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開心跟大家分享一個消息, KK書 邀請瓦基合作推廣,讓我有機會搶先試用到「KK書」這個全新的說書音頻服務。也藉由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我的使用心得和一些想法。如果你看完後有興趣的話,購過閱讀前哨站粉絲的轉屬連結,可以免費體驗14天唷!
📝部落格圖文版 https://readingoutpost.com/kkbox-book/
🎧免費體驗KK書14天VIP https://kkbook.fm/KoCu
.
#KK書基本介紹
.
「KK書」是KKBOX旗下的一個全新服務,提供15分鐘「摘要式書評」的說書App,就像是濃縮版的有聲書。主打的是讓你能夠在通勤時刻、家事時間、飯後時光,只要打開耳朵就能輕鬆聽書,隨時進入成長模式!如果平常有聽書習慣的朋友,應該也會聯想到德國的「Blinkist」和中國的「得到」,那麼KK書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KK書推出台灣本土的知識型訂閱APP,瞄準的就是台灣是中文市場中知識產出最自由的國家,而且透過中文的呈現方式,可以讓許多對英文怯步的讀者多了另一個接觸新知的管道。加上母公司 KKBOX 原本就具備了訂閱服務、串流技術、版權內容的長期經驗,所以他們投入這個新的影音生態圈是非常令人期待的。
KK書把各種的書籍,分成不同的領域,包含:職涯發展、經營管理、財經行銷、科學新知、人文藝術、親子教養、身心發展、多元意識,甚至還有配合的 Podcast 專區。每一本書濃縮成10~20分鐘之間的精華,讓你可以用最短時間累積知識,找到每天的生活靈感。
.
#KK書的四個特色
.
我使用了KK書一個多月以來,覺得App有幾個地方做得很不錯。整體而言我會給它很棒的評價,底下我列出了四個項目,尤其是最後三個項目讓我感到十分驚喜。
.
1. 一個App好不好用,使用者介面會說話。以上面這張圖的《娛樂至死》這本書為例子,KK書的使用者介面就像是 Spotify 給我一種清爽、直覺的感受。另外,它具備快轉、倒轉、調整速度的功能,調速有1倍、1.25倍、1.5倍、2倍的選項,我自己喜歡用1.25倍速來聽。KK書在使用者介面這個項目拿到了基本分!
2. KK書的每一本音頻維持一貫的架構,每本書都會有一段開頭簡介和結尾整理,中間則是拆成5~8則的條列式重點,稱為「第幾K」的K書精華。例如,朗讀者會說:「第一K,傳播媒介的變換…」,每一K都維持在90~150秒的小段落,讓你可以很清楚地知道現在朗讀到了哪裡。加上朗讀者的聲音都很有親和力,會不知不覺就連續聽了好幾本。這種有架構又有脈絡的整理方式,有助於學習和吸收。
3. 在上圖App介面「我的收藏」藏書單裡,你有沒有發現裡面有一本外文書《Creative, Inc.》?(這本書並非《創意電力公司》,恰巧同名)這本書尚未被翻譯成中文版,對一般讀者來說,等於跟這本書完全無緣了。所以最棒的是,這些尚未被翻譯的外文好書,也在KK書的選書範圍裡,讓你比別人有更多的機會聽到這些外文書的中文精華!
4. 還有一件讓我印象深刻的事,KK書的每本書都附上了「書評文稿」的完整文字版本,跟朗讀者的說書內容一字不漏。就像上圖你看到的一樣,你可以點進每一個段落,閱讀完整的文字資訊。這個功能很方便的地方在於,如果你聽完一本書之後,想要快速回顧一些重點精華,直接切到文字版本,就能夠快速掌握和記錄重點,而不用再反覆一直重聽。這是我覺得跟其他APP比起來非常方便的功能。
.
#KK書新書的上架頻率
.
由於KK書是全新推出的平台,現在的藏書還有點少,所以書庫持續在增加中,目前的更新頻率是每週一、三、五會有新內容上架,一、三固定是K選的形式(5~8則K書精華,15分鐘話重點)。週五將不定期推出以書為主、但不同形式的內容,像是編輯聊書、經理人輕鬆聊等等,讓聽眾有更豐富、多元的選擇。以目前我的使用體驗和書籍的精華內容而言,我覺得KK書的未來發展非常令人期待。
聽15分鐘精華的好處
如果你平常沒有時間讀完整本書,但是又很想從書裡吸收知識、獲得啟發,那麼KK書就很適合你。它幫你在最短的時間內,濃縮了一本書的精華,用條列式的架構,讓你從「每一K」裡面快速學習最重要的部分。15分鐘是個長度適中的時間,如果剛好又讓你學到一個新知,
如果你平常已經有閱讀的習慣,那麼KK書也可以幫上你「挑選書籍」。像我自己平常每個禮拜至少讀一本書,有時候最常遇到的問題是「下一本讀什麼」?尤其是當我想要挑選某一本書,但對內容到底紮實與否又沒什麼把握的話,如果可以聽到這本書的15分鐘精華,就能先在心裏有個底,如果真的有興趣再去找紙本書或者電子書來讀。
所以,KK書對我來說,可以幫我提高挑選和篩選書籍的精準度,如果我對這本書有興趣但是又猶豫不決,我就選擇先聽聽看,或者直接看這本書的書評文稿文字版。如果聽完之後就覺得不需要再細讀了,那我可能就省下了這筆買書錢。
.
#KK書的聊聊書 Podcast
.
在KK書APP裡面,我也在 Poscast 區發現了《KK編輯聊聊書》專區,兩個主持人會用輕鬆的對談方式聊一本書,他們認為:「透過書籍的選擇和分享,同時也是在塑造別人認識自己的方式」。我因為很感興趣,所以也跟KK書的小編問了主持人 Alien 和 Vivi 兩位的故事。
《KK編輯聊聊書》的兩位編輯平常都有大量閱讀的習慣,也都是KK書平台上多產的創作者。Vivi 是位產品經理,平常閱讀比較多工具類型的書籍,閱讀的目的以自我成長和增進專業能力為主,也比較擅長分享這類型的書籍。Alien 平常的形象則是一位理性冷靜的工程師,但讓人感到有些反差的是,Alien 選擇分享的題材以心理類為主,走「溫暖療癒系」的路線。
以《成功創意,不請自來》這本其實在聊「即興劇」的書籍來說,就是一本容易因為書名而被錯過的好書。由於 Alien 能以連結自己生活經驗的方式,在分享時提供相當感性的反思,作為訪談人的 Vivi 也意外接觸到了平常不吸引自己的書籍。
正因為兩位編輯平常的閱讀口味差異很大,《KK編輯聊聊書》就像是在開拓彼此知識領域的彊界。當我們選擇閱讀、分享書籍,為自己帶來收穫和改變的同時,也讓他人對自己有了不同的了解。
.
#我聽了哪些好書精華?
.
我使用KK書的時候,第一時間不是搶著聽沒聽過的書,而是先聽了我「聽過」的書。這樣一來,我可以知道K書精華抓得好不好,二來,還可以複習一下自己以前讀過的好書。
例如《FBI談判協商術》這本書的K書精華就抓得很精準,建立信任、仔細傾聽、設身處地、不輕易接受條件、不輕易妥協、不趕時間,聽完之後又讓我重溫了一次當初讀這本書時的收穫。我重溫的書還有《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透過渴望、意志力、化危機為轉機來打造新的習慣;重溫《心流》詮釋享樂和樂趣的差異,以及達到身體和工作心流的方法。
我聽的新書有《娛樂至死》,瞭解從古至今的各種媒體,如何透過娛樂的包裝手法控制了我們的思想,以及隨時要提醒自己,保有意志和思考能力的重要性;也聽了《複利效應》,必須把目標轉變成日常生活的習慣,還要妥善處理障礙,才有可能不斷成長和突破。
.
#邀請你一起體驗KK書
.
KK書提供給閱讀前哨站的讀者「免費體驗14天VIP體驗」,即日起至2021/01/31,透過這個連結 https://kkbook.fm/KoCu 立即登入,就能免費體驗KK書的書庫裡所有的好書。開通體驗不需綁定信用卡,不會產生任何費用,也不需自行取消訂閱。歡迎加入 KK書 的臉書粉絲團,追蹤最新好書資訊。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曾經有人這麼形容,九龍城寨,是香港的一個瘡疤。她流離,載着浪蕩之人,讓他們遊竄於盡是交錯暗巷的貧民窟。她無王管,烏煙瘴氣,生死自理。只是,任她如何墮落,仍然深深烙印於大家心中,叫人回味。 就如這天數千里無雲的澄空,赤日狠狠地打到地堂,熾傷了紅磚小店外排隊的人,卻也照料了朱頂內的念昔人。承蒙關照的赤...
聲音倒轉app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很開心跟大家分享一個消息, 「#KK書」邀請瓦基合作推廣,讓我有機會搶先試用到「KK書」這個全新的說書音頻服務。也藉由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我的使用心得和一些想法。如果你看完後有興趣的話,購過閱讀前哨站粉絲的轉屬連結,可以免費體驗14天唷!
📝部落格圖文版 https://readingoutpost.com/kkbox-book/
🎧免費體驗KK書14天VIP https://kkbook.fm/KoCu
.
#KK書基本介紹
.
「KK書」是KKBOX旗下的一個全新服務,提供15分鐘「摘要式書評」的說書App,就像是濃縮版的有聲書。主打的是讓你能夠在通勤時刻、家事時間、飯後時光,只要打開耳朵就能輕鬆聽書,隨時進入成長模式!如果平常有聽書習慣的朋友,應該也會聯想到德國的「Blinkist」和中國的「得到」,那麼KK書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KK書推出台灣本土的知識型訂閱APP,瞄準的就是台灣是中文市場中知識產出最自由的國家,而且透過中文的呈現方式,可以讓許多對英文怯步的讀者多了另一個接觸新知的管道。加上母公司 KKBOX 原本就具備了訂閱服務、串流技術、版權內容的長期經驗,所以他們投入這個新的影音生態圈是非常令人期待的。
KK書把各種的書籍,分成不同的領域,包含:職涯發展、經營管理、財經行銷、科學新知、人文藝術、親子教養、身心發展、多元意識,甚至還有配合的 Podcast 專區。每一本書濃縮成10~20分鐘之間的精華,讓你可以用最短時間累積知識,找到每天的生活靈感。
.
#KK書的四個特色
.
我使用了KK書一個多月以來,覺得App有幾個地方做得很不錯。整體而言我會給它很棒的評價,底下我列出了四個項目,尤其是最後三個項目讓我感到十分驚喜。
.
1. 一個App好不好用,使用者介面會說話。以上面這張圖的《娛樂至死》這本書為例子,KK書的使用者介面就像是 Spotify 給我一種清爽、直覺的感受。另外,它具備快轉、倒轉、調整速度的功能,調速有1倍、1.25倍、1.5倍、2倍的選項,我自己喜歡用1.25倍速來聽。KK書在使用者介面這個項目拿到了基本分!
2. KK書的每一本音頻維持一貫的架構,每本書都會有一段開頭簡介和結尾整理,中間則是拆成5~8則的條列式重點,稱為「第幾K」的K書精華。例如,朗讀者會說:「第一K,傳播媒介的變換…」,每一K都維持在90~150秒的小段落,讓你可以很清楚地知道現在朗讀到了哪裡。加上朗讀者的聲音都很有親和力,會不知不覺就連續聽了好幾本。這種有架構又有脈絡的整理方式,有助於學習和吸收。
3. 在上圖App介面「我的收藏」藏書單裡,你有沒有發現裡面有一本外文書《Creative, Inc.》?(這本書並非《創意電力公司》,恰巧同名)這本書尚未被翻譯成中文版,對一般讀者來說,等於跟這本書完全無緣了。所以最棒的是,這些尚未被翻譯的外文好書,也在KK書的選書範圍裡,讓你比別人有更多的機會聽到這些外文書的中文精華!
4. 還有一件讓我印象深刻的事,KK書的每本書都附上了「書評文稿」的完整文字版本,跟朗讀者的說書內容一字不漏。就像上圖你看到的一樣,你可以點進每一個段落,閱讀完整的文字資訊。這個功能很方便的地方在於,如果你聽完一本書之後,想要快速回顧一些重點精華,直接切到文字版本,就能夠快速掌握和記錄重點,而不用再反覆一直重聽。這是我覺得跟其他APP比起來非常方便的功能。
.
#KK書新書的上架頻率
.
由於KK書是全新推出的平台,現在的藏書還有點少,所以書庫持續在增加中,目前的更新頻率是每週一、三、五會有新內容上架,一、三固定是K選的形式(5~8則K書精華,15分鐘話重點)。週五將不定期推出以書為主、但不同形式的內容,像是編輯聊書、經理人輕鬆聊等等,讓聽眾有更豐富、多元的選擇。以目前我的使用體驗和書籍的精華內容而言,我覺得KK書的未來發展非常令人期待。
聽15分鐘精華的好處
如果你平常沒有時間讀完整本書,但是又很想從書裡吸收知識、獲得啟發,那麼KK書就很適合你。它幫你在最短的時間內,濃縮了一本書的精華,用條列式的架構,讓你從「每一K」裡面快速學習最重要的部分。15分鐘是個長度適中的時間,如果剛好又讓你學到一個新知,
如果你平常已經有閱讀的習慣,那麼KK書也可以幫上你「挑選書籍」。像我自己平常每個禮拜至少讀一本書,有時候最常遇到的問題是「下一本讀什麼」?尤其是當我想要挑選某一本書,但對內容到底紮實與否又沒什麼把握的話,如果可以聽到這本書的15分鐘精華,就能先在心裏有個底,如果真的有興趣再去找紙本書或者電子書來讀。
所以,KK書對我來說,可以幫我提高挑選和篩選書籍的精準度,如果我對這本書有興趣但是又猶豫不決,我就選擇先聽聽看,或者直接看這本書的書評文稿文字版。如果聽完之後就覺得不需要再細讀了,那我可能就省下了這筆買書錢。
.
#KK書的聊聊書 Podcast
.
在KK書APP裡面,我也在 Poscast 區發現了《KK編輯聊聊書》專區,兩個主持人會用輕鬆的對談方式聊一本書,他們認為:「透過書籍的選擇和分享,同時也是在塑造別人認識自己的方式」。我因為很感興趣,所以也跟KK書的小編問了主持人 Alien 和 Vivi 兩位的故事。
《KK編輯聊聊書》的兩位編輯平常都有大量閱讀的習慣,也都是KK書平台上多產的創作者。Vivi 是位產品經理,平常閱讀比較多工具類型的書籍,閱讀的目的以自我成長和增進專業能力為主,也比較擅長分享這類型的書籍。Alien 平常的形象則是一位理性冷靜的工程師,但讓人感到有些反差的是,Alien 選擇分享的題材以心理類為主,走「溫暖療癒系」的路線。
以《成功創意,不請自來》這本其實在聊「即興劇」的書籍來說,就是一本容易因為書名而被錯過的好書。由於 Alien 能以連結自己生活經驗的方式,在分享時提供相當感性的反思,作為訪談人的 Vivi 也意外接觸到了平常不吸引自己的書籍。
正因為兩位編輯平常的閱讀口味差異很大,《KK編輯聊聊書》就像是在開拓彼此知識領域的彊界。當我們選擇閱讀、分享書籍,為自己帶來收穫和改變的同時,也讓他人對自己有了不同的了解。
.
#我聽了哪些好書精華?
.
我使用KK書的時候,第一時間不是搶著聽沒聽過的書,而是先聽了我「聽過」的書。這樣一來,我可以知道K書精華抓得好不好,二來,還可以複習一下自己以前讀過的好書。
例如《FBI談判協商術》這本書的K書精華就抓得很精準,建立信任、仔細傾聽、設身處地、不輕易接受條件、不輕易妥協、不趕時間,聽完之後又讓我重溫了一次當初讀這本書時的收穫。我重溫的書還有《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透過渴望、意志力、化危機為轉機來打造新的習慣;重溫《心流》詮釋享樂和樂趣的差異,以及達到身體和工作心流的方法。
我聽的新書有《娛樂至死》,瞭解從古至今的各種媒體,如何透過娛樂的包裝手法控制了我們的思想,以及隨時要提醒自己,保有意志和思考能力的重要性;也聽了《複利效應》,必須把目標轉變成日常生活的習慣,還要妥善處理障礙,才有可能不斷成長和突破。
.
#邀請你一起體驗KK書
.
KK書提供給閱讀前哨站的讀者「免費體驗14天VIP體驗」,即日起至2021/01/31,透過這個連結 https://kkbook.fm/KoCu 立即登入,就能免費體驗KK書的書庫裡所有的好書。開通體驗不需綁定信用卡,不會產生任何費用,也不需自行取消訂閱。歡迎加入 KK書 的臉書粉絲團,追蹤最新好書資訊。
聲音倒轉app 在 蛋妹 ViviChe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隔了兩個月,第二個房間終於生出來 久等了😌)
【隱寓系列】 #2.
D的房間:空間的多面
D也是一位插畫家
是難得擁有的插畫家朋友之一
-
-
-
起點倒轉到大三大四的學生時期
我們同期在streetvoice上發表作品
我剛起步,畫著不純熟的插畫作品
對插畫之路保有未知的不確定與熱情
當時對她的認識只有名字與作品
訊號微弱的以網友姿態連結
一年一年過去
與她以緩慢的速度拉近距離
網友 > 臉友 > ig友
幾回貼文回覆漸漸熟悉
看著網上的作品與生活照片
我投射著對她想像:感覺是個柔和、軟綿綿的女性
直到本人終於相見
D本人與我早先的想像有些不同,特別是聲音
她本人自帶氣場,有來自獅子女的自信
不是我腦中全然柔弱的想像
而是柔和中帶有個性
之後我們以時間軸拉很遠的間距相見
一次、兩次 、三次、四次,一回回堆疊
或許與D都是溫和的人
所以碰在一起時就像一杯恆溫的開水
關係不過冷也不過熱的滋養身心
慶幸這幾年來D始終沒有遠去
在一個舒服的距離,彼此看照著
-
這兩年,我們多了文字通信的習慣
效仿那個不夠方便的年代
手寫文字
裝入信封
貼上郵票
寄出
沒有時間壓力的信件往返
用我們的方式連結
信件的投遞像樹洞一般,我與她分享著我各種的內心劇場
快樂的、悲傷的還有煩惱的種種
在一來一往的文字交流
感受到內心的相通與各自不同的一面
心的距離拉近了
承接也被承接
-
我一直覺得文字擁有自己的個性
人在說話時有一種個性,而文字又有另一種個性
有些人講話的語氣與文字緊密,你會在讀文字時同時聽見對方平日的聲音
而有些人則文字、說話各自獨立
D的文筆有種沈著,簡練,沒有多餘的贅字與雜碎情境,總是切入要點。
她曾經說過我的文字份量很重、並很會描寫心境。
而文字是最接近我內心聲音的顯現
是乘載複雜感受的載體
不被外在干擾遮蔽
我的文字總是赤裸的不懂遮掩
只能一字字真摯的袒露
現實中的我在談吐上仍然停、看、聽介入,害怕犯錯、習慣保留
-
-
-
🔴Room : 友D
🔴書櫃:
以女性主義的書居多,並蒐藏了各式在工作上能夠參考的繪本。唯一擺在他和室房的書,是吳明益的<複眼人>,也是她最近一次讀完的書,一本關於人與自然,包含著人性的詩意、奇幻小說。

🔴房間:
D的房間,有一個和室的空間,她只在和室睡覺、休息。裡頭沒有太多的物品堆積,保有很大的空白空間。
-
沒有吹冷氣的房間,天熱時她會直接躺在木頭地板上休憩。
門口貼著小時候畫的畫作,或許從孩童時候就貼在那裡從未拿下來過。
-
同時具體也象徵性的,和室是通往她的最內空間,門口上有一些看得到的破洞與修補。
和室外,則是他的工作空間。在工作區的各角落可以感受到她是個念舊不捨得丟東西的人,並有懂的欣賞老物的品味。
我特別喜歡那些保有時間感物件。
-
那天我在她架上看到一隻以玻璃罐罩住的鵝黃色蝴蝶,
一隻死去的蝶以標本姿態佇立在那兒。
是她曾在信裡提到,在後院菜園發現,從毛毛蟲孵化成功的碟。
牠的一生早已完結,而軀體則像個禮物般靜靜被保存在房間。
-
她有兩隻個性完全不同的柴犬,一隻熱情一隻害羞。只要一個轉身,毛上的毛就會像蒲公英那樣飛舞掉落。
-
-
-
養貓還是養狗?:
和D一樣,我養狗也喜歡狗,若分析自己的個性則外顯像貓,內心卻渴望被狗那樣直接而熱情的對待。貓對我來說總是蒙著一層神秘。但說也奇怪,容易吸引我的多半都是養貓的人。
曾經看過一個網路文章表示。若你觀察交友app上擺放的個資照片,你會發現:養貓的人經常只會放入貓的獨照;而養狗的人不太會單獨放上狗的照片,而是與狗一起入鏡。
#隱寓系列
聲音倒轉app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曾經有人這麼形容,九龍城寨,是香港的一個瘡疤。她流離,載着浪蕩之人,讓他們遊竄於盡是交錯暗巷的貧民窟。她無王管,烏煙瘴氣,生死自理。只是,任她如何墮落,仍然深深烙印於大家心中,叫人回味。
就如這天數千里無雲的澄空,赤日狠狠地打到地堂,熾傷了紅磚小店外排隊的人,卻也照料了朱頂內的念昔人。承蒙關照的赤色小店,是九龍城有名的「豪華餅店」。一九七七年,由周炳均及其妻子司徙慕君一手一腳創立。那個年代,從來不擅長造就浪漫故事,縱與子偕老,但兩雙手,數張口,又何來執子之手。苦命人啊,都為填飽一家幾口的肚子而活着﹑勞着。說起來,周氏夫妻二人吃的苦頭,倒滲着幾分醉意,除了為果腹奔波,也為着一個理想,就是這家紅砂餅店。小店是老周的夢,舊人嘛,夫唱,婦哪有不隨之理?這豆膶小鋪,賴着當時舊寨城及飛機場的人流而興旺,立足九龍城。如今,城寨沒了,機場沒了,桃花不再。還好,唱和了半生的他們,人面依舊。
歷久不衰
滴答。這是清晨七時許。早暉異常的烈,晴空下沒有一絲微風,只有一陣翳焗,聽說是颱風「山竹」的影響。佇於十字路口轉角處,以棕紅小磚搭成的小店門前,途人芸芸說着這個颱風有多厲害,媲美當年的「溫黛」。放眼對面街的店鋪,好幾家店主,正以皺紋膠紙,為己店打着米字,人家說,這能保住玻璃窗。後方棗紅招牌下,熙攘着一條長長的人龍,他們嘴巴上討論着風球,眸子卻盯着紅磚旁的落地櫥窗,正確點來說,是櫥窗內,一盤盤堆疊起卻又分了類別,熱騰騰的麵包。眾人都瞧着自己心宜的包點,手上抓了把碎銀,恨不得快點跟店內忙着夾麵包及收錢的周太,報告自己的抉擇。貼膠紙?周太可沒這個閒情,由凌晨五時開始,她已經忙得不可開交,到店面後的工場幫忙師傅做餅做包﹑檢查今天有否訂單﹑擺放好店面的盤子牌子作預備﹑點算好有足夠的零錢找續。雖是方寸小地,但老周中午才回店,早上只有她跟師傅二人打理一切。瑣事繁得很。
周太雖忙,心卻細膩,手上套了個白膠袋,伸手抓起客人點的麵包,再把膠袋反轉袋好,交予他手,收錢。重重複複,雙目卻一直瞄着哪款麵包只餘下三分一個銀盤的數量,就着師傅要再做。當中令她最緊張的,就是最受歡迎的大蛋糕﹑蛋撻﹑合桃麵包,尤其是合桃麵包,周太會幫忙把大包切開五片,幾乎每三個客人,就有一人喊買。她忙着又滔滔說,現時口味有變,以前越南大逃亡時,最多人買豬仔包做越南包,日日訂二千多個,只是如今坊間麵包款式多,豬仔包甚少有人問津,不過幫襯小店的,反倒大部分都吃傳統口味。說實話,小店的麵包一點不便宜。她坦言,嫌貴的人不少,四十多年來,很多人以為這個鋪位屬於他們,既不用交租,當然認為小店賺很多,又何必賣這麼貴,她愈說愈起勁:「公園阿姐去晨運,同人講啊,全香港九龍最再犀利係你啲蛋捲,百幾蚊一條,又冇乜花款。」說着眉飛色舞,卻不帶半分憤怒,餅貴自知,原因在於現時麵粉來貨昂貴,以前來貨便宜,一包麵粉才五十元,目前是五百元。然而,即使多貴都好,他們也堅持沿用澳洲麵粉,所以麵包蛋糕才能保持水準,又不偷工減料,吃下去的麵包十分飽肚,不是空氣麵包。他們與時並進,除了傳統款式,也做些少甜葡撻、蛋白蛋糕﹑朱古力曲奇等應付百客。故此。吃慣了的客人覺得抵買,不是常客就覺得貴。其實,說貴也是矜貴,生客好,熟客好,依舊捧場。小店,因着一份堅持,久而不衰。
嫁雞隨雞
正午的風景彷彿跟早晨倒轉,外面開始起風,抬頭,烏雲已經聚攏,小雨粉伴隨輕灑。奔竄了整個早上,幫忙於店面賣包點的女工終於回到小店,她放下手袋後,熟練地鑽入工場,拿出一盤盤剛出爐的麵包,填補櫥窗餅櫃的空虛。趁下一條人龍冒出的空檔,周太倚傍着門框回氣,又看着門外的轉角處,盼着老周歸來。未幾,一名白頭老翁趣怪地提着小木椅,蹣跚地從對面馬路步來。不知是他腳丫重,還是人家步履輕,從對面步抵店門之時,人群又塞滿小門口。老周如是預知情況,也不硬往店裏塞,就這樣放下小木椅坐着,待人龍散去方進內。這下子可好,他有機會說說小故事。
老周是開平人,十來歲移居香港跟親戚養雞。既從鄉下來到城市,輕狂的大男孩豈會甘於養雞。搏命另謀出路的他,終於得人介紹到餅店當學徒。當時才十五歲的他,開始了每天工作十五小時的生活,往事如煙,他說來輕鬆:「咁辛苦都係得廿幾蚊個月,揸頸就命為斗零咋!」小子天生不甘後人,又有娶了周太這美眷,有了家室的人,意識到打工不如自己做生意,好讓自己可以養妻活兒,老來有依,於是立志創業。不是空口說白話,他隨即開始了地獄式工作,一天打三份工。說起這個,他不覺可怕,應該說,對他而言,沒有比窮困更可怕的事:「鄉下好窮,冇嘢食,我哋食豬潲大,潲水撈番薯苗,所以你話我會唔會怕辛苦?」語畢,他已經身處工場內做起餅來,師傅仍在,他見哪兒忙碌就幫忙哪,整個人比坐着精神多了,只是,專心做餅的他,再不發一言。倏地,周太的聲音揚起:「佢好忙㗎,又請唔到人幫手,啲後生唔入行,咪佢自己做晒囉,呢,呢個師傅轉頭就收工。」小店四人,都是中老年人,她嘆現在的後生嫌辛苦,曾經有年輕人來問,工場有沒有冷氣﹑有沒有假期﹑下午有午休嗎,得知真相,都耍手不幹。這反倒讓周太更欣賞丈夫的魄力,想起當年情。
年輕的周太,追求者眾,卻因長輩介紹而認識了老周,這個男生平庸,卻得她鍾愛:「貪佢老實囉!唔食煙唔賭錢,以前揀男仔,要揀有門手藝嘅。」二人一拍即合,很快就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婚後生了第一個寶寶,周生就表示自己想要開店,但當時二人把僅有的兩千元都拿去辦婚事,根本沒有錢。再者,她當年做時裝車衣女工,從沒有做過飲食業,亦不太喜歡,畢竟濕手濕腳。小女子的理想,就是跟同事一起合資開製衣廠。好一句嫁雞隨雞,因為丈夫一句話,她跟着他拚命地工作,把所有布料拿回家,邊車衣邊照顧小孩。七十年代,以一個大廚作例,一個月月薪是六百元,而周太一天竟然能賺一百多元。二人又足足三年沒有出街﹑沒有飲茶,終於儲得六十萬,開了小店。她漾起滿足的笑容:「結果我轉咗行,呢個係佢理想,你嫁畀佢就要接受。」單純也好,愚蠢也好,如今結婚四十多年了,回頭,沒有半點委屈,反倒養大了四個子女,個個生性,她就再無別求。
兩情久長,不在朝朝暮暮。小店如是,由朝到晚,直至晚上十時才休息。的確別小覷女人。遊走於工場與店面一整天的周太,縱現疲態,卻既往的笑臉迎人,跟客人打着哈哈,甚至叮囑人家小心應災。老人來買大合桃包,主動給對方切開;若是大男生來買,她就着對方如吃大雞髀般,拿着整個咬下去,更爽。遇到每晚下班來買明日早點的大叔,知其工作辛勤又節儉,她又少收大叔一兩元。這是小店子的人情,也是小女子保住丈夫心血的情分。
歲月畢竟無情,老周年到八十;周太也七十,多麼不想退下來,身體始終有限制。周太坦言有考慮退休,不是她自己倦怠,而是憂心丈夫操勞,因為長年站立,老周雙腳不好,走路已經一拐一拐。然而,他卻捨不得,捨不得這幾十年的心血,與太太打拚來的小結晶。她靜謐地望着他的背影,畢生都交付了,眸裏卻有一種義無反顧。就如城寨,是瘡疤,還是虛偽燦燈下的十八株黑玫瑰,由心而生。
有一種愛情,縱沒空閒執子之手,也只願白首偕老。
採訪:黃寶琳
攝影、剪接:胡浩賢
豪華餅店
地址:九龍城衙前圍道136號
電話:2382 0383
營業時間:6am-10pm
詳情: http://bit.ly/2RZewYW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johcx62lv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