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星期五 絕對音樂】
「人在順遂的時候,更容易忘了自己,
忘了可能的困難、忘了應有的勤奮、忘了該有的尊重、忘了衷心的感激…」
SO~~順境其實才是老天爺給一個人最大的考驗。
如果你愛生命,就該不怕去體會去嚐試!
下午4:00-6:00
「絕對音樂」~~ON AIR))))))
把耳朵借給我,
芳翎和你/妳分享~~
趕快下載南投廣播的APP,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列!
*************************
《劈劈剝剝蔥油餅 迸出爸媽的愛戀》
我試試麵糰的乾濕度。
從盆子裡掏出半巴掌大小的麵糰,於手掌心裡握握捏捏。
稍嫌稀了些,放回麵糰再添麵粉。左手支著鐵盆、右手五指扒開,在一盆半乾麵糊裡上下搓揉著,像練指力一般。
麵糰,在指間出現揉勁感了,彷彿黏土可以形塑成任何姿態。
我把麵糰攤在麵板上,拿起擀麵棍,兩手橫滾輕壓,攤平麵糰,成圓形狀,左手指尖輕握麵糰邊緣、右手有韻律地壓麵糰,壓一會,旋轉一下,壓一會,再旋轉一下,麵糰漸漸壓成扁平、方塊狀。
我用右手大拇指、食指、中指,捏起一小搓鹽,均勻撒在扁平如燒餅形狀的麵糰上,再掏一小湯匙的豬油,從扁平的麵糰一端抹向另一端。抓一小把蔥花,天女散花般撒在抹了鹽、抹了油的麵糰上。
然後對摺扁平的麵糰,再用擀麵棍壓平。接著重複一次剛才的動作,撒鹽、抹油、撒蔥花。再對摺一次,再重複一遍。
鹽要少得恰到好處、油多一些下鍋後才有爆香味、蔥花多無妨,除非吃的人挑剔蔥花。
我做了三道工序的蔥油餅。
細細咀嚼,蔥花活過的痕跡
若只有一道程序,到底叫不叫蔥油餅?這是有爭議的,因為在我們老家,兄弟妹吃慣的蔥油餅至少也要兩道工序,嚼起來方有層次感。我更偏愛三道工序,麵糰經過三層擠壓後,層次間往往有間隙,蔥花在間隙裡有被熱油煎熬的喘息空間,保留了嫩綠的可能,因而在我們嘴裡被咀嚼時,依舊能吃到蔥花曾經在土地上、在陽光下、在水脈間存活的清脆記憶。
更高明的蔥油餅,有時會摺疊擠壓到四、五道工序,但那通常要用更多的油,乃至於接近油炸境界,而非煎餅檔次,並不是我們一般家庭的廚房設備所能掌握。
我把經過三道工序的麵糰,一個接一個揉好。算一算十個了。我和母親說,不要一下子做這麼多,放在冰箱裡很容易就忘了。好幾次清理冰箱冷凍庫時,還翻出好幾塊不知何時凍在那的麵糰。
母親笑說:「吃不完,反正放在冷凍櫃裡也不會壞,總比之前在你們家幫忙的阿姨,把整個麵糰放進油鍋裡炸,炸了老半天,還打電話問我,『奶奶,怎麼都黑糊糊的了,裡面還是生的?』那樣好吧!」
母親笑瞇瞇,我跟著笑了。
是啊,當時幫忙的阿姨,還以為那是炸銀絲捲吶!
我們四兄妹,都是麵食族。
麵食世界,媽媽巧手秀本領
早期眷村生活的遺緒,家家配一些麵粉,老爸可以做饅頭、煎蔥油餅、包水餃、下麵疙瘩。老媽是從小吃米飯長大的客家女,嫁夫從夫,一雙巧手,跟著在饅頭、水餃、蔥油餅、餛飩的麵食世界裡,打滾出一套持家本領。直到現在當了祖母,升格為奶奶、外婆,還不時頂著手肘肌腱炎的疼痛,為孫子女製作一包包的餛飩、一粒粒的蔥油餅麵糰,只因為,當她看到孫女嘴巴塞得鼓鼓漲漲時,心中就有一份自得,「怎樣!奶奶我,還是很不錯吧!」
是啊!我老媽當然是很不錯的,不錯到,像我們家的神、我們家的隱形支柱。
她十八歲嫁給大他十二歲的外省兵,一個不會台語、客語的大兵。多年後,老媽一邊帶我溫習如何揉麵、如何壓麵糰,一邊有點不好意思地回想,「啊,你老爸那時真的很帥啊!」
老爸當時算部隊裡的知青,常負責採買文具,老媽十八姑娘一朵花,在親戚開的玩具店、撞球間兩頭忙,老爸鎖定了老媽,沒事就往這兩個地方跑,跑啊跑的、轉啊轉的,便跑出了一段愛情的開端,轉出了此後兩人際遇的天注定。沒有那時候的兩人看對眼、沒有兩人不顧族群差異,一頭鑽進愛情婚姻的豪邁之氣,也就沒有我、沒有我自己的愛戀故事、沒有我女兒,一個愛吃奶奶蔥油餅、小餛飩的新台北女孩往後種種了。
熱油冷麵,憶起相遇與相愛
很多年後,我從冰箱裡,拿出一塊冰凍的麵糰,解凍,然後用擀麵棍慢慢壓平、下油、溫熱,把一張餅輕輕滑下鍋底,聽到熱油輕觸冰涼麵餅時劈劈剝剝的聲音,就會想到老爸老媽當年初相遇、初相識、初相戀時,種種可以想見的愛戀可能。
老爸有煎一張蔥油餅給老媽吃嗎?在寒冬冷冷的北台灣,老爸有煮一碗牛肉麵給老媽嗎?老爸有一邊包著水餃、餛飩,一邊和年輕的老媽,說著他的故鄉、他流亡不同省分的故事嗎?老媽一開始習慣這樣的伙食嗎?
很多客家人是不碰牛肉的,世代務農,牛是親人的一部分,人與牛之間有深深的感情。
客家人以米食見長,麵食這玩意,新鮮有餘,當成主食,又當是另一番生活習慣的大調適了。
十八歲的客家女孩,望著大他十二歲、長相清秀的外省大兵,帶著一點點她需要認真傾聽才能字字聽懂的口音,緩緩地說著關於他對她的愛戀。那是那個大時代裡,很平凡、很卑微的一對戀人,是很普通、很平凡的一段愛戀故事。
她,應該知道,這將是一場家庭革命;她應該知道,她將有一段漫長的不安定歲月,跟著一群那年輕大兵的同儕們,在不斷移防的歲月裡,為自己選擇的男人,選擇為愛遊牧的新生活。
但她大概還不知道,她以後會學著做蔥油餅、餛飩、水餃、牛肉麵、饅頭包子和麵疙瘩。
她一定不知道,她有了三男一女。後來,添了兩位媳婦、一位女婿。再後來,有了三個孫子孫女,過年時圍著她與當年牽手的老伴,嚷著爺爺、叫著奶奶。
她當時一定不會知道,他的長子,後來常帶著她孫女,回家吃她做的蔥油餅、喝她煮的餛飩湯,邊吃喝,邊討奶奶歡喜地說,「我最愛奶奶做的餛飩和蔥油餅了。」她笑瞇瞇地、靦腆地望著我。我知道,她一定會不顧手肘的肌腱炎,繼續做蔥油餅、做餛飩,給她心疼的小孫女。
靜靜聆聽,老媽長情的叮嚀
多年後,當我已經度過那些年少年輕的寒暑假,為弟妹調麵粉、下麵疙瘩、做蔥油餅的歲月後,突然,又想動手再試試自己的麵食手藝時,我打電話問老媽,她在電話那端娓娓道來所有她想交代的細節。她老了,重複的話語很多,但我靜靜聽著。
我靜靜聽著。小時候的竹籬笆下,幾朵不知名的小花,風,吹過樹梢、吹進窗內。老媽洗滌床單,陽光下水花泡沫流瀉一地;老爸發了薪,買了些牛肉;我們雀躍著,已經聞到好久沒吃的牛肉麵。老媽要我們兄弟扛著水桶和一袋糯米,雖然心不甘情不願,但知道可以吃到年糕、發糕。爸媽拜完天公、祭完祖先,我們幾個小鬼瞪著那隻熟透的全雞,心裡想著晚上的白斬雞塊。歲月悠悠,白雲飄飄,我靜靜聽著。
啊!我靜靜聽著,母親在電話那一端,碎碎交代蔥油餅的每一道細節。
我仍是她眼裡長不大的長子,這麼多年過去了,她還是待我如她當年一手帶大的娃兒,細細的、不放心的,即使我都這麼大、這麼老了。電話那頭,她還在交代從麵粉、麵糰、起鍋、下油到蔥油餅成形入味的細節,我靜靜聽著。
我的蔥油餅,以後會教給女兒,我要讓她知道,奶奶和爺爺,是如何在漫漫人海中,一路走來,而後,有我、有她、有一張又一張的蔥油餅。
(文章來源: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9516/2193703)
***************************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3萬的網紅蒟蒻講幹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特別聲明 本人並未向影片裡所推廣之店家收取任何費用 也並無投資影片裡的任何店家 單純只是想為這塊土地盡一份心力 以上 巨鮮燒烤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336839306368364/posts/4797469596971957/?d=n 基隆 1. 那間日食屋 基...
老向的店麵疙瘩 在 自助旅行達人密技大公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自助旅行前必學的課題 #必看
#煮菜 #洗衣 #上廁所 #收拾 #資源回收 #養成好的生活習慣
#有空還可以學語言學攝影插畫
#可以上網登記捐口罩喔!詳情請詳閱疾管局公告
#以下攻略在台灣輕旅行也適用
#恭喜台灣控制住疫情了🎉
#口罩相關的防疫教學還沒畫完
#下回預告:實用旅遊中的生活技能第二回:看地圖看路、溝通、費用計算、看天氣
雖然台灣的疫情暫時受到很好的控制了,但是大家千萬不要鬆懈,以免前功盡棄,在第一線打拼的防疫消警醫護檢驗人員、各種國家隊們辛苦了💪🏻感謝他們付出,我們才能安心的在這片土地上生活、工作甚至偶爾出去走👩🏼⚕️❤️感謝這些英雄們
雖然我們很有可能等到明年、後年才有可能比較安心的出國,但是在這之前,除了「暫時不要查旅行✈️資料以免手滑跑去買機票以外」
你還可以做很多除了待在家耍廢以外的事情,以下列幾種你平時沒空學但是對你的生活跟自助旅行(尤其是獨旅)來說可能很重要的技能,希望大家花時間學學
因為我常常在旅行中遇到很多生活白癡、什麼都要靠旅伴或是生活習慣很差的旅伴,造成別人不少困擾,希望大家千萬不要變成別人的「雷旅伴」🤦🏼♀️🤦🏼♀️🤦🏼♀️
不要最後怪別人受不了丟包你...
《自助旅行必學技能》
除了查旅遊資料以外、應對各種旅行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你還要會...
#煮菜👩🏼🍳👨🏼🍳👩🏻🍳👨🏻🍳
在國外尤其是非亞洲區的國家,你可能會吃不習慣,又一直只有吃各種麵包酒類、甜點、肉食、炸物速食...等,不用幾天就讓你多3-5kg,外加便秘+營養超失衡身體狀況變差容易感冒,而且外面餐廳一餐都很貴(臺幣300-500起跳)又不一定吃的習慣,所以學會自己做菜不但可以省一大堆旅費還可以吃的更營養更健康,不容易因為免疫力下降容易嘴破感冒。
除了要學會洗菜、切菜、洗碗洗鍋子、煮水、煮麵、煮飯、用微波爐(勿放金屬、蛋進去拜託)還要學習簡單的煎炒煮蒸炸烤。
蛤🤔以上這些你都不會?
不會的話去問任何會的人
你爸👨🏻你媽🧑🏻你兄弟姊妹阿姨叔叔朋友鄰居阿貓阿狗😂😂😂
還是不會的話,再上YouTube 看教學👀看書看文章學也行...記得把它搞懂喔...
🥬🌶🥕🥦歐洲常見蔬菜:
馬鈴薯、茄子、辣椒、綠花椰菜、胡蘿蔔、洋蔥、番茄、蒜頭、小黃瓜、生菜、大蔥、南瓜、玉米、洋菇...(偶爾會看到薑、地瓜)
其他蔬菜可能要去亞超買...
🍳我在外旅行常做的料理🍱
義大利麵、蒜頭雞湯、煎魚或魚湯、蒜炒綠花椰菜、胡蘿蔔炒蛋、歐式炒蛋、水煮南瓜、馬鈴薯麵疙瘩、馬鈴薯燉牛肉、起司焗烤馬鈴薯、牛排、洋菇濃湯、地瓜稀飯、蒸地瓜、水煮蛋或煎蛋、雞湯、歐式燉飯、什錦火鍋甚至麻辣鍋、三明治、沙拉拼盤、茄子可以配泰式咖喱醬...
🔥歐洲瓦斯爐用法🔥
Step1:先把要開的爐子,開瓦斯的旋鈕順時針旋轉到大火的位置
⚠️別開錯爐子⚠️
Step2:使用瓦斯點火槍、火柴點著火後,移到瓦斯爐上就可以把爐子裡的火點著了
(火柴有時候超級難點...畫10分鐘才點著😂)
Step3:使用完後一定要確認每個爐子都有把開瓦斯的旋鈕歸零
☕️摩卡壺用法☕️
Step 1:使用摩卡壺專用咖啡粉
(推薦一下金杯咖啡的還不錯)
Step 2:在下壺注入水,不要超過下壺裡面螺絲的高度
Step3:在金屬濾網(粉槽)中放入咖啡粉,利用量匙以輕拍方式將咖啡粉壓實一點。
Step4:將粉槽裝設在下壺上,再將上壺旋緊。
Step5:在開蓋狀態下,開小火加熱(火不要太大超過壺底長度)
Step6:待熱水沸騰開始萃取咖啡時,便關火。(就是看到像冒岩漿的感覺,突然從洞口慢慢跑上來)之後盡快將咖啡倒入杯中。
☕️有些比較高級的飯店或住宿,是使用膠囊咖啡機,你也可以在台灣學一下怎麼用
⚠️不要帶旅行變壓器出門⚠️
⚠️不要帶電湯匙去用⚠️
⚠️單一電壓電器比較不會壞⚠️
這幾個超危險,很常燒掉、有火花、最後跳電甚至房子燒起來,我朋友不聽我的勸硬要帶,下場超慘,插座冒火花+電器報銷
⚠️看過來,這個必帶⚠️
手動榨汁機👍🏻👍🏻👍🏻
歐洲很多國家的現榨果汁都非常非常的貴(一杯3-10€)
超市其實也有賣便宜的一大瓶2€的果汁,但你如果對他的內容物沒信心,比較偏向喝現做喝得到纖維的果汁,推薦你還是自己帶個輕便的手動榨汁機去做飲料,既營養又好喝😋😋😋
✏️溫馨提示:
-歐洲的義大利麵通常有分幾號的麵條,最常用的是四號麵。
-如果要用高湯做湯底,建議使用鋁箔包裝的液體湯底
-義大利麵醬不要選粉狀的超噁
-超市買水果比較不易踩雷
-長得像高麗菜的菜有可能是做生菜沙拉的那種微苦煮不爛的菜,除非你是在亞洲超市買的才有可能是真的高麗菜
-建議帶瓶小的醬油出門
-不要用手去抓麵包、蔬果類,要戴塑膠手套,超市買的水果有時候要自助稱重貼標籤。拿麵包要用夾子不要用手。
#洗衣⚠️必看
如果你在歐美各國旅行,就會發現他們洗烘衣的價錢💸超級昂貴💸整個旅行20-90幾天,每天都洗會破產😢😢😢
提供給各位一些實用小建議㊙️
✅可帶一個旅行掛衣繩、夾子
✅洗衣皂切很小塊帶出門
✅洗完擰乾後用浴巾包著你的衣服,然後在上面踩踏把它用乾,這樣會比較快乾喔!
✅建議帶快乾的衣服褲子出門,才不用擔心衣服不乾的問題
🈲⚠️阿捏母湯⚠️🈲
以下行為超不ok,千萬不要在歐洲這樣做,輕者把別人嚇壞,重者會觸犯當地法律😨😨😨
❌把內衣褲私人衣物晾在窗台
(這個在歐洲超NG會嚇死人,有些地方甚至會觸犯當地法律)
❌要曬的衣物丟在暖氣出風口
❌買洗衣粉結果只用塑膠袋原包裝去裝他(會弄的包裡到處都是喔...建議用可密封的很好的容器袋子裝它)
❌帶washwow之類的洗衣蛋,洗完還是要稍微手洗擰乾,不如不要帶...
⭕️問房東、旅館老闆哪裡可曬衣服(通常有曬衣區)
⭕️可以用洗衣片,輕便好收納又不會弄髒包包、行李箱
(今年旅遊講座的贈品喔)
⭕️冷天手洗衣服可以戴個橡膠手套比較不冷
(投幣式洗烘衣機:2-5€/次,烘乾也差不多這個價錢)
(東南亞/南亞有時候連衣服送洗都很便宜,可以不用自己洗得這麼辛苦,我都只沖我的沙灘鞋/潛水襪和裝備,其他送洗)
#上廁所🚾
你可能會想說酥酥瘋了,連上廁所也要教😂🤣🤣🤣
但是我真的有遇過蠻多歐洲廁所不會上的人😅
🚻如果你不知道哪個是男廁女廁,可以查一下上面寫的字、用問的、看其他人怎麼上廁所,有些國家男廁沒有小便斗
🚮衛生紙請丟進馬桶內(歐美紐澳等國家都可以丟,台灣大部分不行😂)
衛生棉、濕紙巾🧻、衛生棉、各種垃圾都是不能丟進去馬桶的
🈲🆖之前出去的某位旅伴居然因為她去廁所時,整卷衛生紙掉下來,結果她就把整卷衛生紙+裡面的紙板想丟進馬桶沖掉...
拜託不要這樣好嗎🙄你可以丟垃圾桶謝謝...
⚠️建議自備衛生紙去旅行,因為國外可能大缺貨,你萬一沒買到或是住宿方沒提供就會哭死
🆓免費廁所去哪找:
火車上、某些休息站、博物館內、部分餐廳酒吧(沒有全部喔,最好先開口問)、路上免費公用廁所(法國像鐵盒的公廁、荷蘭的男性小便斗...等)、你住的旅館民宿內、部分麥當勞、部分旅客中心、某些好一點的長途巴士站旁也會設免費洗手間
✅費用:0.1-9€
(威尼斯是土匪價)
通常要自備零錢💶
✅建議住宿找有2間以上的廁所的地方,尤其是四、五個人都要搶廁所+洗澡時會很累(別人上完大的,完全不想進去使用它)
✏️Airbnb廁所寫1.5間,表示除了有衛浴設備的地方有馬桶外,他們還有另外一個廁所)
❎把衛生棉、濕紙巾、垃圾丟進去
❎使用完廁所、浴室,弄得超級濕超級髒、地板超級濕、地上都是你的沐浴洗髮乳、頭髮,請尊重他人他感受,使用完請打掃
(之前跟旅伴溝通過還是一樣,超崩潰...只好默默忍耐😢)
❎男生請❗️坐著上廁所❗️
德國🇩🇪沒有立式小便斗,男生也都被要求要坐著上廁所,因為德國人有潔癖,你尿的到處都是他會氣到爆炸,母湯站著上喔!
❎隨地大小便...郊區草叢找不到廁所可以這樣但在市區請不要這樣
⚠️有遇過房間內的廁所浴室!居然沒有門!而且還說奧地利總理有去開會過的小王子飯店,害我覺得,上個廁所壓力好大喔!
⚠️有些住宿房間、浴室,真的只有門....簾😂建議問清楚,不然男女生一起住時略尷尬,我們在葡萄牙睡到一半門...簾還掉下來...嚇死我了🤣🤣🤣
#資源回收、處理廚餘
#環保♻️愛地球
歐洲國家幾乎都有規定很嚴格的垃圾分類法,通常分成一般垃圾、廚餘、塑膠垃圾、玻璃瓶、紙類、金屬鐵鋁罐類...
有時候丟錯還會被房東唸或是罰一大筆錢,後果很嚴重的說,害我只好一個一個盯每位旅伴有沒有丟錯,丟錯就準備被我罵了
✏️德國超市很多都有一台回收機台,可以把保特瓶、酒瓶等可以回收的東西丟進去,之後打印一張和所有空瓶費的票卷可折抵消費(捷克有時候也看得到回收機台,其他國家沒認真看)
⚠️廚餘類的垃圾要集中在一起用塑膠袋綁好,以免發臭
⚠️建議大家自己帶木筷、水壺、矽膠餐盒出門,環保又衛生
#收拾行李🧳
我們在收拾的時候除了我之前分享超輕量4.5公斤行李打包術以外,還有哪些不錯用的打包法
(含行李箱打包法)
✅把各種衣服、圍巾捲起來用橡皮筋綑好放行李箱(不會皺
✅帶幾個旅行真空壓縮袋、手汞抽氣的也可以,如果要避免蟲蟲危機,建議把大部分東西都放進去「密封起來」!
上鎖的行李箱蟲蟲還是爬的進去
✅易碎易壞的紀念品可以用衣服包著,然後放進大塑膠袋,四周在用衣服包裹它,我帶酒回台灣這麼多次,從沒有破過👍🏻
✅折疊矽膠腕超好用,可煮麵煮飯煮湯,裝零食、裝湯不外漏,還可以放易碎易壞品的紀念品進去,防撞壞👍🏻👍🏻👍🏻
✅要買畫回去建議帶一個超過四開的厚西卡紙去卷一卷裝回家
✅相機帶、單肩背包可以買一個氣墊背帶減輕對人體的傷害
✅行李箱要上下樓梯,硬搬很傷身,建議兩人一起抬上抬下比較不容易受傷,我自己搬的時候還會帶護腕,先用膝蓋把行李箱頂上去再往上搬,改天示範。
✅儘量不要彎腰搬重物。
✅在背包肩帶處外掛一個(綁一個)儲物袋很好用,可以放手機、快乾涼感毛巾、交通卡等等
✅帶一點痠痛藥膏、薄的護具出門,如果你容易腳扭傷、腳底筋膜炎的話最好還是帶一下,不過有可能跟你鞋子比較有關係,可以的話建議在當地重買一雙
✅腰坐久容易酸的朋友可以帶一個很便宜又輕的兒童用的記憶坐墊,行李塞不下還可以丟在當地給其他人使用。
⚠️⚠️⚠️有些長途巴士或景點會要求你稍大的背包或任何的行李箱都要行李放置區、寄放區,記得提前把裡面的貴重物拿起來喔
#養成好的生活習慣(旅行應用篇🧹🧺
✅進房間東西不要亂扔,可以的話儘量把所有東西都還是放在行李箱內、行李箱旁要用再拿,可以節省很多收拾行李的時間,也不會亂丟造成旅伴困擾
✅公共區域使用完會自己收拾乾淨
✅自己需要的東西儘量自己帶
✅拍完的照片當天上傳給旅伴
✅建議用自己的手機、相機請別人幫你拍照
✅跟別人借東西不要弄壞、不還他,或是用到都沒了才還他(常常借旅伴東西最後都只有空瓶子、沒電的行動電源還回來)
✅費用最好算清楚避免誤會
✅不要嫌東嫌西,愛抱怨
✅東西儘量自己顧、自己提
✅路自己問、用比手畫腳、用手機翻譯來溝通,不要太麻煩人
✅儘量準時、有時候要適度地體諒旅伴
✅跟旅伴討論洗澡順序、睡覺床位
你可能覺得,可惡酥酥居然發廢文騙我進來看😂😂😂
但是我覺得你如果可以做到以上這幾點,表示你真的是一個很合格的旅行家。因為我看過太多的人把旅伴當保姆,什麼都要「靠旅伴」
學習做個成熟可靠大家都喜歡跟妳出門的旅伴不是很好嗎?
雖然我們不能出國,但是可以在有空的時候去培養這些旅遊時的必備技能,說不定以後就可以用得上了,而且平時生活中也用的到,不是一舉兩得嗎?願全世界的疫情可以趕快結束,大家可以安心出國玩👏🏻
今年、明年儘量都先在台灣玩吧,順便振興台灣經濟,愛台灣❤️
因為最近在幫忙翻譯、團練、美工的事情,才這麼晚發文不好意思
以後會儘量早點發文,非常抱歉
有問題再問我吧!愛你們喔🥰❤️
老向的店麵疙瘩 在 林凱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唸書時期,有五年青春歲月在木柵成長,表演學校長大的孩子,感性面通常較理性面多一些,對於生活中人事物的覺察及感受能再深入一點,特別是「吃」,在青澀階段腦海記憶中的畫面,通常都是美妙喜悅的
畢業後就沒有什麼正當理常往木柵方向去了,當年在木柵、萬芳、景美一帶,都是我們這些小蘿蔔頭的出沒打混地帶,文山區就像是北市後花園,完全不熱鬧不時髦,但是既安逸又平靜
在木柵路三段一帶,小時候我們就定義它是鬧區,因為有好樂迪和麥當勞😆還有各式小吃店,這次再來,已經脫胎換骨大不相同,高樓、文青餐廳、咖啡店、速食店林立,與部分老店家比鄰,頗有時代交錯的層次感,當然包含那間還在的好樂迪...
這回赴約辦事,趁空就來舊地重遊,回憶我那美好的青春年少食光,水煎包、紅麵線、麵疙瘩、涼麵、麻油雞都是口袋名單,但是店家有的公休,有的已經不賣了,於是腦中就浮現了唸書時認為的高級消費店家三老村,小時候都對著在櫥櫃裡發亮的滷水打量再三,如今看價格其實是很合理的,哈哈
老店賣的是東北小吃,山東燒雞、五香醬肉、各式滷味玲琅滿目,都是店內招牌,水餃、打滷麵、熗鍋麵、雜醬麵、炒飯份量及風味皆足,也都很受歡迎,索性點了燒雞、炒飯和青菜蛋花湯,一人沈浸在酸辣鹹香的大叔回憶世界中👨🏻⋯⋯望向窗外,正好見母校老師從對街騎樓走過,歲月在外表留下明顯痕跡,沒有上前打擾,只是邊吃邊笑了,這情境就是最真實的生活過程與樣貌
#凱鈞有食力 #日子
老向的店麵疙瘩 在 蒟蒻講幹話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特別聲明
本人並未向影片裡所推廣之店家收取任何費用
也並無投資影片裡的任何店家
單純只是想為這塊土地盡一份心力
以上
巨鮮燒烤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336839306368364/posts/4797469596971957/?d=n
基隆
1. 那間日食屋 基隆市仁愛區精一路9-5號
台北
1. Blind Pig by RD 台北市大安區文昌街241號2樓
2. 牛驛館 台北市中山區八德路二段284號
3. 肯恩廚房 台北市信義路二段 198巷6號
4. 龍門客棧餃子館瑞安店 台北市大安區瑞安街85號
5. 讓我想享 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4段52巷8號
6. 英布蕾英式捲餅館 台北市中山區長春路370號一樓
7. 小七清粥小菜 台北市南港區南港路一段82號
8. Rabbit Foot 台北市大同區民權西路231號
9. 素匯雅集 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四段55巷3弄10號
10. 我老婆要吃加熱滷味 台北市中山北路七段81巷30-11號
11. 温德德式烘焙餐館
台北市士林區德行西路5號(天母店)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260巷28號(大安店
12. 元氣廣式腸粉 台北市長春路299號
新北
1. 花開早午餐 新北市淡水區濱海路一段306巷9弄29號
2. 岳母海鮮麵疙瘩 新莊區思源路197號1樓
3. 一尾拉麵 新北市新莊區福樂街60號一樓
4. 洪爺麻辣鴛鴦鍋板橋店 新北巿板橋區雙十路二段65號
5. 饃飯生 新北市三重區文化北路154號
6. 健康美學樂活廚房林口店 新北市林口區仁愛路二段315號1樓
桃園
1. 品味小吃店 中壢區延平路203號1樓
2. 多多帝國 桃園市龜山區中興路一段25號
新竹
1. 阿香小吃 新竹市北區西大路705號
2. 城北吳魯肉飯 新竹市西大路177號
苗栗
1. 大和春早午餐 苗栗縣銅鑼鄉中正路233號
台中
1. 光頭愛吃 台中市北屯區昌平路二段12-11號
2. 營洋家 台中市南屯區大業路595號1樓
3. 創造咖啡店 Create Cafe台中市西區台灣大道二段349號1樓
4. 悠油輕食 台中市南屯區大墩二街61號
5. 飛主流小吃研究所 台中市南屯區永春東路363號
南投
1. 獅子大開口 南投縣埔里鎮西康路6號
雲林
1. 雞腳順
禮拜五 虎尾夜市 (雲林縣虎尾鎮光復路757號)
禮拜六 斗六人文夜市(雲林縣斗六市明德路505號)
禮拜日 西螺東南觀光夜市(雲林縣西螺鎮東南路283號)
2. Q Pasta 雲林縣斗六市四維路62號
3. 讚哥西瓜汁
禮拜五 虎尾夜市(雲林縣虎尾鎮光復路757號)
禮拜六 斗六人文夜市(雲林縣斗六市明德路505號)
台南
1. 尚恩黑糖奶 台南市東區府東街207號
2. 阿生牛肉 台南市關廟區中山路1段281號
3. 皋月當代日式料理 台南市中西區開山路52巷3號1樓
4. 立時廚房 台南市永康區正強街241號
高雄市
1. 巨鮮燒烤 高雄市三多三路36號
2. 王子飯 高雄市左營區至聖路237號
3. 夯漫廚房 高雄市前金區自立二路95巷34號
4. 小陽台早午餐 高雄市苓雅區五福一路157號
5. 佶滿屋 高雄市湖內區中山路一段575號
宜蘭
1. 正三星蔥肉串 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七段330號
2. 品鍋 宜蘭縣羅東鎮國華街78號

老向的店麵疙瘩 在 貪食人/Gobbl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貪食人粉絲團:https://goo.gl/CcCISV
📣合作邀約請來信至:cocklion0817@gmail.com
高雄鳳山的青年夜市,經營已經超過 30 年了,最早是設立在鳳山青年路的地下道旁邊,因為土地租約到期的問題,輾轉搬了幾次家,而在2018年的4月時,就搬到前鎮區的凱旋路來了,很多攤商也都是一起移過來的,這邊現在稱為「凱旋青年夜市」,就是以前水上遊樂園「布魯樂谷」的舊址啦!
夜市可以說是台灣特有的文化,所有道地美味的小吃都聚集在這裡了,而且都是便宜又大碗,今天跟著邵阿咩,幫大家介紹幾攤來到青年夜市,你一定要試試的美食吧!
🔰第1站:308食堂
肉燥飯、麵疙瘩、漁夫飯、海鮮粥都是來到這邊必吃的單品啊!
不加味精,湯頭都是每天用魚骨頭現熬的,味美鮮甜,麵疙瘩也不是買現成的,是老闆娘每天現揉的,口感Q彈有嚼勁!
🔰第2站:阿明哥現滷滷味
阿明哥滷味口味很單純,沒有太多的調味,就是很單純的醬油焦糖香,絕對是真人現滷的,現場的滷汁味道香到你不得不停下來買一點,口味算是比較南部口味,有點偏甜,但不膩而且很順口,會想一直吃!
🔰第3站:皇家麻油雞
口味清爽,即使夏天這麼熱的天氣,吃上一碗麻油雞也不會過於燥熱,而且男女老少都非常適合來上一碗補補身唷!
🔰第4站:蒸鱻原味屋
主打不添加味精及過多的調味,讓客人可以吃到最原始、最新鮮的海味,店如其名,產品都是用「蒸」的,而且一籠最低只要90元起,讓您不用花大錢也可以在夜市吃到新鮮的海鮮!
🔰第5站:不一樣滷鴨血
除了招牌滷鴨血口感軟Q入味,豬舌、大腸頭、豬肚、脆管…等各種內臟也是大推薦,特製滷汁風味甘甜不過鹹,而且老闆都有處理的很乾淨,愛吃內臟類的朋友啊,一定要試試看!
🔰第6站:衣淇鮮奶麻糬
與傳統麻糬不一樣的口感,吃起來有點涼糕的錯覺,純鮮奶製作的麻糬,天然Q彈,多種口味,大人小孩都喜愛,不含糯米粉,不黏牙、低糖、低熱量,滑潤又順口,冰過以後也很好吃,別有一番風味!
🔰第7站:吃犇紅酒佐牛肉
價錢公道,食材新鮮,口味獨特,雖然是在夜市,但老闆也堅持不使用組合肉,再搭配紅酒&紫洋蔥一起料理,更可以突顯牛肉的美味!
🔰第8站:明月茶藝珍珠奶茶
不是使用鮮奶,特色在於他們是使用奶精,是記憶中那種奶精味的奶茶,撇開健康不說,如果想要喝回憶的,真的可以來一杯!
招牌的珍珠奶茶,口感Q彈且大顆,是記憶中從小喝到大的那種傳統珍奶懷舊好滋味!
🔰第9站:一鼎香滷味
品項很多,主打「涼滷味」,加入數十種中藥材一起熬煮,非常入味,夏天吃涼滷味超舒服,而且所有食材皆採用秤重計價,放在同一袋也沒關係,對於吃少少又想吃很多品項的朋友來說超划算,米血跟泡麵是招牌,必點!
再加點老闆家自製的辣椒醬,美味!
🔰第10站:阿Q凍圓
阿Q凍圓絕對是青年夜市的代表,招牌口味的凍圓,有紅豆、薏仁、仙草凍、抹茶凍、芋圓、蕃薯圓,再加上鮮奶油,超澎湃的料滿滿一大碗只要45元,而且超好吃,這是必買甜品啊!
🔰第11站:韓味食足
夜市也是有韓式料理的,這家除了食材是使用台灣的之外,所有的醬料、調味料、器皿都來自韓國,不論是烤肉、辣炒年糕、海鮮煎餅、豆腐鍋……口味都算滿道地,再配上隔壁攤也是老闆娘自家開的「女王鮮泡茶」,那杯口味獨特的《玫瑰水蜜桃花果茶》酸酸甜甜很適合夏天的飲品,他們家的飲品也很棒喔,不使用香精、香料,蔗糖也是自己熬製的,有經過的話可以買一杯試試看唷!
【優質夜市🎡樂遊高雄】
凱旋青年夜市今年獲選為《高雄示範觀光夜市》認證👏👏👏
高雄市政府希望攤商能愛惜羽毛,一定要兼顧食品衛生安全及服務品質,所以政府從食材製作、食品安全、作業人員衛生管理、環境衛生、管委會自主管理、多元行動支付、油煙排放設施、油水及廢棄物處置、食品價格、消費資訊揭露、消費爭議處理……等約30種多面向指標進行審核,而須有8成以上的攤商通過評核,才能成為「示範觀光夜市」喔❗
評核其實相當嚴格,各家攤商們還要接受健檢,例有人罹患B肝,就會被要求先停業就醫,都是希望能呈現最好的食品安全&服務品質給消費者~
➡️凱旋青年夜市
粉專: https://reurl.cc/alr569
地址:高雄市前鎮區凱旋四路758號
營業時間:週四~週日PM5:30~AM12:00
👉搭捷運:到凱旋站2號出口,步行往東方向約5~10分鐘
👉搭輕軌:到C2凱旋瑞田站
👉附有超大停車場約800個位子
#獲選為高雄示範觀光夜市
#優質攤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