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隨風而來?大燕蛾早已來臺多次 蘇花改也曾發現】
大燕蛾(Lyssa zampa)在蘇花改僅被採集過一次,前翅長可達8cm,後翅有著醒目尾帶,一長一短,翅膀中央有著白帶。牠會在臺灣出現,有著十分有趣的故事,牠專食大戟科黃桐,然而臺灣卻從未發現過這種植物。
學者推測,大燕蛾可能隨著颱風或鋒面,從東南亞移入日本,臺灣或有類似的狀況。蘇花改至2019年唯一的紀錄是在2014年9月23日,正值鳳凰颱風離去後的時間。近年來臺灣屢次發現過大燕蛾的身影,但也曾在似與颱風無關的情況出現,實際上大燕蛾來臺的原因還需調查研究。
#大燕蛾 #昆蟲 #鱗翅目 #颱風
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57301
自然保育季刊 在 PanSci 科學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東經 122 度、北緯 25 度,太平洋和中央山脈的邂逅形成撼動人心的絕美地貌,50 年代蘇花公路開鑿完工,路線在這樣的天險地景蜿蜒,這條通往島嶼後山唯一的道路,乘載歸鄉遊子殷殷思鄉與旅者尋覓桃花源的滿滿期待!
從高空鳥瞰大塊地景,道路成為大地環境紋理脈絡的一部分,一起來了解蘇花道上的理性與感性......
*本文轉載自 自然保育季刊
延伸閱讀:
蘇花工程師的理性與感性:便利、永續能否共存?(下)——蘇花改特輯
https://pansci.asia/archives/319343
回首2013:「看見台灣」更多的故事
https://pansci.asia/archives/56665
──────
⚠ 當陰謀論碰上科學,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泛科學重磅專題「Pan-pan-Panspiracy:一切都是泛科學的陰謀」,將帶你抽絲剝繭、層層解析:https://lihi1.com/W9kuV
自然保育季刊 在 PanSci 科學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將物種重新分類、命名有多複雜?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的研究團隊非常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答案是非常複雜!
2017 年,研究團隊利用遺傳、形態、聲音、行為四組證據,將臺灣東部與南部的日本樹蛙族群發表為獨立的新種太田樹蛙,並刊登於 PLOS ONE 期刊上。原以為分類已告一段落,沒想到麻煩的事情在後頭……
按照國際動物命名規約的規定,新種的命名必須刊行在紙本期刊上,才算完成正式「發表」。但是在這個資訊爆炸的網路時代,許多國際期刊也逐漸朝向無紙化的電子期刊邁進,PLOS ONE 也是其中一個不發行紙本的電子期刊。
這也導致了這次命名過程的瑕疵,研究團隊該怎麼彌補這個缺失呢?
*本文轉載自 自然保育季刊
延伸閱讀:
長得有點像,但叫聲不一樣:新種「太田樹蛙」,發現!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26374
沒有菜市場名這回事,分類學只允許一個「家豪」的存在!——分類學家偵探事件簿(二)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97989
──────
⚠ 當陰謀論碰上科學,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泛科學重磅專題「Pan-pan-Panspiracy:一切都是泛科學的陰謀」,將帶你抽絲剝繭、層層解析:https://lihi1.com/W9k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