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因淋巴癌早逝,因此我每年都會安排 #全身健康檢查 ,尤其當了媽媽後,完全體認到健康就是最寶貴的財富,希望能陪羊羊長大、羊爸更希望能健康的牽女兒手進結婚禮堂!
今年我跟羊爸選擇「醫檢分離 」、擁有「健檢品質認證 」的 #創健預防醫學機構!經由健管師諮詢過後,我們選的項目主攻心血管、腸胃道、和防癌篩檢。
因為太多新聞報導許多名人死於大腸癌,今年我第一次嘗試「全套腸胃鏡麻醉」,檢查前的清腸是我最擔心的事,健檢中心事前寄給我美味的日式低渣代餐包,直接微波加熱就可食用,對於第一次做腸胃鏡、有點緊張的我非常方便,健檢中心也會來電關心指導如何低渣飲食,讓我不用擔心前幾天該吃什麼東西!
從多次的試管嬰兒、取卵手術、剖腹產,我對麻醉習以為常,但羊爸是這輩子第一次麻醉,剛開始蠻擔心,還好在專業醫護團隊的照顧下,躺下沒多久就睡著了~💤輪到我更誇張、完全沒記憶!🤣等醒來已順利完成大腸+胃鏡檢查,發現我的胃底部有息肉😱直接切片檢查,醫師說良性機率高叫我別擔心!大概是10幾年來播報晚間新聞,吃飯不正常所導致...😭😭😭
其它健檢項目也都非常快速、按既有動線、專業、注重隱私下迅速完成!特別的是這裡有機器測量副交感神經、有無憂鬱症?...等項目,讓我覺得很厲害!之前還在播報那幾年都是「自律神經失調」,現在竟然恢復正常,看來身體會因為工作壓力、飲食運動而有所改變!
如果沒辦法立即改善,也可參考「創健健檢」的 #氦氖雷射!這是一種低能量的雷射治療,可改善三高慢性疾病、自律神經失調、睡眠障礙...等等症狀,是目前在預防醫學領域很夯的保養療程,第一次嘗試就很有感!本來前一晚為了清腸睡不好,氦氖雷射完感覺精神飽滿、神清氣爽!
在雷射治療中同步也打了「營養點滴」,能短時間補充人體所缺營養素,健康檢查搭配「保養療程」、還有他們的午餐也太好吃了啦!健檢後精神不錯、慢慢搭捷運走回家!創健就在捷運1號文湖線-中山國中站,捷運出口向左就能看到囉~
健檢最後可以聽取創健的「陳建志院長」現場剖析結果,有專業醫師的建議,對自己健康更了解!提醒大家千萬不要忽略身體發出的警訊⚠️延誤黃金治療期,特別是食道癌、胃癌、肺腺癌、胰臟癌…等不易早期偵測的癌症。
疫情期間建議可以選擇《醫檢分離》的健檢機構,環境較單純、且每天嚴格控管健檢人數。透過高科技精密儀器、搭配精準腫瘤標記,提升早期癌症的診斷率,給自己和家人一個健康認證吧!💪💪💪
#預防醫學預防遺憾
有興趣的朋友可Line諮詢👉https://goo.gl/P8LuTM
或是到粉專👉 創健預防醫學機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昨日入了醫院,搞了一整日。前天已經開始不能吃固體食物,這當然就很餓。晚上十二點便飲了那些瀉藥,那是很「大鑊」,一點五升水加上瀉藥。早上六點再飲一公升水,要屙清所有東西。那是飲近四五磅水,簡直是灌水刑。 我想講一些常識給大家聽。我反正也是做檢查,於是我去了養和醫院把腸鏡和胃鏡一齊做,一個是由上而下...
胃鏡 儀器 在 關心羚 獸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對病患過敏的日常
#燃燒生命在工作
#法鬥的呼吸問題
#BOAS
有沒有人也跟我一樣
抱完法鬥(剛毛的短毛狗)
就會一秒鐘過敏的咧~🥲
滿滿的疹子都是在給病患愛的抱抱以後的禮物
—
今天幫一隻法鬥弟弟
順利的完成呼吸道手術
還好他才3歲多
組織都還沒變形的太嚴重
相信他很快可以有新的呼吸暢快狗生👍🏻
偶爾會看到飼主分享這些辛苦的治療經驗
也會談到在不同醫院進行手術的過程及費用
既然是不同醫院跟醫師
器材技術人員配置都不盡相同
費用之高低也是非常現實的事
從2017年去完一趟劍橋獸醫學院參訪以後
只要是每一個由我做完整BOAS手術的病患
一律都會有兩個內視鏡檢查要做
檢查都做完了
才開始進行需要執行的手術項目
而且術後也會要求病患
務必轉至加護病房至少觀察一晚
有時看到飼主們會摘要的
把我做的項目,包含:
胃鏡、鼻腔鏡、呼吸道手術的費用
跟只做鼻孔/軟顎手術的醫院費用一起比較
🥲🥲🥲🥲🥲🥲🥲🥲
怎麼會放在一起比啦⋯
我每次用的內視鏡就是快200萬的工具了⋯😵💫
我也常直白的對大家說
如果有費用考量
真的可以交給相對負擔的起費用的醫院來執行
但是也請記得
有些可讓費用較低的方式
就是減少高階儀器的檢查
只要自己能理解就好~
—
我為一個呼吸道病患手術的準備
從第一次見面就會先把級別交代清楚
有沒有必要做
或是先改善什麼緊要的事情
真的有需要安排手術的病患
從術前一到兩周、手術當天、手術後
助理的器材準備:內視鏡、呼吸機、氧氣房
麻醉獸醫師的計畫:術前、術中、術後的看護
我的同事們在這些細節都做的非常仔細
而且這些流程
也是他們一路陪伴著我建立起來的
也會看到飼主把術後轉至24小時大夜醫院的費用
全部加在手術這邊
也難怪會有一些人分享說要花7-10萬😵💫😵💫😵💫
這個都快可以進行乳麋胸(臺灣柴犬好發)內視鏡手術的費用了啦😅
休但幾咧~~~~
不能都算在一起呀😮💨😮💨😮💨😮💨😮💨
重點還是要:
了解疾病的成因
再去選擇可以給寵物安排的醫療
以自己能力所及的去選
充分的溝通跟理解
才能減少與醫師之間的認知差異
避免不必要的醫療糾紛
「醫生~醫生~」
每個當醫生的「人」
他也是個平凡人而已
求的只是這些受苦的生命
能活的比現在好一點罷了
胃鏡 儀器 在 Dr 文科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重回公共交通工具,過度活躍的我只好寫寫文章分享一下最近遇到的病人
米高是我在腫瘤科照顧的其中一位晚期癌症病人,七十歲的米高早前不斷出現吞嚥困難、常常因進食是不慎把食物吞到氣管內而患上吸入性肺炎。
米高因大量嘔血(Hemetamesis) 而入院進行治療。外科醫生為米高照胃鏡時發現食道有一顆頗大的惡性腫瘤,似乎已入侵到附近組織,造成氣管食道瘻管(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TEF)。
大概這顆腫瘤是令米高吞嚥困難和多次吸入性肺炎的原因吧。
每當有病人被診斷患上癌症的話,一般來說都會有MDT(Multidisciplinary Team),由外科、腫瘤科、放射科和病理科醫生一起開會商討病人的治療方案。視乎病人的年齡、健康狀況、癌症期數和癌症種類而決定到底是手術治療、藥物治療還是放射治療或其他治療。
可惜的是米高年紀太大同時患上多種長期疾病而癌症亦已入侵太多的組織,並不適合以手術治療,只能透過紓緩治療減輕病人的症狀讓他好好走完餘下的人生路。
外科醫生替米高置入了紓緩治療目的性的食道支架(Palliative esophageal stent)以確保食道的暢通,同時讓病人可以盡量進食他們喜歡的食物。
由於米高同時因食道不斷產生大量分泌物而常常嚥到,在大氣氧氣下他的血液氧分飽和度只在85%需要額外氧氣支援。為了讓米高能好好的回家跟家人渡過餘下的日子,我們安排了在家氧氣裝置給他(Home O2)
正當我們準備讓米高出院回家時,我的Call機響起,Medical Emergency,看到是米高病床號碼時,便想到大概是Desaturation吧。
到達病床時發現米高血含氧量跌至50%,不過由於米高還能跟我有講有笑,我想大概是儀器的誤讀吧。正當我想調整他的藥物和氧氣供應時,他的氣道突然出現一股受阻的噪音,我想大概是食道的分泌物卡住了氣道。
護士趕緊拿來抽痰用導管試圖抽走分泌物,怎料他卻突然停止呼吸。雖然米高生前已簽寫了不作心肺復蘇治療(DNR)同意書,但條件反射下,不作CPR我可以幫他開airway吧?我試圖為米高進行airway maneuver去確保氣道暢通,但馬上被高級醫生阻止了。
高級醫生跟我說,就算現在開氣道抽分泌物把他救回來,他大概很快也會再次死亡。airway maneuver是很不適和很辛苦的,我們不必讓米高在最後的日子經歷這些痛苦,他現在很安詳,就讓他這樣去吧。
再者,把他救回來他也未必會醒來,這樣對家屬來說是很不知所措的過程,還不如讓家屬好好跟他道別吧。
回想過來,驚覺原來我們醫學院教學都把我們訓練成條件反射的醫護人員。無他,在急救的情況下,時間就是生命,愈快進行急救程序愈能提升病人存活率。
但這些條件反射在晚期疾病病人身上並不管用,他們需要的或許並不是生命的延伸或存活率的提升,而是舒服地走完最後的一段路,從他獨一無二的人生中畢業。
最後我們把米高移至單人房,讓家人能好好的逐一跟他道別。
DNR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概念,很多病人和家屬都以為醫護是為了省功夫做少點事情而勸病人簽署DNR文件。其實DNR並不代表醫護會完全放棄病人不作任何治療,而是不為他們提供futile的治療。
醫療不少的治療和程序其實涉及一定程度的入侵性和痛楚。當這些治療或程序無助改善病人病程時,我們不應該為了滿足大家對「希望」的執著而強行繼續無效的治療。
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病情,DNR可以有很大的分別,要不要laryngeal suction, O2 supplementation, NIV, BVM, regular obs, clinical review or medical emergency review等等,都視乎病人的情況和期望而決定,沒有絕對的定律。
生命盡頭前的一段路並不容易,但別怯慌,這段路你並非自己一人孤單的走。
胃鏡 儀器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昨日入了醫院,搞了一整日。前天已經開始不能吃固體食物,這當然就很餓。晚上十二點便飲了那些瀉藥,那是很「大鑊」,一點五升水加上瀉藥。早上六點再飲一公升水,要屙清所有東西。那是飲近四五磅水,簡直是灌水刑。
我想講一些常識給大家聽。我反正也是做檢查,於是我去了養和醫院把腸鏡和胃鏡一齊做,一個是由上而下,另一個是由下而上,在中間會合,那是兩邊夾攻。照胃鏡是咬住一些東西,當然檢查中是昏迷。腸鏡是身屈成S型,打側睡抱住膝蓋,然後儀器由下而上。那儀器是很長的。
現在我先講講腸鏡的常識。明年香港政府會津貼六十歲以上市民免費照腸鏡。因為腸癌的人數已經多過肺癌,成為第二號殺手。不過腸癌的致命度不及肺癌,但患病的人數多很多。腸癌檢查時,只要剪了那些瘜肉,腸癌風險減少75%。只有25%不是因為瘜肉變異而成。有75%腸癌是因為瘜肉而變成癌,只要一早剪掉,就不會變癌。所以腸癌是可以預防。檢查到有細小的瘜肉,會立即剪掉,然後用「釘書機」釘合。通常細小的是無事,但大過1cm以上,就會有些機會變癌。但2cm以上的就不能那樣剪掉,要做微創手術。如果檢查完沒有瘜肉,就可以五至十年不用再去驗。下次再檢查時才再剪,可以令腸癌減少75%。我的腸有四粒細小的瘜肉,已經剪了。
胃又另一件事。照胃通常拿一些軟組織來驗,檢驗有沒有幽門螺旋桿菌。因為幽門螺旋桿菌是會令到人有胃潰瘍,甚至是胃癌。很多人都有幽門螺旋桿菌的,所以一定要去照胃鏡。另外,因為胃和腸都是軟組織,用CAT-scan和fMRI都照不到,其實一定是用鏡來做。因為這些肉太細。我現在有沒有幽門螺旋桿菌仍未知,但是我有一些細小的瘜肉,有兩粒較大的,大到1.5cm,它們已經剪除了,又用「釘書機」釘埋了。之後拿了去化驗。現在他們寫了信給我,話再做fMRI是告訴他們,因為胃中有兩粒釘書釘,腸又有四粒釘書釘。我不知那些釘在會在身體留多少時間。
我以前也在節目中講過,發現幽門螺旋桿菌其實是導致胃潰瘍的人,結果他拿了諾貝爾醫學獎。以前斷症覺得胃潰瘍是因為胃酸導致,而不知因為細菌所引起。那是一個澳洲醫生懷疑這件事,現在終於證實不是胃酸導致胃潰瘍,而是因為幽門螺旋桿菌。這令之後看胃病的方法是不同。這是一個重大的科學發現,也不過是發現十多年而已。
但是因為身上仍有那些釘,所以這幾天還不能吃纖維質,以吃流質食物為主。因為怕弄丟那些釘。如果止了血,即使丟了也沒有大問題。胃的酸性很厲害,所以胃內組織要很堅韌才能抵受胃酸。而胃酸接觸到身體任何部分都會腐蝕,如胃酸倒流都會令到喉嚨很不舒服。我的基本情況是這樣。
我再呼籲大家,我們會去檳城旅行,決定會30人去,我會再考慮叫甚麼人去。去的日期是6月12日去,6月15日回來,四日三夜。大約四千多元左右。我應該會自己包車去,而不是跟旅行團。有興趣盡快找mark仔報名。應該這個週末會定好。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胃鏡 儀器 在 醫憲診所- 本院七月中開診至今的短短三個多月,就已協助民眾 ... 的推薦與評價
真真實實的案例#醫術有口皆碑#日本頂級規格腸胃內視鏡儀器#大腸鏡#胃鏡#減痛麻醉#無痛腸胃鏡#蔡宗憲醫師#腸胃科醫師#胃腸肝膽科| Facebook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