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沒有換絕情,壓力才是換絕情】
.
先說,這篇本來是要預告一下直播,不過忽然很想分享剛剛群組裡的話題。這篇很多政治不正確,如果你相信努力認真就會在關係中有收穫,請不要繼續閱讀XDDD。
.
剛剛在我的發問群裡討論一篇PTT的文(原文:https://www.ptt.cc/bbs/Boy-Girl/M.1565442611.A.AAB.html?fbclid=IwAR1UROBlcCsq6-UhwzdLhqWgvumdZHokXkQ0uCpFQjP5dVDrIK4U_dyQ19g)
.
我覺得非常有趣。我覺得回文者寫的非常好,不過聊著聊著,我反而看到現在很多人遇到的困境。
.
通常很多沒有交到女朋友的都被貼上魯宅的標籤,好像魯蛇和宅男都沒有辦法交到女朋友。但我自己覺得,很多時候沒辦法交女朋友不全然是因為魯跟宅,而是讓對方感受到不舒服的行為。
.
你說他們不努力嗎?不,他們超努力的,但他們的努力可能剛好搞錯方向了。
.
例如我有遇到過一個朋友,他跟我說他去上了一堂課,因為在課堂上有創群組,後來同組的男生就加了他的Line。聊了一下後,男生問他平常都在幹嘛,朋友就說看展覽。男生又問看什麼展,她說有文藝類的展覽都很不錯,有時候看到畫會想作者在想什麼呢。
.
然後隔天,男生就跟她說他買了兩張票,希望能夠邀請她去看展覽。她有點驚嚇,所以她就委婉的拒絕,而男生就開始狂問,一直說是不是這個展看過了,還是時間不行。後來她實在不知道怎麼解釋,就問我的意見。
.
我問她說,你有想跟這個人建立關係嘛?她說本來有,但現在這樣她覺得很可怕。我就直接請她和對方說,我不太習慣跟見面一兩次的人直接單獨約耶,你要不要找別人一起去看?
.
但後來她覺得這樣好像太直接,我就說不然你回答,其實我有一個朋友會固定去看展覽,這個展有約了,所以在等對方的時間好了。
.
接著男生就開始問,是男生還是女生,也可以一起去啊。總之一陣輪迴之後,對方就說,那我這張票送你,那有沒有其他展你想看的?
.
後來她真的覺得好累,我就跟她說其實一開始就應該直接表達不要
是你就是不想跟我去,你可以明講啊。如果沒興趣以後就不要聊天給機會,這樣會讓人誤會,而且票也都買了...。
.
雖然後來沒有再聯絡了,不過她後來去上課的時候都很害怕再度遇到他。
.
我想說的話可能不太好聽,那就是很多人把驚喜變成驚嚇,你當然可以說這是一種認真。但我的感覺是這些人的愛裡只有自己,你以為你是投其所好,但你只是想盡辦法把對方約出來,而不是真正的在意對方想法。
.
而很多人會說,我就已經配合她的興趣,時間,想做的事了,不然還想怎麼樣?我想請你想一下,如果約出來後,你看畫一臉無聊,然後她很認真的細細品嚐,然後每幅畫都跟你討論的時候,你真的能和她對話嗎?
.
而很多人會說,我們也是鼓起很大的勇氣。我必須說你所展現的勇氣其實都只是恐懼,你只給了對方答應你的機會,卻不給對方拒絕你的可能。如果拒絕,就遇到惡言相向,或是自暴自棄,你說說看到你這種情緒管理能力,難道不會害怕以後被家暴嗎?
.
所以我覺得是這樣的,如果你想約,當然可以直球約,但就承擔直接失敗的可能。但如果想成功率高一些,好歹也跟人家多熟悉一些,想辦法帶到某個話題,最後詢問對方這個展覽如何,最後再說我有想去看耶,你要一起嗎,說不定對方就願意出來了。
.
那如果對方還是沒興趣或是拒絕你呢?那就下一個會更好。我想所有的失敗都是因為孤注一擲,當你的全副心力都只放在這件事情上的時候,自然得失心大了,給對方的壓力就大了。
.
所以最簡單的方案就是,對方付出多少,你就付出多少,慢慢累積,而不是一次ALL IN,那只會出現在賭神身上。
.
後來我們在群組裡討論下來,我發現只要能認知到在乎自己不是認真,把給對方的壓力不代表真心,這個心態就贏過很多很多的人,也能夠讓和你相處的人更自在,也更想與你互動。
.
最後工商服務一下,明天我要跟 文飛 - Dana 直播她的新書,她在戀愛上是真正大師等級,有興趣的朋友記得把時間留下來~~
「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ptt」的推薦目錄:
- 關於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ptt 在 張忘形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ptt 在 張忘形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ptt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ptt 在 [心得] 與成功有約(上) -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ptt 在 [心得] 與成功有約- 看板book 的評價
- 關於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ptt 在 PTT 鄉民工程師現身分享:文組生轉職工程師攻略 的評價
- 關於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ptt 在 富蘭克林柯維ptt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ptt 在 富蘭克林柯維ptt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ptt 在 富蘭克林柯維ptt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ptt 在 台南中醫減肥Ptt. 台南減肥不可不看攻略! 獨家資料! (2023年 ... 的評價
- 關於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ptt 在 無印良品懶骨頭Ptt. 無印良品+懶骨頭商品在松果購物的搜尋 ... 的評價
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ptt 在 張忘形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真心沒有換絕情,壓力才是換絕情】
.
先說,這篇本來是要預告一下直播,不過忽然很想分享剛剛群組裡的話題。這篇很多政治不正確,如果你相信努力認真就會在關係中有收穫,請不要繼續閱讀XDDD。
.
剛剛在我的發問群裡討論一篇PTT的文(原文:https://www.ptt.cc/bbs/Boy-Girl/M.1565442611.A.AAB.html…)
.
我覺得非常有趣。我覺得回文者寫的非常好,不過聊著聊著,我反而看到現在很多人遇到的困境。
.
通常很多沒有交到女朋友的都被貼上魯宅的標籤,好像魯蛇和宅男都沒有辦法交到女朋友。但我自己覺得,很多時候沒辦法交女朋友不全然是因為魯跟宅,而是讓對方感受到不舒服的行為。
.
你說他們不努力嗎?不,他們超努力的,但他們的努力可能剛好搞錯方向了。
.
例如我有遇到過一個朋友,他跟我說他去上了一堂課,因為在課堂上有創群組,後來同組的男生就加了他的Line。聊了一下後,男生問他平常都在幹嘛,朋友就說看展覽。男生又問看什麼展,她說有文藝類的展覽都很不錯,有時候看到畫會想作者在想什麼呢。
.
然後隔天,男生就跟她說他買了兩張票,希望能夠邀請她去看展覽。她有點驚嚇,所以她就委婉的拒絕,而男生就開始狂問,一直說是不是這個展看過了,還是時間不行。後來她實在不知道怎麼解釋,就問我的意見。
.
我問她說,你有想跟這個人建立關係嘛?她說本來有,但現在這樣她覺得很可怕。我就直接請她和對方說,我不太習慣跟見面一兩次的人直接單獨約耶,你要不要找別人一起去看?
.
但後來她覺得這樣好像太直接,我就說不然你回答,其實我有一個朋友會固定去看展覽,這個展有約了,所以在等對方的時間好了。
.
接著男生就開始問,是男生還是女生,也可以一起去啊。總之一陣輪迴之後,對方就說,那我這張票送你,那有沒有其他展你想看的?
.
後來她真的覺得好累,我就跟她說其實一開始就應該直接表達不要
是你就是不想跟我去,你可以明講啊。如果沒興趣以後就不要聊天給機會,這樣會讓人誤會,而且票也都買了...。
.
雖然後來沒有再聯絡了,不過她後來去上課的時候都很害怕再度遇到他。
.
我想說的話可能不太好聽,那就是很多人把驚喜變成驚嚇,你當然可以說這是一種認真。但我的感覺是這些人的愛裡只有自己,你以為你是投其所好,但你只是想盡辦法把對方約出來,而不是真正的在意對方想法。
.
而很多人會說,我就已經配合她的興趣,時間,想做的事了,不然還想怎麼樣?我想請你想一下,如果約出來後,你看畫一臉無聊,然後她很認真的細細品嚐,然後每幅畫都跟你討論的時候,你真的能和她對話嗎?
.
而很多人會說,我們也是鼓起很大的勇氣。我必須說你所展現的勇氣其實都只是恐懼,你只給了對方答應你的機會,卻不給對方拒絕你的可能。如果拒絕,就遇到惡言相向,或是自暴自棄,你說說看到你這種情緒管理能力,難道不會害怕以後被家暴嗎?
.
所以我覺得是這樣的,如果你想約,當然可以直球約,但就承擔直接失敗的可能。但如果想成功率高一些,好歹也跟人家多熟悉一些,想辦法帶到某個話題,最後詢問對方這個展覽如何,最後再說我有想去看耶,你要一起嗎,說不定對方就願意出來了。
.
那如果對方還是沒興趣或是拒絕你呢?那就下一個會更好。我想所有的失敗都是因為孤注一擲,當你的全副心力都只放在這件事情上的時候,自然得失心大了,給對方的壓力就大了。
.
所以最簡單的方案就是,對方付出多少,你就付出多少,慢慢累積,而不是一次ALL IN,那只會出現在賭神身上。
.
後來我們在群組裡討論下來,我發現只要能認知到在乎自己不是認真,把給對方的壓力不代表真心,這個心態就贏過很多很多的人,也能夠讓和你相處的人更自在,也更想與你互動。
.
最後工商服務一下,明天我要跟 文飛 - Dana 直播她的新書,她在戀愛上是真正大師等級,有興趣的朋友記得把時間留下來~~
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ptt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面試時,尊重求職者,有這麼難嗎?】
企業都知道,人才是公司經營的命脈,找到對的人上車是很重要的事。可是真正把徵才當作一件正經事在辦理,而且嚴肅面對的,嚴格說來,只有大企業與外商設立人資部門,設計一套標準的面試流程與題庫,因為他們知道找人是有學問的、有技術的,也必須經過訓練。
但是,台灣97%是中小企業,老闆多半是白手起家,全部是強人性格,因此以為自己無所不能,包括找人。甚至,這些老闆最愛掛在嘴上自豪的事,就是有識人之明,他們經常說:
「給我三秒鐘,我就能看穿一個人。」
可能嗎?
當然不可能!
可是在這樣的心態下,對於面試,就會認為無需學習,也不需建立制度流程,心態上更是掉以輕心。結果會怎樣?找不到對的人才!問題是這些老闆是事業成功者,從不認為是自己看走了眼,反而經常聽到他們在抱怨,員工不夠吃苦耐勞、充滿小確幸、不堪重用等等。
找錯人,已經夠嚴重;問題是,在找人過程中,還把公司的招牌給打壞,絲毫不自覺。在ptt上,不時就看到鄉民在抱怨某家公司面試的過程,也不時聽到鄉民最後仰天一歎,歎什麼?
「找工作,找到懷疑人生。」
因為有些面試過程的確離譜到令人驚異,遇見的次數一多,求職者不禁自我懷疑,是自己很差嗎?否則怎麼老是如此倒楣,盡是碰到兩光企業;還是台灣的公司水準都是低到這個地步?不論是哪一個原因,都會讓求職者懷疑人生。
在我讀了很多求職者的抱怨之後,我認為,最嚴重的還不在於企業的面試技術,而是在於找人的心態。是的,他們都以為來面試的人是「人求事」,卻忘了自己也在「事求人」,兩者的地位平等,並非企業有工作機會就比較高高在上,可是企業普遍存在這個心態,因此就會忽略一些待人處世的基本道理。
對於路人甲,他們的態度都還不至於此;可是對於求職者,卻是充滿倨傲,一副居高臨下、瞧不起人的姿態,好像是要施捨一個飯碗。求職者就算渴求一個好工作,也受不了這種羞辱、吞不下這口冤氣,就會想問企業:
「尊重求職者,有這麼難嗎?」
沒錯,求職者最在意的,就是「尊重」這兩個字!
而,尊重也沒這麼難,只要打從心態做起,調整到「事求人」,求一個好人才,來幫公司好好做事,做出好成績,付他好薪水。依據我讀到的各種面試「糟蹋人」過程,歸納出以下五個重點,八成的面試過程就會給求職者留下好印象:
1.把履歷仔細讀一遍
這是令人難以想像的事!當企業不斷在抱怨求職者不做功課,事先不研讀企業背景,也不了解工作內容,可是企業也差不多呀,不少面試主管大概事情太忙,都是直到面試前一刻,才想到有約面試,再一邊面試一邊瀏覽履歷,你認為求職者看不出來嗎?當然心裡有數,就算被錄取,也會心生猶豫。
2.排開其他行程
很多求職者到了現場,才被通知面試主管臨時出門去了,或是正在開會中,結果一等一兩個小時。這時候,求職者的心裡在想什麼?
「我有那麼不重要嗎?」
一旦有這種質疑,心裡就會不爽,對公司第一印象自然很差。主管沒有不忙的,可是如果把找人才視為第一要務,就會排開其他行程,而且這也是對求職者的尊重,不是嗎?企業的時間很寶貴,求職者的時間也一樣需要珍惜。
3.別問個人隱私
企業用人,不僅有成本,也有風險,心情上難免焦慮,擔憂用了這個人,能力夠不夠、品性好不好、家庭有沒有影響工作的障礙等等,所以面試時,上山下海,無所不問,包括對方的父母與手足的職業、交友情況、結婚計畫、生不生孩子、孩子由誰帶、要不要回家做飯…這會讓求職者有什麼聯想?
「我走錯地方了嗎?現在是應徵調查局嗎?」
你說,求職者是答還是不答?答了,問得更深更細;不答,害怕未獲錄取,陷入左右為難的困境,而且有一種被剝光衣服拍照的難堪,為了找工作,有需要把祖宗八代交待得這麼清楚嗎?這就是不尊重求職者作為人的基本人權,也顯示這家公司缺乏有效的激勵制度,帶領員工積極投入。
4.面試環境安全安靜
很多求職者的面試,是坐在主管旁邊進行,不論任何一方,都無法不受干擾。主管一會兒接個電話、一會兒回個line,一會兒站起來去跟同事做個交代,他能專心面試嗎?很難!求職者更難!結果求職者表現差,主管也不太用心聆聽,結果是一個無效的面試。
所以,最好是另闢密室,事先訂好場地,以防被中斷或打擾。對於求職者,也會讓他心安,暢所欲言,面試官也可以直指核心,做全面且深入的了解。
5. 溫暖的關懷
這是人與人最基本的禮貌,不是嗎?求職者一到,親切的打招呼,問一句「來的路上有沒有塞車?」或是說一句「今天很熱,謝謝你過來一趟。」接著,再遞上一杯溫開水,求職者再緊張不安,這時候也會輕鬆下來,就可以展開愉悅的面談。
在面試過程中,也儘量注意語氣,避免咄咄逼人,讓求職者有在法庭被問訊的壓迫感。多多使用這類問法:「我有些好奇,為什麼你會想要做這麼大的轉變?」「我有些不了解,可以再請多說一些嗎?」「我很想多知道一點,你是怎麼做出成績的?」這個提問的模式很簡單,先說自己的感受,再邀請對方說出想要的答案。
面試的目的,是多多認識眼前這位求職者,確認他合不合適,所以讓他自然輕鬆的應答,不就說得更深入嗎?
上面這五點,都是做人處世的基本道理,不過就是「尊重」二字。對於一般人,我們尚且如此;對於求職者,是公司未來的經營命脈,更是必須要求自己做到。
*** *** ***
洪雪珍最新力作<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
在各大書店與網站都可以購買:
-博客來:https://goo.gl/zqRv5c
-金石堂:https://goo.gl/uzEGpG
-誠品:https://goo.gl/DhCcHe
-電子書獨家>樂天KOBO:https://goo.gl/GLKKXs
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ptt 在 [心得] 與成功有約- 看板book 的推薦與評價
... 有不同的因應作法接下來是新書「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是史蒂芬‧柯維的女兒寫的,我還沒看,但是,透過說書會分享也得到一些啟發8. crescendo向上 ... ... <看更多>
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ptt 在 PTT 鄉民工程師現身分享:文組生轉職工程師攻略 的推薦與評價
融合了一些我過去的經驗與我後來協助朋友轉職的經驗, 以這些經驗來看,認真唸書+實做約400~800 個小時(依照英文能力與天份有所不同) 就可以拿到面試的 ... ... <看更多>
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ptt 在 [心得] 與成功有約(上) -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前言
《與成功有約》一書由 Stephen R.Covey (以下簡稱作者或柯維)所著,作者是國際知
名教育機構「富蘭克林柯維公司」共同創辦人,他也曾經被《Time》(時代雜誌)評選為
「人類潛能的導師」,入選全美二十五位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本書於 1989 年出版,至今 30 年售出超過 3000萬冊,光是在台灣2019年,數量更是達
到第九版第十九次印行,本書作為成功學的集大成者,至今仍是全球管理者的必讀書目。
內容
本書可拆解成兩個部分,分別是個人成功以及是公眾的成功。作者認為要先達到個人的成
功後才能獲取公眾的成功,而如何達到個人成功呢?作者認為要先認識自我。
網路上流傳當年有關柯維的一段佳話:
在「知彼解己」的這一堂課中,柯維會挑選一位戴著眼鏡的學員,問他:「你覺得你的眼
鏡好用嗎?」學員點頭肯定;他借來這副眼鏡,轉向另外一位學員:「這邊有一副非常好
用的眼鏡,你要不要試試看?」對方戴上後,當然是頭昏眼花,即便表達這副眼鏡不適合
自己,但柯維不斷地說服:「這副眼鏡真的非常好啊!人家都戴了幾十年了,你怎麼可能
會不適合?」「這副眼鏡這麼漂亮,你怎麼可能會不喜歡?」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典範,自己所謂的正確不一定能套用在別人身上,凡事總是一體兩
面,書中用了一張老嫗與少婦的圖作為解釋。
典範的影響力無窮,因為它是我們觀看外在世界的鏡片。
介紹完書中認識自我,認識典範的部分,接下來的內容將簡介書中對於個人成功三個習慣
的描述,公眾的成功拆成下集,以避免版面太過於擁擠攏長。
#個人成功
##主動積極
主動積極的前提是要學會不過度主動,作者邀請讀者抽離自己,將「自我」分為兩層。
外層接受與面對外在環境的刺激;內層則針對外層受到的刺激給出回應。
對於此段我的理解是是,要改掉一受到刺激就給出回應的習慣(不論好、壞、積極或是消
極),而是用客觀的角度看待外層受到的刺激且在外層傳遞刺激到內層時進行理性的思考
。作者在本章還提到了「可影響範圍」的概念,可影響範圍在最初的階段指的是「自己能
改變的事」,或可以理解為「選擇的自由」。
人能超越刺激與回應,享受選擇的自由
校隊的故事
有一次,某位學生向我請假,因為他想隨網球隊到外地比賽。
我問他:「你是自願,還是不得不去?」
他:「我真的沒有辦法不去。」
我:「不去會有什麼後果。」
他:「他們會把我從校隊中剔除。」
我:「你希望有這種後果嗎?」
他:「不希望。」
我:「換句話說,你為了想待在校隊所以要請假,可是缺了我的課,後果又如何呢?」
他:「我不知道。」
我:「仔細想想,缺課的自然後果是什麼?」
他:「你不會當掉我吧?」
我:「那是社會後果,是人為的。反之,不能加入網球隊,就不能打球,那是自然後果。
缺課會有什麼自然後果?」
他:「我想太概是失去學習的機會。」
我:「對,所以你必須兩相權衡,做個決定。我知道,換了我,我也會選網球隊,但請絕
對不要說你是被迫這麼做的。」
最後這個學生當然還是參加比賽,但卻是出於自己的選擇。
理解了何謂「選擇的自由」,就要學著掌握「自身可影響範圍」,接著才有可能擴大影響
範圍,並且成為一個能夠影響他人的存在。第一個習慣最主要的內涵就是:主動積極的處
理回應,不逃避也不找藉口,將一切回歸己身做出回應。
##以終為始
這一章的起頭,作者邀請讀者做一個思想實驗。
假設你正在前往殯儀館的路上,要去參加一位至親的喪禮。抵達之後,居然發現親朋友好
齊聚一堂,是為了向你告別。也許這是三、五年後,甚至許久之後的事,但姑且假定這時
親族代表、友人、同事或社團夥伴,即將上台追述你的生平。
請認真地想一想,你希望聽到什麼評語?你這一生有任何成就、貢獻或值得懷念的是嗎?
你希望他們怎麼描述你?失去了你,對關心你的人會有什麼影響嗎?請好好看著你周圍的
人,你希望自己能給他們帶來什麼影響?
第一個習慣是在告誡讀者成為一個創造者,而第二個習慣則開始教導創造者該如何創造:
以終為始,這個命名取自於上方的思想實驗,藉由這個實驗,作者邀請讀者思考自己希望
被如何評價,並且針對這些夢想的評價,寫下自己要如何達到這些評價的生命憲法。
確立人生願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認定自己的人生哲學或基本信念,然後寫一份人生使命
宣言。宣言中應包括自我期許與基本價值觀,至於內容往往因人而異。
寫出生命的憲法,時時謹惕自己遵循憲法的原則生活,更藉由原則「視覺化」的力量,讓
一瞬間的感觸能長久遠的地影響著自己,最後,讀者也該清楚,這個生命憲法是必須要時
時檢討以及更新的。
##要事第一
作為實現個人成功的最後一個習慣,作者在此章節介紹了 to-do list 的排序原則。
依照時間管理區分優先事務
1. 第一類事物:既緊急又重要(危機、有期限壓力的計畫)
2. 第二類事物:不緊急卻重要(防範未然、改進產能、建立人際關係、發掘新機會、規
劃與休閒)
3. 第三類事物:雖緊急卻不重要(不速之客、某些電話、某些信件、某些會議、必要而
不重要的問題、受歡迎的活動)
4. 第四類事物:不緊急也不重要(繁瑣的工作、浪費時間之事、有趣的活動)
作者建議讀者專注在第二類事物上,也就是不緊急卻重要之事,第二類事物有很個共同的
特徵:能增加產值,增加個人產能與產出的平衡,也就能在生活中創造驚喜與機會,第二
類事物往往是能夠對生活起到重大改變的事物,套用杜拉克的話:「高效能人士在意的不
是問題,而是機會。」。
急迫之事往往是對別人而非對自己很重要,把更多時間投注於重要但眼前尚不急迫之事。
把每週的事項分類,並且處理重要但不急迫之事吧。作為個人成功的最後一項習慣,要事
第一指的是事情應該按照優先級來分,而且優先級的排序並非是截止日期,而是重要但不
急迫的事情。重要的事既然重要,就會是符合第二個習慣列出的原則的事,不急迫代表事
先完成或累積能力以防範於未然,以完全的準備面臨生活的不確定性,才是高效能的處理
方式。
#小結
以上是作者對於個人成功所列舉的三個習慣,三個習慣息息相關且都有其主要性,習慣三
著重在身體力行,就彷彿習慣一是程式設計師,習慣二是設計出程式,習慣三就是執行程
式。
作者認為獲得個人的成功後才能邁向公眾的成功,在下一篇心得中,我將介紹作者於書中
下半部接續寫的,實現公眾成功的四個習慣。
顏色分的很雜嗚嗚閱讀起來很出戲請見諒,畢竟ptt排版有點困難嗚嗚。
綠色是書中語錄,紫色(應該是吧我色弱)是書中的舉例或故事!希望有分顏色大家閱讀
起來會比較輕鬆一點QQ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4.27.19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74273913.A.941.html
※ 編輯: biemelo157 (49.216.100.165 臺灣), 11/22/2019 13:44:1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