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色口罩
近日有家長反應小男生會因口罩是粉色而不敢戴
但,畢竟口罩是用來保衛你我,不需用顏色區分
無論什麼顏色,能保護你就是最適合的!
⠀⠀
就跟股票一樣,選股時不需帶著有色眼鏡
需要用客觀,再客觀的角度去挑選
⠀⠀
像是近日的幾波反彈中,對於很多人心中總有個想法,那就是一個商品如果創新高,是不是趕快賣掉就好,獲利了結?
⠀⠀
我們不知道賣在最高點是怎麼做到的,可能是算的,也可能是猜的,又或者本來就不可能,那我們可不可以賣在拉回時的相對高點就好?
⠀⠀
#一場粉色的風波
⠀⠀
找標的,找立即飆的股,現在就加Telegram
收看馬老師第一手資訊>>> https://lihi1.cc/c5mWf
了解金融市場最新觀點,歡迎follow #DailyInvest時刻理財
https://lihi1.cc/qXxM4
股票顏色區分 在 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自我成長書籍實踐報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No.16
🧙大家好,我是三妍良語,勵志實驗狂📜
新年快樂!2020年第一篇文章!!
這本「小資女艾蜜莉我的資產翻倍存股筆記」
是我一直很想跟大家分享的書籍。
我的投資理財系列文章,將會以這本書為主軸,配上大量解說插圖,分享我對投資的一些心得觀念和操作手法。
我的10個人生夢想之一,就是擁有1000萬的資產,或持有100張的股票。
雖然三妍良語現在還離這個夢想很遠很遠,不過有了正確的心態和投資觀念,一步一步去實現,相信總有一天一定會完成這個夢想!!
只會畫畫也可以學會投資嗎?實作心得「小資女艾蜜莉我的資產翻倍存股筆記」系列文章-1
https://huimai.pixnet.net/blog/post/68590217
文章精華:
🐚簡述小資女艾蜜莉的投資策略
🐚股海的世界-你知道自己在食物鏈的哪個位置嗎?
🐚股票市場的三大派系
三妍良語投資股市約有3年,採取的操作模式是幾乎不看盤、不盯股票的「逆勢價值投資法」。
每年報酬率平均13-20%
對於新手來說很好上手的穩定、勝率高的懶人投資法。
艾蜜莉本身是一位逆勢價值投資者,我最先接觸她的app,後來才去看書去了解她完整的操作理念、投資手法以及深入瞭解app裡面所有工具設定的意義。
在了解這個操作手法以後,又用了其他領域的書籍,例如80/20法則、價值投資的書,去交叉印證這個模式是否最穩定,風險最小。
後來證明這個方式,雖然不會獲取高額的報酬,但是勝在穩定。
🐚艾蜜莉APP的篩選條件非常嚴格:
✔️裡面都是經營年數至少10年,年年賺錢又有配息的好公司
✔️很多都是台灣前50大或100大的企業
✔️產業龍頭股或是有護城河才能入圍,降低賠錢倒閉的風險
✔️用紅綠燈顏色來區分現在價格偏便宜還是偏貴
✔️附上配息最重要的參考指標-「殖利率」一目了然
經我的觀察,這樣層層關卡篩選出來的公司,因為有固定客源、穩定獲利,即使沒有股市名嘴或上新聞,
大多有在1-2年內固定漲跌的特性,
例如淡季跌旺季漲,除權息前必漲~等等
價差可以到2塊~5塊不等。
每間公司都有他的合理價格,
例如一包洋芋片🍪
💵定價40元-這是它的「合理價」
💵在量販店會買到38元、35元的
「便宜價」
💵在山區🏔️或觀光地區可能會買到
45元以上的「昂貴價」
在它便宜價時購買這些股票,達到合理價時賣出,賺取價差獲利。
如果沒有漲到滿意的價格還可以放著領股息。
(不過我通常會在領股息前就會賣掉)
👉如果你重視低風險勝過高報酬,那麼這個投資方法你可以參考看看。
------------------------------------------------------------
我陸陸續續寫了1個月,股票要講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數字又一直是我的弱項,看投資的書籍總是理解的特別慢,特別
容易睡著...😂
如何把複雜的東西簡單講真是燒腦。
在不斷刪減修改的過程中,重要的概念無非就那幾個,
如果你對於投資有興趣,但卻很難理解股海的世界一直不敢下水、或是下水了卻不知道方向...
我用簡單的插圖方式來解說股市重要的概念,希望讓你更容易理解,多一點踏入的勇氣,儘早了解這個複雜又迷人的股市世界。
#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
#新年第一發!!
#艾蜜莉定存股
#價值投資法
#小資女艾蜜莉我的資產翻倍存股筆記
#股票入門
股票顏色區分 在 菜鳥pm(專案/產品經理)的職場心得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蒐集Best Practice,確保產品有基本的品質|
最近和同事在討論「是否可以建立PM工作的SOP,讓新PM快速上手」。
一般講到SOP,通常是出現在「有明確工作流程」的工作中,像是工廠的作業員,或是超市的結帳員等,因為這種類型的工作流程相對固定,所以可以透過建立SOP,確保每一個人的工作成果都能達到基本的水平。
相比之下,PM的工作因為相當彈性,像是「了解客戶需求」或是「定義問題」等,這些PM主要的工作內容,都必須根據當下的情況去做應變,很難真的有一套SOP告訴我們「什麼情況該做什麼事」。
但這樣難道每個PM就只能靠自己摸索嗎?
針對這件事我認為可以把PM工作區分成「工作流程」和「操作方式」做討論。
PM的「工作流程」像是先「定義問題」、「思考解決方式」、「實做並滿足客戶需求」等,這些主要是概念,可以透過教學讓新人可以快速上手。
但當深入到「如何執行」時,因為多數PM的工作都必須根據當下的情況去判斷,很難「有明確的SOP告訴我們該怎麼做」,但我們可以透過「整理不同情況下的Best Practice」讓團隊成員得以參考,除了減少重複摸索的時間以外,也確保每個產品都可以有一定的水平。
像是我們公司開發了很多支選股APP,雖然功能都是選股,但還是會有細部差異。
針對那些選股共有的功能,我們通常會參考過往整理的Best Practice,去思考是否適用於自己現在所規劃的產品。
像是在個人自選股的頁面,不管是哪支APP,我們都會用漸層的顏色去區分不同股票,讓用戶可以快速分別不同股票的數值,而不用左右比對,減少用戶操作上的麻煩。
這樣的Best Practice除了來自於公司過往的經驗外,觀察競品和閱讀其他PM的設計心得,也是很好的靈感來源(但在加入到自己的產品之前,還是要先思考過是否適合自己正在規劃的產品)
當然別人的做法不一定會是最好的,以PM個人的角度來看,我們應該花時間去思考有沒有更有效的方式可以解決問題;但從產品團隊管理的角度來看,累積「Best Practice」可以確保每一個產品都有基本的水平,而不是寄託於PM的個人能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