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王爍。
這一講,我想跟你討論一個,我最近的認知收穫。
我這輩子棋力最強的時候,曾經拿過北京大學生圍棋比賽冠軍。從那時到現在,人類圍棋最輝煌的時代我經歷過了,AI統治的降臨我也見證了。
人下圍棋要講棋理,但今天AI不給你講棋理,問工程師也沒用,他也沒法告訴我AI是怎麼「思考」的:深度學習是個黑箱,就跟大腦是個黑箱一樣。
要跟AI學棋,就得用到《30天認知訓練營·2019》里講過的三種反饋學習方法中的模仿。由表及裡,從它下在棋盤上的棋步,去倒推內在的邏輯,先回溯,再模仿。
雖然並不存在絕對靠譜的方法,來判定剖析到了哪一層真正管用,雖然通過模仿獲得的認知日後多半會發現很淺薄,但沒有更好的辦法。
模仿AI,我學到這些心得:
第一,棋沒那麼容易死,與什麼棋都可以死,這兩句話同時成立。棋沒那麼容易死,每個子死的時候都獲得了對價,才能死得其所。什麼棋都可以死,所以不用怕死,倒是怕死反而會死得很不值。
第二,天大地大,先手最大。幾乎是無論什麼時候,如果一個地方不會下了,那就脫先,也就是換到別的地方落子。脫先總能得九十分,要是不離不棄,長考出一套精妙打法,反而經常不及格:一頓操作猛如虎,勝率就掉二十五。
第三,把每一步都當作第一步來思考。無論上一步有什麼構思,這一步都要忘掉重來。正因如此,打臉不要緊,反正還要打。漫漫長路,你還要打自己的臉很多次。
總之,人類下圍棋下不過AI至少有三個原因:太怕死,太戀舊,太要臉。
馬爾可夫過程
豈止下圍棋是這樣!看到我的這些心得,我的朋友,軟件工程師木遙說這就是個馬爾可夫過程。他這樣講:
生活里的很多事都是馬爾可夫過程。
也就是說,之前到達這一刻的路徑並不重要,千百種可能的過往路徑歸結為此刻的現實,能賴以對未來作出判斷的依據也只有此刻本身。你應該永遠像是一個在棋局進行到這一步的時候,才被邀請來坐在棋盤前的棋手一樣,開始重新思考。
但人們通常做不到這一點。
你持有一個股票倉位,你就沒法忘了自己是在什麼時候建的倉。你投入心力做了一件事,你就不知道該何時撒手。你把過去講成了一個故事,你就自覺有義務要讓未來遵循這個故事的邏輯。捨不得,放不下,輸不起,贏不夠。人是自我敘事的奴隸。
該翻篇兒的時候就要翻篇兒,每天的太陽都是新的。
說到馬爾可夫過程,把木遙的話總結成一句,說到馬爾可夫過程就是這樣的: 未來只與現在有關,而與歷史無關。
這話里有冷峻的詩意:AI就是這樣下棋的,股市大多數時候也是這樣運動的,在《30天認知訓練營·2019》里講,不要清空存量,要清空存量思維,也是同一個道理。
但到這裡還不是盡頭,我們可以再往下多走一步,馬爾可夫過程的道理還有更深一層。
為什麼在馬爾可夫過程中,未來與歷史無關?
給你舉個例子,假設你的閒暇時間只用來做兩件事,讀書和玩手機。在這裡,讀書是一種狀態,玩手機是另一種狀態。
我們再假設,你在這兩種狀態之間相互切換的概率是固定的。假設你正在讀書,那就有6成概率會繼續讀下去,而有4成概率會轉過去玩手機;再假設你要是正在玩手機,那就有9成概率繼續玩下去,而只有1成概率會轉過去讀書。
在此,我已經提到了馬爾可夫過程的四個前提:
第一,狀態的數量是有限的,這裡只有兩種狀態:玩手機、讀書;
第二,狀態之間切換的概率是固定的,這裡指的是你讀書時轉過去玩手機的概率,或者你玩手機時轉過去讀書的概率,它是固定的;
第三,遍歷性,也就是所有狀態都有可能會出現;
第四,非週期性,也就是它不會是單一的一個過程反復循環,周而復始。
馬爾可夫過程的四個前提如果同時成立,那麼,不論最初你在讀書和玩手機上怎麼分配時間,也不論後來經過了多長時間,有多少次反復,最終都只有一個結果:
你80%的時間用於玩手機,20%的時間用於讀書。
只要到了這裡,你就出不來了。算一算,八成時間用於玩手機,兩成用於讀書,這時,你從玩手機切換成讀書的時候有10%乘以80%等於8%,而你從讀書切換到玩手機的時候有20%乘以40%,也等於8%,兩者正好抵消。只要你達到這個均衡,你就鎖死在這個均衡里出不來了。
哪怕你最開始是100%的時間都用來讀書,你最後也會掉到80%的時間用來玩手機的結果中去。
只要是一個馬爾可夫過程,總是會結束於一個統計均衡(unique statistical equilibrium)。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歷史無足輕重,因為無論初始狀態是什麼,無論過程中作何干預,無論路徑怎樣展開,最後都會掉入模型設定的長期均衡,並且就停在那裡了。未來與歷史無關,因為不論歷史是怎麼發生的,未來已經注定。
對馬爾可夫過程的理解,不能缺少了這一環。
所以說, 如果你想改變你現在的狀態,關鍵不是從哪裡出發,也不是過程中你要作哪些干預。你要做的是改變轉移的概率。
轉移概率就是,你在讀書時是繼續讀呢,還是轉過去玩手機,你在玩手機時是繼續玩呢還是轉過去讀書,這兩件事的概率。不改變這兩個概率,你起初花再多的時間來讀書,過程中你拿起書的次數再多,你還是會掉進同一個坑里。不信你就算一算。
同樣的道理適用於其他問題。
比如說管理情緒,在放鬆與焦慮之間,如果你想減少焦慮,指望休假重啓充電是不行的,未來與歷史無關。想要減少焦慮,你得在放鬆的時候能夠更多地保持放鬆,而在焦慮的時候能更多地走出焦慮,你得改變轉移概率。
同樣,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如果不提升人們從窮困狀態轉到富裕狀態的轉移概率,也就是增加窮人的致富能力和機會,那麼無論你給窮人多少錢,最終還是會有同樣比例的人群陷於貧困。社會花了許多資源,最後什麼也不會改變。
本講小結
總結一下,鎖死在壞的均衡里是災難,鎖死在好的均衡里,好結果會自己發生。從壞均衡的馬爾可夫過程變成好均衡的馬爾可夫過程,你必須改變轉移概率。
前兩年韓國駐華大使送了一幅字給中國領導人,最近韓國議長訪美又手書同一幅字給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同樣四個字:萬折必東。
四個字兩頭送,雖然有一點點滑稽,但跟今天講的馬爾可夫過程契合:
不論從哪裡開始,是從唐古拉山還是崑崙山,不論過程中有多少曲折,是黃河九曲還是長江十八灣,水下一步往哪裡流,都只跟現在這一步有關,每一步都是水往下流,那麼它最終一定東流入海。
今天我也把這四個字送給你:如果你執行了錯誤的轉移概率,馬爾可夫過程是你的天敵;反過來說,如果你執行了正確的轉移概率,馬爾可夫過程是你最好的推手。不論起點高低,過程難易,它將你一步步送往屬於你的那個均衡。
萬折必東。
思考題
照例出個思考題:
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是馬爾可夫過程,又有哪些不是,還有哪些它很可能經常是,但不應該是?
新書上線
宣佈個消息,我的新書《跨界學習》就要上線了,這本書脫胎於《30天認知訓練營·2018》的課程內容。
「得到」給學習了我課程的用戶,準備了提前購買的優惠,如果你感興趣可以點擊下方的圖片鏈接,進一步瞭解。」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
腦死判定訓練課程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今天我來透過一個心理學的觀念,來談一談關於「迷信」是怎麼發生的?
這個觀念呢,叫做「後此謬誤」,它是一種我們內在的思維模式。講幾個例子喔,你大概可以體會一下「後此謬誤」是什麼。
有一個來自瑞典的美國職業冰球的守門員,叫做佩勒.林伯。他每次出賽的時候,都會在護具下面,穿同樣一件橘色的罩衫。
但重點是這個罩衫從來不洗,除了衛生的問題之外,幾年下來這個衣服,早就縫縫補補過好多次,都已經快要爛掉了。
另外一位已經退休的網球名將,叫伊凡.諾賽維奇。他每次贏球之後,都有一個習慣,就是把勝利當天的作息,複製到下場比賽的日子。
而這裡所談的「複製」,包含餐桌的擺設啊、餐點的菜色啊,這些是完完全全的複製。
他自己就在部落格上曾經寫到喔,他很希望比賽能夠快一點結束,因為比賽結束,他才能夠吃別的東西。
而另外一位運動員,是上個世紀的美國職棒明星,叫威德.伯格茲。他的外號是雞肉人,因為他每一場比賽之前,都要吃雞肉。
另外呢,他還很迷信這個數字「17」,他每次打擊的練習,都安排在5點17分;然後短跑練習都排在7點17分。
有一陣子剛好遇到打擊的低潮,結果有一場比賽的播報員,忘記念他的背號,就介紹他上場。
那一天他的比賽表現的很好,走出了低潮。於是從那一天開始,他就不準播報員,在介紹球員出場的時候,唸他的球衣號碼。
他現在已經退休了喔,他個人傳記的作者就說喔,博格茲的生活到處都是規定,他根本就是個機器人,是一個每件事情都有固定儀式的人。
而他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他有打擊成績要顧,透過規律而機械化的作息,博格茲覺的自己在場上的表現,也會變得可以測量、可以比較。
其實這樣的狀況,在各類運動員的選手身上,簡直是司空見慣。只要他們有一天的表現非常好,他們在這之前,做的每件事情都會放大,成為他們表現好的原因。
然後全部集合成一個「儀式」,每天都要做一遍;這樣的情況,就是「後此謬誤」。
其實早在山頂洞人,或法老王的時代,從人類出現第一個幸運符,的那個瞬間開始;我們的大腦裡,就會產生這樣子我們無法拒絕的傾向。
當一個事情,接著另外一件事情發生,我們就會判定,這兩件事情存在著必然的因果關係,這就是人性的一部分。
然而,如果從負面的角度來理解的話,有一句話是這麼說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
有一個調皮的孩子,被插座電過一次之後,他從此以後就會躲著插座。他有一次觸電的經驗,比被他爸媽電一萬次都有用。
你根本不用跟小朋友解釋,富蘭克林的電學原理,你也不用跟他說明,從電學被發現之後,要怎麼樣去設計出電場啊、電網啊、電線啊…。
你甚至於不用跟他說,這背後的對經濟呀、產業啊、文化啊,有什麼影響?
你根本不用跟他分析、研究電磁學的公式。反正呢,他只要被真真實實的電過一次、麻過一次,他就什麼都懂了。
我們的大腦會這麼認為,經過了這個經驗,所以得到某個結果。所以因為這樣的經驗,我再也不敢「再重複一次」。
你會發現,人類非常容犯「後此謬誤」。我們太容易把先、後發生的兩件事情,把它歸納成因果關係。
「後此謬誤」可以說是我們「非理性思考」的大哥大。
所有失準的、不科學的、穿鑿附會的、道聽途說的、迷信的…這些說法;都應該給「後此謬誤」這個大哥,好好的鞠個躬喔!
我們會因為「後此謬誤」,讓我們被很多經驗,跟觀念牽著鼻子走;甚至於,被送去賣了,還不忘說謝謝、幫他數鈔票。
其實,這樣的「後此謬誤」,如果公允一點來看的話,它其實某個層面,也是我們之所以會學習、學會經驗的一個主要出發點。
但問題在於喔,我們不太懂得去過濾、去篩選出,有太多、太離譜的狀況;只會死板的,照著這樣的一個觀念,或這樣的一個經驗去歸因。
把前面發生的事情,跟後面發生的事情,只要它有順序性,我們就會覺得它是因果關係;就像是我們生活當中,那些小感冒。
其實,無論如何都是會好的,時間到了就會好。所以呢,在這個過程裡面,你吃的任何感冒藥;其實只是緩解一些症狀,而不是真的治好感冒本身。
但是我們的家裡,總會有一堆陳藥,讓我們覺得很安心。因為我們深信吃這些東西,可以讓自己好起來。
但事實上,感冒復原的原理,根本不是這樣子啊!就算你只是躺著蓋被子、好好休息,時間到了你也會好。
那麼有些文明還有一些儀式,像是「跳舞祈雨」。
有雨才能豐收,但這就表示「跳舞」跟「豐收」有關係嗎?我們以現在的理性,當然會很清楚知道,絕對不是這樣子。
如果再回到前面談的運動員的經驗,你的球隊在賽前可能會集合、可能會做一些禱告;但是你們拿到冠軍的原因,是因為你們的神,比對手的神來的強嗎?
你們拿到的獎金,要跟你們自己的神明分嗎?不是吧?只是「後此謬誤」這樣的直觀思維,是很順手、是很方便,可以給我們很大的安全感。
它讓我們會有一種「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我們會覺得再怎麼樣,這也是勝率最大的一個選項。
然而,當你發現自己也很容易這樣的時候,千萬不要覺得,自己到底有什麼問題跟瑕疵;因為這是我們演化心理當中,每一個人的「原廠設定」啊!
那既然知道「迷信」,也就是「後此謬誤」這樣的心理狀態,是我們的原廠設定。那就意味著,我們得默默的承受這一切嗎?
當然不是喔!其實如果你問我,我是站在什麼樣的態度,我是「反迷信」嗎?或者是我把所有疑似迷信的東西,全部推翻嗎?
我倒沒有那麼極端,我所站的位置是哦,如果這個儀式行為,能夠讓我好一點、 能夠讓我有信心一點、能夠讓我平靜一點,那何妨繼續呢?
但是我更清楚知道一件事,任何事情的成敗關鍵,還是在於直指核心的努力。你為這件事情,做了多少努力跟準備?
就像前面提到的運動員,那些儀式只要能夠讓他安心,那麼就繼續;可是別忽略了一件事,他今天之所以能夠成為運動明星。
是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持不懈的那些努力、那些訓練;那是他所有汗水,跟自律累積下來的結果。
所以呢,當我們本末倒置,把那些「儀式」,當成是成功主要的原因,而不是把自己能控制的努力,當成是主要的原因;那麼「迷信」在你的生命裡,才會是問題。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無論是我們的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
在我們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我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