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秘境!自來水園區
到現在仍覺得觀音山上的百年蓄水池神猛,如古埃及的地下宮殿。廣場的花園佇立一座歐式建築瀰漫異國情調,它是「臺北水道唧筒室」,目前是昔日抽水機之空間。
.
兩個景點並稱自來水園區,都極度值得參觀。可勝過頗多國外的老古蹟景點,舊水道的現場感十足震撼感官。
.
🅾️ 全文:https://beri.tw/water-park/
.
🔍參觀小撇步:
💟觀音山蓄水池不提供網路跟電話預約,必須在現場領取導覽牌。詳情上官網看。
.
💟博物館需門票,有固定的導覽時間。
園區夏季跟非夏季有不同開放時間。
.
#自來水博物館園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臺北自來水園區介紹 本次將帶著聽眾朋友第一次到臺北自來水園區,由業務專員牛正邦先生為各位聽眾朋友介紹園區。 該園區位於臺北盆地之南,公館商圈,佔地面積約20公頃,自然環境依山傍水,為臺北自來水的發源地。園區除了水鄉庭園、噴泉庭園等提供大小朋友親水、戲水的歡樂園地外,更是一個以『...
自來水博物館抽水機 在 雲林縣議員 蔡岳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北港三處公有老建築文資保存刻不容緩!
今年自2月起,北港關心文化史蹟的民眾們陸續將三處公有老建築提報指定、登錄文化資產,分別是北港登記所、北港武德殿附屬建築、北港自來水廠附屬設施群。日昨由雲林縣政府文化處帶領文化資產審查委員們前往這些老建築進行現勘,岳儒也率領服務團隊前往關心,希望可以將這些老建築列入古蹟保存,並且活化再利用。
今年邁入110年的北港登記所落成於1909年,是臺灣第一批興建的登記所建築,也是北港地區現存年代最久的日治時期公共建築。1905年因實施〈臺灣土地登記規則〉,要求人民對於土地之相關權力需在地方法院、法院出張所或登記所辦理登記,於全臺各地遂設置21處登記所,北港登記所為其中之一,最初位於北港朝天宮內,1909年新廳舍落成隨之搬遷至新廳舍辦公。依標準圖興建的北港登記所,至今仍留存完整的倉庫空間,為過去存放重要地籍資料空間,以及辦理土地登記之受附櫃臺,是見證過去土地登記制度之重要見證。
出生於北港鎮的成功大學博物館助理研究員、建築學系兼任助理教授蔡侑樺在蒐集相關史料過程中也發現,位於北港仁和路的北港登記所在興建之前,基地上應曾存在長排街屋,目前在登記所後側仍留下一口水井,不無可能是自清領時期遺留下來的原物。由於北港仁和路前身為北港地區重要商業街道蜊仔街,北港蜊仔街之地名,在國史館編著《笨港古文書選輯》文獻中,可分別見於乾隆、嘉慶、道光年間的古文書中,尤其1815年(嘉慶20年)文書中尚有「坐落媽祖宮後土名蜊仔街」之內容。因此,北港登記所所在地應該也是一處考古遺址敏感地帶,對笨港史的認識有相當之重要性。
北港武德殿附屬建築為一棟日式木造住宿舍施,座落於北港圓環附近。日治初期,該址周遭仍為水池,1920年代後期經埋填後,成為1920年代後期北港地區公共建築主要興建位置,周遭曾存在北港郡役所、北港公會堂、北港俱樂部、北港小學校、北港武德殿等建築物,如今僅剩下此棟木造宿舍。因此,雖然木構造有一半已坍塌,基於該建築是見證北港地區日治時期政治中心由北港朝天宮向外搬遷至圓環周遭而留下來的唯一一棟公有建築,北港地區居民仍積極爭取可將該建築保存作適當再利用,以呈現北港地區一段重要歷史。
北港自來水廠附屬設施群目前已有北港水塔、抽水機房獲指定為古蹟,辦公室、唧筒井、廠長宿舍、員工宿舍登錄為歷史建築。但根據2009年調查報告書可發現,自來水處理過程,尚需具備沉澱池、過濾池等設施,才能系統性的完成自來水淨化作業。此外,水廠內亦留存戰後初期興建的員工宿舍,日前曾傳出將予以拆除的消息。由於自來水廠經過一定時間修繕經營,目前已成為北港地區重要綠地,以水塔再利用的遊客中心,日前還被某旅遊網誌評為臺灣6個超美遊客中心之一。民眾因此期待透過提報擴大北港自來水廠保存範圍,使民眾可完整認識過去自來水的處理過程,且可避免相關文化資源無端遭到滅失。
自來水博物館抽水機 在 台北旅遊景點美食玩樂本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返回臺北自來水園區(自來水博物館)的抽水機模型,在這個模型旁邊就是真正的抽水機展示區,數量很多而且很大台,蠻壯觀的。
臺北自來水園區介紹:http://tinyurl.com/yakafptu (須購票入場)
自來水博物館抽水機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臺北自來水園區介紹
本次將帶著聽眾朋友第一次到臺北自來水園區,由業務專員牛正邦先生為各位聽眾朋友介紹園區。
該園區位於臺北盆地之南,公館商圈,佔地面積約20公頃,自然環境依山傍水,為臺北自來水的發源地。園區除了水鄉庭園、噴泉庭園等提供大小朋友親水、戲水的歡樂園地外,更是一個以『水資源保育』作為主題特色的環境教育設施場所。除了運轉中的公館淨水場外,更包括日治時期新建全臺供水量最高之自來水設施-臺北水道水源地唧筒室(今自來水博物館)、小觀音山蓄水池、量水室,及戰後新建的渾水抽水站等古蹟建築,還有免費開放的水資源教育館、園區環境教育中心精心研發適合不同年齡層的水資源教案。
該園區最大的亮點,就是自來水博物館的建築,是很多結婚新人拍婚紗照必取景的地方。
1885年(民前二十七年), 清代首任巡撫劉銘傳,力行新政且重視飲水衛生,於臺北北門街 ( 今衡陽路)、石坊街( 今博愛路 )、西門街等處,開鑿深井供水,此為臺北公共給水之開始。日人據臺之初,以劉氏的建設為基礎,展開自來水設施之規劃。
1896年(民前十六年 )八月,臺灣總督府特別聘請英國人威廉巴爾頓( William K. Burton )來臺,並派遣總督府技師濱野彌四郎協助,進行全臺衛生工程及臺北自來水建設之調查工作。
1907年,依巴爾頓先生之建議, 在公館觀音山腳下新店溪畔建取水口,以引取原水;在觀音山麓設淨水場,進行淨水處理,再將處理過之清水,以抽水機抽送至觀音山上之配水池,藉由重力方式自然流下,供應住戶日常用水。
1908年取水口、唧筒室建築與設備裝置先行完成,1909年輸配水管、淨水場及配水池全面完工,淨水場開始供水,出水量20,000噸,用水人口十二萬人,並命名為臺北水源地慢濾場,從此臺北自來水開始邁入現代化之供水系統。
1951年(民國四十年)初,臺北市政府成立「臺北市自來水水源擴建工程推行委員會」,由市長吳三連任主任委員。同年四月成立擴建工務所,聘請省建設廳技正范純一主持設計施工。設施包括混凝池一座、沉澱池二座及快濾池四座,容量為每日出水量20,000噸,全部工程於次年二月底順利完成。1974年(民國六十三年)進行臺北區自來水第三期擴建工程,為配合臺北水源地慢濾場之拆除工作,於沉澱池增設傾斜管,以加速膠凝沉澱效果,快濾池改換為石榴石濾材,增加出水量為每日50,000噸。
1977年(民國六十六年),唧筒室完成「抽取原水、輸送淨水」之使命,功成身退。自1908創建迄今己有九十餘年的歷史。八十二年六月被內政部列為三級古蹟,同年九月二十七日第一次對外開放二週供民眾參觀。後經臺北市政府民政局會勘,認為年久失修且多處漏水,經構堪慮應予整修。因此,民政局於八十六年度編列預算二佰萬,供作本古績之調查研究報告經費,並委請中國工商專科學校完成「臺北市三級古蹟水源地唧筒室之調查研究」報告。
臺北自來水事業處依據該報告於八十七年五月斥資捌仟餘萬元修護,恢復唧筒室之原貌,並多方蒐集有關自來水歷史的照片及器材,充實整體內容與相關周邊設備,完成全國首座自來水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