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澀實驗》
最近,在職場過起苦澀的日子。對,在所謂正確的職場,還是會有讓投射者感覺到苦澀的邀約。
那一開始不要接受不就好了?職場打滾又不是一年兩年,是快要二十年,總會學到一點點以退為進、欲迎還拒的技巧吧?
可能是修得還不夠。然後,職場常態是,有些邀約,被包裝得客氣,”Would you please….”,真正的意圖其實沒在跟你客氣:”You go to do….”。不是洽詢,是命令。
每次遇到這種事,都會讓我萌生一走了之的念頭,35歲以前,還很堅持知人善任這個原則,不懂得正確使用我,那何必再合作?士為知己者死,我沒有想浪費生命在消耗我的人身上。35歲以後,生活突然張牙舞爪起來,包括接踵而至的各項金錢支出,房貸、學雜、安家…族繁不及備載,也包括了血淋淋的職場現實:看重新鮮的肝、更勝歷練的腦。我於是脫胎換骨成,一個在職場上「珍惜自己位子」的中年人。也就是從前我最瞧不起的那種人。戀棧,油條,很孬。
唯一不同的,是我不再矛盾,骨子裡我仍然高風亮節,但我知道,在過得起瀟灑的日子前,我得先彎腰存活,把一些基礎準備好。人生下半場,與其當一個盡情的人(那是我在上半場最擅長的角色),我更希望少做一些令自己後悔的事。
而且,那些命令,打著邀請的旗幟,周而復始地在我的職涯中出現,到底甚麼意思,我也想搞懂。這會是一個hint嗎?還是一個將我的路途,從此帶往不同方向的邀請呢?
簡言之,我是一個負責替組織進行內外溝通的人,讓訊息好好地被說,也幫助品牌聽聽大家都怎麼說。我的工作,和許多人都會站得極為靠近,某部分也應證了我這十年以來的輪迴交叉主題:「極端」,和人們相處融洽,化解歧異,使他們愛屋及烏,是我熱愛的事。
但也因為跟人群站得近,對於我的職責,連帶也產生了極為多元的闡述和擴張空間:比方說,銷售,能不能叫好之後也叫座呢? 也比方說,預測,接下來到底會流行甚麼,讓大家瘋狂搶購,你能分析一下嗎?
曾經,有個我很看重的主管對我說,妳把自己看得太保守了,能夠推廣理念的人,必定能夠帶動其他的東西,銷售、人流、回購,化腐朽為神奇。為什麼要把自己只當成一個溝通的人呢?妳有沒有想過,妳可以憑藉不同歷練的累積,有天變成管理眾人的人,就像我。
ㄜ,我得說,當我的耳朵聽到銷售這兩個字,就自動關上了。即使他對於我的期許,不僅動聽,也充滿了無限可能。可惜,我志不在此。我也覺得,自己沒有那個能力。(我的數學程度大概只有小學五年級,可能會把公司賤賣了,還搞不清楚狀況傻數鈔票吧。)
而包裹著如此期許的邀約,反覆出現了好幾年,前些日子再度被提到我耳邊的時候,我決定,要和這個宿命直球對決。我準備接受這個邀請,也形同對自己發起了苦澀實驗。
都說投射者如果應許了錯誤的邀約,最終將會收獲苦澀。我想知道,苦澀只能作為抵禦錯誤邀約的保護機制嗎?還是它有其他的意義想告訴我?
我看著對方的眼睛,回答,好,收到,will do。
過程當然是很曲折的,還很辛苦,有一種旱鴨子划水的尷尬。也是在笨拙感油然而生的那一刻,我意識到,自己並沒有我以為的、或我宣稱的那麼「具有彈性」。我的思考模式、執行技巧,跟著我自豪數十年的老經驗,一起逐步變老。許多被我一口咬定不可能的事,其實仍有可為。只是我的方式太舊、身段太硬。
看我笨拙的起手式,同事很過意不去,頻頻向我說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一付我委屈了的樣子。說實話,開始時我覺得一萬個委屈,懷疑自己是不是沒把溝通的本位做好,導致必須用其他的方式,來證明部門的功能性價值。後來,她隨口一句充滿智慧的話,讓我立刻沉靜下來,「我知道,就結果論來說,這的確不是你的責任,也很難因為你做了甚麼,局面就有所扭轉。很多事情,就是『過程』,我們把『過程』好好走完,就好。」
好,別過度執著於「結果」,來拆解「過程」彩蛋吧。
爾後,我花了一些時間,認真了解銷售的各項環節,東西賣得不好,當中有很多我從來沒有想過的問題,來自赤裸的人性,這是過去在設計高大尚的溝通campaign時,我很少碰觸或深挖的。
覺得卡住了,我就走出辦公室亂逛一氣,看隨性的快閃店、看豪奢的精品間、也沒放過剛來台灣拓展的文青小食據點,閱讀大量的書,從商模開發、文案力到記憶術,龐雜得一蹋糊塗。這些看似與我被交辦的功課毫無關聯,卻是投射者喜歡與擅長的事,觀察,歸納,反思,漫無目的地接觸全新的刺激。我把探射燈對外調節到最大亮度,看有甚麼會彈返回來。
彈返回來的,除了一些新的靈感,更有對於職涯定位的洞察。以及盤根錯節的恐懼。恐懼自己不夠能力,去做範圍以外的事。頭腦包裝出來的說法是,「我堅持初衷」。事實是我害怕嘗試未知後的失敗。
這些年來往往返返的職場本題,說穿了就是這樣。在初衷之外,你願意釋出多大的可能性?以戰勝妄自菲薄的預設心態呢? 會不會,關於職場裡「錯誤的邀約」,我太無限上綱了?這段時間,我不斷反問自己。
職場,比年輕、比價格、比經驗、比勞力;同時比膽大、比彈性。會覺得苦澀,是因為在不對的時間,發起或接受了不應該由自己起始的proposal。但換個角度來說,由苦澀中累積出來的,讀空氣的能力、等待或搓合時機的身手、三折肱而成良醫的見聞,也成就了投射者洞見觀瞻的立足點。
苦澀實驗的結果,證明了,這項作業的確不該在這個時候,由我主導。不過,職場有時看重的是,過程中所展現的can do attitude。結果反而其次。問我覺得心裡苦澀嗎?當然啊,as always。
不過,我學到了一個消化苦澀的方法,那就是,把這段摸索的歷程,挑個好的時間,像case sharing一樣,分享給上位者了解,不要以為老闆萬能而無所不知,還會讀心術,沒有,他們忙到太關心眼前的事,而忽略外面還有一整個世界。讓對方知道你在過程中的碰撞,你新開發的可能,你在現階段的限制。引導他們,讓他們知道,如何正確邀請與使用你。
我覺得,投射者在職場中的苦澀,在所難免。若真如此,何妨讓苦澀發揮它最大的利用價值,從苦澀中篩濾與精煉出自己的本質和潛能,也形同為正確的邀請,做好前置準備。
苦澀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職場老油條意思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結束台中場的簽書會後,我、李瑜和金女士直奔麻辣鍋店吃晚餐,餓壞的我們先暴風進食一陣後才回復理智。我們聊起近況,瑜說到最近自己遇到的人際關係事件,我沒有用「問題」來描述,因為聊起這件事,我們並沒有要討論解決方案的意思。聊完,我們只是相視笑了一下,然後轉而討論老油條應該涮幾秒,李瑜說七秒,金女士說她都涮兩秒。
/
席間,我想到了簽書會尾聲有個女孩,遞書給我時好像有什麼話想說。簽完名我問她:「妳有什麼問題要問我嗎?」她小聲地說著那件好像很困擾著她的事情,大意是學校裡的同學好像會在她的背後說些閒言閒語,我大概地安慰了她一陣,她又問了有關於年紀的問題,大概是要到了什麼年紀,這樣的煩惱或是迷惘才可以比較少些。因為時間的關係,我無法深聊,只說了:「加油,讓妳自己強壯一些。」希望她不會因為這樣回去開始瘋狂重訓和狂嗑雞胸肉。
/
關於這點,我有一個好消息和壞消息。先說壞消息,這樣的煩惱不會變少,關於職場、人際、感情、家庭,所有的煩惱只會因為年紀而越來越大,而且很多時候巨大或複雜到你根本無法解決,只能交給時間或者宇宙安排。
/
好消息是,隨著年紀增長你會發現,煩惱有大小和輕重緩急之分,你會越來越忙,心力越來越少,越來越知道很多事不值得費心或根本操之不在己。所以你開始放手,聊起某些事的時候只是為了發洩。我的高中好友也在我公司附近上班,她的職場生活有許多妖魔鬼怪,被氣哭或委屈到哭的樣子我都碰過了,現在她只需要在午餐時間相約,說說職場鬼故事,我們給對方一個「我懂」的微笑,回去繼續工作。
/
當你回想小時候的自己,會覺得那時的煩惱好好笑,月考考不好、告白失敗、制服沒乾,但比起之後的求職碰壁和被劈腿,那些根本是鼻毛一般的煩惱,然後你會繼續碰到更加複雜糾葛的人際關係,而比起花時間討論一個無解的問題,不如先涮眼前的肉。
/
不是要你遇到問題時就逃避去涮肉,而是當你嘗試無效時,應該選擇繼續向前,讓自己更好,妳問我:「笑到最後的人才是贏家,是真的嗎?」是真的。
/
所以好好長大,成為能承受更大煩惱,能辨別它有沒有比眼前的肉重要的大人。
/
#懂得藏起厭惡也能掏出真心
#30堂蹺不掉的社會課
/
📸: @yulee_yutopia
Tote: @artifactsofficial
職場老油條意思 在 邱文仁 -心理輕熟, 邁向中年強大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反擊職場霸凌有方法》
最近知名文教企業的一名老員工被不明同事貼黑函攻擊,身心俱疲,然後丟了工作,引發社會議論「職場霸凌」的議題。其實,這不是職場的特例⋯⋯
我昨天上了「有話好說」節目,談「職場霸凌」主題。
其實職場霸凌的壓力源,不一定只有來自於上司,可能來自三方面(上司、同儕、甚至部屬,三種都有可能是霸凌者、加害人)。但其中,以來自「直屬上司」這種欺凌者,幾乎不可能反擊成功。但欺凌若是來自於同儕,可能是因為派系爭鬥,也可能是因為你不小心擋了別人的道...,分了對方的資源;或是,同儕欺凌者在替主子辦事,他們認為霸凌你是有好處的。
那為何有時候「部屬」也有可能成為欺凌者呢?這通常發生在空降主管或是新手主管,他們在還搞不清楚狀況時,面對老油條員工,也可能被吃的死死的。
「霸凌」的方法通常是「孤立」、「排擠」,像是這次事件,霸凌者在公司的牆上貼海報說:「出賣公司還有臉進公司?若妳懂得做人道理請自重」,就是很明顯的排擠手段,是公然的霸凌侮辱。現代社會大部分人用的是網路,網路霸凌傳播更快(但是科技發達,也可能被抓到)。而這種手段的運用,其實是「公然的質疑對方的人品、能力,進而達到剝奪其權利、資源、工作機會⋯⋯」的方式。此案例中公司竟然不出手干預,就難辭其咎了。
那面對霸凌要如何反擊呢?
在此案例中,被霸凌者取得了事證(侮辱性質海報),拍照下來找了申訴的管道,尋求公權力的介入 ,給社會大眾做了一個反霸凌的示範。可見,反霸凌時「蒐證」是重要的,這可以幫助被欺凌時,替自己發聲贏得正義。
但對於很多人來說,問題的難點在於,1.蒐證不易;2.若想要跟公司對幹,勢必離開這個公司,很多人其實並不想離開公司(工作機會),於是,珍惜工作反而就變成自己的軟勒,只能默默隱忍,造成身心極大傷害。
但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結局...
我認為,若是職場霸凌來自於資源、權力強大的「上級長官」,尤其是直屬上級或是大老闆,幾乎是「不可逆轉」的局勢。這時候,你要做好「終究會離開」的準備(找下一個出路),在被欺凌時搜集證據可以幫自己討回公道。但是,如果可以為自己「找到一個更大的平台」永遠是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向。
那如果霸凌者來自於同儕,我覺得可以向自己的主管求助、靠攏。但是公司並不是幼兒園,跟主管說「某某某欺負我」可能不具備主管真正需要幫你出手解決的效力,如果跟主管說:「某某某做了XXX,硬是把我們部門的一個訂單搞砸了」,意思是,讓主管覺得他也因為內鬥受損耗了,他就可能「快一點」幫你解決...
若是欺凌者是部屬,也時有所聞。部屬可以霸凌主管的情形,就是這個主管還沒有掌握部門局勢,有可能是新部門或是空降主管,這時候,意識到來自部屬的霸凌,主管需要「花時間、花精力」壯大自己(包括盡快掌握業務、結交盟友),等坐穩了,時機成熟再反擊⋯⋯。
另外,職場霸凌通常都是個「組織」。霸凌組織中,會有「主謀、打手、跟班」三種角色。
那這個主謀是誰?
通常是在打擊你、霸凌你的事件中,最能夠「獲益」的那個人。但他們可能當個藏鏡人,並不親自動手。他們通常資源比較大,要對抗他並不容易。
「跟班」是誰?通常是跟被霸凌者一樣,是比較弱小的人。他們通常也是因為害怕被欺凌,於是選擇戰隊。我覺得不見得需要跟他們計較。
「打手」,就是被主謀騷動出來霸凌動手的人。建議趕緊辨認出來,如果要回擊,回擊「打手」比較有利。以我的經驗,打手通常功利心強,一心想要替主子出頭,人緣不一定好,手法通常也很拙劣~也很容易找到。
碰到這種(通常可能是同儕),建議把自己心理素質壯大後,勇敢面對「打手」,抓住他的辮子,針對「打手」反擊⋯⋯就有替自己翻身又保留工作的餘地。
工作很久了,我覺得職場可以是修羅場,也可以是修煉場。要避免被霸凌?重要的是壯大自己,無論是心理素質或是實力⋯⋯不要放棄。
這是每個成熟的職場人,都必須經歷「職場的黑暗隧道」吧!
職場老油條意思 在 真的成為職場老油條之前,才明白什麽是處變不驚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分享|工作三年後不能說的十句話】 #古里奧說:真的成為職場老油條之前,才明白什麽是處變不驚,仕途崎嶇? ... 往往這時候再看初入職場的孩子,就有點過來人的意思。 ... <看更多>
職場老油條意思 在 Re: [人際] 遇到老油條了..該怎麼繼續相處- 看板CareerLady 的推薦與評價
後續情況跟大家說一下
因為我老公也是在同一間公司
油條人本身也清楚我跟上頭關係
(畢竟託老公的福..多多少少會跟大頭們吃飯之類的
但我本人不愛這種聚會,所以也沒跟大頭很熟)
當天晚上油條人有打電話要跟我道歉
但是我都沒接...然後他就發簡訊
之後他休假三天
接著今天上班
老實講我沒辦法給他好臉色
所以不太搭理他(老實說目前公司有點忙)
這件事情我有跟我老公講
然後他居然拿這件事來開導我
就是要懂得職場人際相處模式
結果他介紹我去看"暗黑學"
所以.....我跑去買書來看
但是要跟書中的人一樣
老實說還滿難的...
不過老公的意思是說
你可以不要去玩別人
但是你可以知道你有沒有被玩
這篇回文的重點就是
其實如果有職場上的問題
這本書應該能解決一些遇到的困難
畢竟奸詐狡猾不是我們學校中能學到的
學校都是教人性本善啊!!(職場、社會根本不是這樣!)
如果做不到奸詐狡猾,也可以知道自己是不是被捉弄了!!
老實說 要做到能在討厭的人面前裝作不討厭他
其實還滿難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0.6.9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