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報】《朝日新聞》這篇與砂場咖啡有關的記事,讀來充滿了溫暖與故事,也令人感受到人與人之間,良善無私的牽絆。
除了熟悉的連鎖咖啡店「#星巴克」之外,您知道福井有「#岩場咖啡」(IWABA CAFE,位於福井縣東尋坊)、鳥取有「#砂場咖啡」(SUNABA CAFE,位於鳥取縣內)嗎?
這些咖啡店,其實可都是非常具有在地特色的咖啡店。
~~~~~~~~~~~~~~~~~~~~~~
<砂場咖啡改變「鳥取限定」原則 到東北開店的理由>
2014年誕生的砂場咖啡,在去年第一次跨出鳥取縣,有了其他縣的分店。
在「#不做縣外店」的方針下,例外的在其他縣市開店,地點就位於距離鳥取遙遠的東北的受災地。
「是鳥取的砂場咖啡吧?#為什麼會在這裡開店呢?」
東日本大震災的海嘯受災,暌違8年半於去年9月重新開始營業的岩手縣陸前高田市的道路休息站「高田松原」,店內一隅出現了「砂場咖啡 高田松原店」。
同市出身的高橋佳希小姐,經常被客人這般地向櫃臺表示疑惑。
「震災發生後,鳥取有許多義工前來協助,因此成為聯繫」。就算是店內很忙碌時,高橋小姐也會儘可能地禮貌的說明。
2011年3月。
在鳥取縣內,經營砂場咖啡等飲食店的社長村上亞由美女士,看到多日的311震災報導後,於地震發生兩週後的某個晚上,在卡車裝了鍋子、爐子、飲品等,與丈夫及工作人員由鳥取出發。
他們到福島縣郡山市提供超過2千份餐食,才回到鳥取。
次次日,又前往著宮城縣石巻市。
海嘯帶來的受害是殘酷的,在道路上、夜色中,看到許多努力著搜索失蹤者的自衛隊員們的身影。
「這是怎麼回事,發生戰爭嗎?」
現場的慘狀,令一行人不禁紅了眼眶。
4月時,他們來到了陸前高田市,馬上被當地人們的品格所吸引。儘管身處狹小的避難所內,卻沒有一個人表示不滿。於是,在結束向周圍提供餐食的工作後,也想著「#想和這些人們有更多的接觸」。
就像每月行事那樣,他們從鳥取出發必須15小時以上的同城市去做餐食支援。
天氣變熱以後,也為無法到居酒屋去喝酒的避難者,運來啤酒。
知道當地無法出海,也吃不到當地的海洋所孕育的水產後,就把鳥取的山陰地區水產班上卡車搬來提供避難所。
8月,當避難所關閉之後,也有「#舉辦避難所同學會」的每年3回約定,在社區中心做料理招待。他們想著,要陪著當地一起走到完成復興為止。
18年秋天左右,受災的道路休息站,再建計畫開始啟動了,市也對於休息站的整備進行調查。
然而,雖然希望將進駐的咖啡店以知名大型咖啡館為主,卻都沒有得到理想的回應。
在此轉折之下,砂場咖啡成為候補者。
該市政策推進室的村上幸司先生,在震災時是擔任亞由美小姐等人做餐食支援的避難所窗口。據說,每次只要他們來為大家煮飯時,災民們的心情就會變得明亮起來。
新的道路休息站,在思考附屬設施時,在在震災中失去妻子的村上先生就想著:若是能傳遞走過震災的那段過往,砂場咖啡進駐的話是有意義的。
此外,砂場咖啡除了臨時開店的活動之外,縣外不開分店也是基本方針。
這是因為砂場咖啡的初衷是「#為了想要感謝鳥取而開始的」,因而無論東京、大阪、福岡等所傳來的開店委託,素來拒絕。
但是,亞由美女士認為,在高田營業是具有意義的。
鳥取縣內的砂場咖啡店,看板商品是使用鳥取砂丘的砂,進行焙煎的「砂焙咖啡」,而高田松原店,則是使用以「奇跡的一本松」而為人所知的高田松原的砂,來焙煎的咖啡為代表。
「並沒有因為過了好幾年,而因時間流逝而對震災有所淡忘。」亞由美這麼説。離開災區的我們,還能夠做的事情是什麼?
「不要忘記那個災難,就是最重要的。」
#願我們也都成為不吝於手心朝下的良善者
#只要能幫助別人就不要在意自己的渺小
https://digital.asahi.com/articles/ASN373HR3N32PUUB006.html?_requesturl=articles%2FASN373HR3N32PUUB006.html&pn=5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臺 東日本 料理 在 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經常聽到「#2019年是台灣地方創生元年」的說法。地方創生是一種平衡都會與地方資源的思考,從2014年出現以來,由日本安倍內閣推廣到地方施行以來在日本各地遍地開花,其實在安倍內閣喊出「地方創生國會」口號之前,各級地方政府就普遍認為只要地方經濟繁榮日本就有生機,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後,對都市生活厭倦、萌生到鄉下過著自給自足生活念頭的日本人開始產生,這股移居到鄉下的想法與人力需求完美結合,因此 I-TURN者(都市到鄉下)與 U-TURN 者(到都市發展又返鄉)人數急遽上揚,原本日漸凋零的鄉下人口數止跌回升,市場規模也慢慢重新凝聚。
台灣的城鄉差距一直嚴重,目前全國共有 368 處鄉鎮市區,但人口過度集中以六都為中心的區域,經過統計,全國共有 134 處鄉鎮區資源不足,經濟相對弱勢,人口數僅占全國 11.6%但面積卻佔了國土66.5%,若人口繼續減少,或青壯年勞動力人口持續往都會移動,勢必會造成未來滅相或滅鎮的危機。根據國發會的人口發展模型中推估統計,台灣人口總數將於2024年達到顛峰,勞動人口(15-64歲)為1600萬,接著將以每年下降1%的速度減少,2060年將僅剩960萬。
也因此國發會提出的地方創生戰略,便是參考日本經驗,以五支箭來推動,分別為「企業投資故鄉」、「科技導入」、「產官學研社參與」、「統籌部會資源」、「品牌行銷國際」,目前以2019-2022年四年為第一週期,由國發會作為中央HUB來統籌,從尋找地方DNA開始,再盤點11個部會37個計畫資金投入,「以投資取代補助」,協助地方產出熱銷品牌,讓金流能真正注入地方,活絡地方經濟後,帶動青年回流工作,藉此平衡偏鄉人口。
這次在東京澀谷的 HIKARIE 展出的 臺灣地方創生展 ,便是在這個政策下所展出的海外成果發表。看著從台灣各地精選出來的25個地方故事與品牌,深深感受到潛藏在台灣各地方的能量其實很豐沛,不過我認為地方創生絕對不是只有把地方農產或手工藝做成商品、品牌化而已。過去日本也曾這樣做,即便當中的確有些地方百年工藝因此打出名聲,也獲得消費者市場青睞,但仍不足以喚起青年回鄉工作的熱情。這當中的關竅其實不是僅有工作機會的增加,而是如何讓青年心中產生那份對地方的榮譽感,打從心中認為「我XX,我驕傲!」#那才是地方創生能否成功導回人流的關鍵。
在這個過程裡,#我認為內容產出與媒體傳播兩者必須有個很好的槓桿平衡,而能夠取得那個槓桿平衡的點就是「#設計」。就拿屏東為例,屏東燈會的規劃與設計,從視覺到內容產出不僅在網路宣傳上拔得頭籌,「白天藝術展、晚上燈節」的想法讓整個展會增加觀賞層次,同時加上幾個整點的燈光秀與煙火、無人機演出,口碑造成北部人口大量往中南部移動參觀,甚至媒體也一再主動報導,熱度聚焦的狀況,讓住在屏東30年的當地人都嘖嘖稱奇,沒看過如此盛況。這樣的熱度自然造成在地人對家鄉的榮耀感,甚至連離家在外打拼的屏東人也會開始想,「是否自己的專業也能貢獻家鄉?」
加上後來屏東的 台灣設計展x屏東超級南、最近曝光的幾本屏東縣府超設計水準的刊物,都是讓「設計」成為鋪陳內容的軸線,進而使得媒體有內容可以去報導,也讓故鄉增加許多故事傳唱的深度。就算是蹭熱度我覺得也好,非在地人對屏東產生過往不曾有的好奇,離家在外的當地人開始思考自己跟家鄉的連結,對我來說都是好事。比如說像是由幾個年輕人開啟,用紙本記錄台灣文化特色的「 現地計畫 」,或是結合家鄉物產演繹地方料理的「 飛雀餐桌行動 Future Dining Table 」等,都是年輕人開始希望能用自己的視角去重新連結自己跟家鄉之間的關係,這就是最好的地方創生方向。
既然地方創生已成為國策,接下來還有三年要發展,希望我們都能在這樣的過程裡去找到自己與家鄉的關係,找到台灣在自己心中的價值,找到台灣在世界存在的定位。
【臺灣地方創生展~日本特展】
展覽時間:2020年1月18日~1月28日
每日開放時間:11:00~20:00
展出地點:日本東京 Hikarie8/ CUBE〒150-8510
東京都渋谷区渋谷2-21-1渋谷ヒカリエ8階
——
主辦單位:#國家發展委員會
執行單位: 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 Chinese Industrial Designers Association
#台灣地方創生展日本特展 #2020前進東京
臺 東日本 料理 在 安導愛講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臺灣的「酒家菜文化」源自於日本殖民時期,簡單來說就是酒家所供應的台菜料理,不過當年的「酒家」指的是具有一定規模的高級餐館,也是重要的社交場所。(跟酒店不一樣啦😅)
「酒家菜」融合閩南、廣東、日本料理的精髓,可以說是一種混血台菜,也是今日台菜結構的重要基礎。
而所謂的「戰後酒家菜」又是指太平洋戰爭(二戰)結束前後,因應物資缺乏,酒家大量使用罐頭乾貨入菜,像大家所熟知的「魷魚螺肉蒜」就是戰後酒家菜的經典料理。
#主持稿也可以拿來講古
#講幹話也需要做功課滴
#安導愛講古
#臺灣辦桌
發落文化
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
專屬攝影劉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