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中正紀念堂』的蔣雕像應否移除,最近又有爭論。其實不僅蔣雕像,連孫中山的所謂國父像都應拿掉,兩個紀念館都應改做它用。我曾就此寫過專文;但多年過去了,此問題仍沒解決,可見台灣轉型正義的路多長啊!
曹長青:台北「國父紀念堂」的荒唐
幾次去台灣,都因忙於參加會議和各種活動,而難得有時間參觀遊覽。上次去台灣,離開前終於有一天空檔,按朋友的建議去參觀了「國父紀念館」,即孫中山的紀念堂。
剛走到座落在台北市區的「國立國父紀念館」附近,就有一種該館氣勢很大的感覺,因為我曾參觀過台北的「二二八紀念館」,兩相比較,真是大相徑庭﹕二二八紀念館座落在台北一個小公園裡,只有一棟房子而已;而孫中山的紀念堂,則內有大廳、大會堂,幾層樓的多種展室,外有寬廣的庭院,西部廣場,還有「中山碑林」,其陣勢和規格,超過了天安門廣場上的毛澤東紀念堂。
不久前,因去華盛頓參加一個會議,順便又再次去參觀當地的林肯和傑佛遜兩座紀念堂。和台北的「孫中山紀念堂」比較,也令人感觸。美國人對解放了黑奴、統一了美國的林肯總統,對《獨立宣言》的作者傑佛遜等如此偉大的先賢和國家奠基者,也只是建造了只有一個大廳、只放一座雕像的簡單紀念堂而已,近年傑佛遜紀念堂增加了一層地下的圖文生平介紹。
進入「國父紀念館」裡面,更令人驚訝,那裡正舉行的幾個展覽,除了書法作品之外,幾乎都是中共的統戰宣傳,其中兩個是中共南京市政府等官方機構提供的「中華民國建築展」和「中山靈展」,實際上圖片都是關於蔣介石國民政府時期在南京的那些「總統府」、「外交部」、「財政部」等機構所在樓房而已。中共不承認中華民國,在國際上千方百計地打壓台灣,即使連一瓶印有「中華民國」字樣的辣椒醬也不被允許進口到中國,但他們卻把宣揚「中華民國」的圖片送到台北來展出,其統戰台灣的意圖一目了然。不知是「國立國父紀念館」的負責人糊塗,還是有意借中共之手,給台灣人洗腦,讓他們繼續相信「中華民國的首都在南京」,中華民國的領土仍囊括中國大陸和外蒙古,延續蔣介石時代灌輸的那個神話。
正在館裡參觀時,突然傳來一聲巨響,好像又發生了九二一大地震。循聲找去,原來正門大廳孫中山雕像旁,手持步槍的士兵正換崗,四個軍人用槍托狠狠地擊地,在整個展廳發出回響,震耳欲聾。換完崗後,兩個士兵站在孫中山的雕像兩側,紋絲不動,還有一個軍官去擺正他們的領帶、軍服,甚至測量士兵兩腳之間的距離,然後「調整」他倆達到「分毫不差」。這些動作簡直像肥皂劇中的情節讓人忍俊不禁。
我問那個軍官,這些站崗的是真軍人,還是館裡警衛人員?他回答說,他們是真的士兵,來自台灣空軍,總共有幾十人,每小時換一次崗,每天八班輪換。而培養到如此紋絲不動的「站功」,需培訓一年以上。
當時聽到他的介紹,相當感慨,台灣不是有人反對軍購,說花費太大嗎,那麼為什麼讓這麼多真正的士兵不去國防前線,卻去「保護」一座石頭(雕像)!在華盛頓,無論是林肯還是傑佛遜紀念堂,裡面沒有一兵一卒,因為人家美國人沒有愚蠢到用大活人去「守衛」石頭。當然台灣的士兵也還幸運,畢竟他們沒活在秦始皇的兵馬俑時代,現在他們只是每天「陪葬」一小時。
我曾向勇於為台灣發聲的民進黨立委林重謨先生建議,應該在立法院提案,撤銷這種活人為石頭站崗的荒唐制度,不僅節省軍費開支,也解放那些可憐的士兵;如果連宋們的泛藍立委不通過,那就讓連戰、宋楚瑜他們倆到那裡站一天崗,體驗一下像蠟像般站立是什麼滋味。
在紀念館的裡面,還看到另外的荒唐﹕有一面牆掛著孫中山的「建國大綱」,實際就是闡述三民主義。且不說三民主義中,兩個內容(民族民生)都是強調大政府,而不是個人權利,對「軍政,訓政,憲政」都沒有清晰、明確的定義,因而為後來蔣介石獨裁提供了可能,而在牆下的玻璃櫥窗中,擺著同樣內容的兩幅手跡的結尾都標明,不僅這個大綱是個急就篇,而且一個是給「科兒玩索」(即給兒子孫科),一個是給「賢妻玩索」(給宋慶齡),是寫給妻兒們的「玩索之物」。
在美國,制定《獨立宣言》這樣的建國大綱時,是由美國最早13個州成立的國會指定包括傑佛遜、富蘭克林、亞當斯等精英的委員會來起草,由傑佛遜執筆寫出,再經過富蘭克林和亞當斯的修改,最後經國會討論通過,才正式成為美國的建國指導文件。而中國人真是悲哀,孫中山自己一個人想出來,寫給兒子、妻子「玩索」的東西,竟成為中國人建國的指導文件,還至今掛在台北的「紀念館」大廳。而孫中山當時建立的中華民國,下轄35省,還不包括台灣。可他在台灣又成了「國父」,天底下就有這樣滑稽的事情。
台灣正處於轉型期,什麼時候改換了「國父紀念館」的內容,才可能標誌台灣人真的當家作主﹕確立自己真正的國父,認識自己真實的歷史,擁抱一個屬於自己的未來。
——原載台灣《壹號人物》月刊2004年11月號
詳見『曹長青網站』台灣專題:https://caochangqing.com/gb/index.php?Content=6
肥皂劇定義 在 既視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2020)
上映了一個多星期,終於在昨天趁著去光點台北買成瀨巳喜男的套票,順便看了這部甫上映便引起許多討論的《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但老實說,看完之後有些失望,無止盡日常生活片段堆積,看似意圖在互相凝望的細節中逐漸聚焦升溫兩人的感情關係,然而,過於斷裂、又或者說鬆散的敘事,卻讓如此這陽光底下放大鏡煎蛋的過程,最後失了焦,搞得最後情急之下來個大火快炒,但我們都知道那樣的大火不是來自於放大鏡。更甚者,這把放大鏡多年後在加拿大摔破了。
試圖理解自己觀影時為何會如此不耐,或許要從一句台詞出發。他說:「每個人的初戀,都像史詩電影般一樣偉大」這樣的台詞言下之意可能是說,我們的感情外人看來或許沒什麼,但其中的刻骨銘心只有我們兩個知道。而若以此延伸,或許可以有兩個有趣的聯想方向,一個是初戀故事,一個是史詩電影。
首先是初戀故事,端看整部片,其實就是一個初戀故事的爬梳過程,開場透過阿漢與神父私密的對話,帶出了他是如何陷入一段深刻的感情,而當中自己又是如何痛苦。因此從這樣的出發,或許可以臆測導演想要透過影像的爬梳,試圖去離清阿漢記憶中的初戀感情真實與否。這是一個意圖定義的過程,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影片中大篇幅的羅列了阿漢與Birdy之間相處的細節,帶著滿出來的主觀抒情,帶著觀眾一路從泳池的邂逅、深夜寢室的嬉鬧,台北謁陵,到後來經歷學妹事件、浴室一夜,最後一路狂奔到馬祖海邊,甚至到後來多年後在加拿大重遇。
因此,我相信根據阿漢的主觀視角,回過頭審視這段青春,兩個脆弱又敏感的年輕人,在極其封閉的校園以及黨國氛圍下試圖掙脫,然後又因為某種受限而各自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加以浪漫化與戲劇化的想像之後,他以為自己像那些古代的英雄般,在自己的青春生命裡披荊斬棘,最後獲得了某種悲壯性的歸屬,也因此將自己的初戀,定義成史詩。(雖然是藉著Birdy的口說出)
然而,我以為本片最大的問題便是在此將初戀故事的私密與史詩格局的宏觀過於快速的連結在一起。也就是讓置身事外的觀眾們,一開始便藉由阿漢與神父的對話就被丟進了阿漢想像中的史詩故事當中,因此我們只能跟著電影中那些章回式的、散文式的節奏往前走,但這樣的文體卻又沒有提供我們關於兩人除了情緒之外具體的相處細節,因為它以為那某種做為記憶證據的青春與時代符號能夠隱晦的引證出某種關於愛情的結論。但殊不知這些符號因為一則過於氾濫、二又過於發散對於每個人的意義都不盡相同。因此我們被阻絕在這樣散文式的符號段落故事之外,故事一直在重新啟動,觀眾一直期待有什麼確切的事件或破口可以讓自己被邀請深入其中。沒想到遲遲等不到之下,就一路過了這麼多年來到了加拿大。而這時他們才意識到符號的氾濫,並想要私下標籤,殊不知撕下的過程更造成整部電影的斷裂,搞得充滿殘膠(可能黏到王識賢的頭髮),那如果真要到最後才亟欲想要撕下這些符號,有場真正的對話,那為什麼一開始要貼這些呢?
總的來說,《刻在心底的名字》有很強的企圖,以兩個少年年少時代的相互傾慕,連結到當時的政治社會,搭配著青春成長的想像,意圖拉出一部屬於兩人的成長史詩。然而這樣的史詩為什麼最終不成一局,而又成了充滿濫情與吼叫的肥皂劇。私以為在於對於兩人、對於社會、甚至於對於時代國族氛圍的過於淺薄及武斷的想像,又或者說他無意更進一步去描述他們與世界互動關係的細節,僅對於兩人小世界的感情幽微變化有所興趣。但其實這樣也沒有關係,好好地將兩人封閉又衝突的情感糾葛描述清楚也很好,或許會變成某種台灣版的《燃燒女子的畫像》,或者《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他們都先是將兩人的情感脈絡好好處理之後,才漸漸加進了時代的影響。但《刻在心底的名字》卻過於急躁地將時代加了進來,並誤把這些貼近來的符號,當作兩人自己長出來的情感,進而混用了私人的初戀經驗與史詩般的時代國族氛圍。如此一來,看起來只會有些免強,有些過於膨脹自我,到頭來不僅初戀故事無法真的令人感動,國族史詩恐怕也難以真正到位。想起來不免有些可惜。
肥皂劇定義 在 Michelle is good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是個篤信「足跡」的人,所有用心經營的每個當下,近看是一個個小點,遠看都將連成一線,而那條線終將引領你的人生,通往神奇有趣的地方。
會這麼寫是因為看了中古小姐一篇關於「想像力」的文章,很有共鳴。
因為人生軌跡的緣故,我身邊的友人同溫層超級厚,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正規」傳統菁英,也就是當年所有親戚希望我們變成的那種人。
非常優秀,但有些人說實在也有點無聊。
太善於讀書考試了,因此走直線就可以了,對於所有「不是第一名的學校/公司/職業」都不感興趣,感覺不到紙本證書以外的價值。
就是那種你說你看Emily in Paris,他會覺得很垃圾,然後說:「我要去聽創業Podcast了!」的那種人,一秒鐘都不願意去思考肥皂劇背後巨大的商業成功。
我多次被說「為什麼要在網上寫那種文」「有時間寫那些垃圾文,不如拿去發篇論文、讀博士都好」,類似這樣的評論我聽過很多,沒有一次感覺受傷,絲毫不生氣也不沮喪。
只是頓時明白,”book smart”原來是真的,會念書的人下凡後,也可能還好而已。
我個人認為,微小的經歷,也能打開巨大的視野。你不會知道學一個小技能,能收穫多大的回饋。
在網上寫寫小文章,我認識了超多人,遇見了很多事。科技行業之外,我現在也了解出版業,甚至網路e-commerce 這蓬勃發展的行業亦多有學習,理解了線上線下的商業活動,以如何巧妙的方式連結在一起,大家怎麼賺錢、賺多少錢、錢又可能流向哪裡。
有時候我坐在家裡陪小孩,同時把我人生中遇見過的朋友在腦海裡攤開,彷彿打開地圖一樣的感覺,發現有許多事情可以和他們一起做,或是他們彼此之間可以如何搭配,創造出新鮮的商業模式。
對於這類無形串聯所能創造出的可能性,我都覺得超興奮。所有沒做過的那些事,秉持謙卑的心情,我全部都想試試看。
至於論文還是學位那些的,可能等我把現階段的好奇心滿足之後,五十歲再去唸好了。
PS.
還有很多讀書鬼也超愛給人下定義,
例如「他就是家庭主婦」「他的工作只是值班」「喔他有在私募基金上過兩年班,很有前途」「他摩根史坦利」「他台積電」⋯一百個框架,超框、超枷鎖,這樣重重箝制下,如何能在社會上獲得巨大的成就呢?
肥皂劇定義 在 105 NTUT 化學工程與生物科技系學會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 肥皂劇裡的戲精把歡笑送給大家活動規劃的樑柱將趣味發揮極致來現在讓我們把手舉高高再高舉越高的智商越高選擇威儒讓你我找回青春的原動力跟著我們一起重新定義年輕 ... ... <看更多>
肥皂劇定義 在 Re: [討論] B級片的定義? -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blog.yam.com/tzaralin/article/16068972
多年前寫的,僅供參考
我一直想針對這個常被混淆的題目寫個認真文但現在先寫
個簡單文。
之所以會有B級片,這名詞是來自美國戲院通路自40年代
開始就有所謂double bill(雙片約)的購片模式。何謂double
bill,就是電影公司向戲院要求購買一部正片(A MOVIE),還
要外加一部(B MOVIE),而戲院可以選擇在放片時A+B播放,或
者各自播放,情況不一。
PS台灣片商目前買片都還有double bill的模式。
為何MOVIE會獨立成一個特有電影類型的名詞?
從40年代開始,正片(A MOVIE)都是八大電影公司旗下主
打的大卡司、大成本製作片,或者各大名導如劉別謙等人的名
片、作者電影等。至於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導演則在這些八大的
副廠,或者獨立片商、小片商中尋求拍片機會。相對於主流電
影受商業考量等控制,製作方向對於創作團隊往往較受拘束,
甚至有些導演名片對於觀眾而言是種負擔。相對的,B級片導
演卻有較大的創作自主,包括題材、包括美學、包括行銷方式
。也因此,對於美國南部的觀眾,B級片的輕鬆、自由、活潑
,反而更受到他們喜歡。
某個角度來看,70年代前的B MOVIE定義,非常像是美國
職棒大聯盟主聯盟與小聯盟間的關係,所以很多日後的大導演
,都是從小廠牌拍B片出來的,也有很多當年的大導演,聲勢
直落後轉往B片發展。
但是70年代後的B級片則大大的轉變風格,儘管劇本架構
、套路一樣公式化,演員表現等仍舊,但受到外在的政治、反
戰、黑人運動等影響,加上對於主流電影越來越商業化,教條
化的反思,許多拍B片的導演,開始將其美學形式轉向「誇張」
、「唐突」。尤其是受喬治羅密歐活死人之夜(1968)的啟發,
這些B片導演開始以極為誇張的方式,借由殭屍、鄉野傳說、
都市傳奇、肥皂劇等故事,拍攝一部部不循規蹈矩,完全不寫
實主義,也完全不拘於任何主義的電影。其中,殭屍電影乃是
日後B級片最熟知的類型。
當時B級片時代的殭屍片有幾項共同特性,全都因為小成
本關係,場景絕對是個郊區木屋,演員全都業餘演員,人數多
寡不一,而番茄醬做的血跡絕對多到離譜。然後故事中一定有
揶揄宗教、道德、政治的元素存在:例如日後廣為我們所熟知
的「發情的狗男女必死」、「滔滔大論者必死」、「教徒必死
」、「警察必死」等。這些都是那個年代B級殭屍片的公式。
至於攝影美學,由於租不起35mm,或者steadicam、crane
等,所以早期B片的惡烈畫質、手持攝影,反而完美對稱了人
性陰暗面、驚悚感的營造。
其實這些公式後來都被主流電影給接受了,尤其是一間木
屋這件事情,後來可能變成一個皇宮,一艘太空梭等等等。
有些B級片導演越玩越誇張,不只是玩番茄醬乾過癮,還
開始有人玩起特殊化妝技術下的分屍、解剖。1974年的《德州
電鉅殺人魔》就是當中的代表作之一,爾後,還有更多後來被
稱為「剝削電影」的類型片,全都是在賣弄血腥,賣弄器官,
讓所有以普世道德觀壓抑天生獸性嗜血本性的觀眾極為瘋狂。
後來的觀眾幾乎都把B級片等同於那個年代的殭屍片、剝
削片了,其中澳洲導演彼得傑克森的《新空房禁地》幾乎是這
波B級片的最高峰。既然是最高峰,就表示後來B級片日漸式微
了。
其實,B級片從來沒有式微,只是一方面被主流給吸收,
另一方面,美國當初B級片、播削片的精神除了在獅子門(Lion
Gate)繼續實踐外,也在世界各地繼續被發揚。
在這篇文章,我順便講講B級片跟CULT片的差別。
B級片的定義在我這邊隨便打打的文章相信大家都有點概
念了,但何謂CULT呢?CULT這個詞翻成中文應該是狂熱的崇拜
者,追隨者。實際上,所有早期最紅的CULT電影在前幾年金馬
影展片名翻譯大大誤導很多觀眾以為B級片等於CULT片的《B級
電影史》中都被提到了,包括《鼴鼠》、《粉紅火鶴》、《活
死人之夜》等,從這些CULT片當年在二輪、三輪、四輪電影院
狂映一整年,許多觀眾都不只看一次兩次三次,幾乎每天都去
戲院看,劇情也都早就倒背如流,但這群瘋狂的CULT觀眾就是
每天都要進戲院狂歡歡呼,叫囂,期待粉紅火鶴跌倒吃狗屎,
然後暴動。所以嚴格來說CULT電影的定義是來自「觀眾」。
所以CULT電影一定是B級片嗎?不,變形金剛在美國二三
四輪戲院同樣也有當年CLUT經典片的的熱潮,大黃蜂一出來,
美國觀眾就全部瘋狂暴動。每個對戰場景,都會有正反兩派觀
眾互相叫囂。而這些歡呼叫囂場景,讓我想起當初電影板上有
板友要去喜滿客包場作類似的事情,可惜,台灣的戲院觀眾沒
有這些文化背景。
※ 引述《love581 (球給痣劫!!我愛他的熊庹)》之銘言:
: 請問B級片的定義是什麼?
: 為何B級片好像都是以驚悚片為主題呢?
: 而且特徵好像常常發生在旅館
: 另外就是拍攝費用好像比較低且場景都固定在幾個地方而已
: 小品片跟B級片有關連嗎?
: 因為我有印象的B級片就恐怖旅館
: 還有另外一片劇情是兩男一女
: 女生逃家出走但被A男綁架,綁到一個旅館房間裡面
: 而且用手銬銬住,但B男趁A男去投販賣機時潛入那個房間
: 之後兩個各用謊言欺騙對方,想把對方給幹掉
: 結局好像是女生跟其中一方根本是一夥的想要騙家中的錢
: 所以設計這個綁架案
: 有人知道片名嗎?
: 謝謝各位討論
--
https://blog.yam.com/tzarali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2.127.21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