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世代,常常會莫名收到大便的照片,詢問我:「這樣的大便正常嗎?」
其實我的心裡很想說,大便正不正常是其次,小孩健不健康比較重要!因為即使是超級正常的大便,也不見得能代表這個小孩就是正常的。很多時候家屬覺得大便不太正常,但小孩明明就很健康。
建立了這個重要的概念之後,我們就可以開始來談大便的型態了。
出生的第一天解的是胎便,顏色很黑,像濃郁的海苔醬一樣,之後會慢慢轉型成嬰兒常見黃色或綠色的大便,這兩種顏色都算正常,也可能偶爾解一下黃色,偶爾又解一下綠色,不必太擔心。倒是要注意灰白便,可能是膽汁的排出受阻,要及早排除膽道閉鎖的可能性。
寶寶在兩歲之前都可能是糊便,家屬常會擔心為什麼寶寶的大便還未成型,但就我的經驗來說,太早成型反而容易一不小心就跨越便秘的界線。所以只要寶寶健健康康長大,也沒有尿布疹的問題,那麼稀稀糊糊的大便也不是壞事。有一個名詞叫做「學步兒腹瀉」,常常跟這時期的飲食有關,如果腹瀉的次數太多而造成困擾,那麼可以請醫師好好評估一下寶寶的飲食型態,看看是否有需要調整的地方。
至於腹瀉的定義,先撇開學術上的定義不談,生活上,只要大便的質地突然變得比平常更稀更水,或是次數異常增加,那麼通常就可能是拉肚子了。因此,同一種大便型態,對甲來說是司空見慣,對乙來說可能就算是拉肚子了!
便祕的話則是除了看是否乾、硬、粗之外,也要看寶寶好不好大出來,還有排便的頻率如何,另外參考是否同時伴隨肛裂或痔瘡等症狀。
至於血便,幾乎都不會是正常的,因此建議就醫交由醫師診斷。腸套疊的血便很特別,我們形容它叫做草莓果醬便,合併間歇性的劇烈腹痛。細菌性腸炎的血便可能伴隨腹部不定時的絞痛。不痛的血便,則有可能是梅克爾憩室。息肉、肛裂等等,也都可能是造成血便的原因。
最後提醒大家,大便只是提供一個健康上的線索,並不能期望醫師看大便就能馬上診斷出來疾病,除非是像草莓果醬便那樣有特色的特殊情況。如果只看大便來判斷病人是否健康,那麼準確度就跟算命差不多了!
膽道閉鎖飲食 在 膽道閉鎖衛教 - 藥師百科 的推薦與評價
2021年7月5日—膽道閉鎖是指肝外膽管不通,造成膽汁無法排出而鬱積在肝臟,嬰兒會有皮膚黃疸、茶色尿及淡黃或灰白大便等表現,膽汁鬱積會快速造成肝硬化;如不處理, ... ... <看更多>
膽道閉鎖飲食 在 今天兒童肝膽防治基金會來與我聯絡,給了我許多膽道閉鎖相關 ... 的推薦與評價
但值得欣慰的是,現在肝臟移植技術非常成熟,成功率非常高,換肝後就宛若重獲新生!膽道閉鎖兒的父母也都做了心理準備,若未來真的要面臨換肝,一定會用盡全力照顧孩子。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