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543》
面對癌症的反應
-
45歲女性,職業為護理師(以下稱她為學姊)在職生涯超過22年,平常沒有健康檢查的習慣。某天因反覆發燒7天+下腹疼痛,由診所轉診至本院求診,陪同者為國一的女兒及先生。
-
抽血檢驗,白血球、發炎指數破表。電腦斷層掃描:Colon cancer T3N2M0,大腸癌第三期。且合併破裂,腸子周圍已出現腹水,(臨床稱PPU消化性潰瘍穿孔)需要馬上開刀治療,不然會有生命危險。
-
我們急診醫師學姊解釋病情,告知電腦斷層結果。學姊的反應是:真的假的?我覺得我還好阿!沒有怎樣啊!醫生啊!會不會過幾天就消失了啊?
-
接著外科醫生來了,向學姊解釋立即開刀的必要與嚴重性,告知術後會暫時做一個《腸造口》來方便排泄。
也帶先生一同觀看電腦斷層報告,指出腫瘤的位置,及解釋手術的內容。不過學姊一直聽不進去,拒絕開刀,覺得腸造口很不方便。
我們急診醫生又向她解釋三次了,學姊還是不接受,堅持要再去詢問別的醫生,最後還簽了拒絕手術同意書。
-
學姊的反應,也是大多數病人在得知罹患癌症第一階段的表現《否認期》,她拒絕接受殘酷的事實,害怕面臨身體心像改變,擔憂腸造口帶來生活的諸多不方便。
-
同樣為護理人,看著她ㄧ輩子奉獻給臨床,結果自己卻罹患癌症,其實非常很心疼。找她聊了一陣子,給她加油打氣,期盼她心裡能儘早走過否認期。
-
隔天上班時,發現學姊已經住院了,而且昨天晚上也順利開完刀了!我很替她開心~希望她治療之路能一路順遂,畢竟還年輕,小孩也才國一。
-
⭕️小提醒
預防勝於治療⬇️
少吃紅肉及加工食品
均衡攝取各式的蔬果
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
定期接受糞便篩檢或大腸鏡檢
📌提醒家中長輩➡️
《國民健康署提供50-74歲的民眾每2年1次免費的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
-
#急診543
#nurselovefoods
腸造口 術 後 護理 在 翁琬柔 Joyc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近看韓劇的時間多了,正在追夫妻的世界還有機智的醫生生活。
這幾年,我不喜歡看醫生題材的戲劇,因為三年內送走了三位至親,每次踏進醫院的心情、每次跟醫生討論病況的感受,都像針一樣在我心裡,連想,都不願意。
看夫妻的世界的時候,總是想著,哪家醫院的看診時間這麼長?每個病患都分到大把時間跟醫生諮詢,看機智的醫生生活的時候,我更是無法一口氣看完每一集,因為那些家屬的焦急,總是能讓我感同身受。
媽媽走之前,他的醫生跟我非常詳細的解釋她的狀況,非常有耐心,讓我相信過去一段時間媽媽都有受到好的照顧,感激萬分。
但是阿嬤心臟開刀明明是成功的,在加護病房感染必須氣切,至今我還忘不了,進到加護病房後,數個用過的針頭散亂擺著阿嬤腳邊、不知道放了多久的景象。姑姑罹癌後第一個手術,本來只要切除卵巢,手術過程當中才發現需要做腸造口,從此之後的五年,姑姑有任何的不適或是問題,婦產科醫生會說那是大腸直腸科要解決的,大腸直腸科醫生會說:「請你回去問婦產科。」即便到了癌細胞控制不住,醫生建議停止化療的時候,問他為什麼、後續怎麼處理,也只得到一句:「化療打不動了。」
曾經對姑姑醫生每一個不清楚、不明確、甚至有點不耐煩的答案心有埋怨,但是看了機智的醫生生活之後,裡面有一句台詞震撼了我:「你知道醫生為什麼不能說確定的答案,因為我們要對自己說的話負責,我們唯一能百分百確定說出口的只有『我會盡力』」
是啊,醫生跟護理師要面對那麼多病人,那麼多生離死別,工作壓力應該也非常大。
我知道世界上有很多非常有耐心跟親切的醫生跟護理師,但其實,更重要的是台灣醫療體系需要改善,才能讓醫護人員有更好的工作環境,進而讓民眾能受到更妥善的照顧,也讓醫生有更多餘裕,去盡全力。
腸造口 術 後 護理 在 當玫瑰綻放(毛毛的抗癌故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小護士與小醫生~
自從罹癌有了「腸造口」跟「人工血管」,再加上大大小小的手術開了已不知多少次,家裡除了造口用品之外,還有紗布、優碘、生理食鹽水、人工皮、美容膠、防水貼布等因應俱全,前陣子媽媽手術,拆線後要貼美容膠,自己貼的亂七八糟,雖然家裡有姊姊及照顧失智外婆的外傭在,她們還是會說讓「小護士」來(呵呵😄)。
還記得小時候作文寫我的志願時,我就想當「護理師」,或許從小身體孱弱,一路上受到不少醫護人員的照顧,但媽媽說:妳一天到晚生病,到底是你照顧病患還是病患照顧妳,當然就沒有去念護理系!
但我心目中的「南丁格爾-白衣天使」一直是我覺得很值得敬佩的工作。尤其是最近新冠肺炎的肆虐,他們真的很辛苦。
家裡的外傭很貼心,照顧失智的外婆之外,也幫忙一起照顧家中的老病及毛小孩,當時我在替媽媽貼美容膠時,她神來一語「哈妮是小醫生」,真的,當心情有點憂憂時,看到哈妮在努力往她身上吸口氣,真的好療癒啊!
心理醫生~小哈妮❤
真的是一生一世的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