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都三寶?「女人不會開車」背後的數據真相與性別運作】
通勤時間的你,是不是也在咒罵著哪個「三寶」?女生開車技術真的比較差嗎?從數據告訴你,雖然女性駕駛的事故機會高,但男性肇事的傷害往往更嚴重。
#辣台妹聊性別 #週六性別輕鬆聊
國中的時候,我的國文老師曾這樣說過:不打方向燈就急轉彎的,一定是女人;雨刷跟車燈胡亂使用的,一定是老人;兩個都有,那就是老女人。女人、老人與老女人,恰好就是網民口中的「#馬路三寶」。
你可能也遇過這種朋友,在馬路上看到駕駛技術差的女性駕駛,總要抛一句「就知道是女生!」。
隨口評論的背後,都隱含女性天生缺乏駕駛能力的觀念。但是 2015 年交通部出版「從性別看交通運具使用情形」,卻揭露有 69% 的交通事故是男性所為,比率是女性的 2.16 倍,與大眾觀念相悖而引發熱議。
但是事情真的那麼單純嗎?要如何透過數據理解男女性的駕車情況?最後,又該如何看待「女性不會開車」的刻板印象呢?
▍數據會說話:女性駕駛的事故機會高,但男性肇事傷害高
交通部的報告公布後,臉書專頁「數感實驗室」馬上補充道,光是得知「交通事故的男女比」是不夠的。必須同時考量男性與女性的「有駕照比率」、「有駕照且上路比率」、「上路時間」等數據,知道公路上的男女駕駛比率,才能討論誰的肇事機會較高。
如果細究數感實驗室引用的數據報告,會發覺「每週行車天數」的數據也需要納入計算,以 2012 年為例,女性每週行車天數 4.4 天高於男性的 3.8 天。此外,因為男性與女性的行車用途(例如通勤、接送親人等)有差異,開車上路的時段也會不同,要精算出某一時間點的男女駕駛比率並不容易。
不過根據交通部 2012 年的問卷統計,女性駕駛在一年內發生交通事故(含未報案的輕微擦撞)比例為 13.3%,男性則是 10.6%。根據這個數據,雖然男性駕駛人數眾多,造成的總體肇事數量高,但若以每個人的「肇事機會」來看,女性會稍微高於男性。答案看似呼之欲出:相較於男性,女性的駕車能力較差。
但如果根據嚴重程度區分,馬上會看到故事的另一面:最嚴重的 A1 交通事故(造成 24 小時內死亡)2012 年統計中,男性肇事者是女性的 4.5 倍。
2019 年的最新統計,從未繫安全帶(91.1%)這種小奸小惡,超速(86.9%)的逞快行為,到高風險的酒駕與吸毒駕駛(92.0%),男性都毫無懸念佔了絕大多數。
總結而言,比較完整的說法是:#雖然女性駕駛的事故機會微幅高於男性,#但是男性更容易涉及高風險的違規行為,以及造成嚴重傷亡的交通事故。
保險公司也會支持這個說法,在汽車保險的費率計算上,保險公司會根據性別、年齡⋯⋯等因素進行保費調整,而女性的汽車保險費率向來低於男性,可以推斷在保險公司的統計資料中,男性駕駛更容易造成財產損失與傷亡。
▍數字背後:性別影響風險評估?
該如何解釋男性的違規行為與高傷亡率?
有心理學研究者針對歐洲九個國家,共 2681 位 18-22 歲的年輕駕駛進行統計,發現男性與女性行車時的「風險機會」的認知差異不大,亦即對於交通事故發生的機會有相同判斷,但是相較於女性,#男性比較不擔憂交通事故帶來的後果,或許可以解釋兩性在交通事故的差異。
筆者並未找到類似的台灣研究。不過,當男性駕駛說「就知道是女生!」的時候,不僅表露女性不會開車,也隱含了身為男性理當更會駕駛的認知。毫無根據的自信心,可能導致男性高估自己的駕駛技術,以及低估風險行為(如未繫安全帶、超速、酒駕等)的可能後果。
▍「誰握方向盤」有什麼經濟與性別因素?
除了交通事故機率,更該被注意的是超低的女性駕駛人比例,2018 年統計中僅佔總體駕駛人的 32%,連男性駕駛人的一半都不到。「如何通勤」看似是個人偏好,實際上卻反映女性的經濟處境與婚家角色。
前述的「從性別看交通運具使用情形」報告中特別提及,家中僅有 1 輛自用小客車者,其經常使用為男性者占 73.5%,為女性者占 26.5%,即家中僅有1 輛車的家庭多由男性來駕駛。該報告的解釋是,因為男性為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所以汽車是滿足男性外出估工作的需求。
但是同一份報告也指出,女性在通勤時,使用大眾運輸的比例也高於男性,特別是台北、基隆與新北三個地區,女性用大眾運輸通勤的比例都超過 50%,男性則都低於 30%。換言之,就算是 #有工作的女性也超乎比例地較少用個人交通工具(包含汽機車)通勤。然而,「主要收入來源者」與「值得開車上班」,這兩者似乎沒有關聯。
這些數據難以用單一原因解釋。「男主外,女主內」的性別安排可能減少女性的通勤需求,女性在職場遇到的玻璃天花板與同工不同酬,也可能減少女性購車能力。
除了經濟因素,#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也不容忽略。試想一下,不論是在卡通、電視廣告或現實生活,全家出遊的時候該由誰握方向盤?誰坐副駕駛座呢?以蠟筆小新為例,美冴跟廣志都有駕照,但是全家出遊的時候都是由廣志開車。汽車廣告裡面,#駕駛家庭休旅車的男性展現出滿滿的財力與父愛,妻子只要負責微笑、報路跟照顧小孩。
▍總結:有沒有雞雞都可以當良好駕駛,性別刻板印象無助交通安全
面對「馬路三寶」隱含的性別歧視,我們注意到「女性」是特別被標示出來,成為解釋駕駛技術的原因。相較而言,我們遇到酒駕、超速等行為時,卻鮮少說「看吧!都是男性」,反而更傾向用個人性格、道德操守、當下情緒等方面解釋。
女性有錯的時歸咎性別,男性有錯歸咎個人,本身就是一個歧視女性的思考邏輯。
本文的重點並不在爭論男女性誰的駕駛能力較好,統計呈現的僅只是概括情況,事實上不論男性與女性,都存在技術良好、無交通事故的駕駛,也都存在技術差或高風險的駕駛。不論針對男女性,將性別作為評斷個人的標籤不僅充滿偏誤,也無助於實際提升交通安全。既然 #開車不是靠陰莖,不分性別都可以成為良好駕駛,當然也都有責任維護良好的道路安全。
最後,當大眾熱議男女性的駕駛技術,女性駕駛稀少的現象卻很少受到關注。「誰握方向盤」的遠遠不只是個人偏好與選擇,女性的移動能力較低背後,是關乎女性普遍面臨的經濟處境與家庭角色。女性更依賴大眾運輸的現象,也顯示出大眾運輸建設不只涉及環保、減碳等議題,更包含促進不同性別機會均等的可能。
▍參考資料
交通部公路總局,性別統計指標。https://reurl.cc/KjQqGg
交通部統計處(2015)。從性別看交通運具使用情形。
交通部統計處(2019)。自用小客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數感實驗室(2017)。數感生活——女駕駛較不會開車?肇事率推翻刻板印象?。https://reurl.cc/R1X8pr
自由時報(2015)。女性駕駛技術真的比較差? 肇事率竟比男性高出 3.1%。https://auto.ltn.com.tw/news/2520/7
Pierluigi Cordellieri, Francesca Baralla, Fabio Ferlazzo, Roberto Sgalla, Laura Piccardi, and Anna Maria Giannini (2016). Gender Effects in Young Road Users on Road Safety Attitudes, Behaviors and Risk Perception.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volume 7.
作者:林紘晟
編輯:黃怡菁
圖片:金在柚
「考駕照待轉要打方向燈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考駕照待轉要打方向燈嗎 在 李屏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考駕照待轉要打方向燈嗎 在 Erebus / 巴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考駕照待轉要打方向燈嗎 在 桃園青創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考駕照待轉要打方向燈嗎 在 [閒聊] 騎機車待轉到底要不要打燈啊? - 看板WomenTalk 的評價
- 關於考駕照待轉要打方向燈嗎 在 關於機車路考兩段式左轉與直角轉彎的問題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考駕照待轉要打方向燈嗎 在 機車待轉前要不要打方向燈?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考駕照待轉要打方向燈嗎 在 第四項:二段式左轉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考駕照待轉要打方向燈嗎 在 待轉到底要不要打方向燈?這問題真的一年一問 的評價
- 關於考駕照待轉要打方向燈嗎 在 [問卦] 騎到待轉區到底要不要打方向燈= =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考駕照待轉要打方向燈嗎 在 騎車到「待轉區」要打方向燈嗎?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考駕照待轉要打方向燈嗎 在 [問題] 考駕照問題- biker - MYPTT 的評價
- 關於考駕照待轉要打方向燈嗎 在 標題請問機車考照兩段式左轉時要打方向燈嗎? Ptt 批踢踢- 待 ... 的評價
- 關於考駕照待轉要打方向燈嗎 在 標題請問機車考照兩段式左轉時要打方向燈嗎? Ptt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考駕照待轉要打方向燈嗎 在 [新聞] 不論行人遠近駕駛須停讓警政署:預計6/3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考駕照待轉要打方向燈嗎 在 Re: [新聞] 不論行人遠近駕駛須停讓警政署:預計6/3 - PTT推薦 的評價
考駕照待轉要打方向燈嗎 在 Erebus / 巴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噁心的武力與責任失衡】
昨天的陳抗,雖然我上午下午都有工作,但是我知道相比一些條件更困難的人來說,我要到場已經相對是再容易不過的事了。
大雨什麼的又不是沒遇過,何況,我自己的領域時不時在對人問「你想流血,還是流汗?」如果我淋一點雨可以間接的多那一丁點機會,有人可以少流一點血,甚至少丟一條命,我還不淋爆?
現場老實說不曾想過自己會要上台,也就當然沒有深思熟慮過要說什麼。我只是一心想著一定要到場而以。回來想了想,我覺得我沒有表達得很好,完整性當然也欠佳,所以我想用自己的版面這邊完整一點的整理我一些想表達的點。
-
老實說,最初,我是從一個笑話的角度聽到這個議題,一個國外的脫口秀藝人點出說:「你有沒有注意過,我們身為行人的時候,如果差點碰撞到彼此,我們只會微笑一下,道個歉,並且禮讓對方通行,但是在車上的時候,我們卻可以看到一個高齡的教會幹部搖下車窗對人高聲飆罵?」
覺得好笑之餘,我很有感觸。
對啊,為什麼呢?為什麼我們的行為在開車與否的立場上差異這麼大呢?
我思考了一段時間後,我認為問題出在「受威脅程度的不同」。
兩個行人在一般行走狀態下碰撞,其中彼此所受到的 (不管是自身還是財產上的) 威脅、傷害、危險性等都不高。就算碰撞到了,就只是一剎那的不愉快、不方便而以。
但是車輛呢?你自身和你的財產在車輛碰撞的可能性中所受的威脅是巨大的。這個或許當事人當下沒有完全理解的感觸,會直接的被轉換成你對其反應的劇烈程度。
讓我開始注意到路權問題,是當我注意到其中武力和責任的嚴重失衡。
-
我是一個練武術的。更詳細的來說,我是一個練武練到沒讀書,成年出社會口袋翻出來發現自己除了武術好像幾乎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的一介武夫。
但是武術這個領域我接觸了我的大半生,其中牽扯的許多現象和問題對我來說都很熟悉。
從小,我知道身為一個練武的,跟人打架打傷人是有比一般更重的責任的。我知道擁有越高的武力,相關的責任是越重的,去謹慎的管理和使用其技術和器具是所有人對你的合理期待。
我知道很多武器在世界各地被管制,因為它們的「殺傷力」高,「使用門檻」低,這個使這樣的東西被認為是「任何人可以輕易拿起這個東西對他人造成巨大傷害」,因此「危險」,所以這樣的東西就算沒有完全禁止,也一定是管制在相當嚴格的證照制度下的。然後如果你觸犯了這個管制制度,你大概今生不用想再合法擁有這個東西。
我舉個台灣本地的例子。弓箭,從你能想像的最沒殺傷力的兒童玩具吸盤弓箭組到有足夠力道可以輕易貫穿獵物,再深深打進後面的樹幹拔不出來的複合獵弓加刀片頭,都沒有管制。
(請別輕易小看射弓箭的難度,我非常鼓勵大家找機會去找個箭場體驗看看,鷹眼真的沒你想像的好當。)
但是十字弓有。你要辦理相關文件,在警方的資料庫上有底才能合法擁有。十字弓的設計使它「殺傷力」高,「使用門檻」低。若是輕易的把這樣的東西交在人手上,只要遇到一個比較不負責任,是可以很容易出天大的問題的。
-
說明了這些,想必有些人應該已經知道我想說什麼了。
一台汽車,請問,是不是一個「殺傷力」高,「使用門檻」低的東西?
所以,請問,它的嚴格管制,和不當使用後剝奪擁有權的制度呢...?
台灣駕照好考成這樣,你說有在「嚴格」管制我真的聽不下去。
什麼?你說汽車它是工具,跟十字弓本質上就是武器不一樣?
嗯,好像有點道理。我們來探討這點...
-
以美國的法律來說,一但一個工具被拿來當武器使用,它就不再被稱呼或理解為工具,而是在這個情況中的一個 “improvised weapon.” (我粗略翻 「即興武器」,如果有人知道中文裡更精確的名詞拜託告訴我,在此提前感謝 )。
一個工具從你拿來當武器使用、對他人造成武力威脅的那一刻起,你就沒有資格再辯護說什麼它平時「只是」一個工具。
尤其如果你是使用這個工具的專業人士,那除非是非不得以出自自保,不然你拿你專業的工具來當武器用,你徹底玷污了這個工具和你的職業道德,我認為你應該要從此失去做這個職業的資格。
你汽車維修員的身分只持續到你拿起板手對著人的前一刻為止。
以白話文來講馬路上的情形,就是如果你身為一個職業駕駛,然後你拿車輛對他人造成威脅行為,或甚至武力傷害,我認為你應該要永遠失去做職業駕駛的資格。
你逼人車的那一刻起,你不是一個用正在駕駛交通工具的用路人,你是一個武裝暴徒。
即使是合法擁槍的國家,你也是可以因為精神狀態的診斷或特定的前科等而被終身限制你的擁槍資格。但是就我的理解,在台灣的馬路上,酒駕被抓超過10次的人也還在馬路上,競速撞死人的也還在馬路上,攔查拒檢直接衝撞的也還在馬路上。
沒聽過這些人被終身剝奪「擁車權」或吊銷駕照終身不得再考之類的。
不要跟我扯什麼這樣對當事人多不方便、多不文明。你在日本酒駕一次被留紀錄看看。你這輩子還能在日本拿到駕照我服你。日本不文明,那我們都是拿石頭和木棍的猴子啊?
或許這些會協助你理解為什麼日本的人口是台灣的5倍以上,但是台灣人口交通事故死亡率比日本還高出4倍以上。( 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6991 )
-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嚴重且噁心的「武力與責任之間的失衡」。
讓我尤其憤怒的是,在我看來,面對這個的態度和認知是選擇性的。不管是群眾還是法治上都是。
一個人有武術背景,他跟人出事情的時候大家都咬死他的訓練背景不放,認為他應該付出更重的責任。
一個人拿刀傷人,大家都會強調他以什麼樣的意圖來使用這樣的武力,罪大惡極。
那他媽的為什麼酒駕還在被當「過失」看?
他媽的為什麼這些把汽車此等「武力」拿來濫用的人還在一個個被放回駕駛座上?為什麼沒有人在說擁有這樣武力的人應該要面對更大的責任,心態上和資格上應該被以更嚴格的標準來看待?
或是他媽的到底為什麼只有武術的領域整天在必須要聽一堆低能在告訴我們應該要落實「品德教育」,免得有人拿這樣的技術去滋事,而沒聽過一樣的話被拿來要求駕訓機構或考照制度啊?
在台灣,平均每天有超過1個人被酒駕的撞死。
在台灣,行人被汽車撞死的比任何形式被酒駕撞死的還多。
在台灣,平均每天有超過8個人死於交通意外。
-
你覺得什麼中共肺炎很可怕?暴發至今台灣7個。
你覺得精神病患隨機殺人很可怕?一年不到兩個。
你覺得刀很可怕?情殺分屍案可怕? 練武術沒在教人品德好可怕?
你... 是不是在判斷事情的嚴重性和輕重緩急上有什麼障礙啊?
-
我在台灣做為一個武術教練,在教人防身術什麼的,我真心覺得我偶爾教人正確使用方向燈,跟養成習慣去留意視覺死角,這樣的動作所救到的人比我這一生會教出去的武術技巧還多你知道嗎?
這樣你了解為什麼一個武術教練不好好回家思考業務問題,那天冒著大雨去站在公總前面嗎?
人命啊。
=====
感謝那天到場的所有夥伴們、朋友們、車友們,你們超棒。
尤其感謝主辦、代表、和協助指揮的,大家真的辛苦了。
考駕照待轉要打方向燈嗎 在 桃園青創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優質活動分享✨】
安東基地本年度壓軸特展「虛擬奇境體驗聯展」開跑啦🎉🎉🎉
想踏入虛擬實境的世界,卻沒有設備支援嗎?😭
好機會來了!
以簡單的操作和接近生活的情節,引起你/妳對遊戲的共鳴😍
希望能讓各個年齡層的玩家,都獲得美好的VR體驗
歡迎大家相約去安東體驗一下哦🚗
📅展期時間:即日起至12/31(二)
📍展期地點:安東青創基地桃園體驗館1館&2館(桃園市桃園區安東街111號)
✔登記體驗連結: https://goo.gl/6SBKx5
#詳情請參考轉分享貼文
#虛擬奇境體驗聯展_VR玩生活創意無極限 #三校聯合展出 #展期至1231
----- 虛 擬 奇 境 體 驗 聯 展 -----
✅展期: 即日起至2019.12.31(Tue.)
✅地點: 安東青創基地桃園體驗館1館&2館(桃園市桃園區安東街111號)
✅內容: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 PumpingLife 水之島的歷險VR遊戲
➡銘傳大學休閒遊憩管理學系(VR整合研究中心之VR休閒旅遊實驗室): 生活環境教育-食衣住行育樂VR360影片
➡龍華科技大學文化創意與數位媒體設計系: 機車安全駕駛VR360教學影片
#登記體驗傳送門: https://goo.gl/6SBKx5
---------------------------------------------
中秋假期將近,東粉們有甚麼出遊規劃嗎? 不如就相揪來安東體驗今年度最後一波特展吧!!!
/
本次特展特別邀請積極發展與大力推動數位內容及AR/VR/MR技術應用的三所大專院校: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銘傳大學休閒遊憩管理學系、#龍華科技大學文化創意與數位媒體設計系 的師生創作及開發的VR內容一起至安東舉辦聯展,期待透過趣味的聯展主題與內容讓更多人體驗與認識VR的技術應用唷。
/
#展示內容介紹:
✅ #PumpingLife 水之島的歷險VR遊戲: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互動系應屆畢業學生團隊認為虛擬實境的應用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普及,但多數遊戲玩法複雜,因此團隊透過設計此款虛擬實境遊戲,期待利用簡單的操作和接近生活的遊戲情節引起玩家對於虛擬實境遊戲的共鳴,本款VR遊戲適合所有年齡層,希望所有玩家都能獲得美好的VR遊戲體驗。
✅ #生活環境教育_食衣住行育樂VR360影片: 銘傳大學休閒遊憩學系主任林莉萍帶領學生製作環境教育VR 360影片,內容以與跟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食、衣、住、行、育樂」五生活面向,透過「食、衣、住、行、育樂」VR360影片主以推廣低碳生活、永續發展的觀念,降低對環境產生的負擔,讓體驗者以有趣的VR科技體驗與學習生活中的環境教育如何從家做起。
✅ #機車安全駕駛VR教學影片: 龍華科大文化創意與數位媒體設計系、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及桃園市政府交通局共同舉辦「桃園市政府機車安全駕駛學習遊戲合作推廣計畫」,將安全駕駛學習知識結合VR眼鏡及手機,透過VR內容模擬考駕情境,例如模擬視道路狀況轉彎打方向燈、路旁起駛擺頭、減速慢行、變換車道等項目,不僅讓這些重要的安全觀念透過VR技術應用來引發使用者樂趣,更可讓使用者擁有良好的駕駛態度與騎車習慣,就算已擁有機車駕照之體驗者,也可透過此VR模擬內容加深安全觀念之重要性唷。
#開發團隊介紹: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 四位應屆畢業學生團隊所開發,團隊成員有洪偉瑄、徐資茵、黃敬媛及廖翊淳。PumpingLife 水之島的歷險VR遊戲故事緣由為團隊深感大家生活在複雜的社會中,日復一日的過著每一天,人際關係的磨合、生活的壓力、日常裡的枯燥和煩悶似乎將我們對生活的熱情也慢慢吞噬掉,對生活失去熱情的主角偶然進入反應現實生活的夢境,發現夢境中的世界同樣受到壓力的影響而被污染,心中僅存的淨土也染上怪異的顏色,為了讓這一切回復原狀,主角與最心愛的童年娃娃太提雄攜手努力,一起拯救夢境的世界!
✅銘傳大學休閒遊憩管理學系(VR休閒旅遊實驗室): VR整合研究中心下轄4大VR 實驗室之一, VR整合研究中心共設有虛擬實境與技術應用實驗室、VR應用實驗室、VR未來媒體實驗室及VR休閒旅遊實驗室。其中「VR休閒旅遊實驗室」為休憩系林莉萍系主任帶領,致力於VR的研究、教育、產業實務結合,有計劃的培養學生跨領域學習。
✅龍華科大文化創意與數位媒體設計系: 2012年所成立,為配合國家知識經濟時代國際化以及政府推動六大新興產業之需求,發展目標為奠定學生文化創意數位設計應用能力及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創意思考能力、人文素養及國際觀之數位實務人才。特色發展的規劃上,以「文化創意」為底蘊,結合「互媒影音」與「商品設計」數位技術,聚集朝文創數位應用設計方向發展,以培育學生具備文創數位應用設計能力為教育目標。
/
東粉們看完本期聯展精彩內容介紹,是不是超想來體驗呢? 快衝一波來安東體驗虛擬奇境體驗聯展,一起進入VR的世界體驗創意玩生活吧!!!
/
本次聯展特別感謝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銘傳大學、#龍華科技大學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桃園市政府交通局 的熱情參與大力協助,讓今年度的壓軸特展更有看頭唷!!
考駕照待轉要打方向燈嗎 在 關於機車路考兩段式左轉與直角轉彎的問題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參考上圖我預計下週考駕照兩段式左轉與直角轉彎的部份還有疑惑1.在兩段式左轉的過程中(3~4),機車進入待轉區之前腳有落地是否會被扣分? 2.直角轉彎時 ... ... <看更多>
考駕照待轉要打方向燈嗎 在 機車待轉前要不要打方向燈?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機車行經某些路口需要 待轉 ,會靠右行駛,減速慢行,這樣的行為因為類似路邊停車概念,到底需不需要 打方向燈 ?引發網友熱烈討論。-- 快來加入LINE, ... ... <看更多>
考駕照待轉要打方向燈嗎 在 [閒聊] 騎機車待轉到底要不要打燈啊? - 看板WomenTalk 的推薦與評價
前幾天去打疫苗給我媽載
待轉時我媽就沒在打燈 被我說了一下
我媽是覺得待轉又沒有要右轉 為什麼要打燈
我覺得有變換行車方向就要打啊
後來查了一下法規也沒規定要不要打燈耶
好奇問問大家 待轉都會打燈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3.168.4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630953502.A.F21.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