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到一些家長的疑惑,我想這疑惑很正常很真實,我想先以這兩個主要疑惑來回應大家好了~
🙋♀️Q1:為何需要心理繪本課?
🌱A1:在每天如同打仗般的生活中,家長講故事已經不是特別的事了,但在講故事後除了直接把書本意涵用說的傳達給孩子,他們又能吸收多少呢?
孩子的學習在於體驗,當孩子感受到才能最『直接內化』成一份重要的經驗。
‼️這經驗遠遠比起光用「說教」來得有效與深刻‼️
一週一堂的影響取決於陪同上課的家長是否能把課堂中的感受與學習帶回家,
延續課堂中心理師的引導方式繼續在家裡跟孩子互動發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2:自我認同危機不是出現在青少年階段嗎?
🌱A2:依照不同心理學理論會有不同的詮釋觀點,
在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來看,的確 「自我認同」這階段是在青少年時期的主要發展任務。
但對於人的發展,卻是從我們出生落地與世界連結就開始了。 經歷過的感受、事件與生活都會是為來發展養分或阻礙。
在學齡前如海綿般吸收的階段,更能讓孩子培養認識情緒、表達情緒、認識人際關係的衝突與修復關係,以及在這競爭社會中,好好看見自己值得被鼓勵、被愛、被接納,且大膽嘗試的力量。
#自我認同 #孩子心理 #心理繪本
自我認同erikson 在 尚瑞君之愛‧傾聽‧解讀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每個孩子都不同,引導他做出最好的自己
這幾年寫教養文章也大量的閱讀教養文章發現,父母的心思常常在矛盾的兩極中擺盪。過往的教育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至上,父母只希望孩子努力的把書讀好,將來可以找到好工作,把生活押在「未來」。現在的父母,經由世代的反省與修正,往往放孩子自由,希望孩子可以快樂地過生活,尊重他的獨特性,卻養出一個又一個的小霸王或是媽寶、爸寶。兩端的過與不及,讓很多父母覺得難為,到底什麼樣的教養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養﹖
孩子的天性雖然不同,但孩子的習性卻受陪伴他長大的人和環境所影響,所以在尊重孩子的獨特性之外,一定要讓孩子養成生活中的良好習慣,才可以讓孩子在穩固的基礎中吸收與學習而增能。
親子之間要培養出那些良好的習慣呢:
一、溝通的習慣:
沒有人可以準確的猜出別人的心思,有時候我們連自己的想法都搞不清楚,更何況是要猜孩子的心思呢﹖親子之間要多交談才可以真正的了解與拉進心的距離。
二、閱讀與運動的習慣:
閱讀可以開闊眼界與心界,運動可以強體與健身,是適合親子一起進行與分享的生活項目。
三、負責任的習慣:
孩子一開始都是依附與依賴在大人的照顧上生活,但在陪伴孩子長大的過程中,要把孩子自己的人生責任交回給孩子,父母要過好自己的人生,彼此都學習著把各自的人生過好。
四、付出的習慣:
孩子在接受照顧中也要學習付出,才不會變成眼中只有自己而自私自利的人。有能力付出的人也可以感受到更多的我能感與快樂。
五、感恩的習慣:
最近很流行一句話,你的歲月靜好是因為別人為你負重前行。在群居的社會中,其實我們受到大家分工合作的幫助,才可以讓生活這麼便利,要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感恩與尊重差異,因為沒有人可以靠單打獨鬥就過上便利又舒適的生活,都是大家把各自的角色扮演好,才可以相安無事、相處和樂。
六、愛的習慣:
愛你在心要口常開,更要用溫暖的行動表現出來。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成長,就是在學習如何接受愛與付出愛。張炳惠博士在《孩子的成功99%靠媽媽的努力》的書中寫著:「個體的孩子們共同組成叫作『一家人』的共同體,此共同體成為保護孩子們的圍牆。有了這鞏固的圍牆後,孩子們得到安全感,因而把他們的自信心全都找回來了。」張博士當初以後母的身分接手三個分居不同地方的小孩的教養責任,透過重塑一家人的概念,讓三個孩子長大都成為社會上的優秀人士,這其中的辛勞與付出絕對不會比教養親生子女輕鬆。適合的愛,是孩子成長中最安全的養料。
這些生活習慣養成的細節,都收錄在我的書《優雅教養:傾聽、陪伴、愛,教你解讀孩子的心》中,你可以藉由閱讀來陪你養成親子之間良好的生活習慣,讓教養變得優雅又有效率。
常常有讀者問我青春期的孩子很難搞要怎麼辦﹖其實青春期的孩子外表看上去冷酷又跋扈,但是他們的內心可能敏感又脆弱。他們想做自己但又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誰﹖很沒有安全感與自信。青春期的孩子身心靈正在急遽的變化,腦部掌管理性的前額葉還在發育,掌管情緒的杏仁核卻常常失控,所以讓他們想要藉由反抗與挑釁來證明自己有能力,父母需要多一些理解與包容,協助青春期的孩子平順地度過身心跳躍式發育的風波。
國中的孩子是人生的一個分歧點,真的很容易受誘惑而變壞,特別是現在的誘惑隨時、隨處可見,孩子如果燜在心裡什麼都不說,他可能會把自己逼到危險的懸崖邊亂做選擇。
我跟兩個國中兒子偶爾也會有衝突與爭執,但我們都可以藉由交談來了解彼此的想法與差異,過往愛的儲蓄讓我們可以隨時提取與再儲存,他們才可以成為大家眼中各方面都穩定發展的國中生。當一個人的心可以在家安放,他自然可以把能量用在努力學習與進步,發揮出自己潛藏的能量與能耐。
如果你們親子之間過往有養成生活中的好習慣,當孩子跟你爆發爭執與衝突時,不要太擔心,只要先接收當下的情緒後保持冷靜再做溝通,要多聽孩子傾訴,協助孩子了解他自己,勝過你為孩子的人生下指導棋。
如果你們過往因為忙碌而疏忽了為愛的存簿儲蓄,也不要太擔心。青春期的孩子還是可以好好的愛與關懷,把生活的好習慣先建立起來,只要父母可以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說話,孩子就會願意跟父母傾訴。
教養需要耐住很多的煩與難。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有些孩子是用高標準對待自己,所以父母要讓孩子多看自己做得好的那一面,不要鑽完美的牛角尖。也有孩子天性得過且過以低標準處事,父母可能就要多花心思提升孩子的細膩與專注,這樣才可以把該做的事情做好,把該學會的知識學懂。每個孩子都不同,父母要引導孩子做出最好的自己。
青春期的孩子是最需要愛的時候,因為在人生的分歧點上,他想知道自己是誰﹖他想界定自己是誰﹖艾瑞克森(E.H. Erikson)是德裔美籍心理學學者,他認為人生有八個階段的任務,每個任務都有兩極的價值衝突,人要在這兩極的價值中求取突破與克服這些衝突,才可以完成成長。在青春期時要發展的任務,就是在自我認同與角色混淆中求取突破,來達到對自我的認知與建構。不要用傷害把他們推開、推遠了!更不要跟孩子比兇、比誰的拳頭、權力大,如果親情的愛讓他受傷,他可能會在愛情中尋求安慰,但往往在親情中受傷的孩子,在愛情中更容易遍體鱗傷。
教養孩子的鬆與緊,要隨著孩子的成長做調整,讓規範從他律變成自律,只有自重自愛的孩子,才可以在充滿挑戰與誘惑的人生路上站穩腳步。要引導孩子多思考與沉澱心靈,不要讓他一直處於混亂的青春期,就像現在有些大人還沒有從青春期中成熟起來。
德蕾莎修女說:「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我們就是要協助孩子養成生活中的好習慣,讓他可以從他律中變成自律,讓他看見自己與承擔起他生命的責任。
教養不是短跑,是一場馬拉松,你無法衝刺,而是要學習配速。
#照片是去年暑假的機場
﹡﹡﹡﹡﹡﹡﹡
博客來曬書市集,我的書《優雅教養:傾聽、陪伴、愛,教你解讀孩子的心》單本五折特價180元,三本特價399元,優惠持續至2020年7月28日,歡迎大家多多支持好書、購買好書。
博客來 https://reurl.cc/M7O2WL
自我認同erikson 在 尚瑞君之愛‧傾聽‧解讀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每個孩子都不同,引導他做出最好的自己
這幾年寫教養文章也大量的閱讀教養文章發現,父母的心思常常在矛盾的兩極中擺盪。過往的教育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至上,父母只希望孩子努力的把書讀好,將來可以找到好工作,把生活押在「未來」。現在的父母,經由世代的反省與修正,往往放孩子自由,希望孩子可以快樂地過生活,尊重他的獨特性,卻養出一個又一個的小霸王或是媽寶、爸寶。兩端的過與不及,讓很多父母覺得難為,到底什麼樣的教養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養﹖
孩子的天性雖然不同,但孩子的習性卻受陪伴他長大的人和環境所影響,所以在尊重孩子的獨特性之外,一定要讓孩子養成生活中的良好習慣,才可以讓孩子在穩固的基礎中吸收與學習而增能。
親子之間要培養出那些良好的習慣呢:
一、溝通的習慣:沒有人可以準確的猜出別人的心思,有時候我們連自己的想法都搞不清楚,更何況是要猜孩子的心思呢﹖親子之間要多交談才可以真正的了解與拉進心的距離。
二、閱讀與運動的習慣:閱讀可以開闊眼界與心界,運動可以強體與健身,是適合親子一起進行與分享的生活項目。
三、負責任的習慣:孩子一開始都是依附與依賴在大人的照顧上生活,但在陪伴孩子長大的過程中,要把孩子自己的人生責任交回給孩子,父母要過好自己的人生,彼此都學習著把各自的人生過好。
四、付出的習慣:孩子在接受照顧中也要學習付出,才不會變成眼中只有自己而自私自利的人。
五、感恩的習慣:最近很流行一句話,你的歲月靜好是因為別人為你負重前行。在群居的社會中,其實我們受到大家分工合作的幫助,才可以讓生活這麼便利,要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感恩與尊重差異,因為沒有人可以靠單打獨鬥就過上便利又舒適的生活,都是大家把各自的角色扮演好,才可以相安無事、相處和樂。
六、愛的習慣:愛你在心要口常開,更要用溫暖的行動表現出來。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成長,就是在學習如何接受愛與付出愛。張炳惠博士在《孩子的成功99%靠媽媽的努力》的書中寫著:「個體的孩子們共同組成叫作『一家人』的共同體,此共同體成為保護孩子們的圍牆。有了這鞏固的圍牆後,孩子們得到安全感,因而把他們的自信心全都找回來了。」張博士當初以後母的身分接手三個分居不同地方的小孩的教養責任,透過重塑一家人的概念,讓三個孩子長大都成為社會上的優秀人士,這其中的辛勞與付出絕對不會比教養親生子女輕鬆。適合的愛,是孩子成長中最安全的養料。
這些生活習慣養成的細節,都收錄在我的書《優雅教養:傾聽、陪伴、愛,教你解讀孩子的心》中,你可以藉由閱讀來陪你養成親子之間良好的生活習慣,讓教養變得優雅又有效率。
常常有讀者問我青春期的孩子很難搞要怎麼辦﹖其實青春期的孩子外表看上去冷酷又跋扈,但是他們的內心可能敏感又脆弱。他們想做自己但又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誰﹖很沒有安全感與自信。青春期的孩子身心靈正在急遽的變化,腦部掌管理性的前額葉還在發育,掌管情緒的杏仁核卻常常失控,所以讓他們想要藉由反抗與挑釁來證明自己有能力,父母需要多一些理解與包容,協助青春期的孩子平順地度過身心跳躍式發育的風波。
國中的孩子是人生的一個分歧點,真的很容易受誘惑而變壞,特別是現在的誘惑隨時、隨處可見,孩子如果燜在心裡什麼都不說,他可能會把自己逼到危險的懸崖邊亂做選擇。
我跟兩個國中兒子偶爾也會有衝突與爭執,但我們都可以藉由交談來了解彼此的想法與差異,過往愛的儲蓄讓我們可以隨時提取與再儲存,他們才可以成為大家眼中各方面都穩定發展的國中生。當一個人的心可以在家安放,他自然可以把能量用在努力學習與進步,發揮出自己潛藏的能量與能耐。
如果你們親子之間過往有養成生活中的好習慣,當孩子跟你爆發爭執與衝突時,不要太擔心,只要先接收當下的情緒後保持冷靜再做溝通,要多聽孩子傾訴,協助孩子了解他自己,勝過你為孩子的人生下指導棋。
如果你們過往因為忙碌而疏忽了為愛的存簿儲蓄,也不要太擔心。青春期的孩子還是可以好好的愛與關懷,把生活的好習慣先建立起來,只要父母可以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說話,孩子就會願意跟父母傾訴。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有些孩子是用高標準對待自己,所以父母要讓孩子多看自己做得好的那一面,不要鑽完美的牛角尖。也有孩子天性得過且過以低標準處事,父母可能就要多花心思提升孩子的細膩與專注,這樣才可以把該做的事情做好,把該學會的知識學懂。每個孩子都不同,父母要引導孩子做出最好的自己。
青春期的孩子是最需要愛的時候,因為在人生的分歧點上,他想知道自己是誰﹖他想界定自己是誰﹖艾瑞克森(E.H. Erikson)是德裔美籍心理學學者,他認為人生有八個階段的任務,每個任務都有兩極的價值衝突,人要在這兩極的價值中求取突破與克服這些衝突,才可以完成成長。在青春期時要發展的任務,就是在自我認同與角色混淆中求取突破,來達到對自我的認知與建構。不要用傷害把他們推開、推遠了!更不要跟孩子比兇、比誰的拳頭、權力大,如果親情的愛讓他受傷,他可能會在愛情中尋求安慰,但往往在親情中受傷的孩子,在愛情中更容易變體鱗傷。
教養孩子的鬆與緊,要隨著孩子的成長做調整,讓規範從他律變成自律,只有自重自愛的孩子,才可以在充滿挑戰與誘惑的人生路上站穩腳步。要引導孩子多思考與沉澱心靈,不要讓他一直處於混亂的青春期,就像現在有些大人還沒有從青春期中成熟起來。
德蕾莎修女說:「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我們就是要協助孩子養成生活中的好習慣,讓他可以從他律中變成自律,讓他看見自己與承擔起他生命的責任。
教養不是短跑,是一場馬拉松,你無法衝刺,而是要學習配速。
自我認同erikson 在 來點心理學- 今天談的是自我認同(ego identity)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今天談的是自我認同(ego identity),也可翻譯成自我統合或自我認定。這個名詞是源自於美國的心理學家Erik Homburger Erikson提出的心理社會階段發展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