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 #嘔吐「#警戒症狀」‼ #止吐藥:造成 #臉歪嘴斜 副作用⁉
小孩嘔吐原因很多,按年紀不同所需要考慮的疾病也不同,如一歲內的嬰幼兒因為賁門括約肌未成熟或功能失調,就很常見有 #胃食道逆流。一、兩個月內的嬰兒喝奶完假如有非膽汁色噴射性嘔吐,就要小心 #胃幽門狹窄。一般 #病毒性腸胃炎 嘔吐通常只會延續2-4天,因此嘔吐天數過長,或合併有以下警戒症狀,各位爸爸媽媽就要提高警覺,一定要再找醫師評估病情📣以下分享重要資訊,希望對各位爸媽有幫忙😁
--
⚠【#嘔吐時間過長】
找尋潛在病因、時間過長也會造成造成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
📌 新生兒 >12小時📌 小於2歲 >24小時
📌 大於2歲 >48小時
⚠【#脫水表現】
📌 疲憊、#超過6小時沒小便、嘴唇乾裂、#哭泣沒眼淚、囟門凹陷、體重減輕
⚠【#腸阻塞】
📌 肚子脹、痛 (疼痛程度越來越嚴重)、綠色膽汁嘔吐、血便、吐血🤑
⚠【#腦壓高】
小心 #腦膜炎 或是 #腦腫瘤...等😱
📌 #頭痛、#頸部僵硬、姿勢影響嘔吐、#剛睡醒嘔吐、#沒有噁心感、前囟門突出、頭部外傷
⚠【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
糖尿病、代謝性疾病...。#糖尿病造成肚子痛、嘔吐也是很重要的考慮的病因
📌 意識不清、抽搐、反覆嘔吐
--
🤮 兒童常用止吐藥:#胃利空藥水/ #吐福塞劑 (Domperidone)
🎯【作用】:噁心嘔吐 (增加下食道壓力、胃排空、12指腸蠕動)
🎯【劑量】:
每次劑量:體重(kg) ÷ 3~4 (ml) (最高10ml,不可超過)
一天三次。建議飯前及睡前15-30分鐘服用
#塞劑三歲以下:1次1顆 (10mg),但可視年齡/ 體重/ 症狀增減🔎
🎯【注意事項】:
📝 #罕見引起錐體外徑副作用 (EPS:仿單註明機率是千分之一至萬分之一)
🟧眼歪嘴斜、翻白眼、面部僵硬…如圖示🥶
🟧一歲以下嬰兒使用需特別注意,#劑量不可過高,尤其一個月大時代謝及血腦障壁尚未發育完全,發生神經副作用風險較高
🟧停藥症狀會自行消失。胃利空產生EPS機率比使用Primperan低很多
📝三歲以下避免連續使用超過7天
📝促進腦下垂體分泌泌乳激素:造成溢乳
📝肝腎功異常、心律不整患者應注意
--
💟 結論
止吐藥物及塞劑只有 #治療症狀 的效果,無法治療病因,因此一定要找醫師詳細評估後再給予藥物治療,也要注意有沒有合併上述的『警戒症狀』,以免錯失嚴重疾病的治療時間。⏳
胃利空及止吐塞劑在正常劑量使用下,因為較不會通過腦血管障壁,所以發生錐體外徑副作用的機會比primperan低很多,但一歲以下嬰幼兒使用就要特別小心,需要醫生的監督追蹤才能使用喔🩺
感謝 @fatty醫院生存日記 提供授權精美EPS圖示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email protecte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高血壓 專題 - 陳普來心臟科專科醫生@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 背景:May工作繁忙,經常在外用餐。近幾個月有頭暈、頭痛症狀,身體檢查結果顯示血壓稍高。 (一) 工作壓力大,經常進食高鹽分的食物,容易患高血壓?高血壓的成因是什麽? 0:2...
腦血管狹窄頭痛 在 Dr.李薇復健與生活頻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頭暈頻繁,不可忽視:腦血管中風!』
復健科李醫師繪畫故事
62歲陳氏公司總經理,
本身有高血壓及高血脂,
固定服藥
因數月頭暈就診,
有時還偶爾有暈眩,
看東西如天琁地轉,
暈眩跟姿勢移動無關
病人同時有脖子肌肉很緊症狀,
常常開會到一半需離席休息
病人說三個月前,有一次右半邊無力,
但只有一次,
症狀只有半小時就消失
目前其他症狀:
沒有步態改變、平衡困難,
沒有手腳無力、口齒不清,
沒有吞嚥異常、沒有大小便失禁,
但有右手輕微麻木,
兩個月前至耳鼻喉科門診檢查:內耳無異常、聽力無損
頸椎x光顯示有輕微退化,
耳鼻喉科醫師建議他到神經科或復健科就診找原因,
但病人自覺是頸椎神經壓迫導致,
加上近期公司擴展,
會議太多太累,
故不以為意,
常常去給按摩師推拿,
特別加重頸椎按摩
但這個月頭痛情形越發加劇,
血壓也常常飆到收縮壓180mmHg,
吃了降壓藥,頭暈也無太大改善
『腦部核磁共振』及『頸部超音波』顯示:
『腦幹血栓性中風』,『內頸椎動脈及椎動脈』有70~85%的狹窄阻塞
住院打點滴觀察,服用抗凝血藥物,
住院期間,
病人太太也一直問:是不是按摩師給按壞的?
其實這個問題不好回答,
我想病人本身就頸椎動脈阻塞狹窄,
至於何時,腦部血管栓塞?或這栓塞又是因了而來,
我們無法推測
住院時,四個兒子女兒從外地回來,輪流照顧,
每次查房時都倍感溫馨,
病人能走能動,只是吊個點滴,
兒女們排除工作上的萬難,爭先陪伴
9天後,病人頭暈好一半,
出院回家休養,
暈眩逐漸恢復……
頭暈很常見,
而大部分頭暈為內耳 或 頸椎的神經肌肉問題,
少部分為腦幹、小腦血液供應不良所致的中風,
然而腦幹、小腦中風,
輕為暈眩,(較輕為暈眩,不易察覺)
嚴重的會導致心跳、呼吸、血壓失調,甚至喪命。
然而病人曾發生過一次小中風(三個月前,有一次右半邊無力)
加上高血壓及高血脂病史,
中風或再中風機率就高,
若曾經發生過小中風的患者,
建議每天喝2000cc以上的水、戒菸戒酒、好好控制三高、多做溫和運動
未來當出現無法靠藥物或休息改善的暈眩,
提醒您,需小心腦部或頸椎血管的中風,儘速就醫!
腦血管狹窄頭痛 在 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歲小孩也會中風
1歲多的黃小妹去年母親節與家人外出時總是無精打采,原本媽媽以為她累了,沒想到回家後她突然吐了,接著更出現眼睛上吊、抽搐等症狀,持續了3分鐘之久,媽媽趕緊帶她到金門醫院掛急診,醫師一看電腦斷層片,驚呼「這麼小不會中風啊!」趕緊收治住院,並於隔天轉診至林口長庚就診,確診為顱內內頸動脈狹窄造成的「毛毛樣腦血管病變」,需要開刀救命。
毛毛樣血管疾病相當罕病,統計顯示,我國平均每年有35人罹病,好發於5~14歲孩童和40~44歲成人,小孩發生率又比成人高,發病後死亡率約3%;
毛毛樣血管疾病是因腦內血管「不明原因」的出現狹窄與阻塞,此時身體會啟動保護的代償機制,在該缺血區新長出一些微血管,但這些血管的供氧、供血量,仍不足以滿足人體需求,所以提高缺血性腦中風的機率。
有些比較幸運、沒有出現缺血性腦中風的病童,因為這些新增的微血管「管壁較脆弱」、進而容易破裂,在年紀漸長後,出現「出血性腦中風」機率也比常人高。
「開刀」是治療毛毛樣血管疾病的主要方法,透過電腦斷層和核磁共振,能確定是哪裡血管阻塞,再透過「搭橋」的方式,用原本的腦內血管、或更長的手臂與小腿血管來「接通」,每次手術都會在一小時、甚至20分鐘內完成,避免本身就缺血的大腦再次缺血。
無論是缺血性還是出血性腦中風,都可能出現永久性的傷害,包括手腳無力,記憶力、視力受損等,一旦出現突發性肢體、語言或視力障礙,或頭痛、癲癇、意識不清,便應儘速就醫。
腦血管狹窄頭痛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高血壓 專題 - 陳普來心臟科專科醫生@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
背景:May工作繁忙,經常在外用餐。近幾個月有頭暈、頭痛症狀,身體檢查結果顯示血壓稍高。
(一) 工作壓力大,經常進食高鹽分的食物,容易患高血壓?高血壓的成因是什麽? 0:24
(二) 為什麽高血壓常被稱為「隱形殺手」呢? 1:00
(三) 如何治療高血壓呢?若需服用血壓藥,是否終身不能停藥? 1:32
(四) 長期血壓高,是否會增加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2:11
查詢醫生資訊:
https://www.finddoc.com/
Let's Connect: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https://plus.google.com/102821364210960788806/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