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限時動態曝光的地墊,好多人再問!!來了!!!
居家防疫,雖然爸媽很苦,但其實孩子心裡也覺得苦
因為一跑跑跳跳就會被爸媽大吼不准跑!!!!不准跳!!
樓下阿嬤會不開心,但在家裡他們玩健身環會跳,上體育課也會跳....連跳繩也是,god😱😱😱😱😱完全只能等解封慎重下去道歉...
因為其實孩子大了,也真的不想入手太高單的地墊
只是還是要顧慮到材質安全,花色也要有點可愛,
最好還要好收納,很輕好移動
你看當爸媽真的好難😂😂😂😂
#沒問題 #局長懂 #交給我
我等了好久的迪士尼地墊來了❤️❤️❤️❤️
這款完全符合你們想要的!!而且價格不到2000元!!!!
整個攤開有200×180這麼大!!而且局長的版本是 #2cm厚
就是 #地墊防疫加厚版!!!它們家其實還有1.5!但我們就是要越厚越好啊💪💪💪地墊夠厚,我們臉皮才不用太厚還要去道歉😂😂😂
非常多厲害的特點要來跟你們介紹!!!
#正反面都有不同可愛迪士尼圖案
這次團購總共會有5款,還有米奇米妮/維尼和小飛象!!
局長這一款是女兒最愛的冰雪奇緣~但背面是米奇海灘度假風
一張地墊兩種風格~你說這光是圖案就滿足了❤️❤️
#1秒開合3秒收納
三角摺疊軸,快速折疊,不用在家跑跑跳跳時,床底/桌邊/後車箱小空間輕鬆放💪💪💪💪
#安全環保XPE材質無毒無味無甲酰胺
PE啞光壓膜+植物油墨+高密度XPE內層,環保安全放心使用!
通過8項重金屬和塑化劑檢測👍👍👍好安心!
#XPE材質7分減震3分回彈不怕摔倒
天然XPE分子在高密度發泡技術壓縮下,形成無數個穩固的3D蜂巢結構,抗壓減震!!!而且 #防水隔熱清理簡易,而且完全無氣味!打開立刻就可以使用喔~~👏👏👏👏👏
#局長嚴選2cm加厚款式
防疫在家,就是要越厚越好!1.5cm還是不夠,2cm才夠看!而且上面還有凹凸數字字母組合紋理!柔軟親膚不打滑💪💪
#貼心附贈收納袋
方便整理,好清潔,也很好攜帶出門喔~~~
總共5種款式,每個數量都 #極有限!!!!
急的人社團開團時,可以寫 #即出!!我們請廠商早一點安排出貨喔!
#有興趣想要開團通知請留言+1吧
興趣是最好的抗壓劑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防疫在家學習不打不罵孩子
#建立好親子互動的好習慣
#讓我們遠離疫病拉近親子的感情和溫度
防疫在家第一天,
一台桌上型電腦,
兩台筆記型電腦,
一台平板電腦,
三個男人在我的書房,
認真的上班、上課。
因為疫情很嚴峻,大家待在家裡最安全,但是突然都要在家裡上班上課,大家的壓力是不是都很大?隨著不斷升高的氣溫,看著孩子沒有認真上課,或是無所事事的發呆放空,實在忍不住的開始就打罵起孩子呢?
在這突然多出要一起工作與學習的日子,就來檢視看看是否已經養成這些親子互動的好習慣,才不會防疫沒結束,卻造成親子一起憂鬱或暴躁的親情大破壞!
#溝通的習慣
溝通不僅包含用語文或文字,肢體上的溝通也是親子溝通中的一大要項。洪蘭教授在《大腦科學的教養常識》中寫著:「母親的撫摸會刺激激乳素的分泌,對孩子日後的人際關係有決定性的作用。......於是醫生開始改變對父母的忠告,鼓勵母親多抱孩子,盡量跟孩子有肌膚的接觸。」我們不僅是會常常抱孩子,也常常一起父母兩人四手輕輕地幫寶寶做嬰兒按摩,透過肢體的溫柔接觸,用指尖把愛傳遞到孩子的肌膚上,直接留在心裡上被父母愛的印記。即便是現在我還是會幫兩個青春期的兒子,做適度的按摩。
#跟孩子溝通記得要好好的說話
#偶爾用擁抱或按摩來傳遞愛與關懷
#閱讀與運動的習慣
孩子如果有興趣,其實很喜歡一直做重復的事,一直讀重復的書。爸媽不要覺得煩或是無聊,因為孩子是經由一再重復的訓練培養出「我能感」,當孩子發現自己「我也會做了」、「我也會念了」這是對自己能力很大的肯定。因為所有的專精都是經由一再的重復堆疊而出的成效,一件事認真做上10000小時就可以變成專家了。幼兒教育先驅瑪利亞‧蒙特梭利曾說:「真正的紀律首先來自於工作。當孩子非常投入一項工作時,他的臉部表情、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以及對工作所表現出持之以恆的意志力,都表現著紀律的存在。我們認為,此時孩子已經邁出了遵守紀律的第一步。」不要想給孩子過多而不同的刺激,孩子其實要學習重復把一件事情做好,把一本書讀懂、讀熟、讀透,當他累積了很多的成功經驗時,自然就建立起我能感與自信心和自律能力。
透過親子共讀,我們一起接受了書香世界的洗禮,透過運動我們一起增強體魄與防疫能力。
當孩子的運動量足夠時,就會有食慾,也才可以靜下心來做靜態學習。
洪蘭教授在《大腦科學的教養常識》寫著:「運動可以誘發神經元的再生,增加大腦的可塑性,製造新的血管以輸送生長因子,等於是透過強化大腦功能,直接幫助孩子的學習。」多運動不但會提升孩子的健康和抗壓性,還會讓孩子的腦筋靈活,學習專注。
#孩子動得夠多才靜得下來
#防疫在家還是可以做一些居家運動如仰臥起坐跳繩練氣功等
#負責任的習慣
當孩子懂了他的身體他要負責,他的言行舉止他要負責,他當然會選擇守規則而不給自己找麻煩。
從小教孩子看環境的狀況要符合環境的需求,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說什麼話。這些規矩與習慣,都要靠大人慢慢協助孩子建立,孩子才能從他律中,藉由察言觀色與內化習慣,慢慢懂得自律。
孩子,要學習自律,不是有獎賞才努力;有處罰才守規矩。
孩子的自律,是先從家庭教育的他律中得來,父母給孩子生活的規矩與模範,孩子造著做跟著學,一天一點的潛移默化就慢慢的內化成自律的習慣。
平常可以跟孩子多聊天,多觀察孩子做的事情,如:
一、今天過得好嗎?學了些什麼?
二、試著引導孩子説,讓他把在外界接收到的訊息,用自己的話說出來
三、父母有尊重孩子嗎?很多不尊重人的孩子,只因為在家庭中,沒有得到父母的尊重。
四、凡事不要求快,因為求快就容易會變成敷衍交差,而是要認真做好、做完成。
五、讓孩子習慣付出。
教養孩子,讓孩子受教育,不是期待孩子以後能過上好日子,而是每天都帶領著孩子,把生活過好,把事情做好,做一個有感覺、有想法、有愛心、能同理、能負責,懂得付出與感恩的惜福的人。
孩子要養成自理與自律的能力,才不會看到利益就受誘惑,沒有處罰就胡亂非為。在人生的路上,充滿了考驗與挑戰,但未來不遠,只是用認真活好的每一個當下,鋪展出每一條,不同的未來之路。
教養孩子真的很辛苦,但卻不是苦在教和養,而是苦在父母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節制操控孩子的慾望,並且要做好孩子身教和言教的榜樣。
打罵孩子,孩子只學會用情緒處理事情,而不是解決問題。
在教養孩子這十幾年的經驗下來,我只告訴孩子人為什麼要讀書?帶著他們學習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任,跟他們分享自己的生活經驗,閱讀文章的感想和社會上發生的新聞事件。讓孩子知道他有機會接受教育,要珍惜;他有機會選擇時,要慎重;他有機會犯錯時,要記取教訓避免再犯。
我用責任和規矩規範孩子;用身教和言教示範給孩子看;用無盡的耐心和包容,愛著他們,而他們也努力地用自己能完成的事項,證明他的成長與進步。
當孩子有自信心、有責任心、有羞恥心、有榮譽心,有愛心時,他不需要太多的要求,或一再反覆的嘮叨和叮嚀,你只需要偶爾的提醒和指引,因為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
#幫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價值觀和習慣,勝過對孩子一再的要求與下命令。
#付出的習慣
讓孩子幫忙做家事,孩子叫的動才教的會,互助合作體現「我們是一家人」
付出不只是金錢與物質上有形的支援,更多的是時間上的陪伴與精神上的支持,這種「我們在一起」與「我們是一家人」的感覺,一直讓我們這一家人在遇上問題時能盡量先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在內鬥內耗中互相責怪,造成更多的耗損。
小時候父親跟我們說,要做一個手心向下而可以給予的人,而不要做一個手心向上等待別人施捨的人,我也把這樣的家訓告知孩子。孩子也是有能力做個手心向下給予的人,只要父母多鼓勵,多給他們機會學習,他們付出的能力會一天比一天進步。
#防疫在家除了上班上課更要讓孩子懂得付出與負責任
#感恩的習慣
在物質充裕的年代,常常讓孩子覺得得來的一切東西都是理所當然,學習感恩變成一個艱鉅的任務似的,但感恩的能力很重要,養成感恩的習慣更是一種福報。
可以善用儀式,儀式,像是一種心情的宣告與傳達,教徒們在用餐前,藉由禱告,謝謝上帝的福賜與恩寵,才祥和的用餐,上下課時,藉由跟老師的行禮如儀,來區分上課時間的規範與用途。
#防疫在家上課就用鈴聲來區隔
而「請、謝謝、對不起」是很好的開場語詞,也是化解尷尬時的潤滑劑。記得家人相處在家一整天要常常注意禮貌用語。
儀式,其實有著安撫、安定、安靜人心的作用。
除了有好習慣、好規矩、好禮貌外,父母還要去蕪存菁,隨時注意孩子是否學到了偏差的行為或思想,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犯下無數的錯誤,這是正常的現象。父母也要容忍孩子可以犯錯,只要把錯誤改正,並教導孩子正確的觀念和作法。但是,孩子如果有偏差的想法或行為,一定要及早糾正。
一、好人品比好成績更重要
二、精神富足比金錢富裕更重要
三、努力認真比資質聰穎更重要
四、建立物品所有權的觀念比分享更重要
五、施比受更重要
六、保持善良的心念比獲得成功更重要
七、遵守規範比自由更重要
八、疏通情緒比壓抑情緒更重要
不是每個孩子都會有行為或思想上的偏差,但父母的愛要時時刻刻關心孩子,給孩子支持與支撐的力量,讓孩子感受得到,父母家人的愛,是他最溫暖的依靠。當孩子有正確的價值觀與好禮貌,又懂得付出、負責與感恩,一定會有好人緣,一生遇貴人。
#愛的習慣
從小我就常常跟孩子們說:「謝謝你來當媽媽的孩子,媽媽很愛你,我們要一起變成更好的人 。」因為太常說,在長子五六年級正進入情緒青春期時,還會跟我說:「媽媽,不要常常說愛,有時候覺得好噁心﹗」我說:「小時候我也曾經覺得愛聽起來好噁心,我甚至覺得讀愛班的人好可憐﹗」他就笑了﹗現在長子已經是高中生,當我跟他說媽媽很愛你時,他已經可以自然又自在的接受。
信任,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支持。當你信任你的孩子時,就是給了他最大的支持力量。
在一個團體中,內鬥、內耗與互相傷害,是最傷感情又不明智的舉動,你可以選擇離開或是改善。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觸與最重要的團體,不要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花在內耗與互相傷害上面,家人要一起共好,要常常表達彼此的愛與善意,養成愛的習慣。
愛默生說:「家庭是父親的王國,母親的世界,兒童的樂園。」大家一定要好好珍惜家人得來不易的緣分,不要讓小小的誤會,傷害了辛苦經營的情感。
以前小時候長子犯錯,每次我處罰過他後一定會跟他說清楚前因後果,然後抱抱他說:「媽媽很愛你﹗」達成親子和解。即便現在我們之間偶爾有言語上的衝突,我發現他都會在事後刻意來討好尋求親子和解。這是從小到大養成的愛的習慣,要讓衝突與誤會最後都在愛中化解,和緩成溫柔的相處。
家人之間要真誠相待,不要常常用猜的在玩心理戰。父母要多觀察自己孩子的個性和喜好,要給孩子適合的愛與教養,讓孩子在被愛與被尊重的家庭氛圍中成長,他才會內化出自重與自愛的性格。
夫妻相愛的氛圍,是孩子成長時期最好的養料,記得在愛孩子時,也要多關心配偶和自己的需求,讓愛可以在家,正向的循環。
孩子是父母愛情的結晶,他們因愛而來,也因為父母用愛持續的灌溉與協助,才有可能好好的成長與茁壯。只是生活中總是充滿了挑戰與誘惑、考驗與失落,需要我們審慎地做出選擇。
威廉‧布瑞奇在《轉變之書》的書中寫著:「很多新手父母表面上是為了照顧寶寶而疲憊不堪,實際上真正讓他們感到挫折的,是那再也回不去單身自在生活的失落感,面對與接受這樣的失落感,是你真正邁向快樂父母的第一步。」孩子的加入會一再的讓我們的生活被天翻地覆的改變,你還在懷念與追悼永遠也回不去的單身生活嗎﹖當孩子從出生、到入學、到青春期、到成年,對父母都是不同的考驗與安排,父母要因應孩子的改變作出適當的轉變,接受孩子的變化才可能冷靜地想出因應之道。
面對孩子的學習,不要急著要看到一百分,他是從不會慢慢進步的,成長從來就不會出現變魔術般的夢幻時刻。
#防疫在家好好相處與相愛顯得特別重要
#以上節錄自優雅教養:傾聽、陪伴、愛,教你解讀孩子的心
博客來 https://reurl.cc/M7O2WL
原價360五折特價180倒數兩天,自用送禮兩相宜。
興趣是最好的抗壓劑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與傷口和平相處 #憂鬱症 #恐慌症
我今天要說的事情,承接前面兩則為什麼我精神狀況不好,因為壓力跟精神狀不好導致常被鬼壓床的原因。
說來也沒什麼,而且看到這篇文章的人,大概只有不到兩成懂我,一成就是跟我有同樣症狀的人,另外不到一成就是身邊有跟我一樣朋友的人。
想說這些呢,並不是說我已經好了再分享經驗,只是想讓跟我一樣的朋友知道,你們不孤單。想讓大家更了解,其實很多人都有自己的難處,看我每天上山上下海又出國,但身體差、糟心事情一堆,時間洗不去一切,但時間會讓你找到方式與自己的傷口和平相處。
好了,正文開始。
前幾年我有一段時間,一直處在每個星期,大概都要痛哭兩、三次的狀態,主要是孩子的教育問題,再來是工作上壓力,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個性問題,不是一篇文章就可以完全訴說。
即時我現在願意說出來與大家分享,也沒有辦法很詳細的表達這幾年來的心情與感受。
從小我就淺眠,高中發現自己有點幽閉恐懼症的傾向,不喜歡去密閉空間,20歲回台中工作時發現自己不對勁,有憂鬱症狀,但當時想說只是剛入社會,又轉換地點,從台北回台中不適應。
我二十幾歲的時候確認得了憂鬱症,吃了一陣子的藥,因副作用太強,讓我無法好好上班,我靠自己的力量跟意志力,去跟憂鬱症和平相處,沒有再繼續治療,當時雖然個性與生活方式因為憂鬱症而改變了,但我情況改善很多,我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因此以為我好了。
有些人認為我脾氣很好,或者是我EQ很高,其實我只是很壓抑自己情緒去處理事情,這只是當年憂鬱症創造出來的另一個我 ,比較沒有喜怒哀樂情緒的我, 我情緒反應變得比以前緩慢,對香味非常敏感 ,騎車容易受到驚嚇,尤其是天色暗了之後,我會被車流燈光干擾,所以我也不太騎車。
後來這幾年發生了些事情(這邊省略八千字),我開始無法控制壓抑自己的情緒,一直有預感,自己長年以來自以為控制的很穩定的憂鬱症,要復發了。
那段時間還伴隨著自己給自己的工作壓力,我只要打開電腦看到信件、報表,我就沒辦法呼吸,這一切都是自己作的,個性決定命運。
淺眠晚上都睡不好、呼吸會困難、好像被掐著脖子,如果放著不管隨之而來的是手腳發軟、暈眩。
一開始以為只是工作上太勞累,直到有一天,天快亮的時候,我突然醒來覺得整個人很不對勁、好像有什麼事情要發生了,心裡面就是很不安、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心跳的非常非常快、沒辦法呼吸,這個情況大概持續了二十多分鐘,那時候覺得自己的症狀非常的不對勁,而然之後並沒有再出現這種情況,我也就這麼放著。
直到2019年八月因為一個引爆點(這邊繼續省略八千字),讓我完全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一種內疚又混合著委屈的心情一直滿出來,即使我已經不想哭了,可是眼淚眼淚還是一直狂流,我很清楚自己憂鬱症已經爆了,當天龔少馬上幫我找了一間不錯的診所,最後我終究還是回去看精神科。
醫生診斷後我是憂鬱症復發,還有恐慌症。
其實我已經跟憂鬱症和平相處了十幾年,對於恐慌症是很陌生的,但很慶幸的是我的症狀是比較輕微的,而且我一直在努力融入人群、調節自我的適應能力。
一如,雖然我有憂鬱症,但這我十幾年來,從來沒有自殺的念頭。
再度看身心科已經近兩年, 基本上我算是一個不認輸、意志力很強、抗壓性高的人,有問題就想辦法解決問題, 藉由醫生與藥物的協助之下,我真的是好很多。我很快就找到與恐慌症相處的方式。
再一次就診時,我問醫生一個我自己好奇了十幾年的問題。
那就是從以前我得了憂鬱症之後,我對於很多事情都是非常平靜,沒有感覺,沒有太大的心情起伏了,可是眼淚還是會一直掉,但心裡面其實是很平靜的,我卻控制不了自己的淚水,對什麼事情都沒有興趣。
龔少覺得我這樣子沒有釋放壓力的管道,也沒有興趣,也不常跟朋友出去,是一件還蠻可怕的事情。
我把這件事情跟醫師說了之後。他說因為這就是我憂鬱症根本就沒有好,我必須要回到從前的樣子,才能算是好了。所以他重新調整憂鬱症部分的藥給我吃。
醫生說我怎麼一開始都沒有聊到這些問題,初診書上面也有這項問題提問才對,我說因為這十幾年來我都沒有發作,我也覺得我自己把情緒控制得很好,所以我一直以為我好了,第一次看診在憂鬱症上面我當初並沒有太多描速,只是告知10年前在自己有憂鬱症,現在的情況就點像當初那樣情緒停不下來,醫生才會開了類似退黑激素的煩多閃,著重在恐慌症與睡眠的治療。
我覺得憂鬱症其實是一個滿和善容易相處的人,他是循序漸進,會敲門告知他要進來了。
相較之下,恐慌症是霸道的、甚至有點流氓,不分時間地點,想來就來。
我還記得我第一次為了恐慌症哭,當天本來就因為憂鬱症爆發心情不穩定,又被診斷還有恐慌症,心裡想怎麼他X的又是我。
第二次哭是因為精神狀態不好連續被鬼壓床一週,但屬於科學派,我很明白鬼壓床只是一種生理反應,身體沒醒,但是意識醒了,而且我從好幾年前就開頻繁的被鬼壓床,所以我對於鬼壓床並沒有感到害怕,只是覺得心情有點悶,總有(怎麼又來了)這種無奈的感覺。各種形式的鬼壓床都輪過一次,(一週!!!一週啊)
有一天再度被鬼壓床後,我覺得真他X的太委屈了,好吧~憂鬱症是我,恐慌症也是我,現在連鬼壓床都連續來找我,掙脫夢魘後緩過情緒來,就想著打電話給老公,我說:沒事,就是想聽聽你的聲音。
可是我第一句話就哽咽了,他馬上就說要趕回家陪我,我一直跟他說不用,因為他在上班,而且我不是害怕,我只是連續一星期被鬼壓床,真的覺得太委屈了才哭的,但他還是趕回來陪我了。
後來又一次,當天剛好是假日,我清楚知道我老公跟女兒就在客廳,但我就是無法掙脫出來,鬼壓床加上夢中夢還有現實的混合幻像,出來之後馬上又被拉進去,等我真正掙脫出來時,已經全身乏力,用最後一點點力氣喊了幾次老公,才讓在客廳的他聽到我說話,進房來看我。
我緩慢從棉被裡伸出一隻手,他似乎明白我怎麼了,抓住我的手,慢慢的把我抱在懷裡,我開始大哭,除了委屈我真的想不到其他形容詞。
好吧~如果真的要形容:X他馬的真的超不爽,超委屈的。
感覺就是有人很霸道的抓著你玩遊戲,但你一直不想玩,又不能不玩。
幸好。
#龔少就是我的鎮定劑
我的恐慌症症狀,比較常出現的是有原因或沒原因的會感到呼吸不順暢,好像有什麼東西梗在喉嚨,有時候會伴隨暈眩、四肢發軟,比較難去人潮太多的地方,如果一瞬間有一群人突然湧上來,我就會呼吸困難,慢慢的就會覺得四肢發軟、開始覺得頭暈很不舒服,暈眩。
有人會形容恐慌症的症狀就是突然被鬼上身。
要我說的話就是霸道總裁愛上我,想怎樣就想要,完全不管你的想法或是你愛不愛,而且這霸道總裁不帶現金、不給副卡、房產地,人家小說裡面都是億來億去的,你遇到他醫藥費還要自付(天殺的你知道精神科的看診費+醫藥費有多貴嗎?)
看精神科後,早晚有固定吃的藥,還有備用一些真的當下緩不過來時的紓解藥物,大概初期只吃了幾次,但醫生告訴我說,我必須要自己克服恐慌症,最好不要依賴紓解恐慌症的藥物,能不吃,就不要吃,自此之後那臨時解圍舒緩的藥物我幾乎都沒吃,都是靠自己的意志力挺過來的。
我一開始沒辦法去好事多、大型的傳統市場,後來漸漸克服,但我的狀況時好時壞,當我以為我會要跟恐慌症能好好相處時,他就又暴力討債,變著花招在耍你。
我的藥物也是一直在調整中,我又對藥物副作用很敏感,換了很多藥,經歷過經血量變少、換了一種藥後脾氣變超暴躁(龔少覺得那段時間我好像換了一個人),又換一種藥後嚴重影響到生理,懷疑是小腦長了東西,從診所轉診大醫院,我都做好了最壞打算是開腦手術心裡準備,停了藥物之後,指數就又回復正常。
去年的情況真的是時候時壞的,恐慌症又在睡夢中發作兩次,驚醒自己的那種感覺真的很難受。
甚至遠遠看著一群人潮,我就已經開始不舒服,所以我盡量往人潮少的戶外去,但漸漸的似乎要步入了恐慌症患者,最後會嚴重到不喜歡出門的狀態。
醫生鼓勵我在休息2週後,再試著走進人群中,我也是這樣鼓勵自己,我不會一輩子都被恐慌症綁住。
這近兩年來龔少很體諒我,也很辛苦的帶我到處去看醫生,鼓勵我走出戶外。如果我有採訪工作,他也都會陪我一起去,我發作必須要避開人群的時候,還有龔少可以完成採訪工作。
我天天運動幫助自己更有效的治療憂鬱症與恐慌症,但由於我拒絕副作用發胖的治療藥物,其他藥物對我來說又明顯影響生理的情況,醫生說已經不知道要幫我換什麼藥了。
這個月我做了一個決定,就是把早上恐慌症的藥全部停掉,因為它的副作用長期下來已經完全影響到我的身體、睡眠、食慾,每日肚子悶痛,(睡眠已經很差了,還能在更差嗎?我跟你說真的可以。)
所以我跟醫生說:「我要停藥。」
似乎,又回到二十幾歲的韌性,林北要靠自己,我要停藥!
想當然醫生表示:................................
醫生已經感覺的到我是能不吃就少吃藥主義者,這次停藥他也沒有強烈反對,但醫生還是有正常開藥給我,跟我說真的不行就馬上把藥吃回來。
我跟龔少說:「我寧可天天恐慌症發作,也不要天天肚子痛。」
總之,我就真的很硬氣,不知道這次可以撐多久,但早上停藥後,肚子不痛了,胃口也好多了~人真的舒服很多,當然恐慌還是像霸道總裁愛上我一樣黏在身上,但是就這樣吧!
打怪打多了,總有一天會升級。
#不要問我為什麼天天躺在床上 #因為我身體不舒服
#不要問我為什麼白天睡覺晚上不睡覺
#因為我不是晚上不睡覺 #我是睡不好
#你睡三小時精神好的跟喝了兩打瑪莉夯 #我睡12小時比不過你半小時睡眠
#精神科中醫芳療符喝酒、#任何可以幫助睡眠的我全都試過一遍了
#不要問我為什麼或是我該怎麼做 #等你跟我一樣你就會知道我為什麼
我是 #有病就要看醫生派,#我有看醫生 (←上一集請看這邊)
興趣是最好的抗壓劑 在 家長們放鬆心情並隨時注意身體狀態😄 哈比龍教育理念: 🎖 ... 的推薦與評價
... 劑疫苗 花蓮市中興路55號(明恥國小斜前方) 有疑問可私 ...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快樂學習,快樂成長 運動能培育小孩自主能力,提升抗壓性、增強免疫力! ... <看更多>
興趣是最好的抗壓劑 在 壓力一定都不好?成功抗壓有良方!‖ 廖文華周巽正(身心俱疲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現代人每天都在面對有形無形的壓力,其實壓力並非都是不好的,甚至有時還會成為我們生活中的調味劑。但是如果長期處在高壓狀態,可能會造成身體的耗竭、免疫力下降而 ... ... <看更多>
興趣是最好的抗壓劑 在 Huaxing-華興小學輔導室- [親職文章]正向教養裡的 ... 的推薦與評價
「我真的不應該訓練孩子的抗壓性嗎?萬一她長大還是繼續逃避怎麼辦?」 不管是家 ... 請告訴自己:「我已經是我的孩子最好的父/母/家長。 」 2.教養不求完美,但求誠實 ... ... <看更多>