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 #聚焦印度 #WSJ #華爾街日報 #indiatoday
今天還是想談一下印度。
這是一張殘酷的雜誌封面:排隊的屍體,但這卻是真實的世界。
現在也是我們抗疫的時刻,對於這個強大又致命的隱形敵人(病毒),我們必須小心謹慎,除了口罩戴好戴滿,也必須知道,世界發生了甚麼事。
因此,我想分享這兩篇報導,一個是國際媒體:WSJ華爾街日報的觀察分析,一個是印度當地的新聞雜誌India Today.
#失敗的國家covid2.0 #Thefailedstate
#印度的新冠疫情是如何失控的? 給了世界何種警醒?
印度,曾經也是抗疫的模範生,就在五個月前,今年1月28日,總理Modi莫迪,還向世界經濟論壇自豪地宣布:“一個人口占世界人口18%的國家有效控制了新冠病毒,使人類和整個世界免於重大不幸。”
的確,WSJ整理了過去一整年的資料,但如果把時間到回一年前,2020年初,全世界就像是熱燒的紅線,但擁有超過13億人的印度,卻相對安全許多(藍色曲線)。
為什麼? 因為在2020年3月24日,莫迪對全國發出了為期十周的封城令,(go under complete lockdown)。
造訪過印度的人,或許都會跟我有同樣的感覺,雖然街上凌亂不堪,嘈雜聲不斷,但是,對於政府的禁令,全民都買單,首都新德里在第二天(2020.03.25),冷清的不像是一個世界第二多人口的國家。
因此,在去年2020年,跟美國相比,甚至全球,印度實在是一個防疫模範生。
今年,2021年初時,印度確診人數幾近於零,人民的生活,也開始回到正常,聚餐.逛街.看球賽,三個月前,2021年二月,當美國和英國,正迎戰又一波疫情高峰時,印度還是很太平。
總理莫迪又出現了,他說:印度,是成功抗疫而且拯救多數人民的國家!
我相信,任何一個印度人,都會覺得身在印度,與有榮焉。
但,#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聖經.箴言)
接下來,四月份大型的政治集會一場接一場(因為快要選舉),甚至有高達千萬人聚集的宗教活動。
4月21日,全國單日確診人數突破31萬,五月破了40萬。
倒底是哪裡出錯了? 為什麼短短三個月,成功的抗疫天堂,成了如今的殘酷地獄?
公衛專家提出了幾點原因:
第一, 人民開始鬆懈了…人群中,多數的人都拿掉了口罩。而且大型的群聚。
包括政治活動。4月10日,莫迪在造勢活動上甚至說:集會群眾多的前所未見…顯然 相當自豪。但看看4月17日的單日確診人數已經開始走高。
第二,疫苗短缺。#誰該被責怪? #到底做了甚麼
印度當地媒體India Today在封面上問了這兩個問題,內文裡更毫不留情地痛批莫迪,讓印度人就像蒼蠅一樣死去:因為醫院病床,毒品,氧氣瓶,救護車,靈車,甚至是一個將死者埋葬的地方,全都短缺….。
身為一個全球最大疫苗生產製造國,從1月開始,印度與英國合作,並同時自主研發新冠疫苗,更開始向數十個國家承諾並實際交送疫苗。BBC駐印度的記者說,這被看作疫苗外交,受到一些國際讚譽。印度媒體還將總理莫迪捧為「疫苗大師」。
但是印度境內接種新冠疫苗的速度卻步履蹣跚。2021年1月中旬開始接種疫苗,到5月下旬已接種了大約1.86億劑疫苗。按人口比例接種率僅3%。
India Today寫到: “2020年,儘管美國總統川普對於新冠病毒仍持懷疑態度,但他還是下令訂購6.5億種疫苗,為3.3億人口提供疫苗。但印度卻僅為13億人口購買了3.7億種疫苗….”。
對於曾經造訪過這個文明古國的我來說,心中無限哀戚。
如果看過”聚焦印度”,就會知道,印度城市有多擁擠,更不用說貧民窟,民生物資平日都短缺了,何況是疫情來襲?
而同為人類,當死後,連一個埋葬的地方都沒有,這是國家制度崩潰下的最大悲劇…
最後,引述India Today,送給所有地球上的人類:
「在與這個微型敵人的戰鬥中,警惕和準備,永遠是我們的主要武器。」
“Vigilance and preparedness were always going to be our primary weapons in the battle against this microscopic enemy.”
#在家防疫請看聚焦全世界 #天堂與地獄 #聚焦印度
聚焦全世界 印度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聚焦全世界 #天堂與地獄 #印度
今天在寰宇新聞台又重播了一次「聚焦印度」,讓我特別有感覺。
印度,最近再度成為大家的熱搜,因為光是在這半個月內,就爆發了500萬肺炎患者,目前染疫人數已經超過2100萬人,疫情還在擴大,專家預估,
到了六月,可能會突破五千萬人大關…
之前到印度採訪,很受到我駐印度代表處人員.外貿協會和台商僑民們的熱情照顧,很為他們擔心,幸好,很多人已經陸續回台,希望還留在印度的朋友們,一定要小心謹慎。
當時,採訪印度的時候,震驚於這個國家的貧富鴻溝與貴賤之分,但也欽佩他們面對數千年以來不公平的種姓制度,卻能各安其位的平衡自在,我和攝影一松,在一次次擁擠的人群.車水馬龍和牛屎.人糞.垃圾.廢棄物.喇叭交織的味道與噪音中,盡力尋找著這個社會的真實。
那一趟的採訪紀實過程,是一項震撼人生的經驗,我們在孟買最大.也是亞洲最大的達拉維貧民窟-150萬貧民擠在十個大安森林公園的面積,每15個家庭共用一根水管,1400人共用一間廁所….
巷弄狹窄的只容納一人通過,三分鐘的路程,我們卻經過了五千戶的貧民家庭…每天下午三點到六點,是唯一的供水時段,家家戶戶得排隊接水..
當疫情來臨時,可想而知,會有多麼嚴重…><
至於印度的上流社會,又是另一番光景..當時應邀去參加並見識了一場富豪婚禮,光是場地費,就要台幣150萬…
因此,如今,印度的大亨.寶萊塢明星,甚至中產階級,都開始搶訂私人飛機逃離自己的國家,即使一趟行程要價50-85萬台幣(飛到馬爾地夫),但他們更擔心,如果染疫,光是住院費每晚就要2500美元,而且很可能根本排不到..
最後,在底層生活的人民,永遠都是沒有選擇的一群…
上回,由北到南,走訪了印度四個城市,從蒙兀兒帝國的古都Agra、恆河聖城瓦拉納西、首都德里、與印度最富裕也是最多人的孟買..我一圓了心中親眼目睹泰姬瑪哈陵的多年夢想,卻也得以見證了在這樣一個多元混亂國家生存的不容易…
在這裡,現代與遠古和睦相處,IT菁英與人力車夫彼此摩肩擦踵…
有能力發射火箭,但卻有三億人口都是文盲….先進又落後,既文明又傳統。
身為女性,當時在印度,的確是帶著忐忑的心情走訪,但衷心祈禱,疫情能夠盡速緩和,讓那些已經活得辛苦的人民,別真的像活在地獄了….
這一集在東森新聞和聚焦全世界兩個YT頻道,點閱人數已經將近250萬人次,也許你妳也會想認識…這個同時擁有天堂與地獄的古老國度。
週六晚間10:58分 寰宇新聞
Photo by 陳一松
Sound Effect by 徐進輝
聚焦全世界 印度 在 東森主播 舒夢蘭Clair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上午9點55分 #聚焦貝加爾湖 #最後的疆界 #東森財經新聞台 #57台 #地球之井 #聚焦全世界
❄️貝加爾湖,是一個無論妳你來自何方,都會被她的美感動的想掉淚...😢
也是繼 #聚焦印度 之後,網路第二高的點閱影片,已經高達180萬次😃🎉
☝🏻但今天上午9:55分,請您開電視📺
一起與我探索地球最深奧、純淨的湖泊...一起體驗在最嚴寒的西伯利亞,生命如何展現最堅韌的一面...
#零下35度 #貝加爾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