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新聞
"台灣"登上瑞典國家電視台,以完整節目"專題報導"對抗疫情
歡迎多多分享給各國朋友,也可以到SVT官網觀看完整影片~
.
👇
Utrikesbyrån
Virusfritt Taiwan
📍瑞典電視台SVT 製播節目Utrikesbyrån 以 "Virusfritt Taiwan 無病毒的台灣"為標題,製播介紹台灣對抗疫情電視節目
.
✍️
這一年以來,台灣 TAIWAN 這個名字已經出現在世界各國媒體,不管是電視新聞、報章雜誌或是各種評論,都會看到各國都在討論台灣如何對抗這次疫情。
有別於只是單篇的報導,或是簡短的新聞片段,這次,2021年2月23日22:00,瑞典電視台則是以完整節目在SVT2頻道播出介紹台灣。
除了在電視台頻道播出之外,還在 SVT Play 的網站提供給全球線上觀看。
.
瑞典電視台SVT 的全名是Sveriges Television,是瑞典國家公共電視台,類似於英國BBC的運作,可以說是瑞典當地最大廣播媒體。
原本是藉由電視機收取電視許可費,從2019年開始,改成由個人所得稅稅額來支付。
.
👇
Utrikesbyrån 是一個探討外國事務的節目,由 Johan Ripås 擔任主持人,固定於每周二播出。
本周主題是探討"無病無的台灣",除了主持人 Johan Ripås 之外,還有瑞典廣播電台中國評論員漢娜·薩爾伯格(Hanna Sahlberg),經濟學家兼中國專家克里斯蒂娜·桑克萊夫(Kristina Sandklef),以及台灣瑞典裔的Ru Chang Roos,三位女性來賓與主持人面對面來共同討論。
.
在節目中,還有連線與台灣科技部長唐鳳 Audrey Tang 做對談
.
✍️
本周Utrikesbyrån節目由主持人開場,先介紹台灣與中國的地理位置,在兩國只有相距120公里,台灣卻只有9例死亡病例。
特別來有提到,來自瑞典世界百大DJ「瑞典電音王子」Alesso 艾利索在台灣舉辦派對 Ultra Taiwan,現場擠滿台灣群眾參與的畫面,對比歐洲各國都在封城,形成宛如平行世界般的神奇景象。
.
接著,節目還有製作對比圖,比較台灣 VS 瑞典在這次疫情的差異,瑞典人口 10,000,000 人,確診 630,000,死亡13,000,台灣人口 23,000,000 人,確診 942,死亡9人。 台灣人口是瑞典的2.3倍,台灣確診數"942人"卻遠遠低於瑞典"63萬"確診數
.
✍️
除了探討台灣對抗疫情的方式之外,也對於台灣的相關新聞都有做了解,連台灣的PTT 都有登上這次節目內容。
講到台灣的超前部屬,當全世界的人們都在歡慶跨年2019年12月31日,台灣官員卻從平台PPT發現來自中國不知名危險病毒,特別多加關注。另外,來自台灣的唐鳳也指出,台灣比WHO更早警覺此次病毒,多了至少10天的時間做準備。
加上台灣之前遭遇SARS的事件,節目也把當年台灣SARS的感染人數、死亡人數以及死亡率提出做討論,找出當年台灣和平醫院新聞畫面剪接放到節目當中。
對於台灣30歲以上的人們,都對SARS有深刻印象,深知這是不可重蹈覆轍的。
.
✍️
特別的是,看似嚴肅討論疫情的節目。
在節目的中間,人在台灣的唐鳳有分享台灣疫情小故事
2020年曾經有一位台灣男學童不想戴粉紅色口罩事件,台灣政府官員全部都戴起粉紅色口罩,也讓粉紅色口罩造成搶購潮。另外,也介紹衛福部以 "柴犬" 作為宣傳,增加親和力。😅
.
除了討論台灣非常嚴格的入境防疫規定之外,節目的後半段開始探討 "台灣" 與 "中國" 的政治關係,從台灣政府是從中國遷移過來,還有中國後來的共產黨政權。
另外,還有討論到台灣並沒有在 世界衛生組織WHO 會員名單當中,也有來賓講到WHO在2020年1月,最初的時候,釋放出訊息這波疫情是不會人傳人的錯誤資訊。
.
我個人是覺得,分享這樣的小故事,可以增加台灣的好感度,也讓大家對於台灣的"性別平權"有更好的宣傳。
對於台灣整個對抗疫情也不是就單純只是在講"戴口罩"這樣一件事情而已,從主持人與三位現場來賓,還有其他連線訪談員,透過不同面向議題,包含台灣與瑞典的比較、台灣面對SARS的經驗、台灣與中國的地理政治關係,台灣在世界組織上的困境,以及,台灣在面對疫情中的生活故事
.
✍️
https://bit.ly/3dNfsNu
.
最後
SVT NYHETER 網站還有針對台灣這次面對疫情處理,製作一個時間歷程表
以下,是翻譯自 SVT NYHETER網站
.
台灣由中國大陸東部的太平洋中的一個主要島嶼和幾個較小的島嶼組成。那裡有超過2300萬居民,實際上,台灣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但是只有世界上少數幾個國家批准過。台灣也不是聯合國會員國。
台灣因處理疫情危機而受到廣泛讚譽-以下是一些關鍵點:
12月31日:傳染病管理局副局長在網站論壇上找到貼文,對中國神秘的新感染發出警報。同一天,有關當局開始對從中國武漢出發的航班進行健康檢查。
1月21日:在台灣發現了第一例,一名在武漢當老師的50歲女性。
1月28日:發現了第一個家庭感染,從一個50多歲的男子開始。
2月16日:首例死亡,是一名多病的病人。
3月19日:除某些例外情況,外國人禁止進入。
4月6日:台灣的感染高峰達到307例。
6月7日:經過一段時間沒有國內感染的記錄,台灣開始放寬限制。
11月16日:台灣在冬季之前收緊規則,要求持有陰性檢驗報告。
12月22日:來自紐西蘭長榮航空的一名飛行員違反了規定而感染,導致自4個月以來首次出現家庭感染,相關規定更加嚴格。
1月11日:在醫院發現了一個家庭感染群,並且持續增加擴散。
2月4日:據報導是最近新的第九例死亡案例。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https://reurl.cc/eENAEm 高端感覺簡直是作文大師啊,每次看他們發重訊就是各種模糊文字暗示釣...
聯合國會員國台灣 在 呂秀蓮:台灣和平中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疫苗·疫苗·我愛你!
自認為「萬物之靈」的人類,這一年多來飽受新冠病毒肆虐,全球200個國家已有上億人感染,200多萬人喪命。我很早就說這是非典型的世界大戰,共同的敵人像魔神仔,看不見,摸不到,在人類還來不及生產疫苗之前,病毒又突變成更毒或傳染力更強的變種病毒。人類不只要放棄「萬物之靈」的驕傲,更要向病毒強旺的生命力致敬,至少要覺悟跟它共生死。最近中國又爆「立百病毒」(Nipah virus),致死率高達40%~75%之間,即是警訊。
病毒的剋星是疫苗,但據荷蘭「藥品可及性基金會」的年度報告,當前16種風險最大的病原體當中,有10種尚無藥可醫。再根據台大醫學院研究疫苗施打策略的報告指出,全球現有78億人口,根據WHO認定,每一國家疫苗接種率至少達到65%~70%時,才能產生「群體免疫力」,因此至少需要100億劑才能滿足需要。但是,哪來的100億劑啊!
目前最受關注的新冠病毒,短短幾個月內全球有63種相關藥物、疫苗正在研發當中,主要包括:
1. 輝瑞疫苗:與德國BioNTech 共同研發。
2. 莫德納疫苗: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共同研發。
3. 阿斯特捷利康疫苗:與英國牛津大學共同研發。
4. 史普尼克V疫苗:俄羅斯研發。
5. 中國醫藥集團疫苗:獲中國、匈牙利、塞爾維亞和摩洛哥等國授權上市。
6. 中國科興生物疫苗:獲中國、土耳其、巴西和印尼等國授權上市。
7. 嬌生疫苗:全球第一個標榜只打一劑就有足夠防疫力的疫苗。
疫苗民族主義之爭
為統合全球疫苗的生產與配銷合乎人道與公平原則,WHO成立「全球疫苗取得機制」(COVAX),希望在2021年100天之內讓全球醫護人員及高風險群接種疫苗,並以今年底前將20億劑疫苗公平分配給全球為總目標。在全球引頸企盼中,2月3日WHO首度公布COVAX第一波配送疫苗的國家名單,上半年共有3億3720萬劑要分配給聯合國會員國。台灣向COVAX訂購476萬劑, 但COVAX首波分配給「非會員國家」的疫苗只有130萬3200劑,最快2月底抵台,只是杯水車薪。
疫苗是國安危機中的重要戰略物資,過去一度發生「疫苗民族主義」。因疫情如野火狂燒,疫苗的研發又曠時廢日,緩不濟急,強國超前訂購,並且加倍囤購,致使藥廠無法如期交貨,各國對疫苗均望穿秋水。WHO要求英國於醫護人員及高風險對象接種完成後,就應暫停施打,以便將疫苗公平分配給全球。但英國的AstraZeneca 於1月22日通知歐盟供貨量驟減為60%,而英國首相強森計劃於2月15日前完成高風險族群疫苗接種,入秋前完成全國人民接種。接著,美國的Moderna 公司以疫苗原料供應不足,下修與各國的供貨量及交貨日期。人口4億5千萬人的歐盟立即宣布歐盟境內生產的疫苗實施出口管制,非經核准,不得出口到歐盟之外,引起全球憤慨,認為歐盟實施「疫苗民族主義」。在WHO怒斥之下,英國AZ同意追加9百萬劑,並提早一週交貨,而美國輝瑞(Pfizer)及德國BioNTech 也承諾加速、加量交貨給歐盟,疫苗之爭才暫告平息。
台灣疫苗何處覓?
台灣的疫苗到底來自何處?何時可以接種?據報載,台灣取得武漢肺炎疫苗的管道有三:
1. 直接向國外疫苗廠洽購:已和英國AZ簽約、付訂金,估可取得1千萬劑,但時程可能延後。另有其他廠商洽談中,估可取得5百萬劑。
2. 透過COVAX購買:已付訂金給COVAX,估計可取得470多萬劑。
3. 國內疫苗廠研發生產:高端疫苗、聯亞生技已進入第二期人體臨床試驗;國光生技仍在第一期試驗。
近日又傳出,台灣也與嬌生、Merck及Novavax 三家洽商採購事宜。
問題是,輝瑞疫苗是與德國公司BioNTech聯合生產,而上海復星集團與BioNTech有合作關係,並取得大中華地區總代理。台灣購買,必須透過上海復星集團,如此卻違反台灣禁止中國進口的法令,即使美國想越過復星集團賣疫苗給台灣,也會惹來違反商業契約的疑慮。可見台灣在採購過程中,有難言苦衷,以致陳時中前後說法不一,引起外界質疑。
世界各國正加快腳步終結疫情,回復正常並開放邊境。台灣何時有疫苗?頗讓各界猜謎。近日部立桃園醫院引起的醫院群聚感染,發生醫護人員感染全家,年長的婆婆確診後病亡,家人卻無法治喪的慘劇。此外,WHO配售的AZ疫苗保護力只有3成,接種二劑才達6成,劑量有限,只能先提供給醫護及抗疫第一線人員「救急」,距離「群體免疫」仍遙遙無期。
華盛頓郵報指出,目前全球已有67國接種超過1億劑的疫苗,以色列第一。台灣、伊朗及烏克蘭三國拒絕接受「敵國」的疫苗。陳時中公開表示:「中國疫苗沒有科學報告,有效性受質疑,沒有吸引力。」而且依現行法令,中國疫苗無法進口台灣。
按去年12月30日中國國藥集團疫苗已上市,保護率高達79.34%,已達到國際及中國國家藥監局標準,並有數十個國家採購並開始接種中國疫苗,包括土耳其、印尼、秘魯等國國家元首率先接種。中國也正式宣布,將提供1千萬劑疫苗給開發中國家應急。
法國總統馬克宏公開否定中國疫苗的安全可靠性,但熱愛台灣的匈牙利,是歐盟第一個批准施打中國及俄國疫苗的國家,德國執政聯盟之一「基社盟」也要求歐洲監管部門儘快審批中國及俄羅斯的新冠疫苗。德國衛生部長公開回應:「如果基於疫苗安全有效,不管它在何國生產,都有助於對抗疫情。」而紐約時報近日更有文章呼籲正視中俄兩國研發疫苗之安全可靠度,不要讓「疫苗國家主義」延誤各國回復正常化的速度。
儘管打過疫苗未必絕對安全,但「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為促成航空運輸業配合防疫措施,提出「疫苗護照」作為出國登機的證明。如果全世界主要國家都因施打疫苗而回復正常,並開放航空旅行,台灣卻未及時接種並產生群體免疫力,到頭來,台灣不但抗疫神話破滅,還會淪為少數的「鎖國」,那就慘了!
聯合國會員國台灣 在 呂秀蓮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疫苗·疫苗·我愛你!
自認為「萬物之靈」的人類,這一年多來飽受新冠病毒肆虐,全球200個國家已有上億人感染,200多萬人喪命。我很早就說這是非典型的世界大戰,共同的敵人像魔神仔,看不見,摸不到,在人類還來不及生產疫苗之前,病毒又突變成更毒或傳染力更強的變種病毒。人類不只要放棄「萬物之靈」的驕傲,更要向病毒強旺的生命力致敬,至少要覺悟跟它共生死。最近中國又爆「立百病毒」(Nipah virus),致死率高達40%~75%之間,即是警訊。
病毒的剋星是疫苗,但據荷蘭「藥品可及性基金會」的年度報告,當前16種風險最大的病原體當中,有10種尚無藥可醫。再根據台大醫學院研究疫苗施打策略的報告指出,全球現有78億人口,根據WHO認定,每一國家疫苗接種率至少達到65%~70%時,才能產生「群體免疫力」,因此至少需要100億劑才能滿足需要。但是,哪來的100億劑啊!
目前最受關注的新冠病毒,短短幾個月內全球有63種相關藥物、疫苗正在研發當中,主要包括:
1. 輝瑞疫苗:與德國BioNTech 共同研發。
2. 莫德納疫苗: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共同研發。
3. 阿斯特捷利康疫苗:與英國牛津大學共同研發。
4. 史普尼克V疫苗:俄羅斯研發。
5. 中國醫藥集團疫苗:獲中國、匈牙利、塞爾維亞和摩洛哥等國授權上市。
6. 中國科興生物疫苗:獲中國、土耳其、巴西和印尼等國授權上市。
7. 嬌生疫苗:全球第一個標榜只打一劑就有足夠防疫力的疫苗。
疫苗民族主義之爭
為統合全球疫苗的生產與配銷合乎人道與公平原則,WHO成立「全球疫苗取得機制」(COVAX),希望在2021年100天之內讓全球醫護人員及高風險群接種疫苗,並以今年底前將20億劑疫苗公平分配給全球為總目標。在全球引頸企盼中,2月3日WHO首度公布COVAX第一波配送疫苗的國家名單,上半年共有3億3720萬劑要分配給聯合國會員國。台灣向COVAX訂購476萬劑, 但COVAX首波分配給「非會員國家」的疫苗只有130萬3200劑,最快2月底抵台,只是杯水車薪。
疫苗是國安危機中的重要戰略物資,過去一度發生「疫苗民族主義」。因疫情如野火狂燒,疫苗的研發又曠時廢日,緩不濟急,強國超前訂購,並且加倍囤購,致使藥廠無法如期交貨,各國對疫苗均望穿秋水。WHO要求英國於醫護人員及高風險對象接種完成後,就應暫停施打,以便將疫苗公平分配給全球。但英國的AstraZeneca 於1月22日通知歐盟供貨量驟減為60%,而英國首相強森計劃於2月15日前完成高風險族群疫苗接種,入秋前完成全國人民接種。接著,美國的Moderna 公司以疫苗原料供應不足,下修與各國的供貨量及交貨日期。人口4億5千萬人的歐盟立即宣布歐盟境內生產的疫苗實施出口管制,非經核准,不得出口到歐盟之外,引起全球憤慨,認為歐盟實施「疫苗民族主義」。在WHO怒斥之下,英國AZ同意追加9百萬劑,並提早一週交貨,而美國輝瑞(Pfizer)及德國BioNTech 也承諾加速、加量交貨給歐盟,疫苗之爭才暫告平息。
台灣疫苗何處覓?
台灣的疫苗到底來自何處?何時可以接種?據報載,台灣取得武漢肺炎疫苗的管道有三:
1. 直接向國外疫苗廠洽購:已和英國AZ簽約、付訂金,估可取得1千萬劑,但時程可能延後。另有其他廠商洽談中,估可取得5百萬劑。
2. 透過COVAX購買:已付訂金給COVAX,估計可取得470多萬劑。
3. 國內疫苗廠研發生產:高端疫苗、聯亞生技已進入第二期人體臨床試驗;國光生技仍在第一期試驗。
近日又傳出,台灣也與嬌生、Merck及Novavax 三家洽商採購事宜。
問題是,輝瑞疫苗是與德國公司BioNTech聯合生產,而上海復星集團與BioNTech有合作關係,並取得大中華地區總代理。台灣購買,必須透過上海復星集團,如此卻違反台灣禁止中國進口的法令,即使美國想越過復星集團賣疫苗給台灣,也會惹來違反商業契約的疑慮。可見台灣在採購過程中,有難言苦衷,以致陳時中前後說法不一,引起外界質疑。
世界各國正加快腳步終結疫情,回復正常並開放邊境。台灣何時有疫苗?頗讓各界猜謎。近日部立桃園醫院引起的醫院群聚感染,發生醫護人員感染全家,年長的婆婆確診後病亡,家人卻無法治喪的慘劇。此外,WHO配售的AZ疫苗保護力只有3成,接種二劑才達6成,劑量有限,只能先提供給醫護及抗疫第一線人員「救急」,距離「群體免疫」仍遙遙無期。
華盛頓郵報指出,目前全球已有67國接種超過1億劑的疫苗,以色列第一。台灣、伊朗及烏克蘭三國拒絕接受「敵國」的疫苗。陳時中公開表示:「中國疫苗沒有科學報告,有效性受質疑,沒有吸引力。」而且依現行法令,中國疫苗無法進口台灣。
按去年12月30日中國國藥集團疫苗已上市,保護率高達79.34%,已達到國際及中國國家藥監局標準,並有數十個國家採購並開始接種中國疫苗,包括土耳其、印尼、秘魯等國國家元首率先接種。中國也正式宣布,將提供1千萬劑疫苗給開發中國家應急。
法國總統馬克宏公開否定中國疫苗的安全可靠性,但熱愛台灣的匈牙利,是歐盟第一個批准施打中國及俄國疫苗的國家,德國執政聯盟之一「基社盟」也要求歐洲監管部門儘快審批中國及俄羅斯的新冠疫苗。德國衛生部長公開回應:「如果基於疫苗安全有效,不管它在何國生產,都有助於對抗疫情。」而紐約時報近日更有文章呼籲正視中俄兩國研發疫苗之安全可靠度,不要讓「疫苗國家主義」延誤各國回復正常化的速度。
儘管打過疫苗未必絕對安全,但「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為促成航空運輸業配合防疫措施,提出「疫苗護照」作為出國登機的證明。如果全世界主要國家都因施打疫苗而回復正常,並開放航空旅行,台灣卻未及時接種並產生群體免疫力,到頭來,台灣不但抗疫神話破滅,還會淪為少數的「鎖國」,那就慘了!
聯合國會員國台灣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https://reurl.cc/eENAEm
高端感覺簡直是作文大師啊,每次看他們發重訊就是各種模糊文字暗示釣魚,這次又要請生技臨床實驗專家顧問背景的黃醫師來破解其中話術啦!ft.精神科醫師 #黃偉俐
先說說昨天的時中語錄吧,讓人感到震驚,強辯又沒有道理是怎麼搞的啊?根據中國時報的報導:【立委賴香伶今(22)日在立法院表示,當初東洋要採購BNT,政府是否因意識形態而錯失機會, #陳時中 則反嗆,東洋採購BNT是談判沒有成功,現在當然可以說要買3千萬劑BNT,但去年9月BNT才進入第二期準備第三期試驗,「當時誰敢說敢買?」強調政府絕對沒有意識形態或阻止。對於陳時中稱BNT去年沒人敢買,有網友在《PTT》翻出2020年8月12日的媒體報導指出,2020年7月29日,英國宣布向BNT預訂3000萬劑,2020年7月31日,包括美國宣布向BNT預訂1億劑,日本宣布購買1.2億劑,歐盟也宣布購買2億劑,2020年8月上旬,加拿大與已BNT簽約2000萬劑,質疑陳時中為何一直在說謊?】但是時中,台灣的高端你連二期都沒做完,也是買了ㄟ,這種雙重標準是怎麼搞得啊?而且全世界早搶是種冒險,你連世界都有穩定疫苗的晚搶也要冒險,這科學標準是甚麼?
根據中央社的報導:【 #高端 表示,將依歐盟EMA科學諮詢結論建議,儘快向EMA提出COVID-19疫苗第三期臨床試驗申請。至於目前於巴拉圭執行的臨床試驗,為另一獨立免疫橋椄第三期臨床試驗,其目的為取得當地臨床資料以進入中南美洲市場。高端指出,今年6月由全球主要國家法規單位所組成的「ICMRA國際藥物監管機構聯盟」,已於會議中達成以免疫橋接進行臨床試驗設計的目標共識。】高端的新聞稿內容是寫獲得正面回應,依照建議提出申請,結果中央社的標就寫已經獲得同意,孩子,正面回應和同意一樣嗎?還有一個有趣的事情,在歐盟和世界各國都要做三期實驗,為什麼高端在寶島母國台灣二期期中都還沒有做完,台灣偉大的魏福不就同意緊急授權eua了咧,這麼低的標準怎麼全世界不敢跟上呢?
八天前側翼塔綠斑忽然之間士氣大振,好像覺得高端成為世界最高端一樣,因為他們發現有國際媒體說高端獲得了大家最討厭的who贊助,要在哥倫比亞做臨床三期實驗啦!聽起來是個超好的消息啊!可是結果一到查證的時候,高端說他不清楚?!被贊助的人這麼好的消息為什麼不清楚啊!根據中央社引述公開資訊站的報導:【外傳台灣高端疫苗成為世界衛生組織(WHO)候選疫苗廠商名單後,將透過WHO贊助的疫苗試驗計畫,在哥倫比亞進行臨床試驗。高端今天表示,目前消息並非來自WHO正式對外公開新聞稿,公司正在與相關機構了解實際狀況及進度。高端疫苗今天在證交所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告指出,媒體報導是引用自國外媒體,並非來自WHO正式對外公開新聞稿,公司正與相關機構了解實際狀況及進度。】這中間到底有甚麼詭異之處?
根據工商時報的報導:【 #李秉穎 今(15)日在廣播節目《新聞放鞭炮》指出,目前世界上可看到研究報告包括AZ混打BNT或AZ混打莫德納,但其他組合還未有正式研究,雖然部分國家也有在做其他廠牌疫苗的混打研究,但問題是高端是台灣做的,所以在國外不會有混打研究,因此想混打高端,必須要在國內做。李秉穎說,台大醫院經過研究倫理委員會通過,開始招募 #莫德納混打高端 的受試者,再過2至3個月才會有初步的結果,利用免疫橋接的方式來判斷,比較原來打兩劑AZ或打兩劑高端,評估免疫力好不好、安全性如何,才可以考慮緊急授權,混打也算一種緊急授權,需要3個月的時間,「沒有實證的根據下,沒有建議現在就要混打」。李秉穎說,許多新聞報導稱因為等不到莫德納,才要做混打高端的研究,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李秉穎表示,不管疫苗有沒有延遲問題,本來就有這樣的研究計畫,所以授權的疫苗,不管國內或國外廠牌,都會考慮去做混打的研究,並非有其他因素才考慮做混打,直呼「新聞報導有點怪怪的」。】相信坊間都很清楚,秉穎一開口,謊話跟著來,所以他講的好像天花亂墜,卻沒有解釋為什麼一個全世界只有台灣接受的疫苗對於重視期刊發表的台灣學界來說,竟然有人搶著做混打高端的人體實驗,而且還是在高端已經施打幾十萬劑,根本沒有稀缺問題的時候提出,黃醫師要告訴我們到底是為了甚麼啊???
再來要來討論青少年施打BNT的狀況,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校園接種BNT傳出多起暈針不適 彰化2高中生臨時請假不打了】這到底是甚麼狀況呢?
還有一件事,我都不知道科學界的人會認為一個疫苗能不能被其他國家接受,是用談出來的,是說故事比賽嗎,這真是讓我大開眼界了,你以為我在開玩笑嗎?根據ettoday的報導:【林氏璧說,比方說中華民國護照,可以去200多國免簽證,這是談出來的嘛,雖然中華民國不是聯合國會員國,「我不知道高端會不會真的順利拿到認證,這是現在還要努力的事,我覺得它是可以去談的。」林氏璧表示,「比方說我們很常進出、比較友好的國家,像是美國、日本,直接去談可不可以認證我們的高端疫苗,我不覺得這是做不到的事。」】所以林氏璧覺得科學證據可以用外交洽談方式談出來,跟護照一樣,那科學幹嘛做實驗,直接派謝長廷跟日本談就好啦,他那麼會說話,我們相信他。喔,順帶一提,甚麼時候我國護照有兩百多國免簽我都不知道了,是不是林氏璧也是自己用嘴多加上一百多國呢?不能免簽你要負責嗎?根據最新中華民國外交部的數據顯示:【共有111個國家及地區給予中華民國護照免簽證待遇,其中亞太地區22個、亞西地區1個、美洲地區40個、歐洲地區44個、非洲地區4個。更包括有日本、新加坡、紐西蘭、加拿大、美國、英國、韓國等這些熱門旅遊地。】我國護照的免簽國家數忽然變成兩百多國ㄟ,這消息比疫苗還要讓我覺得高興啊。
朱學恒的表情包2.0上線拉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6645010
【Facebook傳送門】 https://www.facebook.com/Geekfirm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直播大綱:
00:00 開播
15:00 青少年施打BNT狀況
23:00 疫苗購買政策
30:00 青少年施打BNT狀況
39:00 陳時中稱BNT去年沒人敢買
54:00 高端爭議/歐盟EMA
01:11:00 高端疫苗能不能進美國可以用談的?
01:29:00 高端疫苗對台灣整體運作的影響
01:32:00 黃偉俐:陳時中.食藥署歡迎告我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n5cBc2B0Sk/hqdefault.jpg)
聯合國會員國台灣 在 苗博雅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苗博雅 #台北市 #瘦肉精 #萊克多巴胺 #美牛 #美豬
00:40 瘦肉精是甚麼
01:42 臺灣美豬美牛進口時間軸
06:35 為什麼要開放美豬美牛進口
08:57 瘦肉精豬肉的三個艱困議題
瘦肉精美豬是藍綠累積的共業,講實話注定不討好,肯定是藍也罵、綠也不滿。
但還是要基於國家社會的最大利益,講點實話:
1⃣️ 瘦肉精肉品進口,不是藍/綠問題,而是執政/在野的問題。執政的都想開放,在野的都會反對。政客互罵「昨是今非」,本質就是政治攻防口水。
2⃣️ 這次不是「進口美豬」的問題。外國豬肉包括美豬早在2005年(扁執政)就全面開放進口。但不容許驗出瘦肉精殘留。
3⃣️ 這次也不是「進口瘦肉精」的問題。瘦肉精牛肉早在2012年(馬執政)開放進口。
當時馬政府制定進口牛肉瘦肉精萊克多巴胺最高容許值10ppb。臺灣市面上的美牛,早已一部分含有瘦肉精,國人已經吃了八年。
4⃣️ 這次爭議,精確地說,是「制定進口豬肉殘留萊克多巴胺最高容許值」的問題。是允許進口萊牛八年後,是否進一步「允許進口萊豬」的問題。
5⃣️ 攝取多少萊克多巴胺對人體有負面影響?會產生何種影響?至今科學界還有爭論。
2012年7月5日,聯合國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在美國提議表決之下,以69對67通過「牛肉、豬肉」的萊克多巴胺殘留容許量標準。
但歐盟至今仍主張Codex制定的最高殘留量,還是不能排除對人體的健康危害。因此沒有跟進Codex標準。
6⃣️ 既然有爭議,為何臺灣要跟進Codex標準?
在WTO架構下,欠缺科學證據支持的食品安全或動植物檢疫,可能會被認定為「非關稅貿易障礙」,引起與其他會員國的經貿紛爭。
如果拒絕接受國際組織制定的食安與檢疫標準(例如Codex的最高容許量),必須要提出更強力的科學證據,在經貿糾紛上要負擔很高的舉證責任。
而臺灣在2012年已跟進Codex的牛肉瘦肉精殘留標準。且至今並沒有科學證據證明符合Codex標準的進口瘦肉精牛肉在台灣造成食安風險。
如果持續拒絕開放豬肉,很難自圓其說。除非可以提出「牛肉可以、豬肉不行」的科學證據,否則很可能被認定為「非關稅貿易障礙」,違反國際經貿應該遵守的準則。
而在美中貿易戰,世界供應鏈重組的時刻,背負著違反國際經貿準則的指責,對臺灣爭取國際貿易協定是不利的。
7⃣️ 2012年馬政府開放瘦肉精牛肉,有經立法院審議。蔡政府用「行政命令」,是不是故意繞過立法院?是不是拒絕國會監督?
這次能夠以行政命令的方式開放萊豬進口,是因為2012年,馬政府為了開放萊牛,立法院修改《食品安全衛生法》,賦予行政機關以行政命令制訂最高容許殘留量的權力。
2012年立法院所審議的,並不是萊牛的最高容許值,而是要不要給行政機關以行政命令制訂容許值的權力。
2012修法通過後,馬政府開放萊牛的最高容許值,也是以行政命令規範。
8⃣️ 瘦肉精豬肉艱困議題之一:如何落實標示,保障人民選擇權?
「選擇權」是食安的核心訴求之一。
有些民眾「就是不想吃到」,政府說「在安全容許值內吃到不會怎樣」並沒有回應到人民「想擁有選擇權」的核心問題。
落實選擇權的前提,是「正確清楚標示」。沒有正確清楚的標示,選擇權都是空談。
但萊牛進口了八年,當時馬政府主打的「三管五卡」並沒有真正全面落實。牛肉產地標示仍然零零落落,稽查也不夠確實。
另外,公立學校、公立醫院、軍隊等機關的團膳,食用者無選擇權,政府怎麼把關?
我已經檢視許多採購契約,都沒有明定嚴厲的罰則,嚇阻力顯然不足。且查核也不積極。
如果萊豬的把關機制只有比照美牛,顯然不足以回應人民的憂慮。
9⃣️ 瘦肉精豬肉艱困議題之二:最高容許值如何制定?如何落實檢驗與食材溯源?
2012年民進黨反對豬肉解禁的原因之一,是「國人飲食習慣不同」。此原因至今沒有改變消失。
最高容許值的制定,是科學和食安問題。但現今的科學證據,多是以健康成人為實驗基礎。
脆弱族群如兒童、慢性病患、孕婦等,能比照健康成人的標準嗎?政府所做的科學實驗,訂出的容許值,是否足以保障脆弱族群?而國內的檢疫機制,以及食材溯源機制,是否足以確保食安?
|108年食用肉品暴露萊克多巴胺之健康風險評估
https://www.fda.gov.tw/TC/site.aspx?sid=10039
|107年美國進口牛肉相關產品健康風險評估報告
https://www.fda.gov.tw/TC/siteList.aspx?sid=225
🔟 瘦肉精豬肉的艱困議題之三:臺灣本土畜牧業的升級
臺灣肉品好吃、優質,毋庸置疑。但本土畜牧業的運輸、保存、販賣,急需現代化,才能為業者爭取更長遠的未來。
政府提出「百億基金」因應瘦肉精豬肉的衝擊,能否引入資源協助產業建立「冷鏈」,進一步提升國內食安品質,並建立以及肉品外銷的基礎建設?還是淪落為舊式撒幣補助,錢用完不留下痕跡?
上述三個議題,才是未來國會監督的重點所在。
針對大家關心的食安選擇權、產地標示等議題,我也會在臺北市議會繼續為市民監督把關。
勘誤:7:33 食品安全檢驗與動物植物防疫檢疫措施「協定」,口誤為規定
----
更多問政影片,請訂閱阿苗的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c/苗博雅tw
加入苗議員Line好友
👉 https://lin.ee/fIqp8Sm
陳情意見信箱
📪 tcc10717@tcc.gov.tw
陳情服務電話
☎️ (02)2729-7708 #7046
#苗博雅問政報告
#第三勢力第一選擇
#我認真問政
#你幫忙分享
#大安文山苗博雅
鄭之毓 | 腳本、拍攝、剪輯、後製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TyHc3znsm0/hqdefault.jpg)
聯合國會員國台灣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8月13號,美國白宮、以色列,還有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共同發表了一項聲明,表示以阿兩國之間的關係即將正常化,接下來會在3個星期內簽署雙邊條約,在各種領域內展開合作。到底為什麼這件事情在國際間這麼受到重視呢?今天我們來聊聊這項歷史性的和談。
如果最後這個和平條約真的簽成,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會不會成為以色列在中東的第三個盟友不好說,但至少是以色列時隔幾十年以來好不容易爭取到有可能的建交國,之前的第一個是在1979年的埃及,還有1994年的約旦。那時候埃及還被四周的阿拉伯國家大罵,說他們背叛了阿拉伯民族。
以色列在中東不受歡迎其來有自;以色列的人種主要是猶太人,就跟旁邊都是阿拉伯民族的不一樣。而且四周的國家都是以信仰伊斯蘭教為主,而以色列最多人信的則是猶太教。再加上過去的歷史因素,不少以色列人認為以色列這塊土地是上帝給他們的「應許之地」。現在又包圍了猶太,基督,伊斯蘭大家共同的聖地耶路撒冷,在中東完全就是一個砂鍋大的箭靶。
當然中東的阿拉伯民族國家很排外也是原因啦,不過我覺得發生在以色列的爭端,研究到最後都會發現,好像都是當初聯合國便宜行事的結果。因為之前巴勒斯坦這個地區是英國的託管地,二戰結束之後,聯合國就一直在推動民族自決,大家各自獨立成自己的國家。那當時有一大堆猶太人的難民湧進了巴勒斯坦,聯合國就說,好啦你們來都來了,而且這裡也是你們猶太人以前的老家,那我就在這裡畫一個範圍給你們,讓你們猶太人建國好不好啊,聽起來超級隨便。
聯合國當時是說,還會有更多猶太難民過來啦,所以我們多分一點土地給以色列。不過四周的國家當然是不買單阿,以色列一建國,四周的埃及、伊拉克、約旦、敘利亞、以及黎巴嫩,馬上就直接向以色列宣戰,一建國就四周都是敵人,這個生存條件真的很嚴苛。
不過以色列的國力也是真的強啦,科技發達國家也進步,背後又有美國撐腰。所以才能一直撐到現在。但是因為生存條件很嚴苛,所以就算只是多一個跟他們關係正常化的國家,對他們來說都很重要。
因此這次跟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條約,真的是滿重要的,尤其中東的海灣國家本來就一直有在跟以色列眉來眼去的啦,不過為了保持大家阿拉伯民族的和氣,都只能在檯面下交流,表面上還是要跟著大家一起討厭以色列。所以這次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跳出來跟以色列講和,大概就是想說不要再演下去了。至於「阿拉伯民族之間的和氣」怎麼辦?感覺就是在取捨之後,覺得這樣對國家更有利吧。而且另一方面是,中東還有一個大家更討厭的國家阿,伊朗。
我覺得他們也是有考慮為了制衡伊朗,而寧願放下成見跟以色列和談。除了可以減少一條戰線之外,跟以色列合作其實好處也很多。條約裡除了要互設大使館之外,投資、旅遊、直飛航班、國家安全、電訊、科技、能源、醫療等等一大堆領域都可以得到以色列的支援,還可以跟以色列背後的美國打好關係。這些利益讓他們願意放下對猶太人的成見,甚至還可以對巴勒斯坦的慘況裝作沒看到。
看到這邊你可能會問巴勒斯坦又跟這個條約有什麼關係?關係滿大的喔,剛剛說「阿拉伯民族之間的和氣」嘛。以色列從建國以來,就一直在偷吃巴勒斯坦其他地區的土地。直接在人家境內建立屯墾區,過幾十年之後就說,欸我們國民在這裡這了這麼久,這裡應該算是我們的土地吧。會出現這種事情是因為以色列不承認巴勒斯坦是一個國家,對他們來說,巴勒斯坦剩下的地方就是沒有主人的土地。既然以色列不承認,背後的美國也就跟著不承認,那聯合國到底要不要承認就變得很微妙。現在會員國裡大概還是有三成的國家,不認為巴勒斯坦是獨立國家。跟台灣有點像,就是個國際上的孤兒。
這個以色列屯墾區的爭議,聯合國是說以色列違法啦。附近的國家也大多是支持巴勒斯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在這次的條約裡,就有加入一個條件是,要以色列停止約旦河西岸的併吞行動。
雖然聽起來滿支持巴勒斯坦的啊?但大家的說法都不一樣,美國跟以色列是說,現在是暫時停止併吞的行動。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則是說要尊重巴勒斯坦的建國方案,以色列要退回到之前的界線。那這個之前是多之前?也沒講清楚。這不就是「雖然巴勒斯坦的問題還談不攏,但總之我們先和談再說?」
但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會拿這個出來當條件,應該也不是完全不管巴勒斯坦吧?有國家願意幫他們發聲,巴勒斯坦應該也是有好處吧?但實際上巴勒斯坦超不爽的。因為明明這個條約就有關係到巴勒斯坦的未來,但從頭到尾巴勒斯坦都沒有參與討論。阿不是說好我們阿拉伯民族要團結,要一起對抗以色列?現在你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跑去跟他們握手言和是什麼意思?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當天發表就聲明說「強烈拒絕和譴責」這個條約,認為它是對巴勒斯坦人民的侵犯行為。
可是不管怎麼說,能夠協助以色列跟中東國家合作,對美國算是一項重大成就。因此美國不只爽到不行,現在還一大堆人跳出來邀功。川普自己在記者會上就一直吹說自己有多厲害,他們國安顧問還說,這個應該可以去角逐諾貝爾和平獎。拜登也跳出來說,欸這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跟以色列的關係,是我們民主黨在歐巴馬執政的時代打下的基礎,沒有我們哪有你現在可以去談和平?所以搞了半天都還是把這件事當作選舉的籌碼啊,然後巴勒斯坦還是沒有人在意,真的是很淒涼。
巴勒斯坦國家沒了、家園被拆了、土地被佔領、然後還要被朋友背叛。弱小的國家如果想擺脫當棋子的命運,就必須要想辦法提升自己的被利用價值,才有可能在弱肉強食的外交博弈上,為自己爭取一點權益。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jODxNi1Q2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