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臟六腑】
很多人搞不清楚中醫在講心肝脾肺腎時,不是在講「器官」。中西醫對於五臟的定義是完全不同的,西醫的五臟是器官,而中醫的臟腑是系統,中醫的一個系統會包括好幾個器官。
五臟:
心:
西醫=心臟
中醫=心主脈,血脈、藏神。調節心血+神經系統+神智
調節血的流動,外在表現及精神狀態相關。
肝:
西醫=肝臟
中醫=肝主筋,造血作用+思考系統
與眼睛、指甲相關。
脾:
西醫=脾臟
中醫=脾主肉,運化,消化吸收及運輸系統
吸收營養、運送養分,與口唇、四肢高度相關。
肺:
西醫=肺臟
中醫=肺主皮毛,呼吸+氣的循環系統
使氣往體外散發或向內積聚,與大腸、皮膚、呼吸相關。
腎:
西醫=腎臟
中醫=腎主骨,生殖發育+水分調節系統
是免疫力、生命力的根源,與胃、耳、膀胱、骨髓、頭髮相關。
臟與臟之間的關係:
心與肺:心主血,肺主氣。人體臟器組織機能活動的維持,是有賴於氣血循環來輸送養料。血的正常運行雖然是心所主,但必須藉助於肺氣的推動,而積存於肺內的宗氣,要灌注到心脈,才能暢達全身。
心與肝:心為血液循環的動力,肝是貯藏血液的一個重要臟器,所以心血旺盛,肝血貯藏也就充盈,既可營養筋脈,又能促進人體四肢、百骸的正常活動。如果心血虧虛,引起肝血不足,則可導致血不養筋,出現筋骨凌痛、手足拘攣、抽搐等症。又如肝鬱化火,可以擾及於心,出現心煩失眠等症。
心與脾:脾所運化的精微,需要藉助血液的運行,才能輸佈於全身。而心血又必須依賴於脾所吸收和轉輸的水谷精微所生成。另方面,心主血,脾統血,脾的功能正常,才能統攝血液。若脾氣虛弱,可導致血不循經。
心與腎:心腎兩互相作用,互相制約,以維持生理功能的相對平衡。在生理狀態下,心陽不斷下降、腎陰不斷上升,上下相交,陰陽相濟,稱為「心腎相交」。在病理情況下,若腎陰不足,不能上濟於心,會引起心陽偏亢,兩者失調,稱「心腎不交」。
肝與脾:肝藏血,脾主運化水谷精微而生血。如脾虛影響血的生成,可導致肝血不足,出現頭暈、目眩、視物不清等。肝喜條達而惡抑鬱,若肝氣鬱結,橫逆犯脾,可出現腹痛、腹瀉等。
肝與肺:肝之經脈貫脂而上注於肺,二者有一定聯繫,肝氣升發,肺氣肅降,關係到人體氣機的升降運行。若肝氣上逆,肺失肅降,可見胸悶喘促。肝火犯肺,又可見胸脅痛、乾咳或痰中帶血等症。
肝與腎:腎藏精,肝藏血,肝血需要依賴腎精的滋養,腎精又需肝皿不斷的補充,兩者是互相依存,互相資生。腎精不足,可導致肝血虧虛。反之,肝血虧虛,又可影響腎精的生成。若腎陰不足,肝失滋養,可引起肝陰不足,導致肝陽偏亢或肝風內動的證候,如眩暈、耳鳴、震顫、麻木、抽搐等。
肺與脾:脾將水谷的精氣上輸於肺,與肺吸入的精氣相結合,而成宗氣(又稱肺氣)。肺氣的強弱與脾的運化精微有關,故脾氣旺則肺氣充。由脾虛影響到肺時,可見食少、懶言、便溏、咳嗽等症。臨床上常用「補脾益肺」的方法去治療。又如患慢性咳嗽,痰多稀白,容易咳出,體倦食少等症,病證雖然在肺,而病本則在於脾,必須用 「健脾燥濕化痰」的方法,才能收效。所謂「肺為貯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這些都是體現脾與肺的關係。
脾與腎:脾陽依靠腎陽的溫養,才能發揮運化作用。腎陽不足,可使脾陽虛弱,運化失常,則出現黎明泄瀉,食谷不化等症。反之,若脾陽虛衰,亦可導致腎陽不足,出現腰滕廢冷、水腫等。
肺與腎:肺主肅降,通調水道,使水液下歸於腎。腎主水液,經腎陽的蒸化,使清中之清,上歸於肺,依靠脾陽的運化,共同完成水液代謝的功能。肺、脾、腎三臟,一臟功能失調,均可引起水液媚留而發生水腫。肺主呼吸,腎主納氣,兩臟有協同維持人身氣機出入升降的功能。
六腑:小腸、膽、胃、大腸、膀胱、三焦
臟腑表裏:
五臟和六腑之間存在着表裏的關係,一表一里,一陰一陽,互相搭配,通過經絡相聯繫,互相協調,共同影響着人體的生理和病理狀態。臟與腑是表裏互相配合的,一臟配一腑,臟屬陰為里,腑屬陽為表。臟腑的表裏是由經絡來聯繫,即臟的經脈絡於腑,腑的經脈絡於臟,彼此經氣相通,互相作用,因此臟與腑在病變上能夠互相影響,互相傳變。
心和小腸相表裏,小腸有分清別濁的功能,吸收營養精微化成心血,而心火亢盛,容易熱移小腸,容易導致大便燥結、小便短赤等症狀。
肝膽相表裏,肝主疏泄,幫助排泄膽汁,膽氣順降,也有利於肝氣條達順暢,兩者有利於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和氣血調達。
脾和胃相表裏,共同維護着人體的運化消化吸收功能,脾主升清,胃主降濁,脾能夠吸收營養精微物質上輸心肺,輸布全身,而胃腐熟消化食物之後,將未完成的糟粕物質下傳給大腸小腸,兩者互相協調,確保胃腸功能的正常運轉和氣機的順調。
肺與大腸相表裏,肺氣的肅降有利於大便的傳導功能,有利於排便,肺主肅降,通調水道,能夠輸布津液幫助大腸傳導糟粕,而大便通暢,也有利於肺部的呼吸功能,幫助清泄肺火。
腎和膀胱相表裏,腎氣充沛,能夠固攝水液,協助膀胱儲藏尿液,藉助腎氣的固攝和氣化功能,使膀胱開合有度,能促進正常的排尿,又能夠使尿液固攝,完成了小便的正常功能。
三焦與心包經絡相通,六腑裡唯有三焦比較特別,是與心包為表裏關係。例如,臨床上熱病中的濕熱合邪,稽留三焦,出現胸悶身重,尿少便塘,表示病在氣分。如果未能制止其發展,溫熱病邪,便由氣分入營分,由三焦內陷心包,而出現昏迷、譫語等症。
所以要搞清楚當中醫講五臟六腑時,講的是系統,而不是針對臟器而已。
同時也有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0萬的網紅HEALTH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錄影遵守防疫規範,所有人員皆經量體溫、消毒,並全程配戴口罩 高端納公費接種計畫 陳時中:看供貨.待盤點 鼻內病毒多1千倍 Delta變種是傳染性最強呼吸道病毒 接種第一劑出現不良反應 如何降低疫苗副作用? 體內毒素在此堆積 疏通膀胱經排濕又排毒 今日來賓 國防醫學院公衛學系教授 祝年豐 腎臟科醫...
腎主納氣 在 Victor 陳紹誠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眼睛模糊,先看肝】
我在FB看到30多歲的朋友po文說自己眼睛模糊,懷疑自己是不是老花了?留言區裡都在講要去看眼科。但我直接留言「去看中醫,肝有問題」
很多人還處在西醫的概念,認為哪裡有問題就去看哪有問題的醫生。像這裡的案例就是以為眼睛模糊是老花,要去看眼科,但這是不對的。
我直接訊息他問,是不是晚睡、睡不好、喝冰的、口乾舌燥、腎有問題?對方說對,晚睡、很容易睡不飽、愛喝冰的、口乾舌燥、水腫、腎有慢性發炎過。這很明顯脾肝腎出問題,造成眼睛模糊,而不懂的就會以為自己老花,如果去看西醫只專注在治療眼睛上,忽略了肝腎,則將延誤治療。
中醫說,「肝開竅於目」,眼睛和肝臟是有直接關係的。而肝腎同源,肝和腎有互相滋養的關係。肝的疏泄條達和調節血量的功能,必須依賴腎陰的滋養;腎陰的再生,又須通過肝的疏泄而入藏於腎。所以說肝臟血、腎臟精,肝腎同源,亦即精血同源。而黃帝內經說「目,則五臟六肺之精」,肝腎一旦有問題,經血出問題,則眼睛就會有症狀。
中醫說的肝,泛指主疏通及宣泄,有著疏泄全身氣、血、津液的作用,以確保其運行暢達,而不是西醫裡的肝臟單一器官。「肝主藏血」、「肝主筋,其華在甲」、「肝開竅於目」。有許多肝的疾病可透過眼部病變反映出來。例如,肝血不足會引致眼矇的症狀。
中醫說的腎,有一個更闊的理解,除了泌尿系統的功能,腎更負責控制生殖、內分泌及神經系統的功能,也不是如西醫所說的腎臟而已。「腎藏精」、「腎主水」、「腎主納氣」、「腎主骨生髓,其華在髮」、「腎開竅於耳及二陰」。所以腎不好,可以影響骨骼、容易白髮、耳朵也會不好,且會尿頻、漏尿。
所以如果肝不好,眼睛模糊是第一個會出現的症狀。而這位一位老花的朋友,是因為長期晚睡,肝血不足導致眼睛模糊。加上他長期喝冰,濕氣重,更會影響脾胃功能,脾不好,將食物運化成養份的功能就差,加上晚睡肝血不足,眼睛的視覺功能及健康須倚靠肝血的滋養,肝主循環,循環不好,血液和營養達不到眼睛,長期下來自然模糊、眼乾。
肝屬木,目=木,肝不好,眼睛自然不好。所以要怎麼解決?早睡、忌冰生冷食物、養脾養肝養腎,好好這樣做,眼睛就會慢慢好了。
肝腎不好,眼睛自然不好,眼睛乃靈魂之窗,眼睛出狀況,什麼事都做不了。勸大家還是好好養生,免得將來身體出大問題時,發現時已經來不及了!
腎主納氣 在 泌尿專科醫師 余明螢醫師 男女私密治療專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幾天看了某女巫的晨勃文...感覺應該來發文分享自己的專業!!
首先,中醫和西醫裡的腎是不太相同的概念。西醫的腎,指的就是你平常吃的“腰子”,在身體裡幫忙著處理身體的垃圾和不平衡的電解質。要是這個工廠哪天斷水斷電,你就只能靠著透析過生活了。
而中醫裡的腎,老祖宗說的:腎 藏 精 , 腎 主 水 。 腎 主 納 氣 , 腎主骨。 代表的是腎是一個收納、藏經精、身體的根本,但這是一種治療的概念。
也因如此,一般人會把性功能障礙跟腎臟不好畫上等號,甚至被大作文章。但是真正的性功能障礙指的是勃起功能障礙、早洩、硬度不夠等問題。因此問題的根本在於能不能用跟好不好用。如何評估能不能用....最重要的因子就是有沒有晨間勃起,甚至在我們睡眠期中的快速動眼期都會出現勃起的狀態。一旦這些勃起的反應越來越少,代表的是你的血管可能開始不聽使喚了,也因如此,勃起功能障礙也被列入跟高血壓、糖尿病等的代謝功能障礙!!
至於如何做好保養,除了早睡早起、吃飽喝飽之外,最重要的在有問題的時候尋找專科醫師的協助,不要隨便google什麼女巫的文章了👈👈
#術業有專攻
#有問題請尋求專業協助
#這生蠔似乎有點太厲害
#文章歡迎轉發
腎主納氣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錄影遵守防疫規範,所有人員皆經量體溫、消毒,並全程配戴口罩
高端納公費接種計畫 陳時中:看供貨.待盤點
鼻內病毒多1千倍 Delta變種是傳染性最強呼吸道病毒
接種第一劑出現不良反應 如何降低疫苗副作用?
體內毒素在此堆積 疏通膀胱經排濕又排毒
今日來賓
國防醫學院公衛學系教授 祝年豐
腎臟科醫師 洪永祥
資深醫藥記者 洪素卿
營養師 宋明樺
氣功名師 彥寬
一手掌握健康再抽好禮👉https://bit.ly/3wva4Ei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s://bit.ly/2IBSoRr
TVBS新聞台(56台) 每週六、日下午1點、晚間6點首播
主持人:鄭凱云、江坤俊、韋汝
看更多健康文章資訊:https://health.tvbs.com.tw/
加LINE🔍健康資訊馬上看▶http://bit.ly/2CpUdzT
按讚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腎主納氣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錄影遵守防疫規範,所有人員皆經量體溫、消毒,並全程配戴口罩
陳時中:擬開放"疫苗混打" 國際證實"保護力更高"
蘆筍"蔬菜之王"! 清熱利尿.消除疲勞"養肝排毒"
洗腎患者"抵抗力差" 罹新冠死亡率是一般人"3.6倍"
"羊肉.大蒜.韭菜"滋陰補陽 補中益氣."強化腎機能"
今日來賓
防疫學會榮譽理事長 王任賢
腎臟科醫師 江守山
資深醫藥記者 洪素卿
中醫師 鄒瑋倫
雷神主廚 雷議宗
一手掌握健康再抽好禮👉https://bit.ly/3wva4Ei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s://bit.ly/2IBSoRr
TVBS新聞台(56台) 每週六、日下午1點、晚間6點首播
主持人:鄭凱云、江坤俊、韋汝
看更多健康文章資訊:https://health.tvbs.com.tw/
加LINE🔍健康資訊馬上看▶http://bit.ly/2CpUdzT
按讚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腎主納氣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美國捐贈250萬劑莫德納疫苗,預計7月1日起,首批110萬劑疫苗開始配送施打,接種順序涵蓋第五類長照機構住民及其照護者等,及洗腎患者等。不過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認為,如果照顧者倒下,恐怕整個家庭都會受影響。他們呼籲政府,應放寬第五類接種對象,增列符合長照資格「被照顧者」,還有同住主要照顧者,以及20多萬名外籍看護工,都應該優先施打疫苗。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2220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