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時刻,
巫師地理想要推薦給學生、家長、老師
這一本新書:《#搭便車不是一件隨機的事》
若是要說,培養國際觀,不僅是外語學習跟媒體文章,還是懂點國際情勢,有的時候是透過遊記的人生體悟,那些文化饗宴與交流的心境,更顯得珍貴,也拓展了一種視野。地理的一種視角吧!
旅行的風景,壯遊豐富了自己。
搭便車的勇氣,開啟了奇幻之旅。
讀萬卷書真的是行萬里路!
公路上奔馳著,從城市到城市,
穿越國界,每個地點都有著不凡的記憶
#中東路線:穿越以巴的耶路薩冷,鄰近約旦河,再到西奈半島,最後抵達開羅;#中亞路線:歐亞大陸的中央,中國與哈薩克地之間,綿延的山岳;#南美路線:彷彿是《摩托車日記》再現,熱帶到溫帶,繞行安地斯山脈的東與西。
#移動總是迷人
第31頁,「後來搭便車搭上癮之後回想,時刻表、地圖這些事物之所以讓我如此迷戀,或許是因為他們總能讓我在其中摹想移動,探索未知。」
易安,比起背包客,更加深入造訪每個旅程,搭便車的歷程,都是刻苦銘心!他從2014年到2018年,累積了高達三萬五千六百公里,非常不簡單!
易安,每一段地景描述,活生生跳入眼前的感受。
第87頁,「我們在國土狹長的智利一路向北奔,奔過了寒冷雪山,奔過了淒美的峽灣,奔過了荒蕪的沙漠,奔成了一堂五千公里的實境地理課。從南到北,我們跟著貨車背後載的貨物,逐一細數了智利那些跟氣候型態一樣多元的物產:酪農業、林業、礦業,以及走到哪裡都有的漁產、水果與葡萄酒。」
#複雜的國家
第133頁,「一九八九年柏林圍牆倒塌之後,共產陣營維持不到半世紀的烏托邦理想潰散一地,南斯拉夫聯邦的加盟國紛紛背離。作為南斯拉夫聯邦的核心國,塞爾維亞共和國無法忍受聯邦的分崩離析,決議向剛獨立出去的新國家們宣戰。」
易安的文筆易讀好懂,穿插了歷史脈絡或是地理概念,對於地理老師巫師在閱讀的時候,覺得許多概念得以連結,又有許多畫面跳出來,好像有種在現場,又有種地圖上游走的意味。
中東、中亞、南美的這些路線,填補了一些台灣民眾還沒有經常造訪的地點,透過易安搭便車的體悟,這些路途上的感受,很多聚落生活得以讓更多人知道,更能夠感受到真實,增進了我們在台灣,意會遠方不一樣的景色,特別是疫情當前無法出國,但是這些文本就可以和易安,一起搭便車的感受!
巫師會知道李易安,也是偶然在臉書滑一滑,看到這位端傳媒記者的臉書內容,不時分享對於國際時事的想法,也有一些不同見解,文字遣詞也與社會科學概念有所發想,覺得有得到啟發。雖然還沒有見過本人,但也已經被圈粉,很榮幸在今年這個夏天,接到聯經出版的邀請,推薦這位作家,這本好書。
邀請大家閱讀,分享給更多人知道。
各界推薦
王志弘(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何欣潔(《端傳媒》台灣組主編)
楊宗翰(「沙發客來上課」計畫發起人)
陳柔安(《我沒錢,所以邊畫畫邊旅行》作者)
李明璁(公視《我在市場待了一整天》主持人)
巫師地理(高中地理老師)
畢恆達(台大城鄉所教授)
廖科溢(金鐘旅遊節目主持人)
──盛情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作者簡介
李易安
端傳媒記者,用移動做田野,以田野為生活,為田野而移動。怕鬼,但喜歡逛墓園;喜歡旅行,也喜歡紀錄,文章散見《端傳媒》、轉角國際、Matters;第13屆雲門舞集流浪者計畫獲選者,曾入圍亞洲出版協會(SOPA)卓越新聞獎。兼職翻譯,譯有《歐亞帝國的邊境:衝突、融合與崩潰,16-20世紀大國興亡的關鍵》、《啟蒙運動》等書。
《搭便車不是一件隨機的事》,是他出版的第一本個人著作。
你可以在以下平臺上找到他:
FACEBOOK
李易安
端傳媒
theinitium.com/author/cEoTwTZK
轉角國際
global.udn.com/author/articles/1020/1458/share/2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9085
搭便車不是一件隨機的事:公路上3萬5千6百公里的追尋,在國與界之間探索世界(附贈限量便車明信片,3款隨機出貨)
職達外語104 在 宜蘭縣議會議員陳文昌服務處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悼念一位為保衛國家而飛翔的軍人】
昨天是我們國家哀傷的一天,參謀總長沈一鳴上將等八位軍人,在前往宜蘭基地宣慰部隊途中,不幸因黑鷹事故意外殉職。
沈一鳴總長經歷台海危機,軍備與軍制改革,不論是部屬、長官甚或盟國,都對他的領導專業和為人倍感推崇。
但最打動我、最讓我動容的,還是昨天蔡總統安慰和沈夫人談話後,蔡總統這樣引述「沈總長的夫人是我看過最堅強的女性」,「她會堅強,她非常以丈夫沈一鳴為榮」。
以下,我就要告訴各位,這句話背後多麼不容易,隱藏著多大為國奉獻的意志,就僅以此文,紀念一位為捍衛台灣奉獻青春,奉獻生命,事業如千里長空,卻在空中殞落的將星-沈一鳴將軍。
沈一鳴將軍,是空軍官校1979年畢業班的第一名,也就是同屆裡的菁英飛官。
畢業時,時值台美斷交,我國空軍處境艱難,面對共軍日益增強的威脅,戰機備戰演訓不能暫停,但供應料源青黃不接,導致老舊的F-104必須擔任空防要任,卻有著相當高的失事率,有「飛行棺材」,「寡婦製造機」之稱,前後114架飛機墜機,66位飛官殉職,事故率佔所有機隊46% (114/247),但作為當時保衛空防唯一的高速攔截機,飛官們咬著牙還是得上陣,隨時面對不確定的風險。
雖然沈將軍當時飛的應是較新的F-5E/F (當時機齡10年以下),但那時服役的空軍飛官和家屬,在台灣生存處境艱難下,都對於承擔空防重任的高風險,有著相當的認知。今天丈夫出門,晚上可能沒有回來,這就是受惡鄰威脅國家的命運,一定要有一群人,枕戈達旦,保衛廣大的國民。
曾有老飛行員形容:「我們必須去,但不一定回來」,可見他們保衛國家的付出。
也正是在台美斷交的情勢下,沙烏地阿拉伯成為台灣最大邦交國,在1979年,台灣和沙烏地阿拉伯開始了一項秘密軍事合作,在沙國請求以及半以邦交國要脅下,台灣派遣飛行員穿著沙國軍服,軍援北葉門空軍,對抗親蘇的南葉門人民民主共和國。
而沈一鳴將軍,作為同梯裡的菁英飛官,就在這項「大漠計畫」的派遣名單內,當時我國在北葉門的飛官,雖然以F-5系列戰機訓練教官的二線角色為主,但因當地情勢複雜,在訓練中遇上雷達鎖定等危險狀況也實所多有,甚至可能因政治情勢改變,這批偽裝成沙軍在北葉門作戰的台灣軍人會有被捕被俘危險,比現今美軍派赴駐紮中東戰場風險還高。
我不知道當時才30歲的沈將軍結婚了沒,如果已經成家,又或者已有了論及婚嫁的女友,又不知是怎樣告訴妻子這樣的消息。
我只知道,國家需要他,他就去了。
這四十年來,國家需要他時,他去過法國,接收最新的幻象-2000與學習空戰戰術;去過美國,試飛F-16、在美國空軍戰爭學院研習戰略;在中共屢屢犯我之際,他駕駛過戰機捍衛空防、擔任教官訓練後進、擔任我國自主研發的IDF戰術開發任務。他是友軍眼中的外交家,是長官心目中使命必達的人選。
沈將軍的領導統御能力,良好的外語能力,曾經留美培養的戰略能力與對美關係,是蔡總統在我國佈局印太戰略上,拔擢沈將軍領導軍令的最大原因。
去年7月,蔡英文總統在沈總長上任時,交給他三個任務:「落實整體防衛構想、務實戰訓本務」、「培養未來人才,為創新的國防改革奠定基礎」、「帶領國軍為區域和平安全穩定善盡責任」。
如今,台灣和美日的同盟關係是40年來最好的時候,實質共同演訓與交換情報都在進行,陸海空三軍各項軍備研發與採購持續推動。沈將軍,雖然時間太短,但您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國軍後進會繼承您的遺志,繼續捍衛台灣的天空、台灣的海洋、台灣的土地。
我們會記得,保衛我們國家的,就是像是沈將軍您一樣,不論危險,不怕死難的軍人。
您一路好走。
職達外語104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原作者: 3Q 陳柏惟 )
【悼念一位為保衛國家而飛翔的軍人】
昨天是我們國家哀傷的一天,參謀總長沈一鳴上將等八位軍人,在前往宜蘭基地宣慰部隊途中,不幸因黑鷹事故意外殉職。
沈一鳴總長經歷台海危機,軍備與軍制改革,不論是部屬、長官甚或盟國,都對他的領導專業和為人倍感推崇。
但最打動我、最讓我動容的,還是昨天蔡總統安慰和沈夫人談話後,蔡總統這樣引述「沈總長的夫人是我看過最堅強的女性」,「她會堅強,她非常以丈夫沈一鳴為榮」。
以下,我就要告訴各位,這句話背後多麼不容易,隱藏著多大為國奉獻的意志,就僅以此文,紀念一位為捍衛台灣奉獻青春,奉獻生命,事業如千里長空,卻在空中殞落的將星-沈一鳴將軍。
沈一鳴將軍,是空軍官校1979年畢業班的第一名,也就是同屆裡的菁英飛官。
畢業時,時值台美斷交,我國空軍處境艱難,面對共軍日益增強的威脅,戰機備戰演訓不能暫停,但供應料源青黃不接,導致老舊的F-104必須擔任空防要任,卻有著相當高的失事率,有「飛行棺材」,「寡婦製造機」之稱,前後114架飛機墜機,66位飛官殉職,事故率佔所有機隊46% (114/247),但作為當時保衛空防唯一的高速攔截機,飛官們咬著牙還是得上陣,隨時面對不確定的風險。
雖然沈將軍當時飛的應是較新的F-5E/F (當時機齡10年以下),但那時服役的空軍飛官和家屬,在台灣生存處境艱難下,都對於承擔空防重任的高風險,有著相當的認知。今天丈夫出門,晚上可能沒有回來,這就是受惡鄰威脅國家的命運,一定要有一群人,枕戈達旦,保衛廣大的國民。
曾有老飛行員形容:「我們必須去,但不一定回來」,可見他們保衛國家的付出。
也正是在台美斷交的情勢下,沙烏地阿拉伯成為台灣最大邦交國,在1979年,台灣和沙烏地阿拉伯開始了一項秘密軍事合作,在沙國請求以及以半以邦交要脅下,台灣派遣飛行員穿著沙國軍服,軍援北葉門空軍,對抗親蘇的南葉門人民民主共和國。
而沈一鳴將軍,作為同梯裡的菁英飛官,就在這項「大漠計畫」的派遣名單內,當時我國在北葉門的飛官,雖然以F-5系列戰機訓練教官的二線角色為主,但因當地情勢複雜,在訓練中遇上雷達鎖定等危險狀況也實所多有,甚至可能因政治情勢改變,這批偽裝成沙軍在北葉門作戰的台灣軍人會有被捕被俘危險,比現今美軍派赴駐紮中東戰場風險還高。
我不知道當時才30歲的沈將軍結婚了沒,如果已經成家,又或者已有了論及婚嫁的女友,又不知是怎樣告訴妻子這樣的消息。
我只知道,國家需要他,他就去了。
這四十年來,國家需要他時,他去過法國,接收最新的幻象-2000與學習空戰戰術;去過美國,試飛F-16、在美國空軍戰爭學院研習戰略;在中共屢屢犯我之際,他駕駛過戰機捍衛空防、擔任教官訓練後進、擔任我國自主研發的IDF戰術開發任務。他是友軍眼中的外交家,是長官心目中使命必達的人選。
沈將軍的領導統御能力,良好的外語能力,曾經留美培養的戰略能力與對美關係,是蔡總統在我國佈局印太戰略上,拔擢沈將軍領導軍令的最大原因。
去年7月,蔡英文總統在沈總長上任時,交給他三個任務:「落實整體防衛構想、務實戰訓本務」、「培養未來人才,為創新的國防改革奠定基礎」、「帶領國軍為區域和平安全穩定善盡責任」。
如今,台灣和美日的同盟關係是40年來最好的時候,實質共同演訓與交換情報都在進行,陸海空三軍各項軍備研發與採購持續推動。沈將軍,雖然時間太短,但您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國軍後進會繼承您的遺志,繼續捍衛台灣的天空、台灣的海洋、台灣的土地。
我們會記得,保衛我們國家的,就是像是沈將軍您一樣,不論危險,不怕死難的軍人。
您一路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