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家好讀,書單 ≣
●疫情結束後,我要為自己辦一場「轉變儀式」
疫情的結束,將是你我重生的起點。
若你正好在疫情中畢業,若你疫情後要換工作、創業、結婚、出國,或是打算在疫情後展開任何新計畫,強力推薦你趁著疫情在家期間,讀一讀這本書。
你將會發現,媒體上熱中討論的景氣起伏、天災人禍,都只是數十億人每天都在經歷的「外在改變」。許多常被人們掛在嘴上的所謂「人生大事」──畢業、結婚、生小孩、換工作、升遷、退休......,也同樣只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外在改變」。
而你我人生過得好不好、開不開心,看似與這些「外在」的「改變」(change) 有關,但其實關係不大。
重要的,是要看我們遇到外在改變時,「內在」有沒有跟著「轉變」(transition)。
世界上有很多人不快樂,大家都有很多理由,但作者威廉‧布瑞奇發現,真正原因都不是口頭上說的那些,實際上若仔細探究下去,會發現多與自己「不放手」有關。
例如一位新手媽媽,明明覺得小baby如天使般降臨,生活增添甜蜜,但現實生活中的自己就是難以自拔地天天在憂鬱中度過。why? 因為心裡還在眷戀沒小孩時的輕鬆自在。
有個退休族明明已經不缺錢,可以天天遊山玩水,結果卻罹患了恐慌症,天天靠藥物助眠。why? 同樣是無法忘懷有職務、感覺被重視的昨日。
還有一位剛升官不久的主管,同樣因為不快樂而跑來向作者求助。雖然加了薪、頭銜更響亮,但老覺得工作壓力太大,同事感情變了,職場關係緊張。Why? 因為他仍然留戀著升官前熟悉的工作內容以及常常獲得掌聲的良好表現,如今得學習當主管,變成要為別人(部屬)鼓掌的角色,不再是享受掌聲的那個人。
總之,明明好事一樁,卻因為捨不得對自己的過去「放手」,而搞死自己。痛苦的不是活著,而是我們不願成長。
不願成長的人,畢業後會帶著學生時代的心態踏入社會。計畫結婚時會帶著單身的習慣,與另一個人共組家庭。生了小孩之後,將會因為對自在生活的依戀而把孩子當出氣筒。跳槽時,會帶著前一份工作的包袱到下一份工作。升遷後,會帶著部屬的心情當主管。熟年後,會帶著對職場光環的眷戀邁入退休。然後,這種人可能會發現自己常常不開心,動輒這個不爽,那個不滿,輕則在挫敗中沮喪,重則一步步掉入憂鬱谷底。
放手、成長為什麼如此困難?
因為我們習慣透過環境來定義自己。作者說,我們對自己的判斷,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己在環境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處的人際關係,以至於明明生活環境變了,實際上的行為仍在不知不覺中,緊抓著過去的生活節奏。「大家都在恭喜我開始新的人生,」一位學員說:「而我卻在懊惱過去的時光不再。」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古老部落,會為不同的人生階段舉行儀式(例如成年禮),只是這些儀式如今被很多現代人視為迷信。
不,這些儀式看似不科學,其實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幫助當事人「清除過去記憶」,從今以後要時時提醒自己:別賴在過去,該成長,該「轉變」了。
布瑞奇的研究發現,我們年輕時從父母身邊脫離、開始獨立生活那一刻的心理狀態,會影響接下來我們處理外在改變的行為模式。如果我們很幸運的在人生起步階段,就體驗到轉變的滋味,日後在不同階段遭遇改變時,也比較容易提醒自己放下過去、敞開雙臂迎向未來。反之,如果在這個階段沒做好心理準備、帶著怨懟心情走進人生新階段,那麼在接下來的路途上,很容易複製同樣的行為模式,一輩子惡性循環。
《轉變之書》首版完成於一九八○年代,先後經歷兩度修訂。出版以來,蘇珊經歷了重病、喪夫之痛,也目睹了世界經歷一次又一次的災難。最新英文版於去年推出,增加了作者妻子兼事業夥伴蘇珊‧布瑞奇撰寫的「小提醒」、「練習曲」與「後記」,還有好友兼暢銷作家史戴尼爾的推薦文。
多年來,威廉與蘇珊也將這套轉變理論導入企業管理,輔導企業因應成長過程中的各種困惑。舉例來說,科技推陳出新,如何避免在懷舊心態中故步自封? 「今天世界變化之快,」 蘇珊說:「讓許多曾經被奉為典範的組織顯得過時了。」經營環境的變化──市場漲跌、職場冷暖等等──布瑞奇指出,都是兵家常事。
重點是:當確定環境已經改變,企業有沒有跟著「轉變」的決心。身為經營者,要不要跳出原本的舒適圈(或不舒適圈)?要不要認真探索新的生意機會?他們的研究發現,那些緬懷於自己過去成功經驗的經營者,往往會錯失接軌未來的商機。
「我們面臨的改變之劇烈,是史無前例的。破壞性的改變通常來得又快又猛,影響的人也更多,讓整個社會瀰漫著不確定感與恐懼。」蘇珊在本書後記中寫道:「但人生的真諦,就在轉變之中。在轉變中,人生有希望、有創造力、有洞見、有無窮的機會,是人生大改造、人生重啟的關鍵。」
「當我們成功擺脫了過去所依戀及執著的事物,跟隨生命的邀請向新能量與新目標打開時,我們的人生也將展開新頁。」
疫情中,共勉吧。
📚延伸閱讀
。這輩子,只能這樣嗎?(肯尼斯‧克利斯汀,2017)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賴佩霞,2020)
。兩個餌只釣一條魚(平裝版):許文龍經典人生語錄(林佳龍,2021)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粒方不插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第76屆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本片取材自DC最著名的反派人物「小丑」,DC小丑起源電影。《醉後大丈夫》導演陶德菲利普斯擔任製片、編劇與導演;繼傑克尼克遜、希斯萊傑與傑瑞德雷托之後,瓦昆菲尼克斯成為在大銀幕上第四位接下「小丑」這個角色的演員,看他如何從一個失敗的喜劇演員,一步一步成為高譚市最邪惡、最頂尖的...
肯 尼斯 克利 斯 汀 在 早安財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在家好讀,書單 ≣
我曾為自己寫過一份「快樂生活提案」(Happiness Project),我的目標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更多快樂。我設計了一個進度表,要在一年十二個月當中,每個月朝一個目標努力,最後完成了《過得還不錯的一年》這本書。
這回,我要展開另一項實驗,把焦點放在:家。畢竟家如此重要,家是我進門不必按電鈴的地方,是我吃三明治不必懷疑材料是否黑心的地方。
但我發現,對於自己的家,我竟然有著各種矛盾的期待──我希望家是平靜的,也希望家能帶來刺激;我要家是安靜的,也要家是熱鬧的;要能讓我懷念過去,也要能讓我想像未來;家要讓我感到安全,但也要能容忍我冒險。
現在我終於明白,我住的房子未必要展現什麼深奧道理,它只需要是個愉快的、舒適的住處,這樣就夠了。
對我而言,「待在家裡更快樂」的意思,指的不是在牆上掛更多照片、或是換掉什麼家具。有的人會從布置、裝潢家居得到極大的滿足感,但我無法,我覺得布置家裡好累。相反的,當我不必為了選個茶几大傷腦筋時,腦袋也清楚起來。
對我而言,生活中的正念和自覺,要比花錢做這些雜事更重要。我希望能實踐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說的:「快樂的真正秘訣,就是對日常生活的各種細節,都懷著真誠的興趣。」
在我計畫如何「待在家裡更快樂」時,最先想到的,當然是老公和兩個女兒,以及家裡所擺放的各種物品。因此我決定,這場快樂生活實驗要從處理「家裡的東西」開始。倒不是因為我覺得這些東西有多重要──其實根本不重要,而是因為我知道,在很多狀況下這些東西阻擋了視線,也拖累了我的生活。
☆一件東西之所以珍貴,通常並不是因為價格很昂貴
☆一整年都沒用到,卻捨不得丟,這是什麼心態?
☆花點時間整理東西,意味著你重視東西的主人
☆外在的整齊,有助你內心的寧靜
☆把不重要的丟掉,只留下有「連結」的東西
我常想起Bob Dylan回憶錄《搖滾記》(Chronicles: Volume One)裡談他太太的一段話:
「她從來不認為快樂要靠別人,不管是我還是其他人,她向來有自己內在既有的快樂。」
這就是我想要的。我想在情緒上自給自足,不必靠別人或環境來提振,也不會被身邊的人事搞壞情緒。我發現──
☆要遠離快樂吸血蟲,也就是:抱怨鬼、討厭鬼、懶惰鬼
☆盡量點頭,但不要多管閒事
☆活得從容些,不快,也不慢
家的氣氛,其實掌握在自己手上。我的家,映照的是我這個人。如果要這個家擁有寧靜、歡樂、愛,那我自己就得把這些精神帶進家中。要讓家有家的感覺,我就得心中有家、珍惜這個家。
快樂的家,不是布置出來的有形處所,而是我必須養成的一種心態。(摘自《待在家裡也不錯》,2014,早安財經)
💁 延伸閱讀✪
。過得還不錯的一年(葛瑞琴‧魯賓,2012)
。烏托邦的日常(葛瑞琴‧魯賓,2017)
。這輩子,只能這樣嗎?(肯尼斯‧克利斯汀,2017)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賴佩霞,2020)
肯 尼斯 克利 斯 汀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第70屆柏林影展完整得獎名單】
.
本屆柏林影展落幕,由英國演員傑瑞米.艾朗為首的評審團將最大獎金熊獎授予伊朗電影《There Is No Evil》,其導演穆罕默德.拉素羅夫目前仍被伊朗當局限制行動,因此無法出席領獎,這是伊朗電影繼《分居風暴 A Separation》和《計程人生 Taxi》後的第三座金熊獎。
.
亞洲電影另有洪常秀以《The Woman Who Ran》榮獲最佳導演殊榮,這是他個人在歐洲三大影展所獲得的第一個獎項。台灣導演蔡明亮執導的《日子》雖無緣國際主競賽獎項,但仍收穫表彰同志電影的泰迪熊評審團獎殊榮。
▽
▽
▽
國際主競賽
國際主競賽評審團成員:傑瑞米.艾朗(Jeremy Irons)(主席)、貝芮妮絲.貝喬(Bérénice Bejo)、貝帝那.布魯肯沛(Bettina Brokemper)、安瑪莉.賈席爾(Annemarie Jacir)、肯尼斯.洛勒根(Kenneth Lonergan)、路卡.馬林內利(Luca Marinelli)、克雷伯.曼東沙.費侯(Kleber Mendonca Filho)
●
●
【金熊獎——最佳影片】
《There Is No Evil》(伊朗、德國、捷克)
導演:穆罕默德.拉素羅夫(Mohammad Rasoulof)
●
●
【銀熊獎——評審團大獎】
《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美國)
導演:伊萊莎.希特曼(Eliza Hittman)
●
●
【銀熊獎——最佳導演】
洪常秀(Hong Sang-soo)
《The Woman Who Ran》(南韓)
●
●
【銀熊獎——最佳女主角】
寶拉.貝爾(Paula Beer)
《水樣的女人 Undine》(德國、法國)
●
●
【銀熊獎——最佳男主角】
艾利歐.傑曼諾(Elio Germano)
《Hidden Away》(義大利)
●
●
【銀熊獎——最佳劇本】
狄諾錢佐兄弟(Fabio and Damiano D'Innocenzo)
《Bad Tales》(義大利、瑞士)
●
●
【銀熊獎——傑出藝術貢獻獎】
于爾根.俞格斯(Jürgen Jürges)——攝影師
《DAU. Natasha》(德國、烏克蘭、英國、俄羅斯)
●
●
【銀熊獎——70周年大獎】
《Delete History》(法國、比利時)
導演:班諾.戴爾賓(Benoît Delépine)&葛斯塔夫.迪科文(Gustave Kervern)
▽
▽
▽
柏林紀錄片獎
評審團成員:戈德.克洛斯克(Gerd Kroske)、瑪莉.蘿希耶(Marie Losier)、阿拉尼斯.歐泊薩文(Alanis Obomsawin)
●
●
【最佳紀錄片獎】
《Irradiated》(法國、柬埔寨)
導演:潘禮德(Rithy Panh)
●
●
【特別表揚】
《Notes from the Underworld》(奧地利)
導演:蒂莎.寇維(Tizza Covi)&黑納.弗里梅爾(Rainer Frimmel)
▽
▽
▽
奇遇(Encounters)單元競賽
評審團成員:市山尚三、多明嘉.索朵瑪悠(Dominga Sotomayor)、伊娃.特羅畢許(Eva Trobisch)
●
●
【最佳影片】
《The Works and Days (of Tayoko Shiojiri in the Shiotani Basin)》(美國、瑞典、日本、香港、英國)
導演:CW. 溫特(CW Winter)&安德斯.埃德斯特隆(Anders Edström)
●
●
【評審團特別獎】
《The Trouble With Being Born》(奧地利、德國)
導演:珊卓.沃拿(Sandra Wollner)
●
●
【最佳導演】
克利斯提.普優(Cristi Puiu)
《Malmkrog》(羅馬尼亞、塞爾維亞、瑞士、瑞典、波士尼亞及赫賽哥維納、北馬其頓)
●
●
【特別表揚】
《Isabella》(阿根廷、法國)
導演:馬蒂亞斯.皮雷諾(Matías Piñeiro)
▽
▽
▽
GWFF最佳首部電影獎
評審團成員:奥涅金.格拉沃尼奇(Ognjen Glavonić)、哈拉.洛特菲(Hala Lotfy)、岡薩洛.德.佩德洛.阿馬提亞(Gonzalo de Pedro Amatria)
●
●
【最佳首部電影】
《Los conductos》(法國、哥倫比亞、巴西)
導演:卡米洛.雷斯特雷波(Camilo Restrepo)
●
●
【特別表揚】
《Naked Animals》(德國)
導演:梅蘭妮.韋爾德(Melanie Waelde)
▽
▽
▽
柏林短片競賽
評審團成員:芮卡.布奇(Réka Bucsi)、法特馬.喬拉克奧盧(Fatma Çolakoğlu)、利莫昂.耶利米.摩塞(Lemohang Jeremiah Mosese)
●
●
【金熊獎——最佳短片】
《T》(美國)
導演:凱夏.瑞伊.薇斯朋(Keisha Rae Witherspoon)
●
●
【銀熊獎——最佳短片】
《Filipiñana》(菲律賓、英國)
導演:拉斐爾.曼努埃爾(Rafael Manuel)
●
●
【奧迪短片獎】
《Genius Loci》(法國)
導演:阿德里安.梅里古(Adrien Mérigeau)
▽
▽
▽
其他表彰主競賽電影之主要會外賽獎項
●
●
【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主競賽】
《水樣的女人 Undine》(德國、法國)
導演:克里斯汀.佩佐(Christian Petzold)
●
●
【基督教評審團獎——主競賽】
《There Is No Evil》(伊朗、德國、捷克)
導演:穆罕默德.拉素羅夫(Mohammad Rasoulof)
▽
▽
▽
榮譽獎項
【榮譽金熊獎】
海倫.米蘭(Helen Mirren)
.
.
(圖為《There Is No Evil》劇照。)
#柏林影展 #Berlinale
Berlinale -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肯 尼斯 克利 斯 汀 在 粒方不插電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第76屆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本片取材自DC最著名的反派人物「小丑」,DC小丑起源電影。《醉後大丈夫》導演陶德菲利普斯擔任製片、編劇與導演;繼傑克尼克遜、希斯萊傑與傑瑞德雷托之後,瓦昆菲尼克斯成為在大銀幕上第四位接下「小丑」這個角色的演員,看他如何從一個失敗的喜劇演員,一步一步成為高譚市最邪惡、最頂尖的超級罪犯。
在電影中,瓦昆菲尼克斯飾演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亞瑟佛萊克,一個從小被母親暱稱為「快樂」的人,他因此立志為世界帶來歡樂,他想演出脫口秀,費心地觀察別的喜劇演員,捕捉他們的特性與幽默,但可惜的是,亞瑟一點都模仿不來。無論亞瑟多想讓別人快樂,他回家的路是一條漫長的階梯。在他經歷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之後,他一點一點地將內在的自我顯露出來。
小丑。
第76屆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導演陶德菲利普斯,瓦昆菲尼克斯主演。社會邊緣人亞瑟佛萊克,他如何從一個失敗的喜劇演員,一步一步成為高譚市最邪惡、最頂尖的超級罪犯。
陶德菲利普斯與瓦昆菲尼克斯兩人聯手,深刻地探索了社會邊緣人亞瑟佛萊克的性格,瓦昆菲尼克斯說:「這不只是一場寫實的角色研究,也將會是一部深入人性的警世預言。」
#跟我一起 #宅在家
#跟我一起宅在家
距離 2005 年的《蝙蝠俠:開戰時刻》(Batman Begins) 已上映 15 年,「黑暗騎士三部曲」仍在影史中有著難以撼動的經典地位,而導演諾蘭一直以來就是大銀幕和傳統影院的忠實擁護者,為了貫策導演的堅定信念,華納兄弟正式宣佈,「黑暗騎士三部曲」將於 5 月 29 日重返大銀幕,影迷們尖叫吧!
「黑暗騎士三部曲」劇照
無庸置疑的經典之作
在全球影迷票選電影排行榜 IMDb Top 250 名單中,《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 仍穩居第三名位置,爛蕃茄 94%、《黑暗騎士:黎明昇起》(The Dark Knight Rises) 爛蕃茄 87 %、《蝙蝠俠:開戰時刻》爛蕃茄 84%,諾蘭不只讓超級英雄「踏入了影史神話的王國」,更締造全台 6.5 億票房佳績,全球近 25 億美金票房的優異成績,成功擴大漫畫改編電影的觀眾群,讓蝙蝠俠成為當代大眾文化的一部分。
除了影評和票房叫好又叫座之外,《黑暗騎士》還在第 81 屆奧斯卡金像獎上獲得八項提名榮耀,希斯萊傑更幾乎橫掃當年多個獎項,包括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男配角、金球獎最佳電影男配角及英國影藝學院獎最佳男配角等。
《黑暗騎士》劇照
克里斯多夫諾蘭力挺影院
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是電影圈中知名的傳統影業擁護者,他熱衷於使用傳統膠捲拍攝電影,也採用 IMAX 技術製作高品質的觀影體驗,在疫情蔓延之際,全球電影院遭受空前的重大打擊,諾蘭投書《華盛頓郵報》文章曾提到:
「身為一位電影工作者,如果沒有在電影院裡工作的員工和來看電影的觀眾,我的作品永遠不可能完整。」
他以此呼籲大家重視電影院存在的重要性。這般熱情讓 IMAX 執行長Richard Gelfond 也直呼:
「諾蘭真的很希望他的電影能重新恢復電影院的生機,我不知道還有誰比諾蘭更努力的推動,就是為了讓電影院能重新營業!」
如果有一部電影能在此刻讓觀眾真正體會進戲院以大銀幕觀影的必要性,肯定沒有比克里斯多夫諾蘭電影更好的選擇,而此次的「黑暗騎士三部曲」,除了一般數位形式,IMAX 版本將同步回歸,《黑暗騎士》也會有雷射版IMAX 在大直美麗華映演。在近期疫情逐漸緩解時,以大銀幕放映效果重溫經典的「黑暗騎士三部曲」,就是我們走入影廳,一起凝聚情感的最佳理由。
克里斯多夫諾蘭執導黑暗騎士三部曲
「黑暗騎士三部曲」改編自 DC 經典漫畫角色蝙蝠俠,三部曲包含 2005 年的《蝙蝠俠:開戰時刻》、2008 年的《黑暗騎士》,以及 2012 年的《黑暗騎士:黎明昇起》三部電影。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以冷靜、寫實的風格,帶領觀眾探索傳奇人物蝙蝠俠的起源,布魯斯韋恩以血肉之軀踏進高譚市最黑暗的街區,面對邪惡勢力打擊犯罪的同時,也一步步戰勝自己的恐懼。諾蘭表示:
「雖然蝙蝠俠是超級英雄,但他卻集恐懼、罪惡等多種負面情緒於一身;布魯斯韋恩除了有錢,他沒有任何超能力,他就是一個比我們更常做伏地挺身的人,但他平凡和貼近現實的人性卻是我們被他吸引且產生共鳴的原因。」
「黑暗騎士三部曲」不只集結了克利斯汀貝爾、「阿福」米高肯恩、「高登局長」蓋瑞歐德曼、「福克斯」摩根費里曼 、「貓女」安海瑟威等演技派巨星,更造就了眾多讓人又愛又恨的超級反派:「小丑」希斯萊傑、「稻草人」席尼墨菲、「忍者大師」連恩尼遜 、「班恩」湯姆哈迪 ,每一個絕對都是觀眾心目中獨具魅力也難以忘懷的存在。
「黑暗騎士三部曲」海報
《蝙蝠俠:開戰時刻》、《黑暗騎士》、《黑暗騎士:黎明昇起》三部電影將於 5 月 29 日同步大銀幕經典重現,全台將有超過 60 家戲院加入重映計畫。
肯 尼斯 克利 斯 汀 在 NeKo嗚喵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贈書資訊請至NeKo嗚喵 IG動態▶https://goo.gl/s2zTrA
請用訂閱代替掌聲▶https://goo.gl/4cGq4T 或者在上方按個喜歡❤,我們下一支影片見嚕(゚∀゚)
工作聯繫請mail💌: aaliyah0919@gmail.com
漠視自己的天賦,連老天爺都討厭你!!
正視自己了解自己才能勇敢追求自已的人生目標!!
不見得是要賺大錢,我相信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綠洲~
讓我們期待2019年會有新的突破,勇敢追夢吧!!
這輩子,只能這樣嗎?你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15週年紀念版)
Your Own Worst Enemy: Breaking the Habit of Adult Underachievement
作者: 肯尼斯.克利斯汀
原文作者: Kenneth W. Christian
譯者: 連映程
出版社:早安財經
出版日期:2017/10/20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https://iorange.biz/2Ss_x
#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高潛力低成就 #說書
===== About Neko嗚喵 =====
使用設備
Canon EOS M6
Canon PowerShot G7X Mark II
RODE VideoMicro 指向性麥克風
剪輯軟體
Adobe Premiere Pro CC
NeKo嗚喵 部落格▶https://neko-wumiau.blog/
NeKo嗚喵 遊戲頻道▶https://goo.gl/L9cqMU
NeKo嗚喵 粉絲團▶http://goo.gl/AybChp
肯 尼斯 克利 斯 汀 在 肯尼斯.克利斯汀(Kenneth W. Christian)著-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推薦與評價
標籤: 肯尼斯.克利斯汀(Kenneth W. Christian)著. 改變一生的書,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艾爾文,我的人生就這樣了嗎,讓你受益一生的10本書PTT,聚焦第一張骨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