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箍咒》
上週末,小夥伴傳了即將要on檔的社群layout來,想問問我,A版B版哪個配置更好看。
社群的事,我已逐漸授權給年輕的孩子自己做決定。這麼久的時間下來,也慢慢讓她摸出一點心得和成就感。偶有拿不定主意的文字或設計,她就會來敲敲我的門。
兩孩子在身邊鬼哭神嚎,我快速瞄了一眼排版,想用最快的時間解決,只要不太離譜偏頗,社群梗原本就該奔放。我這個老人家最好別太中二。
然而,下一秒,我感覺到自己的頭腦,規律地發出高速運轉的聲音,像印刷廠趕印明日早報頭條那樣,「A版選色飽合度這麼低,看起來暮氣沉沉,完全沒有節慶感。」,「B版又太活潑一點了吧,主要訊息都被淹沒,眼花撩亂。」
手指開始打字回覆,沒打幾個字覺得速度太慢,切換成語音模式,這下快多了,說出來的話也急火火的,「親愛的,妳要不要試試簡潔的設計,配色用品牌主tone,訊息濃縮成一句話。或發展成社群金句之類。」
要按下enter鍵前,我想起了一件事。整個人停頓在半空中。
在複訓一階時,John曾形容,頭腦與邏輯中心,是強勢的,並不像我們以為的這麼柔弱。聽到這,我在銀幕前,不禁撇了撇嘴,哪有啊?身為這些區域被高度定義的我,從來不覺得自己強勢。也感嘆,白白被啟動了這麼多區域,要做決策的時候,一點忙都幫不上。強勢有屁用。
有了實際發生的例子,我咀嚼John的觀點,這些能量場域之所以強勢,是因為串接頭腦、邏輯的通路屬性,全是個體人與社會人迴路,我們於是依照「自己認為正確」、或「這樣做對於大家都好」的信念,而思考、歸納、與表達。沒在管家族人的感受,我們外顯的觀點,來自於靈光頓悟、事實推敲、歷練驗證,絕少根植於傳遞支持,目的也不在尋求盟友。
所以,有一種好,叫做,我跟你說,這樣做最好,也會讓所有事情步上正軌、一切邁向成熟與進步。
強勢,更可能是一種霸凌。因為,小夥伴的頭腦和邏輯中心,都是開放的。一開始共事時,我驚訝於她的天馬行空,而這些天上奔騰的馬,永遠落不了地,或是落地之後,就變成泥池打滾的驢,久久圈繞不出去。
我曾以為,這個世代的年輕孩子,多半如此。缺乏思考辨證和邏輯分析的能力。她們面對我,也戰戰兢兢,反駁不了幾句又去抄筆記、爬google、忙著回答我一籮筐的問題。
現在,我願意從另外的角度來看待這些差異。我也發現,共事一段時間的團隊與夥伴,最後形成的論述、做出來的作品,就是我的復刻樣板。對此,我曾十分自豪,直到最近重修了一階、又跟著瑪麗安老師練習了四週的覺察,使我願意正視頭腦與邏輯中心的盲點,並展開一個有趣的邏輯中心練習,「把自己非常在意的點,記錄下來。」
所謂在意的點,借用John的解釋,就是你特別容易嗤之以鼻、不以為然、急著辯駁的地方。不記錄還好,一認真觀察,馬上就有以下GY的各點出現,像是:
(1) 天外飛來一筆,沒有事實根據、也缺乏細節執行的想法。
(2) 固鎖或武斷的結論,被告知這件事情只能這麼做,沒有其他彈性空間。
(3) 來龍去脈不夠清楚、正反資訊的陳述失衡。
(4) 跳躍式、非線性推導、太過感性的溝通過程。
這也證明了,我果然是理解迴路相對發達的設計,很愛唱反調,常詰問對方,為什麼?從哪裡推斷得到這個假設?會不會不夠全觀?能不能換一種思考或執行的角度?
哈哈哈,然後對方就會開始焦慮,落入和我一樣,不斷地設立又推翻的迴旋,再多正反佐證都不夠。充分反應了我對於未知、對於徒勞無功、對於被他人挑戰或拒絕的莫須有恐懼。
邏輯中心,是距離能量中心最遠的覺察雷達,如實承接了頭腦中心不斷運轉的壓力,也許能夠發聲(只是未必會被當成救世之音),但終難發起,只能在不受控制的孫悟空頭上,套上美其名是邏輯思辯,實則是高壓控制的緊箍咒。
回到《區分的科學》,有句話,是這麼說的:「邏輯察覺的價值,並不在於控制,而在於能夠分享獨特的觀點,清楚傳遞生而為人的體驗與可能,在正確的時候滋養與鼓舞他人。」人生中,絕大部分的事,不放手去試,永遠不會知道。也不是所有的問題,經過面面俱到的思量,就會出現兩全其美的解答。
那麼,A版B版,孰優孰劣,它對我而言,是一個決策,我可以用頭腦與邏輯的無敵鐵金剛,輕易找到一百個攻訐點。而,它對小夥伴而言,卻是一個嘗試和體驗。我反問她,妳喜歡哪個版本呢?
她說想換換繽紛的版型,一貫沉穩大器的用色主軸,雖然維持了質感,可是TA的反應沒有那麼好…。
換了以前,我聽到這裡就會開始搬出大道理,是嗎?妳有看過哪些數據證明反應沒那麼好?除了版型之外,有考慮其他變因嗎?妳覺得突然改變風格,會不會有更大的反效果?
然後,我會毀了大家的週末。只為了想要控制未知的恐懼。這些問題的答案,我不知道,就算認認真真推演過,我們最後的選擇,也可能是錯的。
那不如,就從這裡開始放手,讓空白中心的靈活,跳脫長久以來我自以為精準的制約,孫悟空有滔天覆海的本領,該放她躍出我的五指山。外面如何山高海深,她從此會有決斷和領悟。我也用不著當包山包海的如來佛了。苦海無邊啊,讓我們各自到內在權威靠岸吧。
我用剛買的貼圖,回覆了一張小學生比出「鶴」的姿勢,意思是,好,交給妳決定。接著把手機調成靜音,我轉頭對兩小女說,YA,媽媽功課做完了,那我們現在來開下午茶趴踢囉!
無論你是空白中心的靈活悟空,還是能量被定義的高深如來,願大家多多覺察,既不需要對所有的問題照單全收地思考,也不需要事事都在思辨過程中九彎十八拐,該放手體驗時,別瞻前顧後,希望大家,各得自在。
*照片取自網路
「聽海哭的聲音成就」的推薦目錄:
- 關於聽海哭的聲音成就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聽海哭的聲音成就 在 青鳥 Bleu&Boo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聽海哭的聲音成就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聽海哭的聲音成就 在 [閒聊] 這版本翻譯到底是吃錯什麼藥- 看板WOW 的評價
- 關於聽海哭的聲音成就 在 特辑:”听。。。海哭的声音!“ - 歌词採自张惠妹的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聽海哭的聲音成就 在 聽海哭的聲音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聽海哭的聲音成就 在 聽海哭的聲音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聽海哭的聲音成就 在 特辑:”听。。。海哭的声音!“ - 歌词採自张惠妹的 ... - Facebook 的評價
聽海哭的聲音成就 在 青鳥 Bleu&Boo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青鳥選讀 #那些你所熟悉的日本作家
你有多久沒有繞到書店的推理小說區了呢?那些你以前曾經摯愛的作家,時至今日又出了新的小說,或者好幾年前的你一直尚未閱讀的口袋清單,長大以後,日常被瑣碎填滿,讀小說的日子已經越來越遙遠。
這個週末,讓 #青鳥選讀 與你重溫熟悉的 #日本小說家!
——————————————
📎 《#白井小姐》/ #乙一 出版社: 獨步文化
睽違四年,終於等到「#黑乙一」的長篇新作!
乙一的小說總是巧妙融合推理、謀殺、反社會人格與純愛幻想,透過高張力及多面向的書寫樣貌,帶有黑色幽默地將死亡另類呈現。
「聽完有她登場的恐怖故事,就會受到詛咒,爆眼而死。」
「那是怎樣的故事?」
「聽了就會死,沒人知道啊。」
✨✨✨
📎 《#未死之人》/ #瀧口悠生 出版社: 時報出版
一場沒有悲傷的喪禮,勾起親族間種種可疑的記憶,雖是親人,彷彿沒人真的懂誰。思緒到處亂竄,那些離地三呎的神祕聲音,你是否也聽到了?
在故事裡看到日本當代社會縮影,此書為第一五四屆芥川賞得獎作品,人與人之間的疏離、繭居族,無單一視角的口吻式書寫,反而更能看見故事全貌。
✨✨✨
📎 《#斜陽》/ #太宰治 出版社: 木馬文化 ECUS Publishing House
「我這樣一棵小草,能夠活到今天,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
《斜陽》是日本無賴派文學大師太宰治於二次大戰後發表的成名代表作,也是昭和文學的金字塔鉅著,描寫戰後混亂苦悶的社會中,一個貴族家庭的沒落過程,恰如太陽西沉;備受壓抑的女主角則藉著為心愛的人懷孕生子,向傳統愛情觀與道德觀挑戰,重新發現生命的價值與喜悅。
✨✨✨
📎 《獅子的點心》/ #小川糸 #王蘊潔 出版社: 悅知文化
在人生的最後一刻,你想吃什麼呢?
自己的每一個選擇、每一種經歷,都會成為「人生的寶物」!正因為如此,才要更加珍惜現在這個當下!讓再也沒有重來時間的人們,告訴你如何度過無可取代的每一天!
✨✨✨
📎 《 #反蘇格拉底》/ #伊坂幸太郎 出版社: 皇冠文化集團
現在的你,是否已經成為了心目中理想的大人?
原來他們說的不一定都對,原來是非對錯不是那麼黑白分明,原來我們成長路上最大的敵人,就是所謂的「刻板印象」。世界從來不是那麼簡單,沒有跌跌撞撞地痛過哭過,別說你了解人生!
✨✨✨
📎 《#曉寺:豐饒之海3》/ #三島由紀夫 出版社: 木馬文化 ECUS Publishing House
本書是三島由紀夫的壓軸之卷,是他赴死(一九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中午十二點十五分,在東京市谷陸上自衛部東部方面總督部切腹自殺)的當天早上才完成的悲劇巨著,並且兩年前,三島就不斷對友人表白考慮死的問題,並聲明「豐饒之海」四部曲的完成就是他人生的完成。「#豐饒之海」四部曲可說反映了三島美學思想和全部創作的基本特色,把自我世界所存在的事物及思想全部溶入這部作品,體大思精,文思浩蕩。
#小說 #推理 #短篇 #恐怖 #存在主義 #思想 #長篇 #日本文學 #選讀 #導讀 #日本
聽海哭的聲音成就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承接早上的 GQ 專訪,再分享過去讀到的兩本書裡,與梁朝偉有關且寫得極為出色的文章,一本出自毛尖《夜短夢長》,談《花樣年華》,另一本出自范俊奇《鏤空與浮雕》,以人物為核心。
⠀⠀⠀⠀⠀
⠀⠀⠀⠀⠀
「王家衛說,這部電影是要講『上海人發生在香港的故事,而且是保留了老上海情調的香港』,這個說法,構成了電影總綱。上海故事用了香港背景,上海和香港互為對方的面子和裡子,就像沒有出場的周慕雲妻子和蘇麗珍丈夫,他們是被周慕雲和蘇麗珍隱喻的,四人局刪到雙拼戲,王家衛的減法取得了加法的效果,發生在香港的上海故事也比本土背景更具有衝擊力,因為導演可以肆意地把上海元素都堆上去,小樓裡的文化移民在小樓裡集中懷個舊,這樣的做法合乎情理;同樣原理,周慕雲和蘇麗珍,他們兩人演繹了對方的故事,掀開了自己的塊壘,也催動了洶湧的未來,一場戲裡包含了四對感情,討巧又別致。
⠀⠀⠀⠀⠀
減法做成加法,也體現在周慕雲和蘇麗珍的短兵相接中。整部電影有床但沒有床戲,兩人之間有愛但不做愛。計程車裡,周慕雲的手滑向蘇麗珍,她內心的掙扎體現在手裡,終於還是掙脫。花樣年華裡的時光戀人,裝扮也是欲說還休你我對倒,張曼玉高領旗袍下襬開小叉,梁朝偉西裝領帶頭髮三七開,禁欲解釋情慾,糾結暗示釋放,他們之間一來一回,頂得住梁朝偉脈脈電眼的,是張曼玉,接得住張曼玉這儀式般日常風姿的,只有梁朝偉。」
⠀⠀⠀⠀⠀
⠀⠀⠀⠀⠀
─ ─《#夜短夢長》毛尖
https://bit.ly/3tgC7aD
⠀⠀⠀⠀⠀
⠀⠀⠀⠀⠀
「至於在電影世界裡頭,梁朝偉一直都是一個値得被尊敬的對手,我記得劉德華有一次和他同時角逐影帝,談起輸贏,談起對手,談起五虎,劉德華忍不住說,誰是影帝都還是其次,關鍵的是層次,他自己現在也只能算是個八面玲瓏的藝人,但梁朝偉早已經是個藝術家了。而且梁朝偉在銀幕上的爐火純靑、遊刃有餘、輕盈靈活、沉穩洗練,就連李安也說過,梁朝偉特別厲害的地方是,他連背影也有推動劇情的演技。我不是影癡,不知道梁朝偉的好,原來已經好到可以給香港影帝設定不一樣的氣派和不一樣的深度,因為有所為有所不為,所以才成就他今天的作為。
⠀⠀⠀⠀⠀
另外,在情理上,梁朝偉和張國榮的個性根本是湊合不到一塊兒的兩個人,連王家衛也說,張國榮是花蝴蝶,在片場裡滿場亂飛,疼惜別人的同時也要別人疼惜,偏偏梁朝偉卻安靜得像一座擱在走道旁差點被美術指導冷落的小道具,可以一整天乾坐著不出一句聲。有一陣子,張國榮和梁朝偉是鄰居,張國榮老鑽過來和劉嘉玲還有王菲同林靑霞打麻將,梁朝偉則躱在房裡聽很重很重的搖滾音樂,偶爾出來給大家添茶遞水,老愛給張國榮介紹什麼雨前龍井什麼七子普洱,遇著張國榮賭興正濃,聽了就覺得好鬼煩,乾脆尖著聲音朝梁朝偉嚷嚷,『我鼻子塞啊什麼都聞不到,你給我沖一杯甘菊茶包就好』—— 所以張國榮離開的時候,梁朝偉哭得比誰都兇,後來他才提起,他好懷念張國榮那陣子因為家裡有人嗅不得煙味,常常按個門鈴就過來借他家露台抽煙,兩個人碰著了就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幾句,在煙霧彌漫中,沒有特別的惺惺相惜,但有一種看不見的纏繞著的親昵,說不上來為什麼,梁朝偉覺得除了劉嘉玲,在張國榮面前他可以讓自己敞開來,做一個木無表情把頭剃光的詩人。
⠀⠀⠀⠀⠀
太多人說,劉嘉玲是梁朝偉『最不梁朝偉』的一次選擇,但就這一點,我始終略有保留 —— 如果不是劉嘉玲的霸氣而強悍,恐怕沒有第二個女人可以忍受身邊的男人像梁朝偉那樣,稍微在片場裡一個鏡頭拍得不稱心,晚上回到家就不吭一聲,低下頭,把一屋子的地都來來回回地抹乾淨,然後把臉埋進沙發裡,結結實實地痛哭一場,哭完了劉嘉玲就把熱毛巾遞過去,然後給他倒杯水,一句話都不問,單幾個行雲流水的動作,就可以把梁朝偉九曲十三彎的情緒給熨得服服帖帖的,她甚至從來不過問自己在梁朝偉心目中的位置,因為她知道,梁朝偉最愛的女人未必是她,但梁朝偉最需要的女人絕對是她,只有她能夠用一個眼神就把梁朝偉摁在椅子上。」
⠀⠀⠀⠀⠀
⠀⠀⠀⠀⠀
─ ─《#鏤空與浮雕》范俊奇
https://bit.ly/2UrMW9r
聽海哭的聲音成就 在 特辑:”听。。。海哭的声音!“ - 歌词採自张惠妹的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海哭的声音 !“ - 歌词採自张惠妹的《听海》- 与其说是哭声,我倒觉得是一种让你静下来的安抚声 ,尤其是给星期一 ... 择怎样的生活,就会 成就 怎样的. ... <看更多>
聽海哭的聲音成就 在 特辑:”听。。。海哭的声音!“ - 歌词採自张惠妹的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海哭的声音 !“ - 歌词採自张惠妹的《听海》- 与其说是哭声,我倒觉得是一种让你静下来的安抚声 ,尤其是给星期一正在忧郁你的! ... 择怎样的生活,就会 成就 怎样的. ... <看更多>
聽海哭的聲音成就 在 [閒聊] 這版本翻譯到底是吃錯什麼藥- 看板WOW 的推薦與評價
抱歉手機拍照傷眼
暨惡魔關好關滿、我這不是來了嗎之後
台版翻譯又一巨作
這翻譯會不會太狂了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10.6.15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W/M.1490883195.A.875.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