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推薦】
追憶似水年華系列講座
由聯合報主辦,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贊助,
9/30~10/28每週四上午10:00於聯合新聞網官方臉書首映
首場由重量級作家詹宏志、楊照對談,詩人、學者楊佳嫻主持!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熱地圖」散文介紹 專訪作者: 吳鈞堯 內容簡介: 離別有感,思念有字……人生百味皆來自失去,以及迎接失去的姿態,吳鈞堯以十年寫作時光完成的懷鄉製圖學……,「離思」與「別念」,親情與回憶,淡然收攏。 懷鄉,是個人的身世在拓字。吳鈞堯斡旋於感性的文字,寫家鄉細節跟離島...
聯合報 副刊 詩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疫情跟發夢一樣。
發病症狀也差不多,除非
隔離發病源,然後先死後生。
只是現實的疫情,讓一些人
永眠於一場不醒的夢。
此詩聯合報副刊
2021/9/1刊。
聯合報 副刊 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聯合報副刊 - 家庭與婦女
2021. 08. 08 / 陪伴 /
文/ 周詩潔
圖 / 蛋妹
全文:https://udn.com/news/story/7272/5655588?from=udn-catelistnews_ch2
「...以前我會感嘆自己晚婚、晚生,人生進度比許多人慢了一大截,可是也因為如此,當我們這些兒女在家庭與工作間忙碌打轉,在姊妹們的孩子都大到有了自己的朋友和生活圈時,我的孩子還小,還喜歡黏著人,還喜歡跟在外公屁股後頭四處跑,給了爸爸許多安慰,也稍稍填補了爸爸面對空巢期的空虛與寂寞... 」
聯合報 副刊 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熱地圖」散文介紹
專訪作者: 吳鈞堯
內容簡介:
離別有感,思念有字……人生百味皆來自失去,以及迎接失去的姿態,吳鈞堯以十年寫作時光完成的懷鄉製圖學……,「離思」與「別念」,親情與回憶,淡然收攏。
懷鄉,是個人的身世在拓字。吳鈞堯斡旋於感性的文字,寫家鄉細節跟離島地景;從鄉土人物到深摯親情,刻畫記憶底櫃的冷暖愛怨……皆是熬盡文字工夫的醇厚抒情。
◎離°思30 溫暖悼往許多離合
吳鈞堯十數年來散文作品三十種,包括入選年度散文選的八篇傑作。離而有所思,以金門地平線為基軸,衍續故鄉風物,以及生命逢遇的思、索與詢問,掘挖個人的經驗,歷述人與情的交遇。
◎別°念36 深自鍛煉一方風景
收錄中國時報副刊連載「說話課」專欄,共三十六篇。體裁短潔,餘韻不盡。別而有所念,為展開對話寬幅,徵引文字,質問念頭,盤點人生的體悟,像多重窗格,映影春雷,如奔跑的白馬。
吳鈞堯遊走離別與思念,以溫熱筆墨,伏貼土地,在人文輿圖,畫一幅多情的眾生。
作者簡介:吳鈞堯
出生金門昔果山,十二歲遷住台灣,中山大學財管系畢,東吳大學中文所碩士,早年為詩,後致力小說與散文。二十一世紀以來,金門書寫的主軸尤為特出,《火殤世紀》寫金門百年歷史,獲文學創作金鼎獎。長篇小說《遺神》描風獅爺身世,收錄九歌出版社年度小說獎作品〈神的聲音〉。曾獲《聯合文學》、《聯合報》、《中國時報》、《中央日報》小說獎及梁實秋、教育部等散文獎,數次入選年度小說與散文選。二○○五、二○一二年,兩次獲頒發五四文藝獎章,現任《幼獅文藝》主編。著有《火殤世紀》等十餘種,繪本作品《三位樹朋友》獲第三屆國家出版獎,入圍香港豐子愷兒童圖書獎前十強,另有學術論文《撥霧──金門現代文學發展之研究》。

聯合報 副刊 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旅行」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張啟疆
活著,就是持續不斷的旅行。
人生,就是一齣有待完成的履行。
一對身分、背景、遭遇皆極為奇特的父子,聯袂「離家出走」,踏上一場活色生香的五感之旅。
他們的足跡,不在自由女神、巴黎鐵塔、羅馬大教堂等世界名勝,反而流連於稱不上景點的日常空間:堪稱味覺夜總會的夜市,播放視覺饗宴的電影院,轟炸聽覺的棒球場,嗅聞混雜氣味的捷運車廂,最後父子溫暖攜手,撫觸這座我們熟悉的城市。
這對父子為何要去旅行?他們的探險有沒有終點站?弦外之音要到最後才如驚雷乍響。
作者手握一枝生花妙筆,帶領讀者進行一場死去又活來的小說闖關遊戲,我們以為每一個場景都有破解終局的線索,卻一步步陷入精心布局的謎團。一幕幕蒙太奇般的嬗遞流變,彷彿棒球構築的九局版短篇人生,父子間關於生命的對話與辯證,一口氣讀下來痛快淋漓,但不到結局揭曉的時刻,讀者無法體驗到「完整」的享受。
小說家張啟疆擅長運用西方後現代技巧,文字遊藝精粹洗鍊、細膩精緻,具有高度的節奏性和文學性。這部突破自我之作,結構性強,比以往作品更貼近生活,聆聽都市的律動,也透過虛實交錯的故事筆法來探詢生死議題,創造出小說的全新境界。
本書特色:張啟疆挑戰小說另一巔峰的長篇小說創作,一趟五感的旅程,引發生命的大哉問。
作者介紹:張啟疆
一九六一年出生,台灣大學商學系畢業。一九八一年開始創作,觸角遍及小說、散文、新詩、評論領域。題材以眷村、都會、商戰見長,兼及推理、棒球、武俠、科幻等類型文學。曾任中國青年寫作協會副理事長、副刊主編、報社記者。現為專業作家,並開設文學教室。曾獲聯合報、中國時報等文學獎首獎近三十項。著有《導盲者》、《消失的□□》、《變心》、《愛情張老師的祕密日記》、《不完全比賽》、《張老先生有貝比》、《26》等小說、散文、評論集等共二十餘部。

聯合報 副刊 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主持人: 李基銘
本集主題: 永不說再見
這集要為大家介紹這本新書,邀請到作者 #龔華老師,還有博思智庫 #吳翔逸主編,親自到節目現場接受專訪。
1992年夏末,事業正顛峰的龔華老師罹患乳癌。此時已在商界多年,並擁有自己的貿易公司,人生驟然生變。他只擔心他的兒子,一個才15,一個9,醫生說大約只剩5年的時間…,再過5年他二個兒子能不能自理生活,他要趕緊把握時間做該做的事,好好教養小孩。
**********************************************
承繼《疾病的隱喻》,一本感人的家族書寫,溫馨的疾病文學,更是以詩畫互文見證生命韌性的生命寫作~
人是害怕死亡的。
我們研究出無數延長生命的方式,卻仍無法克制對死亡的恐懼。
面對恐懼,書寫是最好的療癒。
當代傑出詩人--龔華,多年前罹患乳癌,在醫療尚未開花結果、資訊封閉不流通的年代,得癌症,彷彿宣告死刑。但是她並未被疾病擊倒,反而重拾文字的熱情,寫下一篇篇生活點滴,用文字證明:生命,才正要開始。
劫難之後,我們仍可揮灑生活的色彩。
藉由文字,為社會注入一點希望,撫慰每個恐懼的心靈。
本書特色
本書為龔華二十餘年的抗病歷程,她的散文真摯、優雅,搭配詩作與親手繪製的色稿圖像,展現美麗堅強的生命意志。
抗病心路歷程首度公開,獻給為生命努力的你/妳。
優美的正向文字,為人生注入滿滿的生命能量。
作者親手繪圖、親筆寫文作詩,向生活中的細緻與美好致敬。
結合文字與藝術的療癒處方,轉喻疾病和苦痛。
承繼《疾病的隱喻》,超脫心理上的恐懼,書寫更溫暖的記憶。
文學界真情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序)
宇文正 聯合報副刊組主任
羊憶玫 中華日報副刊主編
翁誌聰 臺灣文學館館長
須文蔚 詩人、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系主任
張默 詩人、創世紀詩社創辦人之一
瘂弦 詩人、創世紀詩社創辦人之一
醫界療癒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序)
王惠暢醫師 醫界權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顧問
陳玉枝 前臺北榮總護理部主任
曾令民醫師 醫界權威,臺灣同心緣乳癌關懷協會理事長
如有活動需要報導採訪,任何問題洽詢,以下三個粉絲頁,均可連絡!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李基銘主持人mail: a0986650006@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