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師太 開講】你想要的是什麼!
看到這張照片,你腦中第一個想到什麼?
肌肉?舉重?力量?....還是.....傷害?
(是啊!對恐怖片來說,槓鈴是很好用的「工具」)
是!重量訓練就如同水一般
能載舟也能覆舟
能幫助你進步,也能讓你受傷
健身風氣越來越盛,教練紛紛開立自己的工作室
在經費、預算與空間受限的狀態下
多數人捨棄單機組與Plate Loading的重訓器材
改而選擇槓鈴、啞鈴當作訓練的工具
因此,越來越多人教導會員
「奧舉」的動作(奧運舉重動作)
挺舉(Clean & Jerk)、抓舉(Snatch)
以及這兩個連續動作中的分段技巧
包括硬舉、髖發力、高拉、聳肩、過頂下蹲、肩上推....
#但訓練的目的到底是啥?
許多人完全搞不清,甚至連教練自己都不知道
只知道每天來「玩重量」「推重量」
舉重跟訓練一樣,動作派系很多、教法多元
但我們需要知道的,不是哪派最好
而是透過這個訓練動作
要讓身體獲得什麼樣的 #訓練功效
肌肉部分、神經部分、骨骼結構部分
你希望哪段獲益?
對我而言,我不是在訓練「舉重運動員」
以抓舉動作的訓練來說
我會利用它來做幾大目地的鍛鍊
(1) 動作本身的益處
(2) 連動發力
(3) 動作速度
(4) 力量增進
以我來說,我的胸椎伸張角度不好
肩膀後側力量不足、肩胛過頂穩定性不佳
在動作控制穩定且能力允許的狀況下
我可以以輕重量、分段練習抓舉動作來改善現況
這就是 #動作本身的益處
在練習的過程中,如果發現整體動作無法完整
比如說肩膀與髖部的活動度、肩膀穩定力量
胸椎伸張控制、核心與骨盆穩定力量不足
就必須在這個時期針對軟組織或力量的問題
#局部 加強到能完成各分段的靜止動作
這時期也在 #準備 各部位軟組織的強度與能力
接下來就進行到動態的訓練
Snatch本身分為幾段
(我不想用專業的學術用詞)
(在這裡我就用大家「應該」聽得懂的說法來描述)
地板到膝蓋(硬舉)膝蓋到髖部(髖伸張)
髖部到高拉(髖發力)高拉翻轉(力量轉換)
到下鑽接槓(肩背髖穩定與活動)等部分
完整串連後才是一個標準的抓舉流程
不是每個人一下就能把每段都鍛鍊好
一段一段耐心的鍛鍊,再小段小段的接起
(真的要很有耐心的慢慢練,而且把每段做好)
最後才可能把整體連動練好、練完整
(完全不能急、也急不得!)
這就是 #連動發力 的概念
刺激神經肌肉系統的整合共縮
以及收縮刺激的速度與效率
當身體每個結構都能連起來
而且操作者知道怎麼發力
有能力 #自行辨識與感受 動作 #質量與正確性 時
就要開始「要求」動作速度
等於上一階段是區間車
這階段就要走到「高鐵」的直達概念
目的在讓動作從有意識變成無意識的反射
身體有能力保護自己從錯誤路徑中導正
讓身體有辦法 辨識動作質量與錯誤點
動作順暢後,就可以慢慢的把重量加上去
讓重量來刺激肌肉力量
進而增進所需的能力
如果動作操作者連這四大流程都不熟悉
只知道快速的把槓從地面拉到頂端
就開始接受「測試」
並以測試當作訓練目標
讓選手有種「做得越重發力越好」的假象
為了完成做工,每次訓練就以「重量」為考量點
而非從「質量」與「效度」來觀察
因此將閃過許多身體未準備好的點
甚至建立起許多錯誤路徑與壞習慣
造成往後的傷害與效果消退的現象
這裡不是在說「重量」不好「質量」第一
而是在不同時期,你需要要求的點不同
剛開始動作學習期,你需要從質量來下手
當動作熟悉到一定程度後,重量當然成為指標之一
唯有質量與重量兼顧
才能建構出最好的速率與力量輸出能力
此時測試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效能
練了一段時間,我到現在還在用空槓練Snatch
最多只加到一邊五公斤
但我追求的不是重量,而是連動、順暢與速度
你到健身房,想練的是肌肉、動作還是重量?
許多人喜歡在健身房大叫、舉起很重的重量
做完在驕傲的展現成果
如果你是我的選手,我可能讓你用空槓就掛點
如果你要 #練動作,效率、質量不能忘
重點是要有耐心的分段練好、練順
如果你要 #練肌肉,除了重量之外
你不能不考慮動作範圍!
要讓肌肉漂亮,#全動作範圍 非常之重要
不是舉起來就好,而是你要讓該肌肉
收縮、牽拉到什麼樣的程度
「塑形」的概念就在此
就像揉麵團一樣,越大範圍地牽拉搓揉
才能創造出麵團本身的彈性並讓他出筋
這樣後面的麵團才會發的漂亮並完整
如果你要 #練重量,那先看看你要幹嘛
比賽、自信、感覺、爽度!
再來你要思考的是,你要拿什麼來換!
不顧一切的把重量推起,身體要犧牲的東西不少
所以要從目的來思考,或許會更清楚一些~
不要再把重量當做重量
重量只是一個工具,幫助你達成不同目標的工具
不同目標有不同的執行與策略
光從重量訓練腰帶來說,健力跟舉重的腰帶就不一樣
健力的會比較厚、比較硬
固定與保護的性質會勝過一切
舉重腰帶就不一樣
會比健力腰帶薄一點,甚至柔軟一些
那是因為舉重的整個動作流程
需要腰椎、骨盆的些許活動能力
允許身體在連動序列的過程中
有保護的給予活動能力
如果你不懂!還是請找專家協助
不要再讓鍵盤與螢幕當你的教練了啦!
對我來說,我不是個舉重教練
我不教你舉重比賽的技巧
不是幫你越舉越重甚至參加比賽
我是個訓練師
用這樣的動作來幫助你達成你要的目的
無論是關節角度、軀幹連動、身體活動速率與力量
教練自己要清楚
被訓練者也必須有能力分辨教練的能力
訓練!沒那麼簡單!
#BelieveTraining
#信念功能教育學院
#玩人體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