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張照片能拍成功是因為鳳梨踩住了弟弟的煞車
#浩哥老是失控想要駕車逃跑
🔺只到明天,這裡下單
https://gbf.tw/bdxm3
怕滑步車玩的時間不久
想買一台滑板車又怕佔空間
猶豫到底要買哪一種才好嗎?
小孩子才做選擇🙅🏻♀️
二合一讓你兩種都擁有!
千萬不要小看「孩子騎車車」這件事
足夠的運動量對孩子的發展刺激&增強抵抗都是非常棒的幫助!
對於 #前庭覺的刺激更是有很大的正面影響
浩哥是個全身性低張力的孩子
透過復健訓練和平常的刺激
現在已經進步非常多
騎車能夠訓練下肢的肌肉發展、平衡感以及增加自信心和反應能力
滿足孩子追求速度感,充分刺激前庭覺!
玩滑步車滑板車的好處非常多👍🏻
🔺科學研究也證實,用運動來改善孩子「專注力」與「學習力」
因為運動中分泌的多巴胺能夠傳遞「快樂與興奮」的信號,促使注意力集中,有助提高孩子的記憶力
浩因為在3個月時檢查出有低張力
所以他在未滿一歲我就讓他接觸滑步車
一開始他先當學步車再推
玩到現在連大台的Kick滑板車都難不倒他😆
綜合以上,真的沒有理由不擁有一台好的滑步車啊!
🔺只到明天,這裡下單囉!
https://gbf.tw/bdxm3
這次團購是現貨
提早下單早收到假日就可以帶出門玩啦!
🔥2020新色:最夯限量色黑金、蜜桃、萊姆、藍莓、奇異果、
👍🏻經典色:岩石藍、玫瑰粉、米色
再次幫你們重點整理🔥
✔️三個高度階段調整
✔️不用工具輕鬆變換2種騎乘模式
✔️滑步車和滑板車一次都擁有
✔️龍頭有安全鎖能切換固定模式
✔️防翻下巴底部使用螺絲鬆開拉出
#拉出防翻下巴後不建議在斜坡上玩
✔️身體重心控制轉彎 訓練平衡
#鳳梨浩哥玩sr滑步滑板車
同時也有2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810的網紅Jay Wa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07 機械張力口誤:改為代謝壓力 推薦的折扣居家訓練工具⚙️: https://linkby.tw/supplement 跟你分享一套 #高強度居家拉日訓練 會使用到水桶和彈力帶幫助負重, 讓你在家就能有效訓練倒三角💪 以下的訓練組合都是「超級組」, 也就是兩個動作作為組合搭配, 做完...
「肌肉張力低訓練」的推薦目錄:
- 關於肌肉張力低訓練 在 小鳳梨an浩哥.Weni媽咪療育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肌肉張力低訓練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肌肉張力低訓練 在 長笛玩家工作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肌肉張力低訓練 在 Jay Wa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肌肉張力低訓練 在 Jay Wa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肌肉張力低訓練 在 Leanne Wu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肌肉張力低訓練 在 [寶寶] 肌肉張力不足的評估與治療經驗- 看板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肌肉張力低訓練 在 J J 的隱性障礙世界- #特教知能#肌肉張力低下#低張今天來聊聊 ... 的評價
- 關於肌肉張力低訓練 在 艾家運動治療|訓練肌肉張力(適合唐寶寶和肌肉張力低的 ... 的評價
肌肉張力低訓練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生妹妹的時候,我欣喜若狂。有愛家的工程師、兩個體健的兒子、有房子有車子,再得到一個女兒,我認為自己的人生已經圓滿,原來一切才剛開始。
四個月的時候發現她全面性遲緩、全身肌肉張力不足,我們跑遍了基隆、台北各大醫院想找出原因和解決的方法,十個月,開始了漫漫長路的早療,直到她上國小,復健沒有停過。
2歲做第一次發展評估,治療師建議我們讓孩子去上幼稚園,被拒絕好多次,園長不是要我們把孩子送特教,就是要我們讓孩子大一點再上學,那一刻我才發現,原來孩子被拒絕,讓媽媽這樣的慌張和無助。
2歲的時候說話沒有人聽得懂,領了中度語言障礙手冊。每個禮拜到台北長庚去上語言治療課四年,專業的治療師發現她有重度的遠視和中耳積水,戴上了厚厚的遠視眼鏡、每年寒假開刀做中耳通氣管置放手術,原來一個孩子要看清楚、要聽清楚,竟然不是理所當然。
到台大照了腦部斷層,發現她的腦部灰質過少,醫生宣告她一輩子是學習障礙。我才知道,原來不管怎樣努力,都沒辦法對抗上天給她的特別,我無法改變她腦部的結構。
4歲的時候因為肌肉張力不足,只能走3步就跌倒,沒辦法跑跳,領了中度肢體障礙手冊。帶她每個禮拜到台北去上體操課訓練肌耐力和協調,7歲的時候參加了全國的體操比賽,雖然成績是全場的最後一名,但是她完成所有的動作,那一刻我淚流不止,我只希望她能夠走穩一點、走遠一點,沒想到教練給這個沒有分數的孩子一個上台的機會。
6歲的時候做了上國小前的智力測驗,這個孩子不會仿寫、看不懂任何字、連名字都不會寫,做測驗時完全看不懂題目,拿到了中度智能障礙手冊。
七年不間斷的職能治療、物理治療、語言治療、開刀、復健、體操....幾乎塞滿我的生活,每天下班追趕著上治療課的時間。上國小時她走路跑跳都沒有問題、可以正常溝通,除了偶爾尿褲子,她的生活自理能力很不錯,我想,除了無法識字寫字,其他的能力應該都足以應付國小的課程。
入學三個月,才發現她沒有上過體育課,因為有中度手冊,老師以為她體弱又肢障,沒有觀察到她的行動自如可以跑跳翻跟斗,每次上體育課就只能坐在旁邊,不會被球打到的角落。那時我才發現,原來我整整七年早療的努力,抵不過一張身心障礙手冊,被剝奪受教權,不需要詢問和溝通,竟然是這樣粗暴。
我不是沒有努力,而是用盡所有氣力,只想讓這個孩子接受最基本的教育。
一下子我所有的努力崩解,撐了七年的韌性秒速斷裂,不知道自己到底為什麼而努力,陷入嚴重的憂鬱,好多次都很想帶她離開人世,如果我們都離開,是不是就不需要這麼辛苦、不需要接受歧視和剝奪?
沒有親身走過這個歷程,沒辦法體會一個特殊孩子要好好在教室上課前,需要多少努力,沒辦法想像原來只是沒辦法跟其他孩子一起上課,就可以讓一個媽媽痛苦萬分,當力氣用盡時想要走上絕路。
我從一個所有評鑑都特優的組長,成了一個特殊孩子的媽媽,嘗盡人情冷暖。從那時開始我封閉自己,把所有時間留給孩子和家人,不再參加任何的聚會和出遊,每天早上7:30踏進教室後,除了上廁所以外,直到下班,沒有離開過教室。
每一次只要有狀況發生,就會有人批評我的人際關係差,其實我是沒有人際關係,弄不懂哪一次是真心?分不清對著我套話的人,背後議論什麼。在現實生活中,除了公事幾乎跟任何人沒有互動。
聽過我的聲音就能知道,極其沙啞低沉,在妹妹入學前,我從來沒有演講過,但是我很想讓更多老師知道特殊的孩子要經歷很多的辛苦才能來到我們的面前,也想提醒更多的老師去注意孩子的狀況、尊重孩子的受教權。
我想的是能不能不需要跟我一樣生一個特別的孩子來親身經歷,就能讓更多人設身處地的了解孩子們的需要和辛苦?
我用特殊孩子媽媽的角色分享前半段:「我們都設身處地想想,如果班上那個特殊的孩子是我們自己的孩子,會不會想出更多的辦法來幫助他呢?用更多的方法來讓他融入課程?在孩子孤單的時候,替他身邊找個朋友?」
每個父母都期許自己的孩子能成龍成鳳,我只期待在我有生之年,妹妹能看得懂我寫給她的情書,有些家長只希望孩子能好好呼吸、好好走路,可是很多時候,沒有機會選擇。
我用在高年級20幾年的教學經驗分享後半段,想要提供老師們一些班級經營和帶特殊生的方法,希望能和老師們一起想想辦法來幫助這些無助的孩子和家長。我們在對待孩子的時候,都能緩一下,不要因為一時的氣憤不小心傷了孩子,我也希望在校園中遇到任意對待孩子的老師,我們都能鼓起勇氣去維護孩子的權益。
在學校的每一場結束前,我都鞠躬拜託現場的老師,我也想要懇求線上所有的老師:「如果在您的教學生涯中遇到我家妹妹,遇到跟她一樣慢的孩子,能不能拜託您們,都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在他們困難的時候替他們想想辦法,好不好?謝謝您們。」
我不能改變她的障礙,但是我努力改變對待這些孩子的方式和求學的環境。
曾經有很多怨懟,現在我感謝上天給我一個善良單純的孩子,12年,讓我得到很多寶貴的經歷、了解很多孩子和家長的需要和困難,接受特教服務,才知道資源班老師的辛苦和資源的不足。慶幸自己有這麼多的能力和資源可以幫助更多的家長和孩子,也慶幸當年在最痛苦的時候沒有往下跳下去,才能看到妹妹現在這麼多的進步和美好。
Photo by 電競說書人Vocal
肌肉張力低訓練 在 長笛玩家工作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嘿,我是長笛玩家!這週過得特別的忙碌,睡眠不足,但我還是盡力保持寫作的動力!今天想跟大家聊聊4個提升 #長笛氣息 使用效率的方法,以及我是怎麼理解「氣息」這件事的。
⏰ 每個禮拜天,晚上9:30,長笛玩家工作室都會發表一篇關於長笛的文章,把我對長笛的知識和熱愛透過文字,傳遞給大家。
▬▬▬▬▬▬▬▬▬▬▬▬▬▬▬▬▬▬
【用氣不用力,4個提升「長笛氣息使用效率」的方法|Flute Breathing Fundamental】
✅ 重點總整理:
❶ 從「理解呼吸」開始
❷ 建立「模仿呼吸」的能力
❸ 「閉氣」訓練(減量呼吸)
❹ 「舌頭」讓呼吸更順暢
這4個方法,是我對呼吸的理解,根據自身的經驗和實戰教學所獲得的經驗寶藏,我相信透過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可以讓你的身體和大腦更懂得如何幫助你學習,使全身心靈都能達到合適的協調,刺激神經元,藉此來強化呼吸的使用效率。
- - - - - - - - - - - - - -
⏩ 帕胡德:「吹長笛很簡單,懂得吹氣就好!」
⏩ 好的呼吸,可強化精神力、專注力,增強抗壓性,舒緩疼痛,提升感知力
⏩ 肺部殘氣量約為1公升的空間,這也是維持活動機能的「氣息自動儲備量」
⏩ 經過訓練後,每次儲備可增幅到6-8公升,大約是正常成人一分鐘的總氣量,並延長呼吸的品質和頻率
⏩ 建立「模仿呼吸」的能力
⏩ 我只要能模仿出來眼前的事物,我就能完整理解它,並收錄在自己的能力裡,變成自己的東西,永遠也不會忘記。
⏩ 在長笛上,身體需要適應「閉氣」所產生的張力,藉由增加身體內部的壓力,來增加氣息的阻力,才能夠維持氣息自然穩定的輸出
⏩ 「從無意識的呼吸,進階到有意識的呼吸控制。」
⏩ 「低舌位」可作為氣息「滑板」的作用,讓吹出來的氣可以沿著舌頭的方向順勢的吹出口外。
⏩ 精準的控制「舌頭肌肉」,除了對口腔共鳴空間的朔造、氣流進出口的「無阻礙通道」、吐音的強度變化、音質的厚薄度,還有殘氣量的推動等等,都有很大的幫助。
以上10點就是本期【4個提升長笛氣息使用效率】的精華整理。
▬▬▬▬▬▬▬▬▬▬▬▬▬▬▬▬▬▬
「氣息」跟我們所有人息息相關,是我們一輩子的功課,成長的路上,我們都在不斷地學習如何呼吸。
以上提到的呼吸法和關於呼吸的概念,都是經過前人傳承下來,並實際科學化,做臨床實驗、參與實際治療運用的操作方法。
當然,其中也包括了我長年來的觀察、實作與練習,經驗值相當豐富,也讓我對「氣息」有了一套自己完整的教法和常識。
在此分享給大家,這4個提升「氣息使用效率」的概念,剩下的還需要靠你自己的體會才能融會貫通,成為你自己的知識和體悟。
如果本文中有你覺得不足的地方,你有想幫我補充的部分,都歡迎在底下留言,或 私訊告訴我。
▬▬▬▬▬▬▬▬▬▬▬▬▬▬▬▬▬▬
最後別忘了,如果你覺得我的文章對你有所幫助,也請你來我的網站逛一下,看看文章、看看我的推薦清單,看看我的創作作品,有機會 🎼 買一些樂譜、⚙️ 長笛配件、❤️ 請我喝杯咖啡,幫助我持續經營創作,為大家建構更優質的長笛教學網站!
本文連結:
https://myrflute.com/flute-breathing
支持長笛玩家繼續創作:點選支持贊助!
https://p.ecpay.com.tw/0F1165A
國外笛友請點擊這裡請我喝杯咖啡:Buy me a coffee!
https://buymeacoffee.com/flutegamer
#FluteBreathing #長笛呼吸
#長笛玩家工作室 #長笛玩家 #flutegamer #flutetutorial
肌肉張力低訓練 在 Jay Wa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07 機械張力口誤:改為代謝壓力
推薦的折扣居家訓練工具⚙️:
https://linkby.tw/supplement
跟你分享一套 #高強度居家拉日訓練
會使用到水桶和彈力帶幫助負重,
讓你在家就能有效訓練倒三角💪
以下的訓練組合都是「超級組」,
也就是兩個動作作為組合搭配,
做完第一個動作後直接做第二個動作,
減少你休息時間,
以及增加肌肉機械張力疲勞😤
🔷單腳硬舉 + 滑雪蹲
🏋🏻♂️操作方式:
單腳硬舉→向下3秒,在底部停留1秒,向上3秒,操作8~15下。
滑雪蹲→向下3秒,在底部停留1秒,向上3秒,操作8~15下。
📒執行組數:4組
⏰組間休息:60秒
🔷雙手划船 + 趴姿滑輪下拉
🏋🏻♂️操作方式:
雙手划船→拉起3秒,在頂部停留1秒,向下3秒,操作8~15下。
趴姿滑輪下拉→拉進3秒,停留1秒,伸直手臂3秒,操作8~15下。
📒執行組數:3組
⏰組間休息:60秒
🔷單臂划船 + 後三角飛鳥
🏋🏻♂️操作方式:
單臂划船→拉起3秒,在頂部停留1秒,向下3秒,操作8~15下。
後三角飛鳥→拉起3秒,在頂部停留1秒,向下3秒,操作15~20下。
📒執行組數:3組
⏰組間休息:60秒
-
新竹竹北教練課諮詢表單📤:
https://forms.gle/uPnk5Udp7iTvqvrs7
臺北教練課諮詢表單📤:
https://forms.gle/eepenES47JFDHuTp8
我的IG & FB🏋🏻♂️:
IG: https://www.instagram.com/pjaywang/
FB:https://www.facebook.com/pjaywang/
🥛樂維根:純素大豆高蛋白
https://www.thevegan.com.tw/ (折扣碼:JAY)
💊優力格益生菌 / 植萃活力膠囊:
https://web.hocom.tw/web/Home/index?key=521006882986 (折扣碼:JAY45)
🥙Ladywan 低卡蒟蒻:
https://reurl.cc/mL107M (折扣碼:JAY45)
🍲 RicoRico即時健美餐:
https://www.ricoricolife.com/ (折扣碼:jaywang)
推薦的彈力帶、按摩工具、啞鈴⚙️:
https://linkby.tw/supplement
✉️ 合作請聯繫:support@becomebetterjay.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iK7WAFuGG8/hqdefault.jpg)
肌肉張力低訓練 在 Jay Wa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推薦的折扣居家訓練工具⚙️:
https://linkby.tw/supplement
跟你分享一套 #高強度居家推日訓練
只要使用到自身體重操作徒手動作,
或者使用家中負重工具,
例如水壺或背包,
就能有效提升訓練強度💪
以下的訓練組合都是「超級組」,
也就是兩個動作作為組合搭配,
做完第一個動作後直接做第二個動作,
減少你休息時間,
以及增加肌肉機械張力疲勞😤
🔷分腿蹲 + 深蹲
🏋🏻♂️操作方式:
分腿蹲→向下3秒,在底部停留1秒,向上3秒,操作8~15下。
深蹲→極快,操作至力竭。
📒執行組數:4組
⏰組間休息:60秒
🔷爆發伏地挺身 + 負重伏地挺身
🏋🏻♂️操作方式:
爆發伏地挺身→下慢上快,操作6~12下。
負重伏地挺身→向下3秒,在底部停留1秒,向上3秒,操作至力竭。
📒執行組數:3組
⏰組間休息:60秒
🔷站姿肩推 + 腳抬高式伏地挺身
🏋🏻♂️操作方式:
站姿肩推→向上3秒,在頂部停留1秒,向下3秒,操作8~15下。
腳抬高式伏地挺身→向下2秒,再直接向上2秒,操作至力竭。
📒執行組數:3組
⏰組間休息:60秒
-
新竹竹北教練課諮詢表單📤:
https://forms.gle/uPnk5Udp7iTvqvrs7
臺北教練課諮詢表單📤:
https://forms.gle/eepenES47JFDHuTp8
我的IG & FB🏋🏻♂️:
IG: https://www.instagram.com/pjaywang/
FB:https://www.facebook.com/pjaywang/
🥛樂維根:純素大豆高蛋白
https://www.thevegan.com.tw/ (折扣碼:JAY)
💊優力格益生菌 / 植萃活力膠囊:
https://web.hocom.tw/web/Home/index?key=521006882986 (折扣碼:JAY45)
🥙Ladywan 低卡蒟蒻:
https://reurl.cc/mL107M (折扣碼:JAY45)
🍲 RicoRico即時健美餐:
https://www.ricoricolife.com/ (折扣碼:jaywang)
推薦的彈力帶、按摩工具、啞鈴⚙️:
https://linkby.tw/supplement
✉️ 合作請聯繫:support@becomebetterjay.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g4ogKRXajg/hqdefault.jpg)
肌肉張力低訓練 在 Leanne Wu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高低膊 #物理治療 #肩頸痛
【姿勢美學】的第一課:高低膊
很多人都以為高低膊就是肩膊的問題,
但往往真的只是肩膊有事而引起的高低膊其實是不多的,
所以為什麼大家都一直處理不到,就是因為問題不在肩膊呀!
而且當中的成因還會比你想像中複雜。
這次會講解四個造成高低膊的成因,
以及介紹一套自我矯正訓練給大家。
如果情況是不太嚴重的話,
一般兩星期左右就會開始看到有改善了。
但如果你不確定自己是不是單純是肩部肌肉張力不平衡,
還是是由其他地方引致的高低肩,
或是自己處理完都未有改善的話,
?還是建議找專業的物理治療師幫你檢查一下和作出對應的治療,
例如是用針灸、手法治療等的方式去加快治療效果。
希望大家喜歡今天的分享!
我會再慢慢拍其他不同與姿勢的影片了,
所以記得先訂閱我的頻道,
幫我按讚還有分享出去給你那個有高低肩問題的朋友!
✨還有追蹤我的Instagram:Leannethephysio
Music by @denotnyce - nostalgia lane via @hellothematic
Music by @frumhere - wishing for forgetting via @hellothemati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7qQW25bFkw/hqdefault.jpg)
肌肉張力低訓練 在 J J 的隱性障礙世界- #特教知能#肌肉張力低下#低張今天來聊聊 ... 的推薦與評價
肌肉張力 不足所帶來一連串的影響鏈是:低張→肌力、身體近端穩定度、姿勢控制 ... 緩和低張力的影響,最好兩種方式同時進行:第一是核心肌群訓練,第二需要有全身性 ... ... <看更多>
肌肉張力低訓練 在 艾家運動治療|訓練肌肉張力(適合唐寶寶和肌肉張力低的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艾家運動治療| 訓練肌肉張力 (適合唐寶寶和 肌肉張力低 的小朋友). 1,854 views1.8K views. Mar 10, 2019. 13. Dislike. Share. Save. 艾家運動治療. ... <看更多>
肌肉張力低訓練 在 [寶寶] 肌肉張力不足的評估與治療經驗- 看板BabyMother 的推薦與評價
圖文網誌版:https://goo.gl/VMcFUf
最近貓王(我老公)偶然看了一篇文章,講到肌肉張力不足,
結果驚訝的發現,大女兒妞妞竟然頗為符合它的許多特徵:
1.孩子平常總是感覺容易累,
2.走路時都拖著地走,
3.總是駝背、
4.喜歡躺著或趴著、
5.席地而坐時不愛盤腿坐、會用雙手撐著地板、兩腿向前伸或採W型坐姿等情況,
5項中了4項!
我們猛然想到,
妞妞嬰兒期學爬行時,手其實無法完全撐起來,手臂總是貼在地上像鱷魚那樣的爬。
前陣子寫了一篇紀錄乾女兒毛毛的復健文章後,我才知道這是手臂肌肉無力的表現。
幼兒園的園長也提醒我,妞妞穿室內鞋時,腳板都往內側顛,
她懷疑是鞋子的設計或妞妞妞的腳有狀況。
我跟一個長期帶孩子復健的媽媽聊,她說這可能代表大腿肌肉比較沒有力氣。
我跟一個長期帶孩子復健的媽媽聊,她說這可能代表大腿肌肉比較沒有力氣。
以上總總跡象顯示,我們家的妞妞姐姐是隻小弱雞,需要加強肌肉的訓練。
3-8歲是黃金期。於是我為這件事忙碌了一陣子,首先幫她登記去做復健評估,
復健科醫師的評估後,
賓果!是肌肉張力不足。
知識真的是力量,貓王大大跟園長大大太厲害,這麼難發現的狀況都被他們揪出來。
醫生在講評估結果時,我真的是卯起來抄筆記,一堆專有名詞滿天飛啊!
現在就來重現筆記女王(自己封)的厲害。
首先講妞妞走路姿勢為何會腳板向內顛。
原來她有功能性平板足。功能性平板足是個狡猾的傢伙,
因為你光看外觀,完全是正常的看不出任何平板足的跡象,
必須要等走路時,腳接觸到地面,腳板才會瞬間變平,有夠奸詐狡猾吧!!!
那造成的原因是什麼呢?
原來是她的足弓歪掉了,足弓有沒有歪要怎麼看?從以下這張照片就看得很清楚
這是復健師在做測量是做的標記,可以很明顯地看到紅色點點連成的線是歪掉的。
因此妞妞走路時,腳板就自然會向內顛並且變扁平,還好有被園長大大一眼識破!!
此外,經過測量,她還有輕微的長短腳的問題,
一般兩隻腳的長度差距在0.4-0.6公分是正常可接受的,
但經過測量,妞妞兩腳的差距達到0.8公分,這也是造成她走路姿勢不良的原因。
但經過測量,妞妞兩腳的差距達到0.8公分,這也是造成她走路姿勢不良的原因。
另外治療師也順便測量她有沒有內八的問題,測量儀器真的好特別,
結果她有一隻腳角度太過,另一隻腳的角度不足,但狀況都非常輕微,在接受範圍之內。
其實到8歲之前,足弓都還在發展,所以矯正的方式就是訂做足弓墊!
就是這個傢伙!
它是個不便宜的東西,材質是硬的,治療師量過尺寸之後,再用特殊的儀器做些微的塑形
,
最後在其中一腳加貼0.4公分的貼片,平衡兩腳的差距
(一開始只會先增加一半的高度,以免不適應)
足弓墊在使用時,需循序漸進,
第一天先穿1小時,第二天增加到2小時,第三天4小時,第四天以後就能穿上8小時了。
我問治療師,妞妞適合穿哪種鞋呢?除了要選擇包覆性好的鞋子,
還有一個重點就是鞋子包覆腳踝得部分,不能是軟的。
所以球鞋是最好的選擇,治療師說市面上比較推薦的是NEW BALANCE的球鞋。
而上幼兒園若需要穿室內鞋怎麼辦呢?室內鞋幾乎都是軟的,所以有人會用另一雙球鞋代
替,
但我們有點心疼小孩的腳整天被悶在球鞋裡會不舒服,
找了許久終於找到Moonstar有一款室內室外兩用鞋,
它的後腳跟處是硬的,材質透氣又好穿脫,完全符合標準。
價錢真的不便宜(建議找不同管道多比價,價差可以很大!!!)
整個搭配起來長這樣。搞定這雙鞋,我安心不少。
除了足部的問題之外,
醫師也檢查了妞妞的手腕,將她的手指朝上向後扳。
妞妞的筋看來非常的軟Q,不是武學奇才,就是適合練瑜珈的體質!
錯錯錯!這是無知的媽媽的幻想。
醫生說,這個叫做先天性韌帶鬆弛症,
另外,醫師聽到我描述小孩放學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趴在地上,
就判斷這是小兒軀幹肌耐力不足。
聽起來是不是超恐怖的!
但其實也不用太驚慌,簡單來說,從腳、到手、到軀幹的種種症狀,
都是肌肉耐力不足的表現。
我問醫生,如果我們一直沒發現小孩有這些症狀,那她會發生什麼事呢?
我問醫生,如果我們一直沒發現小孩有這些症狀,那她會發生什麼事呢?
首先,腳會比較容易扭到 (你可能就罵她,走路都不好好走,東張西望才會一直扭到);
其次,她的手會因為肌力不足,所以學習握筆寫字時容易覺得累(你就會說,怎麼這麼懶
,寫幾個字就喊累,開啟親子衝突模式)
再來,脊椎容易側彎,且有駝背現象。
醫生說,肌肉張力不足並不罕見,只是看你有沒有發現!
後來,我問了一個笨問題:
那妞妞原本那雙室內鞋,可以給她妹妹繼續穿嗎?
(本人還不辭辛勞地把室內鞋扛去了)
因為這一般都跟遺傳有關,雖然沒付妹妹的掛號費,但醫生還是讓妹妹也走了一次台步給
她觀賞,
果然,妹妹啵啵也有這狀況,但程度較輕微!
舊室內鞋被判出局!!
Tip:園長大大後來建議我,兄弟姊妹的鞋子不要互穿,因為鞋子穿久了,是會被腳塑型的
,
對第二個穿的人來說,非常不好。該花的錢不能省!!
妞妞的狀況,復健師認為只能算中度,只需要多做運動增加肌耐力,
妞妞的狀況,復健師認為只能算中度,只需要多做運動增加肌耐力,
另外她還建議了幾個居家復健動作,要我們再她黃金期每天勤做。
針對腳部,可多做抓地訓練(一天約30次),
以及讓她多練習走不平/不穩定地面(如排列數個軟墊、平衡木、大型軟積木),透過維持
平衡,訓練腳部的肌肉耐力。
針對軀幹,做大熊趴撐(正反)、小飛機等動作,訓練軀幹的肌耐力。
一次維持10秒,一天三次。
針對手部,也可多做投接球的動作,
投球時手舉高過肩往前投擲,有助於手部耐力的訓練。
以下為我在網路上找到的示範動作 :
https://goo.gl/56Q00m
於是我在課後安排了每週一次的體能課,透過大量的攀爬、跳躍等動作強化她的肌力;
周末只要天氣好,就帶她們到公園、小學玩體能設施,吊單槓、走平衡木都是絕佳的活動
另外也入手了滑板車跟腳踏車讓她多騎,練體力
有時我常在想,在公園裡、河堤上、學校操場,
那一個個不怕太陽曬,陪著孩子騎車、丟球、走路的父母,
是不是有很多都跟我們一樣,是為了陪伴孩子的某個小小的不完美。
我們真的是幸運的,
身邊有許多俯拾皆是的資源幫我們發現小孩的狀況,
雖然有些是熱心過度的建議,
但也不要用「我不聽,我不聽 ,我不聽(摀耳),你的小孩才有問題勒」的態度面對,
理性的觀察、判斷後,ㄧ定要積極面對處理。
今天我們一點一滴的努力,都會成為孩子一輩子的禮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6.53.8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493661756.A.78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