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好聽 x 國立臺灣文學館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獨家 Podcast——館長 蘇碩斌 主持全新節目《臺灣性別文學講》上線!
鏡好聽十月份與 #國立臺灣文學館 展開全新合作,特邀館長 #蘇碩斌 老師主持Podcast節目《#臺灣性別文學講》,這個節目將根據年代,從清代的女鬼傳背後的不自由、不平權講起,接著日治時代的自由戀愛、職業婦女、戰後的女性主義、同志解放,乃至酷兒、跨越、情欲流動、男性平權。讓性別文學透過聲音現身,使性別展現更多元的樣貌,同時響應臺文館舉辦「可讀·性—臺灣性別文學變裝特展 」。
首集節目將於10/4(一)正式上線,固定週一更新,在十集節目中邀請:謝宜安、吳佩珍、張文薰、蔡蕙頻、朱宥勳、江昺崙、李昂、楊佳嫻、鄭芳婷、張亦絢,文學界重磅來賓輪番對談!臺灣百年來的性別變革,也是促成社會改革的重要武器。性別文學,走在社會運動之前。
🎧️ 搶先收聽!EP00|性是權力關鍵,文學是革命暗語 ➤➤ https://bit.ly/2Y7KNVK
▰ 主持人:蘇碩斌
臺大臺文所教授、現任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學術專長為文學社會學、文化社會學、文化理論、台灣文化史、台灣都市史等,合著《臺北城中故事:重慶南路街區歷史散步》、企畫《終戰那一天》等書。
#鏡好聽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00的網紅賴惠員,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南市前教育局長鄭邦鎮教授,前天親自前往新營拜訪為賴惠員的立委初選打氣加油。 鄭邦鎮是成大台文系教授,在任職教育局長之前,曾擔任過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教育界一般認定他是個勤勉幹練務實的好長官! 鄭邦鎮同時也陪同賴惠員的車隊前往義賣現場,並受到數百群眾的熱烈鼓掌,自己昔日參與運動的激情也被點燃起來...
臺灣文學館 館長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機構的轉型就像房屋改建一樣,即使過程發生很多意料之外的波折,只要看到它逐漸完成,並重新凝聚起來,就是我覺得最珍貴的事。」——臺文館館長蘇碩斌
立法院於5/11三讀通過國立臺灣文學館組織法, 國立臺灣文學館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 即將升格為直接隸屬文化部的三級機構🎊
Openbook特別專訪臺文館館長 #蘇碩斌,聊聊兩年多來臺文館為升級所做的新嘗試。進入內文前,請看以下B編筆記!
💡#新的展覽概念
利用「文學很會說故事」的能力,來搭敘事轉向的列車
💡#新的流通概念
借鏡國外移動式展覽,展覽內容更加彈性、活潑
💡#新的出版嘗試
用好看故事把展覽留下來,還有漫畫
💡#新的金典獎思維
打破文類,還把評審關起來(?!)
.
(引文)「過去15年臺文館沒有偏頗,我們館員的素質已經成熟到讓外界認定我們是全台灣所有人的博物館。」蘇碩斌強調,臺文館不會只重視台語或本地文學,像是「逆旅.一九四九」台灣戰後移民文學展,紀念已來到台灣70年的所謂「外省文學」,反而是臺文館出借率最高的活動,還有老兵感謝他們舉辦這個展。
文學的衝突和解,比社會的衝擊更早發生,大家經過衝突、達成和解,慢慢越來越融合。過去有些外省作家的確不願將文物提供臺文館典藏,因為他們以為臺文館只講台語文學,但經過15年來,成見已逐漸破除了。
———
㊯贊助Openbook,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
●了解更多:https://lihi1.com/QrPU4
●訂閱電子報:https://lihi1.com/EbuBe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臺灣文學館 館長 在 青鳥 Bleu&Book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走讀大稻埕📚 #線上講座 /
#用閱讀理解你所不知道的大稻埕
【走讀大稻埕:文青時代的臺北與大稻埕】
﹋﹋﹋﹋﹋﹋﹋﹋﹋﹋﹋﹋﹋﹋﹋﹋﹋﹋﹋
↠ 大稻埕碼頭:
一座島嶼接口國際的起點,見證台灣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地方縮影 ↞
講師|蘇碩斌 老師
日期|2021/08/08(日)13:30-15:00
你知道 一百年前的文青都去哪裡嗎?
為什麼要企劃《#百年不退流行的臺北文青生活案內帖》這本書?來聽聽 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蘇碩斌分享「臺北文青」章節,亦分享本書的創作理念、時代意義。
百年前,大稻埕書店林立,書店街紛紛形成,聲勢壯大,文字與思想在此匯聚交流,歷史中看見的這些書店各有專擅,成為各個世代重要思想養分的汲取地,也讓我們重溫書店那個最輝煌的歷史。
透過線上講座,回望日治中期的榮町通書店、大稻埕文化書店,走入歷史的重慶南路書店街,一起回到「#文青時代的臺北與大稻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蘇碩斌 | #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
現任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臺大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為臺大社會學博士,研究領域是文學社會學、空間研究、文化研究等,曾任文化研究學會理事長,著有《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譯有《媒介文化論》、《都市的社會學》等書,近年著重研發「創造性非虛構寫作」,亦即將學術研究以文學技法表達,企畫主編《百年不退流行的臺北文青生活案內帖》、《終戰那一天:臺灣戰爭世代的故事》並獲多項獎項。
指導單位| 文化部、 走讀臺灣
臺灣文學館 館長 在 賴惠員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台南市前教育局長鄭邦鎮教授,前天親自前往新營拜訪為賴惠員的立委初選打氣加油。
鄭邦鎮是成大台文系教授,在任職教育局長之前,曾擔任過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教育界一般認定他是個勤勉幹練務實的好長官!
鄭邦鎮同時也陪同賴惠員的車隊前往義賣現場,並受到數百群眾的熱烈鼓掌,自己昔日參與運動的激情也被點燃起來。
鄭邦鎮在群眾場上接下麥克風隨口高呼:賴惠員一提起教育都是跑第一的,所以我願意用我的了解和期待,來拜託各位,我們的明天就看今天大家的支持,我們溪北的未來也必須要靠賴惠員這樣的立委來爭取與服務。
鄭邦鎮,他認識賴惠員已經很多年了,完全肯定賴惠員的勤奮與腳踏實地的做事態度,相信也一定是溪北最理想的立委人選,大家把賴惠員送進立法院,我相信絕對會讓大家得到最大的回饋。
● 台南市第一選區立委參選人 賴惠員
● 4月29日到4月30日,電話民調唯一支持!
● 和惠員當朋友,過台南好生活👉🏼https://pse.is/G6XGH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Wd_4bmlXeo/hqdefault.jpg)
臺灣文學館 館長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主持人: 李基銘
本集主題: 永不說再見
這集要為大家介紹這本新書,邀請到作者 #龔華老師,還有博思智庫 #吳翔逸主編,親自到節目現場接受專訪。
1992年夏末,事業正顛峰的龔華老師罹患乳癌。此時已在商界多年,並擁有自己的貿易公司,人生驟然生變。他只擔心他的兒子,一個才15,一個9,醫生說大約只剩5年的時間…,再過5年他二個兒子能不能自理生活,他要趕緊把握時間做該做的事,好好教養小孩。
**********************************************
承繼《疾病的隱喻》,一本感人的家族書寫,溫馨的疾病文學,更是以詩畫互文見證生命韌性的生命寫作~
人是害怕死亡的。
我們研究出無數延長生命的方式,卻仍無法克制對死亡的恐懼。
面對恐懼,書寫是最好的療癒。
當代傑出詩人--龔華,多年前罹患乳癌,在醫療尚未開花結果、資訊封閉不流通的年代,得癌症,彷彿宣告死刑。但是她並未被疾病擊倒,反而重拾文字的熱情,寫下一篇篇生活點滴,用文字證明:生命,才正要開始。
劫難之後,我們仍可揮灑生活的色彩。
藉由文字,為社會注入一點希望,撫慰每個恐懼的心靈。
本書特色
本書為龔華二十餘年的抗病歷程,她的散文真摯、優雅,搭配詩作與親手繪製的色稿圖像,展現美麗堅強的生命意志。
抗病心路歷程首度公開,獻給為生命努力的你/妳。
優美的正向文字,為人生注入滿滿的生命能量。
作者親手繪圖、親筆寫文作詩,向生活中的細緻與美好致敬。
結合文字與藝術的療癒處方,轉喻疾病和苦痛。
承繼《疾病的隱喻》,超脫心理上的恐懼,書寫更溫暖的記憶。
文學界真情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序)
宇文正 聯合報副刊組主任
羊憶玫 中華日報副刊主編
翁誌聰 臺灣文學館館長
須文蔚 詩人、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系主任
張默 詩人、創世紀詩社創辦人之一
瘂弦 詩人、創世紀詩社創辦人之一
醫界療癒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序)
王惠暢醫師 醫界權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顧問
陳玉枝 前臺北榮總護理部主任
曾令民醫師 醫界權威,臺灣同心緣乳癌關懷協會理事長
如有活動需要報導採訪,任何問題洽詢,以下三個粉絲頁,均可連絡!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李基銘主持人mail: a0986650006@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IUCJRAR8Dg/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x8AC8Dh1GXEygZdBQEYH_ZQ847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