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薇閣育幼院紀實】
#報時光老報探勘系列 #聯合知識庫全新資源 #公論報 #臺北婦女
大家可能聽過知名的「薇閣」中小學,
但你知道薇閣小學的前身是收容孤兒的育幼院嗎?
成立於1950年的「薇閣育幼院」,是由富商林熊徵(字薇閣)身後遺產創立。林熊徵來自望族板橋林家,主持育幼院的其妻盛關頤,則為清大臣盛宣懷之女。就育幼院創始背景而言,堪稱顯赫。
這篇刊載於「公論報」1951年6月的文章,描繪了育幼院初創不久的景象:「第一次來的人,站在巷口,看見兩旁破舊的茅屋,汙穢的巷道,準會以為是貧苦棚戶住的一條死巷,但祇要你繼續往前走,你就可以看見左邊一幢新的灰色油漆的木屋,門口釘着『女生寢室』及『薇閣育幼院董事會』的木牌,和右邊新建的禮堂隔道相對。」
而院內的孩童是需要勞作的:「……女生寢室側面是一片廣場,周圍種著一片花木,這都是該院兒童勞動服務的成績。場上用磚砌成一個升旗台,每遇晴天,國旗便在一羣孩子們愉快的歌聲中,飄揚到旗桿的頂端。」文中也提及,年長的兒童須幫忙洗衣、種菜園等工作,分擔人力不足的問題。
當時的育幼院也著重院童身心健康,教職員生的伙食是「每日三餐,一粥兩飯,每飯每人一菜一湯」(以當時來說是否算好呢?);心理上則強調培養院童快樂的心情,認為快樂的心情是學業和事業的基礎,「所以該院的兒童,始終是活潑愉快的。」
隨著成長環境不同,童年可以有許多不同的樣貌,你的童年又是什麼模樣呢?
#薇閣 #薇閣育幼院 #薇閣小學 #林熊徵 #盛關頤
#報時光UDNtime
圖說:軍:〈薇閣育幼院參觀記〉,《公論報:臺北婦女》,1951.6.4,第4版,取自【臺灣文學知識庫:公論報】(資源連結詳見留言欄,圖中文章為節錄)。
※公論報:由李萬居在1947年創刊,秉持獨立辦報精神,為當時黨營報紙外的民營第一大報,也保存了1940-50年代臺灣社會與文化的重要資料。其中「臺北婦女」副刊是在當時政治條件下,由「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臺北分會主編、以婦女為對象的宣傳平台,亦有其他生活面向的反映。
育幼院收容對象 在 傾聽您的聲音 嘉義市議員鄭光宏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造福盈福添福 #助你幸福 感謝 福添福社會福利基金會 為嘉義送來溫暖的幸福。
福添福社會福利基金會在陳盈助創辦人、陳素月董事長的推動下,已經連續舉辦12年的寒冬送暖圍爐餐會。今年因為疫情的因素,將大家一起辦桌圍爐改為「送愛到家」,以寒冬送暖的方式,將紅包與福袋等禮物親自送到受贈者手上。依舊傳遞祝福,繼續幸福添福。
送愛到家的活動,今天在嘉愛啟智發展中心拉開序幕。嘉愛收容的對象為成年的心智障礙者、唐寶寶、自閉症及腦性麻痺,平均年齡層介於30至35歲。讓成年的慢飛天使,也能透過工作和學習證明自己。
而福添福基金會的愛也將在近幾天內陸續到15個弱勢團體和1隻棒球隊,分別有嘉義市修緣育幼院、嘉義市腦性麻痺協會、晨光智能發展中心、嘉義雙福基金會、嘉義縣志願服務協會、楊老師音樂教室、嘉義縣安仁家園、嘉義縣仲埔教養院、嘉義縣安道基金會、嘉義縣生命線協會、聖心教養院、敏道家園、華聖啟發中心、太保教會和同仁國小棒球隊。
分享愛、分享幸福,讓人感受到寒冬溫暖。「造福、盈福、添福」。
育幼院收容對象 在 Voce服飾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慈善活動公告‼️
相信各位寶貝在換季的時候
應該可以整理出自己比較沒有在穿的衣服😀😀
平平跟慈慈平常一直會捐贈一些衣服到兒童之家(平常太愛買衣服,剁手手了🙄🙄)
現在多了那麼多寶貝們,想說跟大家一起共襄盛舉💖💖
把家裡想汰換的衣服寄到我們這邊
將會進行一場慈善拍賣
🎊童裝,女裝,男裝不限制🎊
一件平均在$50起
💖募款的金額會一律捐贈給兒童之家💖
🏠寄件地址:高雄市苓雅區興中一路222號5樓之八
🙋🏻收件人:林義澄先生收
☎️電話:0987-543-822
🥈募集期限:即日起至3月20日
🥉捐贈對象:高雄慈德育幼院
(專門收容一些失依的小天使)
🙏🏻請先清洗過後再寄送哦🙏🏻
商品在3月27~28直播拍賣
也歡迎分享 讓更多人一起參與
育幼院收容對象 在 榮光育幼院- Posts 的推薦與評價
天氣轉冷、聖誕將至育幼院孩童每年懷著一個期盼失去親人的他們,總是望著院內 ... 目前主要收容對象為受暴或家庭突遭變故無力照顧之兒童與青少年,收容安置對象與以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