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腦庫協會 成立🧠照顧國人腦健康😎】
台灣即將邁入 #超高齡社會,銀髮族群的 #腦神經退化病症 也成為社會不可忽視的問題👵🧓國內醫師與前副總統 #陳建仁 及衛福部支持下,「臺灣腦庫協會」今天(28日)正式成立,陳建仁期許本土腦庫的設置能夠順利進行研究及藥物開發,幫助病友、繼而照顧國人的腦健康❣️❣️❣️
#腦庫
📌加入Juiker,即時掌握央廣新聞📌
https://jkgo.in/gt/j/bGiJAm
📌歡迎加入央廣Rti官方TG帳號,每日新聞不漏接📌
https://t.me/RadioTaiwan
📌Google新聞也可追蹤央廣Rti📌
https://reurl.cc/LdGL5L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email protecte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認知障礙症 - 李常威腦神經科專科醫生@FindDoc.com FindDoc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FindDoc WeChat : 快徳健康香港 FindDoc (一)善忘=認知障礙症? 00:08 (二)認知障礙是什...
腦神經退化病症 在 王巍穆牙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嗨,大家好,我老穆🦷
在台灣,65歲以上的老人,每12人即有1位失智者,並且每5人就有1位糖尿病患者。
這些都不是我這牙醫師的危言聳聽,而是國健署提供的成人健檢上血淋淋的統計資料。
這跟我一位牙醫又有什麼關係呢?
或者說,這跟牙齒,又有什麼關係呢?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日本失智症權威長谷川嘉哉曾提到 #大腦與牙齒的關聯性,並證明了牙齒咀嚼能廣泛地活絡大腦神經系統,這是因為口腔中的神經分別占據了全腦運動及感覺神經的三分之一。
長谷川嘉哉在發現牙齒與腦神經的關係時便積極在診所導入牙醫師的協助與看診,有著「醫科牙科合作」第一人的身分。
「咀嚼能帶走血液流動,使大腦的血液流動增加降低失智症風險。」
若沒有牙齒怎麼咀嚼呢?
而牙周病是掉牙最大的原因,在得到牙周病的情況下,不僅失去咀嚼能力,牙周病上的細菌也會隨著血液流動到大腦的「海馬迴」,提高了阿茲海默症的發病與惡化風險。
健康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能不給家人添麻煩。
需要「長照」的腦神經退化病症若能夠透過治療牙齒避免,並在牙齒有症狀時第一時間前往牙醫院看診,#趁早發現、#即刻治療,是我對每一位口腔患者,最真誠的建議。
我曾治療過許多長者,在來治療之前,都因為牙痛或是「食不下嚥」而鬱鬱寡歡,卻在牙齒治療完後,整個神精氣爽,人變得多話開朗,連思考速度都快了一點般,看患者隨著一次次回診越來越好,我也同樣感到欣慰與開心。
最後
怕大家忘記,再說一次➡➡➡
「牙齒咀嚼,有助於改善失智與阿茲海默症等腦神經退化病症,因此不能輕忽掉牙症狀。」
腦神經退化病症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認知障礙症 - 李常威腦神經科專科醫生@FindDoc.com
FindDoc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FindDoc WeChat : 快徳健康香港 FindDoc
(一)善忘=認知障礙症? 00:08
(二)認知障礙是什麼? 00:51
症狀 00:51
成因 01:24
(三)如何改善認知障礙症? 01:57
(本短片作健康教育之用,並不可取代任何醫療診斷或治療。治療成效因人而異,如有疑問,請向專業醫療人士諮詢。)
參考資料:
1. Chiu et al. (1998) Prevalence of dementia in Chinese elderly in Hong Kong . Neurology 50(4): 1002-1009.
2. 基本認識. (n.d.). https://www.jccpa.org.hk/tc/facts_on_dementia/what_is_dementia/index.html
3. Ngandu, T., Lehtisalo, J., Solomon, A., Levälahti, E., Ahtiluoto, S., & Antikainen, R. et al. (2015). A 2 year multidomain intervention of diet, exercise, cognitive training, and vascular risk monitoring versus control to prevent cognitive decline in at-risk elderly people (FINGER):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The Lancet, 385(9984), 2255-2263. doi: 10.1016/s0140-6736(15)60461-5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
查詢醫生資訊:
https://www.finddoc.com/
腦神經退化病症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幸福工作坊》當愛情卡遇見能力強項卡工作坊~2019/01/26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1903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2/16(日)或 01/20(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熱門講座】溝通,和你想的不一樣~11/09(五) 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241
【2019/3/8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5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不知道你有沒有曾經想過一個問題?就是不管在我們的生理、還是心理上,因為各種外力,或者是疾病的原因,讓我們喪失了某些功能。
然而,這些功能的喪失,究竟是因為我們真的失去了這些能力,還是我們的大腦「學會」了,我們沒有這個能力,這什麼意思呢?
你可能有見過一些因為中風,可能造成他的手,或者是腳不方便的這些朋友。在我們一般直覺上面,會覺得他就是因為中風,而造成神經跟肌肉的功能,沒有辦法發揮。
然而,事實上這樣的說法,從某個角度來說它是對的。但是如果從近年來,大腦跟神經的研究,告訴我們的很多證據;那這樣的一個觀念,其實是可以被懷疑的。
近年來,大腦神經的研究當中,有一個最具革命性的發現,就叫做「神經可塑性」。「神經可塑性」的研究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學者,叫愛德華.陶伯。
在他一系列的實驗當中發現喔,不管是動物還是人,在中風之後,不見得只能過著,那些很悲慘的失去功能的生活。事實上,在後面的復健,只要方法正確的話,他要恢復原本的功能,而恢復的程度很高,這是絕對有可能,而且絕對做得到的。
其實,有很多實驗的證據告訴我們,這些中風的患者,如果在他們想要使用,那個已經癱瘓的手臂的時候,他發現自己舉不起來,於是在大腦跟神經裡面,就會很自然的「學會」不再使用那一隻手。
然而一旦如此,大腦當中,掌管那隻手的運動神經迴路,就退化了。因此呢,陶伯的做法,就是先教中風的病人,重新使用已經癱瘓的手。
他做法是什麼呢?他會先限制住、可能是綁住病人,功能好的那一隻手,然後去訓練那隻病人「以為」已經癱瘓的手。當功能正常的手,被限制住的這些病人,他就被迫得使用,那個功能已經受到傷害的手。
結果,最後那隻功能受損的手,恢復狀況越來越好。甚至於他還發現,即使這個病人已經中風了好幾年,這個方法也仍然適用。
愛德華.陶伯他首創的這個方法,稱為「限制引發治療法」。在執行「限制引發治療法」的時候,他們同步去做很多大腦掃描。
這些大腦掃描顯示,當病人使用陶伯的方法,去挽回失去的功能的時候,那些受傷部位附近的神經元,就會開始接手,受傷或者死去細胞的工作。
用一般人比較容易聽得懂的話來說,就是雖然你可能中風,你可能局部大腦功能的區域,的確是壞死了,或者是受傷了,或者是受損了。可是別忘了,那個受損區域的旁邊,還是有很多「大腦神經元」。
於是,這些周邊的大腦神經元,就慢慢的「接替」或者是「取代」原本神經元的功能。那當然談到這裡,我必須要特別提醒一下,如果你自己或你身旁的家人,有中風或癱瘓…等等的狀態。你還是得詢問你的醫師,看看怎麼樣去做相對適合的復健跟治療方法。
然而,其實不只是在「中風患者」的身上;事實上,這樣的一個實驗方法,還曾經把它用在老鼠身上。研究者把會引發出「帕金森症狀」的藥物,注射到老鼠的身上。
讓老鼠的身上,可能是左半邊,或者是右半邊,造成癱瘓的狀態。在引發癱瘓的病症之後,實驗者就把老鼠正常功能的那一邊,的前肢或後肢,把牠們綁住。而這個老鼠,就被迫使用癱瘓的那一邊。
結果,經過七天之後,把正常的那一邊鬆綁,結果原本癱瘓的前肢,或者是後肢,牠的功能發揮,就跟沒有癱瘓前是一樣的,沒有任何動作上的困難。
也就是說喔,這老鼠功能受損的那一邊,被迫要不斷的去使用牠,反而在牠大腦跟神經系統當中,受損的那個部位,周邊的神經系統,就會取代原本受損部位的功能。
所以聽到這裡,你仔細想想,我們的神經是不是很有可塑性?那如果「神經可塑性」是我們人類,或任何動物身上的特性的話。那麼你回想一下,那些你覺得自己很害怕、那些你覺得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究竟是你真的做不到,還是你「學會」了自己做不到這件事呢?或許限制住你的,並不是你功能不足的那個部分,反而是你功能運用得很好,的那個部分。
因為它功能運用的很好,所以你就依賴了它,以導致於功能不好的那個部分,一直沒有機會發展出來。
所以囉,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的狀態,其實我們都必須要先確認,並且告訴自己一個很重要的觀念,這個觀念就叫做「老狗學的會新把戲」。
生命的可能性,無所不在,而你就是那個「可能性」的源頭。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文字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凱宇很期待,能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腦神經退化病症 在 神經退化疾病-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帕金森氏症是一種慢性、漸進性的神經退化疾病。目前65歲以上老年人口中,約有1~3%患有巴金森病,隨著患者大腦黑質中多巴胺神經元漸漸退化消逝,患者的肢體會慢慢變得 ... ... <看更多>
腦神經退化病症 在 臨床常見「腦神經退化性疾病」出現這幾種症狀..勿拖延! 的推薦與評價
臨床常見「 腦神經退化 性疾病」出現這幾種症狀..勿拖延!|十點不一樣20220407. 8.9K views 8 months ago. TVBS NEWS. TVBS NEWS. 2.25M subscriber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