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薪百萬是個假議題,你永遠拿不到,怎麼辦?]
昨天與Ray直播,主題原來設定是「怎麼拿到年薪百萬」,我們兩人通常固定在星期日會預演一遍,先溝通彼此的想法,以及敲定內容的走向。我第一句話就說:
「年薪百萬,根本是個假議題。」
這把Ray嚇了一跳,問我為什麼。因為台灣的統計數字明白顯示,九成上班族的薪水低於百萬,足見絕大多數人終其一生是拿不到百萬年薪。因此當我們費盡唇舌討論如何拿到年薪百萬,對於全台灣1100萬上班族中的990萬人是無濟於事,他們只會更挫折,感到努力無用。
所以關於薪水,你要具備的第一個認知是你在哪個賽道,是高速公路﹑省道或小巷子。在高速公路,奔馳的是百萬跑車,甚至是千萬名車;在省道,幾十萬元的國產二手車就很強;在小巷子,騎單車反而比較好使,租Ubike就夠用。這個比喻在說什麼?只有一個,你拿什麼薪水老早注定,看的是你的條件。
首先,決定百萬賽道是哪些因素?
💚第一個決定因素是產業
💚第二個決定因素是企業
💚第三個決定因素是職務與位階
我有個斜槓學生既漂亮又時尚,穿戴講究,當然是個愛買小姐,辦了幾次二手市集出清存貨,我曾去掃貨一次,一看都是名牌。她一直在金融業帶業務團隊,還做到高階主管,每年扛業績20億,年薪千萬。她告訴我,其實她最愛從事的是精品業,可是每次面試過都放棄,心情很無奈,因為數字很現實,她說:
「精品業薪水,就是金融業的攔腰斬再打八折。」
錢是很可愛的,差六成,任誰也下不了決心,不是嗎?這說明產業薪資是有行情水準的,在台灣,讀理工的就屬半導體業﹑IC設計業最令人欣羨,讀商的就屬金融業最高。像我讀新聞系,媒體業是在中後段,完全無法相提並論。
然而同一個產業,落差也不小。以半導體業來說,聯發科平均年薪270萬,而同產業平均是123萬,差了一倍有餘﹗薪資後段班有家公司是70萬,差2百萬﹗台積電員工多達4萬名,非主管職員工平均200萬,遙遙領先同業。當媒體報導的都是這些龍頭企業,這使得不少科技業工程師都被誤以為年薪百萬,他們在網路上大吐苦水:
「不是每個工程師都年薪百萬﹗」
就算是同一家企業,職務之間的薪資差異也明顯,可怕的是越低的職務越不會調薪,每年會調薪的就是原本薪資就高的職務,因此薪資結構M型化也會發生在相鄰的同事身上。另外一個決定因素是位階高低,美國大企業CEO的薪資是員工的300倍,台灣差十多倍至幾十倍應該是有的。
可是能進到高薪產業﹑龍頭企業,做一路發的職務,基本上多半是好學歷的人。如果不是台成清交政,或是中字輩,能擠進去大企業領高薪的,不是沒有,而是幾稀,他們一定具有其他很強的背景。那麼學歷不亮眼的上班族,想要在中小規模企業拿年薪百萬,至少要能做到—
💚1. 7-11型
💚2. 業績扛霸子
💚3. 壓力鍋
💚4. 冒險王
尤其是冒險王,是我最想提醒上班族可以採行的策略。正因為年薪百萬天注定,讓我們明白賽道決定薪資高低,所以不妨儲備實力,長期布局,再奮力縱身一跳,改變產業與企業,才有可能彎道超車。這種跳法,好比從家裡的魚缸跳至公園的水池,再跳至大海,但是你不能只是金魚或錦鋰,而是要進化成大鯨魚。
即使這麼鼓勵你,我仍然深知多數人無法做到,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決心不夠,不想付出加倍的努力;第二價值觀不同,不想為工作犧牲其他層面。人各有志,想清楚就好。可是年薪百萬在台北生活,都未必能買房買車﹑過上理想的人生,更何況領幾十萬,怎麼辦﹖
寫到這裡,以下才是我最想給990萬名上班族的正確觀念,那就是—
💚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
💚上班也不是收入的唯一
也就是說,當我們開始有「找工作不如找收入」的觀念,不靠年薪百萬致富,才會真正步向財富自由的大道。把腦袋從「找工作」的認知架構,轉換成「找收入」的思維系統,會突然發現海闊天空,條條大路通羅馬,而上班領薪水不過是其中一條路,然後眼睛一亮,看到其他更多收入的可能性。
對於有錢這件事,沒繼承任何財產的人,靠自己白手起家,也拿不到年薪百萬,大概不脫這三條路可走:
💚會拿高薪不如收入多
💚會賺錢不如會存錢
💚會管錢不如會理錢
不管薪水多少,都要想盡辦法存錢,沒有存錢就無法奢談後面的理財。《原來有錢人都這麼做:效法有錢人的理財術,學習富人的致富之道》作者花20年訪問5百位富人,富人的定義是資產有3千萬台幣。他發現這些富人在以下三題都答「是」:
💚1.你的父母節儉嗎?
💚2.你節儉嗎?
💚3.你的配偶節儉嗎?
現在你知道了,當你瞧不起父母東摳西省的小器樣,省錢與存錢竟然是一般上班族的致富之道。我有個斜槓學生是公務員,父母親是藍領,不僅把3個孩子養大到各個成器,還買了2棟房子,全都靠省與存。他自己30歲出頭,先是靠省與存擁有1百萬資金,後來理財有3百萬,他的斜槓就是教人怎麼存到3百萬。
相反的,我認識的高薪族群中,不少人賺得多花得多,其實口袋是很空虛的。所以當賺不到年薪百萬,並不是天塌下來的事,而且我得說要翻轉這個命運並不容易,這牽涉太多個人無法控制的因素,包括產業﹑企業﹑職位,你想想洪老師能去聯發科做研發工程師嗎?這叫癡心妄想﹗而我們能做的無非是三件事:
💚1.賺其他收入
💚2.省錢、存錢
💚3.投資理財
讀本文有受益,請留言+1。
「聯發科主管薪水」的推薦目錄:
- 關於聯發科主管薪水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聯發科主管薪水 在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聯發科主管薪水 在 工商時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聯發科主管薪水 在 [新聞] 聯發科員工薪資百萬起跳經理人上看1億- 看板Tech_Job 的評價
- 關於聯發科主管薪水 在 電子設計菁英群- 薪水是敏感話題 的評價
- 關於聯發科主管薪水 在 #三立最新非主管平均薪資排名出爐! 聯發科年薪515萬拿下第一 ... 的評價
- 關於聯發科主管薪水 在 聯發科主管薪水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聯發科主管薪水 在 聯發科主管薪水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聯發科主管薪水 在 2022發哥非主管職薪資中位數/平均數- 科技業板 的評價
- 關於聯發科主管薪水 在 年薪三百萬的我該選雙B嗎? 的評價
- 關於聯發科主管薪水 在 [新聞] 聯X科男交往銀樓千金!怕丟臉隱瞞「媽賣 的評價
- 關於聯發科主管薪水 在 [討論] 大陸IC design house是真的嗎? 的評價
聯發科主管薪水 在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定要當上主管,薪水才會高嗎?這可不一定,2020 年度的「非擔任主管職務之全時員工薪資資訊」出爐了!最受關注的半導體業各企業排名如何?
聯發科主管薪水 在 工商時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薪情比台積好!這6檔員工年薪超驚人】
上市櫃6月30日公布本國企業去年非擔任主管職務之全時員工薪資資訊,鴻準及群聯分別以年平均薪酬386萬元、286萬元分別奪下上市櫃冠軍,羡煞所有上班族。
#剛吃完下午茶心情稍微好一點了
#薪水 #年薪 #台積電 #鴻準 #群聯
https://ctee.com.tw/news/industry/482261.html
聯發科主管薪水 在 電子設計菁英群- 薪水是敏感話題 的推薦與評價
他開頭是「到聯發科不划算~」 理由很簡單,他在原公司是副總階層,進了聯發科則是掛資深經理缺。而那位設原很自豪的快四十歲學弟,在聯發科也僅有掛到副理。一般這種 ... ... <看更多>
聯發科主管薪水 在 #三立最新非主管平均薪資排名出爐! 聯發科年薪515萬拿下第一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三立最新 非 主管 平均薪資排名出爐! 聯發科 年薪515萬拿下第一抵抗通膨壓力台積電. 聯發科 帶頭漲 薪水 |記者李孟珊|【LIVE大現場】20220701|三立新聞台. ... <看更多>
聯發科主管薪水 在 [新聞] 聯發科員工薪資百萬起跳經理人上看1億- 看板Tech_Job 的推薦與評價
電子業14個月薪資是基本盤,而聯發科今年薪資結構已有調整,祭出14個月全薪,讓員工
年終和年薪增加,以月薪加計分紅來看,員工薪資多數為百萬年薪起跳。而一級主管酬金
則如加計獎金和特支費,多有3000萬元的水準,總經理級上看5000萬元至1億元。
如以最新的年報來看,聯發科主要經理人等高階主管酬金級距多落在3000萬元到5000萬元
,而董事長蔡明介、執行長蔡力行則上看5000萬至1億元。
依據聯發科年報統計顯示,聯發科主要經理人酬金都在3000萬元起跳,3000萬元到5000萬
元級距的經理人就達9位。而董事長蔡明介、執行長蔡力行、總經理陳冠州,財務長顧大
為、技術長周漁君等1級主管酬金位介於5000萬元到1億元區間。(陳俐妏/台北報導)
新聞來源: https://goo.gl/fuWLnZ
備註:發哥讚讚讚
--
生命的意義在不斷尋找樂趣
生活的樂趣在不斷了解生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2.233.154.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529058118.A.F1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