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臺灣兒童醫療貢獻獎」‧兒童新銳獎—林杏佳醫師】
💖我不做,誰做?👨⚕
兩年多前,31歲的林杏佳醫師結束臺大醫院小兒心臟科訓練後,便隨著黃瑞仁醫師領導的醫療團隊至雲林分院服務,成為當時唯一的專任小兒心臟醫師。
在所謂醫療生態五大皆空之際,林杏佳依舊選擇兒科及急重症科,他說:「我喜歡與病人第一線的接觸,再說,大家對於孩子的復原期望也較大。」
當他派任雲林分院,發現與總院截然不同的環境,立刻申請、規劃更新兒童加護病房的設備,引進各種心臟及重症儀器等。他為一名不到1千克的早產兒開放性動脈導管治療,開啟了區域性醫院的首例。在這之前,體積如此小、弱的嬰兒心導管手術,通常只有醫學中心醫師才可能執行。
一入診間,牆、櫃上都是卡通人物裝飾,總是溫和待人的林杏佳曾被雜誌《嬰兒與母親》評選為小兒科好醫師。他的真誠、同理,親切的問診都讓小病人、家屬感到安心。
陳聖杰醫師是林杏佳的主管,他特別提到一位發燒腹瀉的小朋友進加護病房後又引起腎衰竭等。因為狀況非常不樂觀,有醫師提議家屬轉院,不過林杏佳仍竭盡所能的醫治,並適當、充分地與家長溝通,取得信任。即便因病況嚴重、最後無法挽回孩子。陳聖杰認為過程中的處置,充分展現了林杏佳的信心與扛下重任的勇氣,「我想這就是所謂的藝高人膽大」!此也展現一名兒科醫師溝通、醫病關係友善的能力。
為了更多雲林的孩子,林杏佳與馬惠明醫師合力推廣「百里醫情」計畫,成功篩檢出學童健檢時未發現的心臟疾病。
「百里醫情」計畫由馬惠明遊說、推廣,林杏佳包辦計畫發起、實施方法與廠商技術合作、協調。希望透過雲端上傳技術,讓雲林地區學童的心臟超音波檢查普及化,雖然入學健檢包含心音聽診,但準確性不高。因此計畫將學童的心音及心電圖上傳至雲端,除了可以重複判讀,不易有疏漏,也可讓全台甚至世界各地的醫生隨時協助檢查。醫療團隊已實驗性地實施三所學校,並成功篩檢出學童於健檢時未發現的心臟疾病,期待未來能繼續推廣、擴大實施對象。
即便工作繁忙,每周搭乘高鐵往返南北,攻讀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不斷精進自己。至雲林受訓的學妹說,學長仍願意利用下班時間教導她操作心臟超音波,經常提供技術指導與支援。
從更新兒童加護病房、「百里醫情」計畫,到醫療照顧工作等,林杏佳總是秉持「我不做、誰做?」的態度,希望持續照顧更多小病人健康成長。
(張芷瑜/採訪初稿、劉惠敏/編修撰稿)
#NTU #臺灣兒童醫療貢獻獎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
#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
#我不做誰做
「臺灣兒童醫療貢獻獎」的推薦目錄:
- 關於臺灣兒童醫療貢獻獎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臺灣兒童醫療貢獻獎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臺灣兒童醫療貢獻獎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臺灣兒童醫療貢獻獎 在 #第九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臺灣兒童醫療貢獻獎 在 第九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系列影片7 兒童護理獎得主趙芳欣 ... 的評價
- 關於臺灣兒童醫療貢獻獎 在 第八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 - Facebook 的評價
臺灣兒童醫療貢獻獎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第八屆「臺灣兒童醫療貢獻獎」‧中流砥柱獎 郭夢菲醫師】
❤再累、都要堅持做對的事👩⚕
一位罹患先天性腦部巨大硬腦膜動靜脈廔管的新生兒被轉送到臺大醫院,狀況危急,恐怕幾天內就會因心臟衰竭來不及認識這個世界。當時,剛升上神經外科主治醫師第三年的郭夢菲,發現在臺灣沒有相關病例,而國外的三個案例分別在接受傳統開顱手術過程中不幸失去生命或以「經動脈栓塞」方式只能做到部分治療的效果。她審慎評估後與影像醫學部的前輩醫師討論後,認為由外科醫師手術製造適當的靜脈入口,協助影像醫學醫師進行當時方興未艾的「經靜脈栓塞手術」是這孩子唯一的機會。問題是當時的時空背景,血管攝影室沒有任何麻醉相關的設備,也不曾有麻醉人員進駐其中。郭夢菲整合了一個將近三十個成員的團隊,動員麻醉科及手術相關人員,將開刀房的麻醉機、麻醉氣體、管線、藥物以及手術包布、器械等設備與用品移至血管攝影室,而血管攝影室的同仁包括醫護人員與技術員也全員待命為這個體重不到三公斤的孩子努力。大家知道在治療的過程中一步都不能錯。郭夢菲醫師回憶起近25年前這項浩大與突破性的工程,成功將這新生兒從鬼門關前搶救回來的過程,仍難忍興奮之情,直嘆臺大醫院是一個偉大的醫院,也感謝當時麻醉科主任、開刀房同仁願意動用如此龐大的資源來拯救一個孩子。
全臺灣目前有700多位合格的神經外科醫師,但全職的小兒神經外科醫師僅有5、6位。在臺大神經外科擔任主治醫師近30年的郭夢菲醫師,前面的15年因為全院只有她一位小兒神經外科醫師,她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待命。她開玩笑的說:「我曾住在一個有游泳池的社區,卻不敢下水,怕漏接來自醫院的任何召喚」。她專精於中樞神經先天畸型手術(脊柱裂、顱縫早閉等)、兒童腦瘤、水腦、腦內視鏡等手術,近年更致力於腦血管毛毛樣病的研究,將小兒神經外科的技術運用在成人身上,大幅度降低了手術風險。曾兩度獲得臺大醫院教學獎,多年來也培育院內、外多位小兒神經外科研修醫師,對於提升國內小兒神經外科之水準不遺餘力。郭醫師曾擔任臺灣兒童神經外科醫學會理事長,也身兼國際、亞澳兒童神經外科醫學會之行政工作,協助臺灣小兒神經學界與國際接軌。小兒神經外科手術動輒花上半天到一天,手術精密度與手術策略與成人截然不同,需要投入的心力也更多。但在臺灣,大部分醫院沒有足夠的資源培育專職人才,郭醫師希望醫學界認知小兒神經外科專職人才的重要性,願意一起投入這個領域,共同努力。
「去病房看看那些孩子,就會明白為甚麼我說,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每一位病人都是一個故事。」談起病人和研究工作時,郭醫師的雙眼就炯炯有神,語調中也能聽出她對於孩子與小兒神經外科的熱情。
查房時的郭醫師親切、直率,她總是直接走到床邊詢問小朋友:「OO,今天你感覺怎麼樣?」、「有沒有好一點?」,在加護病房,她會安慰小朋友:「今天你應該還覺得有點累喔!你在這裡再休息幾天,等比較不累了,我就幫你換到一般病房,讓把拔、馬麻陪你好不好?」
郭醫師說:「孩子其實都聽得懂!」。所以她總嘗試直接與孩子說明未來幾天會遇見的狀況,像是前面一、兩天因為不太舒服會由一些好心的「姊姊」(加護病房護理師)陪你、那裡(加護病房)會有(瑞信兒童基金會捐贈的)電視可以看、然後把拔馬麻會來看你。透過溝通與模擬的過程,大大減少小朋友的焦慮,讓他們可以順利接受整個療程。在門診過程中,郭醫師總是像老朋友一樣直接喊小朋友的名字,也很有耐心的回應病人及家屬的許多疑問,試著簡明扼要的解釋手術過程與療程,減少他們的疑慮及不安。
郭醫師不僅在乎病情,也在乎家屬及孩子的就醫感受。「要能陪著孩子作戰,也要能做出正確的決定。」她深切體認到「主治醫師應該是最熟悉病人和家屬狀況的人,在醫病關係中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所以有責任在病患和家屬猶疑不定時給予鼓勵及支持」她再累、都要堅持做對的事。
(張克婕/採訪初稿、劉惠敏/編修撰稿)
#NTU #臺灣兒童醫療貢獻獎 #臺大醫院
#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
#再累都要堅持做對的事
臺灣兒童醫療貢獻獎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第八屆「臺灣兒童醫療貢獻獎」‧兒童醫療貢獻獎 蔡文友教授】
💓視病如親 不是老生常談 是一生的堅持👨⚕
戴著招牌的方框眼鏡、一身白袍,他是小朋友到大朋友眼中溫柔的「蔡北北」,也是學生口中的慈父嚴師,他是台大醫院小兒內分泌科副教授蔡文友。基於每一個病人、家屬對醫師的信任,他每一步都要走到確確實實;因為感恩過去所有老師的教導、對病人的責任,他也要求每一位學生實實在在。
💟堅持兒科近四十載
1981年進台大小兒科,三十八年來堅守兒科醫師的崗位,直到去年退休,還得回診看看老病人,「這些孩子從小看到大、甚至還再帶他們的孩子來…能幫就幫…」。
來自醫師世家的蔡文友,從外祖父兄弟開始,家族多人繼承「醫」缽,他的母親是台大醫院光復後第一位小兒科女住院醫師。在台大醫院出生、長大,他謙虛地道「書念得還可以」,也走上行醫之路,考上台大醫學院,當時他是家族第50名醫師。
常常聽母親說起小兒科醫護環境、教學的美好,蔡文友也走進了兒科,「其實更關鍵的,就是喜歡孩子的可愛天真」。大人對醫師不見得實話實說,不太會表達症狀、不舒服的孩子,「反而不會隱瞞」,透過仔細的觀察、檢測,與病童溝通「根本不是問題」。
三年住院醫師訓練,學識淵博的師長讓他學習生活充滿驚喜,也成為他日後醫師、老師生涯的典範。尤其他視為楷模的兒科權威李慶雲教授,看診、檢查仔細,「他摸一摸、診斷結果便八九不離十」,從中學習許多一般兒科處理能力,疑難雜症的病人送到台大,多能 一一破解、找出答案,更是點燃他的熱情,隨著興趣走向了小兒內分泌科。
💪承擔壓力 就是為了孩子現在、未來健康
深受家長肯定的蔡文友,是因為他不僅盡心醫治每一個孩子,也將他們的未來視為最重要考量,願意承擔更大的壓力,只為了讓孩子成長的路上平安順利、沒有為不必要的治療而影響健康。
視病童如同自己的孩子,他回想十多年前,一名嚴重酮酸中毒的糖尿病童緊急送醫,病情危急之際,連家長都以為得放棄這孩子了。蔡文友勸家長不急不慌,一個晚上在旁緊急處置,隔日孩子情況穩定、躲過了鬼門關,成為當天最好的父親節禮物。
一個不到兩歲的女孩,出現青春痘、陰毛、陰蒂較長等異狀,發現是腎上腺腫瘤、影響內分泌,切片檢查確認腫瘤在血管栓塞處,眾人都認為預後不佳。不過蔡文友認為腫瘤沒有轉移,「要給孩子一個希望」,建議不用藥以保留好的腎上腺。因為腫瘤用藥會破壞腎上腺細胞,此後這個孩子就得一輩子用藥,維持腎上腺功能。
孩子的母親接受蔡文友意見,由於家中長輩都是醫師、藥師,希望用藥以避免轉移,家族給她及醫師很大的壓力。事後證明,女孩健康的長大,20多歲的她已是護理師。蔡文友在醫院見到如今視同事的她,都很開心自己「做了正確的決定」!
從證據「辦案」!「所有的決定都要審慎考量」,以詳細檢查的證據決策是否要用藥、治療,是蔡文友一直以來的堅持,包括不讓孩子承受不必要的治療。這個看似簡單的堅持,其實得承受非常大的壓力。因為對醫師來說,只要一丁點的灰色地帶,用藥相對沒有責任,不用藥如果有什麼差錯,甚至可能得負起更大的責任。
尤其是這幾年,愈來愈多擔心孩子長不高的父母,掙扎考慮要不要讓孩子接受生長激素治療。對醫師來說依據寬鬆標準讓孩子用藥,無論他們是否如願長高、或不長高,醫師都不會被要求負責。
「但我寧願這樣 ,要為孩子後續的健康、生活依據來考慮」!他理解父母親都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點,但身高真正取決於骨架遺傳。家長「因為擔心才會找你」,身為醫師就必須提供專業知識,協助判斷是不是真的需要用藥。尤其現在營養好轉,所謂的「早發育」多是正常、不是病,不需要生長藥物及生長激素,甚至對正常的孩子來說,用藥反而適得其反。雖然得花費更多溝通心力,但家長多能體會到醫師的視病如親,「也很幸運的多年執業生涯沒有遇到任何醫療糾紛」。
蔡文友也是如此教導學生,他很開心的遇到非常多父母親,在多年之後,看到孩子不用藥且健康成長、身高正常,非常感謝「蔡北北」。2003年蔡文友以專家身份參與制定生長激素使用條例,訂出更明確的用藥規範,六年後歐美國家才訂出相似的政策,「更證實我們是對的」。
👍先天性甲狀腺低能篩檢 改變孩子的人生
一個11歲的孩子,卻像嬰兒般睡在嬰兒床椅被送進診間,因為他罹患先天性甲狀腺低能症。大約每3至4千個新生兒中有1人罹患此病,新生兒體內若缺乏甲狀腺素,會嚴重影響腦部及體格發育,太晚發現、無法即時治療,甚至造成呆小症,也就是智能障礙。過去父母不太容易發現這些孩子的典型症狀,不幸的孩子終生需要他人照料。
1980年,台大配合優生保健政策試篩檢,當時日本、加拿大等國開始新生兒篩檢,甫從美國進修回來的蔡文友參與規劃篩檢流程,1983年正式推動,再也沒有因此病造成的智障孩子。他第一個個案當年參與臨床實驗,及早發現、用藥治療,如今已是直升大學、國外進修回來的高材生,「人生真的完全不一樣」。
🧡每一個學生 都是幫助病人的醫生
蔡文友一路在優良教師獎、傑出教師獎沒有缺席。他輕輕地微笑說,「本來以為我很兇、沒想到還能被推薦」。
一向要求嚴格的他,知道學生「見到我一起查房都很緊張」,但對學生的期待其實是「將心比心」。當年還是學生時代的他,資訊不如現在多元,花了很多力氣學習,「所以可以的話就能幫多少是多少」,要求學生鼓勵發問,讓學生都能學到。
尤其是實習生、住院醫師必須輪調,蔡文友總能親自找到學生,告知他們參與照顧過的病人病情進展,說明他們當初的判斷、思路是否正確。「或許是天生熱心或被說雞婆,我總得告訴他們結果,他們才學得到阿」。
他一直說自己是平凡人,一路幸運遇到認真的老師,在美國進修時也遇到最好的教授,已有臨床經驗的他把握每次機會問問題,永遠都有問不完的問題,老師也熱心相授,甚至看到他還會說「你沒有問題我會很失望」!
隨著醫學儀器、技術的進步,他鼓勵後進,仍必須審慎思考什麼檢查、治療才是必要的。而「視病如親」雖是老生常談,但卻是做為一個醫師不變的堅持,現在病人也多會找第二、第三意見,而「人家來找你就是信任你,把病人當家人、當朋友」就不會是問題。
(採訪撰稿/劉惠敏)
#NTU #臺灣兒童醫療貢獻獎 #臺大醫院
#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
#視病如親 #不是老生常談 #是一生的堅持❤
臺灣兒童醫療貢獻獎 在 第九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系列影片7 兒童護理獎得主趙芳欣 ... 的推薦與評價
第九屆 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 兒童護理獎得主,#趙芳欣溫婉的趙芳欣是台大兒童醫院個案管理師,提供住院病童友善醫療服務,陪伴、支持病童與家屬, ... ... <看更多>
臺灣兒童醫療貢獻獎 在 第八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為鼓勵長期獻身兒童醫療領域的第一線醫護人員,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創辦「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以高規格的榮譽彰顯他們勞心勞力的付出,希望帶動更多新血投入兒科領域 ... ... <看更多>
臺灣兒童醫療貢獻獎 在 #第九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第九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 < 100 videos and channels. 3:35 Now playing · 第九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系列影片4 終身貢獻獎張美惠醫師 · raising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