憂鬱症問題需要大家一起來關心與協助[4]。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良醫健康網)早上8點,憂鬱症兒子傳來一封簡訊:「媽媽,我撐不下去了,我要走了」:https://bit.ly/3gsq6uC
∎[2]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憂鬱症簡介 > 兒童憂鬱症 > 忘記微笑的心靈」:https://bit.ly/3angbT9
∎[3] ( 台灣TMS整合治療聯盟)「青少年憂鬱症|遵守3大原則,陪伴孩子走出青春期憂鬱症」:https://bit.ly/2OcGC5W
∎[4]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關懷憂鬱症音樂會-青春不憂鬱:Z世代的情緒風暴」:https://bit.ly/2QcgyJu
➤➤照片
∎[1]
∎(早安健康)「憂鬱症只是因為「想太多嗎?」醫生說:真的不是!」:https://bit.ly/3n4LDdX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精神疾病 #青少年與兒童憂鬱症 #憂鬱症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衛生福利部 /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