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旭暉隨緣家書】之前談過不少「和勇合一」的不同戰線,但很少朋友打淺藍主意,這篇希望填補這漏洞,因篇幅所限,《明報》只能刊出一半內容,這是五千字原裝長版。這裏有不少目標受眾,請大家討論指正。
上週談及香港面對「一國兩制3.0」的高壓白色恐怖時代,真‧香港人醞釀了九條戰線,各有不同的沙盤推演。不少朋友始終以非黑即白思維,看待其他戰線的成效,但今天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任何單一戰線,無論是和理非、勇武、經濟、國際,都是不可能獨自成功的,因為傳統思維的計算,正是對家的強項;必須多管齊下,百花齊放的continuous a/b testing,才能產生不能預知的蝴蝶效應。要走到終點,希望無論是哪門哪派,即使沒有蕭若元先生的水晶球,對此也能明白。
今天希望探討其中一條戰線:「淺藍戰線」。他們怎樣能促成「五大訴求」,而不是成為各大五十大板、破壞團結的維穩,事關重大,甚至可能是全局關鍵。至於其他戰線,日後會分別再談。
古今中外,「淺藍」群體的「時代革命」
所謂「淺藍」,其實都是明白事理、愛護香港、土生土長的傳統精英和專業人士,和「淺黃」的最大差異,只是前者因為種種原因更需要穩定,但不代表他們不重視核心價值。《逃犯條例》能激起二百萬人上街,就是得到「淺藍」全力支持,有劉鑾雄揭竿而起開始,各國商會、大小商界、專業人士、公務員集體大反彈,地產界石禮謙在議會虛與委蛇,才能突破反對派的同溫層,反映「淺藍」對樂崩禮壞、仗勢凌人、白色恐怖那一套伎倆,有發自內心的反感和鄙視。而古往今來,任何結構性變革,都缺不了建制內部的逆反。我們且舉出一些耳熟能詳的例子:
中國辛亥革命,新派軍事強人袁世凱倒戈;
台灣威權時代終結,蔣氏父子培養的李登輝「出櫃」,成為本土領袖;
日本大政奉還,幕府海軍領袖勝海舟與西鄉隆盛議和開城;
馬來西亞變天,靠的是前總理馬哈迪以九十多歲高齡投向反對派;
蘇聯改革開放,來自新生代總書記戈爾巴喬夫;
南非種族隔離終結前,支持白人至上的總統博塔被改革派德克勒克取代……
按今天的定義,在關鍵時刻,他們的原身份,都是「淺藍」。
「淺藍」之所以成為「淺藍」,並非對價值的追求不及「淺黃」,而是他們的崗位在現體制的最核心,一旦社會衝擊體制,不能避免的觸及他們的既得利益,因此必然先希望盡力在體制內扭轉,才會考慮其他選項。加上他們公開身份的種種不便,經常要飾演雙面人,鎂光燈下當建制派,私底下則判若兩人,也會出錢出力做實事;其實沒有這群有心人支撐,香港早就面目全非。然而,當制度崩壞過了某個臨界點,強權對價值觀的摧殘,突破他們能接受的最低道德底線、以及根本利益,「淺藍」挑戰制度的土壤,就會齊備。
這土壤,經過過去七個月,在香港「淺藍」當中,已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他們有些和黃營一樣,對警暴很不滿,另一些則相對不滿抗爭者,但一律認同特區管治已完全失敗,所謂「止暴制亂」只有反效果,和他們追求的長治久安背道而馳,至於北京的「全面管治」,明顯違背了他們當初對政體投下信心一票的君子協定,「不可以這樣下去」,成了心照不宣的最大共識。這些月來,每次參與傳統精英、在座包括頭面建制領袖和議員的聚會時,都驚訝於他們出奇的心水清:席間他們對林鄭月娥固然痛罵,對傳統泛民也是痛罵——罵他們「做唔到嘢」、「點解咁容易比林鄭講嘢」、「條友關鍵一票真係成日走咗去」等等,酒到三分,就喊「光復香港」,談到年輕人時也會感動落淚,從內容和粗口頻率,會以為置身於本土派網台節目當中。
為甚麼「淺藍」臨界點已過?
首先,自然還是利益,但也不只是利益。在「一國兩制3.0」時代,一個主劇本是雍正皇帝式「改土歸流」,精英的危機感越來越強;今年將有更多中國巨型企業來港上市,華資的持份自也水退船低。特區政府無視客觀現實,硬是演繹土地問題、房屋問題為整場運動的Root Cause,「鬥地主」之心昭然若揭,幸好社會民智已開,洞悉陰謀,反應冷淡,加上李嘉誠巧妙的以慈善基金四兩撥千斤,令商界居然和市民連成一線,連屈臣氏和百佳也被列為「黃店」。李嘉誠在年輕人當中的威望忽然遠超傳統泛民,「李氏力場」由刻薄老闆的象徵、變成香港的護城牆,背後角力,一葉知秋。商界面對北京威逼利誘,不得不跟隨主旋律「止暴制亂」、主動投誠,北京也會把一些內地地皮待價而沽,權作犒賞,但商人的根本觸角,就是避險,而避險必須對沖。即使表面上最馴服的大家族,他們的家族投資基金,也早就轉戰全球,因為他們知道香港這樣下去,絕不能長遠保障自身利益。
一般人在日常生活,會感受到價值觀受侵蝕的白色恐怖,但淺藍同時更會從具體利益,體會切膚之痛。法治精神(不是中式「依法治國」)、專業操守,一直是香港立足全球的最大優勢,內裏隱含一個check and balance潛規則,香港人處理due diligence、compliance的專才,都是國際社會的信譽保證。一直有種說法是中國需要香港、不需要香港人,但邏輯上,「留島不留人」是徒勞的:深圳前海宣稱以香港制度建立、交由內地人打理,理論上,也可算作香港的「半飛地」,但明顯失敗收場,就是因為在運作過程中,缺少了香港法治精神和專業操守的內部制衡,國際社會就不會信任。現在中環的內地精英雖然越來越多,因為需要中國聯繫的職務確實很多,但說到compliance,始終以香港人為大本營,對此,北京也心知肚明,那香港「前海化」,又有甚麼好處?
海洋公園就是標準的反面教材:猶太生意奇才盛智文當(義工)主席時,面對強敵迪士尼橫空出世,依然轉虧為盈,卻被梁振英政府以莫須有罪名忽然換走,連這類純商業公職也拿來當政治酬庸;新領導對經營公園毫無熱情,浪費了大量開支在顧問費、刻意轉向為針對內地人的主題公園,大好形勢下轉盈為虧,假如嚴守昔日制衡,斷不會如此。盛智文雖然在特首選舉「站錯邊」,但能力有目共睹,已經是滑不溜手、逢人稱「nice guy」(或「nice girl」)、甚至主動歸化中國籍的「時務俊傑」,用新一代語言,已經「雪雪聲」,依然被清洗,何況他人?大企業有條件在海外對沖,但中小企、專業人士眼見香港日漸淪陷,又可以如何?警隊是否受有效監管、銀行和國泰員工的社交媒體會否噤若寒蟬、老師校長會否被天天被篤灰,這些和企業管理會否受「一國因素」影響而犧牲專業,完全一脈相承。這樣下去,「淺藍」在社會還有甚麼不可取代性?
制度改革失敗,與傳統泛民的責任
那「淺藍」可以做甚麼?自然是「淺黃」單獨做不了的事,而根據香港現制度,「淺藍」棄暗投明,足以一錘定音。當然,新一代已經對制度毫不信任,而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一來《基本法》的設計,本來就是讓建制派「屈機」;二來傳統泛民在過去22年,莫名其妙地甘於被「屈機」,從沒有盡力在體制內光復香港。以功能組別選舉為例,事實上,不少團體票設計有大量灰色地帶,假如泛民及早覺醒,正正常常的組織工會、商會,不少功能組別都能搶過來。不像現在這樣,只挑容易勝出的功能組別像法律界、教育界參選,其他界別完全放棄,既失去不參與小圈子的道德高地、又沒有進取到無所不用其極促進體制內質變,才會和林鄭月娥一樣,失去幾代人的信任。
不少朋友繼而問,即使贏了一些功能組別議席又如何,和「五大訴求」、特別是雙普選,有何關係?會否反而永續了現制度?我不知道傳統泛民為什麼沒有進行這樣的公民教育,但其實真正熟讀《基本法》(不是官方教導那種洗腦讀法,而是reversed engineering的獨立思考讀法),就會產生答案。根據《基本法》,由於行政主導,特首權力極大,幾乎所有權力都集中在一人,只要特首會同(自己委任的)行政會議提出議案,改變功能組別內部組成方式只是本地立法,立法會有簡單多數(不同議員議案要兩個組別的多數票同時存在),就能通過。因此,立法會是否過半,有重要影響;由於建制派的老弱殘兵眾多,即使不過半而極其接近,對方也不再「有險可守」。
《基本法》的秘密:功能組別、選委會,能落實「五大訴求」嗎?
因此,一個支持「五大訴求」的特首,在簡單多數立法會的配合下,可以提出所有功能組別改變選舉方式,也就是彭定康時代「新九組化」的變相直選,令全港每人一人兩票,結構上形同上下議院,那時候,整個議會的組成,會基本上得到充份民意授權,具體甚至會比「六四黃金比率」更偏黃,民間的主要訴求,不可能不通過,那時功能組別是否要取消,就純粹是策略問題,而不再是政府認受性的問題。特首選委會的功能組別,也根據類似原則選出,即同樣可以根據類似準則由特首建議修改,那時候,特首選委的組成,同樣會大致以六四比出現。「泛黃」選委只要根據嚴謹的民調,選出眾望所歸的特首,政府的Mandate自然也會出現,屆時831框架不用取消、也已經被自動繞過,「五大訴求」,除非北京根據湯家驊一類的「法律」意見又搬龍門(這一點隨後再述),看不到不能實現的理由。
任何人的耐性,都是有限的。某程度上,2020年立法會選舉、2021年的選委會選舉,非建制陣營能否過半,是光復香港的最後希望;而只要「淺藍」代理人支持「五大訴求」、也希望「光復香港」,在結構性議題,已沒有「黃」「藍」之分。由於有效的組織票需要一年運作,就算現在才恍然大悟,飲食界外,新工會、商會、企業的註冊,已趕不及今年立法會選舉,但在來年選委會選舉,依然大有可為。假如政府連這些體制內行為也打壓,我不相信在「公務員secrets」看不到斷正的證據。
日前有報導,曾俊華、田北俊等傳統精英有意在來屆選舉「做啲嘢」,似乎潛在名單還在加長當中。以目前政治氣候,這組合在直選無疑兩面不討好,只會被雙方視為「鎅票黨」;但在功能組別,不少界別的「泛黃」票始終不夠,但加上支持「五大訴求」的「良心藍」、「知識藍」,卻或能變天,這就是「淺藍」戰線的關鍵。畢竟是曾俊華在財政司司長任內,決定興建本土派最重視的海水化淡廠,有「港人港水」的先見之明,田北俊也是成功阻止廿三條立法的關鍵人物,後來被北京「搣柴」,現在更明言支持「光復香港」,他們不同披著香港人皮的林鄭月娥,都是真香港人。
九條戰線的默契:假如北京不委任一個非欽點特首……
假如經過這波香港史上最嚴重的政治危機,還是沒有任何改變、甚至進一步收緊,香港上下對整個制度,都會失去最後的信任,順民化、暴民化、移民化,三民都會另找出路,不會再浪費時間在一個被證實的騙局。因此,說這是某程度上的最後一戰,並不為過。
最後問題是:北京會接受嗎?
極端建制派一直吹風,說只要非北京嫡系在選委會得到超過601票,北京就會搬龍門,要麼改變選舉規則,要麼強調實質任命權、不委任當選人,勸大家死心。奉勸這些朋友,假如是真心愛國愛港,就不要添煩添亂,因為真香港人的各條戰線,是互相配合的,假如真的如此,北京面對的不可測性,超乎想像。除了上述全港大反彈,還有由北京摧毀制度的certification:根據《基本法》,「一國」自然有權想怎樣就怎樣,但以後還有沒有人相信你的制度,卻是另一回事。國際戰線下,屆時香港單獨關稅區地位能否保全,中國在此間中美貿易戰的關鍵時刻,能否繼續利用香港「走出去」、避險、吸外匯、當白手套,一律成疑;勇武派幾乎肯定的升級行為,會得到self-justification,假如警方大規模鎮壓,只會讓國際社會certify香港;而一個當選而不獲委任的民間特首,根據國際慣例,已有足夠mandate,像當年北愛爾蘭那樣,出現平衡政府、甚至海外流亡政府。屆時其他路線的潛能瞬間井噴,弄假成真,完全是極左派的責任。
這時候,最愛穩定的「深藍」,就是時候出場了。他們怎樣保守也好,那時也會明白屈小姐一類極左劇本,只會讓香港永久亂下去,讓他們永不安寧,所以理應讓北京、特別是新到任的中聯辦主任理解,中國和香港,本來並沒有根本矛盾,中國在香港的最核心利益,例如怎樣「走出去」,香港最激進的反對派也從沒有系統性針對。港人要求的,本來只是《中英聯合聲明》承諾的真一國兩制,假如能順水推舟,撥亂反正,光復香港,何樂而不為?難道2012年以來,極左代理人興風作浪、破壞香港的證據,還不夠罄竹難書?
明報筆陣,2020年1月20日
臨得隆屈臣氏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沈旭暉隨緣家書】之前談過不少「和勇合一」的不同戰線,但很少朋友打淺藍主意,這篇希望填補這漏洞,因篇幅所限,《明報》只能刊出一半內容,這是五千字原裝長版。這裏有不少目標受眾,請大家討論指正。
上週談及香港面對「一國兩制3.0」的高壓白色恐怖時代,真‧香港人醞釀了九條戰線,各有不同的沙盤推演。不少朋友始終以非黑即白思維,看待其他戰線的成效,但今天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任何單一戰線,無論是和理非、勇武、經濟、國際,都是不可能獨自成功的,因為傳統思維的計算,正是對家的強項;必須多管齊下,百花齊放的continuous a/b testing,才能產生不能預知的蝴蝶效應。要走到終點,希望無論是哪門哪派,即使沒有蕭若元先生的水晶球,對此也能明白。
今天希望探討其中一條戰線:「淺藍戰線」。他們怎樣能促成「五大訴求」,而不是成為各大五十大板、破壞團結的維穩,事關重大,甚至可能是全局關鍵。至於其他戰線,日後會分別再談。
古今中外,「淺藍」群體的「時代革命」
所謂「淺藍」,其實都是明白事理、愛護香港、土生土長的傳統精英和專業人士,和「淺黃」的最大差異,只是前者因為種種原因更需要穩定,但不代表他們不重視核心價值。《逃犯條例》能激起二百萬人上街,就是得到「淺藍」全力支持,有劉鑾雄揭竿而起開始,各國商會、大小商界、專業人士、公務員集體大反彈,地產界石禮謙在議會虛與委蛇,才能突破反對派的同溫層,反映「淺藍」對樂崩禮壞、仗勢凌人、白色恐怖那一套伎倆,有發自內心的反感和鄙視。而古往今來,任何結構性變革,都缺不了建制內部的逆反。我們且舉出一些耳熟能詳的例子:
中國辛亥革命,新派軍事強人袁世凱倒戈;
台灣威權時代終結,蔣氏父子培養的李登輝「出櫃」,成為本土領袖;
日本大政奉還,幕府海軍領袖勝海舟與西鄉隆盛議和開城;
馬來西亞變天,靠的是前總理馬哈迪以九十多歲高齡投向反對派;
蘇聯改革開放,來自新生代總書記戈爾巴喬夫;
南非種族隔離終結前,支持白人至上的總統博塔被改革派德克勒克取代……
按今天的定義,在關鍵時刻,他們的原身份,都是「淺藍」。
「淺藍」之所以成為「淺藍」,並非對價值的追求不及「淺黃」,而是他們的崗位在現體制的最核心,一旦社會衝擊體制,不能避免的觸及他們的既得利益,因此必然先希望盡力在體制內扭轉,才會考慮其他選項。加上他們公開身份的種種不便,經常要飾演雙面人,鎂光燈下當建制派,私底下則判若兩人,也會出錢出力做實事;其實沒有這群有心人支撐,香港早就面目全非。然而,當制度崩壞過了某個臨界點,強權對價值觀的摧殘,突破他們能接受的最低道德底線、以及根本利益,「淺藍」挑戰制度的土壤,就會齊備。
這土壤,經過過去七個月,在香港「淺藍」當中,已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他們有些和黃營一樣,對警暴很不滿,另一些則相對不滿抗爭者,但一律認同特區管治已完全失敗,所謂「止暴制亂」只有反效果,和他們追求的長治久安背道而馳,至於北京的「全面管治」,明顯違背了他們當初對政體投下信心一票的君子協定,「不可以這樣下去」,成了心照不宣的最大共識。這些月來,每次參與傳統精英、在座包括頭面建制領袖和議員的聚會時,都驚訝於他們出奇的心水清:席間他們對林鄭月娥固然痛罵,對傳統泛民也是痛罵——罵他們「做唔到嘢」、「點解咁容易比林鄭講嘢」、「條友關鍵一票真係成日走咗去」等等,酒到三分,就喊「光復香港」,談到年輕人時也會感動落淚,從內容和粗口頻率,會以為置身於本土派網台節目當中。
為甚麼「淺藍」臨界點已過?
首先,自然還是利益,但也不只是利益。在「一國兩制3.0」時代,一個主劇本是雍正皇帝式「改土歸流」,精英的危機感越來越強;今年將有更多中國巨型企業來港上市,華資的持份自也水退船低。特區政府無視客觀現實,硬是演繹土地問題、房屋問題為整場運動的Root Cause,「鬥地主」之心昭然若揭,幸好社會民智已開,洞悉陰謀,反應冷淡,加上李嘉誠巧妙的以慈善基金四兩撥千斤,令商界居然和市民連成一線,連屈臣氏和百佳也被列為「黃店」。李嘉誠在年輕人當中的威望忽然遠超傳統泛民,「李氏力場」由刻薄老闆的象徵、變成香港的護城牆,背後角力,一葉知秋。商界面對北京威逼利誘,不得不跟隨主旋律「止暴制亂」、主動投誠,北京也會把一些內地地皮待價而沽,權作犒賞,但商人的根本觸角,就是避險,而避險必須對沖。即使表面上最馴服的大家族,他們的家族投資基金,也早就轉戰全球,因為他們知道香港這樣下去,絕不能長遠保障自身利益。
一般人在日常生活,會感受到價值觀受侵蝕的白色恐怖,但淺藍同時更會從具體利益,體會切膚之痛。法治精神(不是中式「依法治國」)、專業操守,一直是香港立足全球的最大優勢,內裏隱含一個check and balance潛規則,香港人處理due diligence、compliance的專才,都是國際社會的信譽保證。一直有種說法是中國需要香港、不需要香港人,但邏輯上,「留島不留人」是徒勞的:深圳前海宣稱以香港制度建立、交由內地人打理,理論上,也可算作香港的「半飛地」,但明顯失敗收場,就是因為在運作過程中,缺少了香港法治精神和專業操守的內部制衡,國際社會就不會信任。現在中環的內地精英雖然越來越多,因為需要中國聯繫的職務確實很多,但說到compliance,始終以香港人為大本營,對此,北京也心知肚明,那香港「前海化」,又有甚麼好處?
海洋公園就是標準的反面教材:猶太生意奇才盛智文當(義工)主席時,面對強敵迪士尼橫空出世,依然轉虧為盈,卻被梁振英政府以莫須有罪名忽然換走,連這類純商業公職也拿來當政治酬庸;新領導對經營公園毫無熱情,浪費了大量開支在顧問費、刻意轉向為針對內地人的主題公園,大好形勢下轉盈為虧,假如嚴守昔日制衡,斷不會如此。盛智文雖然在特首選舉「站錯邊」,但能力有目共睹,已經是滑不溜手、逢人稱「nice guy」(或「nice girl」)、甚至主動歸化中國籍的「時務俊傑」,用新一代語言,已經「雪雪聲」,依然被清洗,何況他人?大企業有條件在海外對沖,但中小企、專業人士眼見香港日漸淪陷,又可以如何?警隊是否受有效監管、銀行和國泰員工的社交媒體會否噤若寒蟬、老師校長會否被天天被篤灰,這些和企業管理會否受「一國因素」影響而犧牲專業,完全一脈相承。這樣下去,「淺藍」在社會還有甚麼不可取代性?
制度改革失敗,與傳統泛民的責任
那「淺藍」可以做甚麼?自然是「淺黃」單獨做不了的事,而根據香港現制度,「淺藍」棄暗投明,足以一錘定音。當然,新一代已經對制度毫不信任,而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一來《基本法》的設計,本來就是讓建制派「屈機」;二來傳統泛民在過去22年,莫名其妙地甘於被「屈機」,從沒有盡力在體制內光復香港。以功能組別選舉為例,事實上,不少團體票設計有大量灰色地帶,假如泛民及早覺醒,正正常常的組織工會、商會,不少功能組別都能搶過來。不像現在這樣,只挑容易勝出的功能組別像法律界、教育界參選,其他界別完全放棄,既失去不參與小圈子的道德高地、又沒有進取到無所不用其極促進體制內質變,才會和林鄭月娥一樣,失去幾代人的信任。
不少朋友繼而問,即使贏了一些功能組別議席又如何,和「五大訴求」、特別是雙普選,有何關係?會否反而永續了現制度?我不知道傳統泛民為什麼沒有進行這樣的公民教育,但其實真正熟讀《基本法》(不是官方教導那種洗腦讀法,而是reversed engineering的獨立思考讀法),就會產生答案。根據《基本法》,由於行政主導,特首權力極大,幾乎所有權力都集中在一人,只要特首會同(自己委任的)行政會議提出議案,改變功能組別內部組成方式只是本地立法,立法會有簡單多數(不同議員議案要兩個組別的多數票同時存在),就能通過。因此,立法會是否過半,有重要影響;由於建制派的老弱殘兵眾多,即使不過半而極其接近,對方也不再「有險可守」。
《基本法》的秘密:功能組別、選委會,能落實「五大訴求」嗎?
因此,一個支持「五大訴求」的特首,在簡單多數立法會的配合下,可以提出所有功能組別改變選舉方式,也就是彭定康時代「新九組化」的變相直選,令全港每人一人兩票,結構上形同上下議院,那時候,整個議會的組成,會基本上得到充份民意授權,具體甚至會比「六四黃金比率」更偏黃,民間的主要訴求,不可能不通過,那時功能組別是否要取消,就純粹是策略問題,而不再是政府認受性的問題。特首選委會的功能組別,也根據類似原則選出,即同樣可以根據類似準則由特首建議修改,那時候,特首選委的組成,同樣會大致以六四比出現。「泛黃」選委只要根據嚴謹的民調,選出眾望所歸的特首,政府的Mandate自然也會出現,屆時831框架不用取消、也已經被自動繞過,「五大訴求」,除非北京根據湯家驊一類的「法律」意見又搬龍門(這一點隨後再述),看不到不能實現的理由。
任何人的耐性,都是有限的。某程度上,2020年立法會選舉、2021年的選委會選舉,非建制陣營能否過半,是光復香港的最後希望;而只要「淺藍」代理人支持「五大訴求」、也希望「光復香港」,在結構性議題,已沒有「黃」「藍」之分。由於有效的組織票需要一年運作,就算現在才恍然大悟,飲食界外,新工會、商會、企業的註冊,已趕不及今年立法會選舉,但在來年選委會選舉,依然大有可為。假如政府連這些體制內行為也打壓,我不相信在「公務員secrets」看不到斷正的證據。
日前有報導,曾俊華、田北俊等傳統精英有意在來屆選舉「做啲嘢」,似乎潛在名單還在加長當中。以目前政治氣候,這組合在直選無疑兩面不討好,只會被雙方視為「鎅票黨」;但在功能組別,不少界別的「泛黃」票始終不夠,但加上支持「五大訴求」的「良心藍」、「知識藍」,卻或能變天,這就是「淺藍」戰線的關鍵。畢竟是曾俊華在財政司司長任內,決定興建本土派最重視的海水化淡廠,有「港人港水」的先見之明,田北俊也是成功阻止廿三條立法的關鍵人物,後來被北京「搣柴」,現在更明言支持「光復香港」,他們不同披著香港人皮的林鄭月娥,都是真香港人。
九條戰線的默契:假如北京不委任一個非欽點特首……
假如經過這波香港史上最嚴重的政治危機,還是沒有任何改變、甚至進一步收緊,香港上下對整個制度,都會失去最後的信任,順民化、暴民化、移民化,三民都會另找出路,不會再浪費時間在一個被證實的騙局。因此,說這是某程度上的最後一戰,並不為過。
最後問題是:北京會接受嗎?
極端建制派一直吹風,說只要非北京嫡系在選委會得到超過601票,北京就會搬龍門,要麼改變選舉規則,要麼強調實質任命權、不委任當選人,勸大家死心。奉勸這些朋友,假如是真心愛國愛港,就不要添煩添亂,因為真香港人的各條戰線,是互相配合的,假如真的如此,北京面對的不可測性,超乎想像。除了上述全港大反彈,還有由北京摧毀制度的certification:根據《基本法》,「一國」自然有權想怎樣就怎樣,但以後還有沒有人相信你的制度,卻是另一回事。國際戰線下,屆時香港單獨關稅區地位能否保全,中國在此間中美貿易戰的關鍵時刻,能否繼續利用香港「走出去」、避險、吸外匯、當白手套,一律成疑;勇武派幾乎肯定的升級行為,會得到self-justification,假如警方大規模鎮壓,只會讓國際社會certify香港;而一個當選而不獲委任的民間特首,根據國際慣例,已有足夠mandate,像當年北愛爾蘭那樣,出現平衡政府、甚至海外流亡政府。屆時其他路線的潛能瞬間井噴,弄假成真,完全是極左派的責任。
這時候,最愛穩定的「深藍」,就是時候出場了。他們怎樣保守也好,那時也會明白屈小姐一類極左劇本,只會讓香港永久亂下去,讓他們永不安寧,所以理應讓北京、特別是新到任的中聯辦主任理解,中國和香港,本來並沒有根本矛盾,中國在香港的最核心利益,例如怎樣「走出去」,香港最激進的反對派也從沒有系統性針對。港人要求的,本來只是《中英聯合聲明》承諾的真一國兩制,假如能順水推舟,撥亂反正,光復香港,何樂而不為?難道2012年以來,極左代理人興風作浪、破壞香港的證據,還不夠罄竹難書?
明報筆陣,2020年1月20日
臨得隆屈臣氏 在 張齡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只要持續做就會有人看見。
如果對國際時尚產業有興趣
推薦追蹤
inNews | 9月4日(三) | 今天您一定要知道的25則時尚消費新聞~
IGFD 今天
2019年9月4日週三
農歷8月6日🌟處女座🌟
▌in時尚~貼潮的時尚信息!
1、Tom Ford邀請Virgil Abloh加入CFDA董事會
美國時裝設計師協會(The Council of Fashion Designers of America,即CFDA)主席Tom Ford宣佈Louis Vuitton男裝創意總監Virgil Abloh、Zero + Maria Cornejo品牌創始人Maria Cornejo、男裝品牌Pyer Moss創始人、美國時裝設計師Kerby Jean-Raymond和女裝品牌Cushnie創意總監兼首席執行官Carly Cushnie將以新成員身份加入CFDA董事會。原董事會成員Georgina Chapman、Kara Ross、Mimi So和Marcus Wainwright將離開。
2、低調的「小眾」奢侈品牌 Goyard 迎來「引爆點」
Goyard 包袋在北京、上海的曝光率大增,時常與 Louis Vuitton 等品牌同框,高頻出現在各類奢侈品科普文、各大代購的推薦圖文中,甚至有網友大呼自己在地鐵里親歷了」慘烈「的 Goyard 撞包現場。這或許是因為 Goyard 極具辨識度的經典圖案與當下的「logo」回潮不謀而合;又或許,少數死忠粉在小圈子里的現身說法,在今天的數字化傳播環境里得以更加快速地發酵和放大。
3、英國時裝協會就無協議脫歐發佈最新聲明
英國時裝協會(BFC)針對英國政府或將實行無協議脫歐發佈了最新聲明。BFC強調,作為一個佔英國國內生產總值320億英鎊和創造就業人數超過89萬人的行業,我們敦促英國政府:尋求與歐盟達成協議,保證時裝業的健康穩定增長。BFC還在2019年9月的倫敦時裝周之前,專門為設計師們舉辦了一場研討會,重申若英國政府實行無協議脫歐,英國時尚行業或將面臨8.5至9億英鎊的虧損,同時,BFC圍繞英國退歐對設計師業務的影響的主要擔憂集中在貿易和人才方面。該協會於近兩年多次頒布特殊人才簽證,這將為有才華的設計師和時尚界人士在英國工作提供一條新的途徑。
4、Vans推出「傳圖定制」新功能
Vans近日推出Vans Customs自由定制鞋全新加推「傳圖定制」功能,消費者只需登陸Vans官網,在Customs自由定制鞋專區選擇喜歡鞋款,上傳專屬圖案,再對鞋款部件加以設計配合,就能把獨特創意展示在鞋款上,該功能旨在進一步鼓勵激發年輕人的創造力和勇於表達的精神。同時,Vans Global Custom Culture定制鞋大賽亦將於9月回歸,為藝術和街頭愛好者提供更為廣闊的創意自我表達平台。
5、藝術家們開始自己做時裝品牌,還是設計師用藝術家來包裝自己?
善於創造概念的藝術家,跨界做起時尚來毫不手軟,他們的反商業,也許恰是當前越發商業化的時尚行業所失去的一種「態度」。用更大眾化的語言來做時尚,滿足通過藝術無法滿足的表達形式,時裝的創作思路其實和藝術也不一樣,藝術家有個主題,一直堅持做一個主題,挖掘到一個極致,就可以一直做下去。有著鮮明個人視覺特色的藝術家往往比較適合做時裝,但服裝的品類也要足夠多元化,否則容易陷入賣四百美元體恤衫的單一「套路」。
——————————————————
▌in零售電商~貼身的消費信息!
1、LVMH旗下電商上線100個男裝品牌,與Dior、Celine獨家合作
路威酩軒集團(LVMH)旗下奢侈品電商平台24S今年6月進軍男裝市場。2017年成立以來24S一直以銷售女裝著稱,而近日平台表示將上線包括Balenciaga、Givenchy、Prada、Loewe、Gucci等100個高端品牌男裝系列,並與Dior、Celine等品牌獨家合作銷售男裝系列。
2、寺庫與字節跳動達成深度業務合作
奢侈品電商寺庫與字節跳動聯合發佈「奢頭條」計劃,合作將圍繞精准營銷、深度技術打通、高端品牌方廣告投放及高端消費人群數據洞察報告等模塊進行深入業務合作。「奢頭條」計劃展開後,寺庫將與字節跳動進行API(定制接口)、DPA(商品庫)等的技術對接,實現精准投放,屆時,用戶只需在瀏覽今日頭條資訊內容、觀看抖音視頻時,通過大數據精准投放實現一鍵購物。
3、天貓醫美髮布「煥新計劃」,目標實現300%的GMV增長
阿里健康發佈天貓醫美「煥新計劃」,並與多家品牌藥企和醫療機構成立天貓醫美「安心美顏」聯盟。阿里健康消費醫療事業部資深總監王亞軍稱,「接下來,我們的目標是300%的GMV增長,100%的覆蓋城市增長,並計劃孵化出100家業績突破千萬的機構代表。」
4、讓1萬名 adidas粉絲成為品牌分銷商!adidas與意見領袖電商平台Storr達成合作
所有受邀會員都有機會將自己的社交影響力變現,每筆交易將獲得6%的傭金,adidas 數字化高級總監 Chris Murphy 表示:「對於我們的消費者而言,購買建議往往是來自朋友和那些熱愛球鞋的人,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些社交媒體影響力。現在我們看到了社交媒體營銷的新時代,消費者也將成為品牌的分銷商或零售商。」
5、Costco的火爆,會不會虎頭蛇尾?
會員制是Costco首創,是它的盈利核心,也是它最被稱道的經營策略之一。Costco中國官網對退貨制度的解釋表明它在中國實行與美國本土基本一樣的策略。這固然有利於提高用戶忠誠度,但除非對中國消費者的非正常退貨有良好的心理建設和措施應對,Costco面對不樂觀的局面的時間可能會有點長。在上海,汽車固然已基本普及,後兩項卻截然不同。超級城市裡人們主要居住在各種高層小區,家中的儲藏空間有限,每年雙11囤積幾瓶洗衣液和幾提卷筒紙恐怕已是極限。中國人還喜食新鮮,這也讓大賣場里的冷凍食品不那麼具有吸引力。至於城市裡密集的商業資源和便捷的電商配送,則讓郊區大採購顯得費時又費力。
——————————————————
▌in中國要聞~in的全國大小事!
1、2019年中國預計將成為全球最大零售市場,銷售額增長7.5%,達到5.636萬億美元
房地產服務商第一太平戴維斯近期發佈2019年度中國零售20城報告,分析零售商擴張趨勢及城市零售吸引力,並探討中國品牌海外擴張及旅遊零售發展趨勢。第一太平戴維斯中國市場研究部高級董事及主管 James Macdonal表示,預計在2019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零售市場。國際品牌對中國市場的關注度提升,同時中國品牌也正部署海外拓展。
2、Zara就停業事件發佈官方聲明
近日,西班牙快時尚品牌Zara位於香港海港城的Zara門店突然於週一關店停業,貼出的告示只是表示2日暫停營業一天,沒有解釋原因。在受到質詢時,Zara方面只是證實香港方面確實有些Zara店當天閉門謝客,同樣沒有在第一時間做出原因說明。Zara此舉被質疑疑似聲援亂港分子。隨後,昨夜Zara發表聲明:ZARA公司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主權的完整,一貫支持一國兩制,ZARA公司從未支持罷工,也從未發表與此相關的任何言論或進行與此相關的任何行為。
3、華為、中國移動發佈5G立體覆蓋網絡 推進5G無縫覆蓋
在今日的第五屆華為亞太創新日上,華為聯合中國移動發佈5G立體覆蓋網絡,推進實現5G無縫覆蓋。據介紹,5G立體覆蓋網絡,由基礎覆蓋容量層、容量體驗層和價值場景室內覆蓋組成,可更好實現5G無縫覆蓋。此外,華為聯合運營商和產業合作夥伴,現場展示了包括5G+VR、5G+8K視頻、5G+無人機、5G遠程醫療和5G急救車等多種創新行業應用。
4、安踏體育股價創新高 lululemon創始人投資已獲32%的收益
得益於超預期的上半年業績報告,安踏體育股價上周累積增幅近5%,過去一年累積增幅已超50%,目前市值約為1747億港元,成功趕超申洲國際成為國內最大的上市服裝集團。值得關注的是,安踏體育不斷上漲的股價也使運動服裝品牌Lululemon創始人Chip Wilson身家水漲船高,他於今年斥資7.78億港元認購了安踏體育約0.6%的股權,每股價格為49.11港元,目前已實現32%的回報。
5、漢服市場產業總規模或超10億元
據央視財經消息,穿「漢服」在一些年輕人中成為了一股新的風潮。初步估算,目前全國漢服市場的消費人群已超過200萬人,產業總規模約為10.9億元。有漢服愛好者表示,大概有240多件套,九年多來就是有七八萬元,單件最貴是6000多元。據國內大型電商平台的統計數據,2018年,定價在100-300元之間的漢服佔據了60%以上的銷售份額,500元以上的佔有30%以上。
——————————————————
▌in全球視野~即時的現時國際觀!
1、減輕用戶社交壓力,Facebook測試隱藏點贊數
為了減輕用戶社交壓力,Facebook正在考慮進行一項測試停止顯示用戶帖子獲得的點贊(Like)數量。根據Facebook的設計,只有發帖用戶本人才能看到被點贊次數,這與Facebook旗下照片分享應用Instagram的測試原理相同。今年早些時候在公司在加拿大開始這項測試項目,目前已經擴大到了七個國家和地區。
2、美國兩大媒體巨頭CBS與Viacom宣佈合併
美國兩家媒體巨頭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與維亞康姆(Viacom)達成最終協議,將進行全股票合併,結束了兩家公司之間持續了數年的斷斷續續的談判。2006年Viacom被從CBS剝離。重新合併之後,新公司旗下將擁有14萬個電視集數,3600個電影所有權,每年營收預計將達到280億美元;市值約達300億美元。
3、Apple Card被發現含有90%的鈦和10%的鋁
在媒體的密集報道下,蘋果Apple Card成了美國炙手可熱的玩物,許多人對這張卡的獨特材質非常感興趣,為此,《彭博商業週刊》記者向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礦物學家Hans-Rudolf Wenk克發送了一張Apple Card,以確定該卡的材質構成,答案已經有了:90%鈦和10%鋁。Wenk教授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設備來確定卡片的材質組成。蘋果此前表示,該卡的白色表面處理是通過添加到鈦基材料中的「多層塗層工藝」實現的。
4、貝爾貨運無人機APT 70完成首次試飛 最高負重70磅飛行35英里
德事隆集團(Textron)旗下貝爾直升機(Bell Helicopter)近期宣佈加入貨運無人機領域,APT 70剛剛完成了首次自主試飛。貝爾的Autonomous Pod Transport(APT) 70貨運無人機已經完成初步設計,未來將會承擔醫療物品運輸和救災等任務。該公司還與日本的Yamato合作,將包裝處理系統整合到無人機中,以實現按需物流。APT 70是貝爾eVTOL家族的成員之一。這意味著它像直升機一樣起飛,然後在空降時轉換為有翼飛行,並由電力推進系統提供動力。它的設計速度比地面車輛快三倍,速度超過100英里/小時(160公里/小時)
5、Burberry與蘋果合作打造賣奢侈品聊天工具
英國奢侈品牌Burberry與蘋果合作,開發一款名為「R Message」的新聊天工具,幫助前者打造更個性化的購物體驗。「R Message」服務將與Burberry的IOS應用集成,並允許商店員工直接向選擇的客戶發送消息,方便客戶詢問產品和預約貨品並在店內試穿。該服務將僅通過邀請提供,並在推出到每個Burberry商店之前進行試用。目前,該服務將在Burberry曼徹斯特旗艦店中進行使用,隨後將推廣到全球431個銷售點。
——————————————————
▌in金融資本~熱潮上的致富邏輯!
1、淡馬錫與買家談崩,擱置出售屈臣氏
淡馬錫擱置30億美元的屈臣氏股份出售交易,因未能在估值問題上與潛在買家達成一致。2019年3月20日,有知情人士透露,包括中國互聯網巨頭騰訊在內的一個財團正考慮競購淡馬錫擬出售10%的屈臣氏股份,淡馬錫考慮出售的股份略低於其所持25%股權的一半。
2、滔博運動預計本週內通過聆訊,將募資10億美元
據IPO早知道消息,滔搏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滔搏運動」)計劃在本週通過上市聆訊,隨後完成港交所主板上市。此次IPO預計募資10億美元,美國銀行和摩根士丹利擔任聯席保薦人。滔搏運動截至2019年2月28日,國內直營門店數量為8343家。截至2017年、2018年和2019年2月28日止年度,滔搏運動總收入分別為216.9億、265.5億、325.6億元人民幣;淨利潤分別為15.38億、18.1億、22.37億元人民幣。
3、小米擬120億港元回購股份
小米股價持續走低,昨日收盤8.35港元,距離高點暴跌超60%,市值縮水較高點超3000億港元,接近一個京東的體量。今日,小米發佈股份回購的公告,稱將按照不超過120億港元總價,不定期從公開市場回購股份,董事會可能會根據市況進一步行使股份購回授權。今日小米股價高開3.71%,報價8.66港元,最新市值2077億港元。小米最高時市值一度高達5000億港元。目前,雷軍身家96億美元,個人身家自高點的196億美元縮水100億美元。
4、瞄准董事會內鬥 傳對衝基金入股依視路陸遜梯卡搶食
在全球最大眼鏡製造商Luxottica 陸遜梯卡和鏡片製造商Essilor 依視路完成合併不到一年、且雙方的公開權力鬥爭暫時平息之際,路透社援引消息稱由Dan Loeb 創立的對衝基金Third Point LLC 開始購入EssilorLuxottica SA 的股份。Third Point LLC 已經與Luxottica 陸遜梯卡創始人Leonardo Del Vecchio 會面。後者也是EssilorLuxottica SA 執行主席,並通過控股公司Delfin Sarl 持股32.7%,是該集團最大股東。
5、中國同性戀交友應用Blued計劃赴美IPO
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最大同性戀約會應用Blued正計劃前往美國進行首次IPO,籌資約2億美元。Blued始終在就擬議中的上市事宜與潛在顧問接觸。此次股票出售可能會在明年進行,對Blued的估值可能在10億美元左右。目前上市談判工作還處於早期階段,發行的細節可能會有所改變。截至今年3月,Blued已吸引了超過1.3億美元的風險投資,Blued註冊用戶達到2700萬,月活用戶達到800萬人,是國內市場同類社交產品排名第二的Aloha用戶數量的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