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Somebody Sue/普通人的東吳12虎臣系列結束了。要把12位東吳武將從新的角度解析,真是件不容易的事呀。為了紀念這不容易的系列,趁著最後一篇,咱也來說說我對12虎臣的看法,不過這一篇不算歷史探討,其實更像電玩三國志11的心得分享,所以大家也就輕鬆看吧。
光榮公司最新出品的三國志13我沒玩過,三國志7以前的系列我也沒玩過,所以雖然有欠公允,但我個人認為三國志11是我覺得最好玩的三國志系列作。
除了優秀的舌戰模式以及精緻的單挑模式(我當初玩12代,看到舌戰消失以及類似像是剪刀石頭布的單挑概念時,我當真想掐死這一代的製作人),以及內政跟作戰能同時進行(三國志12則回歸成作戰和平時是不同模式......製作人!你到底死哪裡去了?你確定這不是開倒車?),最讓我激動的,是三國志11創立了「特技」功能,也就是某些武將擁有特殊技能(而且通常還跟史實有高度契合)。像是在赤壁之戰大出風頭的周瑜,特技是讓火計傷害增加的「火神」,至於在小說中被尊為第一猛將的呂布,特技是「飛將」,不但面對武力低的武將施展戰法可以會心一擊(重點是遊戲初期根本沒有武力可以跟呂布抗衡的武將),還可以無視路上的阻礙亂竄。而劉備則是「遁走」,就是能在路上亂竄(也就是飛將的一半功能),想一想也挺寫實的,畢竟劉備老兄老打敗仗,但卻沒有被敵人俘虜過,當真很會逃。
東吳的12虎臣因為都是出色的將領(以下乾脆稱12猛將好了),所以每位都擁有特技,如果要我評價哪一位虎臣的戰鬥力最威猛,除了原先的武將數值(決定部隊防禦力的統率、決定攻擊力的武力、是否能迴避計謀的智力),特技的好用程度也是關鍵。
由於史實中的地理因素,還有小說中的描繪,歷代光榮三國志系列的東吳武將都擁有良好的水戰素質,但上了陸戰通常表現平平甚至很悲劇。所以如果以水陸兩棲都能發揮出強大戰力,12猛將中的甘寧會是最佳的選擇。除了戰力指數高(超過90的武力,以及不差的智力),而且擁有強大的特技-威風(削減對方20點氣力值,而如果沒有氣力值,部隊是無法發動戰法攻擊的),我認為是12猛將中最好用的一位。
可如果光論水戰,擁有「水神」特技的周泰可謂稱霸江面(水神的效果:發動水軍戰法可會心一擊)。由於周泰武力不俗(有破90),在陸戰也有一定戰力,甚至在遊戲中,周泰還可以廷游在江面往靠近陸地的敵人進攻,效果會比他在陸地牆上許多。不過回到歷史上的周泰,雖然是身經百戰,但要說他是強悍的「水神」,那未免過譽了(比較起來,三國志11另一位擁有相同特技的隱藏版古代武將,當真是水上無敵的代表,那就是鄭成功......诶?鄭成功是三國中的古代武將?)。
所以這時要為另一位12猛將中,在歷史上與周泰戰績差不多的蔣欽抱不平,因為他老兄除了數值略低於周泰,特技還只是「弓將」?唉~~~真是差太遠了。
12猛將中
蔣欽是弓將(武力比對方高時,發動弓兵戰法會心一擊)
陳武是戟將(武力比對方高時,發動戟兵戰法會心一擊)
韓當是水將(武力比對方高時,發動水軍戰法會心一擊)
這三位都可以在面對武力比他們低的對手展現攻擊力,但這幾位如果遇到S級武將則顯得很無力。舉個例,武力92的張遼就可以剋死他們的技能;而武力破90的武將雖然少,但跟這三位同時代的卻又不算稀缺(像是曹操的兒子-武力有90的曹彰,也可以剋死三位的任一位),導致這些實力不弱的猛將很難獲得高評價。這似乎好像也反應我們對東吳武將的初期認識:知道,但沒啥肯定。其實作為殺場老將,這些人均是出類拔萃之人,或許是因為沒有驚天動地的代表戰役使他們被後人肯定吧?
12猛將中,潘璋的能力不高,卻有異常好用的特技-捕緝(擊破對方部隊後可以把對方武將都抓起來)。這是一個超猛的技能,我就曾善用這技能,在一場戰役中抓了12個敵將,更利用攻城時的最後一擊抓走10多個將領。會有這個技能,當然是因為他抓獲武聖關羽,而和潘璋一起合力抓到關羽的東吳武將-馬忠,也擁有相同技能。話說潘璋及馬忠最近在《火鳳燎原》中,都在展現他們的抓人技能,不知是陳某老師和光榮公司英雄所見略同?還是他根本也受三國志11影響?這就不得而知了。
其他武將,老將黃蓋的特技是「火攻」(對智力低的武將施展火計必定成功),雖然符合史實,但因為他在遊戲中的智力偏低,導致特技不好發揮。年輕世代的凌統,武力在東吳是前段班,特技「掃蕩」(削減對方5點氣力值)雖然效果不大,但也算湊合,不過他跟韓當等三人相同,都是難以對戰S級武將。董襲的「推進」(江面上無視敵方部隊阻礙)可在水面上發揮,但上了陸路則顯得無力。而位居12猛將資歷之首的程普,特技是能夠增加徵兵量的「名聲」,雖然不錯用,但是他的數值拿來鎮守一城搞後勤很不賴,衝鋒陷陣則讓我覺得很無奈。
至於12猛將中的徐盛,我真是要說:「兄弟,你太委屈。」
徐盛的技能是「鐵壁」(對方使用夾擊時視為普通攻擊),這非常符合他在歷史上的表現。徐盛後來負責東吳首都─建業北方一帶的防禦,他常常以少擊多,讓曹魏雖有人數優勢,卻始終無法越雷池一步。這本該是強大防禦的展現,但很可惜的是,三國志11的夾擊其實威力並不強(與其用夾擊,還不如讓每支部隊施展戰法更有破壞性),所以電腦很少用夾擊,而我們這些玩家看到擁有「鐵壁」技能的武將也不會用夾擊,這就導致這個技能完全無用武之地,跟沒技能是差不多的。
所以我還是對徐盛說那句老話:「兄弟,你太委屈。」
說了這麼久,終於要談這最後一篇的主角─丁奉。
根據普通人的文章,12猛將各自有它們代表的時代,像是程普、黃蓋、韓當代表草創時期的孫堅時代,徐盛、潘璋則是孫權重用的將領,相比前三位算是資歷淺的學弟了。如果按此邏輯......丁奉根本是最菜的菜逼八。
因為丁奉年紀輕,雖然入行早,但前期基本上都是擔任副將,這個職位不得不說有些尷尬,要說不重要,畢竟是全軍的二號人物,要說重要,算功勞的時候卻是主將占最大宗,這就導致丁奉的前期挺黯淡無光的。
而在遊戲當中,丁奉大半時期在戰場上都顯得很無力,雖然他是東吳少數有陸戰優勢技能的將領(特技是「突襲」,施展普通攻擊時有50%的機會不會受到損傷),但他的武將數值卻非常B咖(統帥81、武力80、智力71、政治55、魅力56),在12猛將中當真是吊車尾的存在。
不過,丁奉有個優勢......長壽。擁有80歲壽命的他,在名將凋零的後期,能力值相對出眾,而且那時擁有特技的將領更是稀少,丁奉也終於成為東吳的擎天柱。
對應到現實,更是要感嘆丁奉不容易呀,且不說古代醫學的不發達,丁奉的作戰風格往往是親上火線浴血作戰,能在刀劍無眼的戰場中屢屢生還,這既是能力也是運氣(尤其是對比身中流矢而亡的龐統,以及一樣習慣身先士卒的夏侯淵)。
話說我是真的蠻希望三國志11有後期劇本的設置,雖然後期的將領少有會心一擊的快感,但少了太OP會破壞平衡的超強特技,反而有種更趨於真實的樂趣。
三國之所以持續活絡,這是歷代總有創作者不斷賦予新的活力,相較以往集中於蜀漢集團的討論及演義,近幾年,當初的邊緣人以及邊緣集團也獲得重視的機會,只是邊緣人的紀錄本來就少,如何在有限的材料以及前人豐富的背景作品中寫出副有趣味的三國作品?那就讓我繼續期待及觀察下去吧。
【chat三國】十二虎臣爆裂戰士:小將老臣丁奉
強烈建議補完前情提要:
《十二虎臣爆裂戰士:一等老將程普》http://0rz.tw/0k5T0
《十二虎臣爆裂戰士:精實鐵男黃蓋》http://0rz.tw/DQT6Z
《十二虎臣爆裂戰士:勤苦先鋒韓當》http://0rz.tw/OikS4
《十二虎臣爆裂戰士:無私健將蔣欽》http://0rz.tw/2cL9a
《十二虎臣爆裂戰士:至強肉盾周泰》http://0rz.tw/6fHI7
《十二虎臣爆裂戰士:虎無犬子陳武》http://0rz.tw/HTP7P
《十二虎臣爆裂戰士:水中勇蛟董襲》http://0rz.tw/Wwcos
《十二虎臣爆裂戰士:錦帆奇人甘寧》(上)http://0rz.tw/cCNgr
《劉表黃祖陣線聯盟》http://0rz.tw/x20oO
《十二虎臣爆裂戰士:錦帆奇人甘寧》(下)http://0rz.tw/gZMX6
《十二虎臣爆裂戰士:熱血男兒凌統》http://0rz.tw/1qYVU
《十二虎臣爆裂戰士:膽略好漢徐盛》http://0rz.tw/80tO4
《十二虎臣爆裂戰士:放浪強豪潘璋》http://0rz.tw/0pcnR
孫吳十二虎臣的漫長旅程,如今終於要來到最後一站了。
早在首篇的《十二虎臣爆裂戰士:一等老將程普》時,就以十二虎臣投身孫吳陣營的時間序和出身地,進行大概的分類。然而這樣的分類,多少也反映了孫氏三代政權領導重心轉移的軌跡。
早在孫堅發跡時,便為其效命的「虎之鐵衛」程普、黃蓋、韓當,雖然各自的家鄉不同,但他們同樣都是因為認同孫堅而投身軍旅,理所當然可視為孫吳政權興起的核心;到了孫策預備脫離袁術、南下江東之際,因地緣關係被孫策吸收的「淮泗敢死隊」蔣欽、周泰、陳武,則是孫氏三代在真正意義上躋身群雄之林的主力。
入主江東之後,孫策為了穩固統治,必須爭取當地人的支持,董襲(出身會稽郡)與凌統(出身吳郡)就扮演著協助孫氏立足江東的關鍵角色。統治情形趨於穩定的孫權時代,不管是因戰亂湧入許多外地人口的大環境因素,還是孫權有意想平衡淮泗人與江東人壟斷執政的狀況,各方豪傑如甘寧、徐盛、潘璋,都是孫權時代崛起的戰將,這三人的特徵就是有孫權當靠山,行事相較之下我行我素。
將十一位虎臣一個蘿蔔一個坑排列好後,接下來就剩最後一位虎臣-丁奉了。如果單就出身地而言,丁奉是廬江安豐人,與蔣欽、周泰、陳武同屬「淮泗敢死隊」系統。但有趣的是,丁奉是十二虎臣裡頭資歷最淺的,在他尚未獨當一面之前,曾經在許多將領麾下任事過,其中以甘寧、陸遜、潘璋作為代表,都不是淮泗出身。
也就是說,丁奉雖有淮泗人的身份,但他的仕途卻與淮泗毫無關聯,反而是跟江東本土派以及孫權提攜的外來派淵源較深。
要如何解釋丁奉淮泗、江東、外來三位一體,成份複雜的現象呢?這大概要從丁奉乃十二虎臣裡資歷最淺這項特點來切入。先說結論,丁奉根本不是跟其他十一虎臣同個世代的。當淮泗人跟隨孫策到江東打天下時,丁奉還在媽媽給我十塊的狀態,是故他的派系認同就沒有那麼清楚的分界。
這另外還可以從丁奉擔任過得武官職來作推論。丁奉首次獲封的正式武官職為偏將軍,而他過去的長官陸遜,是一直到呂蒙打算奇襲荊州前夕才就職偏將軍,所以我們可以判斷丁奉擔任偏將軍是在曹丕篡漢,甚至可以說在孫權稱吳王之後。
偏將軍這個職稱,在孫權稱吳王前後的地位差別很大。孫權稱吳王前的武官職是代理車騎將軍,偏將軍已經是孫權當時的資格所能授予的最高職務了,例如四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十二虎臣的韓當、黃蓋、董襲、凌統、潘璋等人,反正一定都是戰功彪炳或是位居要衝守務的將領。
孫權稱吳王之後,地位水漲船高,也能授予較高階的武官職,偏將軍自然就降成了孫吳政權作為提拔年輕將領的墊腳石,比方喜歡藏橘子的陸績、話多不償命的駱統等人。
如同上述推論,丁奉是在孫權稱吳王之後才擔任偏將軍的話,那他大約是在孫策入主江東之後才出生,丁奉或許得喊蔣欽、周泰、陳武這三位淮泗虎臣一聲叔叔伯伯了。小說《三國演義》裡,丁奉與另外一位虎臣徐盛時常出雙入對的現象,在真實歷史裡也是不太可能發生的。《三國演義》讓丁奉提前登場的文學手法,與蜀漢的廖化類似。
孫吳政權裡姓丁的人不少,但除了丁奉之外,幾乎都是出身江東,而且都是孫吳後期才見於史籍,因此丁奉的出身大概也不怎麼樣,他的武將之路全憑真刀真槍,用血汗一步一步地慢慢走出來的。等到丁奉真正成為一個角色時,已經是孫亮即位的時代了,距離他擔任偏將軍至少已過了三十年。
丁奉的人生代表作,就發生在孫亮在位之時。當時丁奉隨同諸葛恪抵禦曹魏的進攻,丁奉在雪夜中率領三千壯士,脫下盔甲裸身持刀奇襲魏營,殺得魏軍措手不及。當Runninig Man投奔曹魏十二虎臣之一的韓當之子韓綜,便是死於這場奇襲。
熬了這麼久,總算媳婦熬成婆。爾後孫吳帝國的內憂外患,丁奉均參與其中。在孫休在位時期,丁奉成功剷除權臣孫綝,升任大將軍;孫吳的最後一任皇帝孫皓在位時期,丁奉更是登上了右大司馬一職,幾乎已是執孫吳武官之牛耳。
然而丁奉最終的結局不甚光彩,一說是他在成為孫吳帝國之棟樑後,變得狂妄自大;另一說則是孫皓懷疑他有對自己不利的意圖,總之在丁奉去世後,其家族都被孫皓強制遷徙到深山老林。
丁奉的一生見證了孫吳的興衰,他趁著孫吳的意氣風發而起,也隨著孫吳的江河日下而落。到了孫皓執政時期,孫吳政局混亂不堪,丁奉活著的時候尚能維持,在他去世之後,孫吳滅亡的命運也跟著一去不復返了。
說不定晚年的丁奉,會時不時向後生晚輩分享著以前那段孫吳群星薈萃的美好時光呢!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小說《三國演義》的定調,孫吳在民間的形象被嚴重小丑化。《三國演義》的四十九回中,提到諸葛亮成功借東風,周瑜深深畏懼諸葛亮的通天本領,因此派遣徐盛、丁奉前往捉拿。當然諸葛亮早已料到這點,預先吩咐趙雲前來接應。正當徐盛、丁奉駛船緊追在後時,其船帆被趙雲一箭射下。
不過民間另有一說,乃丁奉在追趕諸葛亮與趙雲途中,投擲飛石將諸葛亮座船船帆擊落,逼得趙雲慌忙將諸葛亮救出,棄船而逃。
丁奉這樣的神勇逸話,多少也為一路被打壓的孫吳,出了一口惡氣吧!
--------------------------
《非普通三國:寫給年輕人看的三國史》最終虎臣 天下大吉!
博客來|http://goo.gl/gLfXTx
金石堂|http://goo.gl/ZKCe0J
誠 品|http://goo.gl/MGUlkM
三 民|http://goo.gl/uYRVtu
讀冊生活|http://goo.gl/V98hv2
老周瑜 肉弓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等待許久Somebody Sue/普通人終於讓東吳十二虎陳重新登板亮相了!
東吳與我頗有關係(因為我讀東吳大學......好啦,我知道這樣說很爛,但真就是這種關係),所以當我重新看三國,實在對東吳的人物感到抱屈。
三國演義是以蜀漢為正統,日本人由於受三國演義頗深,所以動畫、電玩等作品就大大強化蜀漢武將的能力。像是三國志11,有些武將擁有「特技」,然後蜀漢擁有......「神將」關羽、「鬥神」張飛、「騎神」馬超、「弓神」黃忠、「神算」諸葛亮、「工神」黃月英。我就算不提這些特技具體內容是啥,光這些名字,就知道他們在遊戲中是牛逼到了極點。
曹魏的武將能力在電玩中雖然比蜀漢遜色,但是人才濟濟,板凳深度其實相當恐怖,若非光榮三國志的AI刻意設計的不怎麼樣,若是曹魏陣營主動的多路進攻,其實蜀漢及東吳將在長期消耗下落敗(而現實中的三國,蜀吳還真就是比不過北方的資源豐沛而落敗)。
東吳......雖然也有「水神」周泰、「戟神」太史慈、「火神」周瑜等S級強將,但絕大多數武將,其實都很AB級。所謂AB級,就是能力不算差,但卻又沒多強,如果要數值化,那就是介於80~90之間(很多時候,當真是87分不能再高)。然後東吳的武將特技又大多數屬於水上技能,像是:增加水上的移動力、在水上攻擊有一定機率不會被反擊傷害......但很少有利於陸戰的特技,這就導致攻城及守城時,東吳武將真的很難用。
由於電玩數值不優,三國演義少描寫,東吳的武將也就顯得很黯淡。像是今天分享的董襲老兄,我除了記得在曹操傳打死他後可以獲得那能力雞肋到不行的連環鎧......還真是挺不熟他的。
三國雖然已經是描述到爛掉的歷史,但其實被忽略的還是不少,正如有些老兵喜歡描述自己的當年勇,曾經征戰無數的東吳諸將,也會希望自己的事蹟不被忽視吧?
【chat三國】十二虎臣爆裂戰士:水中勇蛟董襲
如果您還沒看過《十二虎臣爆裂戰士:一等老將程普》的,請來:
http://0rz.tw/0k5T0
如果您還沒看過《十二虎臣爆裂戰士:精實鐵男黃蓋》的,請來:
http://0rz.tw/DQT6Z
如果您還沒看過《十二虎臣爆裂戰士:勤苦先鋒韓當》的,請來:
http://0rz.tw/OikS4
如果您還沒看過《十二虎臣爆裂戰士:無私健將蔣欽》的,請來:
http://0rz.tw/2cL9a
如果您還沒看過《十二虎臣爆裂戰士:至強肉盾周泰》的,請來:
http://0rz.tw/6fHI7
如果您還沒看過《十二虎臣爆裂戰士:虎無犬子陳武》的,請來:
http://0rz.tw/HTP7P
新的一年,《十二虎臣爆裂戰士》下半場要開打啦!真的是讓大家久等了。基於距離上半場的前六位虎臣有點時間,大家要是喜歡這個系列文章的話,趕緊先複習一下,順便多多按讚分享,感謝諸位讚歎諸位!
江東十二虎臣裡,已經介紹過的前六位與尚未介紹過的後六位,大致上可以用「孫策入主揚州的會稽郡」這個時間點作為分水嶺。孫策陸續打敗揚州的劉繇、王朗、嚴白虎等割據勢力後,自封為會稽太守,從那時開始孫策才算是個「咖」,具備逐鹿中原的實力和聲勢。
孫策想要在江東穩固統治,光靠父親孫堅舊部「三鐵衛」以及核心親信「淮泗敢死隊」是不夠的,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終究還是得跟本土勢力合作,孫家才能走得長長久久。不過當時周遭還有很多敵人要面對,孫策並未有太多積極的攏絡措施,要一直到孫權時期,才開始大動作起用各位所熟知的「吳四姓」-顧、陸、朱、張這些大族子弟。
董襲算是少數出身江東,卻又早在孫策時期便獲得重用的特殊例子,但是關於他的出身,則有很多曖昧不明的地方需要釐清。
先說結論,與上一篇所介紹的陳武有著較為明顯的名門背景不同,董襲沒有世族該有的樣子,這大概可從董襲傳記裡的兩點特徵得以判斷。
首先,董襲是會稽餘姚人,同時代幾乎沒有一個與他同樣出身會稽的同姓宗族在政壇或是學界上活躍。如果硬是要往前推,東漢時期倒是出現過一位孝子董黯,出身於鄰近餘杭的句章縣,並號稱為漢武帝時經學大儒董仲舒的六世孫,不過關係實在扯得太遠,而且董襲也沒有什麼經學上的言論或成就;若是往後看,在孫吳末帝孫皓在位時,有出現過一位官至司徒的董朝,不過有關他的生平乏善可陳,與董襲之間有什麼關係也無從得知。
再者,通常世家大族之所以成為世家大族,在於他們「詩禮傳家」的特色,也就是說他們一族所掌握的學問是必須代代相傳的,所以他們就會極為重視下一代的教育,如此才能夠繼續把持住學問,進而維持家族享有的特權。董襲既不知他的父祖是何來歷,其子孫也沒能在孫吳政權裡留下任何蛛絲馬跡,就他獨自一人載於史冊。
雖然董襲不像陳武那樣有身家背景,但他卻又跟出身低下階層的蔣欽、周泰很不一樣,而這也同樣可以從董襲傳記中抓出兩條線索。
第一條線索發生在孫策初步平定江東、自封為會稽太守的時候。當時董襲專程迎接孫策的到來,而孫策見到董襲身高八尺、渾身散發出旺盛的戰鬥力,當下將他招為會稽郡的「賊曹」,負責會稽的治安維護,用現代的邏輯來理解的話,大概等同於警察局局長。
這則事件看出了董襲在會稽的特殊地位。如果他只是一介草民,那孫策不可能會特別與董襲做進一步的會唔,而且還封他做賊曹如此有份量的職務。
就我個人的推測,董襲可能是因應黃巾起義後的亂局,而集結起來保衛鄉里的武裝組織頭子,又或者是趁著天下大亂盤據一地的山大王。在孫策用壓倒性的兵力入主江東後,與其像嚴白虎那樣被打到幾乎人間蒸發,倒不如主動輸誠,在孫策政權裡佔一個好位置。
第二條線索則是發生於孫策被暗殺、孫權匆促接手的時間點,當時孫權還是個十八歲的少年,江東人心浮動,孫策孫權的母親吳氏為此特別召集眾臣商討日後對策,董襲不但位列其中,還有著極為優異的表現。
董襲當時如此向吳氏說道:「江東地勢有山川之固,而討逆明府恩德在民。討虜承基,大小用命,張昭秉衆事,襲等為爪牙,此地利人和之時也,萬無所憂。」意思就是江東易守難攻,孫策大人的治理也很不錯。孫權大人接手,大家一定挺到底,政事有張昭處理,打仗又有我董襲等一幫將領來坦,大家安心免驚。
既有資格能夠參與如此高層級的會議,還講得出這麼有sense的建議,歷史上的董襲似乎跟我們在《三國演義》或是電玩中所認識的董襲,很不一樣。
甚至我還可以這麼說:江東十二虎臣之中,除了甘寧或許可以相提並論外,董襲在水戰能力上絕對是最出類拔萃的,他才是水戰之王。
約莫在赤壁之戰前,孫權發起了第二次攻伐殺父仇人黃祖的軍事行動。黃祖見孫權來勢洶洶,自然是做好了萬全準備。他先是在屬於戰略要地的河口安置兩艘戰船,並且用粗繩與巨石將船隻固定,同時派遣一千多名弩手駐於船上,只要孫權的戰船攻過來,先用箭雨賞他個痛快,又可運用船隻阻擋對方,簡直就是一道堅固的水上長城。
不過董襲帶著一百多名重裝部隊,駕著小船深入黃祖的戰船長城中,將固定船身的粗繩割斷,於是黃祖的防線因此被破解,而他本人也在這場戰役中殞命,孫權總算是一解心頭大恨,董襲也拿下這場復仇戰的首功。說不定在他迎接孫策來到會稽時,率領的是一支專門幹水上生意的「江洋大盜」呢!
當然不僅是水戰,董襲在征伐山越上的表現同樣活躍,還因此受封了「威越校尉」這麼一個如此直接的武官職。更有意思的是,董襲是少數能在孫權尚未稱王時,能夠獲得「偏將軍」一職的強者。先前也曾提過,漢朝的將軍職是很崇高的,漢末除了手握朝廷的曹操外,沒幾個群雄給得起。
為什麼歷史上的董襲好像猛到沒朋友,但後世卻好像沒什麼感覺,只是把他當作二線武將呢?其實答案在過去所發表的文章都有提過,大概就是三大要點:非蜀漢陣營、敵人不夠強、戰死。
在《三國演義》將蜀漢作為正義的一方時,評價先加個十分再說,董襲無福消受;再來董襲有史可查的對手,不是那種免洗感很重的山越頭目,就是黃祖、劉勳之流,不像周瑜擊退曹操、呂蒙打敗關羽那樣威到爆棚;最重要的是,董襲最後是在濡須之戰因遭遇風暴,導致戰船翻覆而溺斃,那麼瞎的死法也就不用指望會有什麼好評價了。
但是話又說回來,董襲之所以會溺斃,並非他身手不如人,而是當時他不顧部下的極力勸阻,堅持要在船上盡忠職守的結果,而且董襲之死反而又透露出他深不可測的實力。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由於孫權因應曹操的進攻親自率軍迎敵,而董襲也隨同出征,並率領著五艘「樓船」的水軍。樓船是那個時代最大噸位的戰艦,一艘樓船的基本硬體設施起碼有三層,而且還有許多如發射箭弩的弩窗、反擊登艦敵軍的矛穴、擊發石塊用的投石車,甚至還有製造鐵汁的熔爐,再加上駕駛之需的舵手、操帆手等等,一艘樓船所需要的人員編制該有多少呢?
以當時的技術而言,已經可以建造出容納近三千人的巨無霸樓船,或許董襲所率領的那五艘樓船級數沒那麼高,但畢竟還是樓船,就算是一艘一千人的規模,董襲當時至少手握五千兵力。再假使先前所推測董襲在會稽擁有武裝部隊屬實,那麼以孫吳政權世襲領兵的制度來看,這五千人都可以算是董襲的私家兵。
話外一提,周瑜病逝後轉交給魯肅統領的部隊也不過四千餘人。
難怪董襲寧願翻船溺死也不退,也難怪董襲死後孫權只是厚待其家屬,而非將這支軍隊再轉交給他的兒子繼續統領。
當然以上都是稍嫌隨興的假設,但董襲在水戰上無與倫比的能力,倒是無庸置疑的。
--------------------------
《非普通三國:寫給年輕人看的三國史》虎臣重啟 天下大吉!
博客來|http://goo.gl/gLfXTx
金石堂|http://goo.gl/ZKCe0J
誠 品|http://goo.gl/MGUlkM
三 民|http://goo.gl/uYRVtu
讀冊生活|http://goo.gl/V98h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