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你們同意嗎?
謝謝比支Mic我💝
#集氣Keeva開音樂會🙌🏻🙌🏻
曾經有把靚聲出現係我眼前,
但係我無好好珍惜... ...
大家都知道Gin Lee絕對係非常唱得嘅人,
近期聽得最多有關佢嘅消息就係佢係自己嘅演唱會上有非常精彩嘅演出,
但同時有部份嘅觀眾都仍然等唔到佢唱最後嘅一首歌就先行離去......記得睇左一份報道,佢講過自己係低迷時候曾經都唔知道自己可以點行落去.
咁香港又曾經有幾多粒滄海遺珠呢?
以下呢幾個歌手你地又鍾意邊個呢?
Video 1 from 麥家瑜 Youtube Channel
Video 2 from J. Aire 雷深如 Youutube chaneel
Video 3 from TVB 流行經典50強
Video 4 from J2
Video 5 from 胡琳 BIANCA LIV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Jonathan Wong 王梓軒,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王梓軒2015年首波主打〈次世代〉以創意先行,本著「次世代有乜唔得,冇乜唔得」的精神,王梓軒力邀一眾極具創意的藝人友好,包括:Bob、Celina Jade、Eric Kwok、溫家偉、洪天明、鍾漢良、謝天華、黃浩然、盧海鵬、陳明恩、火火、胡琳及張繼聰等13人眾施展混身解數打造群星亂舞版MV,一同活...
胡琳j 在 鍾氏兄弟 The Chung Brother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Roger 寫本土爵士樂,大家請多多指教。如果喜歡,請轉載。
這是我為賽馬會街頭音樂系列撰寫的最新文章,談討香港的爵士樂。因為參於其中的人數眾多,如有遺留或資料錯誤,敬請原諒,亦歡迎留言交流及指正!稍後再分享英文版本。
【爵士樂在香港】
Jazz in Hong Kong
鍾一諾@鍾氏兄弟
Roger Chung of the Chung Brothers
賽馬會街頭音樂系列文章
Written for Jockey Club Street Music Series
Oct 24, 2017
Edited: February 5, 2018
在我與兄Henry Chung為香港大學設計的課程「爵士樂:歷史與鑒賞」中,常被學生問到一個問題:「有沒有香港爵士樂這回事?」意思是,爵士樂 (Jazz) 作為美國的文化產物,它的影響力遍佈世界各地,而在美國以外的多個地方也有屬於自己本土風格的爵士樂;例如:在巴西的Samba遇上Jazz後演變成Bossa Nova,在古巴有Afro-Cuban Jazz,在歐洲有歐陸及古典色彩甚濃的European Jazz,而在日本也有J-Jazz。那麼,在香港有沒有屬於香港獨有的爵士樂呢?要解答這個問題,要從歷史說起。
《三十年代上海:爵士樂登陸神州》
爵士樂在中國首先登陸的地點不是香港,而是三十年代華洋雜處的上海。在1934 年至1937 年第二次中日戰爭發生前,著名美國爵士小號手Buck Clayton在法租界的逸園跑狗場Canidrome Ballroom (即現今的文化廣場)帶領爵士樂隊 Harlem Gentlemen (哈林紳士) 演奏西洋音樂,得到社會賢達的長期支持,當中包括蔣介石夫人宋美齡、宋靄齡及有「華語流行音樂之父」之稱的黎錦暉。黎氏受到Clayton 從美州帶來的爵士樂深深影響,開始嘗試把這種曲風與中國音樂融合,促成了「國語時代曲」的誕生。明顯受到爵士樂影響的時代曲包括:周璇主唱的《夜上海》(曲:陳歌辛)、姚莉主唱的《玫瑰玫瑰我愛你》(曲:陳歌辛)、《得不到的愛情》(曲:姚敏)等。除了時代曲外,在三十到四十年代大受歡迎的上海舞廳與夜總會裡,也不難聽到Benny Goodman 、Chick Webb 、Glenn Miller等的爵士搖擺樂(Swing)悠揚於熱鬧的空氣中。
1949年,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國在文化領域上推行了大規模的改革政策,時代曲被打壓為「色情」音樂,以致在中國大陸的流行音樂發展嚴重受挫,而上海的音樂與藝術家們紛紛逃難到英屬的香港。雖然華語音樂的基地在五十年代已遷移到香港,但隨著Rock & Roll(搖滾音樂)在美國本土取代爵士樂而成為最受歡迎的音樂,爵士樂在香港亦不見有重大的演變,只是在某些時代曲或電影配樂中還會聽到一些爵士元素,如葛蘭的《我要你的愛》、《我愛恰恰》、姚莉的《雞尾酒》等。另一方面,在夜總會這些拉闊音樂場所中,歌手方逸華與潘迪華也經常會將一些爵士歌曲選到她們的曲目裡,而當爵士樂名家如Louis Armstrong、Benny Goodman來港演出時,她們又往往會擔任本地嘉賓,築起中西音樂交流的橋樑。
《九十年代 : 爵士樂在香港的轉捩點》
在香港,國語時代曲一直是五十年代最受歡迎的流行音樂,直至Beatlemania 在六十年代中期直捲全球,掀起樂隊潮。西洋搖滾樂對年青樂迷的影響力超越了國語時代曲,直接促成七十年代粵語流行音樂的冒起,從此粵語流行音樂大行其道,甚至主載了整個樂壇。雖然粵語流行曲的風格頗多元化(七十年代有搖滾、小調、市井、電視主題曲,八十年代有城市民歌、日本風、電子),爵士樂在主流音樂中還是不見經傳 (可能除了個別歌手如林子祥的某些作品外),但事實上,爵士樂一直存在於香港,卻只是局限於Live music酒吧、酒廊或高級酒店的場所,而甚少在電台或電視這些主流媒體聽見。其中一個原因是大部份演奏爵士樂的都是來自菲律賓的樂師,而不是普羅大眾熟悉的偶像歌星。為了生計,他們跑到香港來當上流行曲的樂師,但爵士樂往往才是他們的摯愛,因為相比較為公式化的流行曲,爵士樂賦予樂手無窮無盡的自由度。Tony Carpio、Joey Villanueva、Paul Candeleria、Roel Garcia、Andrew Tuason (杜自持)、Dodong Fuego只是其中一些活躍於爵士音樂圈的專業樂師。這些專業樂師大多沒有出版個人專輯,所以個人認為Tony Carpio 1992年的爵士大碟Just Let It Happen便是最能代表這班為音樂默默耕耘的菲律賓樂師之作。
至於在主流音樂中找不到爵士樂的這個情況一直到九十年代才開始有所改變。有人說,八十年代是粵語流行音樂的黃金期,之於我來說,九十年代更是香港獨立及非主流音樂最百花齊放的時期。經歷過九十年代的香港Live music樂迷大概也會記得蘭桂坊Jazz Club及尖沙嘴的Rick's Cafe盛況時期的一些情景 – Rudy Balbuena的低音貝斯及Danny Wee或Anthony Fernandes的鼓襯托著Eugene Pao(包以正)的結他、Dave Packer的鋼琴與口琴及Ric Halstead的色士風 – 原來香港也有爵士樂!而在香港主權移交前的幾年,口琴家William Tang的Movin’ On、Eugene Pao 的By the Company You Keep、Hong Kong Jazz Quartet 的 Minor Change等爵士專輯更躋身主流音樂銷量榜,把爵士樂在香港的地位大大提昇。與此同時,結他手Tommy Chung的專輯Play My Blues亦把爵士的根源音樂藍調帶到樂迷的耳朵。九十年代後的主流音樂因種種的原因(相信包括以上的成功例子),隨之帶有爵士樂味道的歌曲數量開始增加,有些更成為上榜的流行歌曲(如黃尚偉、Tommy Ho為蘇永康度身訂做的一系列輕爵士作品、張學友的《多麼的需要你》及《釋放自己》專輯等),但聽眾有沒有把這些歌曲視為爵士樂去欣賞又是另一回事。
《爵士樂與靚聲發燒界結緣》
在香港,雖然很多聽眾都屬於追捧偶像的樂迷,但也有一部份樂迷更追求唱片的錄音質素及其製作方法,所以對聽歌時使用的音響設備特別講究,務求達致最佳的聽歌體驗;為這班「音樂發燒友」而設的特定音樂市場便是所謂的「靚聲發燒界」。可能因為爵士樂本身的演奏形式比較簡潔(通常沒有過份加工的插電樂器或電子合成器),每一種樂器與人聲的音頻、音量平衡、位置、分佈都相對清晰,這便與發燒友對錄音的要求不謀而合,而一些爵士專輯也成為了他們推崇備至的發燒天碟。除了以上介紹過的一些以音樂為主的標誌性唱片外,1996 年Angelita Li (當時藝名為Unique)以國語翻唱美國爵士標準曲的一張拉闊專輯《迷》更成為了以歌聲為主的爵士發燒專輯先驅。而早於八十年代已在主流樂壇有一定支持度的夏韶聲在1998年推出以爵士風格重新演繹香港標準曲的概念大碟《諳》,銷量更超越主流唱片,成功在香港唱片業界開拓了一條新路向。千禧年代以爵士重新演繹粵語金曲的成功例子還包括泰迪羅賓、胡琳、羅敏莊及趙學而等。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提及的唱片很多皆由Clarence Chang 或Tommy Ho (又名谷中仁) 擔任監製,實在對樂壇貢獻功不可沒。事實上,我們鍾氏兄弟2009年的《鐘聲》及2011年的《齊唱・吳秉堅之歌》(此專輯亦為我們奪得華語金曲獎「年度最佳爵士藝人」) 之所以大膽嘗試把爵士、發燒與福音元素融合一起也是受到這些唱片的啟發。直到2010年張學友推出他的首張全爵士專輯《Private Corner》,流行歌手灌錄爵士發燒碟從此變得行常化。2011年二胡大師霍世潔更推出二胡crossover爵士樂的大碟《爵士胡情》,堪稱本地爵士與發燒界在創意上登峰造極之作。
《發燒以外的爵士樂》
當然,爵士樂絕對不是靚聲發燒界的專美,而千禧年後亦可以在流行榜上聽到更多的輕爵士,如古巨基的《羅馬假期》、盧巧音的《很想當媽媽》、Swing 一系列的作品等。Ted Lo(羅尚正)、Billy Chan 、杜自持等彷彿成為了流行曲的御用爵士編曲家。
近十年,香港的爵士樂發展也更見精彩,來港定居的傑出外籍音樂人數目亦有上升的趨勢,包括格林美獎提名人Howard McCrary、菲籍鋼琴家Jezrael Lucero、美籍鋼琴家Bob Mocarsky、澳洲籍色士風手Blaine Whittaker、加籍貝斯手Sylvain Gagnon、澳洲籍貝斯手Scott Dodd、菲籍歌手Jennifer Palor、南非籍歌手Brigitte Mitchell、Talie Monin等。除此之外,本地亦開始出現新一代的爵士樂幼獅,包括In One Stroke Quartet 以及它的鋼琴手Patrick Lui、Alex Ho、結他手Teriver Cheung、Tjoe Man Cheung、貝斯手曾德康、Justin Siu、鼓手Nate Wong、口琴手CY Leo 、歌手Ginger Kwan等。可以說,香港的爵士樂漸趨年輕化。
《在香港,哪裡可以聽見爵士樂?》
雖然香港有定期爵士表演的場地屈指可數 (Peel Fresco、Foxglove、Gecko、Fringe Club、Ned Kelly、Grappa's Cellar...),但爵士樂的受歡迎程度不減反升,証明了有心、有知性、有靈魂的音樂始終可以找到知音人。由Clarence Chang 籌辦的Jazz World Live Series亦定期邀請世界級爵士音樂大師來港獻技。如果擔心聽拉闊的門檻太高,打開收音機,由1949 年他的第一個節目 《Progressive Jazz》 開始,傳奇唱片騎士Uncle Ray 每晚都在大氣電波以懷舊金曲與爵士標準曲陪伴港人,68年來從未間斷,而港台每逢星期日晚亦有純爵士節目《Jazzing Up》。至於數碼廣播,D100 逢星期六晚有我與兄主持的《爵士鍾情》,而想進一步探討爵士樂與精神和心理的關係,更可以上網重溫由爵士貝斯演奏家曾德康主持的《精神 . 爵士》。只要你肯去打開你的耳朵,自由奔放的爵士樂就在你的身邊等待你去發掘。現在就讓我們宣告: 「香港也有爵士樂!」
作者簡介:
鍾一諾
香港男歌手、監製、作曲及填詞人,與其兄藍調口琴家鍾一匡組成的「鍾氏兄弟」是香港知名音樂組合,並獲得多個華語樂壇重要獎項,包括2012年全球華語金曲獎「年度最佳爵士藝人」、2014年華語音樂傳媒大獎「最佳組合」、2014年CASH金帆音樂獎「CASH最佳歌曲大獎」、「最佳歌詞」等殊榮。亦為D100電台節目《爵士鍾情》主持及香港大學「爵士樂:歷史與鑒賞」課程客席講師。
Dr. Roger Chung is a male singer-songwriter and record producer based in Hong Kong. Together with his older brother/blues harmonica maestro Henry Chung, they formed the famed musical duo “The Chung Brothers.” The group was the winner of various prestigious awards in the Chinese music scene, including the 2012 “Jazz Artist of the Year” of the Chinese Golden Songs Awards, the 2014 “CASH Best Song,” “Best Lyrics” of the CASH Golden Sail Music Awards, etc. He is also a regular presenter of D100 radio show “Jazz It up with the Chung Brothers” and also a guest lecturer of the “Jazz: History and Appreciation” course a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胡琳j 在 胡琳 Bianca Wu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胡琳欠缺什麼?讓她自己告訴你。
胡琳 純音樂搜尋
http://bit.ly/1MrO9FW
訪問胡琳前做功課,在Google搜尋格輸入她的名字,竟然看不到這四個字跳出來:J圖、三圍。前者什麼意思,不解釋了,但可以肯定的告訴你,這四字是絕大部分香港女藝人的十大搜尋聯想字,連你意想不到的醜女角色都有份……
有人叫胡琳做爵士樂女神,出道以來的曲目大都是jazz風格。
「我大概已脫離流行音樂,唱歌總會有點offbeat。」
人靚聲甜,歌迷卻比較小眾,胡琳欠缺什麼?
聞言,她驚呼一聲「死啦……」,頓一頓才道:「我不想訴諸『懷才不遇』,但我的性格是……幾乎不定目標。」
她的聲線清脆嘹亮,甜得像糖果,訪問時在有點空洞的戰前建築內迴盪。「初出道時,我以為一帆風順。欠缺什麼呢?有朋友會跟我說:我覺得你可以紅啲。」
她並沒有答案,只說總比別人幸福, 「將喜好變成事業,何況我已出版12張唱碟了。」
香港樂壇上,有些天后歌藝普通,但仍不斷得到最受歡迎女歌手榮銜,問她怎麼看?
「從前我的確不太明白為何聽眾喜歡她們,但現在我又理解了。」她說:「Entertainment,就是由耳朵到眼睛到各種觀感,都滿足觀眾。她們成功的原因,就是從不同方面都滿足到大家。這個世界,唱歌技巧好的人有很多,高音低音,啊……」她作狀以高音唱了一聲,「問題是,歌手所發出的電波,吸引到多少個觀眾。」
(信報圖片)
#胡琳 #爵士樂 #音樂 #信報 #信報財經新聞
【信報網站新聞,緊貼大家關心的政經話題,最新最快第一手報導。請click入 http://bit.ly/hkejnews】
【信報 Express助你全面掌握最新政經情況,請立即下載 http://bit.ly/ejexpress】
胡琳j 在 Jonathan Wong 王梓軒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王梓軒2015年首波主打〈次世代〉以創意先行,本著「次世代有乜唔得,冇乜唔得」的精神,王梓軒力邀一眾極具創意的藝人友好,包括:Bob、Celina Jade、Eric Kwok、溫家偉、洪天明、鍾漢良、謝天華、黃浩然、盧海鵬、陳明恩、火火、胡琳及張繼聰等13人眾施展混身解數打造群星亂舞版MV,一同活現次世代真我本色!
當中出現過女扮男裝、宅男偷窺等鏡頭;其中更有挑戰觀眾口味與尺度的性感香艷、撩人極致演出,藝人友好們各出奇謀,以「有乜唔得,冇乜唔得」為中心思想,務求刺激觀眾視覺神經,忘我示範什麼才叫有創意!王梓軒聯同一眾好友教大家於今個初夏齊齊「癲得起」!
〈次世代〉原版Official M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zUjeETUxxY
〈次世代〉
主唱:王梓軒
作曲:王梓軒/唐達
作詞:火火
編曲:唐達
監製:Eric Kwok/王梓軒
Hey 玩得起
身體要發施號令
Hey 癲得起
強勢嗌爆你音域
Hey High得起
今天要驚天動地
Say Ain’t no day but to day make ‘em say woah
Everyday everyday everyday everyday everyday everyday everyday
有乜唔得 冇 冇乜唔得
有乜唔得 冇 冇乜唔得
有乜唔得 冇 冇乜唔得
精彩就得
Hey 將喇叭聲音挑戰超高溫
沈悶世界 要找得到
新思路 Hey you
要記住有態度兜過冤枉路
沈默太快就老
要扎醒請趁早
你自由 出眾
你要是有態度點會想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