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世界格格不入—成人的亞斯覺醒》重點摘要與心得
#百分之10的人有亞斯特質
#你知道什麼是亞斯特質嗎
#防疫期間多讀書
這本書是第一本由台灣人以「成人亞斯特質」為主題所撰寫的書,擺在書店的架上,隱隱地發著光。
從小我就是一個安靜不多話的女生,玩著與其他孩子不太一樣的遊戲;由於很會讀書,一路讀到研究所畢業之後,步入一個循規蹈矩的工作場合中,似乎也沒有很大的障礙。
只是成年之後,在某些關係上受到傷害,在某些場合中總感到不自在,有時會有力不從心的感覺,或者留下傷痕。看了這本書之後,對於認識自我有很大的幫助。
這本書不僅提供覺得自身或身邊親密的人有亞斯特質者了解與覺醒,更可以促進社會對亞斯特質的理解,唯有透過理解,彼此才能更友善的相對。
【如果百分之十的人有亞斯特質】
本書作者是精神科醫師,在46歲的時候發現自己具有亞斯特質。
目前,廣為人知的是「自閉症」和「亞斯伯格症」。然而如同人格特質,作者根據研究提出的名詞為「自閉症光譜」,對於濃度比較淡、語言和智力發展正常、未達到醫學上的診斷標準者,定義上就是「亞斯特質」,學術上的名稱叫做「廣泛自閉症表現型(Board Autism Phenotype,簡稱BAP)。(這些具有亞斯特質的成人,書中會簡稱為亞斯人)
亞斯人可能造成親密伴侶困擾,這些伴侶則會出現「卡珊德拉症候群」,也就是在外人眼中這些亞斯人很正常、形象良好,伴侶卻承受很大壓力而訴苦,外界無人相信,反而還被責怪是否自己有哪裡做得不好。
常見的亞斯特質包括社交能力平庸、講話有時有點白目、喜歡享受孤獨、已排好的常規不喜歡更動等,不過每個亞斯人都有獨一無二的特質,不能一概而論。亞斯特質多是基因遺傳,基因組合多變,加上後天環境差異,以及成長過程中的學習和偽裝,所以呈現風貌非常多元。
據研究推估,約有10%的人有亞斯特質(這個10%已包含中低功能自閉症、高功能自閉症和亞斯伯格症)。通常從被診斷出自閉症的孩子,其近親也會出現明顯的亞斯特質。具亞斯特質的人其實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多一些,只是濃度淡的亞斯人通常能夠掩飾得不錯,使得不輕易被區辨出來。
【從人類演化來看跟亞斯人交往的好處】
亞斯特質是基於基因,也就證明在人類演化的漫長過程中,亞斯特質一直沒有被淘汰。
據研究指出,社交困窘的亞斯人,社交性驅力通常比較低。所以,如果你想找一位會乖乖待在家裡,不會四處招惹人或被招惹的對象,亞斯人會是不錯選擇。亞斯特質強烈的人,較願意維持長期的伴侶關係,對一夜情、短期伴侶興趣缺缺,也沒有太多力氣同時維繫多位情人,對家庭和下一代也較願意長期投注精力。或許在這樣的特質上,更可以提供關係的安全感,使得女人親澤成為優勢,基因持續流傳下來。
不過,亞斯人並非不會外遇,倘若遇到興趣相投、能夠深入溝通和探討興趣與工作的對象,也很有可能會產生外遇。
另外,亞斯人的大腦,在需要運用系統性思考和分析的學科與工作上,表現常比有其他相同智商的人好。重視細節、規則、秩序的專注能力、對重複工作不會厭煩,因此在這類工作上佔有優勢。
【社交大腦就是不同,別再說我們的EQ不好】
在所有自閉症光譜的人而言,「社交大腦」功能不彰,幾乎是一定具備的條件。
社交大腦的迴路跟多數人有些不一樣,導致社交方式跟主流世界的規則不同,這是許多亞斯人終身要面對的困境。
例如,亞斯人無法符合「社交假面假說」,沒有辦法圓融的表現和說話、不太會看狀況、不會看場合說話、或一直講別人沒興趣的話題、說話過於直接白目、相信別人說的「字面意思」(無法聽懂弦外之音)等,都會造成人際互動上的困擾,因此有些亞斯人也會變得比較沉默。
一般認為亞斯人的同理心比較差。實際上亞斯人「情感的同理心」是好的,很敏感於對方的情緒和反應,但「認知的同理心」會讓他做出錯誤的判斷,無法貼近你內心的想法,有時說出來的話反而帶來反效果。
亞斯大腦不喜歡社交,所以在社交上會耗費很多大腦資源,相較於外向者擁有高的EQ,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輕鬆與人交談、交新朋友,亞斯人則需要在腦中寫出各種情狀的「劇本」或「範本」來套用,而且時間不能太長,需要休息。
不一樣的特質和專長,各有優劣,理解之後,就能互相尊重和欣賞。
【被忽略的亞斯女性】
其實大家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你我身邊被診斷為自閉症的孩子,大部分是男孩。
這類症狀一開始被當作男童的疾病,所以對症狀的觀察、紀錄、診斷標準,都偏向了男孩觀點。
由於性別天生的差異,同樣有亞斯特質,女童往往會比男童聰明、有創意,知道如何應對各種社會情境,等到被察覺有社交困窘問題時,已經上高中或大學,錯過早期介入、改善憂鬱和低自尊的時機。
大體上說來,女孩的社交能力普遍優於男孩,在社交能力的表現上,亞斯女孩大約等同於一般男孩,所以必須更嚴重才會有機會被診斷出來。
女亞斯特質的核心是:obsession執念。擁有一些強迫性格的完美主義、高度嚴苛的自我要求、對整齊排列和美感的要求、對情感(伴侶)的過度執著等,這些都可能影響人際關係、伴侶關係,或打不進小團體的核心而讓人挫折、感到孤獨,此外,擔心自己不夠好也會造成焦慮。
【多種亞斯人常見的行為模式】
一、 亞斯的暴怒:70%的亞斯人會有情緒控制的問題。他們對於秩序很執著,希望按部就班,或者照著規劃好的藍圖行事,如有超過這個圖像或邏輯的事情發生(即使是很小的事情),就會突然暴怒,但平靜下來之後又恍若無事。
二、 亞斯的白目:直率、純真的表現方式,會在不知不覺中得罪人或惹惱人。他們的大腦重視邏輯性、系統性思考,常忽略別人的各種暗示與內心感受,或者是過度的「自我關注」而忽略其他人。
三、 亞斯的淡漠:他們不擅長無主題的閒聊、不太會接話、常是句點王,喜歡適度的孤獨。也或者由於人際互動的負面經驗,造成習得的淡漠,以及過度自我專注於自己有興趣的事物上,與之無關的事情就顯得淡漠。
四、 亞斯的孤獨:他們需要一個人的時刻,可以降低焦慮、穩定心情,但還是需要朋友。當他們因不善社交或表達而累積誤會和怨懟時,會導致被排除在小團體之外,這類被迫的孤獨,也是亞斯人生的大問題。
五、 亞斯的天真:有些亞斯人很容易相信別人,太快相信別人而遭致到被利用或傷害,部分的女性容易成為男性霸凌的目標。
六、 其他常見特質:臉盲、喃喃自語、拖延(想太多)。
七、 亞斯的堅持:固執、掌控、正義、一板一眼(沒有灰色地帶)、傲氣、單向聊天、特殊興趣。
【附記─如何讓亞斯「不再假裝」?】
憂慮和焦慮是亞斯特質人的常見症狀,這是因為不適應社會使然。
目前「神經多樣性運動」有兩種聲音:一是協助「少數」適應「多數」,二是「少數」不需要為「多數」改變。兩種都有價值。因此,神經多樣性運動主張去醫療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書作者閱讀大量的研究文獻之後,整理出成人亞斯特質的成因與表現,能夠作為社會大眾對於亞斯人的理解,也能夠幫助具有亞斯特質的人自我探索和認識。
是否有一天,亞斯人可以不用再假裝?身為有亞斯特質的人,透過了解自己來加強自己的適應與融入,這是我認為個人層面可以努力的方向。
就算改變不了社會,至少更認識自己,並幫助和自己互動的周邊他人,減少和自己相處的困難,自己盡力去營造對自己較為友善的環境,相信這樣做能夠活得更快樂、更自在。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自 閉症光譜 定義 在 追劇便利商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誰是被害者》亞斯伯格特質/症?
第一集方毅任(張孝全飾演)出場後,他的神情與動作,讓店長想起以前的一位同學
所以在談亞斯伯格之前,我想先說一個小故事
那會我們高一,炎熱夏天中的氣息難免躁動,不過高中生都還是安靜地坐在教室裡,聽老師講課,突然間有幾個聲音傳來,和安靜的教室成了強烈對比,所有人的目光都往那個男孩身上看去,他是我的一位同學,有點獨特,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比較不懂得人際關係,有時候會有情緒化的反應。但是原則上他是很善良的一個人,對喜歡的事物很堅持。
還記得,在開學前一天,他的爸爸(以前就認識)曾找過我,希望我能協助他,那時我還正擔心著,如果有同學和他起衝突,我該怎麼解決並給予幫助。
幸好,店長高一的同班同學們,每個人都像天使一樣(真的),大家都很善解人意,包容力和同理心都爆棚,看來是我多慮了,至今我仍認為,當初的那些同學,真的都是很棒的人們。
其實我們也不把他當作特別的存在,需要幫助的時候多協助他一點,平時該做的事還是會希望他完成,雖然有時候,班上同學免不了還是與他偶有摩擦,但這些都是需要磨合的,他需要一點一點努力去改變,我們也需要,才能夠達到最好的相處平衡。
「孤立」「排擠」這兩個詞彙,很容易出現在這樣的人身上,因為和別人有點不同,偶爾說話較直接,面對不成熟的同儕,往往都會受到冷落的對待,直接形成傷害與陰霾。
他的爸爸後來告訴我,他在我們班過得很開心,因為在過去的同儕團體中,他總是被欺負。很高興能與班上同學,幫助到這位男孩,更深入了解那些嘲弄背後,他必須面對的心靈衝擊。
店長在寫這篇文章之前,也去翻了一下他的臉書,當我看見他的封面照片,換上的是高一班級全班的合照,讓我非常感動,仔細一看,換上日期是分班的幾年後,看到他換上全班的合照,我才明白,一些人的善意,對一個這樣的人,是能有很大的影響力的。
那位男孩,也讓我們全班都上了一課,很難用詞語去定義學到了什麼,但我相信其中的同理心、換位思考等等,都讓我們在往後的日子裡,成為一個更溫暖的人。
去年的《我們與惡的距離》,大家透過應思聰認識到了「思覺失調症」,而這次《誰是被害者》的男主角方毅任,在角色設定上為一個「亞斯伯格特質」的人(從他不喜歡與人對眼、說話直接、不擅交際等等可得知),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人,全台灣有亞斯伯格特質的人就佔了一成,或許你不曾注意,學生時期中有些比較特別的同學,可能就有這樣的特質。
為何會說亞斯伯格「特質」而不是「症」呢?其實「亞斯伯格」早在2014年就已經移除這個病名,後來則是被納入到「自閉症光譜」當中,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個人格特質。
亞斯特質的人,在成長過程中,會比一般人受到更多挫折,雖然生而為人都有情緒,但我們只需要再多一點尊重友善包容,一點小舉動,都可能改變一個人的人生。
-
太多人寫這部戲的劇評啦~而且都寫得超級好(跪),所以店長想透過劇中男主角所擁有的這個亞斯特質,來聊一聊,也希望大家除了看劇以外,去留意劇中傳達的訊息!
-
#誰是被害者 #張孝全 #許瑋甯 #王識賢 #亞斯伯格 #Netflix #台劇 #華劇 #職場 #警察 #鑑識 #自殺 #記者 #家庭 #感情 #弱勢 #社會 #懸疑 #推理 #犯罪 #人權 #社會議題 #戲劇冷知識報你知 @anno8o7 @josephcn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