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6日,一款名叫「CGI」的圍棋AI,在中國的世界AI圍棋大賽中連續擊敗暫居當時世界第二、中國騰訊開發的「絕藝」,和日本老牌的「DeepZenGo」,以全勝戰績大爆冷門晉級決賽,最終奪下亞軍。賽後,全世界的圍棋界都好奇這匹名叫「CGI」的黑馬究竟來自何方?不若震驚世界的Google AlphaGo或名聲響亮的騰訊絕藝背後均有強大軟體公司的支持,CGI的搖籃竟然只是一間位於交通大學工程三館內外貌平凡無奇的實驗室。
吳毅成教授表示,目前實驗室除了開發棋類遊戲的AI,也有三分之一的人力都投入在人工智慧的其他應用領域上,例如機器人。從2016年初開始與工研院合作,將AI結合到機器人身上,訓練AI的方式並不一定要直接將程式導入機器人或機械手臂中,而是可以先將之遊戲化,讓程式進到模擬器中練習,減少硬體的耗損,省下大把時間和金錢。這一系列的過程其實就可以看出遊戲是AI的縮影,再一次說明遊戲的重要性,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下圍棋和機器人是不同的兩件事,但最後卻有殊途同歸味道。
面對AI時代的到來,吳教授認為臺灣有幾項現有優勢,如果能好好與AI結合就有機會創造新一波的高峰。第一就是製造業,臺灣製造業生態鏈相當完整,幾十年來都是支撐臺灣經濟的樑柱,但缺工和毛利率漸漸降低也是不爭的事實,政府和業界一片高呼工業4.0轉型的聲浪中,不管是以AI補充人力,或是取代傳統機器人,如何將AI導入工廠將是重要的課題。
再來則是醫療和金融,科技部11月定案,由交大、臺大、清大、成大進行的「AI創新研究中心」計畫中,就包含生技醫療和智慧服務專案,交大負責智慧服務部分。吳教授認為「醫療」是永遠不會消失的題材,而金融和醫療一樣,一旦做成利潤相當可觀,也許不如在臺灣製造業有那麼明顯的強大優勢,但可以以製造業為根基,試著將觸角延伸到這兩部分。
最後,對於想進入AI大門的年輕一輩,吳教授也給予了最實際的建議:「數學一定要學好。」AI屬於資訊工程領域,一眼看上去很容易只著重在軟體和邏輯能力,忽略最根本的數學。但吳教授說到,其實想透徹了解深度學習、演算法的理論,數學不可或缺,像是一打開圍棋AI的論文,就會發現裡頭用到的依然是最經典的線性代數、機率統計、微積分,尤其是電腦遊戲的研發。了解原理才能知道AI的變化,嗅得出那些方向是未來發展的機會,將成為百分之百搶手的人才。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