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屬的工作機構,是一級外傷中心,每天都有病人從北到南轉診過來。
其實轉診來的病人,都是為了求一個希望。希望獲得更高品質的醫療,希望能從醫學中心裡聽到不同於中小型醫院對自己(家人)病情的看法,甚至希望能出現奇蹟。
曾經遇到過從一進急診就開始CPR的病人,據轉送人員描述,其實病人在前一家醫院已經急救無效宣告死亡,然而家屬不死心堅持要來大醫院再看看,所以一路CPR過來。當我告訴家屬應該回天乏術,建議中止急救時,家屬沉吟了一會兒:「從這邊出發去台大要多久?」
曾經有一次在急診外科現場,有個中年人在護理站前走來走去欲言又止,我問他有什麼需要幫忙的,他遞給我一張光碟:「我爸爸腦出血,現在住在xx醫院的加護病房,那邊的醫師說沒辦法開刀不會醒了。我想說拿片子來給這邊的醫師看看,是不是真的沒有機會?」
尋求機會沒有錯,不死心也沒有錯,特別是在醫療可近性如此好的台灣。
不過有些例子,常令我不理解,甚至哭笑不得。
每週外傷討論會,都會針對過去一週的重大外傷進行討論,有個內出血休克的病人,在第一家醫院因為人力與設備無法處理,因此轉來醫學中心。手術的時機其實已經因為轉診而延遲了,照理說一推進我們急診,就應該馬上去開刀才對,可是卻又硬生生耽擱了一個小時。
這當然引起大家的討論,究竟是哪個環節造成延遲,同樣的事情不可以再發生。
「第一時間我就建議家屬開刀了!」當天值班的主治醫師很無奈地解釋:「可是病人的父母擔心手術的風險太高,所以要考慮一下.....」
「考慮?命都快沒了還考慮?」我忍不住提出疑問。
「我也是這樣跟他講:『要救命就得快!』,可是手術風險也不能不說明,所以他們聽完手術風險,就說不想開刀了....」
「病人轉到醫學中心,不就是要來治療嗎?結果反而拒絕開刀。那他們轉來幹嘛?」會後大家一致的問題都是這個.....
前天值班日,接到急診會診我去評估一位膽道結石的老太太。病人的影像是從另一家醫院帶來的,外院建議他們轉來本院處理。結石很大顆,膽管已經被完全塞死了。
「我是外科主治醫師,關於你母親的結石,我建議做膽道內視鏡取石,如果石頭能夠清掉,或許不必手術。」我向病人的兒子說明首選的治療方式。
家屬:「內視鏡?那不是很痛嗎?我們不要!」
「如果不做內視鏡,或者內視鏡取石失敗的話,那就只能開刀了。」我給他替代方案的選擇。
家屬:「開刀?風險會不會很高?我們不考慮!」
「要不然還有最後一條路,從肝臟放個引流管,讓阻塞的膽汁有另外一個出口,可是必須長期帶管。」
家屬:「那不就跟廢人一樣了?不要!」
「什麼治療都不做,那也只能打抗生素控制感染.....」
家屬:「抗生素打多了不是對身體不好嗎?」
「那你們轉來醫學中心幹嘛?」我離去前請他思考一下,要給家人什麼樣的治療。
他大概希望我提供氣功的選項。
膽管阻塞痛 在 黛靡在韓國 - 대만 데미 in 한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李英愛 一定是落入凡間的天使~
大家記得從前曾經有一對台灣的夫妻到韓國旅遊
結果早產住院費用要400萬韓幣
但是台灣在韓國的辦事處因為經費不足無法代墊
李英愛知道後,立刻就支助了300多萬台幣幫助這對夫妻
還記得昨天我們提到被領養的Jung In
因為養父母的虐待,16個月大,小小的生命
就這樣去天堂當了天使~
昨天李英愛和先生孩子們一起到了懷念Jung In 的安徒生公園公墓
面對小小生命的離開, 那麼痛苦的離開
李英愛偷偷的擦著眼淚~
其實李英愛在前往墓園的前一天
捐贈了1億韓元給首爾的牙山醫院,用來幫助治療兒科患者
2006年向重症患者捐贈1億韓元到牙山醫院
2017年 向Asan社會福利基金會下的醫院捐贈了總計3.5億韓元
李英愛的捐贈幫助了37例頑固性癲癇,心髒病,先天性膽管阻塞的患者以及其他重病患者和多元文化家庭。
韓國的藝人裡面
真的很佩服劉在錫和李英愛
膽管阻塞痛 在 一分鐘健身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喬治克隆尼、胰臟炎與斷食
最近有個影視新聞,越老越帥的喬治克隆尼為了在新戲中演出一位罹患癌症的科學家,刻意減重30磅(13公斤),沒想到因急性腹痛被送進醫院,後來被診斷為胰臟炎。
胰臟炎有許多成因,如果是在急速減重後發生,我(毫無根據)的臆測是膽結石阻塞。
快速減重時,脂肪細胞釋出膽固醇造成血脂肪短暫升高。肝臟會將這些多餘的膽固醇經由膽汁排出體外,但高濃度的膽汁有時會凝集出結石,如果不幸塞住膽管開口就會變成胰臟炎。
以下是一些減重者膽結石的危險因子:
1. 減去超過24%原體重
2. 每周減重超過1.5公斤
3. 超低熱量飲食
4. 長時間未進食
5. 低脂飲食
長時間未進食(例如斷食法)會讓膽汁蓄積在膽囊裡的時間拉長,讓膽固醇有更多時間凝集成結石,這也是許多專家反對斷食的原因之一。
深入分析相關研究,我整理出以下幾點:
1. 肥胖女性每年有1%的機會發生膽結石。
2. 減重24%以內,產生新結石的機會約7-8%,其中有1/3會產生症狀。
3. 減重是膽結石的最大危險因子,其效應為斷食(14小時以上)的兩倍。
4. 當減重結束體重穩定後,多數結石會自行溶解。
白話文版本:肥胖本身就會造成膽結石,不減肥就是抱著定時炸彈等開獎。雖然減肥的過程中有2%的機會直接中獎,但減完就過關了。用14小時以上的斷食來減重,可能會增加0.5%的絕對風險(註1)
吃三餐加宵夜(註2)仍能控制好熱量的人,你真的超強,請繼續保持下去!但如果你喜歡斷食不用算熱量,不用掙扎吃多少的優點,那麼0.5%的風險就看你願不願意接受囉。
順帶一提,帥哥喬治克隆尼已經順利出院返家了,可喜可賀!
註1:以上數字均以單篇研究數據粗略計算,可能有誤差。
註2:為何說三餐加宵夜?因為研究發現斷食超過7小時,風險就會以線性成長(Sichieri 1991),照一般人作息來看,只有睡前與睡醒後立刻吃東西,才能將風險壓到最低。
註3:新聞來源並沒有說喬治克隆尼是採取什麼方法減重。
參考文獻: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405175/pdf/amjph00207-0058.pdf
https://europepmc.org/article/med/11192327/reload=0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02934399803945
膽管阻塞痛 在 郭雨庭/膽管阻塞了! 內視鏡膽管支架引流膽汁無傷口-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膽管 一旦 阻塞 會造成黃疸,須將膽汁引流出來,否則會引發一連串的嚴重問題。現今醫學進步,經由膽道內視鏡放置 膽管 支架引流膽汁,過程類似做胃鏡檢查, ... ... <看更多>
膽管阻塞痛 在 膽結石分又這2種類型~ 轉載常春月刊406期--消化不良 的推薦與評價
通常膽結石引起的疼痛略偏「右上腹」,有時疼痛會擴散到右背或右肩,患者可能合併有噁心、嘔吐症狀,如果是膽管結石阻塞膽管的患者,還可能有「黃疸」症狀,疼痛時間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