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部落格文末抽獎贈書 2 本
你知道現在職場上最關鍵的隱藏技能是什麼嗎?你知道可以不說一句話就讓合作機會找上門嗎?你知道如何在充滿雜訊和紛擾的年代脫穎而出嗎?答案就是,學會寫作。寫作一直都是關鍵的技能,只是它的重要性在時代的演變之下只會變得愈來愈重要。你或許會問,為什麼要寫作?如何寫作?寫些什麼?我想透過這篇文章回答你。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writing-as-weapon/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的作者是中國知名的寫作教育培訓教練師北宸,曾任鳳凰網科技頻道前主編和中國 LinkedIn 公關部門,現為《紐約時報》中文版專欄作家。他將在線下寫作課面對無數學員的教學經驗,搭配眾多的寫作案例,彙整成這本談寫作的書。
這本書裡面談的重點偏重於寫作的「心態」和「心法」,強調從建立內心的基本功先做起,先理解寫作會帶來的好處,然後認識一個好的寫作者需要具備什麼樣的心理素質,最後才是如何寫作的「技巧」和作者本身的經驗分享。
所以,如果你期待的是一本充滿了「寫作技巧」的操作手冊,這本書或許不適合你。如果你從來不曾覺得寫作很重要、想要了解寫作真正能帶來的好處、想知道如何建立正確的寫作心態,那麼這本書是初次接觸「寫作」的你很好的起點。在這篇文章裡,我試著用容易理解的方式總結這本書的一些重點跟你分享。
.
【為什麼要寫作?】
#無形之間行銷自己
作者認為,把自己「行銷」出去,是每個人一輩子都在做的事情。在求職履歷上做自我介紹時,是在行銷自己的職場能力。在向上級提案做預算企劃時,是在行銷自己的策劃能力。在寫給隔壁部門的會議結論和待辦任務時,是在行銷自己的跨部門合作能力。我們無時無刻都在行銷自己。
矽谷創業公司 37 signal 的創辦人傑生.佛里德(Jason Fried)曾經分享他如何挑選一個職位的最適合人選,他說:「要招募就招那個寫作最厲害的」。因為一個優秀的寫作者會有很清晰的思路,而且他們懂得表達和溝通,他們讓事情更容易被理解,也會站在別人的立場想事情。
無論對管理階層、行銷人、設計師、程式開發人員,寫作技巧都非常重要,一個優秀寫作者的特質,也是雇主想在任何求職者身上看到的特質。透過寫作,我們可以培養和精進自己思考的方式,也可以把內心的想法有組織、有脈絡地付諸文字之上,讓別人從文章裡進一步認識你這個人。
.
#內向者的社交利器
我曾經聽過一個說法,身為一個內向者所能擁有最好的武器,就是寫作。作者在這本書裡面用這句話傳達總結了這個觀念:「好文章自己會走路。對於內向的人來說,這是最好不過的社交方式。」對於不擅長在社交場合中侃侃而談的內向者而言,寫作是一個非常值得建立的技能。
作者進一步說明:「內向的人很容易被人認為是以自我為中心,孤僻而不愛交際的。事實上,性格內向的人往往更能聚焦於內在世界,有更強的感受和反思能力,這反而能幫助內向的人更好地理解外部世界。」內向者在旁人看來孤僻不善社交的缺點,反而在寫作的時候得以發揮優勢。
在另一本寫給內向者的《安靜,就是力量》書中有一段是這麼說的:「內向者聽得多講得少,並且比較容易從寫作、而不是從對話中表達自己的意思。他們不喜歡衝突。他們很討厭閒談瞎扯,但是喜歡有意義的討論。」好的文章不但會自己走路,還會幫你說話。
.
#自我精進的武器
你身處的環境決定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開始寫作,可以讓你沉浸在一個持續精進的環境裡面。作者他舉自己為例,一開始他的英文特別差,但是他試著把自己浸泡在《紐約時報》和《紐約客》的高品質英文媒體環境裡,也訂閱了上百家科技媒體的文章大量閱讀。
此後,他一篇又一篇的翻譯優質的文章,不但提升了英文能力,也打下了撰寫科技文章的深厚基礎,造就他後來踏上媒體主編和寫作教練的道路。他調侃道自己開始寫作的時候就像是「群體裡面最差的人」,從寫作新手開始出發的他,等於無時無刻都要向更優秀的寫作者學習,讓自已沉浸在比自己的知識和視野更高的環境,才能不斷進步、寫出更好的文章。
我認為,高品質的文章本身就是一個「資訊含量充沛」而且容易「重複閱讀和賞味」的資訊載體,而且你很容易可以「照著寫寫看」。不同於影音之類的媒體,你要照著做的成本和門檻相對比較高。從高手的文章模仿寫作,挑選框架來給自己用,相對而言都是更簡單可上手的方式。學習寫作同時也會帶來自我精進,讓自己沉浸在好文章的環境之下,是一個跟高手的思維不斷靠近的過程。
.
【該如何寫作?】
#善用萬能的框架
在這本書裡,作者沒有教你一百種寫作技巧,而是只教你「一個」寫作技巧,那就是「萬能寫作法」。這是一個無論在什麼情境都可以運用的框架,簡單、易懂、好執行。無論是單一模組使用,或者是擴大成更大的框架,甚至是大框架包小框架,都可以有各種運用的方式。
萬能寫作法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個是「觀點」,指的是有價值導向的主觀論點,或描述的客觀事實。第二個是「案例」,引用軼聞趣事、實驗案例、研究數據來輔助說明你的觀點。第三個是「總結」,回顧主題,用一句話、一個段落,總結核心觀點。
以下引用一個我自己的寫作範例給你參考。我在分享《與成功有約》這本書的讀書心得時,分別說明了書中提到的七個高效人士習慣,其中第一個習慣「主動積極」的說明我是這麼寫的:
前半段是「觀點」:第一個是「主動積極」,意思是不要把自己的行為歸咎環境或他人;待人接物是根據本身原則與價值觀,做出有意識的選擇。
中段則是「案例」:史蒂芬引述《活出意義來》 作者法蘭柯的說法:「刺激與回應之間始終有段距離,而成長和幸福的關鍵,就在於如何利用這段距離。」法蘭柯是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經歷過所有身外之物、僅有的尊嚴和身體自由完全被剝奪,身旁盡是絕望與痛苦的氛圍。
後半段是「總結」:他體悟到儘管外在環境再怎樣無法忍受、不受自己控制,人的內心卻仍可保有「人類終極的自由」,也就是選擇如何回應生命意義的自由。積極,是一種選擇。
善用這種萬能寫作法的框架,你就可以把任何想要表達的觀點,用你想要引用的案例來說明,最後再透過總結來加深讀者的記憶。你可以把這樣一個段落當成是一個「模組」,一篇文章就是好幾個模組的組合。如同作者所說:「寫作之道,大道至簡」,掌握這個寫法,你可以應用在無限種不同的場景裡面。
.
#閱讀高品質資訊
要練就一身好的寫作本領就要注意自己吸收的資訊品質。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你,就是你吃進去的東西。」意思是你如果常吃高油、高鹽、高糖的食物,就會養成不健康的身體。嚮往健康的人們很在乎自己攝取的卡路里是否超標,也傾向選擇健康的食物。可是,我們對大腦「吃進去的食物」是否也有同樣程度的關注?
我們要去買新鮮和頂級的食材,需要付出相對高昂的成本;但是閱讀頂級的精神糧食,卻不一定要付出多麼高昂的代價。你攝取的資訊,決定了你將成為什麼樣的人。如同《深度數位大掃除》這本書中提倡要攝取「慢媒體」的原因是「 吸收少量優質的東西,通常比吸收大量劣質的東西更好」,我自己很推薦從《華爾街日報》之類的優質新聞來源去吸收資訊,這通常會比看八卦小報和農場新聞的文章來得更好。
就很像做數據分析的科學家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垃圾進、垃圾出」,如果一個人總是吸收劣質和低廉的資訊來源,那些資訊就會影響他下筆寫出來的東西。因此,我們要慎選資訊來源,為自己營造出一個高品質的資訊環境。一個寫作者首先要有好的輸入,才可能有更好的輸出。
.
#寫作時必須誠實
在這本書中,有這麼一句話深深觸動了我的心,作者他說:「讀者不需要你完美,但他們需要你誠實。」起初我在練習寫作,並且鼓起勇氣公發表的時候,時常會在乎自己寫出來的東西,會不會被人嘲笑太淺、太無聊。有時候想著想著,乾脆就不寫了,至今回想起來,也錯失了暢談許多主題的機會。那些自己還未臻成熟的想法、還不夠完美的表現,時常會在害怕和自我質疑的時候偷偷藏起來。
作者認為,人們之所以「不敢誠實」有一個主要原因,害怕別人看到自己的缺點後,看不起、看不上自己。但是這種「害怕」,其實是對別人的不信任。一個作者如果不敢誠實,等於是不信任自己的讀者。真正支持你的讀者,會理解和體諒你,並且和你站在一起。如果一個作者不敢信任讀者,那麼讀者也難以信任作者。如果要寫出更好的文章,必須對自己的不完美更誠實,而且不要害怕公開自己的誠實。
.
【可以寫些什麼?】
#總是勤做筆記
在這本書中讓我很有收穫的,是作者提到他在寫作訓練營裡面,總結給學員們的最重要的經驗:第一,找到你這個行業最好的資料並努力深挖。第二,一定要做筆記,把你看到的、聽到的、讀到的、想到的、有價值的內容通通記下來。如果要讓寫下的文章自己會走路,就公開分享出來。
作者提到他寫筆記的方式是從紙本筆記,轉變成電子筆記,再變成電子和紙本,到最後全部轉為紙本筆記。只要是對他有幫助的、他感興趣的、未來寫作主題可能會用到的,他一定毫不猶豫全部記錄下來。只是很可惜的是,書中說了很多他寫筆記的原因,但是對寫筆記具體的「方法」卻著墨甚少。
我在閱讀的時候也不斷懷疑,純紙本筆記真的比較好嗎?因為我本身習慣用數位的 Notion 筆記 App 和紙本的子彈筆記,數位筆記利於搜尋,紙本筆記利於激發思考。稍做比較之後,我還沒有作者這般把「所有」所見所聞都記錄下來的習慣,這點倒是值得每個寫作者持續探究的主題。
.
#寫日記週記總結
除了作筆記之外,我們還能寫些什麼?作者提供了三個很有意思的寫作練習方法,很適合每個想學習寫作的人開始提筆。分別是每天寫日記,每週寫複盤週記,嘗試對事情做出總結。
首先,每天寫日記。作者認為最好的寫日記時段,是每天醒來的第一個小時。如同我在《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這本書的讀後心得寫下:「早晨醒來的時候,精神品質和心情都處在清空的最佳狀態」,在起床後開始寫點東西,是最好的起床儀式之一。寫日記可以帶來五個好處:
1. 計畫性:可以做好一天的準備。
2. 忠實性:可以準確寫出昨天發生的事情。
3. 中立性:冷靜思考前一天的事情,可以中立地看待事情。
4. 持續性:對於大部分午餐和晚餐都奉獻給工作的上班族來說,早上是自己最自由自在的時間,不會讓寫日記的習慣被中斷。
5. 活用性:可以將過去的寶貴經驗運用在當天。
寫日記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承諾和一致性」。《影響力》這本書的作者曾經說過人類有一種天性:「人們一旦對自己的行為或選擇做出承諾,就會努力保持言行一致。」善用這種天性,利用日記來驅策自己完成每天早上對自己做出的承諾。
其次,每週寫複盤週記。作者認為定期整理筆記可以帶來去蕪存菁的效果,他每週會重新對筆記大掃除,把無意義和不重要的扔掉,留下那些可以強化現在和未來的有意義的筆記。複盤的時候,他也會思考自己當週哪裡做得不好,並思考改善的方式。用寫作的方法來複盤,可以讓你更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也方便日後回顧自己的轉變歷程。
最後,嘗試對事情做出總結。作者舉工作為例,有些工作出現的頻率只佔 2%,卻可能影響你 90% 的工作績效,這件工作就是成果總結。所以平常期間,我們就要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和完成的事情,透過有主題性、系列性的方式做出總結。總結是屬於平時練習的少,可是卻很重要的工作。
.
#持續寫任何東西都好
很多人會以為寫作的時候,要有很多的「靈感」才寫得出來。但這是對寫作的根本誤解。作者提醒,無論是寫什麼,寫就對了。就像知名的高產出作家村上村樹和史蒂芬.金(Stephen King)都是以持續且規律的方式在寫作。
我很喜歡美國畫家查克.克洛斯(Chuck Close)曾經說過的這句話:「靈感是給業餘人士用的,我們其他的人就只是每天出現並投入工作。如果你等著烏雲散去,或等著一道閃電擊中你的大腦,你就不會做出很多工作。所有最好的想法都來自於過程;它們來自於工作本身。」
因此,不要相信靈感,不要期待一個不會天天憑空出現的東西。寫作這個行為的本身,一定要養成習慣。你可以參考《彈性習慣》這本書提到的核心觀念,你想養成的習慣不能太困難,必須要可以在你狀況最差的那一天照樣能夠執行。重點不是去拼靈感爆發,而是建立能維持規律寫作的方式。
.
【後記:寫作永不嫌遲】
從《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的閱讀過程之中,令我收穫最豐富的就是「讀者要看的不是你的文筆,他們要的是真實的你」這個觀念。作者希望我們擺脫寫作就是要文筆優美的老舊觀念,而更強調寫作對生活和職涯可以帶來的具體好處,以及如何建立正確的寫作心態。
這本書有點像是學習寫作的心靈雞湯,而不是技巧工具箱。如果你想學習除了「萬能寫作法」框架之外的技巧,我很推薦《高產出的本事》這本有著豐富寫作框架和步驟的書,其作者劉奕酉對使用框架是這麼評論的:「使用框架是為了跳脫框架,發展出自我的思考脈絡。」說得真好。
我也很慶幸自己曾經紀錄下來當初學習寫作的一些心路歷程,現在回味起來真的別有一番滋味。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我在《學得更好》這篇讀後感分享過的六種學習寫作步驟,以及我在《心流》這篇讀後感分享透過寫作進入心流的方法。我透過這種書寫練習找到了自己寫作的意義。
最後,寫作真的會「讓機會自動找上你」。最近「生鮮時書」就找上瓦基一起合作,即將要開一堂「化輸入為輸出」的線上課程(早鳥問卷調查和優惠),我會淬鍊自己經營部落格兩年多來的經驗,分享有效輸入、高效輸出的實戰本領,教你如何在資訊紛擾的時代靠優質的文章內容脫穎而出。
寫作可以幫你達成自我行銷、提升職場形象、加深社交品質的功效,寫作也是最好的自我成長和精進的方式。或許,你也可以透過一個簡單的動作開啟自己的寫作練習,不妨在留言寫下你讀完這篇文章之後,有什麼想法上的改變和收穫吧。開始寫作,永不嫌遲。
.
瓦基的第一堂線上課程「化輸入為輸出」早鳥問券和優惠進行中
https://user134068.psee.io/3jdfxx
.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mcN0ZK
Kobo 電子書7折代碼:WAKIWRITE
使用期限:8/22~8/29
.
感謝 新樂園出版 與你悅讀 提供抽獎贈書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00的網紅下一本讀什麼?,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30轉職地圖》的作者是具有20多年國際獵頭經驗的蘇盈如(Sandy Su),她跳脫傳統框架在英國進修日文系,再前往日本從事獵頭工作,把海外旅居多年以及接觸國際人才的豐富經驗,精煉成這本專門寫給台灣工作者的職涯規劃操作手冊。 面對各式各樣、排山倒海而來的職場資訊,不免令人感到壓力山大。但這本書...
「與成功有約培養7個好習慣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與成功有約培養7個好習慣心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與成功有約培養7個好習慣心得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與成功有約培養7個好習慣心得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與成功有約培養7個好習慣心得 在 下一本讀什麼?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與成功有約培養7個好習慣心得 在 下一本讀什麼?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與成功有約培養7個好習慣心得 在 下一本讀什麼?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與成功有約培養7個好習慣心得 在 [心得] 與成功有約-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與成功有約培養7個好習慣心得 在 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閱讀筆記 的評價
- 關於與成功有約培養7個好習慣心得 在 【讀書心得】《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的評價
- 關於與成功有約培養7個好習慣心得 在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ppt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與成功有約培養7個好習慣心得 在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ppt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與成功有約培養7個好習慣心得 在 與成功有約雙贏思維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與成功有約培養7個好習慣心得 在 與成功有約雙贏思維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 ... 的評價
與成功有約培養7個好習慣心得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抽獎贈書活動】《最強工作習慣》x2本
⏲️每天一樣上班8小時,為什麼有些人就是做得又快又好?同樣地,一樣加班2小時,為什麼有些人被主管稱讚很負責,有些人反而被嫌不知道在忙什麼?#關鍵就藏在工作習慣裡。
✍️閱讀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work-habits/
【這本書在說什麼?】
《最強工作習慣》的作者是日本人才培育顧問吉田幸弘,他曾經以經理人的身分,帶領公司團隊實現零加班、離職率大幅降低的成績。這本書強調採取正確的「工作習慣」,會讓你學會如何「高產出」,避免瞎忙、邁向準時下班的目標 。
作者把工作習慣拆解成五個類別,分別是:時間節約、人際關係、工作效率、思考框架、情緒管理。如同大部分的日本商業書籍一樣,作者開宗明義把架構列舉出來,然後逐條描述,把框架裡的內容慢慢地填滿,每個章節搭配7到10個具體的執行方法。
對於「即將邁入職場」的新人來說,你可以先完整的讀過一次,回想在學校或研究所學的觀念或做事情的方法,有哪一些帶到職場上行得通、或行不通。你可以看看自己有沒有哪一些舊習慣,會剛好踩到某些職場陷阱,然後再調整自己的處理方式。這樣做的好處,可以讓你在踏入職場的時候帶給主管比較好的第一印象。
對於「有工作經驗」的職場老手,在看這本書的時候你也可以學到一些東西。以我自己為例,回顧自己目前仍有加班狀況的原因,就可以歸納成「完美主義」和「不懂拒絕人」這兩大壞習慣。因此我就對這本書很感興趣,想參考作者用什麼樣的方法來克服這些難題。
【我的讀後心得】
作者雖然以「準時下班」吸引讀者來讀這本書,但是書中的核心精神,其實是教你如何建立「高產出」的工作習慣。
最近我剛好讀到另一本精彩的商管書《高產出的本事》,作者是簡報達人劉奕酉,書中一個問答讓我印象深刻,他問:「什麼叫做高產出?」接著而來的答案讓我點頭如搗蒜,他說:「高產出就是做到超出主管的期待,然後再多一點。」
也就是說,一個擁有高產出特質的員工,更容易受到主管賞識。因此,我會把準時下班這個議題,定義成「如何在標準的工時之內,達到超出主管期待的成果」。圍繞著這個精神,再去思考哪些工作習慣,有助於你達成這個目標。
以我自己在台灣半導體晶圓廠的經驗來說,「準時下班」幾乎是個快要絕跡的關鍵字,「責任制」反而才是大家心知肚明的潛規則。雖然,科技業的加班似乎已成常態,但是員工的表現之間,還是會讓人明顯感受到差異,有些人就是「工時短、效率高」,有些人就是「工時長、效率低」。
究竟,在主管的眼裡,什麼樣的特質才配稱得上高產出?為了達到高產出,又該培養哪些工作習慣?
【主管最欣賞的三種工作習慣】
在我任職的公司裡,一年會舉辦兩次的員工績效評比,同個部門的主管會聚在一起,討論彼此成員的績效表現。這些年來,我參與過許多次的績效討論中,也漸漸歸納出主管們最欣賞的工作習慣。
以下我整理出自己觀察到,主管之間普遍欣賞的三種工作習慣,提供給還捉摸不清楚主管喜好的讀者做參考。
【1.凡事先對齊「方向」】
在我還是小工程師的時候,會覺得主管交辦的事項,必須完成到完美的境界再交付出去,才不會被視為「做事情很隨便」。隨著職場經驗累積,逐漸發現事情並不是這樣,在完成品和半成品之間,還有一個微妙的空間。
舉個例子,當主管交辦你做一份報告,說明天就要繳交,你會選擇在截止時間交付完成品?還是在截止時間之前先交付半成品?我後來發現,最流暢的方式,是先交付半成品,把報告的框架和大綱先寫好,快速提供給主管檢視。
這個時候,如果你的報告框架不對,主管來得及提供修正建議,你再依據主管期望的方向,把內容和數據逐漸補上。同樣的道理也能套用到專案的執行,總是在半成品和執行之間,跟主管對齊方向、不斷修正。
因此,不用堅持一步到位的完美心態,與其害怕失敗,不如早點讓失敗發生。高產出的員工都懂得這個道理:「方向不對,努力白費」,當你把精力花在主管的期待上,自然而然就避免了許多窮忙的白費力氣。
【2.懂得適時「求救」】
我見過的許多新進員工,最缺乏的技能就是「懂得求救」。以前我還是菜鳥的時候,曾經有一種迷思:「如果交辦下來的事情,我一直求救,會不會被認為是能力不好?」後來我才發現,雖然「求救」看起來很像示弱的表現,但是「不懂求救」的人,反而會讓主管更擔心。
這裡的核心的精神是,總是以團隊的目標和成果為重,個人的能力展現次之。主管會喜歡你主動舉手求救、提出解決方案,協助團隊準時達成目標。主管不喜歡為了堅持自己能力,把事情全攬在身上,最後出了狀況才讓其他人來擦屁股。
我的建議是,如果你是新人,先放下身段懂得求救,再逐漸培養獨當一面的能力。這個過程雖然需要時間和歷練,但是懂得求救,可以避免在這個成長過程中,讓團隊遭遇不必要的危機和失敗。
出了問題卻默不吭聲的員工,比起懂得求救的員工,來得致命許多。
【3.「當責」的態度】
所有的工作習慣中,我認為最受主管青睞的莫過於「當責」的態度,也就是懂得為「最終結果」負「完全責任」(來源:經理人雜誌)。乍聽之下,好像是要你把所有的事情往自己身上攬,但實際上,這背後隱含了更深一層的意思。
具體而言,「當責」就是上面兩種工作習慣的延伸,當你把主管交付的任務,當作是自己的事情,你就必須確保執行的「方向」是正確的。然後,任何的意外或突發狀況,只要會影響最終成果的,也當成是自己的事,因此你就會懂得「求救」,無論是向內或向外求援。
也因為你必須對事情負起最終責任,你才會更有動力去培養自己不同面向的能力,例如:專案管理、人際溝通、團隊合作。當主管意識到你是一個勇於當責的人,「信任」才會開始建立起來,逐漸放手、授權讓你獨當一面,相信你會把事情辦好。
如同我在讀完《與成功有約》這本經典商管書後的心得:「讓自己值得信任比任何技巧都重要」,當你透過當責的態度跟主管建立了信任,省去主管的擔心和干涉,你會掌握更多的主動權,用更有效率的方式做事情,成為主管眼中高產出、高效率的員工。
【後記】
從《最強工作習慣》這本書裡,我看到了許多工作習慣,跟我眼中高效率的同事和工程師有著很強的相關性。這是一本給職場新鮮人的工作習慣指南,也是一面給職場老手的鏡子。
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你不妨反過來想,在主管眼中,「高產出」的員工是什麼模樣?當你凡事跟主管對齊方向、懂得求救、有當責的態度,這才是主管期望的樣貌。
如果,我能給新進員工一些建議,我會這麼對他們說:「高產出才是工作上該追求的最佳狀態,準時下班只是隨之而來的附帶結果。」
【抽獎辦法】感謝 樂金文化.富者樂金
1、抽出「2本」《最強工作習慣》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想改掉什麼工作習慣?想從這本書學到什麼?例如:「我想改掉完美主義的習慣,希望學到如何先求有、在求好」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09/08(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2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09/10(四)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與成功有約培養7個好習慣心得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是一個勇敢的人嗎?】
⚔️原來脆弱、挫折、焦慮的感覺才是勇氣的養分?勇敢,不需要完美,也不是天生的人格特質,而是有方法、有步驟可以學習的能力。
📚暢銷書與熱門TED演講〈脆弱的力量〉作者新書《召喚勇氣》:她將20年來致力研究 #勇氣、#脆弱、#自卑 和 #同理心 的成果,彙整成這本平易近人的生活與職場實踐手冊。
🔗圖文好讀版:https://readingoutpost.com/daring-to-lead/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作者布芮尼.布朗(Brené Brown)著有暢銷作《脆弱的力量》,她的TED演講〈脆弱的力量〉觀看次數更超過四千萬次。在新書《召喚勇氣》中,她將20年來致力研究勇氣、脆弱、自卑和同理心的成果,彙整成這本平易近人的生活與職場實踐手冊。
在第一次接觸到布芮尼的著作與演講之前,我對於勇氣的認知,停留在「膽大過人」與「無堅不摧」之類的心靈力量之流。直到理解她的論述之後,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原來勇氣與脆弱是一體兩面,「真正的勇氣,是學會與脆弱共處」。
布芮尼在這本書開宗明義地說,她對於「領導者」的定義就是:「能從人們與流程中看出未來的可能性,並且有勇氣開發那股潛力的人。」我在公司帶領10個人的小團隊,讀這本書的目的,是希望能尋求讓內向的自己進一步突破的勇氣,進而影響團隊成員發揮自身的勇氣。
對於很多習慣埋首電腦前的科技主管來說,書中這句話讓我莞爾一笑:「當你習慣用科技處理所有的事,要與人面對面展開尖銳的對話就變得非常尷尬,而且太過刺激。」我從書中感受到作者對於人性關懷的溫度,也學到了提升領導力的方法,以及凝聚團隊向心力的訣竅,整理成以下四個步驟。
-
領導者:能從人們與流程中看出未來的可能性,並且有勇氣開發那股潛力的人。
A leader is: Anyone who takes responsibility for finding the potential in people and processes, and who has the courage to develop that potential.
-
1️⃣ 卸下盔甲、面對脆弱、發揮同理
-
我在職場打滾的日子裡,從工程師做到小主管,一路上看過許多種領導者的型態。書中定義的「防衛型領導者」讓我勾起些不好的回憶:驅策完美主義、自認永遠是對的、以批評為自保手段、領導方式是遵從與掌控、、以權勢壓迫他人、將筋疲力竭視為地位象徵、迂迴與逃避。
這些特質是所謂的「穿上盔甲」的樣貌,保護自己不被傷害、不被貶低、出於自保為目的。這些看似強勢的行為,卻難以真正與人建立連結,甚至容易與團隊成員漸行漸遠。作者點出,要成為一個有勇氣的領導者,反而要「卸下盔甲」面對自身的脆弱,用開放的心胸去待人接物。
書中定義「勇敢型領導者」也大有人在:有同理心與自我包容、終身學習的態度、做出貢獻且願意冒險、培育承諾與共同使命、支持休息與復原、指出眾人的恐懼與不確定性、有話直說與採取行動。這是一種即使無法預測或掌控結果,仍然全力以赴的心態。
在這些勇敢的特質裡面,我最有興趣的是「同理心」這項,布芮尼詮釋同理心的說法非常精準,她說:「同理心不是與某個『經驗』連結,而是與『支持某個經驗的情緒』連結。」你不需要擁有跟對方一模一樣的經驗,也可以表達出「我懂你的難過」的同理心。
例如:團隊成員搞砸了一場報告,感到沮喪與失望。這時候,你不要急著大做文章說換做自己會怎麼想。反而,可以這麼表達:「這真的是一件令人沮喪的事…」、「你一定很失望,我相信這種感覺很難熬…」不要試著挽救或說教,而是先和對方的情緒連線,站在對方立場看事情。
談判專家克里斯.佛斯在《FBI談判協商術》這本書也談如何建立同理心,重點不是感同身受,而是說出對方的痛苦。「你似乎很沮喪…」、「 聽起來你很失望…」如果你說對了,對方會感受你的同理心。如果你說錯了,對方會試圖糾正。建立同理心的過程,也在建立彼此的信任。
-
鼓起勇氣與脆弱共處無關輸贏,而是讓你在無法預測或控制結果時仍有上場的勇氣。
The courage to be vulnerable is not about winning or losing, it’s about the courage to show up when you can’t predict or control the outcome.
-
2️⃣ 走自己的路,但也要懂得接受反饋
-
布芮尼提到,一個領導者必定會遭遇困境與阻礙,要能夠熬過這些難關,必須擁有明確的核心「價值觀」。她在書中列舉了一頁的價值觀清單,並請讀者選出兩項,並且擬定行動去實踐。我選擇的是「誠信」與「貢獻」,其中又以誠信(Integrity)讓我最有感觸。
我對誠信的解讀,除了道德上的操守之外,就是要實踐「言行合一」。這個社會不缺有能力、有技術的人,但是真正貫徹誠信精神的人(甚至企業)卻非常難得。我們心裡都討厭「說一套、做一套」的人,如果身為主管的是這種調性,肯定失信於人。
我很喜歡書中對誠信的定義:「誠信是選擇勇氣、而非舒適。選擇做對的事,而非好玩、速成或輕鬆的事;落實你的價值觀,不是嘴上說說。」走自己的路的勇敢領導者,絕不對困難的事情保持沉默。一個誠信正直的領導者,才能凝聚團隊的向心力。
除了堅持自己的價值觀之外,也必須學習接受意見的反饋,無論是來自上司或者下屬。因為,太過固執的態度,或者對價值觀的矯枉過正,反而會與人漸行漸遠。為了避免這種情形,布芮尼提出三個心法,運用在聽到不同的反饋時,心裡可以這麼想:
1. 對於大部分的意見反饋:「我有足夠的勇氣聽他說。不必然全盤接受或聽進去,但我有足夠勇氣聽他說。」
2. 對方表達技巧不夠好時:「這裡一定有值得聽的東西,只要聽對我有用的部分就好,不必理會其他的。」
3. 聽到忠言逆耳的建議時:「這是掌握與學習技能的過程,而且這個人和我一樣關心這件事。」
讓自己帶著好奇心去聽對方的反饋,了解別人的觀點,放慢對話的速度。如果接收反饋的當下感到難以承受,可以試著說:「一次談這麼多有點超出我負荷,先挑其中一項深談好嗎?很樂意改天與你聊其他的議題。」這會是個有建設性、尊重對方、且充滿勇氣的提議。
-
誠信是選擇勇氣、而非舒適。選擇做對的事,而非好玩、速成或輕鬆的事;落實你的價值觀,不是嘴上說說。
Integrity is choosing courage over comfort; it’s choosing what’s right over what’s fun, fast, or easy; and it’s practicing your values, not just professing them.
-
3️⃣ 形成信任的7個行為
-
在我之前分享過的文章〈《與成功有約》不懂得建立信任的你,正在失去職場領導力〉,提到由內而外讓自己「值得信任」,是提升個人領導力的首要之務。布芮尼的這段話也與之呼應:「我們需要信任他人,才能展現脆弱。展現脆弱,才能與他人培養信任關係。」
前者是讓自己值得信任,後者則是信任別人。但我一直還沒有掌握到的是,有沒有方法可以解決《克服團隊領導的5大障礙》提到的團隊最大障礙:「彼此缺乏信任」?也就是說,該怎麼實際影響、指導團隊成員,讓信任也發生在團隊之內?從布芮尼的研究之中,我找到了好方法。
關於如何指導團隊成員,該做出哪些具體行動,提高「主管」對他的信任?他自己又可以改變什麼行為,提高「其他成員」對自己的信任程度?布芮尼把以下七個「形成信任的行為」濃縮成「BRAVING」(勇敢)這個詞,我後面會說明這個清單好用的原因。
1. 底線(Boundaries)
你尊重我的底線。當你不確定我的底線在哪裡時,就要開口問。
2. 可靠(Reliability)
你言出必行。察覺自己的能力和極限,不要答應自己做不到的事,兌現自己的承諾。
3. 當責(Accountability)
你要承認自己的錯誤,道歉並做出補救。
4. 守密(Vault)
你不會把不該洩漏出去的訊息或私事說出去。你不會把我的秘密說出去,也不會把別人的秘密跟我說。
5. 誠信(Integrity)
你選擇勇氣,而非舒適。你選擇做對的事,而非好玩、速成或輕鬆的事。你選擇落實你的價值觀,而非嘴巴說說而已。
6. 不評斷(Non-judgment)
我們可以不帶評斷的談論自己的感受,也可以不帶評斷的請求彼此協助。
7. 寬厚(Generosity)
你從最寬厚的觀點解讀別人的意圖、言語與行動。
如果直接告訴團隊成員:「你要改善一些信任相關的問題。」必定會引起大家的恐慌跟防衛心。可是,這麼說就不一樣了:「你應該定出自己的底線,跟合作的對象達成共識。」或者:「你應該審慎評估手邊的資源,不要隨口答應卻無法兌現。」
差別在於,把信任直接放到檯面上,太抽象、也太籠統。但是採取「改變行為」的方式進行指導與溝通,就顯得具體許多,也讓人有方向遵循。我會採取這個方式,從行為面著手,來試著強化團隊的信任感與向心力。
-
領導者必須投注合理的時數,照顧好恐懼與情緒,否則就要浪費多到不合理的時間,努力管理沒有效能與生產力的行為。
Leaders must either invest a reasonable amount of time attending to fears and feelings, or squander an unreasonable amount of time trying to manage ineffective and unproductive behavior.
-
4️⃣ 跌倒後再爬起來的3個步驟
-
成為一個勇敢領導者的學習過程中,布芮尼提醒我們做好心理準備,假如我們經常做個夠勇敢的人,一定會有跌倒的一天。勇敢並不是說:「我願意冒失敗的風險。」而是說:「我知道遲早會失敗,但仍然全力以赴。」
同樣的心態也必須傳達給團隊,我們是在戰場上奮鬥的人,遭遇失敗與阻礙是必然的。然而,如何在跌倒之後,再度爬起來,從過去的經驗學到教訓,做出更好的決策和行動,才是最重要的一環。對於團隊而言,領導者只是個旅人,而非製圖者,共同在這條路上結伴而行,經歷所有的一切。
「當我們鼓起勇氣正視過去並接受自己,就能改寫結局;當我們否定過去的失敗、挫折和痛苦,這些過去就會主宰我們。」書中的這段話,讓我想起《被討厭的勇氣》也提過同樣的概念,不要糾結於過去曾經失敗的痛苦,而是專注於當下能夠採取的行動。布芮尼在書中整理出三個越挫越勇的步驟:
1. 面對:保持好奇,深呼吸,達到平靜,形成觀點與覺察,同時管理情緒反應。
2. 溝通:在缺乏客觀資料的情況下,說出你編造、假設的故事並且進一步釐清。
3. 革新:重拾主導權。選擇會讓團隊更靠近目標、意義的行動。
具體方法可以這麼做。面對團隊遭逢到的失敗,首先平靜心情,不要預設立場,認為別人存心捅婁子。說出你理解的情境是什麼?你做出了那些假設?然後請團隊成員逐一補充、更正這些情境與假設。把釐清後的客觀事實,跟團隊檢討並擬定對策。做出最後決策,讓團隊開始採取行動。
-
當我們鼓起勇氣正視過去並接受自己,就能改寫結局;當我們否定過去的失敗、挫折和痛苦,這些過去就會主宰我們。
Own the story and you get to write the ending. Deny the story and it owns you.
-
【後記】
-
讀完《召喚勇氣》的當下,有一種被眾多觀念與心法「淹沒」的感覺。整本書的架構與內容很豐富,需要比想像中還多的時間消化。在我第二次重新爬梳之後,才把摘錄的內容與筆記做了歸納,挑選出我認為最受用、可以實踐在職場生活的項目。
我目前任職的公司,從去年開始期望我們主管要「有溫度」,不要總是用冷冰的鐵血手腕,很容易把年輕一代的新人嚇跑。隨著世代與價值觀的轉變,領導的方式也得跟著調整,這本書提供了很好的出發點,以及各種實踐的方法與步驟。
除了談領導力與團隊之外,我也很歡作者布芮尼要我們勇敢面對脆弱,接受最真實的自己的觀念。就像美國文學家愛默生的名言:「在這個一直想把你改造成別人的世界裡,『做自己』是最偉大的成就。」面對自己的弱點,擁抱不堪,承認恐懼,才能召喚勇氣做自己。
榮格派分析師詹姆斯.賀利斯則說:「我們來到世上,不是為了迎合他人,追求四平八穩,或是成為他人的榜樣,而是為了特立獨行、與眾不同,或許有點怪異,或許只是把渺小、笨拙的自己,為浩瀚廣闊、色彩繽紛的生命存在,貢獻一小塊拼圖。我們按照上天的規劃來到世上,是為了變得愈來愈像自己。」
回憶起自己一路上從研究生、新鮮人、資深老鳥、帶課主管的轉變過程,的確是不斷地在勇氣與不舒適之間拔河。不過,我們終究沒辦法精準預測,自己最終會變成什麼樣的人。只好做足準備面對必然的脆弱與失敗,選擇讓自己充滿勇氣,同時也感到畏懼的偉大冒險。
-
在你最不敢踏足的洞穴中,就藏著你所尋找的寶藏。
The cave you fear to enter holds the treasure you seek.
-
#召喚勇氣 #脆弱的力量 天下雜誌 天下讀者俱樂部
與成功有約培養7個好習慣心得 在 下一本讀什麼?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30轉職地圖》的作者是具有20多年國際獵頭經驗的蘇盈如(Sandy Su),她跳脫傳統框架在英國進修日文系,再前往日本從事獵頭工作,把海外旅居多年以及接觸國際人才的豐富經驗,精煉成這本專門寫給台灣工作者的職涯規劃操作手冊。
面對各式各樣、排山倒海而來的職場資訊,不免令人感到壓力山大。但這本書就像一張航海圖,讓求職者自己掌舵,決定前往何處。這篇文章分享我認為這本書最適合的族群,以及我學到的三件事:最重要的軟實力、訂做職涯地圖、保持備戰狀態。
📝部落格文字版 https://readingoutpost.com/sandys-recruitment-note/
🛒購書連結 https://readingoutpost.com/recommends/sandys-recruitment-note/
👉你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召喚勇氣》提升個人領導力,凝聚團隊向心力的4個步驟
https://readingoutpost.com/daring-to-lead/
《恆毅力》科技業上班族經營書評部落格的3個自我提問
https://readingoutpost.com/grit/
《與成功有約》不懂得建立信任的你,正在失去職場領導力
https://readingoutpost.com/the-7-habits/
《破框能力》拓展舒適圈的最好方法就是「先行動後思考」
https://readingoutpost.com/act-like-a-leader/
《從內做起》為什麼「領導力」是職場和人生的必修課題
https://readingoutpost.com/the-leader-within-you/
📚我讀過的其他好書,以及閱讀習慣的培養
【好書推薦】2020年,為我帶來最多啟發的10本好書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20-favorite-books/
【好書推薦】2019年閱讀前哨站最喜歡的10本書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19-favorite-books/
【好書推薦】2018年閱讀前哨站最喜歡的10本書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18-favorite-books/
2021年養成這3個習慣,一年讀50本書改變人生軌跡 https://readingoutpost.com/how-to-read-50-books-a-year/
喜歡看別人的讀書心得與書評?愛書人50個私藏去處 https://readingoutpost.com/book-lover-collection/
🎧希望你從這個頻道認識更多好書,找到你的下一本讀什麼
👉Apple Podcasts https://apple.co/34gUy39
👉Google Podcasts https://bit.ly/2SfLGF9
👉Spotify https://spoti.fi/3i71G70
🌏Website https://readingoutpost.com/podcast
👉關於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官方網站: https://readingoutpost.com
語音信箱:https://readingoutpost.com/contact
訂電子報:https://readingoutpost.com/book-picking-subscriber/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eadingOutpos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readingoutpost
與成功有約培養7個好習慣心得 在 下一本讀什麼?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一本流傳數十年的經典,作者史蒂芬・柯維是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大師,對於個人成長、領導管理、提高生產力的領域來說,堪稱開山祖師爺,這本書則是他談論領導和成功最經典的著作。
我發現自己讀過的其他近代相關書籍,大部分核心觀念都可以在這本書找到。若說得誇張點,很多這類的自助書,只能算得上是這本書的「衍伸版」。在這集節目哩,我會重新排列書中的關鍵元素,以作者不斷強調「由內而外」的精神,分別從個人品德、人際關係、管理領導、團隊組織這四個面向切入,來跟七個習慣做連結。
📝部落格文字版 https://readingoutpost.com/the-7-habits/
🛒購書連結 https://readingoutpost.com/recommends/the-7-habits-30th/
👉你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從內做起》為什麼「領導力」是職場和人生的必修課題
https://readingoutpost.com/the-leader-within-you/
《活出意義來》集中營倖存者教我的3件事
https://readingoutpost.com/mans-search-of-meaning/
《FBI談判協商術》最有效果的10個談判策略
https://readingoutpost.com/never-split-the-difference/
《跑出全世界的人》NIKE創辦人對這3件事說「不要」
https://readingoutpost.com/shoe-dog/
《被討厭的勇氣》初階主管不能盡信的3個職場心態
https://readingoutpost.com/the-courage-to-be-disliked/
📚我讀過的其他好書,以及閱讀習慣的培養
【好書推薦】2020年,為我帶來最多啟發的10本好書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20-favorite-books/
【好書推薦】2019年閱讀前哨站最喜歡的10本書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19-favorite-books/
【好書推薦】2018年閱讀前哨站最喜歡的10本書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18-favorite-books/
2021年養成這3個習慣,一年讀50本書改變人生軌跡 https://readingoutpost.com/how-to-read-50-books-a-year/
喜歡看別人的讀書心得與書評?愛書人50個私藏去處 https://readingoutpost.com/book-lover-collection/
🎧希望你從這個頻道認識更多好書,找到你的下一本讀什麼
👉Apple Podcasts https://apple.co/34gUy39
👉Google Podcasts https://bit.ly/2SfLGF9
👉Spotify https://spoti.fi/3i71G70
🌏Website https://readingoutpost.com/podcast
👉關於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官方網站: https://readingoutpost.com
語音信箱:https://readingoutpost.com/contact
訂電子報:https://readingoutpost.com/book-picking-subscriber/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eadingOutpos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readingoutpost
與成功有約培養7個好習慣心得 在 下一本讀什麼?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你有沒有注意過,在家族聚會的餐桌上,誰的聲音最有份量?當一群好友聚在一起,誰是大家聽從與追隨的對象?在工作場合的會議裡,誰的意見最快得到大家的接納?你腦中第一個浮現的人,就具備了一種特質:「領導力」。
📚《從內做起》這本書的作者是知名的領導學專家約翰.麥斯威爾,已年逾70歲的他仍充滿熱情幫助更多人成為一個好的領袖。這本書的第一版在1993年出版,過了25年之後,他重新淬鍊這些年來教導與實踐領導力的經驗,翻修了書中89%的內容,並且增加了兩個全新的章節。我雖然沒讀過最早的那個版本,但是我喜歡這種反芻人生經驗,並對以往的觀念做出新詮釋的做法,許多的智慧反而在此時更顯得永恆。
📝部落格文字版 https://readingoutpost.com/the-leader-within-you/
🛒購書連結 https://readingoutpost.com/recommends/developing-the-leader-within-you/
👉你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與成功有約》心得:一張圖讀懂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https://readingoutpost.com/the-7-habits/
《主管這樣帶人就對了》海豹部隊教我的3個領導管理啟發
https://readingoutpost.com/extreme-ownership/
《安靜,就是力量》寫給內向新鮮人的3個職場建議
https://readingoutpost.com/quiet-the-power-of-introverts/
《召喚勇氣》提升個人領導力,凝聚團隊向心力的4個步驟
https://readingoutpost.com/daring-to-lead/
《破框能力》拓展舒適圈的最好方法就是「先行動後思考」
https://readingoutpost.com/act-like-a-leader/
📚我讀過的其他好書,以及閱讀習慣的培養
【好書推薦】2020年,為我帶來最多啟發的10本好書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20-favorite-books/
【好書推薦】2019年閱讀前哨站最喜歡的10本書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19-favorite-books/
【好書推薦】2018年閱讀前哨站最喜歡的10本書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18-favorite-books/
2021年養成這3個習慣,一年讀50本書改變人生軌跡 https://readingoutpost.com/how-to-read-50-books-a-year/
喜歡看別人的讀書心得與書評?愛書人50個私藏去處 https://readingoutpost.com/book-lover-collection/
🎧希望你從這個頻道認識更多好書,找到你的下一本讀什麼
👉Apple Podcasts https://apple.co/34gUy39
👉Google Podcasts https://bit.ly/2SfLGF9
👉Spotify https://spoti.fi/3i71G70
🌏Website https://readingoutpost.com/podcast
👉關於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官方網站: https://readingoutpost.com
語音信箱:https://readingoutpost.com/contact
訂電子報:https://readingoutpost.com/book-picking-subscriber/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eadingOutpos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readingoutpost
與成功有約培養7個好習慣心得 在 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閱讀筆記 的推薦與評價
人生總有困難與挑戰,該如何突破?這本書所提出的七個習慣-主動積極、以始為終、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不斷更新,就算時代變遷 ... ... <看更多>
與成功有約培養7個好習慣心得 在 【讀書心得】《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的推薦與評價
本書最重要的面向不只合乎實際,還意義深遠,主要強調「建立品德」,而不是「獲致成功」。因此不只幫助人們成為更有效的個人,還成為更好的領導者。 他以 ... ... <看更多>
與成功有約培養7個好習慣心得 在 [心得] 與成功有約-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作者:
Stephen R. Covey 史蒂芬・柯維、Sean Covey 西恩・柯維
心得:
成功之於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象徵與意義,而成功該如何養成,作者們透過這
本書給予我們關於成功的七個習慣。
Part1重新探索自我
1–1真正認識自己
人之於這個世界都是獨立個體,而就常理來說我們多半最認識的也就是自己
,但往往我們在這個相處過程中忽略一些部份。本書的開頭作者讓讀者重新
觀察自己並給出建議。作者認為真正卓越的人生少不了正直的生活以及怎麼
想比怎麼做重要。行為的本身反應其思想的模式,若是身陷一個困難或是困
境時,作者建議調整我們的思維,在改變的過程中思想也會變得豁然開朗。
回歸自身與外界的互動,作者認為品德仍是首要的溝通利器。正所謂行的正
坐的直,以品德出發也能避免未來遭遇到更多不良的影響。而在確認未來方
向時,我們得先確認自己要去哪個地方,這是個難題,但作者認為若沒有在
出發前準備好方向,縱使到了終點,你有很大的機會會質疑自己為何來到目
前的所在地。
1–2 新時代舊煩惱
不管在哪個時代我們都擁有那個時代獨特的煩惱。本書出版近三十年,我們
所面對的問題不可能與本書剛出版一樣。現在的時代推崇快速的文化,我們
在下一秒就可以吸收完全不同領域的知識,但作者的一個觀點我認為是一個
很大的借鏡。農夫栽種農作物依賴作物本身的特性以及時間等待收成,但若
農夫也抱佛腳,等到要收成才栽種,作物想必也無法收成。這樣的觀點對於
新時代的煩躁與不安有著很大的衝擊,任何產出都需要時間的醞釀,倘若一
昧追求速度很有可能遭遇到反效果,拋開投機取巧吧。而在不同時代的問題
解方,作者認為沒有多大的差異。思維仍是一個關鍵,透過思維來決定行為
態度,在任何時代都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1–3 解決煩惱只要改變習慣
對於煩惱最好的解方就是從自身出發進行改變,很多時候我們在面對許多時
刻我們都期待外界的改變來配合自己,但這樣的情況多半徒勞無功,從自己
本身出發反而會得到一個好的機會。作者認為解決生活的一些問題,透過調
整自己的習慣改變引力就能得到良好的解決。不同的知識也會決定我們自身
習慣的養成模式。作者告訴讀者知識等於知識技巧與意願,兩者成立才有改
變自己。
1–4 由內而外建立七大習慣
接下來作者準備介紹七個他所認為的高效習慣,而在開始前,作者建議建立
習慣的順序先從自身開始,逐步向外擴展。而不論哪個習慣,自己最難執行
的習慣就是最重要的習慣,沒有一個是作者認為最重要的,因為習慣的建立
還是在自己本身
Part2個人的成功
習慣一主動積極
2–1–1 專注你能做好的事情
做點什麼或許不能在短時間內改變太多但什麼都不做註定無法改變,回歸到
自身的根本,也就是作者表達的習觀一,我們必須主動的創造些什麼來改變
自己。多數時刻我們都以為很容易改變自己但有時候別人其實很難改變,在
這樣的情況下改變自己變成一個很好的可能性與可行性。先改變自己我們才
有機會改變他人。而在探究人性的部分,作者認為人性本質都是以主動為出
發點而非被動,主動求得生存與活下來,主動爭取想要的事物都是以主動出
發,作者也表示多數的好工作都是自己主動爭取來的,很少有好的工作是被
動取得。
2–1–2 造成影響,不要被影響
人與人彼此在互動的過程中,透過許多方法交流想法思維意見等等內容進而
互相影響彼此。在這樣的過程中作者認為要成為能夠影響別人的人,通常主
動積極的人會擴大自己的影響圈,透過正面並主動的方式去創造命運而非被
動接受命運。作者在這裡分享了定型與成長心態,成長相比定型心態較積極
主動且有創造性。情緒也是影響一個人的很大部份,作者認為如果想讓自己
比較快樂的話重心要放在自己能掌握的部份。習慣一是七個習慣的開端,如
同作者所述把人生握在手裡才能實踐其他習慣,先掌握生命的主導權才能夠
開始關於其他習慣的練習與實踐。
習慣二 以終為始
2–2–1目標跟方向在思想與行動上一個重要指標,方向的設定便成為我們前
進的參考依據,在前進前思考該往哪裡前進是作者建議我們的事情,並且建
議我們應該隨時注意自己的前進方向。很多時刻我們在追逐目標並且成功時
,我們得到的不是喜悅反而會迎來一陣空虛,這時候就是作者所提及的第二
個習慣,在每一個結束時刻再次設定方向並且持續努力。另外作者在這個篇
章也有提到,試著思考自己正在前往的喪禮,你自己會希望自己聽到周遭親
友怎麼表達或懷念關於你這個人?這是一個很棒的議題,驅使我們在活著的
時刻成為更好的人。或著我們可以開始思考這個議題。
2–2–2 改寫人生腳本
我們都是自己人生劇本的編劇,在這個過程中持續撰寫我們的故事。而我們
會因我們不同的思考來去執行我們的劇本。作者提出了一個在週末加班的問
題,在這十個面向當中每個人都會給予這個問題不一樣的答案,作者表示每
一個答案都沒有對錯,只在於自身重心對於這個問題的反應結果為何。所以
編劇過程中,試著看看其他不同的重心來寫我們的人生劇本或許會有不同的
啟發與可能。而這當中我還有一部分是書中所述的,我們要排除不合的價值
感以及無形的制約,我想這才是最重要的。
2–2–3 改變觀察世界的角度
透過前一個篇章所提到的十個重心,我們看到了許多不同的價值觀展現,有
時候我們站在自己的角度太久以至於沒有發現到別人的想法與我們的實際差
距。在這個篇章作者建議我們可以嘗試在觀察世界時改變我們查看的角度與
思維。慣用錘子的人看什麼都是釘子這句話打開了我的觀點,畢竟我們因為
習慣與長時間的調整成為現在的自己,但我們應該隨時注意自己是否已經僵
化,在改變的過程我們會遭遇到來自自身與外界的挑戰與質疑,這個時候可
以透過定期審視來確認自身與外界是否認同這樣的改變。作者表示有時候會
看到許多公司行號述說著自身的企業文化,而一間公司是否能夠成功便在於
這個口號僅是口號或者是一個實踐的行動。
習慣三 要事第一
3–3–1 要事第一
習慣三改變我們看待事情的角度,在這個篇章作者將事情分成了四個面向『
重要並急迫』『重要但不急迫』『不重要但急迫』『不重要也不急迫』。在
通常一般的認知中,我們會以『重要並急迫』的事情放在首要的位置,但作
者認為最重要的反而是在『重要但不急迫』的面相上,『重要但不急迫』的
事情有時候我們會因為時間的關係而減緩完成的進度,作者表示我們應該管
理事情的重要性而非時間,先關注事情帶來的重要性並執行才是一個可行的
方法。過往自己也會依照時間來進行事情的管理,在這裡透過作者的闡述有
了一個新的認知。作者也表示過度強調時間也會帶來一些影響,在人與人的
互動中我們無法完全掌握彼此的心態與認知,作者舉例自己兒子收到分手訊
息後無法再執行原本設定的計畫,因為分手這件事情不在作者兒子的行程計
畫表內。
3–3–2 勇敢開口說不
人與人的互動中有著許多可能性,許多時候我們受託他人完成一些事情,這
樣的過程我們需要更改我們的行程計劃,可能受到不同的壓力影響我們是否
需要接受請託。作者表示我們應該勇敢說不,說不展現了我們對於自身的控
制權展現了自制力而不被其他人影響。有時我們不善拒絕反而造成自身的負
擔,相信大家也不願意自己變成如此。在管理時間與自制力的要素作者提供
了六大標準來做管理
3–3–3 放手之後成就更大
個人習慣的最後一哩路,管理事情若能與外界有良好的溝通能使自己的事情
處理來的更加順暢。作者表示我們生命五成的時間都在處裡急迫事務,若是
又加上無法拒絕別人會帶來更大的影響。試著精簡事情刪除不重要的事情就
變得相當重要,現今生活忙碌已經成為一個地位的象徵,回顧歷史以前地主
或是城堡主人都是相對愜意悠閒,但時代將其反轉,嘗試將一些不重要的事
情移開我們的視線,讓自己喘口氣將信任交付給其他人是個不錯的選擇。作
者建議採取充分信任與授權達到有效的管理。有些人過度緊盯不屬於自己的
任務與工作連帶影響自身的表現,嘗試放手吧。
Part3公眾的成功
3–1–1 獨立是互賴的基礎
在談論完個人自身的三個習慣後,後續四個習慣是將自己與外界開始互動的
習慣。彼此互動的基礎可能有許多方式,作者從信賴出發也表明獨立是互賴
的基礎。若無法獨立也將無法構成互賴。作者表示我們可以儲存關於六個信
賴的存款 『了解別人 』『注意小節 』『信守承諾』 『闡明希望』 『誠懇
正直 』『勇於道歉』
互動的過程需要釐清彼此的目標確認完成後造成的誤會也能降低,但作者表
示在彼此互動中若有問題進而解決也是能促成和諧的契機。有時候我們會帶
著利益出發但作者認為以無私的愛做為出發點是更好的選擇。在互動時每個
人都有不同的方式作者也提出自己的看法。強者才能展現溫柔而弱者只會殘
忍。
習慣四 雙贏思維
3–2–1 人生不是零和遊戲
在人際關係的互動中有時我們會彼此增長、互相消耗、單方面付出等狀況。
也如同這個篇章所說,不同的情緒讓我們無法以等量的狀態比較,多或少都
是有可能。在這個篇章作者提出了六個人際關係的狀況
『利人利己』、『損人利己』、『損己利人』、『獨善其身』、『兩敗俱傷
』、『好聚好散』
在不同的人際關係環境中永遠沒有最好的人際關係,只有最佳的人際關係。
3–2–2 每個人都可以是贏家
人際互動當中最佳的狀況就是彼此都能得到彼此需要的雙贏關係,作者列舉
了許多自身的經驗在一開始遭遇困難後最終如何彼此都能夠圓滿的解決問題
,在這交涉的過程中作者建議是以雙方的利益作為出發點去溝通。在打造雙
贏的思維中作者提出了『真正正直』『成熟』『富足心態』來給予建議。在
交往過程中作者也建議我們需要多與其他願意利人利己者交往。在這樣的過
程中誠心誠意地去理解對方的顧慮以及感受也是相當重要的。而成為贏家的
另一個概念,作者認為擁有富足心態是通往幸福的鑰匙。有時候造成彼此陷
入僵局的困難不在於彼此的心態而是在彼此互動中所受限的制度,詭異的制
度可能會引發我們錯誤的人際關係。
習慣五 知己知彼
3–3–1 適時扮演知心人
多半我們都有聽過「業務」是個可能具有高收入的職業,但我們也在現實當
中看到兩個光譜的業務人生。作者認為平庸的業務推銷產品,但傑出的業務
則是銷售解決問題。從這句話我們也能理解到對於其他人我們是採取何種態
度交流。在成為知己知彼的人過程中,作者認為我們必須先了解再去判斷,
釐清問題的根源才能進而提供解決方案,而傾聽的層次也能讓對方感受到我
們對於彼此在這個問題的關注程度,透過肢體與情緒我們就能知道對方是否
敷衍或正真正聆聽。真正的理解對創造良好互動始終是必須的。
習慣六 統合綜效
3–4–1 尊重人我殊異
人跟人不管在思想或是外貌上始終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所以在互動的過程中
就有無限的可能。這過程也難免會帶來彼此認知上的誤解或是落差,作者認
為這是一個好的開端,將彼此的差異攤開就是讓彼此前進並且解決的根本,
而要培養習慣六的統合綜效,就是要將彼此的認知落差釐清,才能有後續的
可能性。
3–4–2 尋求第三選擇
往往人際互動中遭遇困難或思維落差,我們會用彼此以為的唯一解作為選擇
,但是作者認為其實還有其他的選擇性,嘗試發現不同意見的存在價值,這
對在遭逢彼此的困境中可能帶來好的結果。作者也表示在人與人相處中是可
以接納矛盾存在的,因為每個人都不是十項全能,始終會有自己的弱項,於
此我們要接納自己不足的地方。而人際互動中最好的禮物就是我們可以在這
當中接觸到更多的觀點,這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一個論點。
Part4全面關照生命
習慣七 不斷更新
4–1–1 日覆一日提升自己的能力
作者在本篇提出了一個故事,一位正在鋸樹的工人一直使用鋸子導致越來越
不利而降低效率,但其實工人只要停下來將鋸子磨利就能夠增加效率。如果
生命遭遇停滯作者建議可以磨練自己將自己升級。生命是一連串不斷遭遇挑
戰與獲取成功的過程,每個階段我們都有要達成或實現的目標,所以當我們
達成了就需要重新調整自己的目標與方向時時更新自己。
4–1–2 成為支持周遭的力量
要如何成為這股力量?作者認為仍要持續的進化自己才能成為這股力量。在
學習過程中最大的困難在於教學的方法,作者表示若一成不變也會拖延學習
效率。現今科技的進程已經超越當時作者想像。其兒子的見解是我們要控制
科技而非被其控制。作者建議不管任何面向的學習我們都要贏得每日的成功
,將要面對與解決的事情透過每天作為單位處理。
4–2–1 你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
很多時候我們會聽到有些人表達他們的人生就「這樣」了,但事實上真的是
如此嗎?作者認為其實我們都有能力改變自己的人生。透過上述的七個習慣
以及其他建議來完成。有時我們無法調整某些行為或習慣是更深層的問題所
發起,所以逐步探究問題我們就能有改變的機會。這也是作者從開始所提及
的從內開始調整自己。
Part5永遠的叮嚀
5–1–1 一切回歸原則
萬事起頭難,如何開始納入這些習慣?從思維開始進而引導到行動上,而作
者更表達所謂的實踐不在於只是教這本書閱讀完成就好,更重要的是在閱讀
後持續實踐。七個習慣當中最難達成的就是個人最重要的。作者也告誡我們
注意家庭的重要性,因為沒有任何的成功可以彌補家庭失敗。另外關於退休
的議題,作者認為我們只能從職位當中退休,生命駛至盡頭前我們都能做自
己想做的事情,想完成什麼就去完成。
--
個人閱讀網誌:https://liferpg2021.medium.com
個人說書頻道:
APPLE:https://reurl.cc/Enbdlg GOOGLE:https://reurl.cc/kZ8Ab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1.19.1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45927123.A.E35.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