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每位助人工作者,陪伴每個生命渡過那段艱難的歷程。
「執勤時,急診醫護人員、軍警消人員等一線救助人員可能會直擊極端暴力的場面;治療師、緊急報案接線員和醫療照護人員心中可能會充斥著怵目驚心的畫面與描述;協助伴侶、家人或好友走出創傷的陪伴者,可能也會接收到創傷的資訊。
其實,接觸他人的創傷經驗,可能也會讓自己的身心健康受到影響。」
在先前那段辛苦的日子裡,太多接踵而來的恐懼、無助、徬徨、未知,甚至是媒體輿論等,壓得我們喘不過氣,還好,當時有社福中心社工師即刻的協助,他們專業的同理心及居中協調,是那段時間中陪伴我們的溫暖力量。
也因為這段過去,讓我深刻感受到助人工作者的辛苦,也讓我開始關心次級創傷的議題。
無論是疫情期間的醫護人員,或是社安網下的社工人員,甚至是災難事件下的救災人員,這些助人工作者們在協助、醫治個案的過程中,無形中也對自己也帶來了很大的身心影響。
但即使是在容易接觸到創傷的專業工作圈中,大家也不太會去討論,有可能是因為警消單位與醫療院所各有自己的職場文化,認為每個人會自己想辦法處理創傷的影響,於是只好把情緒悶在心裡,至於當事人的伴侶或親人,則可能沒有資源或支援,來幫自己排解身為照顧者的情緒負擔。
如果你的工作,或是身邊的人正在修復創傷,其實,你也有可能暴露在創傷之中;或許你曾經懷疑過自己有受到影響,有些不舒服,卻又說不太上來,這本書或許會幫助你認識這個議題,同時,也提供簡單的方法,讓在職場和生活中都能夠持續照顧他人、支持旁人,還能療癒、保護並鞏固自己的身心安康。
謝謝《療癒次級創傷》這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具體的案例分享,讓更多人了解什麼是創傷與次級創傷,讓你我、一線助人工作者,獲得社會更多的理解與支持。
更由衷謝謝每一位助人工作者,陪伴每個生命渡過那段艱難的歷程。
職場暴力案例 在 鏡好聽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週聽完一本有聲書 #週一編輯室推薦
當老闆或同事刻意疏遠或貶低你,甚至剝削、掠奪你在工作上的展現,這些都是令人不寒而慄的職場惡意。該如何調適、應對冷暴力,登上解脫職場苦難的起點,就從收聽這本有聲書開始!
🎧️ 鏡好聽聲音主播 鄭佳如——犀利詮釋《職場冷暴力》:https://bit.ly/2WCD154
-
▍本週編輯:#福林橋林小姐
#陪你靠北也助你知己知彼 #負能量散去
由寶瓶文化出版、精神科醫師林煜軒所著的《職場冷暴力》,是一本為社會大眾破解職場(修羅場)複雜人心、指點迷津的好書。林醫師依據他多年的職場觀察,運用幽默的文筆,寫出一個個讓人拍案叫絕、點頭如搗蒜的慣老闆和豬隊友形象,分析這些人如何使用技巧讓一己的私心橫行,自以為高明,實則讓旁人搖頭無奈,想大喊「喂,你夠了沒!」
曾在《有一天,禪》有聲書裡,以平穩清朗的聲音,引領聽者靜靜領會禪意的鏡好聽主播鄭佳如,這次在《職場冷暴力》裡為林醫師代言發聲,性別雖然不同,但佳如有一股巾幗不讓鬚眉的氣勢,自在遊蕩於各個光怪陸離的角色之間,自戀霸氣者,唯唯諾諾者,尖酸刻薄者,都被她演活了。
我們不見得永遠都是職場冷暴力的受害者,也很可能在無意識間成了加害者,在這個時候,本書彙整的六種人格缺陷──反社會型、自戀型、戲劇型、強迫型、依賴型、畏避型,就是很好的自我檢視;而如果你想突破盲腸,解決這些棘手的人事問題,書中也提供了案例,讓你評估哪種作法適合你的個性與處境。最後,倘若已走到山窮水盡、無法繼續留在原組織,那就抬起頭勇敢地離開吧,林醫師也為你備好了轉職處方箋──路是人走出來的。
最後,以書中引用柴契爾夫人的話分享給大家:
注意你的思想,它們會變成你的言語;
注意你的言語,它們會變成你的行動;
注意你的行動,它們會變成你的習慣;
注意你的習慣,它們會變成你的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它們會變成你的命運。
但求知己知彼,能夠百戰百勝。
-
#鏡好聽製作 #鏡好聽聲音主播 #鏡好聽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 #有聲書 #聽書
職場暴力案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書單】有些人無論如何都不會滿意,那就別再嘗試討好他們
你是個討好者嗎?必須說,三十歲前,我是典型討好者,索取別人眼光而活的奴才,卻從來沒發現「我根本不需要這麼卑微。」
「討好陷阱」根本就是命中討好者紅心的字典。我幾乎能在四種討好類型中尋找到過往生活的痕跡,例如學生時代討好老師、職場工作討好主管、家人相處討好母親的期待,感情中討好另一半到失去自我。
過度的討好,是壓垮靈魂最後一根稻草。尤其當一再被喜歡的人否定時,你又無法從長期討好者脫身,最後對未來失去目標,對生活失去熱情,就像失去水的魚兒,每一口呼吸都感覺刺痛。逐步進入憂鬱想死的階段,認為生活再也好不起來。
倘若二十多歲看到這本書,我大概會視為救命恩人,不必轉身遠行也可以找回自己,書中許多的案例,告訴你依循感受,才能掙脫討好他人,傾聽自己的感受才是討好自己的關鍵。
#適合在人際關係陷入糾紛的你
給想分手,卻分不了手;想離職,卻離不了職;想離家出走,卻怕回不了家的人。此書會告訴你為何裹足不前,卡在泥沼裡的困惑。正因為沒有人告訴你該如何為自己挺身而出,並察覺憤怒,復原之路或許艱難,但不去了解過去的缺憾,就不會明白現在應該追求什麼。
其中針對討好朋友這個章節,我特別有感觸。裡面文章一段敘述「結束友誼需要勇氣,但如果這段關係已經自然而然走到盡頭,或是出現無法化解的衝突,結束友誼並不代表失敗。就像蛻皮,如果友誼像是不再合身的外殼,你可以蛻去這段關係。」
大人活到一定的年紀,最害怕失去。失去親人、失去愛情、失去友誼,但一定的年紀後你會發現,某些人會自動消失在生命裡,永遠最好的朋友可能是在過去,但絕對不會出現在一輩子裡。
#結束某段關係才能真正面對自己
感情、職場都一樣,你必須離開某個地方或結束某段關係,才能真正面對自己。如果你都把重心都放在他人身上,剝離自我的期待,就像走在鋼索上的人,每一步眼神都望向他人,沒有掌聲就無法前進,一但被責備就宛若世界末日搬黑暗降量
「討好陷阱」剖析了討好者許多無助都來自擔心別人怎麼想,唯一解脫就是認清自己的想法,而且排除別人對你的情緒勒索或是暴力相向,不要因為希望獲得接納,失去了原本得初衷,更不要否定自己的存在。反觀你若是被討好者,也別依賴著掌聲而活,允許自己把情緒說出來,不要害怕被質疑或否定。
曾經,我活在網路評論的恐懼中。畢竟身為半公眾人物,醒來就會被酸民所包圍,也為評論區中負評耿耿於懷。看完此書真的有種找回自己的感動,真實離開稱讚的牢籠,並開始練習討好自己的關係圈,希望能「討好陷阱」幫助你解脫人際關係中難受的情緒,重要的是,開始討好自己吧!
博客來:https://reurl.cc/O0yr0X
-
感謝 #商業週刊 提供三本給讀者,FB2本,IG1本,讓你不再陷入討好陷阱。
請在臉書或是IG該文章處留言:最不想討好的人 並TAG書名
例如:我不想討好該死的主管 #討好陷阱,
並邀請您公開分享此書,就有機會在8/20號得到此書。
IG→chertravel
-
另外 8/19(四) 晚上19:30 也會在 閱讀人 跟主編一起討論如何拒絕討好不重要的人
職場暴力案例 在 職場暴力! 控主管餐廳動粗員工驗傷擬告|TVBS新聞-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職場 # 暴力 #員工私人衝突演變成 職場暴力 !上個月,台北市一間餐廳,發生暴力事件,一名王姓主管,遭控訴,對員工施暴毆打,雙方還從餐廳打到廚房, ... ... <看更多>
職場暴力案例 在 #職場不法侵害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explore #職場不法侵害at Facebook. ... 康邁首次講座:職場不法侵害與精神醫學案例探討,今天精彩開辨了. 在沈律師專業又生活化的解說下, ... 心理暴力… See mor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